最後一課故事情節
A. 從情節方面概括最後一課(情節:開端,發展,高潮,結局)
當經抄常逃學的小主人公又遲襲到後,老師沒有責備,而是講一段發人深思的話:法語是世界上最優美的語言,也是最嚴謹的語言,我們應該掌握它,永遠不要忘記,因為當一個民族淪為奴隸的時候,只要好好保住自己的語言,就如同掌握了打開自己牢房的鑰匙。當窗外傳來侵略者的軍號聲時,老師用盡全身的力氣寫下了「法蘭西萬歲!」。
開端:(1—6):
上學路上發展:(7—23):
上課之前上課中高潮、結局:(24—29):宣布下課
B. 《最後一課》的主要內容
講述的是在普法戰爭中被普魯士強行割讓的一所鄉村小學在上著告別自己母語的最後一堂課,通過一個孩子的眼光來展現整個淪陷區的屈辱和對自己故土的深切的思念。
文章簡介:
《最後一課》是法國小說家阿爾豐斯·都德所創作的一部短篇小說,1873年,首版於《月曜故事》。
《最後一課》取材精煉,文字簡潔,主題明確,結構緊湊,每段每句都和題目緊相呼應,沒有廢話,沒有閑文,這兩千字可說是字字有作用,並且在字里行間蘊蓄了無限深遠的意境。
普法戰爭後,戰敗的法國被迫將阿爾薩斯和洛林割讓給普魯士。普魯士禁止這兩地的學校再教授法語。這里的鄉村小學迎來了最後一堂法語課。
小學生小弗郎士因為上學遲到了非常擔心被老師韓麥爾先生懲罰,但是到了學校卻看到這樣一番景象:教室里不再亂糟糟一片,老師也不再那麼嚴厲。
這一切讓小弗郎士感到奇怪。但是當他得知這是最後一堂法語課時,他非常震驚!他頓時對以前讀書的不努力感到後悔。在最後一堂課結束時,韓麥爾先生在黑板上盡可能大地寫出了「法蘭西萬歲!」
(2)最後一課故事情節擴展閱讀
寫作背景:
都德經歷了1870年至1871年的普法戰爭,當時還被徵召入伍。普法戰爭是歐洲近代史上一次戰爭。戰爭是法國發動的。法國第二帝國皇帝路易·波拿巴(又稱拿破崙三世)為了阻止普魯士王國用武力統一德意志各邦的行動、並為著維持法國在歐洲大陸的霸權,向普魯士宣戰。
但戰爭開始後,法軍累戰累敗,1870年9月在法國東部的色當決戰,法軍更是慘敗,路易·波拿巴本人也當了普魯士人的俘虜。普魯士首相俾斯麥也是野心勃勃的傢伙,打敗法國、完成德意志的統一後,他進而覬覦法國的領土,同樣想稱霸歐洲大陸。
乘法軍色當之敗、法國國內混亂之機,普魯士軍隊長驅直入,直到包圍巴黎,普魯士士兵在所到之處,燒殺搶掠,激起法國各階層人民的忿怒。
這時戰爭性質已經變為普魯士對法國的侵略戰爭,法國各地人民拿起武器,抗擊普魯士侵略者,保衛祖國,巴黎的工人還於1871年3月18日起義,建立了世界歷史上第一個無產階級政權——巴黎公社。
可是,在第二帝國滅亡後臨時建立起來的資產階級國防政府卻向侵略者賣身求榮、與人民為敵。他們仰仗普魯士人的刺刀,血腥鎮壓了巴黎公社,同侵略者締結了喪權辱國的協定和條約。1871年5月的《法蘭克福和約》,法國答應賠款五十億法郎,並將阿爾薩斯全省和洛林的一部分割讓給普魯士。
從此,阿爾薩斯和洛林東部地區人民慘遭異族蹂躪,飽嘗亡國之苦,為時達半個世紀之久,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戰後才回到祖國懷抱。都德目睹了普法戰爭中法國戰敗的慘狀,受到了人民愛國精神的感染,戰爭生活使他擴大了視野,獲得了新的創作源泉。
出版於1873年的短篇小說集《月曜故事》是他這一時期創作的結晶,其中有一組直接以普法戰爭為題材的作品,或者揭露第二帝國軍隊的腐敗、諷刺軍事將領的卑劣無能,或者頌揚普通人民熱愛祖國的感情和反抗侵略的意志,短篇小說《最後一課》是這個集子的第一篇。
人物背景:
小弗郎士:普法戰爭後,小弗郎士生活、學習在法國阿爾薩斯省的一個小鎮上,他是一個頑皮淘氣的小學生,經常遲到逃學,祖國與普魯士之間的戰爭對他來說似乎很遙遠。可是老師在課堂上宣布這是最後一堂法文課,小小的心靈立刻充滿了對入侵者的憎恨和對過去荒廢時光的追悔。
韓麥爾:《最後一課》中塑造得最為成功的人物形象,韓麥爾先生執教40年,把一生都獻給了阿爾薩斯人民。
他熱愛祖國,深信法蘭西語言是世界上最美、最清楚、最嚴謹的語言。40年來,他勤勤懇懇地為學校服務,就是在被迫離職前的最後一堂課上,還耐心地講解,「想在他走以前把自己全部的知識都傳授給我們,一下子把它們灌輸到我們的腦子里」。
C. 最後一課 還有沒有跟這個故事情節一樣的文章 我急要
最後一課 鄭振鐸的~
D. 《最後一課》的故事情節概括~~~
《最後一課》通過阿爾薩斯省的一個小學生小弗郎士在最後一堂法語課中的見聞和回感受,答真實地反映了法國淪陷區的人民慘遭異族統治的悲憤和對祖國的熱愛,以及爭取祖國解放和統一的堅定意志,集中地表現了法國人民崇高的愛國主義精神。
E. 《最後一課》300字左右的故事梗概 謝謝 急需
小弗郎士在上學路上對人們的交談感到奇怪,到校後有一種異樣的感覺。教室里氣版氛嚴肅,權有許多不應出現的人在教室內聽課,韓麥爾先生穿上了自己最好的禮服。然後韓麥爾先生向學生宣布這是最後一堂法語課。這使小弗朗士的思想發生變化,產生了對名族語言的眷戀,以及對侵略者的不滿,並認真的上這最後一節課。韓麥爾先生為同學們上了語法課、習字課、歷史課和拼音練習。每一個在場聽課的人都聚精會神,最後韓麥爾先生悲痛地寫下"法蘭西萬歲"結束最後一課。
F. 最後一課 。小說以什麼作為線索來展開故事情節
《最後一課》來通過阿源爾薩斯省的一個小學生弗郎士在最後一堂法語課中的見聞和感受,真實地反映了法國淪陷區的人民慘遭異族統治的悲憤和對祖國的熱愛,以及爭取祖國解放和統一的堅定意志,集中地表現了法國人民崇高的愛國主義精神。
G. [最後一課] 本文是以什麼為線索來安排故事情節的
小弗朗士的所見所聞
我們老師上課說的
絕對對
H. 最後一課200字故事梗概
《最後一課》,用第一人稱的口吻向我們展示了一個頑皮不愛學習,也不知道什麼是國家命版運、民權族尊嚴的男孩形象----小弗郎士,通過上最後一堂法語課,他認識到普魯土軍隊不僅佔領了他的家鄉,還要剝奪他們學習本民族語言的權力實行奴化教育,這使得小弗郎士在心靈上精神上受到了極大的震動。在最後一堂法語課上,小弗郎士有對自己的悔恨、有對侵略者的憎恨,心情久久不能平靜。當韓麥爾先生翻開講義又講法語課時、小弗郎士對自己平時最厭煩的語法,居然「全都懂」,覺得韓麥爾老師「講的似乎挺容易、挺容易。」
I. 最後一課 故事梗概 約100字 謝謝。
《最後一課》故事梗概:描寫普法戰爭後被割讓給普魯士的阿爾薩斯省一所鄉村小學,向祖國語言告別的最後一堂法語課,通過一個童稚無知的小學生的自敘,生動地表現了法國人民遭受異國統治的痛苦和對自己祖國的熱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