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故事大全 » 成語意思及出處

成語意思及出處

發布時間: 2021-01-12 08:06:59

① 求20個成語的含義和出處

愛鶴失眾——比喻因小失大。出處:《左傳·閔公二年》 哀鴻遍地——比喻到處都是流離失所的災民。出處:黃侃《水龍吟·秋花》詞 愛屋及烏——比喻愛其人而推愛與之相關的人或物。出處:《尚書大傳·大戰》 百鳥朝鳳——舊時喻指君主聖明而天下依附,後也比喻德高望重者眾望所歸。出處:《太平御覽》 笨鳥先飛——比喻能力差的人做事時,怕趕不上別人,搶先動手。出處:元·關漢卿《陳母教子》 別鶴孤鸞——比喻離散的夫妻。出處:晉·陶潛《擬古》詩之五 別置一喙——比喻提出不同意見。出處:清·劉獻廷《廣陽雜記》卷四 不舞之鶴——比喻名不副實的無能之人。出處: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排調》 彩鳳隨鴉——比喻才貌好的女子嫁給差勁的男人。出處:明·湯顯祖《紫釵記·哭收釵燕》 蠶頭燕尾——形容書法起筆凝重,結筆輕疾。出處:宋·趙佶《宣和畫譜·顏真卿》 沉魚落雁——形容女子容貌美麗動人。出處:莊周《莊子·齊物論》 鴟目虎吻——形容人相貌陰險凶惡。出處:東漢·班固《漢書·王莽傳中》 處堂燕鵲——比喻居安忘危的人。出處:戰國·呂不韋《呂氏春秋》 丹鳳朝陽——比喻賢才逢明時。出處:《詩經·大雅·卷阿》 斗雞走狗——指舊時紈絝子弟、游手好閑的無聊游戲。出處:西漢·司馬遷《史記·袁盎晁錯列傳》 鳳凰來儀——指吉祥的徵兆。出處:《尚書·益稷》 鶴發雞皮——形容老人年邁的相貌。出處:北周·庾信《竹杖賦》 鴻鵠之志——比喻遠大的志向。出處:西漢·司馬遷《史記·陳涉世家》 黃雀在後——比喻伺機從後面襲擊,也比喻有後顧之憂。出處:漢·劉向《說苑·正諫》 雞零狗碎——形容事物零碎細小,不成系統。出處:茅盾《雨天雜寫》 幫你找好了,希望對你有幫助~~學習加油哦

② 60個成語和它的出處和意思

1、哀而不傷

解釋:哀:悲哀;傷:傷害。憂愁而不悲傷,形容感情有節制;另形容詩歌、音樂優美雅緻,感情適度。比喻做事沒有過頭也無不及。

出自:《論語·八佾》:「子曰:『《關雎》樂而不淫,哀而不傷。』」

2、飽食終日,無所用心

解釋:終日,整天。整天吃飽飯,什麼事也不關心。

出自:《論語·陽貨》:「飽食終日,無所用心,難矣哉!」

3、北辰星拱

解釋:北辰:北極星;拱:環繞。北極星高懸不動,群星四面環繞。舊時比喻治理國家施行德政,天下便會歸附。後也比喻受眾人擁戴的人。

出自:《論語·為政》:「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共之。」

4、比而不同

解釋:搞幫派,但是不團結。結黨營私。

出自:《論語·為政》:「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5、屏氣凝神

解釋:屏氣:抑制呼吸;凝神:聚精會神。形容注意力高度集中,違心一致。

出自:《論語·鄉黨》:「攝齊升堂,鞠躬如也,屏氣似不息者。」

6、博施濟眾

解釋:博:廣泛;濟:救濟。給予群眾以恩惠和接濟。

出自:《論語·雍也》:「如有博施於民而能濟眾,何如。」

7、博文約禮

解釋:博:金我,廣;約:約束。廣求學問,恪守禮法。

出自:《論語·雍也》:「君子博學於文,約之以禮,亦可以弗畔矣夫!」

8、不恥下問

解釋:樂於向學問或地位比自己低的人學習,而不覺得不好意思。

出自:《論語·公冶長》:「敏而好學,不恥下問。」

9、不得其死

解釋:指人不得好死。也表示對惡人的詛咒。

出自:《論語·先進》:「若由也,不得其死然。」

10、不舍晝夜

解釋:舍:放棄。不放棄白天和黑夜。比喻夜以繼日。

出自:《論語·子罕》:「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

11、不亦樂乎

解釋:用來表示極度、非常、淋漓盡致的意思。

出自:《論語·學而》:「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

12、不在其位,不謀其政

解釋:不擔任這個職務,就不去過問這個職務范圍內的事情。

出自:《論語·泰伯》:「子曰:不在其位,不謀其政。」

13、察言觀色

解釋:察:詳審。觀察別人的說話或臉色。多指揣摸別人的心意。

出自:《論語·顏淵》:「夫達也者,質直而好義,察言而觀色,慮以下人。」

14、成仁取義

解釋:成仁:殺身以成仁德;取義:舍棄生命以取得正義。為正義而犧牲生命。

出自:《論語·衛靈公》:「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人,有殺身以成仁。」

15、成人之美

解釋:成:成就。成全別人的好事。

出自:《論語·顏淵》:「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小人反是。」

16、從心所欲

解釋:按照自己的意思,想怎樣便怎樣。

出自:《論語·為政》:「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17、大動干戈

解釋:干戈:古代的兩種武器。大規模地進行戰爭。比喻大張聲勢地行事。

出自:《論語·季氏》:「邦分崩離析,而不能守業;而謀動干戈於邦內。」

18、待價而沽

解釋:沽:賣。等有好價錢才賣。比喻誰給好的待遇就替誰工作。

出自:《論語·子罕》:「沽之哉!沽之哉!,我待賈者也。」

19、簞食瓢飲

解釋:一簞食物,一瓢飲料。形容讀書人安於貧窮的清高生活。

出自:《論語·雍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

20、當仁不讓

解釋:原指以仁為任,無所謙讓。後指遇到應該做的事就積極主動去做,不推讓。

出自:《論語·衛靈公》:「子曰:『當仁,不讓於師。』」

21、道不同,不相為謀

解釋:走著不同道路的人,就不能在一起謀劃。比喻意見或志趣不同的人就無法共事。

出自:《論語·衛靈公》:「道不同,不相為謀。」

22、道聽途說

解釋:道、途:路。路上聽來的、路上傳播的話。泛指沒有根據的傳聞。

出自:《論語·陽貨》:「道聽而途說,德之棄也。」

23、惡衣惡食

解釋:惡:粗劣的。指粗劣的衣服和食物。

出自:《論語·里仁》:「士志於道,而恥惡衣惡食者,未足與議也。」

24、耳順之年

解釋:六十歲時聽別人言語便可判斷是非真假。指60歲的代稱。

出自:《論語·為政》:「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

25、發憤忘食

解釋:努力學習或工作,連吃飯都忘了。形容十分勤奮。

出自:《論語·述而》:「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雲爾。」

26、犯上作亂

解釋:犯:干犯。封建統治者指人民的反抗、起義。

出自:《論語·學而》:「不好犯上,而好作亂者,未之有也。」

27、肥馬輕裘

解釋:裘:皮衣。騎肥壯的馬,穿輕暖的皮衣。形容闊綽。

出自:《論語·雍也》:「赤之適齊也,乘肥馬,衣輕裘。」

28、斐然成章

解釋:斐、章:文采。形容文章富有文采,很值得看。

出自:《論語·公冶長》:「吾黨之小子狂簡,斐然成章,不知所以載之。」

29、分崩離析

解釋:崩:倒塌;析:分開。崩塌解體,四分五裂。形容國家或集團分裂瓦解。

出自:《論語·季氏》:「遠人不服而不能來也,邦分崩離析而不能守也。」

30、父母之邦

解釋:指祖國。

出自:《論語·微子》:「枉道而事人,何必去父母之邦。」

31、剛毅木訥

解釋:剛:堅強;毅:果決;木:質朴;訥:說話遲鈍,此處指言語謹慎。孔子稱頌人的四種品質。

出自:《論語·子路》:「子曰:『剛、毅、木、訥,近仁。』」

32、割雞焉用牛刀

解釋:殺只雞何必用宰牛的刀。比喻辦小事情用不著花大氣力。

出自:《論語·陽貨》:「子之武城,聞弦歌之聲。夫子莞爾而笑,曰:『割雞焉用牛刀。』」

33、各不相謀

解釋:謀:商量,計義。各自按照自己的意思辦事,不互相商量。

出自:《論語·衛靈公》:「子曰:『道不同,不相為謀。』」

34、恭而有禮

解釋:恭:恭敬;禮:禮節。恭敬又有禮節。

出自:《論語·顏淵》:「君子敬而無失,與人恭而有禮。」

35、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解釋:器:工具。要做好工作,先要使工具鋒利。

出自:《論語·魏靈公》:「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賢者,友其士之仁者。」

36、攻乎異端

解釋:指鑽研和實行儒家以外的主張,也指斥責異端。

出處:《論語·為政》:「子曰:『攻乎異端,斯害也已。』」

37、過猶不及

解釋:過:過分;猶:象;不及:達不到。事情做得過頭,就跟做得不夠一樣,都是不合適的。

出自:《論語·先進》:「子貢問:『師與商也孰賢?』子曰:『師也過,商也不及。』曰:『然則師愈與?』子曰:『過猶不及。』」

38、怪力亂神

解釋:指關於怪異、勇力、叛亂、鬼神之事。

出自:《論語·述而》:「子不語怪、力、亂、神。」

39、後生可畏

解釋:後生:年輕人,後輩;畏:敬畏。年輕人是可敬畏的。形容青年人能超過前輩。

出自:《論語·子罕》:「後生可畏,焉知來者之不如今也。」

40、患得患失

解釋:患:憂患,擔心。擔心得不到,得到了又擔心失掉。形容對個人得失看得很重。

出自:《論語·陽貨》:「其未得之也,患得之;既得之,患失之。苟患失之,無所不至矣!」

41、誨人不倦

解釋:誨:教導。教導人特別耐心,從不厭倦。

出自:《論語·述而》:「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何有於我哉?」

42、惠而不費

解釋:惠:給人好處;費:耗費。給人好處,自己卻無所損失。

出自:《論語·堯曰》:「因民之所利而利之,斯不亦惠而不費乎?」J

43、見義勇為

解釋:看到正義的事,就勇敢地去做。

出自:《論語·為政》:「見義不為,無勇也。」

44、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解釋:欲:希望;勿:不要;施:施加。自己不願意的,不要加給別人。

出自:《論語·顏淵》:「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在邦無怨,在家無怨。」

45、既往不咎

解釋:咎:責怪。原指已經做完或做過的事,就不必再責怪了。現指對以往的過錯不再責備。

出自:《論語·八佾》:「成事不說,逐事不諫,既往不咎。」

46、見賢思齊

解釋:賢:德才兼備的人;齊:相等。見到德才兼備的人就想趕上他。

出自:《論語·里仁》:「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

47、盡善盡美

解釋:極其完善,極其美好。指完美到沒有一點缺點。

出自:《論語·八佾》:「子謂《韶》:『盡美矣,又盡善也。』謂《武》:『盡美矣,未盡善也。』」

48、敬而遠之

解釋:表面上表示尊敬,實際上不願接近。也用作不願接近某人的諷刺話。

出自:《論語·雍也》:「務民之義,敬鬼神而遠之。」

49、舉一反三

解釋:反:類推。比喻從一件事情類推而知道其他許多事情。

出自:《論語·述而》:「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

50、侃侃誾誾(yín)

解釋:形容和悅而從容不迫地談話。

出自:語出《論語·鄉黨》:「朝,與下大夫言,侃侃如也;與上大夫言,誾誾如也。」

51、空空如也

解釋:空空:誠懇,虛心。原形容誠懇、虛心的樣子。現形容一無所有。

出自:《論語·子罕》:「有鄙夫問於我,空空如也,我叩其兩端而竭焉。」

52、理屈詞窮

解釋:屈:短,虧;窮:盡。由於理虧而無話可說。

出自:《論語·先進》:「是故惡夫佞者」宋·朱熹集註:「子路之言,非其本意,但理屈詞窮,而取辯於口以御人耳。」

53、樂山樂水

解釋:樂:喜愛,愛好。有人喜愛山,有人喜愛水。比喻各人的愛好不同。

出自:《論語·雍也》:「知者樂山,仁者樂水。」

54、樂以忘憂

解釋:由於快樂而忘記了憂愁。形容非常快樂。

出自:《論語·述而》:「發憤忘食,樂以忘憂。」

55、樂在其中

解釋:喜歡做某事,並在其中獲得樂趣。

出自:《論語·述而》:「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

56、良師益友

解釋:良,好;益,有幫助。使人得到教益和幫助的好老師和好朋友。

出自:《論語·述而》:「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論語·季氏》:「益者三友,損者三友。友直、友諒、友多聞,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損矣。」

57、 苗而不秀

解釋:苗:指莊稼出苗;秀:莊稼吐穗開花。指莊稼出了苗而沒有抽穗。比喻人有好的資質,卻沒有成就。

出自:《論語·子罕》:「苗而不秀者有矣夫!秀而不實者有矣夫!」

58、 敏而好學

解釋:敏:聰明;好:喜好。天資聰明而又好學。

出自:《論語·公冶長》:「子曰:『敏而好學,不恥下問,是以謂之文也。』」

59、 敏於事,慎於言

解釋:敏:奮勉,慎:小心。辦事勤勉,說話謹慎。

出自:《論語·學而》:「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於事而慎於言。」

60、 鳴鼓而攻之

解釋:比喻宣布罪狀,遣責或聲討。

出自:《論語·先進》:「非吾徒也,小子鳴鼓而攻之可也。」

(2)成語意思及出處擴展閱讀

其它成語解釋及出處:

1、 殺身成仁

解釋:成:成全;仁:仁愛,儒家道德的最高標准。指為正義而犧牲生命。後泛指為了維護正義事業而舍棄自己的生命。

出自:《論語·衛靈公》:「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

2、 色厲內荏

解釋:色:神色,樣子;厲:兇猛;荏:軟弱。外表強硬,內心虛弱。

出自:《論語·陽貨》:「色厲而內荏,譬諸小人,其穿窬之盜也與。」

3、 善賈而沽

解釋:賈:通「價」。善賈:好價錢;沽:出賣。等好價錢賣出。比喻懷才不遇,等有的賞識的人再出來做事。也比喻有了肥缺,才肯任職。

出自:《論語·子罕》:「有美玉於斯,韞櫝而藏諸,求善賈(價)而沽諸?」



③ 成語的解釋和出處有哪些

鄭重其事

釋義 鄭重:審慎,嚴肅認真。形容說話做事時態度非常嚴肅認真。

出處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四回:「所以鄭重其事,必得三日後方進門。」

2足智多謀

釋義 足:充實,足夠;智:聰明、智慧;謀:計謀。富有智慧,善於謀劃。形容人善於料事和用計。

出處 元•無名氏《連環計》第一折:「此人足智多謀,可與共事。」

3智周萬物

釋義 天下萬物無所不知。形容知識淵博。

出處 《周易•系辭上》:「知周乎萬物而道濟天下。」

4正直無私

釋義 為人做事很正直,沒有任何私心。

出處 《左傳•庄公三十二年》:「神,聰明正直而壹者也。」孔穎達疏:「襄七年傳曰:『正直為正,正曲為直。』言正者能自正,直者能正人曲,而壹者言其一心不二也。」

5正正之旗

釋義 正正:整齊。排列整齊的軍旗。借喻強盛整肅的軍隊。

出處 《孫子•軍爭》:「無要正正之旗,勿擊堂堂之陣。」

6自知之明

釋義 自知:自己了解自己;明:看清事物的能力。指了解自己的情況,對自己有正確的估計。

出處 《老子》第三十三章:「知人者智也,自知者明也。」

7振振有辭

釋義 振振:理直氣壯的樣子。形容自以為理由充分,說個沒完。

出處 清•梁啟超《關稅權問題》:「今者外人之以排外相誣者,既振振有詞,其烏可更為無謀之舉,以授之口實也。」

8正中下懷

釋義 正合自己的心意。

出處 《後漢書•劉玄傳》:「帝方對我飲,正用此時持事來乎!」

9沾沾自喜

釋義 形容自以為不錯而得意的樣子。

出處 《史記•魏其武安侯列傳》:「魏其者,沾沾自喜耳。」

10捉賊捉贓

釋義 比喻處理是非的事,要以事實為根據。

出處 宋•胡太初《晝簾緒論•治獄》:「諺曰:『捉賊捉臟,捉捉雙。』此雖俚言,極為有道。」

④ 成語意思及出處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出自《詩經·小雅·鶴鳴》:「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意思是:別的山上的石頭,能夠用來琢磨玉器。
原比喻別國的賢才可為本國效力。現在一般比喻能幫助自己改正缺點的人或意見。

⑤ 成語解釋及出處50個

你需要那一類成語呢?
AABB還是ABBC或者其他的?還是動物相關? 沒有限制么?

⑥ 成語的解釋和出處

1鄭重其事
釋義 鄭重:審慎,嚴肅認真。形容說話做事時態度非常嚴肅認真。
出處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四回:「所以鄭重其事,必得三日後方進門。」

2足智多謀
釋義 足:充實,足夠;智:聰明、智慧;謀:計謀。富有智慧,善於謀劃。形容人善於料事和用計。
出處 元•無名氏《連環計》第一折:「此人足智多謀,可與共事。」

3智周萬物
釋義 天下萬物無所不知。形容知識淵博。
出處 《周易•系辭上》:「知周乎萬物而道濟天下。」

4正直無私
釋義 為人做事很正直,沒有任何私心。
出處 《左傳•庄公三十二年》:「神,聰明正直而壹者也。」孔穎達疏:「襄七年傳曰:『正直為正,正曲為直。』言正者能自正,直者能正人曲,而壹者言其一心不二也。」

5正正之旗
釋義 正正:整齊。排列整齊的軍旗。借喻強盛整肅的軍隊。
出處 《孫子•軍爭》:「無要正正之旗,勿擊堂堂之陣。」

6自知之明
釋義 自知:自己了解自己;明:看清事物的能力。指了解自己的情況,對自己有正確的估計。
出處 《老子》第三十三章:「知人者智也,自知者明也。」

7振振有辭
釋義 振振:理直氣壯的樣子。形容自以為理由充分,說個沒完。
出處 清•梁啟超《關稅權問題》:「今者外人之以排外相誣者,既振振有詞,其烏可更為無謀之舉,以授之口實也。」

8正中下懷
釋義 正合自己的心意。
出處 《後漢書•劉玄傳》:「帝方對我飲,正用此時持事來乎!」

9沾沾自喜
釋義 形容自以為不錯而得意的樣子。
出處 《史記•魏其武安侯列傳》:「魏其者,沾沾自喜耳。」

10捉賊捉贓
釋義 比喻處理是非的事,要以事實為根據。
出處 宋•胡太初《晝簾緒論•治獄》:「諺曰:『捉賊捉臟,捉捉雙。』此雖俚言,極為有道。」

11至死靡它
釋義 至:到;靡:沒有;它:別的。到死也不變心。形容愛情專一,致死不變。現也形容立場堅定。
出處 《詩經•鄘風•柏舟》:「之死矢靡它,母也天只,不諒人只。」

12炙手可熱
釋義 手摸上去感到熱得燙人。比喻權勢大,氣焰盛,使人不敢接近。
出處 唐•杜甫《麗人行》:「炙手可熱勢絕倫,慎莫近前丞相嗔。」

13終身大事
釋義 終身:一生。關系一輩子的大事情,多指婚姻。
出處 明•凌濛初《二刻拍案驚奇》卷二:「一時間憑著兩局賭賽,偶爾虧輸,便要認起真來,草草送了終身大事,豈不可羞。」

14鄭人爭年
釋義 年:年齡。比喻爭論的事情既無根據,又無意義。
出處 《韓非子•外儲說左上》:「鄭人有相與爭年者,一人曰:『吾與堯同年。』其一人曰:『我與黃帝之兄同年。』訟此而不決,以後息者為勝耳。」

15知人善任
釋義 知:了解,知道;任:任用,使用。善於認識人的品德和才能,最合理地使用。
出處 漢•班彪《王命論》:「蓋在高祖,其興也有五:一曰帝堯之功裔,二曰體貌多奇異,三曰神武有徵應,四曰寬明而仁恕,五曰知人善任使。」

16醉生夢死
釋義 象喝醉酒和做夢那樣,昏昏沉沉,糊里糊塗地過日子。
出處 宋•朱熹《小學》卷五引程灝曰:「雖高才明智,膠於見聞,醉生夢死,不自覺也。」

17著書立說
釋義 立:創立、提出;說:主張,學說。從事寫作,提出自己的主張和學說。
出處 清•吳敬梓《儒林外史》第三十五回:「將南京元武湖賜與庄尚志著書立說,鼓吹休明。」

18再生父母
釋義 指對自己有重大恩情的人,多指救命的恩人。
出處 《元史•烏古孫澤傳》:「是吾民復生之父母也。」

19壯士解腕
釋義 勇士手腕被蝮蛇咬傷,就立即截斷,以免毒性擴散全身。比喻作事要當機立斷,不可猶豫不決。
出處 《三國志•魏志•陳泰傳》:「古人有言:『蝮蛇螫手,壯士解腕。』

20知書達禮
釋義 知、達:懂得。有文化,懂禮貌。形容有教養。
出處 元•無名氏《馮玉蘭》第一折:「只我這知書達禮當恭謹,怎肯著出乖露醜遭談論。」

21蛛絲馬跡
釋義 從掛下來的蜘蛛絲可以找到蜘蛛的所在,從馬蹄的印子可以查出馬的去向。比喻事情所留下的隱約可尋的痕跡和線索。
出處 清•王家賁《別雅序》:「大開通同轉假之門,泛濫浩博,幾凝天下無字不可通用,而實則蛛絲馬跡,原原本本,具在古書。」
答案補充
22作舍道邊
釋義 在路旁築室,和過路人商量。比喻各有各的說法,事情沒法做成功。
出處 《詩經•小雅•小旻》:「如彼築室於道謀,是用不潰於成。」《後漢書•曹褒傳》:「諺言作舍道邊,三年不成。」

23著手成春 釋義 著手:動手。一著手就轉成春天。原指詩歌要自然清新。後比喻醫術高明,剛一動手病情就好轉了。
出處 唐•司空圖《詩品•自然》:「俯拾即是,不取諸鄰,俱道適往,著手成春。舅逢花開,如瞻歲新。」

24逐日追風
釋義 逐日:追逐太陽;追風:追趕風。形容馬跑得極快。
出處 《梁書•元帝紀》:「騎則逐日追風,弓則吟猿落雁。」

25作如是觀
釋義 如是:如此,這樣;觀:看,看法。抱這樣的看法。泛指對某一事物作如此的看法。
出處 《金剛經》:「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

26指日可待
釋義 指日:可以指出日期,為期不遠;待:期待。為期不遠,不久就可以實現。
出處 清•錢彩《說岳全傳》第三十一回:「是以我主上神佑,泥馬渡江,正位金陵,用賢任能,中興指日可待。」
示例

⑦ 寫下50個成語解釋及出處。

1、大智若愚

【解釋】某些才智出眾的人不露鋒芒,看來好像愚笨。

【出處】宋·蘇軾《賀歐陽少師致仕啟》:「大勇若怯,大智如愚。」

2、溫文爾雅

【解釋】溫文:態度溫和,有禮貌;爾雅:文雅。形容人態度溫和,舉動斯文。現有時也指缺乏斗爭性,做事不大膽潑辣,沒有闖勁。

【出處】清·蒲松齡《聊齋志異·陳錫九》:「此名士之子,溫文爾雅,烏能作賊?」

3、滿腹經綸

【解釋】經綸:整理絲縷,引伸為人的才學、本領。形容人極有才乾和智謀

【出處】《周易·屯》:「雲雷屯,君子以經綸。」

4、路人皆知

【解釋】比喻人所共知的野心。

【出處】《三國志·魏書·高貴鄉公傳》注引《漢晉春秋》:「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

5、百尺竿頭

【解釋】桅桿或雜技長竿的頂端。比喻極高的官位和功名,或學問、事業有很高的成就。

【出處】唐·吳融《商人》詩:「百尺竿頭五兩斜,此生何處不為家。」

6、鴻業遠圖

【解釋】鴻:大。宏偉的事業,遠大的志向或謀劃。

【出處】孫中山《上李鴻章書》:「若國家不為體恤,不為保護,則小者無以覓蠅頭微利,大者無以展鴻業遠圖。」

7、建功立業

【解釋】建:建立;功:功勛;業:事業。建立功勛,成就大業。

【出處】宋·蘇軾《上兩制書》:「古之聖賢建功立業,興利捍患,至於百工小事之事皆有可觀。」

8、白手興家

【解釋】形容原來無基礎或條件很差而創出一番事業。同「白手起家」。

【出處】沙汀《記賀龍》十一:「聯絡參謀極力稱贊這些同志都是白手興家的能手。」

9、蒸蒸日上

【解釋】蒸蒸:一升、興盛的樣子。形容事業一天天向上發展。

【例句】我們偉大的祖國生機勃勃,蒸蒸日上。

10、雲程發軔

【解釋】雲程:青雲萬里的路程;發軔:啟車行進,比喻事業的開端。舊時祝人前程遠大的頌辭。

【出處】戰國楚·屈原《離騷》:「朝發軔於蒼梧兮,夕余至乎縣圃。」

11、千秋大業

【解釋】長久的、偉大的功業或事業。

【出處】清·陳確《平水東岳廟謝別先生》:「千秋大業真吾事,臨別叮嚀不敢忘。」

12、鍾靈毓秀

【解釋】鍾:凝聚,集中;毓:養育。凝聚了天地間的靈氣,孕育著優秀的人物。指山川秀美,人才輩出。

【出處】唐·柳宗元《馬退山茅亭記》:「蓋天鍾秀於是,不限於遐裔也。」

13、虛懷若谷

【解釋】虛:謙虛;谷:山谷。胸懷象山谷一樣深廣。形容十分謙虛,能容納別人的意見。

【出處】《老子》:「敦兮其若朴,曠兮其若谷。」

⑧ 有成語意思及出處嗎

哀兵必勝 原意是力量相當的兩軍對陣,悲憤的一方獲得勝利。後指受欺侮而奮起抵抗的軍隊,必定能取勝。
出自 《老子》第六十九章:「禍莫大於輕敵,輕敵幾喪吾寶,故抗兵相加,哀者勝矣。」
雕梁畫棟 梁:支撐屋頂的橫木;棟:最大的梁。指有彩繪裝飾的十分華麗的房屋。
出處:元·王子一《誤入桃源》第二折:「光閃閃貝闕珠宮,齊臻臻碧瓦朱甍,寬綽綽羅幃綉成櫳,郁巍巍畫梁雕棟。」
巧奪天工 奪,勝過。巧,精巧。 人工的精巧勝過天然形容技藝十分高超。 語、定語;含褒義。
出處:晉·郭璞《葬書》:「微妙在智,觸類而長,玄通陰了,巧奪造化。」
元趙孟頫《贈放煙火者》詩:「人間巧藝奪天工,煉葯燃燈清晝同。」謂人工的精巧勝過天然。
清張岱《陶庵夢憶·濮仲謙雕刻》:「南京濮仲謙,古貌古心,粥粥若無能者,然其技藝之巧奪天工焉。」後以「巧奪天工」形容技藝巧妙。
獨具匠心 匠心,巧妙的心思。某人想的或做的事情很獨特。具有獨到的靈巧的心思。指在技巧和藝術方面的創造性。
出處:《詩刊》1978年第3期:「詩味的濃淡,與比興之運用關系非常密切。李賀的詩歌在這方面是獨具匠心的。」
引人入勝 勝:優美的境界。引:引導。引人入勝:引人進入佳境。現多用來指風景或文藝作品特別吸引人。
出 處 :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任誕》:「王衛軍雲,酒正自引人著勝地。」

古色古香 形容器物書畫等富有古雅的色彩和情調。
不落窠臼 比喻有獨創風格,不落舊套。
出 處 明·胡應麟《詩藪·內編》四:「初學必從此入門,庶不落小家窠臼。」
雅俗共賞 形容某些文藝作品既優美,又通俗,各種文化程度的人都能夠欣賞。
出處 明·孫人儒《東郭記·綿駒》:「聞得有綿駒善歌,雅俗共賞。」 示例 這些雖好,不合老太太的意;不如做些淺近的物兒...
妙筆生花 生花:長出花朵。比喻傑出的寫作才能。
出處: 唐·馮贄《雲仙雜記》卷十:「李太白少夢筆頭生花,後天才贍逸,名聞天下。」
陽春白雪 原指戰國時代楚國的一種較高級的歌曲。比喻高深的不通俗的文學藝術。
筆走龍蛇 形容書法生動而有氣勢。
成語出處 唐·李白《草書歌行》:「時時只見龍蛇走,左盤右蹙旭驚電。」 成語舉例 秀才肖王賓胸藏錦綉,~。
不同凡響 凡響,平凡的音樂。形容事物不同尋常(多指文藝作品) 平凡的音樂。形容事物不平凡,很出色。
成語出處 魯迅《墳·摩羅詩力說》:「自學之聲發,每響必中於人心,清晰昭明,不同凡響。」

別具一格 別:另外。另有一種獨特的風格。
成語出處 清·呂留良《與施愚山書》:「詠見贈詩,風力又別具一格。」

⑨ 成語的意思和出處

1.曲高和寡解釋:樂抄曲襲的格調越高,能跟著唱的人就越少。原比喻知音難覓。現多用於比喻言行卓越不凡、藝術作品等高雅深奧,以至於鮮有人理解或接受。出處: 戰國·楚·宋玉《對楚王問》:「引商刻羽,雜以流徵,國中屬而和者數十人而已。是其曲彌高,其和彌寡。」

⑩ 成語的出處和意思

圖窮抄匕見
(tú
qióng

jiàn)


比喻事情發展到最後,真相或本意顯露了出來。


《戰國策·燕策》記載:荊軻為燕太子刺秦王,用獻燕國督亢的地圖為名,先把匕首卷在圖里。秦王展開地圖,最後露出匕首。
三人成虎
(
sān
rén
chéng

)


三個人謊報集市裡有老虎,聽者就信以為真。比喻謠言多人重復,就能使人信以為真。


西漢·劉向《戰國策·魏策二》:「夫市之無虎明矣,然而三人言而成虎。今邯鄲去大梁也遠於市,而議臣者過於三人矣。」
前倨後恭
(qián

hòu
gōng)
解釋
倨:傲慢;恭:恭敬。以前傲慢,後來恭敬。形容對人的態度改變。
出處
《戰國策·秦策一》:「蘇秦曰:『嫂何前俾而後卑也。』」《史記·蘇秦列傳》:「蘇秦笑謂其嫂曰:『何前倨而後恭也?』」

熱點內容
古代勵志的名言 發布:2021-03-16 21:50:46 瀏覽:209
形容兒孫繞膝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9:35 瀏覽:878
席慕蓉賞析印記 發布:2021-03-16 21:48:26 瀏覽:311
權力很大含有手的成語 發布:2021-03-16 21:48:22 瀏覽:584
能聽的兒童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8:15 瀏覽:285
關於足球的詩歌詞句 發布:2021-03-16 21:47:40 瀏覽:870
拖拉機的古詩 發布:2021-03-16 21:42:53 瀏覽:571
亮甜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2:00 瀏覽:831
廣東話生日快樂祝福語 發布:2021-03-16 21:38:55 瀏覽:409
噓的短句 發布:2021-03-16 21:38:07 瀏覽: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