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故事大全 » 表示故意的成語

表示故意的成語

發布時間: 2021-01-11 23:04:11

① 表示故意做好事以引起別人的注意的成語有什麼

裝腔作勢、假門假事、故弄玄虛
、裝模做樣、旁門左道

② 表示故意的成語

別有肺腸 別有:另有;肺腸:指思想。比喻人動機不良,故意提出一些與眾不同的的奇特的主張。
出處:《詩經·大雅·桑柔》:「自有肺腸,俾民卒狂。」
吹吹打打 指各種樂器的合奏。也用以形容故意渲染某種言行或事物,吸引別人注意。
出處:明·天然智叟《石頭點·郭挺之榜前認子》:「忙忙與女兒說知,叫老媽央人相幫打點。早鼓樂吹吹打打,迎人村來了。」
吹毛求疵 求:找尋;疵:毛病。吹開皮上的毛尋疤痕。比喻故意挑剔別人的缺點,尋找差錯。
出處:《韓非子·大體》:「不吹毛而求小疵,不洗垢而察之難。」
吹毛求瑕 吹開皮上的毛尋疤痕。比喻故意挑剔別人的缺點,尋找差錯。
出處:《三國志·吳志·步騭傳》:「擿抉細微,吹毛求瑕。」
吹毛索瘢 吹開皮上的毛尋疤痕。比喻故意挑剔別人的缺點,尋找差錯。
出處:清·鄒弢《三借廬筆談·楊文乾》:「田(田文鐿)以為訕己,愈惡之,每見嗔喝,吹毛索瘢。」
吹毛索疵 吹開皮上的毛尋疤痕。比喻故意挑剔別人的缺點,尋找差錯。
出處:《後漢書·杜林傳》:「及至其後,漸以滋章,吹毛索疵,詆欺無限。」
吹毛索垢 吹開皮上的毛尋疤痕。比喻故意挑剔別人的缺點,尋找差錯。
出處:清·顧炎武《記與孝感熊先生語》:「一入此局,即為後世之人吹毛索垢。」
從中作梗 梗:阻塞,妨礙。在事情進行中,設置障礙,故意為難。
出處:清·張集馨《道咸宦海見聞錄》:「是以糧道必應酬將軍者,畏其從中作梗也。」
打馬虎眼 故意裝糊塗蒙騙人。

③ 形容「心裡清楚。但是表面故意裝作不知道」的成語有哪些

心照不宣、心領神會、裝瘋賣傻、裝聾作啞、明知故問。
一、心照不宣
拼音:xīn zhào bù xuān
釋義:彼此心裡明白;而不公開說出來。照:明白;宣:宣揚;公開說明。
出處:清 曾樸《孽海花》:「張夫人吩咐盡管照舊開輪,大家也都心照不宣了。」
示例:聽他這樣說,有幾個人心照不宣地彼此對望了一眼。
二、心領神會
拼音:xīn lǐng shén huì
釋義:指對方沒有明說;心裡已經領會。領:領會;會:理解。
出處:唐 田穎《游雁盪山記》:「與之辯論心性切實之學,彼已心領神會。」
白話釋義:和他辯論心性切實的學問,他已經心領神會。
三、裝瘋賣傻
拼音:zhuāng fēng mài shǎ
釋義:故意裝得瘋瘋癲癲;傻里傻氣。賣:賣弄。
出處:程道一《庚子事變演義》:「打算裝瘋賣傻,充作神仙附體,殺此一龍,自己便可即位。」
示例:這個破壞分子縱火被當場抓住,竟還裝瘋賣傻,想蒙蔽群眾。
四、裝聾作啞
拼音:zhuāng lóng zuò yǎ
釋義:假裝耳聾口啞。形容故意不理睬;裝做不知或不懂;或故意置身事外。
出處:元 馬致遠《青衫淚》第四折:「可怎生裝聾作啞?」
示例:可怎麼能故意裝做不知?
五、明知故問
拼音:míng zhī gù wèn
釋義:明明白白地知道某種情況;卻還要故意問別人。
出處:清 石玉昆《三俠五義》:「見他這番光景,明知故問道:『先生為著何事傷心呢?」
白話釋義:看到他的這番情景,明知故問說:「先生是在為什麼事傷心呢?」

④ 形容有人時故意的成語

吹毛求瑕 吹開皮上的毛尋疤痕。比喻故意挑剔別人的缺點,尋找差錯。
出處:《三內國志·吳志·步騭容傳》:「擿抉細微,吹毛求瑕。」
吹毛索瘢 吹開皮上的毛尋疤痕。比喻故意挑剔別人的缺點,尋找差錯。
出處:清·鄒弢《三借廬筆談·楊文乾》:「田(田文鐿)以為訕己,愈惡之,每見嗔喝,吹毛索瘢。」
吹毛索疵 吹開皮上的毛尋疤痕。比喻故意挑剔別人的缺點,尋找差錯。
出處:《後漢書·杜林傳》:「及至其後,漸以滋章,吹毛索疵,詆欺無限。」

⑤ 形容故意的成語有哪些

  1. 拌蒜加蔥

    【拼音】:yǒu yì wéi zhī
    【解釋】:比喻故意誇大渲染,添加本來事實沒有的專內容。屬

  2. 節外生枝
    【拼音】: jié wài shēng zhī
    【解釋】: 本不應該生枝的地方生枝。比喻在原有問題之外又岔出了新問題。多指故意設置障礙,使問題不能順利解決。

  3. 披毛求疵
    【拼音】: pī máo qiú cī
    【解釋】: 故意挑剔毛病,尋找差錯。

  4. 從中作梗
    【拼音】: cóng zhōng zuò gěng
    【解釋】: 梗:阻塞,妨礙。在事情進行中,設置障礙,故意為難。

  5. 故意刁難
    【拼音】:gù yì diāo nán
    【解釋】: 指在某件事上,故意為難他人。

⑥ 形容「故意做作,故作姿態」的成語有哪些

形容「故意做作,故作姿態」的成語有:裝腔作勢、虛張聲勢、矯揉造作、矜情作態、搔首弄姿。

1、裝腔作勢[zhuāng qiāng zuò shì]:拿腔拿調,故意做作想引人注意或嚇唬人。

[出處]明·西湖居士《郁輪袍·誤薦》:「窮秀才裝腔作勢;賢王子隆禮邀賓。」

2、虛張聲勢[xū zhāng shēng shì]:張:鋪張,誇大。 假裝出強大的氣勢。指假造聲勢,藉以嚇人。

[出處]唐·韓愈《論淮西事宜狀》:「淄青、恆冀兩道,與蔡州氣類略同,今聞討伐元濟,人情必有救助之意,然皆暗弱,自保無暇,虛張聲勢,則必有之。」

3、矯揉造作[jiǎo róu zào zuò]:矯:使彎的變成直的;揉:使直的變成彎的。 比喻故意做作,不自然。

[出處]清·曹雪芹《紅樓夢》第五十一回:「黛玉攔道:『這寶姐姐也忒膠柱鼓瑟;矯揉造作了。』」

4、矜情作態[jīn qíng zuò tài]:猶言矯揉造作。

[出處]清袁枚 《隨園詩話》卷九:「臨別,忽向余正色雲:『 友 不好名,先生切勿以 友 詩告人。』余雅不喜,曰:『此子矜情作態,局面太小。』」

5、搔首弄姿[sāo shǒu nòng zī]:搔:用手指梳。形容裝腔作勢賣弄風情。

[出處]《後漢書·李固傳》:「遂共作飛章虛誣固罪曰:『……大行在殯;路人掩涕。固獨胡粉飾貌;搔頭弄姿;槃旋偃仰;從容冶步;略無慘恆之心。』」

⑦ 形容故意引起別人注意的成語 ,好像帶個宣字。

故弄玄虛_金山詞霸
【拼 音】:gù nòng xuán xū
【解 釋】:故意耍花招;欺騙人.玄虛:用來掩蓋真相;迷惑別人的欺騙手段.
【出 處】:《韓非子·解老》:「聖人觀其玄虛;用其周行;強字之曰道.」
【示 例】:他這個人就愛~;話說到節骨眼兒上就不往下說了.&^^&無論在學習中;還是工作中;我們都要反對~的方式.

⑧ 表達故意的成語

別有肺腸復 別有:另有;肺腸:制指思想。比喻人動機不良,故意提出一些與眾不同的的奇特的主張。
出處:《詩經·大雅·桑柔》:「自有肺腸,俾民卒狂。」
吹吹打打 指各種樂器的合奏。也用以形容故意渲染某種言行或事物,吸引別人注意。
出處:明·天然智叟《石頭點·郭挺之榜前認子》:「忙忙與女兒說知,叫老媽央人相幫打點。早鼓樂吹吹打打,迎人村來了。」
吹毛求疵 求:找尋;疵:毛病。吹開皮上的毛尋疤痕。比喻故意挑剔別人的缺點,尋找差錯。
出處:《韓非子·大體》:「不吹毛而求小疵,不洗垢而察之難。」
吹毛求瑕 吹開皮上的毛尋疤痕。比喻故意挑剔別人的缺點,尋找差錯。

⑨ 形容一個人故意說使人誤解的話的成語

形容來一個人故意說使自人誤解的話的成語有:
1、混淆視聽:意思是用假象或者謊言讓旁人分辨不清是非。
2、指鹿為馬:意思是指著鹿,說是馬。比喻故意顛倒黑白、混淆是非。
3、顛倒黑白:把黑的說成白的,把白的說成黑的,形容歪曲事實,混淆是非。
4、混淆是非:使界限不清,故意把正確的說成錯誤的,把錯誤的說成正確的。

⑩ 形容故意搗亂的成語有哪些

惹是生非

【拼音】:rě shì shēng fēi
【解釋】:惹:引起;非:事端。招惹是非,引起爭端。

【出專處】:明·馮夢龍屬《喻世明言》:「安分守己,並不惹是生非。」
【示例】:學生在教課上得不到滿足,在校內便時常愛鬧風潮,在校外也時常~。
★郭沫若《我的童年》第三篇一
【近義詞】:為非作歹、無事生非、惹事生非
【反義詞】:安分守己、奉公守法

【語法】:作謂語、定語、賓語;指引起爭端

熱點內容
古代勵志的名言 發布:2021-03-16 21:50:46 瀏覽:209
形容兒孫繞膝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9:35 瀏覽:878
席慕蓉賞析印記 發布:2021-03-16 21:48:26 瀏覽:311
權力很大含有手的成語 發布:2021-03-16 21:48:22 瀏覽:584
能聽的兒童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8:15 瀏覽:285
關於足球的詩歌詞句 發布:2021-03-16 21:47:40 瀏覽:870
拖拉機的古詩 發布:2021-03-16 21:42:53 瀏覽:571
亮甜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2:00 瀏覽:831
廣東話生日快樂祝福語 發布:2021-03-16 21:38:55 瀏覽:409
噓的短句 發布:2021-03-16 21:38:07 瀏覽: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