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故事大全 » 投資經歷故事

投資經歷故事

發布時間: 2021-01-09 17:44:34

⑴ 一位投資顧問的故事告訴了我們什麼

人們應該學會這種把「到此為止」的限制;把它用在人們的缺乏耐心、脾氣、自我適應的慾望、悔恨與情感的壓力上。為什麼不對自己說:「這件事只值得這么一點點擔心——沒必要去操更多心……」

你是否想知道如何在華爾街賺錢呢?恐怕至少有100萬以上的人都想知道這一點。如果我知道這個問題的答案,這本書恐怕早就要賣一萬美元一本了。不過,這里卻有一個很好的想法,而且很多成功的人都加以應用。講這個故事的人叫查爾斯·羅伯茨,一位投資顧問。

我剛從得克薩斯州來到紐約的時候,身上只有2萬美元,是我的朋友託付我到股票市場上來投資用的。我原來認為,我對股票市場懂得很多,可是後來我賠得一分不剩。不錯!在某些生意上我賺了幾筆,可結果全都賠光了。

要是我自己的錢都賠光了,我倒不會怎麼在乎!可是我覺得把自己朋友們的錢賠光了,是了件非常糟糕的事情,雖然他們都很有錢。在我們的投資得到這樣一種不幸的結果以後,我實在很怕再見到他們,可是沒想到的是,他們不僅對這件事情看得很開,而且還樂觀到不可救葯的地步。

我開始仔細研究自己所犯過的錯誤,並下定決心在我再進股票市場之前,一定要先了解整個股票市場到底是怎麼一回事。於是我找到一位最成功的預測專家波頓·卡瑟斯,並跟他交上了朋友。我相信我能從他那裡學到許多東西,因為他多年來一直是個非常成功的人,而我知道能有這樣一番事業的人,不可能全靠機遇和運氣。

他先問了我幾個問題,問我以前是怎樣做的。然而告訴我一個股票交易中最重要的原則。他說:「我在市場上所買的每一宗股票,都有一個到此為止、不能再賠的最低標准。比方說,我買的是每股50元的股票,我馬上規定不能再賠的最低標準是45元錢。」這也就是說,萬一股票跌價,跌到比買進價低5元的時候,就立刻賣出去,這樣就可以把損失只限定在5元錢。

「如果你當初買得夠聰明的話,」這位大師繼續說道,「你的賺頭可能平均會在10元、25元,甚至於50元。因此,在把你的損失限定在5元以後,即使你半數以上的判斷錯誤,也能讓你賺許多的錢。」

我馬上學會了這一辦法,從此便一直使用,這個辦法替我的顧客和我挽回了不知幾千幾萬塊錢。

過了一段時間以後,我發現,這個所謂「到此為止」的原則也可以用在股票市場以外的地方,我開始在財務以外的憂慮問題上訂下「到此為止」的限制,我在每一種使我煩惱和不快的事情上,加一個「到此為止」的限制,結果簡直是太不可思議了。

舉例來說,我經常和一個很不守時的朋友一起午餐。他以前總是在我的午餐時間過去大半之後才來,最後我告訴他我現在碰到問題以後,就用「到此為止」的原則。我告訴他說:「以後等你『到此為止』的限制是十分鍾,要是你在十分鍾以後再來的話,我們的午餐約會就算告吹了——你來也找不到我。」

各位,我真希望在很多年以前就學會了把這種「到此為止」的限制用在化解我的缺乏耐心、我的脾氣、我的自我適應的慾望、我的悔恨和所有精神與情感的壓力上。為何我以前沒有想到要抓住每一個可能會摧毀我思想平靜的情況呢?為何不會對自己說:「這件事情只值得擔這么一點點心——沒必要操更多的心……」

不過,我至少覺得自己在一件事上做得還不差,而且那是一次很嚴重的情況——是我生命中的一次危機——當時我幾乎眼看著我的夢想、我對未來的計劃,以及多年來的工作付諸流水。事情經過是這樣的:

在我30歲剛過的時候,我決定終生以寫小說為職業,想做個弗蘭克·瑞斯洛、傑克·倫敦或哈代第二。當時我非常的有信心,在歐洲住了兩年,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的那段時間里,用美元在歐洲生活,開銷算是很小的。我在那兒過了兩年,從事我的創作。我把那本書題名為《大風雪》,這個題目取得真好,因為所有出版家對它的態度都冷得像呼嘯而刮的大風雪一樣。當我的經紀人告訴我這部作品一文不值,說我沒有寫小說的天分和才能時,我的心跳幾乎要停止了。我茫然地離開他的辦公室,哪怕他用棒子當頭敲我,也不會讓我更感到吃驚,我簡直是呆住了。我發現自己站在生命的十字路口,必須作出一個非常重大的決定。我該怎麼辦呢?我該往哪一個方向走呢?幾星期以後,我才從茫然中醒來。在當時,我從來沒有聽過「給你的憂慮訂下『到此為止』的限制」的說法,可是現在回想起來,我當時所做的正是這件事。我把費盡心血寫那部小說的兩年時間看作是一次可貴的經歷,然後從那裡繼續前進。我回到組織和教授成人教育班的老本行,有空的時候就寫一些傳記和非小說類的書籍。

我是否很高興自己能作出這樣的決定呢?每當想起那件事,我就得意地想在街上跳舞。我可以很誠實地說,從那以後,我再也沒有哪一天或哪一個鍾點後悔過我沒有成為哈代第二。

100年前的一個夜晚,當一隻鳥沿著沃登湖畔的樹林里叫的時候,梭羅用鵝毛筆蘸著自己做的墨水,在他的日記里寫道:「一件事物的代價,也就是我稱之為生活的總值,需要在當場或長時期內進行交換。」

換個方式來說,如果我們以生活的一部分來付出代價,而付出得太多了的話,我們就是傻子。這也正是吉爾伯特和蘇利文的悲哀:他們知道如何創作出快樂的歌詞和歌譜,卻完全不知道如何在生活中尋找快樂。他們寫過許多令世人非常喜歡的輕歌劇,可是他們卻沒辦法控制他們的脾氣。他們只不過為了一張地毯的價錢而爭吵多年。蘇利文為他們的劇院買了一張新的地毯,當吉爾伯特看到賬單的時候,大為惱火。這件事甚至鬧至公堂,從此兩個人至死都不再交談。蘇利文替新歌劇寫完曲子以後,就把它寄給吉爾伯特,而吉爾伯特填上歌詞以後,再把它們寄回給蘇利文。有一次,他們一定要一起到台上謝幕,於是他們站在台的兩邊,分別向不同的方向鞠躬,這樣才可以不必看見對方。他們就不懂得應該在彼此不快時訂下一個「到此為止」的最低限度;而林肯卻做到了這一點。

有一次,在美國南北戰爭中,林肯的幾位朋友攻擊他的一些敵人,林肯說:「你們對私人恩怨的感覺比我還要多,也許我這種感覺太少吧;可是我向來認為這樣很不值得。一個人實在沒時間把他的半輩子都花在爭吵上,要是那個人不再攻擊我,我就再也不會記他的仇。」

富蘭克林小的時候,犯了一次70年來一直沒有忘記的錯誤。當他7歲的時候,他喜歡上了一支哨子,於是他非常興奮地跑進玩具店,把他所有的零錢放在櫃台上,也不問問價錢就把那支哨子買了下來。「然後我回到家裡,」70年後他寫信告訴他朋友說,「吹著哨子在整個屋子裡轉著,對我買的這支哨子非常得意。」可是等到他的哥哥姐姐發現他買哨子多付了錢以後,大家都來取笑他。而他正像他後來所說的:「我懊惱地痛哭了一場。」

許多年以後,富蘭克林成了一位世界知名的人物,做了美國駐法國的大使。他還記得因為他買哨子多付了錢,使他得到的痛苦多過了哨子所帶給他的快樂。

富蘭克林在這個教訓里所學到的道理非常簡單:「當我長大以後,」他說,「我見識到很多人類的行為,我認為我碰到很多人買哨子都付了太多的錢。簡而言之,我相信,人類的苦難部分產生於他們對事物價值的錯誤估計,也就是他們買哨子多付了錢。」

吉爾伯特和蘇利文對他們的哨子多付了錢,我的愛迪線姑媽也一樣,我個人也一樣——在很多情況下。還有不朽的托爾斯泰,也就是兩部世界最偉大的小說——《戰爭與和平》和《安娜卡列尼娜》的作者,根據大英網路全書的記載,托爾斯泰在他生命的最後20年當牛,「可能是全世界最受尊敬的人物」。在他逝世前的那20年,崇拜他的人不斷地到他家裡去,希望能見他一面,聽到他的聲音,甚至於只摸一摸他衣角。他所說的每一句話都有人想在本上記錄下來,就像那是一句「聖諭」一樣。可是在生活上,托爾斯泰在70歲的時候,還不及富蘭克林在7歲的時候聰明,他簡直一點腦筋都沒有。我為什麼要如此說呢?

托爾斯泰娶了一個他非常可愛的女孩子。事實上,他們在一起非常快樂,他們經常跪下來,向上帝祈禱,讓他們繼續過這種神仙眷侶的生活。可是托爾斯泰所娶的那個女孩子天性非常善妒,她常扮成鄉下姑娘,去打探他的行動,甚至於溜到森林裡去看他。他們發生了許多很可怕的爭吵,她甚至嫉妒她親生的兒女,曾經抓起一把槍來,把她女兒的照片打了一個洞。她會在地板上打滾,拿著一瓶鴉片對著嘴巴,威脅著說要自殺,害得她的孩子們都縮在屋子的角落裡,嚇得尖聲大叫。

結果托爾斯泰怎麼做的呢?如果他跳起來,把傢具都打得稀爛,我倒不怪他——因為他有理由這樣生氣。但他做的事比這個要壞多了,他記了一本私人日記!在那裡面,他把一切都怪在了太太身上,這個就是他的「哨子」。他下定決心要下一代能夠原諒他,而把所有的錯都怪在他的太太身亡。而他太太用什麼辦法來對付他這種作法呢?還用問嗎,她當然是把他的日記撕下來燒掉了:她自己也寫了一本日記,在日記里把錯全都推在托爾斯泰身上。她甚至還寫了一本小說,題目叫做《誰的錯》。在那部小說里,她把她的丈夫描寫成一個破壞家庭的人,而她自己是一個烈士。

所有的事情結果如何呢?為什麼這兩個人會把他們惟一的家變成托爾斯泰自稱的「一座瘋人院」呢?很顯然,有幾個原由。其中之一就是他們極想引起別人的注意。不錯,他們所最擔心的就是別人的意見。我們會不會在乎應該怪誰呢?不會的,我們只會注意我們自己的問題,而不必浪費一分鍾去想托爾斯泰家裡的事。這兩個無聊的人為他們的「哨子」付出了慘重的代價。50年的光陰都住在一個可怕的地獄里,只因為他們兩個人都沒有一個有腦筋會說「不要再吵了」,因為兩個人都沒有足夠的價值判斷力,並能夠說:「讓我們在這件事情上馬上告一段落,我們在浪費生命,讓我們現在就說『夠了』吧。」

不錯,我非常相信,這是獲得心理平靜的最大秘訣之一——要有正確的價值觀念。而我也相信,只要我們能定出一種個人的標准來——就是和我們的生活比起來,什麼樣的事情才值得的標准,我們的憂慮有50%就可以立刻消除。

所以,要在憂慮摧毀你之前,先改掉憂慮的習慣,下面是規則第三條:

任何時候,我們想拿出錢來買的東西和生活比較起來不算好的話,那我們先停下來,問問自己下面的三個問題:

(1)我現在正在擔心的問題,到底和我自己有什麼樣的關系?

(2)在這件令我憂慮的事情上,我應該從什麼地方設定一個「到此為止」的最低限度——然後把它整個忘掉。

(3)我到底應該付這支「哨子」多少錢?我是否已經付出了超過它價值的錢呢?

——引自延邊人民出版社《人性的弱點全集》

⑵ 投資的故事,天使投資公司有哪些

我是一個理財師對於天使投資有個人的一些調研結果,其實天使投資就是自由投資者的一種稱謂,或者是那些非正式風險投資的小型機構的稱呼,天使投資是一種非組織化的創業投資形式,目前來國外有很多這樣的投資小公司,這些投資的公司資金是民間的個人資本,資本的穩定性不是很高。

需要說明的是天使投資的含義是權益資本投資的一種形式,我們熟悉的天使投資實際上是風險投資的另外一種表現的形式而已,說白一些就是對於高風險、高收益的初創企業的第一筆投資而已。

至於您說的投資的故事,那是很多的,我現在舉幾個例子:

第一、英國的【DFSA】公司就是其中的一個小型投資企業,在經歷前幾年的金融危機的時候,他們因為資金比較少,投資相對靈活,所以渡過危機,現在這類企業在英國開始慢慢的多了起來。

第二、澳大利亞的【poert】也是一個屬於天使投資的公司,這家企業的主要是按約定的具體情況,將投資准時轉入項目公司賬號的義務,完成後有一定的傭金,另外幫助某一些項目公司就該項目提供外部資源的義務,這家公司賺錢也很多。

第三、我國在天使投資方面,也有很多的企業,但是我研究過,基本都不正規,而且有個別的公司有欺詐性,所以大家要遠離這些天使投資。

綜合上面的內容,我們可以看到,天使投資公司的風險很大,在國外有一些成功案例,但是都是比較特殊的環境下產生的利潤,我們國家的天使投資公司,還不具備這樣的投資潛力,所以這里我就不一一列舉,因為有個別欺騙性組織,加上這些公司不正規,無法給大家推薦,也希望大家不要進行此類投資。

⑶ 阿里巴巴的創業歷程

阿里巴巴的創業歷程

一、1999年3月10日由中國互聯商網業先驅成立,以杭州為研究發展基地,9月10日在香港設立國際總部。

二、2000年9月9日,在杭州成立阿里巴巴中國總部。

三、1999-2000年,阿里巴巴從軟銀,高盛,美國富達投資等機構融資2500萬美金。

四、2002年,阿里巴巴B2B公司開始盈利。

五、2003年,在馬雲位於杭州的公寓中,個人電子商務網站淘寶成立。發布在線支付系統—支付寶。

六、2005年,阿里巴巴集團與雅虎美國建立戰略合作夥伴關系。同時,執掌雅虎中國。

七、2006年,阿里巴巴集團戰略投資口碑網。

八、2007年,一月:以互聯網為平台的商務管理軟體公司阿里軟體成立。 十一月:阿里巴巴網路有限公司在香港聯交所掛牌上市。網路廣告平台阿里媽媽。

九、2008年,六月:口碑網與中國雅虎合並,成立雅虎口碑。九月:阿里巴巴集團研發院成立。

十、2009年,七月:阿里軟體與阿里巴巴集團研發院合並 。八月:阿里軟體的業務管理軟體分部注入阿里巴巴B2B公司 。作為「大淘寶」戰略的一部分,口碑網注入淘寶,使淘寶成為一站式電子商務服務提供商,為更多的電子商務用戶提供服務。九月:成立阿里雲計算。

十一、2010年,五月:阿里巴巴集團宣布,從2010年起將年度收入的0.3%撥作環保基金,以促進全社會對環境問題的認識。十一月:淘寶商城啟動獨立域名。

十二、2011年,六月:阿里巴巴集團將淘寶網分拆為三個獨立的公司:淘寶網、淘寶商城和一淘,以更精準和有效的服務客戶。

十三、2012年,一月:淘寶商城宣布更改中文名為天貓,加強其平台的定位 。六月:阿里巴巴網路有限公司正式從香港聯交所退市 。七月:阿里巴巴集團宣布將現有子公司的業務升級為阿里國際業務、阿里小企業業務、淘寶網、天貓、聚劃算、一淘和阿里雲七個事業群。

(3)投資經歷故事擴展閱讀

電商巨頭阿里巴巴集團在美國首次公開募股(IPO)舉行的首場路演以火爆開場。這與15年前阿里巴巴在資本市場遭到的冷遇形成強烈反差。

據報道,按照公開定價區間,此次融資額最高可達240多億美元,有望成為美股有史以來最大的IPO。從無人問津到門庭若市,阿里巴巴集團演繹了一段商業傳奇。

作為一家創始於「中國創意」、根植於「中國需求」、仰仗「國際融資」的企業,它今日的成功體現了創新、技術和資本的完美結合,而根植於中國這片廣闊的市場以及搭上中國改革的快車更是這家企業實現快速發展的重要因素。

創新,在當今許多人看來就是科技上的硬突破,然而又有多少企業,死抱著硬創新中上萬的專利走向沒落?柯達、諾基亞、摩托羅拉……名單還在不斷拉長。

其實,阿里巴巴不少小玩鬧似的創新,核心技術都是現成的,並非大突破。只要開發者根據用戶心理需求,加以創新利用,就會變得競爭力十足。這樣的創新,何樂而不為?正如阿里巴巴集團創始人馬雲所說:「活出來的才是好技術。創造社會價值,讓無數人受益才是好技術。」

互聯網技術為阿里巴巴這樣的新興企業騰飛插上了翅膀。阿里巴巴興業之初的上世紀九十年代末,互聯網技術及其商業應用在中國尚處於起步階段。線上經營的特點使阿里巴巴得以超越實體店的種種局限,輕裝上陣,集中力量做強技術與渠道。

於是,同一時期中國商界上演了戲劇性一幕:當家樂福、沃爾瑪等國際零售巨頭憑借強大的資本實力和公關能力鯨吞蠶食大型零售賣場之際,阿里巴巴等電商卻在潤物細無聲地締造和經營一個由萬千小微構成的線上商業帝國。

馬雲及其企業對互聯網技術有著深刻的理解。在他看來,互聯網不僅僅是一種技術,一種產業,更是一種思想,一種價值觀。

它比以往更為開放,更懂得分享,更懂得承擔責任,更是透明。所以它是一種價值,是一種文化。他堅信這種先進的價值體系、先進的文化、先進的產業技術,一定會引領未來。

阿里巴巴今日的成功歸於中國創業者開拓進取的創新實踐,歸於國際投資者的精明與遠見。但更重要的是,它藉助於市場力量、中國需求和創新精神的巨大能量,與中國市場經濟繁榮、中國需求不斷擴大、營商環境優化的機緣與必然緊密地聯系在一起。

當前,中國決策層正大力推進簡政放權改革,先照後證試點,取消或下放行政審批事項,減輕企業稅費負擔,減少實體經濟的融資成本等改革措施。其目的,就是為了讓中國經濟容納、滋養更多像阿里巴巴一樣的創新型企業,破除一切不必要的體制束縛,鼓勵技術創新、組織創新、管理創新。

正是看好中國廣闊的市場前景,馬雲決定把企業重心仍然放在中國。馬雲和其他高管在回答有關國際業務擴張的問題時表示,比起海外市場,阿里巴巴仍主要專注於中國業務,中國的網路用戶僅占人口的一半,且僅有一半用戶進行網購,市場潛力巨大。

阿里巴巴的成功,對中國成千上萬的中小創新型企業既是激勵,也是夢想。中國政府通過簡政放權,對小微企業、新興產業、高技術產業提供政策和資金上的傾斜,為這些企業和產業發展提供了新的動力。洶涌而至的改革大潮撲面而來,類似馬雲和阿里巴巴成功的故事仍將在延續。

⑷ 巴菲特詳細創業歷程

說一下巴菲特的創業故事和傳奇經歷
雖然巴菲特的父親是一家大公司的董事長,資產過億,但是在大學畢業後, 巴菲特的父親拒絕了他想接管父親的公司的想法。父親寧可慷慨地把大筆大筆的錢捐給了慈善機構,也不肯給巴菲特留一分錢。沒辦法,為了積累創業資金,巴菲特開始了自己的打工生涯。巴菲特白手起家成為世界首富的創業故事就是這樣開始了。小編帶你一起去了解巴菲特的創業故事和傳奇經歷。
一、巴菲特6歲時候的創業故事
第一次賺錢是倒賣可樂,據巴菲特的母親回憶,當她的兒子第一次對自由企業產生興趣時,還只是一個年僅六歲的孩子。他以每箱25美分的價錢在爺爺的雜貨店購買一箱可樂,然後以每瓶5美分的價錢在附近兜售。因為那時每瓶百事可樂的容量是12盎司,而可口可樂卻只有6盎司,但是,兩種可樂的售價是相同的。大多數孩子都心滿意足地喝著汽水,但他們從來不去多想什麼,只有巴菲特撿起汽水機旁被人們丟棄的瓶蓋,把它們分門別類並數一下各種瓶蓋的個數,看看哪種牌子的汽水賣得快。
二、巴菲特10歲時候的創業故事
當巴菲特還在露絲黑爾學校讀書的時候,就發表了一個名為"馬童選集"的報告,告訴人們在賽馬中如何設置障礙以及如何下注。他在他父母居所的地下室里完成了這本小冊子的印刷工作,然後以每本25美分的價格出售。他和一個朋友運用數學原理開發出一套賽馬中挑選誰是贏家的系統。但是,由於沒有營業執照,他們的企業被有關當局關閉。10歲的巴菲特就開始閱讀有關股票市場方面的書籍。隨著年齡的增長,他對股票市場的痴迷有增無減,他開始繪制股票市場價格的升降的圖表。10歲那年,他開始在他父親的經紀人業務辦公室里做些像張貼有價證券的價格,及填寫有關股票及債券的文件等工作。
三、巴菲特11歲時候的創業故事
1942年4月,11歲的巴菲特開始小規模地購買股票:他以每股38美元的價格,購買了三股受歡迎的城市服務股票,當時,這就是他的資本凈值。小巴菲特還說服他的姐姐多麗絲和他一起投資。他以每股40美元的價格拋出了他的股票,扣除傭金後,他賺了5美元。巴菲特一直關注著股票市場的變化,計算維持有利的平均價格而買進或賣出股票以維持高於平均的價格,並且,他已經意識到,他對股票市場的估計要比其他人敏銳、精明的多。1943年1月,他們全家搬到了維吉尼亞洲的弗雷德里克斯堡,不過對巴菲特來說,他一種好像是被連根拔起的感覺,心情非常郁悶。所以第二個月,巴菲特就回到了奧馬哈,和爺爺、姑姑一起生活。 跟很多小孩離家出走不一樣的是,他的離家出走是和商業有關。他跑到了賓夕法尼亞州的赫爾希,打算靠在高爾夫球場為球手找球、拾球賺點錢。同時,他還有個主意,那就是幫忙巡視好時巧克力工廠,並免費獲取一塊巧克力。
四、巴菲特15歲時候的創業故事:
15歲時候的巴菲特進入愛麗斯•迪爾中學讀書,他每天要走5條線路遞送500份報紙,主要是投送給公寓大樓內的住戶。有幾次,巴菲特病了,他的母親不得不代替他去送報紙。為了能夠更好地利用時間從顧客那裡收費,他發明了一個行之有效的出售雜志訂閱的方案。他從被丟棄的雜志中撕下帶有產品有效期的不幹膠貼紙,把它們歸類,然後在適當的時間請顧客從中選擇要續訂的刊物。巴菲特的老朋友卡羅爾說,少年時巴菲特就能把《賺1000美元的1000種方法》這本書背下來。他想像自己能從一台機器開始,使他的贏利漸增到幾千美元以上。巴菲特和他的朋友唐納德?丹利,花了25美元買零件組裝了一台彈球機後,開始了他們的彈球生意,他們把彈球機安裝在繁華的威斯康星大街的一家理發店裡。開業一天後,這兩個年輕的企業家發現盛滿了五分鎳幣的盤子里有一張4美元的紙鈔。 1945年,當巴菲特還在高中讀書時,他就從父親手裡買下了一家農場,這是一個未曾耕種過的農場,佔地面積為40英畝,售價是1200美元。然後,把農場租給了土地租用人。
五、巴菲特17歲時候的創業故事
1947年,17歲的巴菲特高中畢業。在他對股票市場研究還處在"繪制股市行情圖"的階段時,就已經積聚了一筆大約6000美元的財富,這個年輕人賺的錢比他的老師的薪水還多。他的父母負擔起了他上大學的費用,盡管他自己有能力支付這些。
六、巴菲特19歲時候的經歷
1950年夏天,19歲的巴菲特從內布拉斯加大學畢業,然後向哈佛商學院提出申請。他乘火車前往芝加哥,在那兒一個男士接見了他。巴菲特說,當時哈佛代表對他的印象是"19歲,由於身材消瘦,看起來像只有16歲的樣子,相當於一個12歲少年的體重。" 當兩個人的會面結束後,他進入哈佛大學的夢想也隨之破滅了。被哈佛大學拒之門外給他帶來了很大的痛苦,但後來的事實證明,這對他來講也未嘗不是一件好事,因為他很快就意識到,教授商業課的權威教授在哥倫比亞大學。巴菲特向哥倫比亞商學院提出申請,並且很快就收到了接受他入學的通知。他於1951年6月畢業於該校。
七、26歲的巴菲特就已經立志成為百萬富翁
1956年,年少氣盛的巴菲特決心一試身手。一次,他在一個朋友家裡突然語驚四座,宣布自己要在30歲以前成為百萬富翁。不久,一幫親朋湊了10.5萬美元,成立了自己的公司--"巴菲特有限公司"。創業之初巴菲特非常謹慎。在不到一年的時間里,他已擁有了五家合夥人公司。當了老闆的巴菲特竟然躲在家中埋頭在資料堆里,每天只做一項工作,就是尋找低於其內在價值的廉價小股票,然後將其買進,等待價格攀生。這些股票果然為他帶來了豐厚的利潤。1957年,巴菲特掌管的資金達到30萬美元,但年末則升至50萬美元。1964年,巴菲特的個人財富達到400萬美元,而此時他掌管的資金已高達2200萬美元。巴菲特兌現了他的"百萬富翁"狂言。成為億萬富翁後的巴菲特不愛拋頭露面,不喜歡張揚,生活保持低調。他把他的生活准則描述為:"簡單、傳統和節儉。"
1999年,為了向一家慈善機構奧馬哈孤兒院捐款,他拍賣了他的褲帶錢包,在此前的20年裡,他一直使用這個破舊的錢包。正如巴菲特所解釋的那樣:"這個錢包沒有什麼特別之處。它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很久以前。"
1930年8月30日,沃倫·巴菲特出生於美國內布拉斯加州的奧馬哈市,沃倫·巴菲特從小就極具投資意識,他鍾情於股票和數字的程度遠遠超過了家族中的任何人。他滿肚子都是掙錢的道兒,五歲時就在家中擺地攤兜售口香糖。稍大後他帶領小夥伴到球場撿大款用過的高爾夫球,然後轉手倒賣,生意頗為經火。上中學時,除利用課余做報童外,他還與夥伴合夥將彈子球游戲機出租 給理發店老闆們,掙取外快。
1941年,剛剛跨入11歲,他便躍身股海,購買了平生第一張股票。
1947年,沃倫·巴菲特進入賓夕法尼亞大學攻讀財務和商業管理。但他學得教授們的空頭理論不過癮,兩年後便不辭而別,輾轉考入哥倫比亞大學金融系,拜師於著名投資學理論學家本傑明·格雷厄姆。在格雷厄姆門下,巴菲特如魚得水。格雷厄姆反投機,主張通過分析企業的贏利情況、資產情況及未來前景等因素來評價股票。他教授給巴菲特豐富的知識和決竅。富有天才的巴菲特很快成了格雷厄姆的得意門生。
1950年巴菲特申請哈佛大學被拒之門外。
1951年,21歲的巴菲特學成畢業的時候,他獲得最高A+。
1957年,巴菲特掌管的資金達到30萬美元,但年末則升至50萬美元。
1962年,巴菲特合夥人公司的資本達到了720萬美元,其中有100萬是屬於巴菲特個人的。當時他將幾個合夥人企業合並成一個「巴菲特合夥人有限公司」。最小投資額擴大到10萬美元。情況有點像現在中國的私募基金或私人投資公司。
1964年,巴菲特的個人財富達到400萬美元,而此時他掌管的資金已高達2200萬美元。

1966年春,美國股市牛氣沖天,但巴菲特卻坐立不安盡管他的股票都在飛漲,但卻發現很難再找到符合他的標準的廉價股票了。雖然股市上瘋行的投機給投機家帶來了橫財,但巴菲特卻不為所動,因為他認為股票的價格應建立在企業業績成長而不是投機的基礎之上。
1967年10月,巴菲特掌管的資金達到6500萬美元。
1968年,巴菲特公司的股票取得了它歷史上最好的成績:增長了59%,而道·瓊斯指數才增長了9%。巴菲特掌管的資金上升至1億零400萬美元,其中屬於巴菲特的有2500萬美元。
1968年5月,當股市一片凱歌的時候,巴菲特卻通知合夥人,他要隱退了。隨後,他逐漸清算了巴菲特合夥人公司的幾乎所有的股票。
1969年6月,股市直下,漸漸演變成了股災,到1970年5月,每種股票都要比上年初下降50%,甚至更多。
1970年-1974年間,美國股市就像個泄了氣的皮球,沒有一絲生氣,持續的通貨膨脹和低增長使美國經濟進入了「滯脹」時期。然而,一度失落的巴菲特卻暗自欣喜異常因為他看到了財源即將滾滾而來──他發現了太多的便宜股票。
1972年,巴菲特又盯上了報刊業,因為他發現擁有一家名牌報刊,就好似擁有一座收費橋梁,任何過客都必須留下買路錢。1973年開始,他偷偷地在股市上蠶食《波士頓環球》和《華盛頓郵報》,他的介入使《華盛頓郵報》利潤大增,每年平均增長35%。10年之後,巴菲特投入的1000萬美元升值為兩個億。
1980年,他用1.2億美元、以每股10.96美元的單價,買進可口可樂7 %的股份。到1985年,可口可樂改變了經營策略,開始抽回資金,投入飲料生產。其股票單價已漲至51.5美元,翻了5倍。至於賺了多少,其數目可以讓全世界的投資家咋舌。
1992年中巴菲特以74美元一股購下435萬股美國高技術國防工業公司——通用動力公司的股票,到年底股價上升到113元。巴菲特在半年前擁有的32,200萬美元的股票已值49,100萬美元了
1994年底已發展成擁有230億美元的伯克希爾工業王國,它早已不再是一家紡紗廠,它已變成巴菲特的龐大的投資金融集團。從1965-1994年,巴菲特的股票平均每年增值26.77%,高出道·瓊斯指數近17個百分點。如果誰在1965年投資巴菲特的公司10000美元的話,到1994年,他就可得到1130萬美元的回報,也就是說,誰若在30年前選擇了巴菲特,誰就坐上了發財的火箭。
2000年3月11日,巴菲特在伯克希爾公司的網站上公開了年度信件——一封沉重的信。數字顯示,巴菲特任主席的投資基金集團伯克希爾公司,去年純收益下降了45%,從28.3億美元下降到15.57億美元。伯克希爾公司的A股價格去年下跌20%,是90年代的唯一一次下跌;同時伯克希爾的賬面利潤只增長0.5%,遠遠低於同期標准普爾21%的增長,是1980年以來的首次落後.
2007年3月1日晚間,「股神」沃倫·巴菲特麾下的投資旗艦公司——伯克希爾·哈撒維公司(Berkshire Hathaway)公布了其2006財政年度的業績,數據顯示,得益於颶風「爽約」,公司主營的保險業務獲利頗豐,伯克希爾公司去年利潤增長了29.2%,盈利達110.2億美元(高於2005年同期的85.3億美元);每股盈利7144美元(2005年為5338美元)。

⑸ 投資理財的小故事

1、
一隻火雞和一頭牛閑聊,火雞說:我希望能飛到樹頂,可我沒有勇氣。牛說:為什麼不吃一點我的牛糞呢,他們很有營養。火雞吃了一點牛糞,發現它確實給了它足
夠的力量飛到第一根樹枝,第二天,火雞又吃了更多的牛糞,飛到第二根樹枝,兩個星期後,火雞驕傲的飛到了樹頂,但不久,一個農夫看到了它,迅速的把它從樹
上射了下來。
啟示:牛屎運讓你達到頂峰,但不能讓你留在那裡。

2、
兔子問樹上的鳥:為什麼你可以整天什麼事情都不做,就在那唱歌呢?而我卻要整天跑來跑去的? 鳥說:你也可以啊!於是兔子也就不跑來跑去的,在樹下發呆,結果過來一隻狼,把兔子吃掉了。
啟示:如果你想整天無所事事,只有你的位置足夠高才行。

3、
一隻小鳥凍僵了,掉在地上快要凍死了,突然路過一隻牛,在鳥身上拉了一泡屎,把鳥包了起來,小鳥頓時暖和了很多,於是就在那愉快的唱起了歌,這時一隻路過的貓聽到了鳥的歌聲,把鳥從屎堆里拉了出來,然後吃掉了。
啟示:
a、在你身上拉屎的未必都是你的敵人
b、把你從屎堆里拉出來的也未必就是你的朋友
c、最重要的一點,當你身陷困境的時候就閉上你的鳥嘴!

4、

從前,有兩個飢餓的人得到了一位長者的恩賜:一根魚竿和一簍鮮活碩大的魚。其中,一個人要了一簍魚,另一個人要了一根魚竿,於是他們分道揚鑣了。得到魚的
人原地就用乾柴搭起篝火煮起了魚,他狼吞虎咽,還沒有品出鮮魚的肉香,轉瞬間,連魚帶湯就被他吃了個精光,不久,他便餓死在空空的魚簍旁。另一個人則提著
魚竿繼續忍飢挨餓,一步步艱難地向海邊走去,可當他已經看到不遠處那片蔚藍色的海洋時,他渾身的最後一點力氣也使完了,他也只能眼巴巴地帶著無盡的遺憾撒
手人間。

5
又有兩個飢餓的人,他們同樣得到了長者恩賜的一根魚竿和一簍魚。只是他們並沒有各奔東西,而是商定共同去找尋大海,他倆每次只煮一條魚,他們經過遙遠的跋
涉,來到了海邊,從此,兩人開始了捕魚為生的日子,幾年後,他們蓋起了房子,有了各自的庭、子女,有了自己建造的漁船,過上了幸福安康的生活。
啟示:一個人只顧眼前的利益,得到的終將是短暫的歡愉;一個人目標高遠,但也要面對現實的生活。只有把理想和現實有機結合起來,才有可能成為一個成功之人。有時候,一個簡單的道理,卻足以給人意味深長的生命啟示。

6、
有位秀才第三次進京趕考,住在一個經常住的店裡。考試前兩天他做了三個夢,第一個夢是夢到自己在牆上種白菜,第二個夢是下雨天,他戴了斗笠還打傘,第三個夢是夢到跟心愛的表妹脫光了衣服躺在一起,但是背*著背。
這三個夢似乎有些深意,秀才第二天就趕緊去找算命的解夢。算命的一聽,連拍大腿說:你還是回吧。你想想,高牆上種菜不是白費勁嗎?戴斗笠打雨傘不是多此一舉嗎?跟表妹都脫光了躺在一張床上了,卻背*背,不是沒戲嗎?
秀才一聽,心灰意冷,回店收拾包袱准備回。店老闆非常奇怪,問:不是明天才考試嗎,今天你怎麼就回鄉了?秀才如此這般說了一番,店老闆樂了:喲,我也
會解夢的。我倒覺得,你這次一定要留下來。你想想,牆上種菜不是高種嗎?戴斗笠打傘不是說明你這次有備無患嗎?跟你表妹脫光了背**躺在床上,不是說明你
翻身的時候就要到了嗎?
秀才一聽,更有道理,於是精神振奮地參加考試,居然中了個探花。
啟示:積極的人,象太陽,照到哪裡哪裡亮,消極的人,象月亮,初一十五不一樣。想法決定我們的生活,有什麼樣的想法,就有什麼樣的未來。

7、
孔子的一位學生在煮粥時,發現有骯臟的東西掉進鍋里去了。他連忙用湯匙把
它撈起來,正想把它倒掉時,忽然想到,一粥一飯都來之不易埃於是便把它吃了。剛巧孔子走進廚房,以為他在偷食,便教訓了那位負責煮食的同學。經過解釋,大
才恍然大悟。孔子很感慨的說:我親眼看見的事情也不確實,何況是道聽途聽呢?
啟示:推銷生意是一種組織性質的生意,因為人多,人事問題也多。我們不時聽到是非難辨的話,如某公司攻擊另一間公司,如是者往往令人混淆是非,影響信心。因此找出事情的真相,不是輕易相信謠言,辛辛苦苦建立的事業才不會毀於一旦。

以上都是不錯的理財小故事

⑹ 巴菲特的一生經歷

沃倫·巴菲特,男,經濟學碩士。1930年8月30日生於美國內布拉斯加州的奧馬哈市。他是全球著名的投資商,主要投資品種有股票、電子現貨、基金行業。

2016年9月22日,彭博全球50大最具影響力人物排行榜,沃倫·巴菲特排第9名。2016年10月,在《福布斯》雜志發布的年度「美國400富豪榜」中,沃倫·巴菲特排第3名。

2016年12月14日,榮獲「2016年最具影響力CEO」榮譽。2017年3月21日,在《福布斯2016全球富豪榜》中,沃倫·巴菲特排第2名。2017年7月17日,《福布斯富豪榜》發布,沃倫·巴菲特以凈資產734億美元排名第四。

2018年2月28日,《2018胡潤全球富豪榜》發布,87歲的沃倫·巴菲特保持第二位,財富增長31%,成為越過1000億美元大關的第二人。

2018年3月6日,福布斯2018富豪榜發布,擁有840億美元的沃倫·巴菲特跌至第三位。2018年7月7日,扎克伯格超過巴菲特,成為全球第三大富豪。2019年3月5日,福布斯發布第33期年度全球億萬富豪榜,沃倫·巴菲特身家凈值降至825億美元,排名第3位。

2019年10月,福布斯美國400富豪榜位列第三名。2020年1月2日,福布斯發布2019年最大慈善捐贈,沃倫·巴菲特以價值36億美元的股票捐贈排名第2。 2020年2月26日,沃倫·巴菲特以7100億元財富位列《2020胡潤全球富豪榜》第4位。

(6)投資經歷故事擴展閱讀:

1941年,剛剛跨入11周歲,他便躍身股海,並購買了平生第一張股票。1947年,沃倫·巴菲特進入賓夕法尼亞大學攻讀財務和商業管理。但他覺得教授們的空頭理論不過癮,兩年後轉學到內布拉斯加大學林肯分校,一年內獲得了經濟學學士學位。

1950年巴菲特申請哈佛大學被拒之門外,考入哥倫比亞大學商學院,拜師於著名投資學理論學家本傑明·格雷厄姆。在格雷厄姆門下,巴菲特如魚得水。格雷厄姆反對投機,主張通過分析企業的贏利情況、資產情況及未來前景等因素來評價股票,他傳授給巴菲特豐富的知識和訣竅。

截止1951年,21周歲的巴菲特獲得了哥倫比亞大學經濟學碩士學位。學成畢業的時候,他獲得最高A+。

⑺ 羅偉廣的投資經歷

21歲開始炒股,歷經3次大熊市,羅偉廣自稱自己是中國特色的價值投資法:抄底的時候以價值投資的標准選股,持股的時候以趨勢投資的手法運作,逃頂的時候以技術分析來判斷時點。
1995年:廣東暨南大學的二年級生
「做實業,也許只能做一種自己熟悉的行業;但做投資,卻可以參與很多自己感興趣的行業,而且能分享實業帶來的收益。」
羅偉廣帶著對巴菲特的景仰,在1995年一頭扎進股市。當時的滬指只有500點,是中國最早的大熊市時期。從1995到1996年,羅偉廣整整守了一年多,才開始賺錢。
至今,羅偉廣經歷了3次大熊市。1995年-1996年,行情最慘淡的時候,市場成交總額每天只有1000萬元。2000年底,他進入券商工作,遇到了中國時間最長的5年熊市。2007年11月開始,掌舵的新價值系列基金陸續上市,更是遇到號稱百年一遇的超級熊市。
他自稱介入股市至今,一直以巴菲特的價值投資學說作為自己信念支持,令他能熬過行情的低迷期,也能在市場狂熱期保持理性。
兩年前他加入陽光私募,因為「想和全國高手pk一下。」
新價值2期基金成立,剛好是2008年2月行情下跌之時。在08年的上半段,該基金以操作防禦型的股票和高成長的小盤股為主,收益只是略好於大盤。
從去年11月初開始,羅偉廣所帶領的團隊判斷股市已經見底,開始增加倉位。
羅偉廣的判斷是,2008年大宗商品、原材料價格大幅下跌,在這種背景下,那些需求穩定的企業反而因成本的下降而使利潤上升,將成為業績黑馬股。
在1700點的時候,這些股票很多跌到了7倍左右的市盈率。
新價值2期介入後,這些股票市盈率從7倍左右直奔20倍,往往也就是用了三個多月的時間
4月份後,新價值2期開始選擇反映經濟復甦、拉動大盤指數的銀行、地產股票。到了7月份,由於資金在炒作大盤股時已消耗得差不多了,羅偉廣判斷游資會炒作一些有著經濟復甦預期,而且漲幅不高的股票,於是關注了一些防禦性較強的鐵路、公路、航運、電力等股票的階段性投資機會。
在他看來,在中國股市,其實太陽底下無新事,行情初起時基本是小盤股先行,帶熱市場氣氛,然後藍籌股拉升指數,到了狂熱階段資金消耗得差不多了,便輪到概念炒作,投資脈絡清晰可循,要做的無非是選好有價值的好股票。
羅偉廣堅持認為,在中國股市中,根據未來3年的業績預測進行市盈率評估是比較合理的,市盈率10-15倍左右就是相對低估,可以買入;25倍以上就是高估,要注意風險,隨時准備逃頂。
面對8月的大跌,羅偉廣覺得不過是階段性調整。
他覺得就好比一輛車加速到80-90/kmh,政府只是鬆了加油門的腳,並非准備去踩剎車,而且這輛經濟列車也沒有超速,還是在高速上良好運行。
在這個暴跌階段,羅偉廣加倉的股票以重組股為主,輔以醫葯、出口、新能源等與大盤走向相背理的股票。他表示,在暴跌階段,很多機構已經沒有資金實力去撬動拉指數、漲幅已高的大藍籌,那麼出逃的獲利盤就會更傾向於主題炒作的「游擊戰」
他購買的重組股大多是一些籌備了數年的重組題材股,而且近期在媒體及業界已經見到新動向的公司,如果有深入調研,操作成功率會很高,即使不能成功重組也無妨,他只是希望能捕捉到這種階段性交易性機會,所以每個個股倉位都不重,出現風險會嚴格止損,「在現在的振盪市只能將幾個月前的故事再說一次。只要有吸引機構介入的理由就行。如果故事成功就是價值投資的黑馬,暫時不成功也多數有交易性機會,這是中國特色!」
雖然上半年出口沒有太大起色,但是降幅明顯收窄,加上美國經濟開始復甦是最近的事情,那麼很可能在未來四季度的傳統旺季增加訂單,這是一個市場還沒有說過的「新故事」,現在介入這類股票,等到出現業績回暖預期後再享受估值回升的成果也是水到渠成的。

⑻ 理財小故事

七百多年前,威尼斯商人馬可·波羅歷經三年艱險歷程,翻山越嶺來到中國,曾在中國任地方官的他24年後第一次返回歐洲,一本《馬可·波羅游記》讓歐洲人第一次認識了這個古老的東方國家和其令人驚異的文明發展水平。

七個多世紀後的今天,西班牙人艾力賽來中國早已用不著跋山涉水,作為商人,他曾11年間91次來到中國,幫助西班牙最主要的建築公司——國際聯合技術股份有限公司完成了在中國的數十筆合作項目,同時為很多西班牙企業和中國企業在彼此的市場上找到了中意的項目。而作為現任西班牙駐華大使,他喜歡到新疆等其他駐華官員並不喜歡去的邊陲地區,去了解那裡的中國人和中國企業。讓西班牙了解中國,投資中國,搶占國際市場,同時讓中國了解西班牙的技術和工業,是艾力賽近20年來一直在努力的事。

「每天在這里,一邊可以欣賞到牆上掛著的西班牙現代藝術作品,而另一邊順窗望去,就是北京的美麗街景。」在北京西班牙駐華大使館的二層辦公室里,艾力賽很愜意地對我們說。這位61歲的西班牙駐華大使,一頭銀發,步伐從容,從他晶靈睿智的眼神中實在無法猜想他已年近花甲。艾力賽酷愛現代藝術和古典音樂,並不像我們所希望的那樣,熱衷於一提到西班牙我們就會立刻想到的鬥牛。

然而,多數中國人對西班牙的了解還停留在「鬥牛」和《唐吉訶德》上。那麼西班牙對中國呢,恐怕也只有長城和人口眾多的印象了。現在為止還沒有任何一家西班牙新聞媒體在中國有常駐機構,西班牙與中國的貿易額以及在中國的投資額也少得可憐。這一切正是2003年新上任的西班牙大使艾力賽所面臨的問題。

艾力賽生於一個外交家庭,當他1943年在葡萄牙呱呱墜地時,他的父親正擔任西班牙駐葡萄牙歐潑爾圖的總領事。因為父親工作地點的不斷變化,他相繼在馬德里、日內瓦和紐約讀完了小學和中學的課程。1965年從馬德里大學法學系畢業後,很快就子從父業也做起了一名外交官。

在艾力賽最初的18年職業生涯中,大部分的時間是幫助西班牙企業與歐洲和其他國家進行商業洽談。他曾擔任過西班牙駐維也納大使館商務參贊、西班牙駐美國大使館商務參贊和西班牙-歐盟磋商會議書記。

1983年,他出乎人們意料地由政府工作轉向了私營企業。進入國際聯合技術股份有限公司(Tecnicas Reunidas Internacional S.A.)任秘書長,這一公司是在實施工程項目及建設工業工廠方面最主要的西班牙私營公司之一。「我的孩子們當時也經常問我『到底在做什麼?為什麼要放棄政府工作』。我對他們講,這將是更具挑戰性的工作。顯然為一家跨國公司工作比為西班牙本土公司工作難度要更大。當時我覺得自己是在向全世界推廣西班牙的技術和經濟。」

正是在那個時期,艾力賽第一次來到中國,當然在有了第一次後,就立刻有了第二次和更多次。「1985年到1996年,我到中國91次,幾乎每個月都要來中國。我很幸運,看到了這十幾年中中國發生的巨大變化。這種變化不只在經濟結構和外交上,更體現在投資政策和商業環境上。對於我來說,這是非常重要的經歷。現在我再回到中國,發現這些變化更大了。」

那11年,正是中西兩國經濟發生巨大變化的時期。上世紀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位於東半球的中國和西半球的西班牙相繼進行了經濟改革。中國巨大的市場和優越的投資環境以及廉價的勞動力成本吸引了世界頂級跨國企業的投資。另一方面,80年代初,西班牙在政治上順利完成向民主化過渡後,繼而進行了一系列經濟自由化改革,實行緊縮、調整、改造政策,並集中力量發展外向型經濟。後加入歐共體,並成為首批加入歐元區的國家之一。

這樣一個以最大限度吸引各國投資的風水寶地和一個依賴於外向型經濟發展的中等發達國家,在過去的20年中卻並沒有如人們所希望的那樣出現熱鬧的經貿往來和海外投資。從1980年開始到2002年,西班牙在華投資項目僅為597個,實際投入只有3.04億美元。西班牙的主要貿易夥伴是歐盟和美國。此外,西班牙最主要的出口國家和海外投資地是拉美國家。按艾力賽的說法:「西班牙企業在拉美看到了快速增長的市場,在那裡的競爭力也最強。」

艾力賽向我們介紹,在拉美,西班牙企業經營著40%的電信行業,30%的銀行和23%的電子產品。在那裡,西班牙擁有著絕對優勢。

但在亞洲卻恰恰相反。4年前,西班牙政府終於意識到,亞太地區擁有世界上50%的人口和25%的經濟力量,而西班牙在該地區的影響力微乎其微。與該地區的貿易只佔西班牙外貿總額的3%,只有6.3%的西班牙政府人員派駐該地區。可以說,西班牙在亞太地區幾乎是一片空白。為了將投資重心由拉丁美洲向亞洲轉移,西班牙首相史無前例地制定了「亞太計劃」,以增加西班牙在亞太市場的參與程度,而中國是其中的一個重點。艾力賽很高興地說:「這個計劃實施以來,西班牙對中國的出口增加了45%。中國對西班牙出口增長了70%。」

作為西班牙駐中國大使,艾力賽是這個計劃的直接執行者之一。而在「亞太計劃」實行之前,艾力賽在中國11年的經商歷程就已經為此埋下了伏筆。

建築業始終是西班牙經濟增長的發動機。當時作為西班牙主要建築公司的秘書長和中西商人委員會副會長,艾力賽較早地帶領西班牙企業進入了中國。最讓艾力賽感到驕傲的是「其中的很多項目現在中國得到了政府的最高肯定,國際聯合技術股份有限公司也成為中國最信賴的公司。」

西班牙企業在中國市場上的知名度不高。20年前,第一家到中國來的西班牙企業是一家運輸公司ALSA,他們最初在廣州、深圳和香港建立合資公司,開展運輸業務,後又擴展至北京、天津等地。其後在中國投資發展比較好的企業還有生產「高樂高」的努德萊斯巴公司,以及生產大大泡泡糖的西班牙通用糖果公司(Agrolimen)等。不過「大大泡泡糖」現在已經被美國的箭牌公司收購,其他西班牙公司在中國所佔的市場份額也十分有限。

在與中國企業交往的十幾年中,艾力賽審視著這一切。在他看來,缺乏了解是中西貿易往來最重要的一個方面。「西班牙企業並不了解中國。西班牙人很少來中國,中國人也很少去西班牙。我們需要相當長的時間讓中國企業了解西班牙的技術和工業。」 艾力賽說。

在企業做秘書長時,他就想了很多方法來增進中西企業的了解。「當時幾乎每兩個星期就有一個中國代表團來西班牙考察,我會帶他們在西班牙到處參觀,介紹西班牙的工業和技術發展。」 艾力賽讓很多中國企業家了解到,西班牙不只有畢加索、高迪、多明戈這些藝術大師,還有發達的工業和優秀的企業家。

但是讓西班牙了解中國可並不是件容易事,艾力賽本人也經歷了很多磕磕絆絆,才參透了該如何在中國做生意。艾力賽曾代表西班牙企業與中國遼寧省的一家公司談一個合作生產洗衣粉的項目,這一談判耗費了三年半的時間。後來艾力賽總結道:「在中國非常重視人際關系和家庭關系,你要想和一個企業做生意,必須要和他認識很久,說過很多話,才有可能合作成功。這是東方國家和西班牙還有一些西方國家非常不同的一點。在世界的很多其他地方,我都會告訴那裡的人,如果你去一個亞洲國家,你不能和一個你不認識的人或者企業做生意,因為那樣往往會失敗。」

外交官出身的艾力賽在處理這件事上顯得很從容。「1985年,我第一次到中國的時候,帶了一個大項目,談判一直進展得很順利,但是在最後一刻,卻沒有通過。我記得我的中國朋友來到我的房間,他們對因為政府的決定讓談判失敗感到很遺憾。我的反映是:這種事是可能發生的,但是友誼還在,我們不該太在意這種失敗,而應該藉此機會加強雙方的關系。很多年後,那些合作夥伴說當時對我的這種反映很奇怪,他們沒想到一個歐洲人是這樣的反映,我說這是西班牙人和其他歐洲人的區別,我們知道如果一個計劃走向一個非常困難的時期,我們就要加強友誼,即使我們也不喜歡這樣的結果。」

外交官的睿智和協調能力最終讓艾力賽在中國有了很多朋友,也談成了很多生意。而這段經商經歷又成了作為西班牙駐華大使的艾力賽的寶貴資源,這不僅為他提供了一個關系網和熟悉的市場環境,更重要的是,做過商人的大使更了解企業的真正需要。

在看準中國巨大的市場潛力和各大跨國公司在中國的競爭態勢後,艾力賽為投資中國的西班牙企業提供出了兩個建議:只通過投資中國,能夠增強他們在中國的實力,可以做合資公司或者開設子公司。但他們不能停留於服務於中國市場,他們想到的應該是服務於全球市場。另一方面,中國的工業和服務業發展很快,正由勞動力密集型向科技密集型轉變,西班牙對中國的投資重點應放在產品研發(R&D)上。

這是去年10月艾力賽出任西班牙駐中國大使時就曾經談到的問題。和很多駐華官員不同,艾力賽喜歡融入中國的文化和社會氛圍中,除了企業家,在中國他還有很多藝術界的朋友。

艾力賽還不會講中文,但能說一口流利的英語,這並不妨礙他與中國的朋友交流,「我在中國的很多朋友都跟我講英語,有的甚至還會西班牙語。所以我非常願意把我更多的時間放在了解中國人身上,而不是學漢語。不過我的夫人正在學習漢語。她非常喜歡中國。」大使夫人是個中國迷,在艾力賽結束商人身份去德國做西班牙大使時,那時的大使夫人就經常一個人跑到中國來購物。艾力賽出任西班牙駐中國大使後,大使夫人又如願以償地來到了中國。

艾力賽說很難找一個准確的詞來形容自己,但他對我們說:「可以說之前經商的時候,我是一個成功的商人,現在作為一個大使,剛上任6個月,給我一些時間,我會告訴你他也是成功的。」

來源:[亞洲資本]

⑼ 求個人投資股票失敗的故事

無意看到這個問題,本來失敗的事 就不想多說,但是希望自己的小小經歷 能給你一專點小小幫助!屬
我對股票一直有關注,就在去年,做生意賺了10萬余元。正式開戶進入股市,本人今年23,年輕氣盛,做股票也一樣 ,喜歡追高,短短的一個月 虧了百分之60,後來決定 在多多了解,我是這樣告訴自己的,失敗沒關系,只要知道自己哪裡不足 如何失敗的,我相信不久將來 我一定在股市做的很好,雖然現在不操作,但是每天開盤我都會密切關注我自己選的股票!
我做股票自認為還行,就是心態不好,沉不住氣, 要是讓我選3支票 一個禮拜 以後肯定會有一支在7點以上的,但是畢竟做股票 是實在!!
現在的想法就是。 做股票 首先要調整自己的心態,再就是有豐富的經驗, 需要長時間密切關注,追高就不易做長線,,,,抄底就要適可而止!看公司的行業,市場價值 ,以及前景。 老農民不知道怎麼表達。需要交流再聯系

熱點內容
古代勵志的名言 發布:2021-03-16 21:50:46 瀏覽:209
形容兒孫繞膝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9:35 瀏覽:878
席慕蓉賞析印記 發布:2021-03-16 21:48:26 瀏覽:311
權力很大含有手的成語 發布:2021-03-16 21:48:22 瀏覽:584
能聽的兒童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8:15 瀏覽:285
關於足球的詩歌詞句 發布:2021-03-16 21:47:40 瀏覽:870
拖拉機的古詩 發布:2021-03-16 21:42:53 瀏覽:571
亮甜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2:00 瀏覽:831
廣東話生日快樂祝福語 發布:2021-03-16 21:38:55 瀏覽:409
噓的短句 發布:2021-03-16 21:38:07 瀏覽: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