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故事大全 » 不敢說話的成語

不敢說話的成語

發布時間: 2021-01-08 08:04:00

1. 形容害怕不敢說話的成語

1.
噤若寒蟬(jìn
ruò
hán
chán):噤:閉口不作聲。象深秋的蟬那樣一聲不吭。比喻因害怕內有所顧慮而不敢說話。容
2.
仗馬寒蟬(zhàng

hán
chán):仗馬:皇宮儀仗中的立馬。象皇宮門外的立仗馬和寒天的知了一樣。比喻一句話也不敢說。
3.
噤口不言(jìn
kǒu

yán):閉著嘴不說話
4.
緘口不言( jiān
kǒu

yán):緘:封閉。封住嘴巴,不開口說話。
5.
默默無言:不聲不響,閉口無言。
6.
三緘其口(sān
jiān

kǒu):緘:封。在他嘴上貼了三張封條。形容說話謹慎。現在也用來形容不肯或不敢開口。
7.
張口結舌( zhāng
kǒu
jié
shé ):結舌:舌頭不能轉動。張著嘴說不出話來。形容理屈詞窮,或因緊張害怕而發愣。
8.
頓口無言( dùn
kǒu

yán):張口結舌,說不出話。
9.
緘口結舌:( jiān
kǒu
jié
shé)閉口不說話。
10.
啞口無言( yǎ
kǒu

yán ):啞口:象啞巴一樣。象啞巴一樣說不出話來。形容理屈詞窮的樣子。

2. 形容人膽怯不敢說話的成語

惶恐不安
[huáng kǒng bù ān]
惶:恐懼。內心害怕,十分不安。
不寒而慄
[bù hán ér lì]
不冷而發抖。形容非常恐懼。《史記·酷吏列傳》:「是日皆報殺四百餘人,其後郡中不寒而慄。」 栗:發抖。
心有餘悸
[xīn yǒu yú jì]
危險的事情雖已過去,回想起來心裡還有點後怕。悸(jì):因害怕而心跳。
膽戰心驚
[dǎn zhàn xīn jīng]
形容非常害怕。
毛骨悚然
[máo gǔ sǒng rán]
形容人碰到陰森或凄慘的景象時極端害怕的感覺。
惴惴不安
[zhuì zhuì bù ān]
惴:憂愁、恐懼。形容因害怕或擔心而不安。
戰戰兢兢
[zhàn zhàn jīng jīng]
形容恐懼得發抖或小心謹慎的樣子。《詩經·小雅·小旻》:「戰戰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 戰戰:恐懼發抖的樣子。兢兢:小心謹慎的樣子。
網路漢語APPAI讓學習更簡單立即下載
寒心酸鼻
[hán xīn suān bí]
寒心:心中戰粟;酸鼻:鼻子辛酸。形容心裡害怕而又悲痛。
望而生畏
[wàng ér shēng wèi]
看見了就害怕。
慄慄危懼
[lì lì wēi jù]
慄慄:發抖的樣子。形容非常害怕。
誠惶誠恐
[chéng huáng chéng kǒng]
古代奏章中的套語。表示臣子對皇帝的敬畏。後也用來形容十分小心謹慎、極為害怕不安的樣子。
驚恐萬狀
[jīng kǒng wàn zhuàng]
十分驚慌恐懼的樣子。萬狀:多種多樣的形態。
魂飛魄散
[hún fēi pò sàn]
也說魂飛魄喪。形容驚恐萬分,非常害怕。
駭人聽聞
[hài rén tīng wén]
使人聽了非常吃驚(多指社會上發生的壞事)。
大驚失色
[dà jīng shī sè]
非常害怕,臉色都變了。
恐慌萬狀
[kǒng huāng wàn zhuàng]
恐:害怕;慌:驚慌;狀:情狀。形容害怕驚慌到極點。
汗不敢出
[hàn bù gǎn chū]
嚇得連汗都不敢往外冒了。形容緊張害怕到了極點。
寒毛卓豎
[hán máo zhuó shù]
汗毛都豎立起來。形容非常恐怖,或心情特別緊張害怕。
膽顫心驚
[dǎn chàn xīn jīng]
顫:發抖。形容非常害怕。
談虎色變
[tán hǔ sè biàn]
一談到老虎,嚇得臉色就變了。宋程顥、程頤《二程全書·遺書二上》:「真知與常知異。嘗見一田夫曾被虎傷,有人說虎傷人,眾莫不驚,獨田夫色動異於眾。」 後比喻一提到可怕的事物就感到恐怖。
擔驚受怕
[dān jīng shòu pà]
提心吊膽,害怕遭受禍害。
一年被蛇咬,十年怕井繩
[yī nián bèi shé yǎo,shí nián pà jǐng shéng]
比喻在某件事情上吃過苦頭,以後一碰到類似的事情就害怕。
怛然失色
[dá rán shī sè]
怛:畏懼,恐懼。指因害怕而變臉色。
張口結舌
[zhāng kǒu jié shé]
形容理屈詞窮、無言答對,或緊張害怕得說不出話來。
噤若寒蟬
[jìn ruò hán chán]
像晚秋時的蟬那樣一聲不響。形容受到壓制不敢作聲。
驚弓之鳥
[jīng gōng zhī niǎo]
被弓箭嚇怕了的鳥。比喻受過某種驚嚇,遇到一點動靜就非常害怕的人。《晉書·王鑒傳》:「黷武之眾易動,驚弓之鳥難安。」
捻神捻鬼
[niǎn shén niǎn guǐ]
形容驚慌害怕的樣子。
汗流浹背
[hàn liú jiā bèi]
出汗多,濕透脊背。《後漢¹¦·伏皇後紀》:「操(曹操)出顧左右,汗流浹背。」 原形容極度惶恐或慚愧。現常用來形容滿身大汗。
骨寒毛豎
[gǔ hán máo shù]
形容十分害怕。

3. 形容「不說話」的成語有哪些

形容「不說話」的成語有:不聲不吭、不聲不氣、不聲不響、不言不語、沉吟不語、緘口無言、閉口結舌、默默無言、閉口無言、閉口結舌。

4. 人人不敢說話的成語

安安分分 為人規矩老實,做事不敢越軌
出處:清·吳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版狀》第九回:「倘使他安安分權分的畫了出來,寫了個老老實實的上下款,未嘗不過得去。」
不當人子 表示歉意或感謝的話,意思是罪過,不敢當。
出處:明·馮夢龍《醒世恆言》卷十:「多謝厚情,只是無功受祿,不當人子,老漢轉來,定當奉酬。」
不敢高攀 不敢跟社會地位比自己高的人交朋友或結親戚。
出處:南宋·郭茂倩《樂府詩集·清商曲辭二·碧玉歌》:「碧玉小家女,不敢貴德攀。感郎意氣重,遂得結金蘭。」
不敢告勞 努力做事,不訴說自己的勞苦。比喻勤勤懇懇,不辭辛勞(多用在自己表示謙虛)。
出處:《詩經·小雅·十月之交》:「黽勉從事,不敢告勞。」
不敢苟同 苟:苟且。不敢隨便地同意。指對人對事抱慎重態度。
出處:明·王世貞《藺相如完璧歸趙論》:「藺相如完璧歸趙,人人都稱

5. 形容不敢說話的詞語

【杜口木舌】:杜口:閉口不言;木舌:結舌。閉著嘴說不出話來。比喻緘回口不言,形容不敢答說話
【敢怒不敢言】:敢:膽量大;言:說。內心憤怒但不敢說出來。

【敢怒而不敢言】:心裡憤怒而嘴上不敢說。指懾於威脅,胸中憤怒不敢吐露。
【敢怨而不敢言】:內心怨恨但不敢說出來。
【緘口結舌】:緘:封,閉;結舌:指不敢說話。閉口不說話。形容理屈詞窮說不出話來。也指懾於威不敢講話。

6. 形容不敢說話的成語aabb

吞吞吐吐來 [tūn tūn tǔ tǔ]
生詞本源
基本釋義
想說,但又不痛痛快快地說。形容說話有顧慮。
貶義
出 處
清·文康《兒女英雄傳》:「你一味的吞吞吐吐;支支吾吾;你把我作何等人看待?」
例 句
原則問題上,我們一定要旗幟鮮明地表明觀點,而不要~,顧慮重重。
近反義詞
近義詞
支支吾吾 支吾其詞 支吾其辭 不知所雲 半吞半吐 含糊其詞 囁囁嚅嚅 結結巴巴閃爍其詞
反義詞
暢所欲言 直言不諱 侃侃而談 指天畫地

7. 不敢多說話的成語

【杜口木舌】:杜口:閉口不言;木舌:結舌。閉著嘴說不出話來。比喻緘口內不言容,形容不敢說話
【敢怒不敢言】:敢:膽量大;言:說。內心憤怒但不敢說出來。

【敢怒而不敢言】:心裡憤怒而嘴上不敢說。指懾於威脅,胸中憤怒不敢吐露。
【敢怨而不敢言】:內心怨恨但不敢說出來。
【緘口結舌】:緘:封,閉;結舌:指不敢說話。閉口不說話。形容理屈詞窮說不出話來。也指懾於威不敢講話。
【噤若寒蟬】:噤:閉口不作聲。象深秋的蟬那樣一聲不吭。比喻因害怕有所顧慮而不敢說話。

8. 表示不說話的成語有哪些


緘舌閉口來
難言之隱
不哼不哈源
默不作聲
杜口吞聲
秘而不露
閉口不談
默默無言
不贊一詞
啞口無言
絕口不道
鉗口結舌
沉默寡言
閉口藏舌
沉默不語

9. 形容人不敢說話的成語有哪些

一、咋舌不下

1.解釋:咋舌:咬舌或忍住不言。形容不敢說話或說不出話來,極度悔恨或畏縮。

2.拼音:zhà shé bù xià

3.出處:范曄《後漢書·馬援傳》:「豈有知其無成,而但萎腲咋舌,叉手從族乎?」

4.譯文:哪有知道他不會成功,而只是畏縮不敢說話,束手聽從安排的道理呢?

二、有口難言

1.解釋:言:說。雖然有嘴,但話難以說出口。指有話不便說出或不敢說出。

2.拼音:yǒu kǒu nán yán

3.出處:宋·蘇軾《醉睡者》詩:「有道難行不如醉,有口難言不如睡。」

4.譯文:有路但是難以行走不如喝醉,有嘴但是說不出話不如入睡。

三、忍氣吞聲

1.解釋:指受了氣勉強忍耐,有話不敢說出來。

2.拼音:rěn qì tūn shēng

3.出處:元·楊顯之《瀟湘雨》第四折:「從今後忍氣吞聲,再不敢嚎啕痛哭。」

4.譯文:從今往後忍耐不出聲,再也不敢嚎啕大哭。

四、有口難開

1.解釋:有話不便開口說或不敢說

2.拼音:yǒu kǒu nán kāi

3.出處:明·馮夢龍《喻世明言》第31卷:「如今我們來拿你去見閻羅王,只教你有口難開。」

4.譯文:如今我們捉拿你去見閻羅王,只會讓你有話也說不出來。

五、閉口結舌

1.解釋:閉著嘴不說話

2.拼音:bì kǒu jié shé

3.出處:《快心編初集》第一回:「眾人問知是郝家難為他,便閉口結舌不來兜搭。」

4.譯文:眾人打聽知道是郝家難為他,所以閉著嘴不說話不搭理別人。

六、吞聲忍恨

1.解釋:指受了氣勉強忍耐,有話不敢說出來。

2.拼音:tūn shēng rěn hèn

3.出處:元·楊顯之《瀟湘雨》第四折:「從今後忍氣吞聲,再不敢嚎啕痛哭。」

4.譯文:從今往後忍耐不出聲,再也不敢嚎啕大哭。

10. 形容人不敢說話的成語

成語有:咋舌不下、噤若寒蟬、噤口不言、緘口結舌、有口難言。

一、咋舌不下

1、拼音:zhà shé bù xià

2、釋義:咋舌不下是一個漢語詞語,讀音是zhà shé bù xià,

3、出處:南朝·宋·范曄《後漢書·馬援傳》:豈有知其無成,而但萎腲咋舌。(白話文:哪有知道他不會成功,而只是吃驚。

二、噤若寒蟬

1、拼音:jìn ruò hán chán

2、釋義:原指像冬季的蟬那樣停止鳴叫。後比喻因害怕有所顧慮而不敢說話。

3、出處:南朝·宋·范曄《後漢書·杜密傳》:劉勝位為大夫,見禮上賓,而知善不薦,聞惡無言,隱情惜己,自同寒蟬,此罪人也。(白話文:劉勝身為大夫,受到貴賓禮遇,而知道能人卻不推薦,聽到壞事不說,隱瞞愛惜自己,就像你冬季的蟬那樣停止鳴叫,這是罪人啊。)

三、噤口不言

1、拼音:jìn kǒu bù yán

2、釋義:閉著嘴不說話。

3、出處:唐·呂岩《寄白龍洞劉道人》:問他金木是何般,噤口不言如害啞。(白話文:詢問其他金木是什麼樣,閉口不說像啞巴。)

四、緘口結舌

1、拼音:jiān kǒu jié shé

2、釋義:指懾於淫威不敢講話。

3、出處:漢·王充《潛夫論》:此智士所以鉗口結舌,挌囊共默而已者也。(白話文:這是智士所以懾於淫威不敢講話,一起默不作聲的原因。)

五、有口難言

1、拼音:yǒu kǒu nán yán

2、釋義:雖然有嘴,但話難以說出口。指有話不便說出或不敢說出。

3、出處:宋·蘇軾《醉睡者》:有道難行不如醉,有口難言不如睡。(白話文:有道路卻難以行走不如喝醉,有話不敢說出不如睡覺。)

熱點內容
古代勵志的名言 發布:2021-03-16 21:50:46 瀏覽:209
形容兒孫繞膝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9:35 瀏覽:878
席慕蓉賞析印記 發布:2021-03-16 21:48:26 瀏覽:311
權力很大含有手的成語 發布:2021-03-16 21:48:22 瀏覽:584
能聽的兒童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8:15 瀏覽:285
關於足球的詩歌詞句 發布:2021-03-16 21:47:40 瀏覽:870
拖拉機的古詩 發布:2021-03-16 21:42:53 瀏覽:571
亮甜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2:00 瀏覽:831
廣東話生日快樂祝福語 發布:2021-03-16 21:38:55 瀏覽:409
噓的短句 發布:2021-03-16 21:38:07 瀏覽: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