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故事大全 » 慎獨小故事

慎獨小故事

發布時間: 2021-01-08 05:45:44

『壹』 關於「修身養性,君子慎獨」類的美德故事

慎獨就是在無人監督而有利可圖的情況下,能謹慎不苟。

故事一 明代曹鼎任泰和典吏(相當於現在的檢察幹部),他在一次捕捉盜賊的時候,抓了一名絕色女賊,由於離縣衙路遠,夜宿一座廟中。月光下,女賊千方百計地以色相引誘他,當他實在頂不住的時候,就寫下了「曹鼎不可」四個字貼在牆上提醒自己。轉念一想,這荒山野外,誰能知曉,於是他又把紙條撕下來,便要破門而入,這時又覺不妥,感到這是因私慾而廢公法的行為,又退回把紙條貼上。可又一想,送到嘴邊的肉不吃不是太傻了嗎?於是又把紙撕掉,轉念又一想,我是執法人員,這是知法犯法的行為,又把紙貼上;過了一會兒又產生一念,她是犯人,做了壞事她也不敢說,又把紙撕了下來,剛要進門,又一想不行,這是乘人之危,是不道德的行為,就這樣一夜折騰了十幾次,終於保住了清白之身。
原文來自明朝焦竑《玉堂叢語》:曹鼎為泰和典史,因捕盜,獲一女子,甚美,目之心動。輒以片紙書『曹鼎不可』四字火之,已復書,火之。如是者數十次,終夕竟不及亂。

故事二 楊震暮夜卻金:
大將軍鄧騭聽說楊震賢明就派人徵召他,推舉他為秀才,多次升遷,官至荊州刺史、東萊太守。當他赴郡途中,路上經過昌邑,他從前舉薦的荊州秀才王密擔任昌邑縣令,前來拜見(楊震),到了夜裡,王密懷揣十斤銀子來送給楊震。楊震說:「我了解你,你不了解我,為什麼呢?」王密說:「夜裡沒有人知道。」楊震說:「上天知道,神明知道,我知道,你知道。怎麼說沒有人知道呢!」王密(拿著銀子)羞愧地出去了。
原文出自於《後漢書-第十四卷》:大將軍鄧騭聞其賢而辟之,舉茂才,四遷荊州刺史、東萊太守。當之郡,道經昌邑,故所舉荊州茂才王密為昌邑令,謁見,至夜懷金十斤以遺震。震曰:「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密曰:「暮夜無知者。」震曰:「天知,神知,我知,子知。何謂無知!」密愧而出。後轉涿郡太守。性公廉,不受私謁。子孫常蔬食步行,故舊長者或欲令為開產業,震不肯,曰:「使後世稱為清白吏子孫,以此遺之,不亦厚乎!」

典故出一名句:天知,神知,我知,子知。何謂無知?

希望能幫得到你

『貳』 慎獨的名言 故事

歷史上出現過一些以「慎獨」出名的人物,名聲最大的是東漢安帝時的荊州刺使楊震。這位以「性公廉,不受私謁」著稱,留下了個「清廉誡四知」的典故。《後漢書•楊震傳》有這樣的記載:楊震去荊州赴任,道經昌邑。昌邑縣令王密,是楊震當年舉薦上來的,王密為了表示對楊震當年提挈之恩的感謝,「至夜懷金十斤以遺震」。楊震拒絕接受,說「我舉薦你是因為我了解你,你這樣做是太不了解我了。」王密說:「暮夜無知者。」楊震說:「天知,神知,我知,子知。何謂無知?」王密聽了楊震的一番話,「羞愧而出」。後人就把這件事當成「慎獨」的典型,流傳下 來。
大凡真正代表人類美好精神的東西,總是能跨越時代、跨越國界、跨越民族和宗教信仰界限的。慎獨,這種高尚的精神情操就是這樣。在法國人寫的一本書上,看到這樣一則故事,與前面說的楊震的故事很相似,故事說:
「我的朋友到泰國旅行,在貨攤看見十分可愛的小紀念品,他選中了三個後就問價,女攤販回答是每個一百銖。他還價六十銖。說了半天,她就是不同意。最後她說:『我每賣出一百銖,老闆才能給我十銖報酬。若六十銖賣了,我就什麼也賺不到。』我這位朋友聽了心生一計,說:『這樣吧,你賣給我六十銖一個,我額外給你二十銖報酬,這樣,比老闆給你的還多,而我也少花些錢。雙方都有好處。』他滿以為她會立刻答應的,卻見她搖搖頭。他便補充上一句:『你的老闆不會知道的,別擔心。』她看看我的朋友,堅決地搖搖頭說:『佛會知道。』」
楊震說的「天知,神知,我知,子知」,還有這位泰國女攤販說的「佛會知道」,去掉裡面的神秘成分,其實說到底了,如果是兩個人辦的事,那是「你知、我知」,如果是一個人辦的事,那是「我知」,說「無人知道」,那是自欺欺人。所謂「慎獨」,就是要捅破「無人知道」這層窗戶紙。宋代學人陸九淵就明明白白地說過:「慎獨即不自欺。」宋人袁采也說,慎獨即「處世當無愧於心」。這樣,把慎獨與誠實、不自欺欺人、無愧於心相聯系,就達到了一種相當高的道德境界,它表明了人對遵守道德規范和法度要求的高度理性自覺。
表面上的君子好當,表裡如一、人前人後都一樣的君子難做。「人生而有欲」,這是人與生俱來的天性。在「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的當世,在物慾橫流,惟利是得的商品大潮中,在缺乏有效監督和制衡的權利場上,人人都面臨著「制欲」的考驗。多少人在這種考驗面前敗下陣來,落個「一失足成千古恨」的下場,這樣的事例舉目皆是,用不著在這里羅列了吧。如何將「欲」自覺地、理智地控制在道德規范和法度要求允許的范圍之內,並且能「省察於莫見莫顯」之間,連不被人注意的細枝末節也不放過,當個「表裡如一,人前人後都一樣」的真君子,這就需要有高度的道德修養,過好「慎獨」關。

--出自《楊震暮夜卻金》

『叄』 關於慎獨的名言故事

曾國藩做慎獨功夫,以道光22年10月初1日為分界線,在這一天之前,他的用功是零碎的,偶然的。前一年的7月14日,他拜訪了唐鏡海先生,請教讀書、修身的要領。 唐先生勸他以《朱子全集》為課程,身體力行;又向他介紹了當時著名理學家倭艮峰先生的用功方法;據他這一天的日記記載,他聽了唐先生這一席話之後,「昭然若發蒙也。」但從這一天起,到第二年的lO月初1日,一年多的時間,他在日記中的自我批評只有兩次,一次是道光21年9月初1日發誓戒煙,另一次是第二天,他責備自己「聰明日減,學業無成,可勝慨哉!……自今以始,吾其不得自逸矣!」他的靜坐,也是從這一年的12月12日才開始,13日、16日、18日、19日,共五次,其目的也不在於慎獨,而是為了治病,「竹如教以靜坐法,謂可不葯有喜,」他真正自覺地做慎獨功夫,是在他3 l歲這一年,即道光22年l 0月初1日,這一天,他拜訪了倭艮峰先生,他日記中這樣記載:「拜倭艮峰前輩,先生言『研幾』工夫最要緊。顏子之有不善,未嘗不知,是知幾也……失此不察,則心放而難收矣……又教予寫日課,當即寫,不宜再因循。」所謂「知幾」,這是《易經》中的話,幾者,動之微也,也就是內心深處每一個念頭的活動;每一個念頭都自己察知,叫做「知幾」,與「慎獨」的意思差不多,在倭艮峰先生的督促下,他真的不再因循,就從這一天開始,他每天都學著倭艮峰先生的樣子,靜坐,讀《易經》,寫日記檢查自己的心理、行為。本月26日,他在給弟弟們的書信中,介紹了這一段時期他修慎獨功夫的情景:「倭艮峰先生則誠意功夫極嚴,每日有日課冊,一日之中,一念之差,一事之失,一言一默,皆筆之於書。書皆楷字,三月則訂一本,自乙未起,今三十本矣。蓋其慎獨之嚴,雖妄念偶動,必即時克治,而著之於書;故所讀之書,句句皆切要之葯。…余自l O月初1日起,亦照艮峰樣,每日一念一事,皆寫之於冊,以便觸目克治,亦寫楷書。……余向來有無恆之弊,自此次寫日課本子起,可保終身有恆矣……余自10月1日起記日課,念念欲改過自新。思從前與小珊有隙,實是一朝之忿,不近人情,即欲登門謝罪。恰好初9日小珊來拜壽,是夜余即至小珊家久談。13日與岱雲合夥請小珊吃飯,從此歡笑如故,前嫌盡釋矣!

楊震四次調任荊州刺史、東萊太守。到郡上任的時候,路過昌邑時,過去他曾推薦的荊州秀才王密正在做昌邑的縣令。晚上,王密去拜見楊震,懷中揣了十斤金子,送給楊震 。楊震說:「我了解你,你不了解我,這是怎麼回事呢?」王密說:「這么晚了,沒有人能知道這件事。」楊震說:「天知道,神知道,我知道,你知道。怎麼能說沒人知道?」王密羞愧地退出去了。
《楊震暮夜卻金》講述了楊震「暮夜」拒賄的故事,本文妙就妙在「暮夜」二字上。在夜深人靜之時,在沒有第三者知道的情況下,楊震作為王密的上司,同時又是他的恩師,堅決拒收重金,並且錚錚鐵言,這是天理不容,法理不容,人理不容,情理不容的事,其「慎獨」的精神可嘉,堪稱歷代師表。故事雖小,其教育意義卻不小。一個人,從小到大,為民為官,白天黑夜,有人無人,都能嚴以律己,不貪不佔,拒禮拒賄,其人品之高尚,其道德之規范,有口皆碑,這是一篇非常好的思想教育素材,由此拓展學生的思維,引導學生感悟楊震的話所蘊含的教育意義,學習做一個高尚的人。

『肆』 慎獨的故事

《楊震暮夜卻金》:
大將軍鄧騭聽說楊震賢明就派人徵召他,推舉他為秀才,多次升遷,官至荊州刺史、東萊太守。當他赴郡途中,路上經過昌邑,他從前舉薦的荊州秀才王密擔任昌邑縣令,前來拜見(楊震),到了夜裡,王密懷揣十斤銀子來送給楊震。楊震說:「我了解你,你不了解我,為什麼呢?」王密說:「夜裡沒有人知道。」楊震說:「上天知道,神明知道,我知道,你知道。怎麼說沒有人知道呢!」王密(拿著銀子)羞愧地出去了。

《楊震暮夜卻金》講述了楊震「暮夜」拒賄的故事,本文妙就妙在「暮夜」二字上。在夜深人靜之時,在沒有第三者知道的情況下,楊震作為王密的上司,同時又是他的恩師,堅決拒收重金,並且錚錚鐵言,這是天理不容,法理不容,人理不容,情理不容的事,其「慎獨」的精神可嘉,堪稱歷代師表。故事雖小,其教育意義卻不小。一個人,從小到大,為民為官,白天黑夜,由人無人,都能嚴以律己,不貪不佔,拒禮拒賄,其人品之高尚,其道德之規范,有口皆碑,這是一篇非常好的思想教育素材,由此拓展學生的思維,引導學生感悟楊震的話所蘊含的教育意義,學習做一個高尚的人。

慎獨這個詞,現在不怎麼常見了,但在傳統文化里,特別是在講傳統倫理道德時,這是一個使用得十分普遍,也是十分重要的一個詞語
這個詞最早出自《中庸》:「莫見乎隱,莫顯乎微,故君子慎其獨也。」用現在的話說,就是在個人獨處的情況下,也要謹慎小心,自覺遵循法度和道德,不要因為別人不在場或不注意的時候而干壞事。這是儒家所倡導的一種道德修養境界或方法,稱之為「慎獨為入德之方」。南宋學者朱熹對這個詞作過這樣的說明:
「君子慎其獨,非特顯明之處是如此,雖至微至隱,人所不知之地,亦常慎之,小處如此,大處亦如此;明顯處如此,隱微處亦如此,表裡內外,粗精隱顯,無不慎之,方謂『誠其意』。」
(《朱子語類》)
歷史上也出現過一些以「慎獨」出名的人物,名聲最大的是東漢安帝時的荊州刺使楊震。這位以「性公廉,不受私謁」著稱,留下了個「清廉誡四知」的典故。《後漢書·楊震傳》有這樣的記載:楊震去荊州赴任,道經昌邑。昌邑縣令王密,是楊震當年舉薦上來的,王密為了表示對楊震當年提挈之恩的感謝,「至夜懷金十斤以遺震」。楊震拒絕接受,說「我舉薦你是因為我了解你,你這樣做是太不了解我了。」王密說:「暮夜無知者。」楊震說:「天知,神知,我知,子知。何謂無知?」王密聽了楊震的一番話,「羞愧而出」。後人就把這件事當成「慎獨」的典型,流傳下
來。
大凡真正代表人類美好精神的東西,總是能跨越時代、跨越國界、跨越民族和宗教信仰界限的。慎獨,這種高尚的精神情操就是這樣。在法國人寫的一本書上,看到這樣一則故事,與前面說的楊震的故事很相似,故事說:
「我的朋友到泰國旅行,在貨攤看見十分可愛的小紀念品,他選中了三個後就問價,女攤販回答是每個一百銖。他還價六十銖。說了半天,她就是不同意。最後她說:『我每賣出一百銖,老闆才能給我十銖報酬。若六十銖賣了,我就什麼也賺不到。』我這位朋友聽了心生一計,說:『這樣吧,你賣給我六十銖一個,我額外給你二十銖報酬,這樣,比老闆給你的還多,而我也少花些錢。雙方都有好處。』他滿以為她會立刻答應的,卻見她搖搖頭。他便補充上一句:『你的老闆不會知道的,別擔心。』她看看我的朋友,堅決地搖搖頭說:『佛會知道。』」
楊震說的「天知,神知,我知,子知」,還有這位泰國女攤販說的「佛會知道」,去掉裡面的神秘成分,其實說到底了,如果是兩個人辦的事,那是「你知、我知」,如果是一個人辦的事,那是「我知」,說「無人知道」,那是自欺欺人。所謂「慎獨」,就是要捅破「無人知道」這層窗戶紙。宋代學人陸九淵就明明白白地說過:「慎獨即不自欺。」宋人袁采也說,慎獨即「處世當無愧於心」。這樣,把慎獨與誠實、不自欺欺人、無愧於心相聯系,就達到了一種相當高的道德境界,它表明了人對遵守道德規范和法度要求的高度理性自覺。
表面上的君子好當,表裡如一、人前人後都一樣的君子難做。「人生而有欲」,這是人與生俱來的天性。在「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的當世,在物慾橫流,惟利是得的商品大潮中,在缺乏有效監督和制衡的權利場上,人人都面臨著「制欲」的考驗。多少人在這種考驗面前敗下陣來,落個「一失足成千古恨」的下場,這樣的事例舉目皆是,用不著在這里羅列了吧。如何將「欲」自覺地、理智地控制在道德規范和法度要求允許的范圍之內,並且能「省察於莫見莫顯」之間,連不被人注意的細枝末節也不放過,當個「表裡如一,人前人後都一樣」的真君子,這
就需要有高度的道德修養,過好「慎獨」關。

『伍』 有關「慎獨」的名人故事

1、鑿壁偷光

漢朝元帝時的匡衡,從小喜好讀書。可是家裡很窮,連飯都吃不飽,哪有錢上學讀書呢?他只好白天幹活,晚上自己學習。家裡沒有錢買燈油,怎麼辦呢?

匡衡沒有向困難屈服,想出了一個辦法:在牆壁上鑿了個小洞,借鄰居家照射過來的微弱燈光看書學習。他勤奮刻苦,學到了許多知識,後來做了宰相。

2、魯迅嚼辣椒驅寒

魯迅先生從小認真學習。少年時,在江南水師學堂讀書,第一學期成績優異,學校獎給他一枚金質獎章。

他立即拿到南京鼓樓街頭賣掉,然後買了幾本書,又買了一串紅辣椒。每當晚上寒冷時,夜讀難耐,他便摘下一顆辣椒,放在嘴裡嚼著,直辣得額頭冒汗。他就用這種辦法驅寒堅持讀書。由於苦讀書,後來終於成為我國著名的文學家。

3、螢囊映雪

車胤(公元333-401),字武子,東晉時期南平郡離縣人(今臨澧縣柏枝鄉)。

晉代車胤家貧,沒錢買燈油,而又想晚上讀書,便在夏天晚上抓一把螢火蟲來當燈讀書;映雪是晉代孫康冬天夜裡利用雪映出的光亮看書。

其囊螢夜讀 之精神激勵著一代又一代的莘莘學子,鼓舞後輩,永世垂範。他功名仕途一生,為國為民,鞠躬盡瘁,先後曾任:中書侍郎、待中、國子監博學、驃騎長史、太常、護軍將軍、丹陽尹、吏部尚書,兩次進爵後,被朝廷封為關內侯與臨湘候。職守功勛,頗極一時之盛。

4、對工作極端的負責的白求恩

有一次,白求恩在病房裡看到一個小護士給傷員換葯,發現葯瓶里裝的葯與葯瓶上標簽名稱不一致,也就是說,葯瓶里的葯不是應該用的葯,這怎麼行呢?如果要用錯了,會出問題的。

白求恩嚴肅地批評了那個小護士,告訴她,做事這樣馬虎,會出人命的。白求恩用小刀把瓶子上的標簽刮掉,並說:「我們要對同志負責,以後不允許再出現這種情況。」小護士挨了批評,臉漲得通紅,眼淚都要流出來了。

白求恩心裡很生氣,但他控制著自己的情緒說:「請你原諒我脾氣不好,可是,做衛生工作不認真,不嚴格要求不行啊!」事後,白求恩向政委提出,要加強教育,提高工作人員的責任心,才能把工作做好。

白求恩不僅用高超的醫術救治傷員,他還主動提出,要辦一所模範醫院,親自編寫教材,親自製作醫療器械,親自為八路軍醫生上課,為八路軍培訓了大批的醫務人員。這也體現了他對工作的極端的負責任,千方百計改進工作。

5、將相和

藺相如因為「完璧歸趙」有功而被封為上卿,位在廉頗之上。廉頗很不服氣,揚言要當面羞辱藺相如。藺相如得知後,盡量迴避、容讓,不與廉頗發生沖突。

藺相如的門客以為他畏懼廉頗,然而藺相如說:「秦國不敢侵略我們趙國,是因為有我和廉將軍。我對廉將軍容忍、退讓,是把國家的危難放在前面,把個人的私仇放在後面啊!」這話被廉頗聽到,就有了廉頗「負荊請罪」的故事。

『陸』 實際生活中慎獨的例子

「慎獨」,語出《中庸》:「莫見於隱,莫顯於微,故君子慎其獨也。」其意是當獨自一人而無別人監視時,也要表裡一致,嚴守本分,不做壞事,不自欺。所謂「慎獨」,是指一個人在獨處的時候,即使沒有人監督,也能嚴格要求自己,自覺遵守道德准則,不做任何不道德的事。慎獨是儒家的道德觀念和自我修養方法之一,而且是一種很高的境界。
「慎獨」是道德品質的「試金石」。《後漢書•楊震傳》有一則「暮夜無知」的故事:楊震赴任東萊太守時途經昌邑,被他推薦為昌邑縣令的王密夜晚拜見,想送他十斤黃金,楊震拒絕了。王密說:「暮夜無知。」楊震義正詞嚴:「天知,神知,我知,你知,怎麼說沒有人知道呢!」王密羞愧而返。同是暮夜無人時,同樣面對十斤黃金,楊震、王密二人的道德修養,的確高下分明。
「慎獨」是對自己的嚴格要求。2005年感動中國的王順友,一個普通的鄉村郵遞員,就是當代恪守「慎獨」的典範。他一個人20年走了26萬多公里的寂寞郵路。盡管生存環境和工作條件十分惡劣,但他沒有延誤過一個班期,沒有丟失過一封郵件,投遞准確率達100%。他說:「保證郵件送到,是我的責任。」在漫漫「孤獨之旅」上他對自己的嚴格要求,在「一個人的長征」中,他服務無數山裡人的執著,為人類創造了一筆寶貴的精神財富。

『柒』 幾個關於君子慎獨的例子

列舉如下:

1、清代葉存仁「不畏人知畏己知」。

在清朝雍正年間,有位名叫葉存仁的官吏,先後在淮陽、浙江、安徽、河南等地做官.他當官三十多年,卻兩袖清風,從未收取過任何賄賂。有一次,在他離任升遷時,僚屬們派船送行,但船隻卻遲遲不啟程,直到夜半時,才見一葉小舟劃來。原來,僚屬們為他帶來了饋贈禮品。為避人耳目,特意在深夜送來,他們以為葉存仁平日不收禮品,是怕他人知道出麻煩,而夜深人靜之時,神不知鬼不覺,葉存仁一定會收下。誰知,葉存仁見此情景,卻揮筆賦詩-一首,將禮物退了回去。

2、東漢楊震的「天知、地知、你知、我知」

楊震赴任東萊太守時途經昌邑,被他推薦為昌邑縣令的王密夜晚拜見,想送他十斤黃金,楊震拒絕了。王密說:「暮夜無知。」楊震義正詞嚴「天知,神知,我知,你知,怎麼說沒有人知道呢!」王密羞愧而返。

3、元代許衡心中有「主」

元代三大理學家之一許衡,他「嘗暑中過河陽,道有梨,眾爭取啖之,衡獨危坐樹下自若。或問之,曰:『非其有而取之,不可也。人曰:『世亂,此無主。曰:『梨無主,吾心獨無主乎?』」仍堅決不吃無主之梨。他一生清廉自守,堪為楷模。

4、當代作家賈大山「晝之所為,夜必告小孫女」他曾在《燈窗筆記》一文中講到趙清獻的故事,並說:「我也想效法古人,晝有所為,夜有所告,以攝意心。告天?天無言。告地?地無語。告妻?夫妻相愛情深,難免護短。

躊躇間,看見小孫女,活潑可愛,一片天真,也懂事了,於是得一方便法門:晝之所為,夜必告小孫女,不敢告者則不為也。」連在小孫女面前不好啟齒的事情都不為,可見賈先生律己之嚴。他紮根一隅,默默奉獻,- -生勤勉,兩袖清風。他這一-生,留下的不僅僅有獨具氣韻的文學 作品,還有比任何文學作品都感人的精神品質。

5、趙抃是個虔誠的佛教徒,表裡如一,凡白天所為,必先於頭天晚上,整衣正冠,焚香告天,不敢告者則不為。什麼是不敢告天的行為呢?大至殺人越貨、貪贓枉法的惡行,小至瞞天過海、欺人騙世的醜行,均是不敢告天、不可告人的勾當。不敢告,便不敢做,所以不為,說明趙抃有敬畏之心,敬天道,畏人言,守底線,持操行。

『捌』 關於「自律、慎獨」的例子

所謂慎獨,就是在無人監督的情況下,仍能堅持自己的道德信念,自我監督,自我約束,自覺地遵紀守法,自覺地按照一定的規范、准則和要求去做。

我國自古以來就有重視「慎獨」的傳統,認為它是一種重要的道德品質,是個人修養的重要途徑和高尚的境界。

一般說來,在眾人的眼皮子底下,在組織和領導的監督之下,每個人都較能注意自己的言行,注意自己的工作態度。但在「無人監督之處」,卻容易放鬆自己的要求,甚至做一些為人所不齒的事。只「畏人知」,而不「畏己知」。

「慎獨」,是一個人道德修養的崇高境界,是我們執行規章制度、落實工作任務所必須遵循的道德要求。我們每一位組織成員都必須朝著這個方向努力。

那麼,我們怎樣才能用「慎獨自律」的方法來促進落實工作呢?

(1)慎獨自律的關鍵,是要有高度的自覺性

「慎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為在「無人之態」時,你做了好事,沒有人為你揚名;你做了壞事,也沒有人批評你。這就需要你有高度的自覺性,時刻不忘用黨紀國法、道德規范、規章制度來約束自己。真正做到表裡如一,人前人後一樣。

在清朝雍正年間,有位名叫葉存仁的官吏,先後在淮陽、浙江、安徽、河南等地做官。他當官三十多年,卻兩袖清風,從未收取過任何賄賂。

有一次,在他離任升遷時,僚屬們派船送行,但船隻卻遲遲不啟程。直到夜半時,才見一葉小舟劃來。

原來,僚屬們為他帶來了饋贈禮品。為避人耳目,特意在深夜送來。他們以為葉存仁平日不收禮品,是怕他人知道出麻煩,而夜深人靜之時,神不知鬼不覺,葉存仁一定會收下。

誰知,葉存仁見此情景,卻揮筆賦詩一首,將禮物退了回去。詩雲:「月白清風夜半時,扁舟相送故遲遲;感君相送還君贈,不畏人知畏己知。」

葉存仁為什麼能兩袖清風,就是他的嚴格「慎獨」,「不畏人知畏己知」。

(2)堅持慎獨自律,還要從「隱」處下功夫

大家一起工作時,如果你頭腦中萌發了某些不正確的念頭,一般來說比較容易在行動上進行自我剋制和約束,即使在行動上做出了某些錯事,也能很快被領導和群眾發現,及時給予批評、糾正和引導。所以,人們在有人監督的情況下,堅持道德原則,遵紀守法,相對來說比較容易。

但是,在沒有組織和他人監督,失去外力約束的情況下,組織成員要把任務落實好,工作做到位,就要實行嚴格的慎獨自律。在這種情況下,要時刻想到黨和人民的利益,時刻牢記制度、規則,時刻以高標准嚴格要求自己,堅持做到思想和表現一個樣,說的和做的一個樣,在人前和人後一個樣,有人監督時和無人監督時一個樣。產生了不正確念頭要堅決地克服掉,一旦發現錯誤就要立即加以改正。

『玖』 關於慎獨的事例

在高中的時候,這篇作文我得了滿分。是用的散文的形式,希望對你有幫助專。
文中用高山雪屬峰上的雪蓮作為慎獨的代表,與山下平原上享盡陽光雨露、被人們追捧的牡丹進行對比。雪蓮受盡冰雪嚴寒,但仍堅強不屈,不為牡丹優越的環境所動,因為她知道只有自己能聞到山頂那清新的空氣。牡丹雖養尊處優,但無風骨,在嚴寒到來之前就一命嗚呼。而這時,山頂上的那朵雪蓮卻燦爛綻放著!
慎獨,就是指在受到不良環境影響時,能清醒地保持自身追求的清白和理想等美好的東西。慎獨是一種難能可貴的高尚節操!~

熱點內容
古代勵志的名言 發布:2021-03-16 21:50:46 瀏覽:209
形容兒孫繞膝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9:35 瀏覽:878
席慕蓉賞析印記 發布:2021-03-16 21:48:26 瀏覽:311
權力很大含有手的成語 發布:2021-03-16 21:48:22 瀏覽:584
能聽的兒童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8:15 瀏覽:285
關於足球的詩歌詞句 發布:2021-03-16 21:47:40 瀏覽:870
拖拉機的古詩 發布:2021-03-16 21:42:53 瀏覽:571
亮甜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2:00 瀏覽:831
廣東話生日快樂祝福語 發布:2021-03-16 21:38:55 瀏覽:409
噓的短句 發布:2021-03-16 21:38:07 瀏覽: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