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故事大全 » 探險故事

探險故事

發布時間: 2020-12-18 16:24:30

❶ 探險小故事

孤島奇遇:
明朝時候,鄭和的船隊里有一名商人,名叫皇甫德,很會做生意。自從他跟著鄭和出海以來,從西洋販回珍寶在京城兜售,一連發了幾筆橫財。
皇甫德吃到了甜頭,便每次都要跟著大船隊出海。可是,後來有一回,皇甫德乘坐的一隻小船在海上滯留時遇到大風浪,被猛烈的台風打翻,他也掉進了海里。危急之時,他僥幸抓住了一塊船板,便在茫茫海上一直漂流著,最終連餓帶累竟昏了過去。當他醒過來的時候,已是幾天後的一個下午了。他發覺自己靜靜地躺在一個小島之上,和煦的微風吹過,溫暖的太陽映照著他的身子,他不知這是在哪裡,想爬起身來,又覺得渾身酸痛,體力不支,就這樣爬爬歇歇,沒走幾步遠,便又倒在了地上。恰在這時,天氣陰沉下來,一陣風過後又飄來了細雨。他四面環顧,發現不遠處有一個小洞,便鼓足勇氣,掙扎著向洞口爬去。
剛剛爬進洞口,黑暗中,忽然他發覺手邊毛茸茸的,定睛細看,發現竟是一隻大猿猴。皇甫德頓時驚恐萬狀,想要抽身逃跑,可又實在無力爬起,只好認命了。
這時候,猿猴也發現了他,猿猴對他並無惡意,相反還飛身回洞內拿了一些野果給他充飢,只是,此時皇甫德感到口渴得厲害,他用手比劃著向猿猴征詢水源在何處,猿猴會意,領著他走到洞內,果然有水從石頂上滲透下來,一滴一滴,皇甫德張開大口飲著……
吃飽喝足,皇甫德一下子覺得神清氣爽,不再睏乏,便跟著猿猴在洞里轉悠起來。
猿猴看來是寂寞已久,對皇甫德的到來十分高興。當夜幕垂下的時候,猿猴還將它自己平日睡覺的一處"床鋪"讓給皇甫德,而它自己卻守在"床鋪"邊,好似在為皇甫德守夜。白天,皇甫德在洞內靜坐,猿猴出去采野果、野菜,夜間他們同枕共眠。就這樣,日起日落,春來冬去,皇甫德與猿猴朝夕相處,共同生活了一年多的日子。
忽然有一天,天剛蒙蒙亮,猿猴猛烈地將皇甫德從睡夢中推醒,又使勁拽著皇甫德走出洞口向島邊望去,只見不遠處的海面上出現了一列船隊,皇甫德一看,簡直高興得要跳起來,他連忙高聲吼叫,希望船隊能向他靠過來。猿猴見此情形,也跟著叫起來,聲音聽起來煞是悲傷。可船隊好像仍然沒有發現他們。皇甫德急中生智,趕忙示意猿猴去洞內拿了些柴火,在島邊生起了一堆大火,這時候,船隊向他們這邊駛來。
皇甫德盼星星盼月亮,總算盼到了這一天,他激動萬分,而猿猴也似乎在為皇甫德高興,手舞足蹈,喜形於色。等到小船靠岸,皇甫德才發覺船上的一位商人正是他的老朋友。皇甫德頓時淚雨橫飛,將這一年的經歷原原本本地告訴了老友。老友聽了甚是驚奇,而且對猿猴也肅然起敬。皇甫德登上小船,准備啟航,老友望著猿猴,惻隱之心頓然而生,不由得揮起手,似在向猿猴告別。這時,皇甫德若有所思,高聲道:"不如把猿猴也帶上,到了京城,或許還會賣個好價錢哩"老友似乎沒有聽清,嚷道:"你說啥再講一遍。"皇甫德說道:"我說乾脆把猿猴帶回京城吧,這只猿猴很懂事,那些富人見了肯定會出大價錢買它的。"不等皇甫德說完,那老友已經挺過身來,飛起一腳將皇甫德踢進了海里,並且惡狠狠地罵道:"禽獸不如的東西"
皇甫德落水後,掙扎著喊了幾聲,便淹沒在了一片汪洋之中。
外國的我建議去看一下《湯姆索亞歷險記》和《哈克貝利.芬恩歷險記》
再給你個探險故事的鏈接http://www.xiaogushi.com/diy/tanxian/

❷ 中國的探險故事

彭加木羅布泊的三次探險:
第一次是1964年3月5日—3月30日, 彭加木和幾個科學工作者環羅布泊一周,採集了水樣和礦物標本,對當時流入羅布泊的三條河流(塔里木河、孔雀河、車爾臣河)河水的鉀含量做了初步的研究,認為羅布泊是塊寶地,可能有重水等資源。重水是製造核能源不可缺少的物質,六十年代我國需花大量外匯購買。他不顧身患癌症的身體,主動請櫻為國家找天然重水,但由於時間短促,一無所獲,但他的獻身精神卻感動了人民,人民將其選為全國人大代表。
第二次考察是1979年11月15日和12月20日,經國務院批准,中日兩國電視台組成《絲綢之路》攝制組,到羅布泊實地拍攝,聘請彭加木為顧問,先期到羅布泊進行了細致的科學考察,他說:「我彭加木具有從荒野中踏出一條路來的勇氣,我要為祖國和人民奪回對羅布泊的發言權」。此行取得了許多驕人的科研成果,為國家尋找到了許多稀有的寶藏。這次科學考察發掘填補了我國一些重大科研領域的空白,糾正了外國探險者的一些謬誤。科學考察結束後,又為中日兩國攝制組找到了從古墓地、興地山進入樓蘭的道路,還重走了從樓蘭環繞羅布泊到達若羌的絲綢之路中道。
第三次是1980年5月8日至6月17日, 他任中國羅布泊科學考察隊長,首次穿越了羅布泊湖盆全長450公里,因1972 年前是水鄉澤國,誰也無法穿越,在湖盆中採集了眾多的生物和土壤標本,採集眾多的礦物化石,收集了眾多的第一手科考資料,為我國綜合開發羅布泊做了前贍性的准備。
不幸這位偉大的科學家卻失蹤了,國家先後4次派出十幾架飛機、幾十輛汽車、幾千人拉網式的尋找,面對著黑風暴颳起的沙包、沙梁、沙山,卻沒有絲毫蛛絲馬跡,人們終於知道了,這位偉大的科學家化作了「羅布魂」。

徐霞客(1586—1641),名弘祖,字振之,號霞客,江蘇江陰人。明地理學家、旅行家和文學家。他經30年考察撰成的60萬字《徐霞客游記》,開辟了地理學上系統觀察自然、描述自然的新方向;既是系統考察祖國地貌地質的地理名著,又是描繪華廈風景資源的旅遊巨篇,還是文字優美的文學佳作,在國內外具有深遠的影響。近年,視徐霞客為游聖,步徐霞客足跡,游覽祖國大好河山已成為中國旅遊界的嶄新時尚。

受耕讀世家的文化熏陶,徐霞客,幼年好學,博覽群書,尤鍾情於地經圖志。少年即立下了「大丈夫當朝碧海而暮蒼梧」的旅行大志。徐霞客的旅遊生涯,大致可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為28歲以前的紀游准備階段。重點放在研讀祖國的地理文化遺產,並憑興趣游覽太湖、泰山等地,沒有留下游記。

第二階段為28歲(1613)至48歲(1633)的紀游前段,歷時20年,游覽了浙、閩、黃山和北方的嵩山、五台、華山、恆山諸名山。但游記僅寫了一卷,約佔全書的十分之一。

第三階段為51歲(1636)至54歲(1639)為紀游後段,歷時4年,游覽了浙江、江蘇、湖廣、雲貴等江南大山巨川,寫下了9卷游記。

徐霞客的足跡遍及今19個省、市、自治區。他不畏艱險,曾三次遇盜,數次絕糧,仍勇往直前,嚴謹地記下了觀察的結果。直至進入雲南麗江,因足疾無法行走時,仍堅持編寫《游記》和《山志》,基本完成了60萬字的《徐霞客游記》。55歲(1640)雲南地方官用車船送徐霞客回江陰。56歲(1641)正月病逝於家中。遺作經季會明等整理成書,廣泛流傳。

❸ 探險故事(短小的)

阿蒙森

挪威極地探險家,第一個到達南極的人。1872年7月日生於奧斯陸附近的博爾格。曾在挪威海軍服役。1901年到格陵蘭東北進行海洋學研究。1903~1906年乘單桅帆船第一次通過西北航道(從大西洋西北經北冰洋到太平洋),並發現北磁極。在獲悉R.E.彼利成功到達北極後,積極准備探測南極。1910年6月乘「前進」號(Fram)從挪威出發,1911年1月3日到南極大陸的鯨灣,1911年10月20日阿蒙森與4個同伴乘狗拉雪橇向南極進發,12月14日到達。阿蒙森在南極進行了觀測研究,於12月17日離開。1926年5月11日至13日,阿蒙森和美國探險家L.埃爾斯沃思、義大利航空工程師U.諾比萊從挪威乘飛艇到阿拉斯加,第一次飛越了北極上空。1928年6月18日,阿蒙森在一次前往北極的飛行中失事亡故。主要著作有《南極》(1912)、《我作為探險家的一生》(1927)等。

在人類的歷史長河中,有6位神奇的探險家,他們的探險行動,也許改變了整個世界!

在今天看來,這些小故事和那些可怕的經歷更像一部系列劇(其中的一些,確實被拍成了電影或電視):無論是在波濤洶涌的大海上,還是在乾旱炎熱的沙漠里,這6位無畏的探險家,勇敢地面對一切,最終發現了地球上那些原來沒有人知道的地方。

如果你認為他們沒什麼了不起——只不過是有人與獅子搏鬥,有人吞下老鼠……那麼,如果有膽量的話,你也去探險吧! ……

龐斯·德·利昂:發現「陽光國度」

探險成果:發現佛羅里達

時 間:1513年 ……

曾經有一個傳說,有一眼泉水叫做不老泉,第一個嘗到不老泉的人,將得到財富、名譽和再次年輕的機會。但問題是,沒有人知道這傳說中的泉水到底在哪裡。

西班牙探險家龐斯·德·利昂從南美洲啟航,一直走到土耳其島和聖·薩瓦多島,也沒有找到。雖然龐斯沒有找到不老泉,但是,作為第一個踏上這片土地、並將它命名為「Pascua Florida」(也就是我們今天所說的佛羅里達)的歐洲人,他的確獲得了財富和名譽。

馬克·波羅:走進中國

探險成果:最早考察中國的歐洲人之一
時 間:始於1271年

在中世紀,當其他小夥伴還沉迷於彈子游戲時,馬可·波羅的父親和叔叔問他:要不要同他們一起騎馬從義大利旅行到中國。現在,讓我們看看真正不可思議的事吧:這個熱愛冒險的17歲男孩,竟然毫不猶豫答應了!

馬可說,在旅行中,他在沙漠里彷彿聽到了死神的召喚。但是,當他到達龐大而輝煌的元大都(元朝首都)時,他覺得這一切都是值得的。因為一切都那麼神奇:可以買東西的紙(幣)、色彩艷麗的紋身,像神話中獨角獸一樣的犀牛…

馬可把這次旅行寫成了一本很受歡迎的書《馬可·波羅游記》。後來,就是這本書喚起了另一名義大利青年的冒險精神,他就是:克里斯多福·哥倫布。

佛迪南·麥哲倫:環球旅行

探險成果:進行了第一次環球航行

時 間:始於1519年

在佛迪南·麥哲倫的時代,人們相信地球是圓的,但是,卻沒有一個人通過環球旅行來證明這個事實。於是,證明地球形狀這件事,就成了麥哲倫義不容辭的責任。
可怕的暴風雨幾乎使他的船隊覆沒。由於食品短缺,他和他的隊員們不得不拿船上的老鼠充飢。3年過去了,只有5艘船勝利到達終點,就是這些船帶回了第一批環球航行的勇士們。

大衛·立文斯頓:「闖」入非洲

探險成果:第一次考察了中部非洲

時 間:1841年至1873年

對於蘇格蘭博士、傳教士大衛·立文斯頓來說,穿越非洲的沙漠、雨林和荒山,意味著實現了他自己的夢想。他曾與獅子搏鬥並差點失去一條手臂;他發現了世界上最大的瀑布之一,並以英國女王的名字將它命名為「維多利亞」。
他在尋找尼羅河源頭的路上失明了。5年後,新聞記者亨利·斯丹在一個小茅屋前找到了立文斯頓博士,並提出了著名的口號:「立文斯頓博士,我想我做!」這句口號,激勵了無數後來的探險家。

羅伯特·皮爾瑞:到達北極

探險成果:最早到達北極

時 間:1909年

羅伯特·皮爾瑞和他信賴的夥伴馬瑟·漢森(另一個天才探險家),以及其他4名隊員一起向北前進。前往北極的途中,他們鏟除了15米高的冰峰,忍受著極其寒冷的天氣,遭遇過漫無邊際的大霧——那大霧彷彿是整個北美大草原燃燒冒出的黑煙。
當他們最終到達北極時,衣衫破爛的皮爾瑞激動萬分,他揮舞著妻子親手縫制的美國國旗,真實地感覺到自己正站在世界的頂端。

羅德·阿蒙森:到達南極

探險成果:最早到達南極

時 間:1911年

在向北極航行的途中,羅德·阿蒙森突然決定前往南極。因為他認為,比起考察已經被開發的土地,成為首先到達南極的人更「酷」。「我將在那裡戰勝你!」阿蒙森把這個消息傳給了他的競爭者——正在前往南極途中的探險家羅伯特·斯科特。

在世界上最冷的地方,阿蒙森靠狗拖著雪橇在冰雪覆蓋的荒原上滑行。事實證明,這簡直是絕妙的主意。因為,斯科特選擇了小馬做交通工具,結果糟透了,馬蹄在雪地上不停地打滑。最後,阿蒙森比斯科特早四個星期到達南極。

❹ 探險故事

英國探險家斯科特和挪威探險家阿蒙森的故事
1910年斯科特率領的探險隊到達羅斯島,在埃文斯角登陸時,阿蒙森的小型南極探險隊也來到了羅斯冰障另一側的鯨灣。
阿蒙森探險隊只有5個人,駕著由52條愛斯基摩狗拉的4架雪橇。他們在鯨灣建了營地,每向南一個緯度(110公里)便設一個倉庫,存貯了大量的食品和燃料,為了防止迷失方向,他們每隔一段距離就在雪地上插一個標竿。
阿蒙森探險隊進入南極腹地之後,遇到了重重困難。有一次,一架雪橇掉進了一條冰縫,費了好大力氣才把它拖上來。在離南極點550公里的時候,出現了上坡路,暴風雪又不停,怎麼辦?阿蒙森決定,把活著的42條狗中的24條體弱的殺掉,由剩下的18條壯犬拖3架雪橇。只帶兩個月的口糧,向南極極點沖刺。「一定要趕到斯科特之前!」阿蒙森的隊員們互相勉勵著。1911年12月14日下午3點,阿蒙森探險隊到達了南緯90度,站到了南極極點上,5個人的5雙手共同抓住一根旗桿,把一面挪威國旗升到了極點上空。科學沒有國界,但是科學家有自己的祖國,他們唱起了國歌……。
當挪威探險隊員在極地慶勝利的時候,斯科特的隊伍還在暴風雪中挺進。斯科特是駕西伯利亞矮種馬拉雪橇的,這種馬適應不了南極的嚴寒,又都陷入雪中,一匹一匹地死去了,最後只好用人力拉雪橇。暴風雪、凍傷、體力下降,打擊一個接一個地向斯科特襲來。1月16日,已經勝利在望了,隊員卻發現了挪威的旗子,顯然,對手走到了他們的前邊.這是極為沉重的精神打擊,有的隊員精神幾乎要垮下來了。
「前進!」斯科特吼著。
1月18日,斯科特探險隊到達了南極極點,他們在挪威人的帳篷里看到了阿蒙森留下的信.他們把英國國旗插在帳篷旁邊,他們成了到達南極極點的亞軍。
第二天,精疲力盡的斯科特隊踏上歸途,他們按照科學探險的慣例,仍然沿途收集各類岩石標本,書寫探險日記。他們的口糧不足了,有的隊員手指甲凍掉了,狂風咆哮著,兩名隊員犧牲了。
3月29日,斯科特在日記中寫道:"我們將堅持到底.但我們的末日已經不遠了。這是很遺憾的,但恐怕我已經不能再記日記了"。
8個月後,搜索隊找到了他們的帳篷和遺體,人們在斯科特身邊發現了18公斤岩石和各種化石標本-他們在死亡將臨的時候仍然 沒有丟下科學,仍然為人類保留著科學財富!

傳奇的探險家

盧阿爾•阿蒙森,是一位偉大的極地探險家。他開辟了從大西洋經北美洲北部海域到太平洋的航道,是唯一沿北冰洋整個海岸線航行的環球航海家,也是到達南極極點的第一人,還是乘飛艇從歐洲斯匹次卑爾根群島起飛穿過北極極點到達北美洲阿拉斯加的首創者,他的一生充滿傳奇色彩。

阿蒙森於1872年出生在挪威,他在中學時代閱讀了很多航海探險的書籍,積累了比較豐富的有關海洋航行的感性知識。少年時期的阿蒙森就立下了向前輩學習、做個極地探險家的遠大志向。

1893年,阿蒙森為了獲得實際航海的經驗,他毅然從大學里跑了出來,到一艘捕海豹的船上去當水手。他以驚人的毅力,迅速地適應環境,掌握了水手的全部工作要領,不久又在另一艘獵船上當了大副,駕船技術提高很快。1896年秋,阿蒙森終於通過考試取得領航員的資格。並且當上了「比利基卡」號探險船的領航員。這艘船到南極洲去了兩年,由於遇到浮冰,考察任務無法完成,但卻使阿蒙森卓越的航海技能和指揮才能得到了很好地發揮,返航時他被任命為代 理船長和考察團團長。

從南極探險回來後,阿蒙森開始准備尋找北冰洋的西北航路,進行地磁考察的科學探險活動,並且專程到德國學習了半年有關地磁觀測和分析的方法,回國後借錢買了一艘不大的舊船,取名「約阿」號,找了6位志同道合的水手,於1903年6月16日開始了他在北冰洋尋找西北航道的探險。當年9月9日,約阿號行駛到威廉島東南一帶,這時北冰洋漫長而寒冷的極夜已經開始,阿蒙森找到一個平靜的海灣後拋錨過冬。

地處北極圈內的威廉島,從10月下旬起到來年2月下旬,冬夜長達100多天,在這里越冬困難是可想而知的,嚴寒和暗無天日,使意志薄弱者望而卻步。阿蒙森一行好不容易熬過漫長的冬天,只是老天爺不作美,第二年夏天氣溫偏低,海面冰塊沒有融化,考察船無法行動,只好在這里又過了一個冬天,直到1905年8月,大海才開封,白茫茫的冰海,漸漸露出藍色的容顏,「約阿」號繼續向西航行,把加拿大北部的北極群島拋到一邊。然而好景不長,隨著氣溫下降,海面的浮冰不斷增多,阿蒙森一行無可奈何地在加拿大西北海岸度過第三個冬天。當1906年的夏天到來時,他順利地穿過白令海峽,終於從北冰洋航行到了太平洋。開辟出一條從大西洋經北美洲北部沿海到太平洋的航道,這是無數探險家夢寐以求的事業,他們為之奮鬥了400多年,最後才由阿蒙森得以完成。

阿蒙森回到挪威後,開始籌備新的探險活動——向北極極點進軍,打算在1909年的秋季出發,就在這年4月6日,美國海軍上將羅伯特•皮爾里已經捷足先登,第一個到達北極。阿蒙森得到這個消息後,只好放棄了原來的計劃,決定向南極挺進。

1911年1月14日,阿蒙森乘坐「弗拉姆」號捕鯨船來到了南極鯨灣,在岸上建立了考察基地,他根據自己的經驗和過去探險家們收集的資料,仔細地研究了這一地區的情況,確定了進軍南極的路線,計算了全程的各段路程,並在南緯80°~85°的每一緯度上設立了一系列糧食站、燃料補給站和在雪原上很容易識別的路標。一切准備就緒後,阿蒙森選了4個同伴,乘坐42條愛斯基摩犬拉的雪撬,於1911年10月20日沿著西經162°經線開始向南極極點沖刺。到了11月1日,阿蒙森的競爭對手英國極地探險家斯科特也沿著另一條路線向極點推進,一場爭奪第一個到達南極極點的戰斗拉開了序幕。

阿蒙森行進到距離南極極點還有550千米的時候,決定只留下18隻狗,殺死其他的狗。用這些狗肉來喂其餘的狗,並將一部分肉食儲藏起來,輕裝前進。1911年12月14日。他們終於到達南極極點,並搭起帳蓬,豎起挪威國旗,探險隊員合影留念。逗留三天三夜後,便向北返回,1912年1月25日,安然無恙地返回捕鯨船停泊點。往返行程共計2800千米,整個探險活動均按阿蒙森事前安排的期限完成,100多天後,他們回到了歐洲。英國人斯科特到達南極的時間是1912年1月18日,比阿蒙森晚到一個多月。

阿蒙森從南極回來後,並沒有陶醉在摘取王冠上明珠的勝利中,他很早就提出利用空中交通工具對北極進行考察,並作了多次的嘗試。1926年5月,阿蒙森和美國人埃爾思沃思、義大利人諾彼勒,乘坐「挪威」號飛艇從斯匹次卑爾根群島起飛,經過北極極點到達美國的阿拉斯加,全程共4000千米,這是人類首次穿越北極的飛行,過去傳說在北極點與阿拉斯加之間,存在一塊廣闊的陸地,這次飛行證實上述傳說是錯誤的。

1928年5月23日,諾彼勒駕駛「義大利」號飛艇到北極點考察,返航時飛艇失事,有9人掉在冰上,6個人下落不明,阿蒙森得知這一消息後,於6月18日乘坐飛機前往救援,6月20日,人們收到這架飛機發出的最後一封電報,後來一直杳無音訊。阿蒙森這位偉大的探險家和5名機組人員永遠長眠在北冰洋寒冷的水晶宮里。

盧阿爾•阿蒙森的一生,充滿了傳奇色彩,他的著作《南極》、《極地飛行記》、《作為一個探險家的我的生平》也是留給人們一筆寶貴的精神財富。他那敢於向自然挑戰,不怕困難,百折不撓的精神,永遠激勵著後人去探索未知的世界。

(作者簡介:劉香潤,中師講師,畢業於湖北教育學院,現在湖北省監利師范學校任教。)。

❺ 關於探險的故事

1、阿蒙森的故事

阿蒙森在探險史上獲得了兩個「第一」:第一個航行於西北航道;第一個到達南極。

1903年6月,阿蒙森的探險隊開始遠航尋找西北航道。整隊人馬在深入北極圈的威廉王島上安營紮寨,度過了兩個冬季,並在馬更些島上又度過了一個冬季。他們於1906年9月完成了到達太平洋的航行。

1910年11月,阿蒙森乘坐另一位探險家弗里喬夫·南森的「弗拉姆號」船離開挪威,前往南極。1911年10月20 日,他趕在他的英國競爭對手斯科特海軍上校前,從羅斯冰架東端的基地出發,於1911年12月14日抵達南極。

2、哥倫布的故事

克里斯托弗·哥倫布於1451年出生在義大利的熱那亞港,14歲時就到海上生活。他通過對地圖和書本的學習和研究後確信,向西橫越大西洋航行能到達亞洲。

3、麥哲倫的故事

死亡剝奪了麥哲倫成為世界上第一位完成環球航行探險家的榮譽。1519年奉西班牙國王之命,率領探險隊尋找到通往東印度群島的香料群島這一西行路線,西行橫渡大西洋至巴西的一路上風平浪靜,但後來情形開始惡化。船隊中有一艘船遇風暴失事。接著幾名船長密謀反對他。

有一艘船調頭返航。麥哲倫將謀反者中的一名處死,將兩名棄留在荒涼的海灘上後,又揚帆啟航。當船隊抵達馬里亞納群島時,當地居民向他們發起了攻擊。在一次與菲律賓麥克坦島上部落的交戰中,麥哲倫陣亡。

4、花園牆外

萬聖節的晚上,因一系列的事件沃特與弟弟格萊格越過了墓地的圍牆,迷失在一片名為「迷林」的森林,在尋找回家的路上與弟弟展開了一場迷林的冒險。樵夫、藍色知更鳥比翠絲、神秘的女人阿黛萊,野獸。未知的黑夜,野獸的歌聲隨秋風穿梭在林間,半輪明月映著兩個歸家的身影。

5、苦兒流浪記

棄兒雷米是在鄉下的石屋裡被養大的。一天,養父從巴黎歸來後,把雷米賣給一個流浪藝人劇團。劇團一邊讓伊努和薩爾演出,一邊繼續在歐洲的城市和鄉村流浪。由於一件偶然的事情,師傅維達里被投入監獄。在此期間,完全成為藝人的雷米繼續獨自旅行。

有一天,他遇到一位有錢的夫人。這夫人帶著一個病孩子乘船旅行,她對雷米無比親切。實際上,這夫人正是雷米的親生母親,這病孩子正是雷米的親弟弟。但是,他們互不了解,仍然分手而去。師傅終於從牢里出來了,他帶著雷米掙扎到巴黎,但不幸又患了病,雷米又一次成了孤苦伶仃的一個人。

雷米同在巴黎認識的拉小提琴的少年瑪卡繼續旅行,再次回到養育自己的石屋。在這里,他聽說有一個人在找尋自己。為了尋親,雷米又到巴黎、倫敦旅行,直到這時,雷米才第一次明白,自己是被覬覦遺產的惡棍拐走而拋棄的,

那次在船上遇到的夫人是自己真正的母親。終於,雷米在瑞士的別墅里找到了親生母親,得到了幸福。

❻ 探險的故事

徐霞客(1586年-1641年)名宏祖,字振之,霞客是他的號。他出生在江蘇江陰一個有名的富庶之家。祖上都是讀書人,稱得上是書香門第。他的父親徐有勉一生不願為官,也不願同權勢交往,喜歡到處游覽欣賞山水景帝。徐霞客幼年受父親影響,喜愛讀歷史、地理和探險、游記之類的書籍。這些書籍使他從小就熱愛祖國的壯麗河山,立志要遍游名山大川。十五歲那年,他應過一回童子試,沒有考取。父親見兒子無意功名,也不再勉強,就鼓勵他博覽群書,做一個有學問的人。徐霞客的祖上修築了一座萬卷樓來藏書,這給徐霞客博覽群書創造了很好的條件。他讀書非常認真,凡是讀過的內容,別人問起,他都能記得。家裡的藏書還不能滿足他的需要,他還到處搜集沒有見到過的書籍。他只要看到好書,即使沒帶錢,也要脫掉身上的衣服去換書。十九歲那年,他的父親去世了。他很想外出去尋訪名山大川,但是按照封建社會的道德規范「父母在,不遠游」,徐霞客因有老母在堂,所以沒有準備馬上出遊。他的母親是個讀書識字、明白事理的女人,她鼓勵兒子說:

「身為男子漢大丈夫,應當志在四方。你出外游歷去吧!到天地間去舒展胸懷,廣增見識。怎麼能因為我在,就象籬笆里的小雞,套在車轅上的小馬,留在家園,無所作為呢?」徐霞客聽了這番話,非常激動,決心去遠游。臨行前,他頭戴母親為他做的遠游冠,肩挑簡單的行李,就離開了家鄉。這一年,他二十二歲。從此,直到五十六歲逝世,他絕大部分時間都是在旅行考察中度過的。

徐霞客在完全沒有政府資助的情況下,先後游歷了江蘇、安徽、浙江、山東、河北、河南、山西、陝西、福建、江西、湖北、湖南、廣東_廣西、貴州、雲南等十六個省。東到浙江的普陀山,西到雲南的騰沖,南到廣西南寧一帶,北至河北薊縣的盤山,足跡遍及大半個中國。更可貴的是,在三十多年的旅行考察中,他主要是靠徒步跋涉,連騎馬乘船都很少,還經常自己背著行李趕路。他尋訪的地方,多是荒涼的窮鄉僻壤,或是人跡罕見的邊疆地區。他不避風雨,不怕虎狼,與長風為伍,與雲霧為伴,以野果充飢,以清泉解渴。他幾次遇到生命危險,出生入死,嘗盡了旅途的艱辛。

徐霞客二十八歲那年,來到溫州攀登雁盪山。他想起古書上說的雁盪山頂有個大湖,就決定爬到山頂去看看。當他艱難地爬到山頂時,只見山脊筆直,簡直無處下腳,怎麼能有湖呢?可是,徐霞客仍不肯罷休,繼續前行到一個大懸崖,路沒有了。他仔細觀察懸崖,發現下面有個小小的平台,就用一條長長的布帶子系在懸崖頂上的一塊岩石上,然後抓住布帶子懸空而下,到了小平台上才發現下面斗深百丈,無法下去。他只好抓住布帶,腳蹬懸崖,吃力地往上爬,准備爬回崖頂。爬著爬著,帶子斷了,幸好他機敏地抓住了一塊突出的岩石,不然就會掉下深淵,粉身碎骨。徐霞客把斷了的帶子結起來,又費力地向上攀援,終於爬上了崖頂。還有一次,他去黃山考察,途中遇到大雪。當地人告訴他有些地方積雪有齊腰深,看不到登山的路,無法上去。徐霞客沒有被嚇住,他拄了一根鐵杖探路,上到半山腰,山勢越來越陡。山坡背陰的地方最難攀登,路上結成堅冰,又陡又滑,腳踩上去,就滑下來。徐霞客就用鐵杖在冰上鑿坑。腳踩著坑一步一步地緩慢攀登,終於爬了上去。山上的僧人看到他都十分驚奇,因為他們被大雪困在山上已經好幾個月了。他還走過福建武夷山的三條險徑:大王峰的百丈危梯,白雲岩的千仞絕壁和接筍峰的「雞胸」、「龍脊」。在他登上大王峰時,已是日頭將落,下山尋路不得,他就用手抓住攀懸的荊棘,「亂墜而下」。他在中嶽嵩山,從太室絕頂上也是順著山峽往下懸溜下來的。徐霞客驚人的游跡,的確可以說明他是一位千古奇人。

徐霞客在跋涉一天之後,無論多麼疲勞,無論在什麼地方住宿,他都堅持把自己考察的收獲記錄下來。他寫下的游記有二百四十多萬字,可惜大多失散了。留下來的經過後人整理成書,就是著名的《徐霞客游記》。這部書四十多萬字,是把科學和文學溶合在一起的一大「奇書」。

徐霞客的游歷,並不是單純為了尋奇訪勝,更重要的是為了探索大自然的奧秘,尋找大自然的規律。如他對福建建溪和寧洋溪水流的考察,就是一例。黎嶺和馬嶺分別為建溪和寧洋溪的發源地,兩座嶺的高度大致相等,可是兩條溪水入海的流程相差很大,建溪長,而寧洋溪短。徐霞客經過考察,找出寧洋溪的水流比建溪快的結論。「程愈迫則流愈急」,也就是說路程越短,水流越急。這個地理學上的著名結論,就是由徐霞客通過實地考察得出來的。他在山脈、水道、地質和地貌等方面的調查和研究都取得了超越前人的成就。

他對許多河流的水道源進行了探索,象廣西的左右江,湘江支流蕭、彬二水,雲南南北二盤江以及長江等等,其中以長江最為深入。浩盪的長江流經大半個中國,它的發源地在哪兒,很長時間都是個謎。戰國時期的一部地理書《禹貢》,書中有「岷江導江」的說法,後來的書都沿用這一說。徐霞客對此產生了懷疑。他帶著這個疑問「北歷三秦,南極五嶺,西出石門金沙」,查出金沙江發源於昆侖山南麓,比岷江長一千多里,於是斷定金沙江才是長江上源。由於當時條件的限制,徐霞客沒能找到長江的真正源頭。但他為尋找長江源頭,邁出了極為重要的一步。在他以後很長時間內也沒有人找到。直到1978年,國家派出考察隊才確認長江的正源是唐古拉山的主峰格拉丹冬的沱沱河。

徐霞客還是世界上對石灰岩地貌進行科學考察的先驅。我國西南地區石灰岩分布很廣泛。徐霞客在湖南、廣西、貴州和雲南作了詳細的考察,對各地不同的石灰岩地貌作了詳細的描述、記載和研究。他還考察了一百多個石灰岩洞。在湘南九嶷山,他聽說有個飛龍岩,就請當地的和尚明宗引導,帶著火炬去考察。飛龍岩是個巨大的洞穴,曲曲折折,洞里有洞,洞內又是坑又是水,很難行走。徐霞客全不顧及,一直深入進去,他的鞋跑掉了也不在乎。明宗幾次勸他回去,他都不聽。直到火炬快燒完了,他才戀戀不舍地往回走。他沒有任何儀器,全憑目測步量,但他的考察大都十分科學。如對桂林七星岩十五個洞口的記載,同今天我們的地理研究人員的實地勘測,結果大體相符。徐霞客去世後的一百多年,歐洲人才開始考察石灰岩地貌,徐霞客稱得上是世界最早的石灰岩地貌學者。

徐霞客在地理科學上的貢獻很多。除上述所說,他對火山、溫泉等地熱現象也都有考察研究,對氣候的變化,對植物因地勢高度不同而變化等自然現象,都作了認真的描述和考察。此外,他對農業、手工業、交通的狀況,對各地的名勝古跡演變和少數民族的風土人情,也都有生動的描述和記載。他的這部奇書,在文學上的價值也很高,篇篇都可以說是優美的散文。

徐霞客最後一次出遊是在1636年,那時他已五十一歲了。這次他主要游歷了我國的西南地區,一直到達中緬交界的騰越(今雲南騰沖),至1640年重新返回家鄉。他回鄉不久就病倒了。他在病中還翻看自己收集的岩石標本。臨死前,他手裡還緊緊的握著考察中帶回的兩塊石頭。

徐霞客熱愛祖國,熱愛科學,在科學事業上奮勇攀登的精神,是值得後人永遠學習的。

❼ 關於著名探險家的探險故事

1901年8月,斯科特率領一支探險隊遠征南極,他們沿著和當年羅斯相同的路線,駛過羅斯海,在羅斯冰障西側的羅斯島登陸,並且在那裡度過了南極漫長的冬夜,天氣轉暖以後,他們開始向南極大陸內地進軍。1902年,他們經過一翻苦鬥,來到了離南極點只有350公里的地方,勝利在望了,卻遇到了極為惡劣的天氣,食物和燃料也將耗盡,隊員病倒,只好敗退回來。
執著的追求使斯科特又做了8年的准備,1910年6月,他又率領一支65人的探險隊離開英國直向南極。誰知,這時挪威極地探險家 阿蒙森也奔向了南極,他們誰能首先到達南極點呢?一場歷史上著名的"探險競賽"就這樣開始了。
阿蒙森是挪威人,他小時候讀過一本書,《約翰·富蘭克林探險記》,這本書敘述了英國探險家約翰·富蘭克林乘船去北極探險的真實故事。小阿蒙森讀了這本書以後深受感動,立志征服北極,到達北極點,登上難達之極。
阿蒙森長大以後,3次率隊進入北極地區,還參加過南極探險。在漫長的北極探險生涯中,阿蒙森經常乘坐愛斯基摩狗拉的雪橇,並且學會了馴服這種狗的辦法。這種狗在-50℃的低溫中仍然活蹦亂跳。阿蒙森准備讓這種狗拉著雪橇到達北極點。
1909年夏末,阿蒙森正籌備向北極點進軍,猛然傳來了美國人皮爾里到達北極極點的消息。阿蒙森當機立斷,把予頭指向南極,參加了南極探險的行列。

1910年斯科特率領的探險隊到達羅斯島,在埃文斯角登陸時,阿蒙森的小型南極探險隊也來到了羅斯冰障另一側的鯨灣。
阿蒙森探險隊只有5個人,駕著由52條愛斯基摩狗拉的4架雪橇。他們在鯨灣建了營地,每向南一個緯度(110公里)便設一個倉庫,存貯了大量的食品和燃料,為了防止迷失方向,他們每隔一段距離就在雪地上插一個標竿。
阿蒙森探險隊進入南極腹地之後,遇到了重重困難。有一次,一架雪橇掉進了一條冰縫,費了好大力氣才把它拖上來。在離南極點550公里的時候,出現了上坡路,暴風雪又不停,怎麼辦?阿蒙森決定,把活著的42條狗中的24條體弱的殺掉,由剩下的18條壯犬拖3架雪橇。只帶兩個月的口糧,向南極極點沖刺。「一定要趕到斯科特之前!」阿蒙森的隊員們互相勉勵著。1911年12月14日下午3點,阿蒙森探險隊到達了南緯90度,站到了南極極點上,5個人的5雙手共同抓住一根旗桿,把一面挪威國旗升到了極點上空。科學沒有國界,但是科學家有自己的祖國,他們唱起了國歌……。
當挪威探險隊員在極地慶勝利的時候,斯科特的隊伍還在暴風雪中挺進。斯科特是駕西伯利亞矮種馬拉雪橇的,這種馬適應不了南極的嚴寒,又都陷入雪中,一匹一匹地死去了,最後只好用人力拉雪橇。暴風雪、凍傷、體力下降,打擊一個接一個地向斯科特襲來。1月16日,已經勝利在望了,隊員卻發現了挪威的旗子,顯然,對手走到了他們的前邊.這是極為沉重的精神打擊,有的隊員精神幾乎要垮下來了。
「前進!」斯科特吼著。
1月18日,斯科特探險隊到達了南極極點,他們在挪威人的帳篷里看到了阿蒙森留下的信.他們把英國國旗插在帳篷旁邊,他們成了到達南極極點的亞軍。
第二天,精疲力盡的斯科特隊踏上歸途,他們按照科學探險的慣例,仍然沿途收集各類岩石標本,書寫探險日記。他們的口糧不足了,有的隊員手指甲凍掉了,狂風咆哮著,兩名隊員犧牲了。
3月29日,斯科特在日記中寫道:"我們將堅持到底.但我們的末日已經不遠了。這是很遺憾的,但恐怕我已經不能再記日記了"。
8個月後,搜索隊找到了他們的帳篷和遺體,人們在斯科特身邊發現了18公斤岩石和各種化石標本-他們在死亡將臨的時候仍然 沒有丟下科學,仍然為人類保留著科學財富!

你還可以到下面去看一看,有好多的:

http://www.mbook.com.cn/display/onlineView.jsp?proctId=12010006&type=scroll

❽ 一個探險故事

1 探險故事
探險家的故事
羅阿爾德·阿蒙森是最早飛越北極的兩位探險家之一。1926年,他和義大利探險家烏姆伯托·諾畢爾乘飛艇繞行北極兩圈。在兩年後另一次北極上空的飛行中,諾畢爾的飛艇與另一飛行物相撞失事,阿蒙森則在尋找諾畢爾的過程中失蹤。
(六)張騫的故事
公元前139年,漢武帝派張騫前往大月氏國。他的使 命是幫助該地區人民起來抵抗侵略者。張騫被匈奴族捉去囚禁了11年,但他獲釋後再度前往中國以西的地方探險。他的旅行路線經過阿富汗。當時尚無人到過中國以西這么遠的地方。因此,張騫給皇帝帶回了中國第一次聽到的關於印度、中東以及歐洲諸國的消息。
張騫是第一位橫穿阿富汗旅行的中國人,後來是中國商人帶著絲綢和玉石,沿張騫所經過的路線,翻山越嶺來到中國西北並穿過了戈壁沙漠。這條路線後來被稱為「絲綢之路」。
(七)玄奘的故事
玄奘是一位前往佛教發源地印度取經的和尚。他從中國出發,旅途歷時16年,行程達6·4萬千米,途經阿富汗、克什米爾和印度北方等地。他的旅行是秘密進行的,因為當時的皇帝尚不允許中國人跨出國門到外界去旅行。
玄奘在旅途中多次遇險。危險來自惡劣的天氣和高山。玄奘有一次在喝泉水時,差點被箭射死。後來他又在印度北方塔克西拉王國被投入獄中。為了逃命,他幾乎凍死。
(八)古奇人--徐霞客
徐宏祖(1586-1641),字振之,號霞客,江蘇江陰人,是明代傑出的地理學家、旅行家。徐霞客一生鍾情於神州山水。在「學而優則仕」的舊封建時代,他克服難以想像的困難,從二十二歲開始,周遊全國.
(九)歷史選擇了我 我選擇了苦難――劉雨田
劉雨田,中國歷史上第一位職業探險家。1942年2月26日生於河南省長葛縣,原是新疆烏魯木齊鐵路局機關的一名幹部。
面對外國人的挑戰,1984年5月,他毅然舍棄一切,開始徒步萬里長城。經過一年多的艱苦跋涉完成壯舉,成為世界上第一位徒步萬里長城的人。之後,他又徒步絲綢之路、黃土高原、新疆羅布泊,攀登格拉丹冬和昆侖雪山,考察神農架野人、喜馬拉雅雪人、絨布冰川,沿喜馬拉雅和雅魯藏布江旅行,試登珠穆朗瑪,三次穿越死亡之海塔克拉瑪干、古爾班通古特等中國五大沙漠。
至今他已經完成四十三個考察旅行探險項目。足跡遍及祖國大陸的山山水水,港台及世界數百家報刊、雜志、電視台報道了他探險事跡,人稱他為「二十世紀世界罕見的旅行家、探險家」 。
風風雨雨!近十年來,他隻身闖大漠,走戈壁, 攀山,涉大河,用自己的血水、淚水和汗水為祖國填補了一個以一個的探險空白。
生生死死!他用自己的雙手拍攝了一萬多張黑 白彩色照片,寫下了二百多萬字的探險日記,內容涉及政治、歷史、地理、文學、哲學、藝 術、氣功和考古等各種領域,他的幾部作品已 陸續發表,曾多次獲得全國大獎,有的還作為 愛國教材選進初中課本,待出的書目是《長城漫記》《絲路紀行》《神秘的羅布泊》《穿越死亡之海》《世界第三極探險記》《探險生涯》等。

探險家的故事
哲倫(Magellan,Ferdinand),葡萄牙著名航海家和探險家,先後為葡萄牙(1505~1512)和西班牙(1519~1521)作航海探險。從西班牙出發,繞過南美洲,發現麥哲倫海峽,然後橫渡太平洋。雖在菲律賓被殺,他的船隻繼續西航回到西班牙,完成第一次環球航行。被認為是第個環球航行的人。
麥哲倫出身於貴族家庭,1505年參加葡萄牙海軍去印度作戰。雖然葡萄牙在非洲東海岸及印度西海岸作戰勝利,從而打破了印度洋上的穆斯林勢力,也從阿拉伯人手中奪取了海上貿易控制點,但沒能控制馬六甲,其成就還欠完美。為此,1511年參加攻佔馬六甲之役。東方的財富經過馬六甲流入西方世界的港埠,葡萄牙因控制了馬六甲海峽,掌握了通往馬來西亞海域與港口的鑰匙。但還需要向香料群島、產生財富的摩鹿加群島探險。因此於1511年12月作一次偵察航行,到達班達島後,帶了一批香料於1512年回里斯本,次年隨軍攻打摩洛哥要塞阿薩莫爾,因受傷成終身跛腳。1514年回國後兩次上奏國王要求晉級和增加年金,均被拒絕。
1517年麥哲倫偕同宇宙學者法菜羅去西班牙,放棄葡萄牙國籍,轉為西班牙國王查理一世服務。1518年出任遠征船隊隊長,前往為西班牙開辟新的通往摩鹿加的路線。麥哲倫自信能發現一條從大西洋通往南面的海的海峽。1519年9月20日船隊啟航,270名水手來自9個國家。9月26日到達特內里費島,10月3日繼續向巴西遠航;曾在幾內亞岸外停泊。11月29日航行到聖奧古斯丁角西南方27里格處(1里格約為5千米)。繞過卡布弗里烏之後,12月13日,船隊到達里約熱內盧灣。次年3月到達聖朱利安港。
在鎮壓了西班牙船長們發起的叛亂後,1520年8月24日離開聖利安港,船隊繼續南下,10月21日繞過維爾京角時,在南緯52度50分處進入他們要找的海峽(後以麥哲倫的名字命名)。到達淘峽西端,船隊只剩下3條船。10月28日進入「南面的海」。回海域風平浪靜,被稱為「太平洋」。船員們忍受著飢餓的折磨,藉助於秘魯洋流的推動,在麥哲倫無情的決定下,進行橫渡太平洋的偉大航行。
12月18日船隊從智利海岸向西北航行,1521年1月24日才看見陸地,可能是土阿莫圖群島的普卡普卡。2月13日在西經158度處穿過赤道,3月6日在馬里亞納群島中的關島首次登陸,獲得99天以來第一次弄到的新鮮食品。3月9日起航,向西南方向進發。後在今菲律賓群島的馬薩瓦登陸,為西班牙在太平洋找到第一個同盟者。在宿務島,使地方統治者及其官員們皈依天主教。不到兩個月之後,4月27日麥哲倫在麥克坦島上與當地人作戰時被殺。麥哲倫死後,只有兩條船到達摩鹿加,而只有「維多利亞」號於1522年9月由埃爾卡諾指揮回到西班牙。生還者還有另外17名歐洲人和4名印第安人。埃爾卡諾從太平洋繞好望角回到大西洋,證明地球是圓的。
麥哲倫的突出貢獻不在於環球航行本身,而在其大膽的信念和對這一事業的出色指揮。他是第一個從東向西跨太平洋航行的人。他以3個多月的航行,改變了當時流行的觀念:從新大陸乘船向西只消幾天便可到達東印度。麥哲倫船隊的環球航行,用實踐證明了地球是一個圓體,不管是從西往東,還是從東往西,毫無疑問,都可以環繞我們這個星球一周回到原地。這在人類歷史上,永遠是不可磨滅的偉大功勛.

http://tieba..com/f?kz=209073055

❾ 2個簡短的探險故事

探險家的故事
(一)魏格納的故事
魏格納於1880年11月l日出生在德國柏林,從小就喜歡幻想和冒回險答,童年時就喜愛讀探險家的故事,英國著名探險家約翰·富蘭克林成為他心目中崇拜的偶像。為了給將來探險做准備。他攻讀氣象學。1905年,25歲的魏格納獲得了氣象學博士學位。1906年,他終於實現了少年時代的遠大理想,加人了著名的丹麥探險隊,來到了格陵蘭島,從事氣象和冰川調查。為了找到更多的證據,1930年4月,魏格納率領一支探險隊,迎著北極的暴風雪,第4次登上格陵蘭島進行考察,在零下65℃的酷寒下,大多數人失去了勇氣,只有他和另外兩個追隨者繼續前進,終於勝利地到達了中部的愛斯密特基地。11月1 日,他在慶祝自己50歲的生日後冒險返回西海岸基地。在白茫茫的冰天雪地里,他失去了蹤跡。直至第二年4月才發現他的屍體。他凍得像石頭一樣與冰河渾然一體了。

❿ 探險故事,越多越好

最近有個加勒比海盜3和遠古入侵這個2探險的電影很好看
建議你看內看
下載地址為:容www.btchina.net

熱點內容
古代勵志的名言 發布:2021-03-16 21:50:46 瀏覽:209
形容兒孫繞膝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9:35 瀏覽:878
席慕蓉賞析印記 發布:2021-03-16 21:48:26 瀏覽:311
權力很大含有手的成語 發布:2021-03-16 21:48:22 瀏覽:584
能聽的兒童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8:15 瀏覽:285
關於足球的詩歌詞句 發布:2021-03-16 21:47:40 瀏覽:870
拖拉機的古詩 發布:2021-03-16 21:42:53 瀏覽:571
亮甜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2:00 瀏覽:831
廣東話生日快樂祝福語 發布:2021-03-16 21:38:55 瀏覽:409
噓的短句 發布:2021-03-16 21:38:07 瀏覽: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