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個人的故事
❶ 一個人的記憶兩個人的故事!
錯誤的抄時間,錯誤的時候,和錯誤的人
為什麼會這樣呢?
難道我真再次喜歡上這個人?
時間已經過去了,我一再告訴自己,他不是自己的!
屬於自己的那個他,早在8年前消失了,不會在回來了!
可是當他再次出現在我面前,我笑了
他依舊那樣
當我們敘舊時
我哭了
他已經忘記了,忘記了屬於我們兩的一切,也包括我!
我開始不知道怎麼辦,過去的忘不掉,現在的得不到,
我真的迷茫了
一直以為自己很灑脫
當年他消失了
我從那時把他一切美好放在心底
希望某天能和他一起回憶
但是當
這天來臨時,
我後悔了,
我知道了一直都是我一個人的回憶
我一個人傻傻的
站在原地
回憶著兩個人的故事
❷ 「高山流水遇知音」指的是哪兩個人的故事
是鍾子期和俞伯牙的故事,高山流水遇知音的故事出自《列子·湯問》。成語「高山流水」,比喻知己或知音,也比喻音樂優美。知音名字由高山流水曲得來,在故事裡解釋的是能懂琴音的人,在現實生活里,可以把知音解釋成知己,就是能懂自己的人。
傳說先秦的琴師伯牙一次在荒山野地彈琴,樵夫鍾子期竟能領會這是描繪「巍巍乎志在高山」和「洋洋乎志在流水」。伯牙驚曰:「善哉,子之心與吾同。」子期死後,伯牙痛失知音,摔琴斷弦,終身不操,故有高山流水之曲。
春秋時代,有個叫俞伯牙的人,精通音律,琴藝高超,是當時著名的琴師。俞伯牙年輕的時候聰穎好學,曾拜高人為師,琴技達到水平,但他總覺得自己還不能出神入化地表現對各種事物的感受。伯牙的老師知道他的想法後,就帶他乘船到東海的蓬萊島上,讓他欣賞大自然的景色,傾聽大海的波濤聲。伯牙舉目眺望,只見波浪洶涌,浪花激濺;海鳥翻飛,鳴聲入耳;山林樹木,鬱郁蔥蔥,如入仙境一般。一種奇妙的感覺油然而生,耳邊彷彿咯起了大自然那和諧動聽的音樂。他情不自禁地取琴彈奏,音隨意轉,把大自然的美妙融進了琴聲,伯牙體驗到一種前所未有的境界。老師告訴他:「你已經學會了。」
一夜伯牙乘船游覽。面對清風明月,他思緒萬千,於是又彈起琴來,琴聲悠揚,漸入佳境。忽聽岸上有人叫絕。伯牙聞聲走出船來,只見一個樵夫站在岸邊,他知道此人是知音當即請樵夫上船,興致勃勃地為他演奏。伯牙彈起贊美高山的曲調,樵夫說道:「真好!雄偉而莊重,好像高聳入雲的泰山一樣!」當他彈奏表現奔騰澎湃的波濤時,樵夫又說:「真好!寬廣浩盪,好像看見滾滾的流水,無邊的大海一般!」伯牙興奮極了,激動地說:「知音!你真是我的知音。」這個樵夫就是鍾子期。從此二人成了非常要好的朋友。
❸ 有一個成語,說的是兩個男人和女人的故事
金屋藏嬌成語,出自志怪小說《漢武故事》。成語講述漢武帝四歲時為膠東王,說如果能娶到表姐陳阿嬌做妻子,會造一個金屋子給她住。後指納妾。近義詞為金屋貯嬌。漢武帝劉徹在中國歷史上是赫赫有名;「嬌」就是指陳氏,漢武帝劉徹的第一任皇後,後因驕橫、無子與巫蠱被廢黜。陳氏的父親是堂邑侯陳午,母親是漢景帝劉啟唯一的同母姐姐館陶公主劉嫖,陳氏正史並未留名,《漢武故事》稱其小名為阿嬌,此名可能是化陳蟜(陳午和館陶公主的第二個兒子)之名而來,因「金屋藏嬌」的典故流傳太廣,後世習慣以「陳阿嬌」稱呼陳後。 「金屋藏嬌」典故正史無載,來源於志怪小說《漢武故事》,其核心人物有兩個:一個是幼年的膠東王劉彘(即漢武帝劉徹,漢武故事稱其幼名彘),另一個是館陶公主的女兒陳氏阿嬌。漢武帝劉徹在中國歷史上是赫赫有名;「嬌」就是指陳氏,漢武帝劉徹的第一任皇後,後因驕橫、無子與巫蠱被廢黜。 「金屋藏嬌」這個成語並沒有出現在漢至魏晉的典籍之中。在這段時間內「金屋藏嬌」還未結構為固定的成語。而南北朝至隋唐五代的文學作品中只見「金屋貯嬌」。值得注意的是,劉徹幼名彘的說法和陳皇後小名阿嬌的說法皆來自小說《漢武故事》,因為金屋藏嬌的故事流傳甚廣,所以被很多人當成真實的歷史。陳氏的父親是堂邑侯陳午,母親是漢景帝劉啟唯一的同母姐姐館陶公主劉嫖,陳氏正史並未留名,《漢武故事》稱其小名為阿嬌,此名可能是化陳蟜(陳午和館陶公主的第二個兒子)之名而來,因「金屋藏嬌」的典故流傳太廣,後世習慣以「陳阿嬌」稱呼陳後。相關詩詞《八音詩》【南朝】 陳沈炯金屋貯阿嬌,樓閣起迢迢。石頭足年少,大道跨河橋。絲桐無緩節,羅綺自飄飄。竹煙生薄晚,花色亂春朝。匏瓜詎無匹,神女嫁蘇韶。土地多妍冶,鄉里足塵囂。革年未相識,聲論動風飈。木桃堪底用,寄以答瓊瑤。《茂陵》【唐】李商隱漢家天馬出蒲梢,苜蓿榴花遍近郊。內苑只知含鳳觜,屬車無復插雞翹。玉桃偷得憐方朔, 金屋修成貯阿嬌。誰料蘇卿老歸國,茂陵松柏雨蕭蕭。《依風嬌近》【南宋】周密雲葉千重,麝塵輕染金縷。弄嬌風軟、霞綃舞。花國選傾城,暖玉倚銀屏,綽約娉婷,淺素宮黃爭嫵。生怕春知, 金屋藏嬌深處。蜂蝶尋芳無據。醉眼迷花映紅霧。修花譜。翠毫夜濕天香露。
❹ "兩個人的故事"英文什麼說
The
Story
of
the
Two
如果是做標題那麼除了冠詞和數詞外,其他單詞首字母都要大寫。
of
表示所屬「。。。的」
The
two特指「
這兩個人」(the+名詞或代詞
表示一類人)
❺ 圍城中兩個人的故事
先說說男性人物,第一個要提到的,並不是故事的主人公方鴻漸,而是同他從「同情兄」到莫逆之交的趙辛楣。
趙辛楣
記得有一次被問及,最欣賞什麼樣的男人,我一時難以概括,竟脫口而出:趙辛楣。後來想想,趙辛楣彷彿真是我心目中完美男人的典範。
這個人物在書中出現的篇幅並不是很多,在鴻漸留學回來初期和漫長的(其實不過三個月,但對於他來說,心理空間是漫長的)婚姻生活中,都沒有正面出現,但是作為故事中的「男二號」,趙辛楣無疑會給讀者留下深刻的印象,作者設計了這樣一個人物,彷彿就是為了反襯方鴻漸的。
首先,他富有。男人是千萬窮不得的(當然並不是必須有多少財富,而是他至少在心裡從未認為自己窮,就可以了),人窮志短,底氣如果不足的話,性情上總會有欠缺,隱藏得再深,也會有暴露的時刻。據說,三代才能培養出貴族,趙辛楣應該是一戶有文化的官宦大家的第三代(至少是第三代),所以,他的富沒有暴發戶的淺陋,也沒有商人的算計,他的富有在書中從未刻意交待過,但是讓人覺得出來,財富是他與生俱來且相生相伴的,應該說,趙辛楣有貴族的風范。
其次,趙辛楣有才,也有本領,在任何時候都是意氣風發,事業通達,即使在三閭大學敗走麥城,狼狽一時,也是很快就翻得身來,讓書中人物和讀者再也不會想起他當初鬧的笑話。他是個頭腦清醒、目光敏銳、意志堅定而且頗有行動力的人,高智商、高情商,任何時候都不會讓人輕視,也難以擊敗。
第三,趙辛楣為人豪爽豁達,幽默風趣,頗重朋友情誼,是個可交的朋友。
第四,趙辛楣還痴情。他不象方鴻漸那麼有「異性緣」,也不象方鴻漸那麼能「將就」(文中與方有關系的四個女性可是性格迥異),用孫柔嘉(聽鴻漸說趙辛楣新結婚後)的話來說:「辛楣看中的女人,汪太太、蘇小姐,我全瞻仰過了。想來也是那一派。」他喜歡的就是一個類型的女性,苦苦追求蘇文紈不成,能夠令他再次心動的女人,都是有些似蘇小姐的。
第五,趙辛楣的外形也不錯啊,書中是這么說他的:「這時候進來一個近三十歲,身材高大、神氣軒昂的人」、「他父親信算命相面,他十三四歲時帶他去見一個有名的女相士,那女相士贊他:火星方,土形厚,牛眼,獅鼻,棋子耳,四字口,正合《麻衣相法》所說南方貴宦之相,將來名位非凡,遠在老子之上」。雖然這「牛眼,獅鼻,棋子耳,四字口」組合起來不是很英俊,但是「身材高大、神氣軒昂」自是他給人的感官印象。
總之,趙辛楣是一個有智慧、有本領、有情義、有情趣的魅力十足的成熟男人。
圍城中人物評析之二方鴻漸
與趙的霸氣十足不同,方鴻漸是個讓人倍感親切的人,也是深得女性喜愛的人物。他很好相處,與他在
一起不會有壓迫感;他願意照顧別人的感受,關心體貼;他也是個「很會說話」的人,貧嘴滑舌地既能
逗人開心,又能化解矛盾。其實仔細想想,書中好似並未描述這位男主人公的長相,尚年輕的陳道明飾
演的方鴻漸深入人心,似乎大家也都認為書中的方鴻漸就是那麼一個頎長俊秀、溫文爾雅又時不時冒點
「壞水兒」的形象。從文中不難看出:對方鴻漸,鮑小姐的引誘、蘇文紈的追求、唐曉芙的垂青和孫柔
嘉的費盡心機,想來,他肯定是個年輕俊雅的男子。
可惜,我認為方鴻漸是一個悲劇性的人物,他沒有能力把握自己的人生,從一出場到全文結束,他都在
受別人和命運的擺布,幾乎沒有一件事順了自己的意願。其實書中有一句話,借了趙辛楣的口,已然給
他定論了――那是即將結束赴三閭大學的艱辛旅程,趙辛楣突發感慨:「象咱們這種旅行,最試驗得出
一個人的品性。旅行是最勞頓,最麻煩,叫人本相畢現的時候。經過長期苦旅而彼此不討厭的人,才可
以結交朋友……」
方:「我問你,你經過這次旅行,對我的感想怎麼樣?覺得我討厭不討厭?」
趙:「你不討厭,可是全無用處」。
「你不討厭,可是全無用處」――趙辛楣一句隨口的回答,竟然一語成箴,概括了方鴻漸悲劇的性格和
人生走勢。
方鴻漸的出場,就是在歸國的船上極易地被及時行樂的鮑小姐所引誘又拋棄,我曾經想作者為什麼設計
了這段小小的插曲,是為了引出方如何與蘇文紈相熟以至引起全篇故事?似乎同時也在方鴻漸一出場就
交待了他是個軟弱的、易受擺布的男人,易受誘惑,也不被意圖耍弄他的人所懼怕。試想一下,如果換
作趙辛楣,慢說不會上鮑小姐的當,鮑小姐恐怕也根本不敢抱著始亂終棄的目的去接近他。
我推測,方鴻漸與鮑小姐在船上的那一夜,其實很可能就是他的初夜。書中交待,到出國留學前,鴻漸
都沒有戀愛的經驗,而依他的家教和為人,在國外那段期間也不太可能涉足風月場所。也許書中開場便
給男主人公安排了這場艷遇,就擺明了這是給成年人看的一本書,也是對人物性格的一個立體詮釋。
書中我最喜歡看的就是方鴻漸與唐曉芙熱戀的那短短的日子,作為心疼他的朋友,我真是從心底里為他
感到幸福啊,這也是方鴻漸在全書中唯一過的一段舒心日子。
在唐小姐應允了方鴻漸共進晚餐的邀請後,「他那天晚上的睡眠,宛如粳米粉的線條,沒有粘性,拉不
長。他的快樂從睡夢里冒出來,使他醒了四五次,每醒來就象葡?降牧吃謐約貉矍埃??粼謐約憾??p>
里。他把今天和她的談話一字一句,一舉一動都將心熨帖著,迷迷糊糊地睡去,一會兒又驚醒,覺得這
快樂給睡埋沒了,忍住不睡,重新溫一遍白天的景象」;第一次收到唐小姐的信,他「臨睡時把信看一
遍,擱在枕邊,中夜一醒,就開電燈看信,看完關燈躺好,想想信中的話,忍不住又開燈再看一遍。」
這是何等的痴情和喜悅啊,讓我們回想起寤寐思服的初戀。
可惜,他好日子沒好過,又沒有禁受住蘇小姐的誘惑,讓蘇文紈堅信他已非她不娶,最後鬧得竹籃打水
一場空。一段純真美麗的戀情,只能成為他和唐小姐心中一生也撫不平的傷痛。
我們可以看到,從此以後,方鴻漸在一切的關系中都不順利:與掛名的岳丈岳母鬧翻;負氣遠走三閭大
學,領導不重視,同事瞧不起;中了孫柔嘉的道兒與她成婚,擺不平婚姻生活,最後黯然分手;新的職
業也是勉強維持生計,還很快失了業;甚至同自己原先的大家庭也再難和睦相處……
「這簡短的一怒把余勁都使盡了,軟弱得要傻哭個不歇。和衣倒在床上,覺得房屋旋轉,想不得了!萬
萬生不得病!明天要去找那位經理,說妥了再籌旅費,舊歷年可以在重慶過。心裡又生希望,象濕火柴
雖點不著火,而開始冒煙,似乎一切會有辦法。不知不覺中黑地昏天合攏、裹緊,象滅盡燈火的夜,他
睡著了。最初睡得脆薄,飢餓象鑷子要鑷破他的昏迷,他潛意識擋住它。漸漸這鑷子鬆了、鈍了,他的
睡也堅實得鑷不破了,沒有夢,沒有感覺,人生最原始的睡,同時也是死的樣本。」
這是書中對方鴻漸最後的描述,「沒有夢,沒有感覺,人生最原始的睡,同時也是死的樣本」,是不是
全文將盡,在作者心目中,方鴻漸這個人物也已然死去了呢。
但是,「心裡又生希望,象濕火柴雖點不著火,而開始冒煙,似乎一切會有辦法」,我寧願祝福他還有
希望,能去重慶成功地投奔老友趙辛楣吧。
其實,方鴻漸在同齡人當中,也應該算是個佼佼者了。他「家學淵源」,「家世頭銜都不錯」,而且留
過洋,人也生得一表人材,為人正直,談吐幽默,還頗討女人喜歡,為什麼人生的道路就這么不順利呢
?
我認為,是他的性格造成的。「環境決定性格,性格決定命運」,他與趙辛楣最不相同的地方,就是出
身。「父親是前清舉人,在本鄉江南一個小縣里做大紳士。他們那縣里人僑居在大都市的,干三種行業
的十居其九:打鐵,磨豆腐、抬轎子。土產中藝術品以泥娃娃為最出名;年輕人進大學,以學土木工程
為最多。鐵的硬、豆腐的淡而無味,轎子的容量狹小,還加上泥土氣,這算是他們的民風。」「一命、
二運、三風水」,方鴻漸的運氣好,但是他的命不好,他的出生就被打上了烙印,縱然日後出國留洋,
也難脫局限性,加上他自己又貪圖享受,不好學習,把個留學生做成「游學生」,買個假文憑,騙得了
家人,卻永遠騙不了自己和社會。
方鴻漸至多隻能算個文人――自古文人多磨難,百無一用是書生。他自視頗高,品位不凡,憤世嫉俗,
實際卻做不成什麼具體的工作,「心比天高,身為下賤」。其實,這正是許多小知識分子的共同的命運
,過去是,現在也一樣。
方鴻漸本是對愛情極為珍視的,他瞧不上庸俗的「你我她」小姐,不屑入綴手中「著實有錢」的買辦張
吉民家;拒絕了美貌富有、對他痴情一片的蘇小姐,一心要追尋真正的愛情,諷刺的是,最後他卻與再
平凡不過,且未曾令他動過心的孫柔嘉共同走進了圍城。
書中有一段方鴻漸的內心描寫:「等柔嘉睡熟了,他想現在想到重逢唐曉芙的可能性,木然無動於衷,
真見了面,准也如此。緣故是一年前愛她的自己早死了,愛她、怕蘇文紈、給鮑小姐誘惑這許多自己,
一個個全死了。有幾個死掉的自己埋葬在記憶里,立碑誌墓,偶一憑吊,象對唐曉芙的一番情感。有幾
個自己,彷彿是路斃的,不去收拾,讓它們爛掉化掉,給鳥獸吃掉――不過始終消滅不了,譬如向愛爾
蘭人買文憑的自己。」每每讀到這里時,我都想跳過去不看,但又因為文字太精準了,但又忍不住仔細
看過、感嘆過――不知有多少人在回憶往事時會有「這許多自己,一個個全死了」的感傷,這該是多麼
深切的憂傷啊,卻又已麻木,而絕望。
書中與男主人公有感情糾葛的女性有四位,依出場順序為鮑小姐、蘇文紈、唐曉芙和孫柔嘉,最後,最
平常遜色的孫柔嘉成了方夫人。除去鮑小姐不說――作者都沒有給她一個完整的名字,其他三位女性,
作者都為她們設計了一個出彩的情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