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故事大全 » 懇字的故事

懇字的故事

發布時間: 2021-01-06 05:23:40

1. 待人誠懇的小故事

孔子尊師

公元前521年春,孔子得知他的學生宮敬叔奉魯國國君之命,要前往周朝京都洛陽去朝拜天子,覺得這是個向周朝守藏史老子請教「禮制」學識的好機會,於是徵得魯昭公的同意後,與宮敬叔同行。到達京都的第二天,孔子便徒步前往守藏史府去拜望老子。正在書寫《道德經》的老子聽說譽滿天下的孔丘前來求教,趕忙放下手中刀筆,整頓衣冠出迎。孔子見大門里出來一位年逾古稀、精神矍鑠的老人,料想便是老子,急趨向前,恭恭敬敬地向老子行了弟子禮。進入大廳後,孔子再拜後才坐下來。老子問孔子為何事而來,孔子離座回答:「我學識淺薄,對古代的『禮制』一無所知,特地向老師請教。」老子見孔子這樣誠懇,便詳細地抒發了自己的見解。

回到魯國後,孔子的學生們請求他講解老子的學識。孔子說:「老子博古通今,通禮樂之源,明道德之歸,確實是我的好老師。」同時還打比方贊揚老子,他說:「鳥兒,我知道它能飛;魚兒,我知道它能游;野獸,我知道它能跑。善跑的野獸我可以結網來逮住它,會游的魚兒我可以用絲條縛在魚鉤來釣到它,高飛的鳥兒我可以用良箭把它射下來。至於龍,我卻不能夠知道它是如何乘風雲而上天的。老子,其猶龍邪!」
漢明帝敬師

漢明帝劉庄做太子時,博士桓榮是他的老師,後來他繼位作了皇帝「猶尊桓榮以師禮」。他曾親自到太常府去,讓桓榮坐東面,設置幾杖,像當年講學一樣,聆聽老師的指教。他還將朝中百官和桓榮教過的學生數百人召到太常府,向桓榮行弟子禮。桓榮生病,明帝就派人專程慰問,甚至親自登門看望,每次探望老師,明帝都是一進街口便下車步行前往,以表尊敬。進門後,往往拉著老師枯瘦的手,默默垂淚,良久乃去。當朝皇帝對桓榮如此,所以「諸候、將軍、大夫問疾者,不敢復乘車到門,皆拜床下」。桓榮去世時,明帝還換了衣服,親自臨喪送葬,並將其子女作了妥善安排。

2. 爺爺奶奶的軍墾故事

3月抄6日下午,新城街道八小區第一社區組織社區工作人員集體學習由師市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領導小組辦公室編印的《經典軍墾故事——「十個一」的故事》教材,傳承發揚兵團精神,踐行教育實踐活動。學習中,在場的工作人員個個都感動萬分。 學習「十個一」經典軍墾故事,「一群老兵的故事」、「一隻碗的故事」「一面旗的故事」…… 一個個鮮活的故事,讓人彷彿又回到了那激情的兵團生活中,感受著兵團歷史,提醒著我們以史為鑒,不忘自身使命,每個故事都深深觸動了在場每個人的思想和心靈。社區工作人員說:「我們應該珍惜眼前的幸福生活,結合我們的工作特點,把中央要求和兵團精神貫徹到我們日常的民族宗教工作中去,切切實實的為轄區內的居民辦好事,辦實事,迎得居民對我們黨的支持和擁護」。這十個故事個個感人至深、催人奮進,不僅是對兵團歷史的講解,更是對兵團精神的詮釋。作為軍墾後代,一定要把這種精神發揚光大,認真踐行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當好新時期的『軍墾戰士』。」 在「十個一」經典軍墾故事學習教育活動中,八(一)社區領導要求大家認真進行反思、深刻對照檢查,寫出個人心得體會。

3. 形容誠懇道歉的歷史故事,負荊請罪除外

林肯登門道歉
美國南北戰爭初期北軍的失敗,給林肯帶來極大的煩惱。一位養傷的團長版直接向總統權懇求准假,因為他的妻子遇難,生命垂危。林肯厲聲斥責他:「你不知道現在是什麼時期嗎?戰爭!苦難和死亡壓迫著我們,家庭的感情在和平的時候會使人快活,但現在它沒有任何餘地了!」團長失望地回旅館休息。翌日清晨,天還沒亮,忽然有人扣房門。團長開門一看,卻是總統本人。林肯握著團長的手說:「親愛的團長,我昨夜太粗魯了。對那些獻身國家,特別是有困難的人,不應該這么做。我一夜懊悔,不能入睡,現在請你原諒。」林肯替他向陸軍部請了假,並親自乘車送那位團長到碼頭。

4. 誠懇的小故事,30字左右

隨便寫個打碎花瓶的事就行了

5. 墾荒的小故事字數200字,

1、我的語文學習的故事

學習語文,是件美妙的事.它豐富多彩,讓我們增長見識,培養興趣,學會道理,在學習語文的點點滴滴中,滲入腦海,視為前進的動力.
學習語文,它伴我走過了五個春夏秋冬,在學習的過程中,它像一塊磁鐵般吸引了我,讓我從中學會了許多。
記得有一次,我在做練習冊的時候,遇到一道題,寫著要我查「翡」字的部首、除部首還剩多少畫、選項字義。我胡亂地猜想,「翡」字的部首是「非」還是「羽」呢?查字典?我從不帶字典。我可不想花費時間去借,思索了一會兒,會是「非」嗎?對!可能就是它。我武斷地在部首一欄填了「非」字,除部首還剩6畫。就這樣,我稀里糊塗地填完就交上了作業。第二天中午,語文老師找我,她問我,「翡」字的部首是「非」還是「羽」呢?我心裡立刻有一種波動,但是我依然鎮定地回答說:「是非字部。」老師二話不說,順手從寫字桌拿了一本新華字典給我。說:「我認為用「羽」字部,你快查查,到底是什麼部首。看看有沒有「非」字部的。」我數了數「翡」字8畫,怎麼沒有「非」這個字呢?看看「羽」字,6畫。啊!果然有「羽」字。接著,我很順利地查到了「翡」字。忽然間,我的臉像一隻熟透了的蘋果。老師問我:「你之前有查字典嗎?」我只好慚愧地回答:「沒有。」「那就是噢!幹事不要那麼快下決定。遇到不會的字要找工具書,多開動腦筋尋求答案,這才是學習的辦法。」從今以後,我要把老師的話記在心中,也要學會老師的方法,遇到問題找幫手。
這樣語文學習的故事還有很多。在學習語文時要經歷「四味以及學習語文中,要學會細心、耐力等。
在語文這科無邊的生涯中,故事是興趣的源泉,是伴你前進的動力。

2,語文書中的故事
在書本中有許許多多的故事,如詹天佑修築第一條中國主權的鐵路、忠於職守的船長、譚千秋為了救自己的學生而犧牲……其中讓我最喜歡的故事是《負荊請罪》,裡面的藺相如是一個顧全大局、一心為國的人,他為了趙國而不與羞辱他的廉頗計較。
因為藺相如在澠池會上里了功勞,而任命為上卿,位在廉頗之上,廉頗就很不高興,經常在別人的面前羞辱他,但藺相如聽到了不肯和他見面,不肯和廉頗爭位次的高下,每次出門,只要遠遠地看見廉頗,就轉車子避開他,他的門客見他怕廉頗,要離開他,藺相如堅絕反對他們離開,並說明了他避開廉頗是因為如果廉頗和藺相如現在兩虎相鬥,必然都不能活下來,那樣的話,秦國就會侵犯趙國,但秦國現在不侵犯是因為趙國文有藺相如,武有廉頗,門客聽了便留了下來了。廉頗聽到了這話,便裸著上身,背著荊條到藺相如那裡道罪,藺相如原諒了他,兩人成了生死之交,從那天起,他們一文一武為國效力,使秦國不敢再犯趙國。
從這個故事中,我體會到了寬容是人生一大美德,也體會到了錯誤並不可怕,可怕的是錯誤地面對錯誤。我們要勇敢地面對錯誤,並改掉錯誤才是最好的。

6. 作文塔里木老軍墾的故事

老軍墾
我的奶奶是1956年來支援邊疆建設的一名老軍墾戰士,奶奶今年71歲了,她退休前曾是石河子市八一棉紡織廠工會的副主席。
1956年5月,18歲的奶奶為了支援邊疆建設,從河南老家來到了新疆。 奶奶告訴我早在1950年2月,王震將軍率中國人民解放軍挺進石河子,拉動了「軍墾第一犁」,創建了比共和國僅小一歲的石河子新城。石河子有著獨特的文化。由轉業官兵、支邊青年等構成的60萬石河子各族人民,來自五湖四海,而支邊青年中人數較多的是河南支青。
奶奶說來疆之前也知道新疆荒涼,但沒有想到這里這么荒涼,荒涼得讓人感到恐怖。
奶奶來後被分配到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農八師24團8連,當時這里很荒涼,他們的任務是開荒挖渠搞農業生產,種棉花、包穀和小麥。奶奶說當年在地里幹活,彎著腰在水裡拔稻草,一干就是一個上午、一個下午,中間休息10分鍾,水裡沒法躺,就躺在堆放雜草的田壟上,腳放在水裡就能睡著,吃飯時大家背靠背,要不就可能吃著吃著栽倒;凌晨兩三點,還要去棉花地手撒治蚜蟲的六六粉,那時的辦法是用白紗布做成袋子,把六六粉裝進去舉著撒,臉上、鼻子里,到處都是六六粉;午夜,伸手不見五指,還在地里背包穀稈,腿腳常常被包穀稈刺得血肉模糊,腳後跟流膿水;為了不落後於山東支青,奶奶經常戴著帽子、穿著衣服睡覺,一聽見他們幹活就跟著也跑出去。奶奶說那時人很純潔,讓干就干,而且活幹得好,還不叫苦。在奶奶眼裡,當時的生活再簡單不過,吃飯,睡覺,幹活,人就像一架幹活的機器。
奶奶告訴我當年是如何開進北疆的茫茫戈壁上用雙手搭起四面透風的棚子、挖地窩子、如何開荒造田、修路栽樹,當年又是如何一天工作十幾個小時,並且毫無怨言。奶奶說遊憩廣場上的軍墾第一犁的雕塑就是反映當年墾荒情形。
奶奶告訴我石河子創造了「人進沙退」的世界奇跡;她是中國「屯墾戍邊」的成功典範;她以優美的環境、獨特的文化、璀璨的文明被世人譽為「戈壁明珠」。
兵團人太偉大了,沒有兵團人艱苦奮斗,就沒有今天美好的石河子,我要以兵團人為榜樣,發揚兵團精神,完成大學學業,將來報效祖國,做軍墾人後代,建設好我的家鄉。

7. 墾荒的小故事字數200字

學習語文,是件美妙的事.它豐富多彩,讓我們增長見識,培養興趣,學會道理,在學習語文的點點滴滴中,滲入腦海,視為前進的動力.
學習語文,它伴我走過了五個春夏秋冬,在學習的過程中,它像一塊磁鐵般吸引了我,讓我從中學會了許多。
記得有一次,我在做練習冊的時候,遇到一道題,寫著要我查「翡」字的部首、除部首還剩多少畫、選項字義。我胡亂地猜想,「翡」字的部首是「非」還是「羽」呢?查字典?我從不帶字典。我可不想花費時間去借,思索了一會兒,會是「非」嗎?對!可能就是它。我武斷地在部首一欄填了「非」字,除部首還剩6畫。就這樣,我稀里糊塗地填完就交上了作業。第二天中午,語文老師找我,她問我,「翡」字的部首是「非」還是「羽」呢?我心裡立刻有一種波動,但是我依然鎮定地回答說:「是非字部。」老師二話不說,順手從寫字桌拿了一本新華字典給我。說:「我認為用「羽」字部,你快查查,到底是什麼部首。看看有沒有「非」字部的。」我數了數「翡」字8畫,怎麼沒有「非」這個字呢?看看「羽」字,6畫。啊!果然有「羽」字。接著,我很順利地查到了「翡」字。忽然間,我的臉像一隻熟透了的蘋果。老師問我:「你之前有查字典嗎?」我只好慚愧地回答:「沒有。」「那就是噢!幹事不要那麼快下決定。遇到不會的字要找工具書,多開動腦筋尋求答案,這才是學習的辦法。」從今以後,我要把老師的話記在心中,也要學會老師的方法,遇到問題找幫手。
這樣語文學習的故事還有很多。在學習語文時要經歷「四味以及學習語文中,要學會細心、耐力等。
在語文這科無邊的生涯中,故事是興趣的源泉,是伴你前進的動力。

2,語文書中的故事
在書本中有許許多多的故事,如詹天佑修築第一條中國主權的鐵路、忠於職守的船長、譚千秋為了救自己的學生而犧牲……其中讓我最喜歡的故事是《負荊請罪》,裡面的藺相如是一個顧全大局、一心為國的人,他為了趙國而不與羞辱他的廉頗計較。

8. 在一個故事中懇是什麼意思

良葯苦口利於抄病,忠言逆耳利於襲行 意思是,好葯雖苦卻有利於治病,忠誠的話雖不順耳卻對端正行為有幫助。現在常用來說明應該正確對待別人的意見和批評。
良葯苦口利於病,忠言逆耳利於行」,這句話的意思是說好葯大多是苦的,但卻有利於治病;而教人從善的語言多數是不太動聽的,但有利於人們改正缺點。這句話旨在教育人們要勇於接受批評。
一個人有了過錯並不可怕,只要能夠及時改正就無大礙,可怕的是諱疾忌醫,不願意接受別人的批評意見,從而由小錯到大錯,由大錯到不可救葯。
出處 《孔子家語·六本》:「良葯苦於口而利於病,忠言逆於耳而利於行。」

9. 書法家的小故事

1、掣筆不脫

王獻之是王羲之最小的兒子,排行第七,上有六哥一姐。

東晉永和七年,王羲之四十九歲,出任右軍將軍、會稽內史,舉家離開京師建康(今江蘇南京),來到會稽山陰縣。這一年,王獻之七八歲,開始跟父親學習寫字。

一天,獻之正對著範本一筆一畫地習字,王羲之悄悄走到他身後,突然抓住筆管往上一抽,竟沒有抽掉獻之手中的毛筆。王羲之嘆道:「此兒的字,今後當有大名!」

後人解釋,獻之寫字用力,把筆牢,所以王羲之知獻之長大後書法必能名世。蘇東坡不同意這樣解釋,他認為書家握筆寫字並非用死力,而是自然書寫,不失法度,乃為得法。王羲之誇獎獻之,在於小兒寫字專心致志。不然的話,天下有力者豈非莫不能書!

熱點內容
古代勵志的名言 發布:2021-03-16 21:50:46 瀏覽:209
形容兒孫繞膝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9:35 瀏覽:878
席慕蓉賞析印記 發布:2021-03-16 21:48:26 瀏覽:311
權力很大含有手的成語 發布:2021-03-16 21:48:22 瀏覽:584
能聽的兒童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8:15 瀏覽:285
關於足球的詩歌詞句 發布:2021-03-16 21:47:40 瀏覽:870
拖拉機的古詩 發布:2021-03-16 21:42:53 瀏覽:571
亮甜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2:00 瀏覽:831
廣東話生日快樂祝福語 發布:2021-03-16 21:38:55 瀏覽:409
噓的短句 發布:2021-03-16 21:38:07 瀏覽: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