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故事大全 » 嚇到的成語

嚇到的成語

發布時間: 2021-01-05 20:16:11

① 表示受到驚嚇的成語

【變貌失色】:指因驚嚇而面色改變。

【大言相駭】:駭:驚嚇,震驚。說大話,嚇唬別人。

【擔驚忍怕】:擔心害怕。指常處在驚嚇、恐懼之中。

【擔驚受恐】:擔心害怕。指常處在驚嚇、恐懼之中。

【擔驚受怕】:擔心害怕。指常處在驚嚇、恐懼之中。

【耽驚受怕】:擔受驚嚇。

【躭驚受怕】:猶言擔受驚嚇。

【高世駭俗】:高世:超出世人;駭:驚嚇,震驚。具有令一般人吃驚的才能。比喻才智超群。

【狗吠之驚】:吠:狗叫;驚:驚嚇。比喻小的驚嚇。

【雞皮疙瘩】:受到驚嚇或寒冷在人的皮膚上出現的類似雞皮上的小疙瘩。

【面如死灰】:死灰:冷卻的灰燼。形容因心情沮喪或受驚嚇而臉色灰白。

【目瞠口哆】:哆:張口的樣子。瞪大眼睛,張開嘴巴。形容因驚嚇或害怕而發愣。

【傷弓之鳥】:被弓箭嚇怕了的鳥。比喻受過驚嚇,遇到一點動靜就怕的人。

【心膽皆碎】:嚇破了心和膽。形容受到極大的驚嚇。

【心膽俱裂】:俱:都。嚇破了心和膽。形容受到極大的驚嚇。

【心膽俱碎】:形容受到極大的驚嚇。同「心膽俱裂」。

【心驚膽怕】:內心驚嚇害怕。同「心驚膽懾」。

【心驚膽喪】:內心驚嚇害怕。同「心驚膽懾」。

【心驚膽懾】:內心驚嚇害怕。

【心碎膽裂】:嚇破了心和膽。形容受到極大的驚嚇。

② 形容「被嚇到」的成語有哪些

瞠目結舌【chēng mù jié shé】

啞口無言【yǎ kǒu wú yán】

手足發麻【shǒu zú fā má】

冷汗涔涔【lěng hàn cén cén】

大吃一驚【dà chī yī jīng】

③ 形容「受到驚嚇」的成語有哪些

1、驚慌失措

【拼音】:jīng huāng shī cuò

【釋義】:失措:失去常態。由於驚慌,一下子不知怎麼辦才好。

2、 驚魂不定

【拼音】:jīng hún bù dìng

【釋義】:指受驚後心情還沒有平靜下來。

④ 形容被嚇到的成語有哪些

形容被嚇到的成語:
1、大吃一驚
[解釋]形容非常吃驚。
[發音]dà chī yī jīng
[出處]明·馮夢龍《警世通言》第二十八卷:「不張萬事皆休;則一張那員外大吃一驚;回身便走;來到後邊;望後倒了。」
[例句]兒童團長王小剛發現鬼子偷偷摸進村來,大吃一驚,急忙跑到游擊隊去報信。
2、瞠目結舌
[解釋]瞠:瞪著眼睛,結舌:翹起舌頭落不下。瞪眼翹舌說不出話來,形容受窘或驚呆而一時無法對付的樣子。也作「結舌瞠目」。
[發音]chēng mù jié shé
[出處]清·霽園主人《夜譚隨錄·梨花》:「因耳語其故,公子大駭,入艙隱叩細君,細君結舌瞠目。」
[例句]王榮上課精力不集中,所以老師提問他時,他瞠目結舌,不知所問。
3、張口結舌
[解釋]結舌:舌頭像打了結,不能說話。張著嘴說不出話來。形容理屈詞窮或由於緊張害怕而說不出話來。
[發音]zhāng kǒu jié shé
[出處]曲波《林海雪原》二八:「兇手感到這聲音象是一個鐵棒擊打在他的頭上,他轉頭一看,大驚失措,張口結舌。」
[例句]一向聰明伶俐的歐陽飛,一時張口結舌,沒話可答了。
4、呆若木雞
[解釋]愣著不動,像只木頭雞。形容人痴或因驚恐而發愣的神態。
[發音]dāi ruò mù jī
[出處]《莊子·達生》:「幾矣。雞雖有鳴者,已無變矣,望之似木雞矣,其德全矣;異雞無敢應者,反走矣。」
[例句]他呆若木雞地站著,久久回不過神來。
5、魂不附體
[解釋]魂:靈魂,魂魄。迷信的人認為人魂魄一離體,就失去知覺,無法行動。形容受到極大的驚嚇,恐懼萬分。有時也形容受到極大的誘惑,不能自主。
[發音]hún bù fù tǐ
[出處]元·喬夢符《金錢記》第一折:「使小生魂不附體。」
[例句]①日本鬼子一聽到「李向陽"的名字,個個嚇得魂不附體。 ②這傢伙嚇得魂不附體,趕緊跑了。

⑤ 形容「被嚇到」的四字詞語有哪些

  1. 【變貌失色】:指因驚嚇而面色改變。

  2. 【乘虛可驚】:乘:趁著;驚:版驚嚇。權趁敵人空虛可以恫嚇他。

  3. 【大言相駭】:駭:驚嚇,震驚。說大話,嚇唬別人。

  4. 【擔驚忍怕】:擔心害怕。指常處在驚嚇、恐懼之中。

  5. 【擔驚受恐】:擔心害怕。指常處在驚嚇、恐懼之中。


⑥ 形容驚嚇的成語有哪些

擔驚忍怕 擔心害怕。指常處在驚嚇、恐懼之中。
出處:元·無名氏《盆兒鬼》第一折:「做買賣的擔驚忍怕,眼見得疏林老樹噪昏鴉。」
擔驚受恐 擔心害怕。指常處在驚嚇、恐懼之中。
出處:元·無名氏《梧桐葉》第四折:「為兵戈擔驚受恐。」
擔驚受怕 擔心害怕。指常處在驚嚇、恐懼之中。
出處:《水滸傳》第三五回:「你們若要做夫妻,每日同一處,不擔驚受怕,我卻有一條妙計,只是難教你。」元·無名氏《梧桐葉》第四折:「為兵戈擔驚受恐。」
耽驚受怕 擔受驚嚇。
出處:元·劉致《端正好·上高監司》:「受官差在旅途,耽驚受怕過朝暮,受了五十四站風波苦。」
躭驚受怕 猶言擔受驚嚇。
出處:元·劉致《端正好·上高監司》套曲:「受官差在旅途,躭驚受怕過朝暮,受了五十四站風波苦。」
高世駭俗 高世:超出世人;駭:驚嚇,震驚。具有令一般人吃驚的才能。比喻才智超群。
狗吠之驚 吠:狗叫;驚:驚嚇。比喻小的驚嚇。
出處:西漢·司馬遷《史記·平津侯主父列傳》:「今中國無狗吠之驚,而外累於遠方之備。」
驚弓之鳥 被弓箭嚇怕了的鳥不容易安定。比喻經過驚嚇的人碰到一點動靜就非常害怕。
出處:《戰國策·楚策四》;《晉書·王鑒傳》:「黷武之眾易動,驚弓之鳥難安。」
驚弦之鳥 比喻經過驚嚇的人碰到一點動靜就非常害怕。同「驚弓之鳥」。
面如死灰 死灰:冷卻的灰燼。形容因心情沮喪或受驚嚇而臉色灰白。
出處:《淮南子·修務訓》:「晝吟宵哭,面若死灰,顏色霉墨,涕液交集。」
傷弓之鳥 被弓箭嚇怕了的鳥。比喻受過驚嚇,遇到一點動靜就怕的人。
出處:《戰國策·楚策四》;《晉書·苻生載記》:「傷弓之鳥,落於虛發。」
心膽俱裂 俱:都。嚇破了心和膽。形容受到極大的驚嚇。
出處: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三十七回:「竊念備漢朝苗裔,濫叨名爵,伏睹朝廷陵替,綱紀崩摧,群雄亂國,惡黨欺君,備心膽俱裂。」
心膽俱碎 形容受到極大的驚嚇。同「心膽俱裂」。
蜂蠆作於懷袖 比喻出乎意外的驚嚇。
出處:《晉書·劉毅傳》:「蜂蠆作於懷袖,勇夫為之驚駭,出於意外故也。

⑦ 表示受到驚嚇,嚇得不輕的成語有那些

毛骨悚然、膽戰心驚、毛骨竦然、心驚肉跳、驚恐萬狀
一、毛骨悚然 [ máo gǔ sǒng rán ]
【解釋】:悚然:害怕的樣子。汗毛豎起,脊樑骨發冷。形容十分恐懼。
【出自】:明·馮夢龍《東周列國志》第九十七回:「秦王聞之,不覺毛骨悚然。」
【翻譯】:秦王聽到這件事,汗毛豎起,脊樑骨發冷,十分恐懼。
二、膽戰心驚 [ dǎn zhàn xīn jīng ]
【解釋】:戰:通「顫」,發抖。形容十分害怕。
【出自】:元·無名氏《碧桃花》第三折:「不由我不心驚膽戰,索陪著笑臉兒褪後趨前。」
【翻譯】:不得不讓我十分害怕,要陪著笑臉兒一邊後退一遍向前走。
三、毛骨竦然 [ máo gǔ sǒng rán ]
【解釋】:形容極度驚慌與恐懼。
【出自】:巴金《春》:淑英看得毛骨竦然,淑華看得怒氣沖天。
四、心驚肉跳 [ xīn jīng ròu tiào ]
【解釋】:形容擔心災禍臨頭,恐慌不安。
【出自】:馮德英《迎春花》第十五章:在那個悶熱的夜晚,發生了那種淑嫻現在想起還心驚肉跳的事情,使她的精神受到極大的創傷。
五、驚恐萬狀 [ jīng kǒng wàn zhuàng ]
【解釋】:驚恐:害怕;萬狀:各種樣子,表示程度極深。形容害怕到了極點。
【出自】:曲波《林海雪原》三十四:大家定睛看時,原來是一群野雉,象是大敵襲來,驚恐萬狀 地向南飛去。

⑧ 形容被嚇到的詞語

瞠目結舌 [chēng mù jié抄 shé]
生詞本
基本襲釋義 詳細釋義
瞠:瞪著眼;結舌:說不出話來。瞪著眼睛說不出話來。形容窘困或驚呆的樣子。
出 處
清·霽園主人《夜譚隨錄》:「因耳語其故;公子大駭;入艙隱叩細君;細君結舌瞠目。」
例 句
王榮上課精力不集中,所以老師提問他時,他~,不知所問。
近反義詞
近義詞
張口結舌 理屈詞窮 目瞪口呆 啞口無言 面面相覷
反義詞
應對如流

熱點內容
古代勵志的名言 發布:2021-03-16 21:50:46 瀏覽:209
形容兒孫繞膝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9:35 瀏覽:878
席慕蓉賞析印記 發布:2021-03-16 21:48:26 瀏覽:311
權力很大含有手的成語 發布:2021-03-16 21:48:22 瀏覽:584
能聽的兒童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8:15 瀏覽:285
關於足球的詩歌詞句 發布:2021-03-16 21:47:40 瀏覽:870
拖拉機的古詩 發布:2021-03-16 21:42:53 瀏覽:571
亮甜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2:00 瀏覽:831
廣東話生日快樂祝福語 發布:2021-03-16 21:38:55 瀏覽:409
噓的短句 發布:2021-03-16 21:38:07 瀏覽: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