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故事大全 » 文徵明故事

文徵明故事

發布時間: 2021-01-05 06:52:29

1. 關於甲骨文的起源,故事

夏文化無論從器物造型與質地上還是從其他的一些痕跡來看,都應當與商有更多聯系。但是夏文字與仰韶文化符號的接近卻也讓人十分疑惑,可以肯定地說他們幾乎採用過同一種文字元號。所以夏是仰韶文化與「三代文明」的一個明顯過度,夏的文字元號中已經出現了一些象形文字特點,而不僅僅是腓尼基字母。夏的兩者特色兼具似乎讓我們把它的起源放置在地中海東岸地區最為合適。用《向東》一書里的「夏甲」最方便解釋這個現象:就丈夫的男性家族方面他們確實與兩河流域有著更密切的關系,並且他們居住在地中海東岸地區,但是由於「夏甲」本人是埃及人這一特點,決定了夏甲所代表的這個文化兼有幾種文化的特色。但總的來看,夏更多傾向於「三代」的共同特點。
腓尼基文字按照正統的說法應該成熟於大約3800年前,所以夏晚期以及半坡晚期出現腓尼基字母是可以從邏輯上解釋得通的。一種文字的產生需要一個過程,很可能需要幾百年的長期孵化,並且不同地區的人們同時加入了這一孵化過程也並非不可能。起碼我們從半坡和夏以及腓尼基人同時出現了一種共同的符號就可以證明這一點。甚至我們今天也可以懷疑:所謂的腓尼基字母真的是腓尼基人發明創造的嗎?為什麼我們不可以猜想其實腓尼基字母是從中國半坡或者夏文化這里發展出來的呢?這要靠考古證據說話了,哪裡發現的最早哪裡就是真正的發源地。不過我認為腓尼基人最終將這種文字發展成熟肯定是毫無疑問的,我們可以疑問的僅只是這些字母到底起源於哪裡。
中國區域內至今沒有發現4000年前的成熟文字體系其實說明了另外一個問題:當時的中國區域內的生產力處於一個相對落後時期,中東數個地區產生文字其實都與他們的文明程度、生產力發展水平有很大的關系。希伯萊這個民族也發展出自己民族的語言就說明他們曾經有著很強大的政治勢力,並不是今天人們看到的這樣一個「小」民族。我認為中國漢字的起源的真正成型不應該超過商朝。當然勉強也可以說從半坡時期就開始了,那些陶器上的符號都可以稱作中國漢字的起源與雛形。但也不能超過5000千年,定在4000年左右是比較合理的。
中國境內真正強盛的「國家」是從山東大汶口發展起來的商朝,證據是他們發展出了完整的文字系統。文字的定型一般與生產力的發展程度密切相關,但是語言可以在任何條件下發展。山東大汶口發現的文字元號具有鮮明的象形文字特點,並且與古埃及的文化聯系最緊密。這一點似乎又減弱了他們來自美洲的可能。但是把山東作為一個古埃及到中國再到美洲的一個中轉站還是值得考慮的,這方面值得重新考慮的疑奠點很多 。大汶口的類埃及象形文字給我們提供了殷商晚期甲骨文起源的直接暗示。
實際上夏、商、周取代「堯舜文化」意味著金屬時代的到來,陶器時代被取代。生產工具的改變使整個中原地區治水的進程加快、力度增強,所以人們隨著新文明的到來,由可以避水的紅陶文化聚集的黃土高原漸進中國的東部平原地區,這由他們的海拔高度上可以看出來:黃土高原多在海拔1000米左右,而平原地區海拔多在海拔200米上下。東部大片的肥沃平原曾經是一塊燙手山芋,4000年前沒有人敢長期定居那裡;但是有了新型的治水工具,那裡馬上成為一塊人人垂涎的肥肉。
在甲骨文形成之前中國人由於在一個特定而相對封閉的區域內早已融合發展出了一種獨特的語言,大約在5000-3500年前人們面臨的問題只是尋找何種文字把他們的語言表達出來。他們是可以隨意選用一種文字元號來表達與之毫無聯系的語言的,也就是說盡管他們直接採用了埃及的象形文字這些人卻未必一定講埃及話。這方面的例子不勝枚舉,例如100多年前從中國陝西逃到中亞地區的東幹人,現在就使用著俄羅斯字母標注傳統的陝西方言——這種文字盡管東幹人使用無礙,但是無論陝西人還是俄羅斯人都不會懂。大約3500年前在經過搖擺之後生活在中國地區的商人最終選擇了古埃及的象形文字作為當時語言的表達符號,起碼在表面上看是如此。其中的別扭是可以想像的。所以中國的甲骨文或者象形文字除了商人使用外其他地區的人也不會懂,即便是從中東來個語言學家也一定會對中國的文字束手無策的。因為這根本不是他們的語言,這是一種融合了幾千年中國當地語言的一種特殊的新的組合,另外一些字母的發音也完全不同了。甲骨文沒有照搬古埃及的象形文字,也沒有照搬其他的中東文字。甲骨文應該說融合了至少三種以上的文字才最後達到一個初步的實用體系:兩河流域的文字(包括象形與楔型)、古埃及象形文字、腓尼基文字。要清晰地區分他們是個復雜的長期任務,我只能從文化角度簡要地說明此三者與甲骨文之間的聯系。實際上,我們可以說甲骨文本身就是對於仰韶文化與夏商周文化的融合結果。

2. 中國古代有哪些著名的神話故事

有:女媧造人、誇父逐日、嫦娥奔月、精衛填海、盤古開天、女媧補天等。

1、女媧造人

中國上古神話傳說之一,創世女神女媧化生萬物,每天至少能創造出七十樣東西,開世造物,因此被稱為大地之母。她是古老相傳的大母神。

相傳女媧以泥土仿照自己摶土造人,創造並構建人類社會;又替人類立下了婚姻制度,使青年兩性相互婚配,繁衍後代,因此也被傳為主職姻緣與情愛的皋禖古神。

女媧是中華民族的母親,華夏民族人文先始,福佑社稷之正神。她慈祥地創造了生命,又勇敢地照顧生靈免受天災,是被民間廣泛而又長久崇拜的創世神和始母神。

2、誇父逐日

傳說誇父是峨嵋山上一個誇父族的首領,他身材魁梧、力大無窮。為了弄清太陽在一年四季對農作物的影響,能夠讓人們合理利用陽光以及熟悉大自然的規律。

誇父拿一根桃木棍兒從東至西測量日影定四季,再從黃河和渭河的漲水痕跡上標出最高洪水的水位,這樣可以對農作物提供耕種參考。

至於為什麼拿桃木棍兒,那可能是古代人迷信,為了避邪。說起來,誇父應是中國農業科學家的鼻祖。他從東至西到達靈寶市西部,後來壽終於此。

3、嫦娥奔月

中國上古時代神話傳說故事,講述了嫦娥被逢蒙所逼,無奈之下,吃下了西王母賜給丈夫後羿的兩粒不死之葯後,飛到了月宮的事情。「嫦娥奔月」的神話源自古人對星辰的崇拜,據現存文字記載最早出現於戰國時期。

有關恆娥的神話傳說,見於商代至戰國時的典籍《歸藏》,其中對照卦象解釋可能為夫妻,東漢高誘註解《淮南子》明指出嫦娥是後羿之妻。後羿的妻子恆娥,因漢代人避當時皇帝劉恆的諱,之後名字改為嫦娥(一作常娥)。

4、精衛填海

精衛填海,是中國上古神話傳說之一。相傳精衛本是炎帝神農氏的小女兒,名喚女娃,一日女娃到東海遊玩,溺於水中。死後其不平的精靈化作花腦袋、白嘴殼、紅色爪子的一種神鳥,每天從山上銜來石頭和草木,投入東海,然後發出「精衛、精衛」的悲鳴,好像在呼喚著自己。

基於不同的研究視角,人們把「精衛填海」神話歸於不同的神話類型。顯然「精衛填海」神話屬於典型的變形神話,且屬於變形神話中的「死後托生」神話,即將靈魂託付給現實存在的一種物質。

不僅如此『精衛填海」還屬於復仇神話,女娃生前與大海無冤無仇,但是卻不慎溺水身亡,如此與大海結下仇恨,化身為鳥終身進行填海的復仇事業。

5、女媧補天

中國上古神話傳說之一,創世女神女媧是華夏民族人文先始,福佑社稷之正神。相傳女媧摶土造人,並化生萬物,使天地不再沉寂。女媧氏,開世造物,因此被稱為大地之母,她是一位美麗的女神,身材像蛇一樣苗條,以致有些神話學家堅稱她根本就是蛇身。

女媧補天的故事和女媧造人的故事一樣,都是中國人家喻戶曉的。女媧時代,隨著人類的繁衍增多,社會開始動盪了。後人將水神共工氏和火神祝融氏在不周山大戰,結果共工氏因為大敗而怒撞不周山為由,銜接女媧熔五彩石以補天等一系列轟轟烈烈的動人故事。

在中國民族所有的古代神話傳說人物中,有些都是有其原型人物的,都是遠古時期為人類做過特別重大貢獻的部落群體和首領。後人為了紀念她們的功績,而將其神話。

3. 文徵明習字的故事,給你什麼啟發

文徵明習字,出自《書林記事》,記敘了江南四大才子之一的文徵明勤學苦練、堅回持不懈、一絲不苟答練習書法的故事。
原文:
文徵明臨寫《千字文》,日以十本為率,書遂大進。平生於書未嘗苟且,或答人簡札,少不當意,必再三易之不厭,故愈老而愈益精妙。
譯文:
文徵明臨摹《千字文》,每天按照寫完十本作為標准來練習,書法於是大有進步。他平生對於寫字,從來沒有馬虎的時候,有時他回復別人的書信,稍微有一點不滿意,就一定三番五次修改它,不怕麻煩。因此,他越到老年,書法越發精緻巧妙。
啟發:
告訴人們堅持不懈、持之以恆的道理。
告訴人們成功都是要下功夫的。
我們在往常的學習和生活中也要學習這種刻苦、勤奮、認真、孜孜不倦的精神。無論做什麼事情既要堅持不懈,又不能馬馬虎虎;只有有了量的積累,才會有質的飛躍。如果做事一蹴而就,或者敷衍了事,就不可能會成功。

4. 西遊記的簡介

《西遊記》是中國古代第一部浪漫主義章回體長篇神魔小說。現存明刊百回本《西遊記》均無作者署名。清代學者吳玉搢等首先提出《西遊記》作者是明代吳承恩。

這部小說以「唐僧取經」這一歷史事件為藍本,通過作者的藝術加工,深刻地描繪了當時的社會現實。全書主要描寫了孫悟空出世及大鬧天宮後,遇見了唐僧、豬八戒和沙僧三人,西行取經,一路降妖伏魔,經歷了九九八十一難,終於到達西天見到如來佛祖,最終五聖成真的故事。

《西遊記》自問世以來在民間廣為流傳,各式各樣的版本層出不窮,明代刊本有六種,清代刊本、抄本也有七種,典籍所記已佚版本十三種。鴉片戰爭以後,大量中國古典文學作品被譯為西文。

《西遊記》漸漸傳入歐美,被譯為英、法、德、意、西、手語、世(世界語)、斯(斯瓦西里語)、俄、捷、羅、波、日、朝、越等文種。中外學者發表了不少研究論文和專著,對這部小說作出了極高的評價。

(4)文徵明故事擴展閱讀:

創作背景

唐太宗貞觀元年(627年),25歲的和尚玄奘天竺(印度)徒步游學。他從長安出發後,途經中亞、阿富汗、巴基斯坦,歷盡艱難險阻,最後到達了印度。在那裡學習了兩年多,並在一次大型佛教經學辯論會任主講,受到了贊譽。

貞觀十九年(645年)玄奘回到了長安,帶回佛經657部,轟動一時。後來玄奘口述西行見聞,由弟子辯機輯錄成《大唐西域記》十二卷。但這部書主要講述了路上所見各國的歷史、地理及交通,沒有什麼故事。

及到他的弟子慧立、彥琮撰寫的《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師傳》,則為玄奘的經歷增添了許多神話色彩,從此,唐僧取經的故事便開始在中國民間廣為流傳。

5. 水滸傳的主要人物性格特點

1、宋江:他謙虛謹慎,疏財仗義;他任人為才,具有高超的組織管理才能和軍事才能,創造了梁山泊轟轟烈烈的事業。但宋江的性格是矛盾的,忠義是他的本色,報君是他的信念,他把起義作為實現人生理想的政治手段,將招安視為義軍最完滿的歸宿,其思想直接關系著梁山的成敗。

2、吳用:沉著冷靜,足智多謀,滿腹經綸,通曉六韜三略,足智多謀,常以諸葛亮自比,道號"加亮先生",人稱"智多星"。

3、林沖:委曲求全,寡言少語。但是上了梁山後變得勇敢果敢,做事坦坦盪盪,又重義氣,而且智勇雙全,為梁山立下大功

4、武松:性格剛烈,膽大心細,重義氣。但少謀,被張都監陷害,差點沒命。

5、燕青:聰明伶俐,好行俠仗義,又比較有心計,而且吹拉彈唱樣樣精通,是梁山難得的才子。

6、魯智深:愛憎分明,見義勇為,扶危濟困,嫉惡如仇。而且粗中有細,大智若愚,眼光比誰都看的遠,他知道招安以後絕無好下場,最後在征方臘後坐化與杭州六和寺。

(5)文徵明故事擴展閱讀:

水滸傳主要人物軼事:

1、宋江義釋晁蓋

「生辰綱」事發後,何濤來鄆城縣找到了宋江,與宋江一起抓捕主犯晁蓋,宋江假意答應,卻偷偷私傳訊息,使晁蓋等人脫險。一天·,被宋江救濟過的閻婆來報答宋江,並在做媒的王婆攛掇下,把女兒閻婆惜嫁給了宋江作小妾。

但宋江並不鍾情於閻婆惜,因此閻婆惜與押司張文遠漸漸勾搭成奸。晁蓋上樑山後,為報宋江之恩,派劉唐攜禮物夜走鄆城縣答謝,宋江推辭不成,只好留下書信和一條黃金, 不料被閻婆惜發現,並以此要挾,宋江要信不回,無奈之下,怒殺閻婆惜。

2、吳用使時遷盜甲

呼延灼大軍攻打梁山,使梁山兵馬大敗。在無計可施的情況下,湯隆向宋江說到了金槍手徐寧,此人會使鉤鐮槍法,正好能破連環馬陣。徐寧有件祖傳寶貝雁翎甲,只要將它偷來,徐寧必會上山。於是吳用命時遷前去盜甲。最後偷到了雁翎甲,徐寧也被騙上了梁山。大破了連環馬陣。

3、林沖棒打洪教頭

林沖路過「小旋風」柴進府上,柴進見他是赫赫有名的八十萬禁軍教頭林沖,心中大喜,厚禮款待。洪教頭隨後前來,此人極度傲慢,對林沖步步緊逼,引發了柴進的不快,再加上柴進想看下兩人的本事,便安排了兩人的比武,還設了25兩銀子的彩頭。

林沖迫不得已和洪教頭比武。開始林沖讓著洪教頭,不用兵器和之爭斗,但是洪教頭不領情,結果林沖輕松擊敗了他。洪教頭羞愧地離開了。

4、武松血濺鴛鴦樓

在孟州,武松受到金眼彪施恩的照顧,為報恩,武松醉打蔣門神,幫助施恩奪回了「快活林」酒店。不過武松也因此遭到蔣門神勾結官府以及張團練的暗算,被迫大開殺戒,大鬧飛雲浦,血濺鴛鴦樓,並書「殺人者,打虎武松也」。

5、放冷箭燕青救主

盧俊義被張順擒拿,宋江帶頭領動著鼓樂迎接,要盧俊義上山坐第一把交椅,盧不肯。眾頭領輪留請客,盧俊義住了兩個多月。

李固與盧俊義娘子結婚,並到官司告發。盧俊義回城,被李固設伏綁送梁中書前。屈打成招,下入死牢。燕青討飯給主人吃。柴進和戴宗買通兩院節級蔡福,盧俊義被脊杖二十,刺配三千里外沙門島。

李固收買防送公人董超、薛霸,殺害盧俊義,盧俊義被燕青所救,要上樑山,中途被捉拿,燕青告知宋江;石秀奉宋江之命到北京打聽盧員外消息適逢斬首盧員外,石秀從酒樓上跳將下去,嚇跑蔡福、蔡慶,搶走盧俊義。

6、魯智深拳打鎮關西

魯智深一次在街上偶遇九紋龍史進和打虎將李忠,三人便相約到酒樓里喝酒談論武藝,並認識了被鎮關西強占的良家女子金翠蓮,魯智深聽後大怒,送給銀子給金翠蓮父女並將其送走後,魯智深來到鎮關西處借機與其動手,只三拳便打死了鎮關西。

6. 文言文故事三則

(一)文徵明習字《書林紀事》
【原文】文徵明臨寫《千字文》,日以十本為率,書遂大進。平生於書,未嘗苟且,或答人簡札,少不當意,必再三易之不厭,故愈老而愈益精妙。
【譯文】文徵明監貼寫《文字文》,每天以寫十本作為標准,書法就迅速進步起來。他平生對於寫字,從來也不馬虎草率。有時給人回信,稍微有一點不全意,一定三番五次改寫過它,不怕麻煩。因此他的書法越到老年,越發精緻美好。

(二)薛譚學謳
【原文】薛譚學謳於秦青,未窮青之技,自謂盡之,遂辭歸。秦青弗止,餞行於郊衢,撫節悲歌,聲振林木,響遏行雲。薛譚乃射求反,終身不敢言歸。
【譯文】薛譚向秦青學習唱歌,還沒有學完秦青的技藝,就以為學盡了,於是就告辭回家。秦青沒有勸阻他,在城外大道旁給他餞行,秦青打著拍節,高唱悲歌。歌聲振動了林木,那音響止住了行雲。薛譚於是向秦青道歉,要求回來繼續學習。從此以後,他一輩子也不敢再說要回家。

(三)范仲淹有志於天下
【原文】范仲淹二歲而孤,家貧無依。少有大志,每以天下為己任,發憤苦讀,或夜昏怠,輒以水沃面;食不給,啖粥而讀。‖既仕,每慷慨論天下事,奮不顧身。乃至被讒受貶,由參知政事謫守鄧州。‖仲淹刻苦自勵,食不重肉,妻子衣食僅自足而已。常自誦曰:「士當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也。」
【譯文】范仲淹兩歲的時候就失去父親,家中貧困無依。他年輕時就有遠大的志向,常常用冷水沖頭洗臉。經常連飯也吃不上,就吃粥堅持讀書。做官以後,常常談論天下大事,奮不顧身。以至於有人說壞話被貶官,由參知政事降職作鄧州太守。范仲淹刻苦磨煉自己,吃東西不多吃肉,妻子和孩子的衣食僅自保養罷了。他經常朗誦自己作品中的兩句話:「讀書人應當在天下人憂之前先憂,在天下人樂之後才樂。」

7. 唐太宗和魏徵的故事

貞觀十七年,侯君集謀反案後,唐太宗李世民懷疑魏徵就是侯君集私黨,一怒之下下旨推倒了魏徵的墓碑,此時魏徵剛剛去世一年。因為這件事,後人認為,其實李世民對魏徵的所謂喜愛,都是裝出來。

魏徵生前,被李世民誇得像朵花,死後讓他享盡了哀榮,這與推倒墓碑的做法反差太大。難道李世民真的不喜歡魏徵?

正是由於「道」的層面,讓魏徵與李世民之間的諫與被諫持續了一生,魏徵是「春蠶到死絲方盡」,李世民是「蠟炬成灰淚始干」。

錘煉:李世民與魏徵的人性碰撞

必須承認,上升到「道」的層面不容易,摩擦乃至激烈的碰撞不可避免,歷經風風雨雨的錘煉,才是道形成的必由之路。

葯的第一感官是苦,難以入口,是人就逃不脫對它這個感官的束縛。李世民也一樣,經常會因為受到魏徵的批評而怒火中燒,甚至出現過「早晚殺了這個鄉巴佬」的狠話。也有過一怒之下推倒魏徵墓碑的不理智行為。

但這些都不足以證明李世民心底,對魏徵的感情基礎,反而更加印證了君臣之間的感情,是實實在在歷經了風風雨雨才建立起來,更真實,不空殼化。

毫無疑問,這種真情的流露,才使得他們的關系更加緊密牢靠。打個最簡單的比喻,朋友關系的建立,肯定不是一兩句相互吹捧,一兩頓酒局就能建立的,真正的朋友,一定是歷經患難,在患難中相互碰撞,相互扶持才得以建立。

因而,李世民對魏徵的微詞,恰恰是他們建立牢固的君臣關系的粘合劑!是一次次的錘煉!

千古美談:不倒的豐碑

魏徵與李世民這對君臣,之所以能留下千古美談,既有魏徵對臣子大義的恪守,又有李世民的聖君之道的堅守,二者缺一不可。

魏徵對此有著深刻的認知,他曾說過,皇帝能不能接受臣下的諫言,其實關鍵不在於臣子,而是皇帝有沒有雅量聽取。

李世民對此也有自己的清醒認知,他曾經說過,照鏡子可以正衣冠,正品行必須以錚臣為鏡,魏徵就是他的一面銅鏡。

看看,從一開始,君臣二人都對自己的定位,有著非常清晰的認知,這才能能有後來的君臣千古佳話。

綜上所說,李世民與魏徵的關系不是空中樓閣,而是經歷了四個階段,一步一步加深的,正是這種牢固的關系,使得李世民對魏徵的喜歡,是發自內心的,不能以一件過激的行為而否定。李世民與魏徵的君臣關系,就是中國封建史上,最耀眼的一對,他們的事跡,將成為永遠不倒的豐碑。

8. 文徵明的軼事典故

文徵明出身於官宦世家,早期考取功名仕途不太順利。明清時代,凡經過各級考試版,取入府、州權、縣學的,通稱「生江南春圖員」,亦即所謂的「秀才」。文徵明在生員歲考時,一直考到嘉靖元年(公元1522年)五十三歲 ,一直未能考取,白了少年頭。五十四歲那年,受工部尚書李充嗣的推薦到了京城朝廷,經過吏部考核,被授職低俸微的翰林院待詔的職位。這時他的書畫已負盛名,求其書畫的很多,由此受到翰林院同僚的嫉妒和排擠,文徵明心中悒悒不樂,自到京第二年起上書請求辭職回家,三年中打了三次辭職報告才獲批准,五十七歲辭歸出京,放舟南下,回蘇州定居,自此致力於文書畫,不再求仕進,以戲墨弄翰自遣。晚年聲譽卓著,號稱「文筆遍天下」,購求他的書畫者踏破門坎,說他「海宇欽慕,縑素山積」。他年近九十歲時,還孜孜不倦,為人書墓誌銘,未待寫完,「便置筆端坐而逝」。

9. 貝多芬的生平事跡簡介

貝多芬生平事跡:

貝多芬全名叫做路德維希·凡·貝多芬,出生於德國波恩貝多芬在父親嚴厲苛刻的教育下度過了童年,造就了他倔強、敏感激動的性格。

22歲開始終生定居於維也納,創作於1803年至1804年間的《第三交響曲》標志著其創作進入成熟階段。

此後20餘年間,他數量眾多的音樂作品通過強烈的藝術感染力和宏偉氣魄,將古典主義音樂推向高峰,並預示了19世紀浪漫主義音樂的到來。1827年3月26日,貝多芬於維也納去世,享年57歲。

(9)文徵明故事擴展閱讀:

貝多芬從小就具有十分敏銳的樂感,他的父親發現這一點後,決心把他培養成另一個莫扎特式的音樂神童,好以此作為他的搖錢樹。

但貝多芬不具備莫扎特那樣的演奏天賦,他是在父親的棍棒下學會音樂的。當時年僅五歲的貝多芬經常被父親鎖在屋裡,從早到晚地彈奏鋼琴和拉小提琴。

小貝多芬經常強忍著痛苦和委屈在鋼琴上一遍遍地練習,如果不是貝多芬具有非凡的音樂天賦的話,他就可能就會永遠厭惡音樂了。


貝多芬的音樂成長道路異常艱苦,但他憑借自己的刻苦,取得了驚人的成就。他五歲開始學習鋼琴,八歲就公開舉行演奏會,十歲開始作曲。

他的第一位老師聶費對他的幫助極大,聶費拓展了貝多芬的藝術視野並教會了他許多音樂技能,這為他後來的創作打下了深厚基礎。

10. 包拯的故事

傳說中的包公簡直是個神,任何復雜的案件,經過他的審理,總能水落石出。任何狡猾的罪犯,在他的逼問下,總是原形畢露。他明察秋毫,摘奸發覆,洗冤雪枉,因而贏得「包青天」的稱號。一部洋洋灑灑、50餘萬言的《包公案》講述了包公許多精彩的斷獄故事。其實,這些斷案故事絕大多數都是後人虛構添加的。
確實見於歷史記載的、有關包拯的斷案只有一件,就是他在天長縣任知縣時遇到的一件事:有一個無賴,將一個農民告到縣衙,包拯對那農民說:「你回家把牛殺了,自己留一點吃,其餘拿到市場上去賣。」按當時宋朝的法律規定,民間私殺耕牛是要犯法的,但有縣老爺的許可,那位農民回到家中就真的把耕牛殺了。第二天,就有人向包拯控告那位殺牛的農民,反而將這告狀的人扣押起來,怒問道:「你為什麼把人家牛的舌頭割了?」那人被這突如其來的追問弄得驚慌失措,只得如實招供。這個無賴再也沒有想到,這是包拯使了個「引蛇出洞」之計。包拯在接到牛舌被割的報案後,馬上意識到這一定是有仇家有意陷害這個農民。

如果讓那個農民把牛殺了,就觸犯了法律,那仇家一定會進一步告發。所以包拯叫那農民回家把牛殺了,藉以引誘割牛舌者前來告狀。此計果然很靈。這件事反映了包拯的機智。

包拯在歷史上當然不至於只斷過這上個案件,可惜其他的案例在史書上沒有留下記載。包拯是人不是神,他不是時時事事都能做到「明察秋毫」的。他也不過失誤,有過被人愚弄的事情。歷史上倒記載了這么一件事:在他任開封府知府時,有個人犯了法,按法律規定,應當杖脊。於是犯人賄賂了包拯身邊的小吏。小吏深知包拯的性格,乃對那個罪犯說:「明天你見到包大人,他必定先交給我審問,你別的話不要說,只管喊冤自辯,我自有辦法。」第二天,罪犯來見包拯,包拯果然吩咐上小吏審問。罪犯按照小吏的提示,只是喊冤,自辨不已。這個小吏故意裝出盛氣凌人的樣子,大聲呵車斥道:「少廢話,給我老老實實地受杖!」包拯生平最恨以強凌弱,如今看到小吏這樣狐假虎威,不禁大怒,當場將小吏打了17杖,而對那罪犯卻從輕發落了。包拯這樣做,其目的是想壓一壓小吏的氣焰,殊不知卻中了小吏之計,為他所賣了。

傳說中的包拯家世清貧,命運偃蹇,生下來就是個「黑漆漆、亮油油」的小兒,被父母遺棄。幸蒙兄嫂憐愛,將其撫養成人,並聘請恩師,教悔他一舉成名。這也不符合實際。事實上,包拯的幼年、少年時代,深受父母恩愛和教養。包拯長大後也極為孝順父母,所以史書上說他「少有孝行,聞於鄉里。」正因為他孝順父母,故在他29歲中進士後,竟辭官歸里,頤養雙親,以終天年。直到先後給父母送終,並且守制滿期後,包拯才出去做官。先任天長縣知縣,後又任端州(今廣東肇慶)知州。端州出產一種名硯——端硯,作為向朝廷進貢的貢品。由於過粗官吏大量貪污,每年進貢端硯數不斷增加,人民不堪負擔。包拯上任後,下令只按規定數進貢,任何官員不得加碼、貪污,一掃往日貪風,從而減輕了人民的負擔。而包拯自己後來在離任時,連一方端硯也沒有帶走。

包拯的廉潔無私、受到人們的贊賞。慶歷三年(公元1043年),包拯被調往京城任監察御史,這雖沒有多大實權,但包拯能夠盡職盡責,對宋朝的內政外交提出許多批評和建議。三年後,包拯調任三司戶部判官,協助三司使掌管全國戶口和稅務。他曾先後擔任京東、陝西河北轉運使,負責一路(相當於後來的省)的財政、監察事務,工作幹得很出色,故兩年後又升為戶部副使。

皇祜二年(公元1050年),包拯升為天章閣待制、知諫院。天章閣是存放朝廷圖書文獻的地方,待制之銜,有名無權。包拯又稱包待制,就是由此而來。知諫院,即兼任諫官之職,這倒是很重要的職務,可以指出朝政的種種弊病。在此任上,他曾多次抨擊不法的權臣,而且對時政提出種種批評和建議。然而包拯在此任上並未乾多久。兩年後,包拯被改命為龍圖閣學士,龍圖閣是皇家「圖書檔案館」,這也是包龍圖這一稱號的由來。龍圖閣學士是個虛銜,包拯帶著這個虛銜又先後在河北、廬州、池州、江寧等地任地方官,十幾年後他才回到京城,任開封府尹。在開封府任上,他只幹了三年,就升為權三司使之職。第二年又升任三司使和樞密副使,相當於副宰相之職。傳說中說包拯是宰相,甚至是首相,人們呼之為「包相爺」,恐怕就是據此誇張而來,其實包拯從未任過宰相。

不過,此時包拯已是年過六旬的垂垂老翁了,兩年後,包拯就病死在開封。彌留之際,仁宗還親臨包拯府第看望。包拯死後,宋朝追認他為禮部尚書,謚號「孝肅」。所以人們也稱包公為「包孝肅」。

包拯無論在什麼任上,也確實能做到不畏權勢。他最受到百姓愛戴,還是在開封府任上。因為在此任上,他經常直接處理百姓中的事情。據歷史記載,他在任開封府知府期間,有兩件事比較突出:

一是簡化了民眾告狀的手續。當時盡管朝廷制定了一系列法律制度,但一個平民百姓要想告狀,還是難於上青天。不但手續繁多,機時且根本見不到長官的面,這就為那些奸吏豪強舞弊創造了條件。包拯到開封府上任後,作出新規定:大開官衙正門,凡是告狀之人,都可以進去直接見官,當面陳述案情,任何人不得刁難。這一改革,深受百姓歡迎。

二是疏通惠民河。開封城內有一條惠民河,河兩岸既有平民百姓的住宅,也有達官貴人的府第。一年天下大雨,河水泛濫,淹沒街道,使許多平民無家可歸。包拯經過調查,發現河水泛濫,在於河流淤塞不通。之所以如此,就是因為一些達官貴人在河上築堤修壩,將壩內之水據為己有,種花養魚,並和自己的住宅連成一片,建成水上花園。要疏通河流,必須拆毀堤壩,沖走水上花園。包拯不顧達官貴人們的反對,毅然下令將所有堤壩和花園拆毀。雖然後來權貴們告到仁宗那兒,由於包拯做得完全正確,仁宗也只得緘口不言。

正因為包拯敢於為民作主,不畏權貴,所以京城流傳一句民謠:「關節不到,有閻羅包老。」意思是說,盡管百姓打不通關節也不要緊,因為有包拯為我們做主。

但是,包拯畢竟權力有限,並非像傳說中的那樣法力無邊,憑著皇帝賜給的三口「鋼鍘」,可以「先斬後奏」。因為當時宋朝法律規定,該判流刑和死刑的罪犯,地方上是無權判決的,必須上報中央審批,經皇帝欽定後才能實行,任何人包括包拯在內都沒有「先斬後奏」的權力。包拯也從來沒有所謂權威無邊的三口「鋼鍘」。而且宋朝的死刑執行方式也只有斬、絞二種,盡管後來出現過「凌遲」(即千刀萬剮),但也是極個別的特例罷了。

歷史上的真包拯確實大公無私,做了官以後對家裡人的要求也很嚴。他曾寫過一則「家訓」,刻在家中壁上:「後世子孫仕官,有犯贓濫者,不得放歸本家;已歿之後,不得葬於大塋之中。不從吾志,非吾子孫。」誰要是做官犯了貪贓,死後不得葬進包家祖墳。所以包拯一直被人們視為心中的清官偶像也就不奇怪了。

有一個名字,在中國歷史上千古流芳。這就是清正廉潔、萬世景仰的包拯。在宋代,他因整頓吏治、懲治貪官、解除民困而被稱為「包青天」,後世則敬稱他為包公。包公出生於合肥,成名在端州(今肇慶),揚名於開封。然而如今關於包公的故事大都來自開封。有幾人知曉包公與廣東肇慶的歷史淵源——包公於公元1040年到端州任知州,即端州最高行政長官,當時他42歲,是第一次擔任州級長官。
包公主政端州3年,政聲斐然。他因地制宜,開創了珠江三角洲桑基魚塘式農業之雛形;他創建了端州第一個交通和郵政總站,創辦了端州第一所公立學校;他設立了一座龐大的儲糧備荒的谷倉——豐濟倉。這幾件大事,是包公為端州成為西江中下游政治、經濟、文化教育中心而作的籌劃與貢獻。包公主政端州期間,還促進了漢民族與少數民族的共同繁榮,加強了中央與地方的關系。
而在端州流傳最廣的一件事是包公「不持一硯歸」。當時端州出產的硯十分珍貴,被作為獻給皇帝的貢品,實行限額開采。過去端州的地方官都以「進貢」名義層層加碼掠奪百姓,而包公離開端州時,卻「不持一硯歸」,千百年來一直被傳為佳話,後來更衍變為一個美麗的傳說。
包公在端州不僅政績突出,還留下了一些不可多得的文化遺跡。其中,七星岩的題字是現在僅存的包拯手跡,彌足珍貴。
所有這一切形成了獨特的「包公文化」。「包公文化」不僅是宋代文化中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在宋史研究上很有價值,還在嶺南歷史發展中佔有重要地位,成為廣東豐厚的歷史文化遺產中的瑰寶。
雖坐擁燦爛豐富的歷史文化遺產,肇慶長期以來卻開發利用不夠。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省委書記張德江曾多次指出,包拯在開封府1年零3個月名揚天下,在肇慶為官3年而世人知之甚少。在建設文化大省的今天,肇慶市明確提出了以「包公文化」為切入點建設文化名市的戰略。肇慶正在抓緊開發與「包公文化」相關的硯洲島以及端硯文化,恢復包公府衙,出版《包公興端州》一書,創作拍攝電視連續劇《包公端州傳奇》,與開封、合肥聯合開發「包公文化」旅遊線路,等等。可以相信,擦亮「包公文化」品牌,將為廣東文化大省建設寫下光輝的一頁。

記者目擊

硯渚清風今猶在 包公勝跡處處尋
在迷茫的煙雨中,沿途的木棉花開始零落,記者一行來到肇慶,我們的腳正踩在近千年前包公執政的地方,我們尋訪了包公祠、包公井、包公樓、包公府衙、硯洲島等,尋找包公在端州執政時期的遺跡。「清心為治本,直道是身謀。」當年包拯心中奔涌的詩思,在今天同樣很有意義。

包公祠
清忠福績著端州 正直遺型傳稗史
巍峨挺立的包公祠在周圍村莊的反襯下格外醒目。高聳的牌坊、別致的山門、雄偉的大殿及配殿,亭、台、樓、閣、廊、井渾然一體,透露出古樸大方、庄嚴肅穆,還夾雜了些許嶺南古建築的風韻。
步入主殿,但見正中是金色的包公坐像,一派偉岸威嚴,旁繞四虎將立像,備顯英姿。兩旁的配殿,陳列著有關包公在端州「丹心明志、挖井除疾、築堤修路、興教辦學、為民伸冤」等幾幅壁畫,記載了包公在肇慶的政績。
據肇慶市文化局有關負責人介紹,眼前這座包公祠重建於新千年之際,成為懷「青天」,寄囑托,訴心跡,祈平安的去處。
包公祠陳列著後人贊頌之詩詞、楹聯,這里還不斷舉辦有關包公的文化藝術活動。

硯洲島
賢明正直萬民景仰頌青天 維德清廉一硯不持留聖跡
硯洲島位於肇慶市之東,羚羊峽出西江下游之江心,面積達6平方公里。近年這里開始發展旅遊業,開發「硯洲沙灘度假村」。度假村有河灘近2平方公里,風景如畫。灘上金沙閃爍,綠樹婆娑。西望羚羊峽,碧波千里,端水悠悠,讓人不禁聯想起硯洲富有神話色彩的故事。
據傳,包公離任時,端州男女老幼都來碼頭送行。一些名流、士紳攜物相贈,都被包公一一謝絕。官船在一片贊揚聲中解纜沿西江而下,不久就到了羚羊峽。本來風和日麗,天色晴朗,但這時風雲突變,烏雲翻滾,濁浪排空。包公感到事有蹊蹺,便命家人包興把隨行人員叫來查問。隨從書僮忽然跪下:「大人,有一事我忘了稟告,離開端州之前,紳士徐樂天特地送給大人端硯一件,因小的認為是小事,沒有啟稟,私下替大人收了,現放在船上。」包公一聽,當即命令書僮從速將硯取出,果然是方好硯,外包黃布袱,硯身雕龍刻鳳。包公一拿端硯到手,旋即拋到了江里。說也奇怪,硯一落江,頓時風平浪靜,雲開日出。隨後,就在端硯下沉的地方隆起了一片沙洲。包裹端硯的黃布,掉進水裡,順流而下,一片黃光,後來成為沙灘。這便是傳說中的「硯洲」和「黃布沙」。
包公「不持一硯歸」之說,在《宋史•包拯傳》中確有記載。

包公樓
空中氣象清新樓有三層高百尺 世上風波如此囊無一硯竟千秋
包公樓坐落於硯洲島東部,在茫茫的田野中,樓宇巍峨,蔚為壯觀。包公樓始建於清朝道光十四年,是洲人合力募捐所築,原稱「包公祠」,樓層3疊,四合院式建築,四周環以牆,後植以木。到了清同治七年,年久失修,將原樓3疊改為兩層,後來終因風霜侵蝕、於1984年被台風摧毀。
新建的包公樓於1990年告竣,1995年硯洲管理區投入300多萬元進行了擴建。步入包公樓,第一進為微孝肅牌坊,前面為放生池。第二進為大門口,橫額有「包公樓」3個蒼勁有力的大字。穿過牌坊,內有包公樓主樓建築及浩然亭、南北廂廊、天井、聚寶塔、五義橋等,楹聯、匾額、鍾鼓、神台、香案、宮燈等陳設俱全。在首層殿堂正中,端坐包公聖像,鐵麵包公威嚴表情讓人肅然起敬。

包公井
江水何如井水清 一挖甘洌福斯民
在肇慶市區一處尚未落成的宿舍建築工地的角落,我們找到了被石灰牆圍攏的一口包公井。路過此地的一位老者告訴我們,由於擔心建築工地落下雜物污染井水,市裡派人搭了這間小小的石灰房。井口被井繩多年來勒下的痕跡,依稀透出歷史的氣息。
當年包拯蒞臨端州時,洪水肆虐,瘴癘橫行,居民因飲用西江水和瀝湖水常導致瘟疫流行。對此,包公牽掛於懷,直到游覽惠能井時受到啟示,後來就按照北斗七星的形狀排列開鑿了7口井。而我們見到的這口井是7口包公井中僅存的兩口之一。雖然年代久遠,但是井水仍然清澈甘甜。
據清代張渠《粵東聞見錄》卷「井水」條雲:「肇慶昔有7井,包公守郡時鑿。內五外二,以象七星。」但如今,7口「包公井」只剩下龍頂崗井和今米倉巷高要市委宿舍大院內的一口井。而據張渠記載:「各署日需嶺峽泉,雇夫舟運,窮日之力而往返。論者謂幽溪邃澗之水,飲之消人肌體,不如浚治龍岡舊井,多益而省費。」可見歷史上包公井對於民生的重要性。在不少史籍中對於包公井水的「泉清滑甘」、「食無患害」、「端州之人咸受其福」都有記載。

包公府衙
星岩朗曜光山海 硯渚清風播古今
肇慶的宋城牆經歷千年風霜仍然屹立不倒,在全國來講,除了江西贛州的宋城牆,別無他處。在古城中心,我們看到了供奉宋徽宗御書的麗譙樓,御書「肇慶府」3個瘦金體大字筆力遒勁。環顧四周,密密麻麻的居民建築已經將古宋城的痕跡掩埋,而我們身後的肇慶市第一人民醫院,正是當年包公辦公的地方——包公府衙。
據史料記載,包公府衙始建於康定元年(公元1040年),內有10多座建築物,形成獨具嶺南特色的園林建築群;中央為大廳,西有枕書堂,東有清心堂,周邊有相魁堂、節堂、敬簡堂、雙瑞堂、秋霜堂、宅生堂;大廳西側建有菊圃,行10多步即見有軒,軒前壘土為山,砥石為基,書榜曰:「爛柯洞天」,左有包公井,西北還鑿有洗硯池。如今,這些早已被歲月塵封,但是包拯當年寫在府衙中央大廳牆壁上的那首明志詩《書端州君齋壁》卻依然讓我們感受到包公當年的意氣風發:
清心為治本,直道是身謀。
秀干終成棟,精鋼不作鉤。
倉充燕雀喜,草盡兔狐愁。
往哲有遺訓,毋貽來者羞。
康定元年,42歲的包拯自揚州天長縣知縣,以殿中丞知端州。任端州知州,是包拯第一次擔任州級長官,在政治上步入了成熟階段。他深知做官難,要上憂其君,下憂其民,都非易事,所以明確提出了自己的為政宗旨,這成為他的一篇施政綱領,更成為他一生為官的政治准則。他在入宦之初,即宣告「清心直道」,可見志向高遠。他以畢生時間踐行了這個宣言。而這篇《書端州君齋壁》是包公一生僅存於史冊、流傳於後世的惟一詩篇,訴說了包公和端州不解的淵源。
在不久的將來,肇慶市第一人民醫院將搬遷,在原址上將原樣恢復包拯府衙,突出披雲樓、麗譙樓的景觀效果,重現當年包公執政的風采。

包公生平及貢獻

包拯(公元999-1062年),字希仁,安徽合肥人。29歲中進士,初授大理評事。宋康定元年(公元1040年),由天長縣令調任端州知州,任職3年。皇佑四年(公元1052年),任龍圖閣直學士,人稱包龍圖;嘉佑元年(公元1056年)任開封知府。後任京官樞密副使。嘉佑七年(公元1062年)病逝任上,終年64歲。死後追授禮部尚書。
包拯在端州掌政3年,甚有政績。
治理水患 為民興利:宋時西江水患頻繁。每當洪水季節,端州城郊變成澤國。包拯到任後,繼前人在城西、城東擴築西江堤圍,與城牆連成一體,把西江河水堵截在城南主河道上。同時,指導民眾在城郊開渠、鑿池,改造瀝湖(今稱星湖),排漬水、築魚塘、墾荒地,發展農業生產。在城內打井7口,改變居民歷年來飲用西江河水或瀝湖水的習慣,減少疾病的發生。
儲糧備荒 興文辦學:在今城內中衙巷與米巷之間,興建豐濟倉,以儲糧備荒。為了紀念包拯建糧倉,端州人民把豐濟倉所在地命名為「米倉巷」,沿用至今。在寶月台興建星岩書院,是為端州歷史上第一所公立學校。
為政清廉 品德高尚:傳說中的「不持一硯歸」具有足夠的說服力。

熱點內容
古代勵志的名言 發布:2021-03-16 21:50:46 瀏覽:209
形容兒孫繞膝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9:35 瀏覽:878
席慕蓉賞析印記 發布:2021-03-16 21:48:26 瀏覽:311
權力很大含有手的成語 發布:2021-03-16 21:48:22 瀏覽:584
能聽的兒童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8:15 瀏覽:285
關於足球的詩歌詞句 發布:2021-03-16 21:47:40 瀏覽:870
拖拉機的古詩 發布:2021-03-16 21:42:53 瀏覽:571
亮甜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2:00 瀏覽:831
廣東話生日快樂祝福語 發布:2021-03-16 21:38:55 瀏覽:409
噓的短句 發布:2021-03-16 21:38:07 瀏覽: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