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故事大全 » 出自世說新語的故事

出自世說新語的故事

發布時間: 2021-01-04 21:40:36

⑴ 《世說新語》中的小故事有哪些

《世說新語》原文及翻譯
德行第一
一陳仲舉禮賢
1.陳仲舉①言為士則,行為世范②,登車攬轡③,有澄清天下之志。為豫章④太守,至,便問徐孺子⑤所在,欲先看之。主薄⑥白:" 群情慾府君先入廨⑦。" 陳曰:" 武王式商容之閭⑧,席不暇暖。吾之禮賢,有何不可?"
「注釋」
①陳仲舉:陳蕃,字仲舉,東漢末年人。與竇武等人謀除宦官不成,被害。
②言為士則,行為世范:言行成為當時人們的楷模。
③登車攬轡:指為官上任。轡(p i ):馬韁繩。
④豫章:漢代郡名,治所在今江西南昌。
⑤徐孺子:豫章郡隱士。
⑥主薄:掌管文書的官吏。
⑦廨(xi ):官署。
⑦武王式商容之閭:武王,周武王。式,同" 軾" ,車前作扶手的橫木,此為動詞,意思是乘車時雙手扶軾,以示敬意。商容:殷商時期的賢哲,老子的老師。閭:里巷的門。
「譯文」
陳仲舉(陳蕃)的言行成為當時讀書人的楷模,為官剛上任,就有澄清天下的志向。擔任豫章太守時,一到南昌就問徐孺子住哪裡,要去探望他。主薄說:" 大傢伙兒的意思,是請太守您先到官府去。" 陳仲舉說:" 從前,周武王乘車經過賢人商容家門口,俯首而立。敬賢禮士,席不暇暖,我要去拜訪一下賢人,有什麼不應該呢?"
二鄙吝復生
周子居①常雲:" 吾時月不見黃叔度②,則鄙吝之心已復生矣③!"
「注釋」
①周子居:周乘,字子居,東漢末年賢人。
②黃叔度:黃憲,字叔度,東漢末年賢人。
③鄙吝:粗鄙貪婪。已復:竟然。
「譯文」
周子居(周乘)經常說:" 我只要一段時間見不到黃叔度(黃憲),粗俗貪婪的念頭就又萌生了。"
三汪汪如萬頃之陂
郭林宗①至汝南,造袁奉高②,車不停軌,鸞不輟軛③;詣黃叔度,乃彌日信宿④。人問其故,林宗曰:" 叔度汪汪如萬頃之陂⑤,澄之不清,擾之不濁,其器深廣⑥,難測量也。"
「注釋」
①郭林宗:郭泰,字林宗,東漢末年太學生領袖。
②造:拜訪。袁奉高:袁閬,字奉高,東漢末年賢人。
③車不停軌,鸞不輟軛:比喻停留的時間短暫。軌:車轍。鸞:鸞鈴,此指馬車。軛:套在牲口脖子上的器具。
④彌日:整日。信宿:連住兩夜。
⑤汪汪:水深廣的樣子。陂(b ēi ):池塘。
⑥器:器局,氣度。
「譯文」
郭林宗(郭泰)到了汝南,拜訪袁奉高(袁閬),車不停駛,馬不駐足,就告辭了;到黃叔度(黃憲)那裡,卻住了整整兩天。有人問他原委,郭林宗說:" 叔度猶如汪洋之水,澄不清,攪不濁,他的氣度很寬廣,實在讓人難測呀。"
四身登龍門
李元禮風格秀整,高自標持①,欲以天下名教是非為己任②。後進之士有升其堂者,皆以為登龍門③。
「注釋」
①李元禮:李膺,字元禮,東漢名臣,被宦官殺害。風格秀整:風度品德高雅正派。高自標持:指在道德操守方面對自己期許很高。
②名教:儒家禮教。
③登龍門:喻身價提高。龍門:即禹門口。在今山西河津和陝西韓城之間,黃河流此地,兩岸峭壁聳立,水位落差大。傳說魚游到此處,能跳過去即可成龍。
「譯文」
李元禮(李膺)風度高雅,品德高尚,自視甚高。以弘揚儒教,正定天下是非為己任。後輩的讀書人到了李元禮家,受到他的接待,就認為自己登龍門了。
五李元禮贊賢
李元禮(李鷹)嘗嘆荀淑、鍾浩①曰:" 荀君清識難尚,鍾君至德可師②。"
「注釋」
①荀淑:字季和,東漢人。鍾皓:字季明,東漢人,歸隱後收徒達千人。
②清識:高明的見識。尚:超越。至德:大德,高尚的品德。師:動詞,指可為人師表。
「譯文」
李元禮曾經贊揚荀淑、鍾浩二人說:" 荀淑見識卓越,別人很難超過。鍾浩道德高尚,足以為人師表。"
六真人東行
陳太丘詣荀朗陵①,貧儉無僕役,乃使元方將車,季方持杖後從②,長文尚小③,載著車中。既至,荀使叔慈應門,慈明行酒④,餘六龍下食,文若亦小,坐著膝前。於時,太史奏:" 真人東行。"
「注釋」
①陳太丘:陳寔(sh ),東漢人,曾作太丘長。荀朗陵:荀淑,曾任朗陵侯。
②元方:陳寔長子陳紀字。將車:駕車。季方:陳寔次子陳諶字。
③長文:陳群字,為陳紀子,陳寔孫。
④叔慈:荀靖字,荀淑的兒子。慈明:荀爽字,荀淑的兒子。
「譯文」
陳太丘(陳寔)去拜訪荀淑,因為家裡窮,雇不起僕人,就讓大兒子元方趕著車,二兒子季方手持節杖在後面跟著,孫子長文年歲還小,也坐在車里。到了荀淑那裡,荀淑讓三兒子叔慈到門口迎接,六兒子慈明敬酒,其餘六個兒子上菜,孫子文若還小,就坐在爺爺膝前。當時太史就向皇帝上奏說:" 道德高尚的人已經向東去了。"
七泰山桂樹
客有問陳季方:" 足下家君太丘,有何功德而荷天下重名①?" 季方曰:" 吾家君譬如桂樹生泰山之阿②,上有萬仞之高,下有不測之深;上為甘露所沾③,下為淵泉所潤。當斯之時,桂樹焉知泰山之高,淵泉之深,不知有功德與無也!"
「注釋」
①足下:對人的敬稱,多用於同輩之間。家君:尊稱別人的父親,或者對人稱自己的父親。荷:擔負,承受。
②阿(ē):山腳。
③沾:浸潤。
「譯文」
有客人問陳季方(陳諶):" 您的父親太丘先生,有何功德而負天下盛名?"季方回答說:" 我爸爸就像生在泰山角落的桂樹,上有萬仞高峰,下有萬丈深淵;上承甘露浸濕,下被淵泉滋潤。這時候桂樹哪知道泰山有多高,淵泉有多深呢!所以我不知道我爸爸有什麼功德。"
八難為兄弟
陳元方子長文,有英才。與季方子孝先各論其父功德,爭之不能決,咨於太丘。太丘曰:" 元方難為兄,季方難為弟①。"
「注釋」
①元方難為兄,季方難為弟:是說兄弟二人才智不分高下。後世用" 元方季方" 、" 難兄難弟" 來贊揚兄弟才華俱佳。
「譯文」
陳元方(陳紀)的兒子長文才華出眾,他和叔叔陳季方(陳諶)的兒子孝先各自評論自己父親的功德,一時爭執不下,就到爺爺陳太丘那裡問訊,請求公斷。太丘先生說:" 元方是哥哥,但難說勝過弟弟;季方是弟弟,也難說不如哥哥。"
九捨生取義
荀巨伯①遠看友人疾,值胡賊攻郡②,友人語巨伯曰:" 吾今死矣,子可去③!" 巨伯曰:" 遠來相視④,子令吾去,敗義以求生,豈荀巨伯所行邪!" 賊既至,謂巨伯:" 大軍至,一郡盡空,汝何男子,而敢獨止?" 巨伯曰:" 友人有疾,不忍委去,寧以我身代友人命。" 賊相謂曰:" 我輩無義之人,而入有義之國。" 遂班軍而還,一郡並獲全。
「注釋」
①荀巨伯:東漢人。
②胡賊:胡人,泛指西北少數民族。
③可:應該。
④相視:看望你。相,偏指一方。
「譯文」
荀巨伯遠道去探望生病的友人,卻遇上胡人攻打這里。朋友對荀巨伯說:" 我今天可能沒救了,你快點離開吧!" 荀巨伯說:" 我遠道來看望你,你卻讓我離開,這種棄義求生的事,哪裡是我荀巨伯做的出的!" 胡人攻進城內,對荀巨伯說:"大軍來到,全城的人都跑光了,你是什麼人?" 荀巨伯答道:" 我朋友有病,我不忍丟下他一個人。我願用我的生命換取他的生命。" 胡人聽罷互相說道:" 我們這些無義之人,攻進的是有道之國啊。" 於是就撤兵離去了。這座城池得以保全。
十不失雍熙
華歆遇子弟甚整①,雖閑室之內,嚴若朝典②;陳元方兄弟恣柔愛之道③,而二門之里④,兩不失雍熙之軌焉。⑤
「注釋」
①華歆:字子魚,東漢人,桓帝時任尚書令,入魏後官至司徒,封博平侯,依附曹操父子。遇:對待。整:嚴整,嚴肅。
②閑室:私室,家中。朝典:朝廷拜見皇帝的禮儀典制。
③恣:放縱。
④二門:兩家。
⑤雍熙:和樂。
「譯文」
華歆和晚輩相處很嚴肅。即使在家中,也儀態莊重,猶如朝見皇帝那樣講求規矩。陳元方兄弟卻極隨和,兩家之間並沒有因性格不同而失和。
十一割席分座
管寧①、華歆共園中鋤菜,見地有片金,管揮鋤與瓦石不異,華捉而擲去之。又嘗同席讀書,有乘軒冕過門者②,寧讀如故,歆廢書出看。寧割席分坐③,曰:" 子非吾友也!"
「注釋」
①管寧:字幼安,漢末魏時人,不仕而終。
②軒冕:此單指車子。
③寧割席分坐:後人以" 管寧割席" 、" 割席分坐" 喻朋友斷交。
「譯文」
管寧和華歆一起在園中鋤菜,看到地上有片金子,管寧依舊揮鋤,視之如同瓦石一樣,華歆卻揀起來給扔了。倆人還曾坐在一張席上讀書,有人乘華車經過門前,管寧讀書如故,華歆卻丟下書,出去觀望。管寧就把席子割開,和華歆分席而坐,並對華歆說:" 你已經不是我的朋友了。"
十二形骸之外
王朗每以識度推華歆①。歆臘日嘗集子侄燕飲②,王亦學之。有人向張華說此事③,張曰:" 王之學華,皆是形骸之外,去之所以更遠。"
「注釋」
①王朗:字景興,漢末魏時人,儒雅博學,官至司徒。推:推崇。
②臘日:年終祭祀的日子。燕飲:舉行宴會飲酒,燕,同" 宴".
③張華:字茂先,以博學著稱,官至司空,被趙王司馬倫殺害
「譯文」
王朗常常推崇華歆的見識和氣度。華歆臘日那天曾召集子侄們宴飲,王朗也學著華歆那樣做。有人把這事兒說給張華聽,張華說:" 王朗學華歆,學的都是外表的東西,所以王朗和華歆的距離就更遠了。"
十三急不相棄
華歆、王朗俱乘船避難,有一人慾依附,歆輒難之。朗曰:" 幸尚寬,何為不可?" 後賊追至,王欲舍所攜人。歆曰:" 本所以疑,正為此耳。既已納其自托,寧可以急相棄邪?" 遂攜拯如初。世以此定華、王之優劣。
「譯文」
華歆和王朗一起乘船避難,有一個人想搭乘他們的船,華歆很為難。王朗卻說:" 幸好船還寬敞,有什麼可為難的。" 一會兒賊寇要追上來了,王朗想丟下剛才搭船的人。華歆說:" 剛才我所以猶豫,正是這個原因。既然已經接納了他來船上託身,哪裡能因為情況危急就丟下他呢。" 於是就繼續帶著他趕路。世人也由此判定華王二人的優劣。
十四王祥事母
王祥事後母朱夫人甚謹①。家有一李樹,結子殊好,母恆使守之。時風雨忽至,祥抱樹而泣。祥嘗在別床眠,母自往暗斫之。值祥私起②,空斫得被。既還,知母憾之不已,因跪前請死。母於是感悟,愛之如己子。
「注釋」
①王祥:字休徵,魏晉時人,以孝著稱。因侍奉母親,很晚才出來做官。謹:謹慎,小心。
②私起:起來小便。
「譯文」
王祥侍奉後母朱夫人很謹慎,家中有一棵李樹,結的果子很好,後母就讓王祥一直看著它。一天突然風雨大作,王祥抱著李樹哭泣不已。王祥曾在床上睡覺,後母進來躲在暗處想砍死他,恰好王祥起來撒尿,後母只是砍到被子上,沒殺成王祥。王祥回來後,得知後母為此事遺憾,就跪在後母面前請求處死。後母於是感動醒悟了,從此像關愛自己的親生兒子一樣關愛王祥。
十五嗣宗謹慎
晉文王稱阮嗣宗至慎①,每與之言,言皆玄遠,未嘗臧否人物②。
「注釋」
①晉文王:司馬昭,司馬懿的二兒子。魏時任大將軍,專攬朝政,死後謚" 文" ,因此稱晉文王。阮嗣宗:阮籍,字嗣宗," 竹林七賢" 之一,好老莊,縱酒放達。
②臧否:褒貶,評價。
「譯文」
晉文王(司馬昭)稱贊阮籍極其謹慎,每次和他聊天,說的都是玄虛高遠的事情,從不評判人物

⑵ 世說新語中有名的8個小故事是什麼

1、原文:孝武問王爽:「卿何如卿兄?」王答曰:「風流秀出,臣不如恭,忠孝亦何可以假人!

譯文:孝武帝問王爽:「你和你哥哥比起來怎麼樣?」王爽回答說:「輪才華,我比不上哥哥王恭,至於忠孝,我又怎麼可以輸給他呢!」

⑶ 世說新語中的經典故事有哪些

如《小時了了》《陳太丘與友期》《人琴俱亡》《周處》《楊氏之子》等,下面摘一些。我有一個參考資料傳給你,是世說新語的原文和翻譯,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華歆、王朗俱乘船避難,有一人慾依附,歆輒難之。朗曰:「幸尚寬,何為不可?」後賊追至,王欲舍所攜人。歆曰:「本所以疑,正為此耳。既已納其自托,寧可以急相棄邪?」遂攜拯如初。世以此定華、王之優劣。(德行)
鍾毓、鍾會少有令譽。年十三,魏文帝聞之,語其父鍾繇曰:「可令二子來。」於是敕見。毓面有汗,
帝曰:「卿面何以汗?」毓對曰:「戰戰惶惶,汗出如漿。」復問會:「卿何以不汗?」對曰:「戰戰慄慄,汗不敢出。」(言語)
鍾毓兄弟小時,值父晝寢,因共偷服葯酒。其父時覺,且托寐以觀之。毓拜而後飲,會飲而不拜。既而問毓何以拜,毓曰:「酒以成禮,不敢不拜。」又問會何以不拜,會曰:「偷本非禮,所以不拜。」(言語)
王戎七歲,嘗與諸小兒游。看道邊李樹多子折枝。諸兒競走取之,唯戎不動。人問之,答曰:「樹在道邊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雅量)
郗太傅在京口,遣門生與王丞相書,求女婿。丞相語郗信:「君往東廂,任意選之。」門生歸,白郗曰:「王家諸郎,亦皆可嘉,聞來覓婿,咸自矜持。唯有一郎,在床上坦腹卧,如不聞。」郗公雲:「正此好!」訪之,乃是逸少,因嫁女與焉。(雅量)
時人目王右軍:「飄如游雲,矯若驚龍。」(容止)
王子猷、王子敬俱病篤,而子敬先亡。子猷問左右:「何以都不聞消息?此已喪矣!」語時了不悲。便索輿來奔喪,都不哭。子敬素好琴,便徑入坐靈床上,取子敬琴彈,弦既不調,擲地雲:「子敬!子敬!人琴俱亡。」因慟絕良久,月余亦卒。(傷逝)
劉伶恆縱酒放達,或脫衣裸形在屋中,人見譏之。伶曰:「我以天地為棟宇,屋室為衣,諸君何為入我中?」(任誕)
魏武行役,失汲道,軍皆渴,乃令曰:「前有大梅林,饒子,甘酸,可以解渴。」士卒聞之,口皆出水,乘此得及前源。(假譎)
王右軍年減十歲時,大將軍甚愛之,恆置帳中眠。大將軍嘗先出,右軍猶未起。須臾,錢鳳入,屏人論事,都忘右軍在帳中,便言逆節之謀。右軍覺,既聞所論,知無活理,乃剔吐污頭面被褥,詐孰眠。敦論事造半,方意右軍未起,相與大驚曰:「不得不除之!」及開帳,乃見吐唾從橫,信其實孰眠,於是得全。於時稱其有智。(假譎)
王戎儉吝,其從子婚,與一單衣,後更責之。(儉嗇)
王戎女適裴,貸錢數萬。女歸,戎色不說。女遽還錢,乃釋然。(儉嗇)
石崇與王愷爭豪,並窮綺麗,以飾輿服。武帝,愷之甥也,每助愷。嘗以一珊瑚樹,高二尺許賜愷。枝柯扶疏,世罕其比。愷以示崇。崇視訖,以鐵如意擊之,應手而碎。愷既惋惜,又以為疾己之寶,聲色甚厲。崇曰:「不足恨,今還卿。」乃命左右悉取珊瑚樹,有三尺四尺,條干絕世,光彩溢目者六七枚,如愷許比甚眾。愷惘然自失。(汰侈)

⑷ 《世說新語》里有哪些著名故事,成語

《世說新語》里成語故事有:【望梅止渴】,【一覽無余】,【二童一馬】,【七步成詩】,【才高七步】等。

⑸ 以下哪則故事不是出自世說新語a楊氏之子b割席分坐c葉公好龍b王戎不取道旁李

C項,葉公好龍這個故事不是出自《世說新語》。
而是出自【漢】劉向《新序·雜事五》。

⑹ 《世說新語》中有什麼小故事有那些

這類故事在世說新語中記載了很多條,舉出以下幾則為例:
言語第二之四十三、家果家禽
(原文)梁國楊氏子九歲,甚聰惠。孔君平詣其父,父不在,乃呼兒出。為設果,果有楊梅。孔指以示兒曰:「此是君家果。」兒應聲答曰:「未聞孔雀是夫子家禽。」
(譯)梁國有一戶姓楊的人,家中的小孩九歲了。孔君平(孔坦)去看望小孩的父親,父親不在家,就把孩子叫了出來。小孩擺出水果招待客人。水果中有楊梅。孔君平指著楊梅對小孩說:「這是你的家果吧。」小孩應聲回答:「我沒聽說孔雀是您的家禽呀。」
言語第二之五十一、忘情不泣
(原文)張玄之、顧敷是顧和中外孫,皆少而聰惠,和並知之,而常謂顧勝。親重偏至,張頗不懨。於時張年九歲,顧年七歲,和與俱至寺中,見佛般泥洹像,弟子有泣者,有不泣者。和以問二孫。玄謂:「被親故泣,不被親故不泣。」敷曰:「不然。當由忘情故不泣,不忘情故泣。」
(譯)張玄之、顧敷是顧和的孫子和外孫,小時侯都很聰明。顧和很看重他們,但認為顧敷更聰明一些。顧和的偏愛讓張玄之很不滿意。當時張玄之九歲,顧敷七歲,一次顧和與他倆一起去寺里,看到了佛涅槃的塑像,弟子們有哭的,有不哭的。顧和拿這件事問兩個孫子。張玄之說:「受到佛的愛護所以哭,沒有受到佛的愛護所以不哭。」顧敷說:「不對。或許是忘情的不哭,不能忘情的就哭了。」
方正第五之一、元方答客
(原文)陳太丘與友期行,期日中。過中不至,太丘捨去,去後乃至。元方時年七歲,門外戲,客問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與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與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則是無信;對子罵父,則是無禮。」友人慚,下車引之。元方入門不顧。
(譯)陳太丘(寔)和朋友相約外出,約定的時間是中午,可到了中午了,朋友還沒來,太丘就自己走了,太丘剛走朋友到了。太丘的兒子元方當時七歲,正在門外玩,客人問元方:「你父親在嗎?」元方回答:「等你不來,他已經走了。」朋友大怒道:「真不是人啊!和人約好出去,現在卻丟下我自己走了。」元方說:「你和我父親約在中午,到了中午你卻沒來,這就是不講信用;對著兒子罵他的父親,這就是不懂禮貌。」朋友很慚愧,下車來拉元方想表示親近,元方走進家門,不再理他。
雅量第六之四、此必苦李
(原文)王戎七歲,嘗與諸小兒游。看道邊李樹,多子折枝,諸兒競走取之,唯戎不動。人問之,答曰:「樹在道邊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
(譯)王戎七歲的時候,曾和一群小孩一塊兒玩。發現路旁的李子樹上結了很多李子,把樹枝都壓彎了。小孩們都爭先恐後,跑過去摘李子,只有王戎一人站在那裡沒去。有人問他,他答道:「樹在路邊,結了那麼多果子卻沒人摘,這肯定是苦李子。」摘下一嘗,果然如此。

⑺ 從世說新語中流傳下來的故事和成語有很多,你能寫出幾個出自世說新語的故事或成語嗎

【望梅止渴】比喻以空想安慰自己。典出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假譎》:"魏武行役失汲道,軍皆渴,乃令曰:前有大梅林,饒子,甘酸可以解渴。士卒聞之,口皆出水,乘此得及前源。"

【一覽無餘】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言語》:"江左地促,不如中國, 若使阡陌條申昜,則一覽而盡,故紆餘委曲,若不可測。"後以"一覽無餘"謂一眼即可全見。

【二童一馬】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品藻》:"殷侯既廢,桓公語諸人 曰:少時與淵源共騎竹馬,我棄去,己輒取之,故當出我下。"後用以指少年時代的好友。

【七步成詩】 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文學》:"文帝嘗令東阿王七步中 作詩,不成者行 ;應聲便為詩曰:煮豆持作羹,漉菽以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帝深有慚色。"後以"七步成詩"稱人才思敏捷。

【才高七步】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文學》:"文帝(曹丕)嘗令東阿 王(丕弟曹植)七步中作詩,不成者行 ;應聲便為詩曰:煮豆持作羹,漉豉以為汁;箕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後因以"才高七步"形容才思敏捷。

【才疏志大】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識鑒》:"伯仁為人志大而才短, 名重而識暗。"後以"才疏志大"謂志向大而才能小。

【千里蒓羹】舊時多作思鄉之辭。語出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言語》: "陸機詣王武子,武子前置數斛羊酪,指以示陸曰:卿江東何以敵此?陸曰:有千里蒓羹,但未下鹽豉耳!"千里,湖名,在江蘇溧陽縣。蒓羹,用蒓菜煮的湯。原為具有吳地風味的名菜,後泛指本鄉特產,含思鄉之意。亦作"千里蒓羹"。

【千岩萬壑】 語出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言語》:"顧長康從會稽還, 人問山川之美。顧雲:千岩競秀,萬壑爭流,草木蒙籠其上,若雲興霞蔚。"後用以形容峰巒與山谷極多。

【不舞之鶴】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排調》:"昔羊叔子有鶴善舞,嘗 向客稱之。客試使驅來,氃氋不肯舞。"後因以"不舞之鶴"喻名不副實。

【相煎何急】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文學》:"文帝(曹丕)嘗令東阿 王(曹植)七步中作詩,不成者行 。應聲便為詩曰:煮豆持作羹,漉菽以為汁。萁在釜下然,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後因以"相煎何急"喻自相殘殺或迫害。

【瞎馬臨池】語出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排調》:"盲人騎瞎馬,夜半 臨深池。"後因以"瞎馬臨池"比喻處境危險而猶暗昧無知。

【略見一斑】大致地看到事物的某一部分。語出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說·方正》:"門生輩輕其小兒,乃曰:此郎亦管中窺豹,略見一斑。"

【竹頭木屑】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政事》:"扞陶公呴作荊州時,敕 船官悉錄鋸木屑,不限多少。咸不解此意。後正會,值積雪始晴,聽事前除雪後猶濕,於是悉用木屑覆之,都無所妨。官用竹皆令錄厚頭,積之如山,後桓宣武伐蜀,裝船,悉以作釘。"後以"竹頭木屑"比喻可供利用的廢置之材。

【管中窺豹】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方正》:"王子敬數歲時,嘗看諸 門生摴蒲,見有勝負,因曰:南風不競。門生輩輕其小兒,乃曰:此郎亦管中窺豹,時見一斑。"謂從管子中看豹,只看到豹身上的一塊斑紋。後用以比喻只見到事物的一小部分。

【管寧割席】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德行》:"管寧、華歆嘗同席讀書, 有乘軒冕過門者,寧讀如故,歆廢書出看,寧割席分坐曰:子非吾友也。"後以"管寧割席"謂不與志同道合者為友。

【簸之揚之,穅粃在前】謂揚米去糠,糠在米上。穅,同"糠"。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排調》:"王文度、范榮期俱為簡文所要,范年大而位小,王年小而位大,將前,更相推在前,既移久,王遂在范後。王因謂曰:簸之揚之,穅粃在前。范曰:洮之汰之,沙礫在後。"本為調侃之詞,謂位卑而居前列。後亦用為謙詞,謂無才而居前。穅,亦寫作"糠"。

【肅然起敬】肅穆地產生敬佩的態度或心情。語本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 ·規箴》:"遠公在廬山中,雖老,講論不輟。弟子中或有惰者,遠公曰;桑榆之光,理無遠照,但原朝陽之暉,與時並明耳。執經登坐,諷誦朗暢,詞色甚苦。高足之徒,皆肅然增敬。"

【華亭鶴唳】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尤悔》:"陸平原河橋敗,為盧志 所讒,被誅,臨刑嘆曰:欲聞華亭鶴唳,可復得乎?"華亭在今上海市松江縣西。陸機於吳亡入洛以前,常與弟雲游於華亭墅中。後以"華亭鶴唳"。為感慨生平,悔入仕途之典。

【萬壑千岩】形容峰巒、山谷極多。語出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言語》: "顧長康從會稽還,人問山川之美,顧雲:千岩競秀,萬壑爭流。"

【蒹葭玉樹】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容止》:"魏明帝使後弟毛曾與夏 侯玄共坐,時人謂蒹葭依玉樹。"蒹葭,指毛曾;玉樹,指夏侯玄。謂兩個品貌極不相稱的人在一起。後以"蒹葭玉樹"表示地位低的人仰攀、依附地位高貴的人。亦常用作謙辭。

【絕妙好辭】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捷悟》:"魏武嘗過曹娥碑下,楊 修從。碑背上見題作黃絹幼婦,外孫蒱臼八字。魏武謂修曰:解不?答曰:解。魏武曰:卿未可言,待我思之。行三十里。魏武乃曰:吾已得。令修別記所知。修曰:黃絹,色絲也,於字為絕。幼婦,少女也,於字為妙。外孫,女子也,於字為好。蒱臼,受辛也,於字為辭。所謂絕妙好辭也。"後用以指極其美妙的文辭。

【醉山頹倒】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容止》:"嵇康身長七尺八寸,風 姿特秀,見者嘆曰:蕭蕭肅肅,爽朗清舉。或雲:肅肅如松下風,高而徐行。山公曰:嵇叔夜之為人也,岩岩若孤松之獨立;其醉也,傀俄若玉山之將崩。"後以"醉山頹倒"形容醉態。

【醉玉頹山】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容止》:"嵇叔夜之為人也,岩岩 若孤松之獨立;其醉也,傀俄若玉山之將崩。"後以"醉玉頹山"形容男子風姿挺秀,酒後醉倒的風采。

【身無長物】語本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德行》:"(王恭)對曰: 丈人不悉恭,恭作人無長物。"後以"身無長物"形容極其貧窮。

【道邊苦李】典出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雅量》:"王戎七歲,嘗與諸 小兒游,看道邊李樹多子折枝,諸兒競走取之,唯戎不動。人問之,答曰:樹在道邊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後以喻庸才,無用之才。
【青州從事】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術解》:"桓公有主簿善別酒,有 酒輒令先嘗。好者謂青州從事,惡者謂平原督郵。青州有齊郡,平原有鬲縣。從事,言到臍;督郵,言在鬲膈上住。"意謂好酒的酒氣可直到臍部。從事、督郵,均官名。後因以"青州從事"為美酒的代稱。

【難兄難弟】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德行》:"陳元方子長文,有英 才,與季方子孝先各論其父功德,爭之不能決。咨之太丘。太丘曰:元方難為兄,季方難為弟。"劉孝標註:"一作元方難為弟,季方難為兄。"意謂元方卓爾不群,他人難為其兄;季方也俊異出眾,他人難為其弟。後遂以"難兄難弟"指兄弟兩人才德俱佳,難分高下。

【銅山西崩,洛鍾東應】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文學》:"殷荊州曾問 遠公:《易》以何為體?答曰:《易》以感為體。殷曰:銅山西崩,靈鍾東應,便是《易》耶?"劉孝標注引《東方朔傳》:"孝武皇帝時,未央宮前殿鍾無故自鳴,三日三夜不止。詔問太史待詔王朔,朔言恐有兵氣。更問東方朔,朔曰:臣聞銅者山之子,山者銅之母,以陰陽氣類言之,子母相感,山恐有崩弛者,故鍾先鳴。《易》曰"鳴鶴在陰,其子和之。"精之至也。其應在後五日內。居三日,南郡太守上書言山崩,延袤二十餘里。"後以"銅山西崩,洛鍾東應"表示重大事件彼此互相影響。

【頰上三毛】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巧藝》:"顧長康畫裴叔則,頰上 益三毛。人問其故?顧曰:裴楷俊朗有識具,正此是其識具。看畫者尋之,定覺益三毛如有神明,殊勝未安時。"後遂用作典故。以"頰上三毛"比喻文章或圖畫的得神之處。

【面如傅粉】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容止》:"何平叔美姿儀,面至白; 魏明帝疑其傅粉。正夏月,與熱湯脤。既啖,大汗出,以朱衣自拭,色轉皎然。"後因以"面如傅粉"形容男子美貌。

【食辨勞薪】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術解》:"荀勖嘗在晉武帝坐上食 筍進飯,謂在坐人曰:此是勞薪所炊也。坐者未之信,密遣問之,實用故車腳。"後遂以"食辨勞薪"形容識見卓越。

【鶴唳華亭】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尤悔》:"陸平原河橋敗,為盧志 所讒,被誅。臨刑嘆曰:欲聞華亭鶴唳,可復得乎!"劉孝標注引裴啟《語林》:"機為河北都督,聞警角之聲,謂孫丞曰:聞此不如華亭鶴唳。"後常以"鶴唳華亭"表現思念、懷舊之意。亦為慨嘆仕途險惡、人生無常之詞。

⑻ 世說新語中的故事有哪些

捉刀。鶴立雞群。荀巨伯遠看友人疾等等。

⑼ 推薦幾則《世說新語》的故事

1、陳仲舉禮賢

陳仲舉(陳蕃)的言行成為當時讀書人的楷模,為官剛上任,就有澄清天下的志向。擔任豫章太守時,一到南昌就問徐孺子住哪裡,要去探望他。

主薄說:" 大傢伙兒的意思,是請太守您先到官府去。" 陳仲舉說:" 從前,周武王乘車經過賢人商容家門口,俯首而立。敬賢禮士,席不暇暖,我要去拜訪一下賢人,有什麼不應該呢?"

2、割席

管寧華歆是好朋友,兩個人一起在園中鋤菜,看見地上有塊金子,管寧就象沒看見一樣,而華歆急忙把金子揀起來,地也不鋤回家了。

後來又一起讀書,外面有大官車馬喧嘩而過,管寧象沒聽見一樣,照樣讀書,而華歆卻丟下書,去看熱鬧了。管寧於是把兩人共坐的席子一割為二,說「你不是我的朋友啊」

3、雪夜訪戴

王子猷居住在山陰,一次夜下大雪,他從睡眠中醒來,打開窗戶,命僕人斟上酒。四處望去,一片潔白銀亮,於是起身,慢步徘徊,吟誦著左思的《招隱詩》。忽然間想到了戴逵,當時戴逵遠在曹娥江上游的剡縣,即刻連夜乘小船前往。

經過一夜才到,到了戴逵家門前卻又轉身返回。有人問他為何這樣,王子猷說:「我本來是乘著興致前往,興致已盡,自然返回,為何一定要見戴逵呢?」

(9)出自世說新語的故事擴展閱讀:

創作背景:

劉義慶是宋武帝劉裕的侄子,襲封臨川王,劉裕對其恩遇有加。公元424年宋文帝劉義隆即位,剛登基便先後殺了徐羨之、傅亮、謝晦等擁立功臣。宋文帝性情猜忌狠辣,因為擔心自己重蹈少帝被弒的悲劇,嚴格控制並殺戮了大量功臣和宗室成員,這其中就包括名將檀道濟。

在這樣的背景下,劉義慶不得不加倍小心謹慎,以免遭禍。本傳言「太白星犯右執法,義慶懼有災禍,乞求外鎮。」這實際上是劉義慶借故離開京城,遠離是非之地。盡管文帝下詔勸解寬慰但架不住劉義慶「固求解僕射乃許之」。劉義慶終於得以外鎮為荊州刺史。

外鎮後的劉義慶仍然如同驚弓之鳥,心有餘悸。他處在宋文帝劉義隆對於宗室諸王懷疑猜忌的統治之下為了全身遠禍,於是招聚文學之士寄情文史編輯了《世說新語》這樣一部清談之書。

劉義慶《世說》的編纂時間大約在公元439年至440年劉義慶任江州刺史期間,這兩年間有兩件事情值得注意。

一是元嘉十六年劉義慶在擔任江州刺史時招攬了許多文人,「太尉袁淑,文冠當時,義慶在江州,請為衛軍咨議參軍;其餘吳郡陸展、東海何長瑜、鮑照等,並為辭章之美,引為佐史國臣」,按照《世說》一書成於劉義慶及其門客眾手的說法,這是《世說》編纂的恰當時機。

二是元嘉十七年劉義慶調任南兗州刺史,前來接任他江州刺史職位的正是遭到貶斥,被解除司徒錄尚書事要職的劉義康。兄弟二人在江州見面後的悲慟情緒受到文帝劉義隆的責怪。

這些都與劉義慶對處境危難並因此尋求在魏晉文人的精神氣質中得到化解和超脫,因而與編纂《世說》一書緊密相關。

⑽ 世說新語里的成語故事

1、望梅止渴

曹操帶兵走到一個沒有水的地方,士兵們渴得很,曹操騙他們說:「前面有很大的一片梅樹林,梅子很多,又甜又酸。」士兵聽了,都流出口水來,不再嚷渴(見於《世說新語·假譎》)。後用來比喻用空想或假象安慰自己。

出處:

魏武行役,失汲道,三軍皆渴,乃令曰:「前有大梅林,饒子,甘酸可以解渴。」士卒聞之,口皆出水,乘此得及前源。(《世說新語·假譎》)

2、七步成詩

相傳魏文帝曹丕叫他弟弟曹植作詩,限他在走完七步之前完成,否則就要殺他。曹植立刻就作了一首詩:「煮豆持作羹,漉豉以為汁。箕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見於《世說新語·文學》)。比喻敏捷的文才。

出處:

文帝嘗令東阿王七步中作詩,不成者行大法。應聲便為詩曰:「煮豆持作羹,漉豉以為汁。箕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帝深有慚色。(《世說新語·文學》)

3、管中窺豹

通過竹管的小孔來看豹,只看到豹身上的一塊斑紋(語出《世說新語·方正》)。比喻只見到事物的一小部分。有時跟「可見一斑」連用,比喻從觀察到的部分,可以推測全貌。

出處

王子敬數歲時,嘗看諸門生樗蒲,見有勝負,因曰:「南風不競。」門生畢輕其小兒,乃曰:「此郎亦管中窺豹,時見一斑。」(《世說新語·方正》)

4、覆巢之下無完卵

鳥窩翻落下來不會有完好的鳥蛋,比喻整體覆滅,個體不能倖免。

出處:

孔融被收,中外惶怖。時融兒大者九歲,小者八歲,二兒故琢釘戲,了無遽容。融謂使者曰:「冀罪止於身,二兒可得全不?」兒徐進曰:「大人豈見覆巢之下,復有完卵乎?」尋亦收至。(《世說新語·言語》)

5、鶴立雞群

比喻一個人的才能或儀表在一群人里頭顯得很突出。

出處:

有人語王戎曰:「嵇延祖卓卓如野鶴之在雞群。」(《世說新語·容止》)

6、標新立異

提出新奇的主張,表示與一般不同。

出處:

支卓然標新理於二家之表,立異義於眾賢之外。(《世說新語·文學》)

7、難兄難弟

東漢陳元方的兒子和陳季方的兒子是堂兄弟,都誇耀自己父親的功德,爭個不休,就去問祖父,祖父說:「元方難為弟,季方難為兄」(見於《世說新語·德行》)。意思是元方好得做他弟弟難,季方好得做他哥哥難。後來用「難兄難弟」形容兄弟都非常好,難分高下。今多反用,諷刺兩人同樣壞。

出處

陳元方子長文有英才,與季方子孝先,各論其父功德,爭之不能決,咨於太丘,太丘曰:「元方難為兄,季方難為弟」。(《世說新語·德行》)

8、棟梁之才

房屋的大梁,比喻擔負國家重任的人。

出處

庾子嵩目和嶠,森森如千丈松,雖磊砢有節目,施之大廈,有棟梁之用。(《世說新語·賞譽》)

9、割席分坐

三國時管寧跟華歆同學,合坐一張席讀書,後來管寧鄙視華歆的為人,把席割開分坐(見於《世說新語·德行》)。後世指跟朋友絕交。

出處

管寧與華歆共園中鋤菜,見地有片金。管揮鋤與瓦石無異,華捉而擲去之。又嘗同席讀書,有乘軒冕過門者,寧讀如故,歆廢書出看。寧割席分坐,曰:「爾非吾友也。」(《世說新語·德行》)

10、小時了了

指人不能因為少年時聰明而斷定他日後定有作為。

出處:

小時了了,大未必佳。(《世說新語·言語》)

熱點內容
古代勵志的名言 發布:2021-03-16 21:50:46 瀏覽:209
形容兒孫繞膝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9:35 瀏覽:878
席慕蓉賞析印記 發布:2021-03-16 21:48:26 瀏覽:311
權力很大含有手的成語 發布:2021-03-16 21:48:22 瀏覽:584
能聽的兒童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8:15 瀏覽:285
關於足球的詩歌詞句 發布:2021-03-16 21:47:40 瀏覽:870
拖拉機的古詩 發布:2021-03-16 21:42:53 瀏覽:571
亮甜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2:00 瀏覽:831
廣東話生日快樂祝福語 發布:2021-03-16 21:38:55 瀏覽:409
噓的短句 發布:2021-03-16 21:38:07 瀏覽: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