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故事大全 » 雄辯故事

雄辯故事

發布時間: 2021-01-02 06:07:31

『壹』 事實勝於雄辯故事簡介

伽利略的故事
在伽抄利略之前,古希臘的亞里士多德認為,物體下落的快慢是不一樣的。它的下落速度和它的重量成正比,物體越重,下落的速度越快。比如說,10千克重的物體,下落的速度要比1千克重的物體快10倍。

1700多年前以來,人們一直把這個違背自然規律的學說當成不可懷疑的真理。年輕的伽利略根據自己的經驗推理,大膽地對亞里士多德的學說提出了疑問。經過深思熟慮,他決定親自動手做一次實驗。他選擇了比薩斜塔作實驗場。這一天,他帶了兩個大小一樣但重量不等的鐵球,一個重100磅,是實心的;另一個重1磅,是空心的。伽利略站在比薩斜塔上面,望著塔下。塔下面站滿了前來觀看的人,大家議論紛紛。有人諷刺說:「這個小夥子的神經一定是有病了!亞里士多德的理論不會有錯的!」實驗開始了,伽利略兩手各拿一個鐵球,大聲喊道:「下面的人們,你們看清楚,鐵球就要落下去了。」說完,他把兩手同時張開。人們看到,兩個鐵球平行下落,幾乎同時落到了地面上。所有的人都目瞪口呆了。伽伸利略的試驗,揭開了落體運動的秘密,推翻了亞里士多德的學說。這個實驗在物理學的發展史上具有劃時代的重要意義。

『貳』 關於雄辯的故事3條以上!!

諸葛亮舌戰群儒
春秋戰國的合縱連橫等等等等

恭維錯了

法國大作家大仲馬,一次到全國最大的書店了解售書 情況。書店老闆知道了這個消息後,

決定為著名 的作家做高興的事,在所有的書架上,他只擺上大仲馬的書。

當大仲馬走進書店後,見只有自己的書時,大吃一驚,

「別的書在哪裡?」

「別的書?我們已經賣完了。」

兩副面孔

林肯自知容貌不揚,然而他豁達大度,不拘小節,有時還自我嘲弄。

一次,林肯聽到有人攻擊他,說他是「兩面派」。他回答說:「你們說這話,倒讓觀眾來評評理。如果

我還有另一副面孔的話,你想,我還拿出這副面孔來干什麼!」

設計成這副模樣

一位反對林肯的南方議員對林肯說:「聽說,總統您是一位成功的自我設計者?」

「不錯,先生。」林肯點頭說,「不過我不明白,一個成功的自我設計者,怎麼會把自己設計成這副模

樣。

你是擦誰的皮鞋

一位外交家在拜見總統林肯時,發現林肯正在擦自己的皮鞋。這位外交家很驚訝地問:「總統先生,你

自己擦自己的皮鞋?」

「是啊,」林肯也故做驚訝地反問:「怎麼了,你是擦誰的皮鞋?」

一道難題

林肯在學校讀書時,有一次考試,老師問他願意考一道難題呢,還是兩道容易的題目。

「考一道難題吧。」

「好吧,那麼你回答,蛋是怎麼來的?」老師問到。

「雞生的唄。」

「那麼雞又是哪裡來的呢?」

「老師,這是第二道題目了。」林肯說到。

跟別人一樣了

戴高樂將軍的第三個女兒安娜是個先天性白痴,戴高樂對她萬分疼愛,他們夫婦兩人小心翼翼地保護她

,總怕自己死在她之前。

安娜在20歲時患了肺炎死去了。她被葬在實靜的科友貝教堂旁。戴高樂將軍還立下遺囑,他死後將安葬

在女兒安娜的身旁。他在她的墓前默哀良久後,握著妻子的手說:「唉,她現在將於和別人一樣了。。。。

管他媽的什麼丘吉爾

一次,丘吉爾應邀到廣播電台發表重要演講。途中,車子出了故障,他從路邊招來一部計程車,對司機

說,「載我到廣播電台去。」

「很抱歉,我不能去。我正要趕回家去聽丘吉爾的演講呢!」司機認真地說。

丘吉爾聽了心裡非常高興,就掏了一英鎊給了司機。

司機一看這么多錢,也很高興,叫道:

「先生,上車吧!管他媽的什麼丘吉爾!」

遲了兩年半

一位母親抱著一個嬰兒專程來拜訪達爾文。

「這孩子多大了?」達爾文親切地問。

「剛剛兩歲半」

「有什麼事嗎?」

「請問先生,這孩子的教育,應當從什麼時候開始才好呢?」

「唉,夫人!很可惜,你已經遲到了兩年半了!」達爾文說。

達爾文的贊美

達爾文赴宴。宴會上,一位年輕美貌的小姐用戲謔的口吻向他提出疑問:「聽說您斷言,人類是由猴子

變來的。我也屬於您的論斷之列嗎?」

「那當然!」達爾文彬彬有理得說。「不過,你不是由普通的猴子變來的,而是由長得非常迷人的猴子變來的。」

我真像您

蘇聯衛國戰爭結束不久,有一次,斯大林去劇院觀看演出。扮演斯大林的演員演得十分出色。大家都說真像斯大林。

斯大林向他表示熱烈的祝賀,並說:「您演得真好。我真像您啊!」

一定有牛的血統

加拿大外交官斯切特.朗寧,1893年出生於中國湖北,是喝中國奶媽的乳汁長大的。他回國後,在30時競選省議員,反對派誹謗、詆毀他,說,「你是喝中國人的奶長大的,你身上一定有中國血統。」

朗寧坦然地駁斥:「據權威人士透露,你們是喝牛奶長大的,你們身上一定有牛的血統。」

朗寧在這次選舉中獲勝。

我就只能站著

馬克.吐溫來到法國一個小城市旅行並作演講,一天,他獨自到理發店去理發。

「先生,您好像剛從外國來?」

「是的,我是第一次來這個地方。」

「您真是走運,因為馬克.吐溫先生也在這里,今天晚上您可以去聽他演講。」

「啊,那太好了。」

「先生,您有入場券嗎?」

「還沒有。」

「這可太遺憾了!」理發師聳聳肩膀,把雙手一攤,惋惜地說:「那您只好從頭到尾站著

聽了。因為那裡不會有空座位。」

「對,」這位幽默大師說,「和馬克.吐溫在一起可真糟糕,他一演講我就只能站著。」

馬克.吐溫和他的箱子

馬克.吐溫有一天來到一個小城市,他找了一家旅館准備過夜。他先翻看了一下登記簿,發現盡是這樣的登記:拜特公爵和他的僕人,哈特曼伯爵和他的管家等。

於是,這位著名的作家也揮筆寫到:「馬克.吐溫和他的箱子。」

假話

有一次,馬克.吐溫應邀赴宴。席間,他對一位夫人說:「您太漂亮了,夫人。」

不料,那夫人卻說:「可是,很遺憾,我卻不能用同樣的話來回答您。」

頭腦機敏、言辭犀利的馬克.吐溫笑著說:「這沒關系,你也可以像我一樣說假話。」

把日期提前了一些

有一年的「愚人節」,紐約的一家報紙為愚弄眾人,在報紙上報道了一則馬克.吐溫去世的消息。結

果,馬克.吐溫的親戚朋友從全國各地趕來吊喪。

當他們來到馬克.吐溫的家的時候,只見馬克.吐溫正在桌前寫作。親戚朋友先是一驚,接著齊聲譴責家

造謠的報紙。

馬克.吐溫卻毫不在意,幽默地說:「報紙的消息是千真萬確的,不過把日期提前了一些。」

慈悲

一位百萬富翁左眼壞了,花錢請人裝了一隻假眼,可以亂真,他十分得意。一次,他碰到馬克.吐溫,便

情不自禁地問:「你猜得出我的眼睛哪只是假的嗎?」

「左眼。」馬克.吐溫說。

「你怎麼知道的?」百萬富翁詫異萬分。

「因為你的這隻眼睛裡還有一點慈悲!」馬克.吐溫笑首說。

加起來的年齡

有一個年過半百的貴婦人,每天總要花上很多時間打扮自己,可周圍很少有人贊美她。

在一次偶然的場合,她遇上了大名鼎鼎的蕭伯納,便要蕭伯納猜猜她有多大年紀。

「看你皓潔的牙齒,只像18歲;看你蓬篷的卷發,不超過19歲;看你扭捏的腰身和那塗滿胭脂的紅紅

頂多14歲吧!」蕭伯納一本正經地說。

這位婦人高興得跳起來,對蕭伯納說:「謝謝你精到的估計。可是你能否准確地說一下,我究竟像幾

歲呢?」

「幾歲嘛?很簡單,把我剛才的三個數加起來,就是你的年齡。」蕭伯納平靜地說。

請和小獅子狗商量

蕭伯納收到一個小姑娘的信,信中說:「你是我最佩服的作家,為了表達我對您的敬仰,我打算用您

的名字來命名我的小獅子狗。不知尊意如何?」

蕭伯納回信說:

「親愛的孩子,你的信很有趣,我贊同你的打算,但是,最主要的一點,你務必和小獅子狗商量一下。

『叄』 妙語辯論的故事

一天,安徒生走在街上,一個人說:「我不給傻子讓路。」安徒生說:「我恰好相反。」

『肆』 跪求事實勝於雄辯的好例子!!!

兩個鐵抄球同時著地
咱小學時候學的很經典的一篇文章
伽利略的故事
在伽利略之前,古希臘的亞里士多德認為,物體下落的快慢是不一樣的。它的下落速度和它的重量成正比,物體越重,下落的速度越快。比如說,10千克重的物體,下落的速度要比1千克重的物體快10倍。

日本侵略中國所犯下的罪行是事實 就算他們在怎樣否定 編造 都是沒用的 我們不用像他們那樣態度激烈的急於狡辯 因為事實勝於雄辯 相信全世界的人民都會明白的

『伍』 關於辯論會的故事

科學的弊處
1. 人類依靠科學成果而不動腦,
使腦袋荒廢,
變得懶惰,
勞動力減少,
多數人瀕臨下崗。
1:環境污染.這個是最直接的也是最顯眼的壞處.
2:物種滅絕加快.這是由環境污染和人類的捕殺所造成的科技發展的
壞處.
3:人身安全越來越沒保障.現在平均每天都有數以萬計的犯罪行為發 生.而其犯罪手段大多都與當下時新科技相關.尤其是槍械犯罪,更是讓普通人民防不勝防.而從第二次世界大戰我們已經可以看出,隨著科技的發展,現在的戰爭所造成的破壞與損失以遠遠不是以前可比的
甚至有可能造成人類滅亡的命運.
4:人類身體素質大不如前.隨著科技發展,氣車,火車,飛機等各種交通工具的出現使人類的日常生活發生了重大改變,人類已經不再總是依賴自己的兩條腿,因而現在的人類的身體素質和以前相比已經是不能相提並論.以前項羽"力拔山河氣蓋兮"在當今的社會已經是不可能再出現.而這種情況繼續發展下去則有可能使人的四肢萎縮,使人類
出現一個新的形態.
5:各種新興病菌不斷出現,很多病菌的殺傷力已經遠遠超過以前的病菌的破壞力.這是由於醫葯科技的迅速發展加快了病毒的變種.以至於科技的發展速度已經跟不上病毒的變種速度.或許有一天人類會滅亡於某一場大的瘟疫.

環境污染.這個是最直接的也是最顯眼的壞處. 人一直以為地球上的海、陸、空是無窮盡的,所以從不擔心把千萬噸廢氣送到天空去,又把數以億噸計的垃圾倒進海洋。大家都認為世界這么大,這一點廢物算什麼?我們錯了,其實地球雖大(半徑6300多公里),但生物只能在海拔8公里到海底11公里的范圍內生活,而佔了百分之九十五的生物都只能生存在中間約3公里的范圍內,人竟肆意地從三方面來弄污這有限的生活環境。 海洋污染:主要是從油船與油井漏出來的原油,農田用的殺蟲劑和化肥,工廠排出的污水,礦場流出的酸性溶液;它們使得大部分的海洋湖泊都受到污染,結果不但海洋生物受害,就是鳥類和人類也可能因吃了這些生物而中毒。 陸地污染:垃圾的清理成了各大城市的重要問題,每天千萬噸的垃圾中,好些是不能焚化或腐化的,如塑料、橡膠、玻璃、鋁等廢物,它們成了城市衛生的第一號敵人。 空氣污染:這是最為直接與嚴重的了,主要來自工廠、汽車、發電廠等等放出的一氧化碳和硫化氫等,每天都有人因接觸了這些污濁空氣而染上呼吸器官或視覺器官的毛病。我們若仍然漠視專家的警告,將來一定會落到無半寸凈土可住的地步。 物種滅絕加快.這是由環境污染和人類的捕殺所造成的.也屬於科技發展的壞處. 人身安全越來越沒保障.現在平均每天都有數以萬計的犯罪行為發生.而其犯罪手段大多都與當下時新科技相關.尤其是槍械犯罪,更是讓普通人民防不勝防.而從第二次世界大戰我們已經可以看出,隨著科技的發展,現在的戰爭所造成的破壞與損失以遠遠不是以前可比.甚至有可能造成人類滅亡的命運.
與日俱增。1996年,我國的塑料包裝用量達243萬噸,年平均增長率超過
20%,特別是城市、主要交通沿線、旅遊景點的垃圾中塑料廢棄物迅速增加。
據調查,北京的生活垃圾年產量已達300萬噸,其中廢塑料約佔3%,年增
長率達48%。沿海地區城市的垃圾中塑料成分更高,達8-10%。這些廢
塑料在垃圾中占的比例若以體積計算,已達三分之一以上,而且大大增加了
垃圾處理的難度和費用。
由於廢塑料幾百年都難以降解,若丟棄在自然環境中,會給蚊子、蒼蠅和
細菌提供生存繁育的溫床;若埋藏在地下,則容易污染地下水,妨礙植物根
系生長,破壞土壤品質,影響作物收成;若用火焚燒處理,將產生多種有毒氣
體。「白色污染」已成為當前危害我國社會環境的一大公害,嚴重阻礙了我國
經濟和環境的可持續發展。

『陸』 事實勝於雄辯的故事概括

伽利略的故事
在伽利略之前,古希臘的亞里士多德認為,物體下落的快慢是不一樣的。它的下落速度和它的重量成正比,物體越重,下落的速度越快。比如說,10千克重的物體,下落的速度要比1千克重的物體快10倍。
1700多年前以來,人們一直把這個違背自然規律的學說當成不可懷疑的真理。年輕的伽利略根據自己的經驗推理,大膽地對亞里士多德的學說提出了疑問。經過深思熟慮,他決定親自動手做一次實驗。他選擇了比薩斜塔作實驗場。這一天,他帶了兩個大小一樣但重量不等的鐵球,一個重100磅,是實心的;另一個重1磅,是空心的。伽利略站在比薩斜塔上面,望著塔下。塔下面站滿了前來觀看的人,大家議論紛紛。有人諷刺說:「這個小夥子的神經一定是有病了!亞里士多德的理論不會有錯的!」實驗開始了,伽利略兩手各拿一個鐵球,大聲喊道:「下面的人們,你們看清楚,鐵球就要落下去了。」說完,他把兩手同時張開。人們看到,兩個鐵球平行下落,幾乎同時落到了地面上。所有的人都目瞪口呆了。伽伸利略的試驗,揭開了落體運動的秘密,推翻了亞里士多德的學說。這個實驗在物理學的發展史上具有劃時代的重要意義。
參考資料:http://..com/question/41788154.html?si=3

『柒』 求事實不一定勝於雄辯的例子

禪宗有言:「以手指月,指並非月」,手指頭只是指導我們看清月亮的手段,而非月亮本身。而人的語言和報紙、電視、互聯網等媒介當然也不是事實本身。但在一個信息不暢、媒介有限的世界裡,媒介就壟斷性地決定了事實真相。

所以,「事實」,有時候不一定勝於雄辯,因為確確實實有「雄辯」者,壟斷了事實真相,製造輿論,用雄辯擊敗過事實

盡管我們很不願意,盡管我們很明白事實才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准,很希望凡事都能讓事實來說話。

但是,我們不得不痛心地承認,在歷史上,「事實不一定勝於雄辯的例子」實在太多,這是我們不得不承認的事實,在這個眾所周知的「事實」面前,確實「雄辯」沒有用武之地……

(看似在承認對方的「事實勝於雄辯」,但,實際上,要記得提醒大家,只有「事實」被「眾所周知」了,也就是必須滿足很高的條件、要求,才能勝於雄辯)

如果您有興趣,去《戰國策》找找,遍地都是「雄辯勝事實」的歷史案例,在那個時代,是類似蘇秦張儀這樣的雄辯家縱橫的時代

============

幫人幫到底,我花時間去找了幾個歷史故事,也許你能用得上

第1個故事:同一個事實,雄辯者如何解讀,決定了所謂的「真相」

秦國派樗里疾率領100輛馬車去訪問西周,西周君用100名士卒的盛大儀式出城歡迎,儀式隆重,非常重視和尊敬樗里疾。

楚王知道以後大為憤怒,嚴詞責難周君不該這樣重視秦國使者。

周臣游騰就對楚王解釋說:

「以前晉的智伯要討伐仇由時,先贈送由一口大鍾,仇由為了能用大車運這口大鍾,就特別修了一條寬廣的道路。誰也沒料到智伯卻乘機由這條道路進兵攻擊仇由,仇由終於因此而滅亡,這主要是因為仇由沒有防備的緣故。齊桓公攻打蔡國時,表面上聲稱去攻打楚國,實際上卻是討伐蔡國。

如今秦國是一個虎狼之國,貪得無厭,兇猛無比,還有吞滅周朝的野心,秦國派樗里疾率領100輛戰車到西周時,周君當然非常害怕,於是心裡以當年的蔡國和仇由的事情作為警戒,在歡迎儀式上派手持長柄武器的士兵走在前面,派手持強弓的士兵走在後面,名義上是歡迎、保衛樗里疾,實際上是圍住他。周君難道不愛他的國家嗎?惟恐一旦被滅,對您楚國也不利,這是為了大王擔憂啊。」

楚王這才高興起來。

(不管西周君是歡迎樗里疾還是防備樗里疾,整個儀式是完全可以有多種解釋的。

事實在於你如何去傳播它,語言作為一種傳播方式,對事實本身甚至會起到支配、調遣和改變的作用。)

第2個故事,大家熟悉的群英會

事實的真相是:周瑜要借刀殺人,除掉曹操的水軍統帥,「雄辯」的方式很簡單,一封假的書信。美周郎不發一言卻能迷惑對手的才能,掩蓋了事實的真相……

為什麼「好人」利用「掩蓋事實迷惑真相」的手段,人們就稱其為「妙計」;而「雄辯」者採用同樣手段,我們就不能接受呢?

在這個虛構的故事裡,周瑜就是那個用「雄辯」戰勝了「事實」,並且受到廣泛稱贊的人……

(不要認為,雄辯,就一定要滔滔不絕,口若懸河,雄辯的目的,就是左右別人對某個「事實」的判讀)

『捌』 有關一個古希臘雄辯家的故事.

德摩斯梯尼

德摩斯梯尼天生口吃,嗓音微弱,還有聳肩的壞習慣。在常人看來,他似乎沒有一點當
演說家的天賦,因為在當時的雅典,一名出色的演說家必須聲音洪亮,發音清晰,姿勢優
美,富有辯才。為了成為卓越的政治演說家,德摩斯梯尼做了超過常人幾倍的努力,進行了
異常刻苦的學習和訓練。他最初的政治演說是很不成功的,由於發音不清,論證無力,多次
被轟下講壇。為此,他刻苦讀書學習。據說,他抄寫了《伯羅奔尼撒戰爭史》8遍;他虛心
向著名的演員請教發音的方法;為了改進發音,他把小石子含在嘴裡朗讀,迎著大風和波濤
講話;為了去掉氣短的毛病,他一邊在陡峭的山路上攀登,一邊不停地吟詩;他在家裡裝了
一面大鏡子,每天起早貪黑地對著鏡子練習演說;為了改掉說話聳肩的壞習慣,他在頭頂上
懸掛一柄劍,或懸掛一把鐵權;他把自己剃成陰陽頭,以便能安心躲起來練習演說……
德摩斯梯尼不僅訓練自己的發音,而且努力提高政治、文學修養。他研究古希臘的詩
歌、神話,背誦優秀的悲劇和喜劇,探討著名歷史學家的文體和風格。柏拉圖是當時公認的
獨具風格的演講大師,他的每次演講,德摩斯梯都前去聆聽,並用心琢摩大師的演講技巧……
經過十多年的磨練,德摩斯梯尼終於成為一位出色的演說家,他的著名的政治演說為他
建立了不朽的聲譽,他的演說詞結集出版,成為古代雄辯術的典範,打動了千千萬萬讀者的
心。

『玖』 有沒有什麼關於辯論的故事,急求!!!

本文試以技法理論結合對實際辯例的分析,向大家介紹幾種反客為主的技巧。
(一)借力打力
武俠小說中有一招數,名叫"借力打力",是說內力深厚的人,可以借對方攻擊之力反擊對方。這種方法也可以運用到論辯中來。
例如,在關於"知難行易"的辯論中,有這么一個回合:
正方:對啊!那些人正是因為上了刑場死到臨頭才知道法律的威力。法律的尊嚴,可謂"知難"哪,對方辨友!(熱烈掌聲)
當對方以"知法容易守法難"的實例論證於知易行難"時,正方馬上轉而化之從:"知法不易"的角度強化己方觀點,給對方以有力的回擊。扭轉了被動局勢。
這里,正方之所以能借反方的例證反治其身,是因為他有一系列並沒有表現在口頭上的、重新解釋字詞的理論作為堅強的後盾:辯題中的"知",不僅僅是"知道"的"知".更應該是建立在人類理性基礎上的"知";守法並不難,作為一個行為過程,殺人也不難,但是要懂得保持人的理性,剋制內心滋生出惡毒的殺人慾望,卻是很難。這樣,正方寬廣、高位定義的"知難"和"行易"借反方狹隘、低位定義的"知易"和"行難…的攻擊之力,有效地回擊了反方,使反方構建在"知"和"行"表淺層面上的立論框架崩潰了。
(二)移花接木
剔除對方論據中存在缺陷的部分,換上於我方有利的觀點或材料,往往可以收到"四兩撥千斤"的奇效。我們把這一技法喻名為"移花接木"。
例如.在《知難行易》的論辯中曾出現過如下一例:
反方:古人說"蜀遭難,難於上青天",是說蜀道難走,"走"就是"行"嘛!要是行不難,孫行者為什麼不叫孫知者?
正方:孫大聖的小名是叫孫行者,可對方辯友知不知道,他的法名叫孫悟空,"悟"是不是"知"?
這是一個非常漂亮的"移花接木"的辯例。反方的例證看似有板有眼,實際上有些牽強附會:以"孫行者為什麼不叫孫知者"為駁難,雖然是一種近乎強詞奪理的主動,但畢竟在氣勢上佔了上風。正方敏銳地發現了對方論據的片面性,果斷地從"孫悟空"這一面著手,以"悟"就是"知"反詰對方,使對方提出關於"孫大聖"的引證成為抱薪救火、惹火燒身。
移花接木的技法在論辯理論中屬於強攻,它要求辯手勇於接招,勇於反擊,因而它也是一種難度較大、對抗性很高。說服力極強的論辯技巧。誠然,實際臨場上雄辯滔滔,風雲變幻,不是隨時都有"孫行者""孫悟空"這樣現成的材料可供使用的,也就是說,更多的"移花接木"。需要辯手對對方當時的觀點和我方立場進行精當的歸納或演繹。
比如,在關於"治貧比治愚更重要"的論辯中,正方有這樣一段陳詞:"…對方辯友以迫切性來衡量重要性,那我倒要告訴您,我現在肚子餓得很,十萬火急地需要食物來充飢,但我還是要辯下去,因為我意識到論辯比充飢更重要。"話音一落,掌聲四起。這時反方從容辯道:"對方辯友,我認為』有飯不吃』和』無飯可吃』是兩碼事……"反方的答辯激起了更熱烈的掌聲。正方以"有飯不吃"來論證貧困不足以畏懼和治愚的相對重要性,反方立即從己方觀點中歸納出"無飯可吃"的旨要,鮮明地比較出了兩者本質上的天差地別,有效地扼制了對方偷換概念的傾向。
(三)順水推舟
表面上認同對方觀點,順應對方的邏輯進行推導,並在推導中根據我方需要,設置某些符合情理的障礙,使對方觀點在所增設的條件下不能成立,或得出與對方觀點截然相反的結論。
例如,在"愚公應該移山還是應該搬家"的論辯中:
反方:……我們要請教對方辨友,愚公搬家解決了困難,保護了資源,節省了人力、財力,這究竟有什麼不應該?
正方:愚公搬家不失為一種解決問題的好辦法,可愚公所處的地方連門都難出去,家又怎麼搬?……可見,搬家姑且可以考慮,也得在移完山之後再搬呀!
神話故事都是誇大其事以顯其理的,其精要不在本身而在寓意,因而正方絕對不能讓反方迂旋於就事論事之上,否則,反方符合現代價值取向的"方法論"必占上手。從上面的辯詞來看,反方的就事論事,理據充分,根基扎實,正方先順勢肯定"搬家不失為一種解決問題的好辦法",既而均人"愚公所處的地方連門都難出去"這一條件,自然而然地導出"家又怎麼搬"的詰問,最後水到渠成,得出"先移山,後搬家"的結論。如此一系列理論環環相扣。節節貫穿,以勢不可當的攻擊力把對方的就事論事打得落花流水,真可謂精彩絕倫!
(四)正本清源
所謂正本清源,本文取其比喻義而言,就是指出對方論據與論題的關聯不緊或者背道而馳,從根本上矯正對方論據的立足點,把它拉人我方"勢力范圍",使其恰好為我方觀點服務。較之正向推理的"順水推舟"法,這種技法恰是反其思路而行之。
例如,在"跳槽是否有利於人才發揮作用"的論辯中,有這樣一節辯詞:
正方:張勇,全國乒乓球錦標賽的冠軍,就是從江蘇跳槽到陝西,對方辯友還說他沒有為陝西人民作出貢獻,真叫人心寒啊!(掌聲)
反方:請問到體工隊可能是跳槽去的嗎?這恰恰是我們這里提倡的合理流動啊!(掌聲)對方辨友戴著跳槽眼鏡看問題,當然天下烏鴉一般黑,所有的流動都是跳槽了。(掌聲)
正方舉張勇為例,他從江蘇到陝西後,獲得了更好地發展自己的空間,這是事實。反方馬上指出對方具體例證引用失誤:張勇到體工隊,不可能是通過"跳槽"這種不規范的人才流動方式去的,而恰恰是在"公平、平等、競爭、擇優"的原則下"合理流動"去的,可信度高、說服力強、震撼力大,收到了較為明顯的反客為主的效果。
(五)釜底抽薪
刁鑽的選擇性提問,是許多辯手慣用的進攻招式之一。通常,這種提問是有預謀的,它能置人於"二難"境地,無論對方作哪種選擇都於己不利。對付這種提問的一個具體技法是,從對方的選擇性提問中,抽出一個預設選項進行強有力的反詰,從根本上挫敗對方的銳氣,這種技法就是釜底抽薪。
例如,在"思想道德應該適應(超越)市場經濟"的論辯中,有如下一輪交鋒:
反方:…我問雷鋒精神到底是無私奉獻精神還是等價交換精神?
正方:…對方辨友這里錯誤地理解了等價交換,等價交換就是說,所有的交換都要等價,但並不是說所有的事情都是在交換,雷鋒還沒有想到交換,當然雷鋒精神談不上等價了。(全場掌聲)
反方:那我還要請問對方辯友,我們的思想道德它的核心是為人民服務的精神,還是求利的精神?
正方:為人民服務難道不是市場經濟的要求嗎?(掌聲)
第一回合中,反方有"請君人瓮"之意,有備而來。顯然,如果以定勢思維被動答問,就難以處理反方預設的"二難":選擇前者,則剛好證明了反方"思想道德應該超越市場經濟"的觀點;選擇後者,則有背事實,更是謬之千里。但是,正方辯手卻跳出了反方"非此即彼"的框框設定,反過來單刀直入,從兩個預設選項抽出"等價交換",以倒樹尋根之勢徹徹底底地推翻了它作為預設選項的正確性,語氣從容,語鋒犀利,其應變之靈活、技法之高明,令人嘆為觀止!
當然,辯場上的實際情況十分復雜,要想在論辯中變被動為主動,掌握一些反客為主的技巧還僅僅是一方面的因素,另一方面,反客為主還需要仰仗於非常到位的即興發揮,而這一點卻是無章可循的。
(六)攻其要害
在辯論中常常會出現這樣的情況:雙方糾纏在一些細枝末節的問題、例子或表達上爭論不休,結果,看上去辯得很熱鬧,實際上已離題萬里。這是辯論的大忌。一個重要的技巧就是要在對方一辯、二辯陳詞後,迅速地判明對方立論中的要害問題,從而抓住這一問題,一 攻到底,以便從理論上徹底地擊敗對方。如「溫飽是談道德的必要條件」這一辯題的要害是 :在不溫飽的狀況下,是否能談道德?在辯論中只有始終抓住這個要害問題,才能給對方以致命的打擊。在辯論中,人們常常有「避實就虛」的說法,偶爾使用這種技巧是必要的。比如,當對方提出一個我們無法回答的問題時,假如強不知以為知,勉強去回答,不但會失分 ,甚至可能鬧笑話。在這種情況下,就要機智地避開對方的問題,另外找對方的弱點攻過去 。然而,在更多的情況下,我們需要的是「避虛就實」,「避輕就重」,即善於在基本的、 關鍵的問題上打硬仗。如果對方一提問題,我方立即迴避,勢必會給評委和聽眾留下不好的印象,以為我方不敢正視對方的問題。此外,如果我方對對方提出的基本立論和概念打擊不力,也是很失分的。善於敏銳地抓住對方要害,猛攻下去,務求必勝,乃是辯論的重要技巧。
(七)利用矛盾
由於辯論雙方各由四位隊員組成,四位隊員在辯論過程中常常會出現矛盾,即使是同一 位隊員,在自由辯論中,由於出語很快,也有可能出現矛盾。一旦出現這樣的情況,就應當 馬上抓住,竭力擴大對方的矛盾,使之自顧不暇,無力進攻我方。比如,在與劍橋隊辯論時 ,劍橋隊的三辯認為法律不是道德,二辯則認為法律是基本的道德。這兩種見解顯然是相互矛盾的,我方乘機擴大對方兩位辯手之間的觀點裂痕,迫使對方陷入窘境。又如對方一辯起先把「溫飽」看作是人類生存的基本狀態,後來在我方的凌厲攻勢下,又大談「飢寒」狀態 ,這就是與先前的見解發生了矛盾,我方「以子之矛,攻子之盾」,使對方於急切之中,理屈詞窮,無言以對。
(八)「引蛇出洞」
在辯論中,常常會出現膠著狀態:當對方死死守住其立論,不管我方如何進攻,對方只用幾句話來應付時,如果仍採用正面進攻的方法,必然收效甚微。在這種情況下,要盡快調整進攻手段,採取迂迴的方法,從看來並不重要的問題入手,誘使對方離開陣地,從而打擊對方,在評委和聽眾的心目中造成轟動效應。 在我方和悉尼隊辯論「艾滋病是醫學問題,不是社會問題」時,對方死守著「艾滋病是由HIV病毒引起的,只能是醫學問題」的見解,不為所動。於是,我方採取了「引蛇出洞」 的戰術,我方二辯突然發問:「請問對方,今年世界艾滋病日的口號是什麼?」對方四位辯手面面相覷,為不致於在場上失分太多,對方一辯站起來亂答一通,我方立即予以糾正,指出今年的口號是「時不我待,行動起來」,這就等於在對方的陣地上打開了一個缺口,從而瓦解了對方的堅固的陣線。
(九)「李代桃僵」
當我們碰到一些在邏輯上或理論上都比較難辯的辯題時,不得不採用「李代桃僵」的方法,引入新的概念來化解困難。比如,「艾滋病是醫學問題,不是社會問題」這一辯題就是很難辯的,因為艾滋病既是醫學問題,又是社會問題,從常識上看,是很難把這兩個問題然分開的。因此,按照我方預先的設想,如果讓我方來辯正方的話,我們就會引入「社會影 響」這一新概念,從而肯定艾滋病有一定的「社會影響」,但不是「社會問題」,並嚴格地確定「社會影響」的含義,這樣,對方就很難攻進來。後來,我們在抽簽中得到了辯題的反方,即「艾滋病是社會問題,不是醫學問題」,在這種情況下,如果我們完全否認艾滋病是醫學問題,也會於理太悖,因此,我們在辯論中引入了「醫學途徑」這一概念,強調要用」 社會系統工程」的方法去解決艾滋病,而在這一工程中,「醫學途徑」則是必要的部分之一 。這樣一來,我方的周旋餘地就大了,對方得花很大力氣糾纏在我方提出的新概念上,其攻擊力就大大地弱化了。 「李代桃僵」這一戰術之意義就在於引入一個新概念與對方周旋,從而確保我方立論中 的某些關鍵概念隱在後面,不直接受到對方的攻擊。
辯論是一個非常靈活的過程,在這一過程中,可以施展的技巧的一些比較重要的技巧。 經驗告訴我們,只有使知識積累和辯論技巧珠聯璧合,才可能在辯論賽中取得較好的成績。
(十)緩兵之計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可以見到如下情況:當消防隊接到求救電話時,常會用慢條斯理的口氣來回答,這種和緩的語氣,是為了穩定說話者的情緒,以便對方能正確地說明情況。又如,兩口子爭吵,一方氣急敗壞,一方不焦不躁,結果後者反而佔了上風。再如,政治思想工作者常常採用「冷處理」的方法,緩慢地處理棘手的問題。這些情況都表明,在某些特定的場合,「慢」也是處理問題、解決矛盾的好辦法。論辯也是如此,在某些特定的論辯局勢下,快攻速戰是不利的,緩進慢動反而能制勝。
例如,1940年,丘吉爾在張伯倫內閣中擔任海軍大臣,由於他力主對德國宣戰而受到人們的尊重。當時,輿論歡迎丘吉爾取代張伯倫出任英國首相,丘吉爾也認為自己是最恰當的人選。但丘吉爾並沒有急於求成而是採取了「以慢制勝」的策略。他多次公開表示在戰爭爆發的非常時期,他將准備在任何人領導下為自己的祖國服務。
當時,張伯倫和保守黨其他領袖決定推舉擁護綏靖政策的哈利法克斯勛爵作為首相候選人。然而主戰的英國民眾公認在政壇上只有丘吉爾才具備領導這場戰爭的才能。在討論首相人選的會議上,張伯倫問:「丘吉爾先生是否同意參加哈利法克斯領導的政府?」能言善辯的丘吉爾卻一言不發,足足沉默了兩分鍾之久。哈利法克斯和其他人明白,沉默意味著反對。一旦丘吉爾拒絕入閣,新政府就會被憤怒的民眾推翻。哈利法克斯只好首先打破沉默,說自己不宜組織政府。丘吉爾的等待終於換來了英國國王授權他組織新政府。
再舉一例,在某商店裡,一位顧客氣勢洶洶找上門來,喋喋不休地說:「這雙鞋鞋跟太高了,樣式也不好……」商店營業員一聲不吭,耐心地聽他把話說完,一直沒打斷他。等這位顧客不再說了,營業員才冷靜地說:「您的意見很直爽,我很欣賞您的個性。這樣吧,我到裡面去,再另行挑選一雙,好讓您稱心。」「如果您不滿意的話,我願再為您服務。」這位顧客的不滿情緒發泄完了,也覺得自己有些太過分了,又見營業員是如此耐心地回答自己的問題,也很不好意思。結果他來了個180°的大轉彎,稱贊營業員給他新換的實際上並無太大差別的鞋,說:「嘿,這雙鞋好,就像是為我訂做的一樣。」營業員以慢對快,以冷對熱,讓顧客把怒氣宣洩出來,達到了心理平衡,化解了這一場糾紛。
從上面的例子中,我們可以概括出在論辯中要正確使用「以慢制勝」法,至少要注意以下三點:
其一,以慢待機 後發制人
俗話說:「欲速則不達。」在時機不成熟時倉促行事,往往達不到目的。論辯也是如此,「慢」在一定條件下也是必須的。「以慢制勝」法實際上是論辯中的緩兵之計,緩兵之計是延緩對方進兵的謀略。當論辯局勢不宜速戰速決,或時機尚不成熟時,應避免針尖對麥芒式的直接交鋒,而應拖延時間等待戰機的到來。一旦時機成熟,就可後發制人,戰勝論敵。如第一例中,丘吉爾在時機不成熟時,不急於成功,以慢待機。在討論首相人選的關鍵時刻,以沉默表示反對,最終贏得了勝利。
其二,以慢施謀 以弱克強
「以慢制勝」法適用於以劣勢對優勢、以弱小對強大的論辯局勢。它是弱小的一方為了戰勝貌似強大的一方而採取的一種謀略手段。「慢」中有計謀,緩動要巧妙。這里的「慢」並非反應遲鈍,不擅言辭的同義語,而是大智若愚、大辯若訥的雄辯家定計施謀的法寶之一。如第一例中,丘吉爾面對張伯倫的追問,裝聾作啞,拖延時間,實際上是假痴不癲的緩兵之計。在這一種韌性的相持中,張伯倫一方終於沉不住氣了,丘吉爾以慢施謀終於取得了勝利。
其三,以慢制怒 以冷對熱
「慢」在論辯中還是一種很好的「制怒」之術。論辯中唇槍舌劍,自控力較差的人很容易激動。在這種情況下,要說服過分激動的人,宜用慢動作、慢語調來應付。以慢制怒,以冷對熱,才能使其「降溫減壓」。只有對方心平氣和了,你講的道理他才能順利接受。如第二例中的營業員,就是以冷靜的態度、和緩的語氣,平息了對方的怒氣,化解了矛盾。
總之,論辯中的「快」與「慢」也是一種對立統一的辯證關系。兵貴神速,「快」當然好。可是,有時「慢」也有「慢」的妙處。「慢」可待機,「慢」可施謀,「慢」 可制怒。「慢」是一種韌性的戰術,「慢」是一場持久戰,「慢」是舌戰中的緩兵之計。緩動慢進花的時間雖長,繞的彎子雖大,然而在許多時候,它卻往往是取得勝利的捷徑.

熱點內容
古代勵志的名言 發布:2021-03-16 21:50:46 瀏覽:209
形容兒孫繞膝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9:35 瀏覽:878
席慕蓉賞析印記 發布:2021-03-16 21:48:26 瀏覽:311
權力很大含有手的成語 發布:2021-03-16 21:48:22 瀏覽:584
能聽的兒童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8:15 瀏覽:285
關於足球的詩歌詞句 發布:2021-03-16 21:47:40 瀏覽:870
拖拉機的古詩 發布:2021-03-16 21:42:53 瀏覽:571
亮甜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2:00 瀏覽:831
廣東話生日快樂祝福語 發布:2021-03-16 21:38:55 瀏覽:409
噓的短句 發布:2021-03-16 21:38:07 瀏覽: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