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故事大全 » 中國古代寓言故事

中國古代寓言故事

發布時間: 2021-01-01 04:23:45

1. 中國古代寓言故事主要內容

寓言故事主要內容是是含有諷喻或明顯教訓意義的故事。它的結構簡短,多用借喻手法,使富有教訓意義的主題或深刻的道理在簡單的故事中體現。

寓言的故事情節設置的好壞關繫到寓言的未來。中國歷來有些著名的寓言故事如《指鹿為馬》、《掩耳盜鈴》、《濫竽充數》、《守株待兔》、《刻舟求劍》、《畫蛇添足》等。

1、指鹿為馬

秦朝二世皇帝的時候,丞相趙高想造反,怕別的臣子不附和,就先試驗一下。他把一隻鹿獻給二世,說:「這是馬。」二世笑著說:「丞相錯了吧,把鹿說成馬了。」問旁邊的人,有的不說話,有的說是馬,有的說是鹿。事後趙高就暗中把說是鹿的人殺了。

2、掩耳盜鈴

春秋時侯,晉國貴族智伯滅掉了范氏。有人趁機跑到范氏家裡想偷點東西,看中了一口大大的鍾。這個人想要把它敲碎拿走,但是敲擊是有聲音的,於是他捂住了自己的耳朵以為這樣就聽不見了。結果在他敲鍾的時候,人們聽到鍾聲蜂擁而至把小偷捉住了。

3、濫竽充數

古時候,齊國的國君齊宣王愛好音樂,尤其喜歡聽吹竽,手下有300個善於吹竽的樂師。齊宣王喜歡熱鬧,愛擺排場,總想在人前顯示做國君的威嚴,所以每次聽吹竽的時候,總是叫這300個人在一起合奏給他聽。

有個南郭先生聽說了齊宣王的這個癖好,覺得有機可乘,是個賺錢的好機會,就跑到齊宣王那裡去,吹噓自己說:「大王啊,我是個有名的樂師,聽過我吹竽的人沒有不被感動的,就是鳥獸聽了也會翩翩起舞,花草聽了也會合著節拍顫動,我願把我的絕技獻給大王。」

齊宣王聽得高興,不加考察,很痛快地收下了他,把他也編進那支300人的吹竽隊中。這以後,南郭先生就隨那300人一塊兒合奏給齊宣王聽,和大家一樣拿優厚的薪水和豐厚的賞賜,心裡得意極了。

其實南郭先生撒了個彌天大謊,他壓根兒就不會吹竽。每逢演奏的時候,南郭先生就捧著竽混在隊伍中,人家搖晃身體他也搖晃身體,人家擺頭他也擺頭,臉上裝出一副動情忘我的樣子,看上去和別人一樣吹奏得挺投入,還真瞧不出什麼破綻來。

南郭先生就這樣靠著蒙騙混過了一天又一天,不勞而獲地白拿薪水。可是好景不長,過了幾年,愛聽竽合奏的齊宣王死了,他的兒子齊湣(min)王繼承了王位。齊湣王也愛聽吹竽,可是他和齊宣王不一樣,認為300人一塊兒吹實在太吵,不如獨奏來得悠揚逍遙。

於是齊湣王發布了一道命令,要這300個人好好練習,作好准備,他將讓它300人輪流來一個個地吹竽給他欣賞。樂師們知道命令後都積極練習,想一展身手,只有那個濫竽充數的南郭先生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惶惶不可終日。他想來想去,覺得這次再也混不過去了,只好連夜收拾行李逃走了。

4、農夫和蛇

在一個寒冷的冬天,趕集完回家的農夫在路邊發現了一條凍僵了的蛇。他很可憐它,就把它放在懷里。

當他身上的熱氣把蛇溫暖以後,蛇很快蘇醒了,露出了殘忍的本性,給了農夫致命的傷害——咬了農夫一口。農夫臨死之前說:「我竟然救了一條可憐毒蛇,就應該受到這種報應啊!」

5、守株待兔

相傳在戰國時代宋國,有一個農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遇到好年景,也不過剛剛吃飽穿暖;一遇災荒,可就要忍飢挨餓了.他想改善生活,但他太懶,膽子又特小,干什麼都是又懶又怕,總想碰到送上門來的意外之財。

奇跡終於發生了。深秋的一天,他正在田裡耕地,周圍有人在打獵。吆喝之聲四處起伏,受驚的小野獸沒命的奔跑。突然, 有一隻兔子,不偏不倚,一頭撞死在他田邊的樹根上。

當天,他美美地飽餐了一頓。 從此,他便不再種地。一天到晚,守著那神奇的樹根,等著奇跡的出現。

2. 中國古代寓言故事的作者簡況

1、韓非子

韓非(約公元前280年~公元前233年),又稱韓非子,戰國末期韓國新鄭(今河南省新鄭市)人。傑出的思想家、哲學家和散文家,法家代表人物。他的思想學說一直是中國封建統治階級運用的基礎。其文學功底之深厚,為後世留下了大量名言、名著。

韓非的文章構思精巧,描寫大膽,語言幽默,於平實中見奇妙,具有耐人尋味、警策世人的藝術效果。最著名的有「自相矛盾」、「守株待兔」、「諱疾忌醫」、「濫竽充數」、「老馬識途」等等。

2、柳宗元

柳宗元,字子厚,他是唐朝時期的文學家、散文家。他的文學方面有六百餘篇的著作,在詩歌、辭賦、散文等當面都有很好的成就。同時他和韓愈又是唐朝古文運動的倡導者,他們與宋朝時期的蘇洵、蘇軾、蘇轍、王安石、歐陽修、曾鞏合稱為唐宋(散文)八大家。代表作有《黔之驢》等。

3、孟子

(公元前372年—公元前289年),名軻,字子輿,華夏族,鄒(今山東鄒城市)人。戰國時期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學派的代表人物。與孔子並稱「孔孟」。代表作有《魚我所欲也》、《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和《生於憂患,死於安樂》,《寡人之於國也》。

4、莊子

莊子原名叫做莊周,祖先曾是宋國的王室血脈,公元前369年出生於宋國蒙城,繼承了老子的道家思想開創了獨特的莊子哲學,是後世公認的道家兩大代表人物之一。

莊子不僅在道學和哲學上有深厚的研究,他同時也是戰國時期著名的思想家和文學家。代表的經典寓言有《庖丁解牛》、《井底之蛙》等。

5、張彥遠

張彥遠(815年~907年),字愛賓,蒲州猗氏(今山西臨猗縣)人。唐朝大臣、畫家、繪畫理論家,中書令張嘉貞玄孫,殿中侍御史張文規之子。

出身三代相門,博學有文辭。 擅長書畫,精於鑒賞,初為左補闕。大中初年(847年),遷任祠部員外郎。咸通三年(862年),任舒州刺史。乾符初年(874年),任大理卿。

天祐四年(907年),去世,享年九十三歲,著有《歷代名畫記》、《法書要錄》、《彩箋詩集》、《三祖大師碑陰記》、《山行詩》等。

熱點內容
古代勵志的名言 發布:2021-03-16 21:50:46 瀏覽:209
形容兒孫繞膝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9:35 瀏覽:878
席慕蓉賞析印記 發布:2021-03-16 21:48:26 瀏覽:311
權力很大含有手的成語 發布:2021-03-16 21:48:22 瀏覽:584
能聽的兒童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8:15 瀏覽:285
關於足球的詩歌詞句 發布:2021-03-16 21:47:40 瀏覽:870
拖拉機的古詩 發布:2021-03-16 21:42:53 瀏覽:571
亮甜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2:00 瀏覽:831
廣東話生日快樂祝福語 發布:2021-03-16 21:38:55 瀏覽:409
噓的短句 發布:2021-03-16 21:38:07 瀏覽: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