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故事大全 » 徐悲鴻的故事

徐悲鴻的故事

發布時間: 2020-12-18 11:31:10

A. 徐悲鴻的故事

1、與人打賭

徐悲鴻先生剛剛去法國留學的時候,開始有一位外國同學瞧不起中國,徐悲鴻先生很義正言辭的對那個學生說:「既然你瞧不起我的國家,那麼好,從現在開始,我代表我的國家,你代表你的國家,我們來等到畢業的時候再看。」此後,徐悲鴻先生發憤圖強努力練習,鑽研繪畫。

2、換伯年畫

徐悲鴻一生崇拜任伯年,自說是任伯年「後身」,因任伯年死的那天,正是徐悲鴻出生之日。想不到,任伯年五十六歲去世,徐悲鴻也只活了五十八歲。

徐悲鴻注意收藏任伯年作品,但由於徐悲鴻不願賣畫,生活拮據,見到任伯年畫,只能拿自己的畫和別人交換。最初,徐畫三、四張才換任畫一張,後來逐漸減少,到四十年代,一張徐畫就能換任畫一張。

徐悲鴻為任伯年編寫了年譜。他在其中評價道,任伯年繪畫最精彩處,在對象嘴和腳的描繪,挺拔而有力。

3、枯枝朽木

1929年9月,徐悲鴻由蔡元培引薦,就任北平大學藝術學院院長。徐悲鴻轉而聘齊白石為教授。當時的北平畫壇,死氣沉沉,以摹仿古人為能事,保守勢力相當頑固。木匠出生的齊白石大膽創新,變革畫法,可惜,卻得不到多少響應,北平畫壇對他一片冷嘲熱諷。

當徐悲鴻乘坐四輪馬車來到齊家時,齊白石為其誠心而感動:「我一個星塘老屋拿斧子的木匠,怎敢到高等學府當教授呢?」

「你豈止能教授我徐悲鴻的學生,也能教我徐悲鴻本人啊!」徐悲鴻說,「齊先生,我徐某正要借重您這把斧子,來砍砍北平畫壇上的枯枝朽木!」

4、愛國故事

「七七事變」後,日寇到處燒殺搶掠,使數以萬計的難民逃離家鄉。徐悲鴻冥思苦想:「該如何為國家。為人民、為抗戰出一點力呢?」他決定去新加坡舉辦畫展,籌款捐助難民,同時向海外華僑宣傳抗戰的道理。

1938年歲末,他來到新加坡,正值盛暑天氣。為了准備大量作品在畫展上出售,每天站在畫案前,揮汗如雨地作畫,夜以繼日地工作起來。一位華僑朋友勸阻他不必如此不分晝夜地作畫,徐悲鴻說:「我是在為祖國苦難中的同胞作畫啊!」

日日夜夜的煎熬使徐悲鴻突然病倒了,腰部劇烈疼痛,他被迫在病床上躺了下來。腰疼尚未痊癒,他又頑強地拿起了畫筆。畫展如期開幕,華僑們踴躍支持祖國抗戰,競相購買徐悲鴻的作品。畫展結束後,他把賣得的巨額畫款,全部捐獻用來救濟難氏,自己分文不取,連路費也是自己負擔。

5、徐悲鴻勵志學畫

一天,一個外國學生很不禮貌地沖著徐悲鴻說:「徐先生,我明白達仰很看重你,但你別以為進了達仰的門就能當畫家。你們中國人就是到天堂去深造,也成不了才!」徐悲鴻被激怒了,但是他明白,靠爭論是無法改變別人的無知和偏見的,務必用事實讓他們重新認識一下真正的中國人。

從此,徐悲鴻更加奮發努力。他像一匹不知疲倦的駿馬,日夜賓士,勇往直前。那個外國學生,看了徐悲鴻的作品,十分震驚。他找到徐悲鴻,鞠了一躬說:"我承認中國人是很有才能的。看來我犯了一個錯誤,用中國話來說,那就是'有眼不識泰山'。"

B. 徐悲鴻的事跡和小故事(不要過多)

1、與人打賭

徐悲鴻先生剛剛去法國留學的時候,開始有一位外國同學瞧不起中國,徐悲鴻先生很義正言辭的對那個學生說:既然你瞧不起我的國家,那麼好。

從現在開始,我代表我的國家,你代表你的國家,我們來等到畢業的時候再看。此後,徐悲鴻先生發憤圖強努力練習,鑽研繪畫。

2、換伯年畫

徐悲鴻一生崇拜任伯年,自說是任伯年「後身」,因任伯年死的那天,正是徐悲鴻出生之日。想不到,任伯年五十六歲去世,徐悲鴻也只活了五十八歲。

徐悲鴻注意收藏任伯年作品,但由於徐悲鴻不願賣畫,生活拮據,見到任伯年畫,只能拿自己的畫和別人交換。最初,徐畫三、四張才換任畫一張,後來逐漸減少,到四十年代,一張徐畫就能換任畫一張。

徐悲鴻為任伯年編寫了年譜。他在其中評價道,任伯年繪畫最精彩處,在對象嘴和腳的描繪,挺拔而有力。

3、枯枝朽木

1929年9月,徐悲鴻由蔡元培引薦,就任北平大學藝術學院院長。徐悲鴻轉而聘齊白石為教授。當時的北平畫壇,死氣沉沉,以摹仿古人為能事,保守勢力相當頑固。木匠出生的齊白石大膽創新,變革畫法,可惜,卻得不到多少響應,北平畫壇對他一片冷嘲熱諷。

當徐悲鴻乘坐四輪馬車來到齊家時,齊白石為其誠心而感動:「我一個星塘老屋拿斧子的木匠,怎敢到高等學府當教授呢」。

「你豈止能教授我徐悲鴻的學生,也能教我徐悲鴻本人啊!」徐悲鴻說,「齊先生,我徐某正要借重您這把斧子,來砍砍北平畫壇上的枯枝朽木」。

4、徐悲鴻畫馬

1934年春天,徐悲鴻到莫斯科國立博物館舉辦畫展,並為觀眾現場作畫。那天,觀眾把展覽廳擠得水泄不通。徐悲鴻從容地磨墨、鋪紙,轉眼之間,一匹活生生的駿馬便出現在紙上了。

觀眾被徐悲鴻的高超技藝征服了,大廳里響起雷鳴般的掌聲。這時候,一位身材魁梧的元帥撥開人群,走到徐悲鴻面前,彬彬有禮地說:

「徐先生,我能要這幅畫嗎?不然,我會發瘋的」。

徐悲鴻被這位元帥的誠意感動了,他點頭微笑,揮筆題上字,把這幅畫送給了元帥。元帥高興得像打了勝仗似的,和徐悲鴻熱烈擁抱,大聲稱贊道:「徐先生,你不但是東方的一枝神筆,而且是世界的一枝神筆。你筆下的馬,比我騎過的那些戰馬更壯美」。

5、勵志學畫

一天,一個外國學生很不禮貌地沖著徐悲鴻說:「徐先生,我知道達仰很看重你,但你別以為進了達仰的門就能當畫家。你們中國人就是到天堂去深造,也成不了才」。

徐悲鴻被激怒了,但是他知道,靠爭論是無法改變別人的無知和偏見的,必須用事實讓他們重新認識一下真正的中國人。

從此,徐悲鴻更加奮發努力。他像一匹不知疲倦的駿馬,日夜賓士,勇往直前。

那個外國學生,看了徐悲鴻的作品,非常震驚。他找到徐悲鴻,鞠了一躬說:"我承認中國人是很有才能的。看來我犯了一個錯誤,用中國話來說,那就是'有眼不識泰山'"。

C. 徐悲鴻的愛國故事

1、1919年到1927年,他在歐洲一些國家留學。當時的中國,軍閥混戰,貧窮落後,在世界上沒有地位,在外國的中國留學生常受到一些人的歧視。

有一次,許多留學生在一起聚會,一個滿身散發著酒氣的外國學生站起來,惡毒地說:「中國人又蠢又笨,只配當亡國奴,就是把他們送到天堂里去深造,也成不了才!」坐在一旁的徐悲鴻被激怒了,他走到這個洋學生面前,

大聲說:「先生,你不是說中國人不行嗎?那麼,我代表我的祖國,你代表你的國家,我們比一比,等學習結業時,看看到底誰是人才,誰是蠢材!」

從此,徐悲鴻學習得更勤奮了。他到巴黎各大博物館去臨摹世界名畫的時候,常常是帶上一塊麵包一壺水,一去就是一整天,不到閉館的時間不出來。法國畫家達仰非常喜歡徐悲鴻,他從這個中國青年身上,看到了中國人民的堅強毅力。他主動邀請徐悲鴻到家做客,在他畫室里畫畫,並親自給徐悲鴻指導。

有志者,事竟成。徐悲鴻進入巴黎國立高等美術學校後在幾次競賽和考試中獲得了第一名。1924年,他的油畫在巴黎展出時,轟動了巴黎美術界。

歸國後長期從事美術教育,先後任教於國立中央大學藝術系、北平大學藝術學院和北平藝專。1949年後任中央美術學院院長。擅長人物、走獸、花鳥,主張現實主義,於傳統尤推崇任伯年,強調國畫改革融入西畫技法。

作畫主張光線、造型,講求對象的解剖結構、骨骼的准確把握,並強調作品的思想內涵,對當時中國畫壇影響甚大,與張書旗、柳子谷三人被稱為畫壇的「金陵三傑」。所作國畫彩墨渾成,尤以奔馬享名於世。

徐悲鴻被尊稱為中國現代美術教育的奠基者,他主張發展「傳統中國畫」的改良,立足中國現代寫實主義美術,提出了近代國畫之頹廢背景下的《中國畫改良論》。

1953年9月26日,徐悲鴻因腦溢血病逝,享年58歲。按照徐悲鴻的遺願,夫人廖靜文女士將他的作品1200餘件,他一生節衣縮食收藏的唐、宋、元、明、清及近代著名書畫家的作品1200餘件,圖書、畫冊、碑帖等1萬余件, 全部捐獻給國家。

(3)徐悲鴻的故事擴展閱讀:

1、自幼習畫

徐悲鴻出身貧寒,自幼隨父親徐達章學習詩文書畫。出生在屺亭橋鎮的一個平民家庭的徐悲鴻,原名壽康,年長後改名為「悲鴻」。

父親徐達章是私塾先生,能詩文,善書法,自習繪畫,常應鄉人之邀作畫,謀取薄利以補家用。10歲時,已能幫父親在畫面的次要部分填彩敷色, 還能為鄉里人寫「時和世泰,人壽年豐」等春聯。

2、赴外輾轉

17歲時,徐悲鴻獨自到當時商業最發達的上海賣畫謀生,並想借機學習西方繪畫,但數月後卻因父親病重而不得不返回老家。曾短暫求學於南京藝術學院的前身上海美專。

3、留學期

在北洋政府的資助下,24歲的徐悲鴻到法國學習繪畫。抵歐之初,他參觀了英國的大英博物館、國家畫廊、皇家學院的展覽會以及法國的盧佛宮美術館,目睹了大量文藝復興時期以來的優秀作品。徐悲鴻感到自己過去所作的中國畫是體物不精而手放佚,動不中繩,如無韁之馬難以控制。

於是,他刻苦鑽研畫學,並考入巴黎美術學校,受教於弗拉芒格先生,開始接受正規的西方繪畫教育。弗拉芒格擅長於歷史題材的人物畫,其畫作不尚細節的刻畫而注重色彩的和諧搭配與互襯,對徐悲鴻日後油畫風格的形成有著巨大的影響。

4、技融回國

學有所成的徐悲鴻在32歲這一年回到中國,開始在國內投身於美術教育工作,發展自己的藝術事業。1949年新中國成立後,徐悲鴻在擔任政務、行政工作的同時,仍筆耕不輟地進行創作,滿腔熱情地描繪新中國建設中的新人、新事、新面貌。

他為戰斗英雄畫像,到山東導沭整沂水利工程工地體驗生活,為勞模、民工畫像,搜集一點一滴反映新中國建設的素材。

D. 徐悲鴻事跡簡介

徐悲鴻出身貧寒,自幼隨父親徐達章學習詩文書畫。 徐悲鴻母校復旦大學
1912年17歲時便在宜興女子初級師范等學校任圖畫教員。1916年入上海復旦大學法文系半工半讀,並自學素描。1917年留學日本學習美術,不久回國,任北京大學畫法研究會導師,並兼職於孔德學院。1919年赴法國留學,考入巴黎國立美術學校學習油畫、素描,並游歷西歐諸國,觀摩研究西方美術。1927年回國,先後任上海南國藝術學院美術系主任、中央大學(中央大學1949年更名為南京大學)藝術系教授、北京大學藝術學院院長。1933年起,先後在法國、比利時、義大利、英國、德國、蘇聯舉辦中國美術展覽和個人畫展。抗日戰爭爆發後,在香港、新加坡、印度舉辦義賣畫展,宣傳支援抗日。後重返中央大學藝術系任教。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任中華全國美術工作者協會(現中國美術家協會)主席、中央美術學院院長等職,為第一屆全國政協代表。徐悲鴻的作品熔古今中外技法於一爐,顯示了極高的藝術技巧和廣博的藝術修養,是古為今用、洋為中用的典範,在我國美術史上起到了承前啟後、繼往開來的巨大作用。他擅長素描、油畫、中國畫。他把西方藝術手法融入到中國畫中,創造了新穎而獨特的風格。他的素描和油畫則滲入了中國畫的筆墨韻味。他的創作題材廣泛,山水、花鳥、走獸、人物、歷史、神話,無不落筆有神,栩栩如生。他的代表作油畫《田橫五百士》、《徯我後》、中國畫《九方皋》、《愚公移山》等巨幅作品,充滿了愛國主義情懷和對勞動人民的同情,表現了人民群眾堅韌不拔的毅力和威武不屈的精神,表達了對民族危亡的憂憤和對光明解放的嚮往。他常畫的奔馬、雄獅、晨雞等,給人以生機和力量,表現了令人振奮的積極精神。尤其他的奔馬,更是馳譽世界,幾近成了現代中國畫的象徵和標志。徐悲鴻長期致力於美術教育工作。他發現和團結了眾多的美術界著名人士。他培養的學生中人材輩出,許多已成為著名的藝術家,成為中國美術界的中堅骨幹。他對中國美術隊伍的建設和中國美術事業的發展作出的卓越貢獻,無與倫比,影響深遠。 廣西陽朔徐悲鴻故居
1953年9月26日, 徐悲鴻因腦溢血病逝,享年58歲。按照徐悲鴻的願望,夫人廖靜文女士將他的作品1200餘件,他一生節衣縮食收藏的唐、宋、元、明、清及近代著名書畫家的作品1200餘件,圖書、畫冊、碑帖等1萬余件, 全部捐獻給國家。次年,位於北京市西城區新街口北大街53號的徐悲鴻故居被辟為徐悲鴻紀念館,集中保存展出其作品,周恩來總理親自題寫「悲鴻故居」扁額。[2] 2003年,為了紀念和弘揚徐悲鴻先生對中國美術事業的巨大貢獻,設立了全國書畫院系統最高美術獎項「徐悲鴻美術獎」。徐悲鴻美術獎學術性強、規格高。陳玉先、姚思敏、蔡超等十人為首屆獲獎的書畫家。

E. 徐悲鴻的事例

徐悲鴻的事例:

徐悲鴻1919在法國留學,學西畫,歸國後長期從事美術教育,先後任教於專國立中央大學藝屬術系、北平大學藝術學院和北平藝專。

1949年後任中央美術學院院長。擅長人物、走獸、花鳥,主張現實主義,於傳統尤推崇任伯年,強調國畫改革融入西畫技法,作畫主張光線、造型,講求對象的解剖結構、骨骼的准確把握。

並強調作品的思想內涵,對當時中國畫壇影響甚大,與張書旗、柳子谷三人被稱為畫壇的金陵三傑,1953年9月26日,徐悲鴻因腦溢血病逝,享年58歲。

(5)徐悲鴻的故事擴展閱讀:

徐悲鴻一生崇拜任伯年,自說是任伯年後身,因任伯年死的那天,正是徐悲鴻出生之日。想不到,任伯年五十六歲去世,徐悲鴻也只活了五十八歲。

徐悲鴻注意收藏任伯年作品,但由於徐悲鴻不願賣畫,生活拮據,見到任伯年畫,只能拿自己的畫和別人交換。

最初,徐畫三、四張才換任畫一張,後來逐漸減少,到四十年代,一張徐畫就能換任畫一張。徐悲鴻為任伯年編寫了年譜。

F. 徐悲鴻的事跡

徐悲鴻畫馬,畫愚公移山,對於當時抗日戰爭是具有很強的影響意義

G. 徐悲鴻的小故事

1、與人打賭

徐悲鴻先生剛剛去法國留學的時候,開始有一位外國同學瞧不起中國,徐悲鴻先生很義正言辭的對那個學生說:「既然你瞧不起我的國家,那麼好,從現在開始,我代表我的國家,你代表你的國家,我們來等到畢業的時候再看。」此後,徐悲鴻先生發憤圖強努力練習,鑽研繪畫。

2、換伯年畫

徐悲鴻一生崇拜任伯年,自說是任伯年「後身」,因任伯年死的那天,正是徐悲鴻出生之日。想不到,任伯年五十六歲去世,徐悲鴻也只活了五十八歲。

徐悲鴻注意收藏任伯年作品,但由於徐悲鴻不願賣畫,生活拮據,見到任伯年畫,只能拿自己的畫和別人交換。最初,徐畫三、四張才換任畫一張,後來逐漸減少,到四十年代,一張徐畫就能換任畫一張。

徐悲鴻為任伯年編寫了年譜。他在其中評價道,任伯年繪畫最精彩處,在對象嘴和腳的描繪,挺拔而有力。

3、枯枝朽木

1929年9月,徐悲鴻由蔡元培引薦,就任北平大學藝術學院院長。徐悲鴻轉而聘齊白石為教授。當時的北平畫壇,死氣沉沉,以摹仿古人為能事,保守勢力相當頑固。木匠出生的齊白石大膽創新,變革畫法,可惜,卻得不到多少響應,北平畫壇對他一片冷嘲熱諷。

當徐悲鴻乘坐四輪馬車來到齊家時,齊白石為其誠心而感動:「我一個星塘老屋拿斧子的木匠,怎敢到高等學府當教授呢?」

「你豈止能教授我徐悲鴻的學生,也能教我徐悲鴻本人啊!」徐悲鴻說,「齊先生,我徐某正要借重您這把斧子,來砍砍北平畫壇上的枯枝朽木!」

4、徐悲鴻畫馬

傑出的畫家徐悲鴻個性愛畫馬。他筆下的許多駿馬圖成了藝術珍品。

1934年春天,徐悲鴻到莫斯科國立博物館舉辦畫展,並為觀眾現場作畫。那天,觀眾把展覽廳擠得水泄不通。徐悲鴻從容地磨墨、鋪紙,轉眼之間,一匹活生生的駿馬便出此刻紙上了。

觀眾被徐悲鴻的高超技藝征服了,大廳里響起雷鳴般的掌聲。這時候,一位身材魁梧的元帥撥開人群,走到徐悲鴻面前,彬彬有禮地說:

「徐先生,我能要這幅畫嗎?不然,我會發瘋的!」

徐悲鴻被這位元帥的誠意感動了,他點頭微笑,揮筆題上字,把這幅畫送給了元帥。元帥高興得像打了勝仗似的,和徐悲鴻熱烈擁抱,大聲稱贊道:「徐先生,你不但是東方的一枝神筆,而且是世界的一枝神筆。你筆下的馬,比我騎過的那些戰馬更壯美!」

由於徐悲鴻經常畫馬,他對馬有一種偏愛。和馬在一齊,聽著馬蹄得得,看著馬御風賓士,他覺得是一種精神享受。他的心彷彿和馬一同馳騁。

5、徐悲鴻畫貓贈"馬"的故事

抗日戰爭時期,藝術大師徐悲鴻在重慶江北盤溪從事藝術創作和研究活動,有不少傳聞甚廣的搞笑故事,但都不及他畫貓贈"馬"這兩件小事能鮮明地反映他的個性和人品。

1941年,蔣介石發動了震驚中外的"皖南事變",國立中央大學的進步師生對蔣介石的倒行逆施深惡痛絕,紛紛口誅筆伐。

在中大藝術系任教的徐悲鴻懷著無比憤怒的情緒,回到他在盤溪籌辦的中國美術學院後,滿懷悲憤畫了一幅《怒貓圖》,圖中一隻小老虎似的雄貓立於巨石上,豎起兩耳,怒睜著一雙像電燈泡一樣閃閃發光的圓眼睛,貓須挺直如利錐,咬牙切齒,微張巨口,面向紙外作捕鼠狀。

圖上沒有題詞,只寫上了寓意深刻的"壬午大寒"4個小字,並蓋上了悲鴻名章。不久田漢來訪,悲鴻將此畫給他看,田漢贊不絕口,當即吟詩一首,用遒勁的書法寫在畫幅的右上角。

詩雲:"已是隨身破布袍,那堪唧唧啃連宵,共嗟鼠輩驕橫甚,難怪悲鴻寫怒貓。詩中對徐悲鴻愛憎分明的正義感給予褒揚。

也就在這個期間,由於國民黨的不抵抗政策,迫使許多國立學府隨政府遷來重慶,僅沙坪壩就集中了國立中央大學、國立重慶大學、四川省立教育學院、國立中央工校等很多學校。

遺憾的是沙坪壩學校雖多,卻沒有一家像樣的書店,更不見有能出版和銷售進步書籍的地方。因此莘莘學子一再呼籲,渴望有人來玉成這件好事。

書店經理陳汝言,江蘇太倉人。1937年的淞滬炮聲,迫使他流亡到山城。他看到沙坪壩高等學府林立,學生上萬,卻無一家像樣的書店,便決心開一家好書店及出版社。但經費從何而來呢?

當時,支持他開書店的知名教授如胡小石等均度日維艱,愛莫能助。多虧李公朴給他出了點子:"要錢只有找徐悲鴻,他畫一匹馬就是500元。"

徐悲鴻以熱心社會公益著稱。抗戰以來,他曾屢將在新加坡、吉隆坡、新德里和昆明、貴陽、重慶等地舉辦畫展的收入全部捐獻,救濟離鄉背井的難民。

陳汝言到江北盤溪石家祠找到了徐悲鴻。徐對這位小同鄉深為嘉許地說:"你想辦個出版社,我支持。我雖然不是大富翁,出點錢做開辦費還是能夠的。

你回去先找中央大學的一些知名教授作編委,然之後找我拿錢。"不久,陳再訪徐悲鴻。徐聽說有八位知名教授擔任編委,便立即拿出1000元交給陳說:"這是「兩匹馬」的價錢,給你作開辦費。"

不久,上海雜志公司便在沙坪壩正式開張。此後,書店果然不負徐望,有系統地翻譯出版了一批世界文學名著,深受莘莘學子的歡迎。而徐悲鴻慷慨贈"兩匹馬",也一時傳為美談。

H. 《徐悲鴻的故事》的主要內容

《徐悲鴻的故事》的主要內容:當時,徐悲鴻在國外學畫,有許多外國學生看不起他,徐悲鴻下定決心跟他們比試比試,從此以後,徐悲鴻就更加刻苦學習,一年後,皇天不負有心人,徐悲鴻終於畫出了出色的油畫,受到了法國有名的藝術家拉蒙先生的好評。

他還多次在繪畫比賽中獲得第一名,轟動了整個巴黎的美術界.他為中國人民爭了一口氣,這本故事還告訴我們,只有在困難面前不低頭、不屈服、克服種種困難,才能達到自己的目的。

(8)徐悲鴻的故事擴展閱讀

主要作品:

《奔馬圖》:作於1941年秋季第二次長沙會戰期間。在此幅畫中,徐悲鴻運用飽酣奔放的墨色勾勒頭、頸、胸、腿等大轉折部位,並以干筆掃出鬃尾,使濃淡干濕的變化渾然天成。

馬腿的直線細勁有力,猶如鋼刀,力透紙背,而腹部、臀部及鬃尾的弧線很有彈性,富於動感。整體上看,畫面前大後小,透視感較強,前伸的雙腿和馬頭有很強的沖擊力,似乎要沖破畫面。

《群馬》:徐悲鴻的群馬,是徐悲鴻馬中的重要代表作之一。群馬取材於1940年克什米爾當地的駿馬,徐悲鴻當時見到此馬格外興奮,《群馬》靈感油然而生。與其他作品不同的是,主要描繪了兩匹背向觀眾的馬,後面又配一匹側向的馬,為了使畫面有變化,又在右邊畫了一匹低首覓食的馬。

《珍妮小姐畫像》:為畫家徐悲鴻最著名的油畫人物肖像之一,作於1939年春夏之交,徐悲鴻時年44歲。此作品是徐悲鴻為了支持國內抗戰,而在南洋舉行義賣募捐時的作品。畫中女子珍妮小姐,祖籍廣東,為當時星洲名媛。在當時傳為佳話。

《九方皋》:九方皋故事記載於《列子》:伯樂暮年之向秦穆推薦九方皋找千里馬的故事。作品是一件非常完整和精彩的以線為主要表現手段和描繪方式的優秀的中國畫作品。

I. 歷史名人徐悲鴻的故事,短文

1929年9月,徐悲鴻由蔡元培引薦,就任北平大學藝術學院院長。徐悲鴻轉而聘齊白石為教授。當時的北平畫壇,死氣沉沉,以摹仿古人為能事,保守勢力相當頑固。木匠出生的齊白石大膽創新,變革畫法,可惜,卻得不到多少響應,北平畫壇對他一片冷嘲熱諷。

當徐悲鴻乘坐四輪馬車來到齊家時,齊白石為其誠心而感動:「我一個星塘老屋拿斧子的木匠,怎敢到高等學府當教授呢?」

「你豈止能教授我徐悲鴻的學生,也能教我徐悲鴻本人啊!」徐悲鴻說,「齊先生,我徐某正要借重您這把斧子,來砍砍北平畫壇上的枯枝朽木!」

(9)徐悲鴻的故事擴展閱讀:

徐悲鴻主要作品

1、《奔馬圖》

作於1941年秋季第二次長沙會戰期間。在此幅畫中,徐悲鴻運用飽酣奔放的墨色勾勒頭、頸、胸、腿等大轉折部位,並以干筆掃出鬃尾,使濃淡干濕的變化渾然天成。

馬腿的直線細勁有力,猶如鋼刀,力透紙背,而腹部、臀部及鬃尾的弧線很有彈性,富於動感。整體上看,畫面前大後小,透視感較強,前伸的雙腿和馬頭有很強的沖擊力,似乎要沖破畫面。

2、《群馬》

徐悲鴻的群馬,是徐悲鴻馬中的重要代表作之一。群馬取材於1940年克什米爾當地的駿馬,徐悲鴻當時見到此馬格外興奮,《群馬》靈感油然而生。與其他作品不同的是,主要描繪了兩匹背向觀眾的馬,後面又配一匹側向的馬,為了使畫面有變化,又在右邊畫了一匹低首覓食的馬。

3、《珍妮小姐畫像》

為畫家徐悲鴻最著名的油畫人物肖像之一,作於1939年春夏之交,徐悲鴻時年44歲。此作品是徐悲鴻為了支持國內抗戰,而在南洋舉行義賣募捐時的作品。

畫中女子珍妮小姐,祖籍廣東,為當時星洲名媛。在當時傳為佳話。此畫得到畫籌四萬新幣,為這一時期與南洋募捐中畫籌最多的一幅(總數為十一萬一千多元新幣),徐悲鴻本人也是非常滿意這幅作品,特意請攝影師為其和畫作拍照留念,後成為《悲鴻在星洲》一書的封面。

熱點內容
古代勵志的名言 發布:2021-03-16 21:50:46 瀏覽:209
形容兒孫繞膝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9:35 瀏覽:878
席慕蓉賞析印記 發布:2021-03-16 21:48:26 瀏覽:311
權力很大含有手的成語 發布:2021-03-16 21:48:22 瀏覽:584
能聽的兒童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8:15 瀏覽:285
關於足球的詩歌詞句 發布:2021-03-16 21:47:40 瀏覽:870
拖拉機的古詩 發布:2021-03-16 21:42:53 瀏覽:571
亮甜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2:00 瀏覽:831
廣東話生日快樂祝福語 發布:2021-03-16 21:38:55 瀏覽:409
噓的短句 發布:2021-03-16 21:38:07 瀏覽: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