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故事大全 » 春分的故事

春分的故事

發布時間: 2020-12-18 10:53:19

1. 長卿寫的春分古詩意思

長卿寫的春分古詩的意思是:春分時節,桃花初開,燕子不顧些許的寒意從南方飛了回回來。從今天起就可以開放雞答了,河邊上有人在放風箏。原文如下:

日月陽陰兩均天,玄鳥不辭桃花寒。

從來今日豎雞子,川上良人放紙鳶。

司馬相如(約公元前179年—前118年),字長卿,漢族,蜀郡成都人,西漢辭賦家,中國文化史文學史上傑出的代表。有明顯的道家思想與神仙色彩。

景帝時為武騎常侍,因病免。工辭賦,其代表作品為《子虛賦》。作品詞藻富麗,結構宏大,使他成為漢賦的代表作家,後人稱之為賦聖和"辭宗"。他與卓文君的愛情故事也廣為流傳。魯迅的《漢文學史綱要》中還把二人放在一個專節里加以評述,指出:"武帝時文人,賦莫若司馬相如,文莫若司馬遷。"

2. 關於節氣的小故事

1、一葉知秋

一葉知秋《五燈會元》里記載說:「世尊於靈山會上,拈花示眾。是時眾皆默然,唯迦葉尊者破顏微笑。」佛祖於是將衣缽傳給了迦葉。小桃核牽連著得是大瘟疫,見一葉落而知天下秋。

摩訶迦葉能從佛祖拈起得一朵金婆羅花中悟到普遍宇宙、包含萬有得佛法。以小明大、見微知著是一種大智慧。只能意會,不可言傳。

2、秋神蓐收

秋神蓐收遠古傳說中得秋神名叫蓐收。蓐收左耳上盤著一條蛇,右肩上扛著一柄巨斧。《山海經》上說他住在能看到日落得泑山。蓐收耳朵上得蛇寓意著繁衍後代,生生不息。

《詩經·斯干》里說:「維虺維蛇,女子之祥。」如果夢到蛇,會生一個漂亮女兒。蓐收肩上得巨斧,表明他還是一位刑罰之神。

古時處決犯人,都是在立秋之後,叫秋後問斬。秋天有殺氣。「悲哉秋之為氣也,蕭瑟兮草木搖落而變衰。」所以蓐收到來得時候,總帶有一股涼意。

3、穀雨

在唐代高宗年間,有位叫穀雨的年輕人,水性很好。有一次他的家鄉曹州發大水,他憑借著這個本領救出了村民,還冒著生命危險救出了一顆牡丹花,並拜託一位花匠師傅好好地栽養。

穀雨和一位每天來看他母親的女子日久生情,想提出與這位姑娘成親的時候,卻得知這位美麗的姑娘是位牡丹仙子,而正是幾年前他救起來的那顆牡丹。

牡丹仙女和穀雨約定:「待到明年四月八,奴到谷門去安家。」後來,牡丹花仙的仇人禿鷹得了重病,逼迫牡丹姐妹為其釀造花蕊丹酒醫病。牡丹姐妹不願取自己身上的血。

釀下丹酒供惡賊飲用,卻被禿鷹抓走關押。穀雨歷盡艱險,在自己生日那天,終於闖入魔洞戰勝禿鷹,救出了眾花仙。當大家准備回家時,尚未咽氣的禿鷹一支暗劍刺中了穀雨。

牡丹仙女惱怒萬分,拿起穀雨的板斧,將垂死掙扎的禿鷹砍成了肉泥!回轉身來,抱起穀雨的屍體,泣不成聲。穀雨以自己的性命救了這些花仙的生命。穀雨死了。

他生在穀雨,死在穀雨,遇難時年僅二十一歲,穀雨被埋葬在花匠的百花園中。從此,牡丹和眾花仙都在曹州安了家,每逢穀雨時節,牡丹就要開放,表示她們對穀雨的懷念。

4、清明

春秋時期,晉公子重耳為逃避迫害而流亡國外,流亡途中,在一處渺無人煙的地方,又累又餓,再也無力站起來。隨臣找了半天也找不到一點吃的,正在大家萬分焦急的。

隨臣介子推走到僻靜處,從自己的大腿上割下了一塊肉,煮了一碗肉湯讓公子喝了,重耳漸漸恢復了精神,當重耳發現肉是介子推自己腿割下的時候,流下了眼淚。

十九年後,重耳作了國君,也就是歷史上的晉文公。即位後文公重重賞了當初伴隨他流亡的功臣,唯獨忘了介子推。很多人為介子推鳴不平,勸他面君討賞。

然而介子推最鄙視那些爭功討賞的人。他打好行裝,同悄悄的到綿山隱居去了。晉文公聽說後,羞愧莫及,親自帶人去請介子推 ,然而介子推已離家去了綿山。

綿山山高路險,樹木茂密,找尋兩個人談何容易,有人獻計,從三面火燒綿山,逼出介子推。 大火燒遍綿山,卻沒見介子推的身影,火熄後。

人們才發現背著老母親的介子推已坐在一棵老柳樹下死了。晉文公見狀,慟哭。裝殮時,從樹洞里發現一血書,上寫道:「割肉奉君盡丹心,但願主公常清明。

為紀念介子推,晉文公下令將這一天定為寒食節。第二年晉文公率眾臣登山祭奠,發現老柳樹死而復活。便賜老柳樹為"清明柳",並曉諭天下,把寒食節的後一天定為清明節。

5、大雪

傳說有一種小鳥,叫寒號鳥。這種鳥與眾不同,它長著四隻腳,兩只光禿禿的肉翅膀,不像一般的鳥那樣會飛行。夏天的時候,寒號鳥全身長滿了絢麗的羽毛,樣子十分美麗。

寒號鳥驕傲得不得了,覺得自己是天底下最漂亮的鳥了,連鳳凰也不能同自己相比。於是它整天搖晃著羽毛,到處走來走去,還洋洋得意地唱著:「鳳凰不如我!鳳凰不如我!」

夏天過去了,秋天到來,鳥們都各自忙開了,它們有的開始結伴飛到南邊,准備在那裡度過溫暖的冬天;有的留下來,就整天辛勤忙碌,積聚食物啦,修理窩巢啦,做好過冬的准備工作。

只有寒號鳥,既沒有飛到南方去的本領,又不願辛勤勞動,仍然是整日東游西盪的,還在一個勁地到處炫耀自己身上漂亮的羽毛。

冬天終於來了,天氣寒冷極了,鳥們都歸到自己溫暖的窩巢里。這時的寒號鳥,身上漂亮的羽毛都脫落光了。夜間,它躲在石縫里,凍得渾身直哆嗦。

它不停地叫著:「好冷啊,好冷啊,等到天亮了就造個窩啊!」等到天亮後,太陽出來了,溫暖的陽光一照,寒號鳥又忘記了夜晚的寒冷,於是它又不停地唱著:「得過且過!太陽下面暖和!"

寒號鳥就這樣一天天地混著,過一天是一天,一直沒能給自己造個窩。到了大雪時節,北風呼嘯,陽光也失去了往日的溫暖。寒號鳥沒能混過寒冷的大雪節氣,終於凍死在岩石縫里了。

(2)春分的故事擴展閱讀

節氣指二十四時節和氣候,是中國古代訂立的一種用來指導農事的補充歷法,是中華民族勞動人民長期經驗的積累和智慧的結晶。

由於中國古代是一個農業社會,農業需要嚴格了解太陽運行情況,農事完全根據太陽進行,所以在歷法中又加入單獨反映太陽運行周期的「二十四節氣」,用作確定閏月的標准。

中國古代的二十四節氣以指導農事為本。中國農歷是一種陰陽合歷,即根據太陽也根據月亮的運行制定的,因此加入二十四節氣能較好的反映出太陽運行的周期。

起源

中國古代利用土圭實測日晷,將每年日影最長定為「日至」(又稱日長至、長至、冬至),日影最短為「日短至」(又稱短至、夏至)。在春秋兩季各有一天的晝夜時間長短相等,便定為「春分」和「秋分」。

在商朝時只有四個節氣,到了周朝時發展到了八個,到秦漢年間,二十四節氣已完全確立。公元前104年,由落下閎、鄧平等制定的《太初歷》,正式把二十四節氣訂於歷法,明確了二十四節氣的天文位置。

二十四節氣名稱首見於《淮南子·天文訓》,《史記·太史公自序》的「論六家要旨」中也有提到陰陽、四時、八位、十二度、二十四節氣等概念。漢武帝時,落下閎將節氣編入《太初歷》之中,並規定無中氣之月,定為上月的閏月。

二十四節氣每一個分別相應於太陽在黃道上每運動15°所到達的一定位置。二十四節氣又分為12個節令和12個中氣,一一相間。

二十四節氣反映了太陽的周年視運動,所以在公歷中它們的日期是相對固定的,上半年的節氣在6日,中氣在21日,下半年的節氣在8日,中氣在23日,二者前後不差1~2日。

二十四節氣的命名反映了季節、物候現象、氣候變化三種。反映季節的是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又稱八位;反映物候現象的是驚蟄、清明、小滿、芒種;反映氣候變化的有雨水、穀雨、小暑、大暑、處暑、白露、寒露、霜降、小雪、大雪、小寒、大寒。

3. 關於春分的故事

春分抄是二十四節氣襲中的第四個節氣,每年的陽歷3月20日左右,太陽位於黃經0°(春分點)時。春分是一個比較特殊的時刻,太陽在這一天是直射赤道的,南北半球的季節相反。《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二月中,分者半也,此當九十日之半,故謂之分。秋同義。」《春秋繁露·陰陽出入上下篇》說:「春分者,陰陽相半也,故晝夜均而寒暑平。」

《禮記》:「祭日於壇。」孔穎達疏:「謂春分也」。 清潘榮陛《帝京歲時紀勝》:「春分祭日,秋分祭月,乃國之大典,士民不得擅祀。其實春分這一天也是中東很多國家的新年,伊朗、土耳其、烏茲別克等國在春分這一天是新年,已經有了三千年的歷史了。

4. 春分節氣由來的小故事有哪些

關於春分還是有蠻多小故事的。

春分,古時又稱為「日中」、「日夜分」、「仲內春之月」。《明史·容歷一》說:「分者,黃赤相交之點,太陽行至此,乃晝夜平分。」所以,春分的意義,一是指一天時間白天黑夜平分,各為12小時;二是古時以立春至立夏為春季,春分正當春季三個月之中,平分了春季。

關於春分的由來還有個傳說故事,四千年前,羲仲受堯帝派遣,來到文登界石鎮暘里村一代,經過大量的調研分析,根據晝夜相平、黃昏時鳥星見於南方的天象,確定了春分的時間,為四季的確定和二十四節氣的最終形成奠定了基礎。羲仲到暘谷山不是傳說,《尚書·堯典》記載「命羲仲宅嵎夷,曰暘谷」。

5. 關於春分的歷史故事

在周代,春分有祭日儀式。《禮記》:「祭日於壇。」孔穎達疏:「謂春分也」。此俗歷代相傳。清潘榮陛《帝京歲時紀勝》:「春分祭日,秋分祭月,乃國之大典,士民不得擅祀。」

日壇坐落在北京朝陽門外東南日壇路東,又叫朝日壇,它是明、清兩代皇帝在春分這一天祭祀大明神(太陽)的地方。朝日定在春分的卯刻,每逢甲、丙、戊、庚、壬年份,皇帝親自祭祀,其餘的年歲由官員代祭。

古代帝王的祭日場所大多設在京郊。北京在元朝時就建有日壇,現在北京的這座日壇建於明嘉靖九年(公元1530年)。它被正方形的外牆圍護,每次祭祀之前皇帝要來到北壇門內的具服殿休息,然後更衣到朝日壇行祭禮。朝日壇在整個建築的南部,坐東朝西,這是因為太陽從東方升起,人要站在西方向東方行禮的緣故。

壇為圓形,壇台1層,直徑33.3米,周圍砌有矮形圍牆,東南北各有欞星門1座。西邊為正門,有3座欞星門,以示區別。牆內正中用白石砌成一座方台,叫做拜神壇,高1.89米,周圍64米。明朝建成時,壇面用紅色琉璃磚砌成,以象徵大明神太陽,這本是一種非常富有浪漫色彩的布置,但到清代卻改用方磚鋪墁,使日壇遜色不少。

祭日雖然比不上祭天與祭地典禮,但儀式也頗為隆重。明代皇帝祭日時,用奠玉帛,禮三獻,樂七奏,舞八佾,行三跪九拜大禮。

清代皇帝祭日禮儀有:迎神、奠玉帛、初獻、亞鮮、終獻、答福胙、車饌、送神、送燎等九項議程,也很隆重。如今的日壇已經告別了祭日敬神的時代,成為了人們休閑娛樂的公園。



春分,是春季九十天的中分點。二十四節氣之一,每年農歷二月十五日前後(公歷大約為3月20-21日期間),太陽位於黃經0°(春分點)時。春分這一天太陽直射地球赤道,南北半球季節相反,北半球是春分,在南半球來說就是秋分。春分是伊朗、土耳其、阿富汗、烏茲別克等國的新年,有著3000年的歷史。

6. 二十四節氣來歷小故事

二十四節氣來歷小故事:

二十四節氣的來歷:

二十四節氣起源於黃河流域。遠在春秋時代,就定出仲春、仲夏、仲秋和仲冬等四個節氣。以後不斷地改進與完善,到秦漢年間,二十四節氣已完全確立。公元前104年,由鄧平等制定的《太初歷》,正式把二十四節氣訂於歷法,明確了二十四節氣的天文位置。

太陽從黃經零度起,沿黃經每運行15度所經歷的時日稱為「一個節氣」。每年運行360度,共經歷24個節氣,每月2個。

其中,每月第一個節氣為「節氣」,即:立春、驚蟄、清明、立夏、芒種、小暑、立秋、白露、寒露、立冬、大雪和小寒等12個節氣;每月的第二個節氣為「中氣」,即:雨水、春分、穀雨、小滿、夏至、大暑、處暑、秋分、霜降、小雪、冬至和大寒等12個節氣。

「節氣」 和「中氣」交替出現,各歷時15天,現在人們已經把「節氣」和「中氣」統稱為「節氣」。

二十四節氣反映了太陽的周年視運動,所以節氣在現行的公歷中日期基本固定,上半年在6日、21日,下半年在8日、23日,前後不差1~2天。

(6)春分的故事擴展閱讀

每個節氣的小故事:

1、立春

陣陣東風吹拂著冰雪覆蓋的大地, 悄然融化的雪水開始滋潤冰凍的土地,立春了萬物都開始復甦。剛剛醒來的節節蟲想要攀上高峰見識一下外面的世界,而冰封了一冬的大尾魚也耐不住寂寞破冰而出。

2、雨水

時間一天天過去,節節蟲還在裂縫中生活,每天都嘗試著往外爬的節節蟲經歷了一次次的失敗。雨水到了,大地迎來了第一場春雨,大尾魚在淮河中愉快的暢游,但慢慢滲進裂縫里的雨水卻讓節節蟲面臨滅頂之災。

3、驚蟄

節節蟲在水邊第一次看到了自己的樣子,認為自己外表醜陋的節節蟲非常自卑,但看到含苞欲放的桃花被風吹落後懂得了一個道理,外表的美麗是脆弱的,不糾結與外表的它決定粉飾自己的內心。

4、春分

一轉眼到了春分,各種花開遍了山野,喜歡花香的節節蟲玩的不亦樂乎。在水裡的大尾魚非常喜歡給人講大道理,看到在一邊玩耍的節節蟲後,它便開始普及花的知識,還和節節蟲探討起了首和尾的道理。

5、清明

今天的天氣非常清澈,沒有一絲霧氣,這都是因為清明的緣故。節節蟲和小蟲子們打招呼時卻嚇跑了對方,它認為一定是自己外表的緣故。大尾魚的美在於尾大,吉鳥的美在於嘴巴,而它的美體現在哪裡呢?

6、穀雨

穀雨到了,柳絮飄得到處都是,而水裡也長出了很多浮萍。大尾魚向節節蟲講了關於柳絮和蒲公英的事情,在他們聊到彩虹的時候突然布穀鳥叫了出來。布穀鳥的聲音非常好聽,但大尾魚還是更喜歡吉鳥。

7、立夏

節節蟲又長了一節,它知道今天一定又是一個節氣,但吉鳥卻沒有來報道,而大尾魚也不知道去了什麼地方。節節蟲在今天見到了許多新鮮的面孔,但好朋友們卻沒有報道,在它感到無聊時吉鳥唱著立夏的歌來了。

8、小滿

今天一整天都在下雨,節節蟲從大尾魚那裡聽說今天是小滿,但它並不明白小滿是什麼意思。節節蟲和大尾魚聊起了關於節氣的話題,正聊著它們看到了一隻從天而降的鳥蛋,這只麻雀鳥蛋的背後到底有著什麼養的故事。

9、芒種

連續的陰雨天終於過去,一望無際的麥田在陽光下翻動著金黃色的麥浪,與藍天交織出一幅美妙的景色。今天是芒種時節,節節蟲因為隱私的問題而遲遲才來,一個勁追問的大尾魚送上了飽滿的麥穗。

10、夏至

夏至到了,刺眼的陽光直射大地,節節蟲和大尾魚都感覺到了天氣的炎熱。節節蟲認為天氣這么熱太陽當然離我們很近,但大尾魚確說今天太陽其實是離我們最遠的一天,看到節節蟲不服氣的樣子大尾魚決定耐心的教導它。

11、小暑

大清早節節蟲就又唱又跳,被擾了清夢的大尾魚非常不悅,剛好路過的吉鳥駐足來看節節蟲的表演。清醒過來的大尾魚教節節蟲避暑的方法,本打算和節節蟲分享秘密的時候突然想起有急事,大尾魚剛剛離開節節蟲就遇到了危險。

12、大暑

太陽緩緩落入地平線,刺眼的光芒漸漸散去,今天是大暑天氣異常炎熱。夜深了天氣涼了下來,大尾魚浮出水面呼喚節節蟲,但節節蟲還為一隻飛蟲的死去而感到難過,在大尾魚口中它知道了蜻蜓的一生。

13、立秋

今天是立秋,吉鳥和節節蟲玩了一個游戲,它讓節節蟲來撼動一棵大樹,想和大樹拚命的節節蟲被吉鳥攔住,吉鳥是想讓節節蟲用智慧來撼動大樹。大尾魚為節節蟲采了一束荷花,沉迷於荷花美麗的節節蟲差點失足落水。

14、處暑

處暑象徵著酷暑天氣的結束,節節蟲和大尾魚在聊天的時候突然發現有一群大雁飛過,害怕的節節蟲差點落水,大尾魚載著節節蟲逃到了岸邊。吉鳥到後他們開始了愉快的交談,海灘輪到了地平線的話題。

15、白露

白露節氣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五個節氣,秋意漸濃、天氣轉涼,清晨會在地面和樹葉上發現露珠。節節蟲新生的皮膚被刮傷,大尾魚立刻為它包紮傷口,吉鳥飛來後告訴節節蟲要豎直起來,要有高度。

16、秋分

北斗星的斗柄會隨著季節的變化而變化,今天晚上斗柄指向西方,今天是秋分節氣是秋天的最中間。大尾魚以夜幕為黑板向節節蟲開始教授星空的知識,而節節蟲在地上畫出了有關節氣的圖像。

17、寒露

節節蟲站在樹下,看著銀杏樹的樹葉飄然而下,它想要接住落葉,然而它無論往哪個方向跑都是徒然。寒露世界不露腳,這些落葉就是大自然保護大地還有節節蟲的饋贈,春天是看到的、夏天是聽到的而秋天則是聞到的。

18、霜降

被凍醒的節節蟲索性不睡了,新長出來的身體隱隱作痛,節節蟲在脖子上扎了一個蝴蝶結就出門了。現在還沒到冬天,但地上到處都是似有似無的一層,問過大尾魚後節節蟲才知道今天是霜降,清晨的露水都凝成了霜。

19、立冬

立冬到了,大地一片蕭條,地面上已經不適合節節蟲生存了,它思索著要不要轉往地下安家。今天朋友們都沒有出來,節節蟲思索著朋友們都是大忙人,吉鳥突然出現告訴節節蟲大尾魚受傷了,大尾魚在清理河道時身體被拉了一條口子。

20、小雪

天還沒亮吉鳥就趕著出去報節氣,節節蟲醒來後非常擔心大尾魚如何過冬,但膘肥體壯的大尾魚那用它來擔心。和大尾魚清理河道的時候天上飄起了小雪,節節蟲和大尾魚開始討論起來關於美的話題。

21、大雪

今天是大雪的節氣,它想要和吉鳥一起去節氣播報,大雪這個節氣和天氣也息息相關,四周白茫茫的一片讓節節蟲分外開心。為了不影響吉鳥的工作節節蟲回到了地面,在大尾魚那裡它了解到了傲雪的植物。

22、冬至

冬至是數九寒天的開始,大尾魚說這意味著大家見面的機會少了,聽到這些後節節蟲很不開心。吉鳥耐心的教導節節蟲,冬至雖然是嚴冬的開始,但同時也是陰陽二氣的轉折點,隨著陽氣的慢慢升高春天便不遠了。

23、小寒

節節蟲現在每漲一節身體就痛苦難耐,今天雖然是小寒,但天氣卻異常的寒冷。吉鳥為了不讓節節蟲睡過去不停地和它說話,小寒這個節氣和人們的心理息息相關,為此吉鳥和節節蟲探討起了大與小的話題。

24、大寒

今天是24節氣中的最後一天,而節節蟲也迎來了生命的終點,吉鳥和大尾魚用盡辦法來到了節節蟲的身邊,它們陪伴著節節蟲走過了人生的最後一程。立春到了,埋葬節節蟲的地方長出了一顆小樹苗,它以更加積極向上的形態開始了輪回。

參考資料

網路——二十四節氣的故事

7. 春分的傳說有哪些 春分都有哪幾個傳說

春分由來的傳說:

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位深愛人們,關心民間生活的帝王,叫做炎帝。當他知道人們需要更多的糧食來充飢時,他向上天祈求降予民間五穀的種子。因此,上天派來了一隻渾身紅色的丹雀把五穀種子送到炎帝手上。熱愛人們的炎帝馬上就把五穀種子分給了所有的人,人們高高興興的把五穀種子種到地里,一天一天地期盼著,有好的收成。可是過了很長一段時間,那些五穀苗卻並沒有開花,更沒有豐收的糧食。

於是炎帝去問上天,上天說,那是因為太陽躲起來睡著了,五穀的種子沒有接受到足夠的太陽光,因此長不出花長不出果來。炎帝非常擔心他的人們會因此而吃不飽生活得不好,他問上天怎麼才能把太陽喚出來呢?上天說:需要有一個人在春分那天,在那白天與黑夜平分的一天,騎上五色鳥,去到蓬萊島把太陽找回來重新掛在天上。蓬萊島是仙島,從來沒有人去過那裡,據說要經過很多很多的困難才能到達島上。為了人們,炎帝決定親自去島上把太陽找回來。

於是在春分這一天炎帝騎上了五色鳥飛越過了萬里大海,去到了蓬萊島。說也奇怪,原本波濤洶涌的大海,許多鳥兒都不敢靠近的,因為害怕被那海濤卷進海里。可是在春分這一天,炎帝騎著五色鳥經過時,海面上卻非常的平靜,海水藍藍。

當炎帝來到了蓬萊島,一把抱起了太陽,騎在了鳥背上飛回了家鄉。他把太陽掛在了家鄉的城頭上,讓太陽光普照在大地上,從此大地五穀豐登,萬民安樂。而炎帝則被人們尊奉為太陽神。

人們十分感恩太陽神炎帝,於是每年到了春分這一天,總會向著太陽祭拜,人們還會學炎帝站在鳥背上的樣子站立,甚至後來人們發現連雞蛋也可以在這一天站立起來。

而在春分那天過後,燕子就會從南方飛回來,春雷也會開始,閃電也會到來。

春分的民間傳說:

在民間,春分時節,開始掃墓祭祖,這也稱為春祭。掃墓前先要在祠堂舉行隆重的祭祖儀式,殺豬、宰羊,請鼓手吹奏,由禮生念祭文,帶引行三獻禮。春分掃墓開始時,首先掃祭開基祖和遠祖墳墓,全族和全村都要出動,規模很大,隊伍往往達幾百甚至上千人。開基祖和遠祖墓掃完之後,然後分房掃祭各房祖先墳墓,最後各家掃祭家庭私墓。大部分客家地區春季祭祖掃墓,都從春分或更早一些時候開始,最遲清明要掃完。各地有一種說法,謂清明後墓門就關閉,祖先英靈就受用不到了。

古時春分這天農民都按習俗放假,每家都要吃湯元,而且還要把不用包心的湯元十多個或二三十個煮好,用細竹叉扦著置於室外田邊地坎,名曰粘雀子嘴,免得雀子來破壞莊稼。春分期間還是孩子們放風箏的好時候。尤其是春分當天。甚至大人們也參與。風箏類別有王字風箏,鰱魚風箏,眯蛾風箏,雷公蟲風箏,月兒光風箏,其大者有兩米高,小的也有二、三尺。市場上有賣風箏的,多比較小,適宜於小孩子們玩耍,而大多數還是自己糊的,較大,放時還要相互競爭看哪個的放得高。

關於春天的飲食民間有很多流傳,中醫也有很多講究,俗稱吃「春」,春分時節吃春菜可說是最佳的證明。昔日四邑(現在加上鶴山為五邑)的開平蒼城鎮的謝姓,有個不成節的習俗,叫做「春分吃春菜」。「春菜」是一種野莧菜,鄉人稱之為「春碧蒿」。逢春分那天,全村人都去採摘春菜。在田野中搜尋時,多見是嫩綠的,細細棵,約有巴掌那樣長短。採回的春菜一般家裡與魚片「滾湯」,名曰「春湯」。有順口溜道:「春湯灌臟,洗滌肝腸。闔家老少,平安健康。」一年自春,人們祈求的還是家宅安寧,身壯力健。

春分日豎蛋的傳說

每年的這一天都是從晝短夜長逐漸轉變為晝長夜短的分界線,這一天,晝夜平分。在古老的傳說中,春分這天最容易把雞蛋立起來,「春分到,蛋兒俏」的說法一直流傳至今。有不少人認為,春分是南北半球晝夜均等的日子,呈66.5度傾斜的地球地軸與地球繞太陽公轉的軌道平面剛好處於一種力的相對平衡狀態,很有利於豎蛋;也有人認為豎蛋純屬技巧問題,與春分無關。

雞蛋能否立起來主要是受重力影響,和地球繞太陽公轉沒有關系,和經緯度也沒有太大的關系,受太陽與地球之間引力變化的影響也是微乎其微的。

「只要把握好平衡,在一個平靜的平面上,雞蛋都可以立起來,當然耐心是很重要的。」何老師說,雖然古代就有春分豎蛋的習俗,但其實與春分豎蛋更容易並沒有直接的關系,老百姓主要是為了慶祝春天的來臨。

春分的春祭傳說

舊時巨姓望族也要春分、秋分舉行詞堂祭祖儀式俗稱春祭、秋祭宗祠內主要收藏先世遺像、族譜等每年春分、秋分二節都要行春秋兩祭屆期都要事先掃除庭院、清理祭具、采辦三牲、香燭、供品,由族中長者率族眾一起焚香點燭、行三跪九叩之禮。祭畢全宗族還要設宴歡聚以聯絡感情。舊社會女私塾畢業、中舉等都要祠堂張榜以榮宗耀祖;有族外經商致富回鄉來也要到祠堂祭祀祖先;如族內敗壞族規嚴重還要開祠堂當眾懲罰。

農歷二月十五日為俗傳花王生日也是百花生日叫花朝節也叫花朝「花朝」一詞唐詩中就已出現如司空圖《早春》詩雲:「傷懷同客處病眼即花朝」至民間花朝節具體日古籍里有不同說法如《誠齋詩話》稱:「東京(按即河南開封)二月十二日日花朝為撲蝶會」;《翰墨記》謂:「洛陽風俗以二月二日為花朝節土庶遊玩又為挑菜節」;西湖游覽志》則說:「二月十五日為花朝」。

花朝節有「張花神燈」活動該燈通常以當地所產可作傘面半透明油紙「淡箋」糊成多呈傘形、六角故也稱「涼傘燈」上鏤物、花卉、珍禽異獸據清王韜《瀛土需雜志》載:「出燈多者至二三百盞間以五彩吳綾折枝花燈……或扎彩為亭高可三四丈間飾龍鳳以雲母石為鱗甲上下通明光照數丈」除此之外天習俗尚有采戴薺菜花(相傳可保一年不頭痛)文宴飲賦詩男童蓄頂發、女孩穿耳洞等。

拓展資料:

節氣是指二十四時節和氣候,是中國古代訂立的一種用來指導農事的補充歷法,是中華民族勞動人民長期經驗的積累成果和智慧的結晶。

由於中國古代是一個農業社會,農業需要嚴格了解太陽運行情況,農事完全根據太陽進行,所以在歷法中又加入單獨反映太陽運行周期的「二十四節氣」,用作確定閏月的標准。

中國正統的二十四節氣以河南為本。中國農歷是一種陰陽合歷,即根據太陽也根據月亮的運行制定的,因此加入二十四節氣能較好的反映出太陽運行的周期。

24節氣分別為:立春、雨水、驚蟄、春分、清明、穀雨、立夏、小滿、芒種、夏至、小暑、大暑、立秋、處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2016年11月30日,中國「二十四節氣」被正式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8. 驚蟄和春分的諺語、古詩、民間故事

《秦樓月·浮雲集》

宋 · 范成大

浮雲集。輕雷隱隱初驚蟄。

初驚蟄。鵓鳩鳴怒,綠楊回風急。

玉爐煙答重香羅浥。

拂牆濃杏燕支濕。

燕支濕。

花梢缺處,畫樓人立。

《市飲》

宋 · 陸游

學道無多事,消陰服眾魔。

春雷驚蟄戶,海日浴鯨波。

大勇收全勝,靈襟襲太和。

何妨會稽市,取酒獨酣歌。

宋 · 蕭漢傑

春愁一段來無影。著人似醉昏難醒。

煙雨濕闌干。杏花驚蟄寒。

唾壺敲欲破。絕叫憑誰和。

今夜欠添衣。那人知不知。

9. 春分的含義與故事

據《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二月中,分者半也,此當九十日之半,故謂之分。」另《春秋繁露·陰陽出入上下篇》說:「春分者,陰陽相半也,故晝夜均而寒暑平。」所以,春分的意義,一是指一天時間白天黑夜平分,各為12小時;二是古時以立春至立夏為春季,春分正當春季三個月之中,平分了春季。 中國古代將春分分為三候:「一候元鳥至;二候雷乃發聲;三候始電。」便是說春分日後,燕子便從南方飛來了,下雨時天空便要打雷並發出閃電。3月19日~22日是二十四節氣的春分,太陽運行到黃經0度(春分點)時開始春分節氣。分者半也,這一天為春季的一半,故叫春分。春分這一天陽光直射赤道,晝夜幾乎相等,其後陽光直射位置逐漸北移,開始晝長夜短。「二月驚蟄又春分,種樹施肥耕地深。」春分也是植樹造林的極好時機,古詩就有「夜半飯牛呼婦起,明朝種樹是春分」之句。在火熱的農忙季節,春分是反映四季變化的節氣之一。中國古代習慣以立春、立夏、立秋、立冬表示四季的開始。春分、夏至、秋分、冬至則處於各季的中間。春分這天,太陽光直射赤道,地球各地的晝夜時間相等,所以古代春分秋分又稱為「日夜分」,民間有「春分秋分,晝夜平分」的諺語。春分是從每年的3月20日(或21日)開始至4月4日(或5日)結束。春分,每年公歷3月20或21日,太陽到達黃經0度(春分點)時開始。這天晝夜長短平均,正當春季九十日之半,故稱「春分」。春分這一天陽光直射赤道,晝夜幾乎相等,其後陽光直射位置逐漸北移,開始晝長夜短。春分是個比較重要的節氣,它不僅有天文學上的意義:南北半球晝夜平分;在氣候上,也有比較明顯的特徵,春分時節,我國除青藏高原、東北、西北和華北北部地區外都進入明媚的春天,在遼闊的大地上,楊柳青青、鶯飛草長、小麥拔節、油菜花香。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夏歷)二月中,分者半也,此當九十日之半,故謂之分。秋同義。」漢董仲舒《春秋繁露·陰陽出入上下》:「至於中春之月,陽在正東,陰在正西,謂之春分。春分者,陰陽相半也,故晝夜均而寒暑平。」古代黃河流域與之相應的物候現象為"玄鳥至,雷乃發聲,始電"(見《農桑通訣》)。這時我國大部分地區越冬作物進入春季生長階段。華中地區農諺:"春分麥起身,一刻值干金。"春分亦是傳統節日。在周代,春分有祭日儀式。《禮記》:"祭日於壇。"孔穎達疏:"謂春分也。"此俗歷代相傳。清潘榮陛《帝京歲時紀勝》:"春分祭日,秋分祭月,乃國之大典,士民不得擅祀。"清代春分前後,宮中詞廟皆有大臣致祭,世家士族亦於是日致祭宗祠。南朝梁宗懍《荊楚歲時記》載:"春分日,民並種戒火草於屋上。有鳥如烏,先雞而鳴,\'架架格格\',民候此鳥則入田,以為候。"明代山東淄川於是日栽植樹木,作春酒,釀酷。《文水縣志》載:"春分日,釀酒拌酷,移花接木。"

熱點內容
古代勵志的名言 發布:2021-03-16 21:50:46 瀏覽:209
形容兒孫繞膝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9:35 瀏覽:878
席慕蓉賞析印記 發布:2021-03-16 21:48:26 瀏覽:311
權力很大含有手的成語 發布:2021-03-16 21:48:22 瀏覽:584
能聽的兒童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8:15 瀏覽:285
關於足球的詩歌詞句 發布:2021-03-16 21:47:40 瀏覽:870
拖拉機的古詩 發布:2021-03-16 21:42:53 瀏覽:571
亮甜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2:00 瀏覽:831
廣東話生日快樂祝福語 發布:2021-03-16 21:38:55 瀏覽:409
噓的短句 發布:2021-03-16 21:38:07 瀏覽: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