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故事大全 » 氣度的故事

氣度的故事

發布時間: 2020-12-30 10:56:21

A. 關於大度的名人事例!

1、鮑叔薦管仲:       

春秋時,齊襄公被殺後,公子小白和公子糾為爭奪王位而戰。鮑波助小白,管仲助糾。雙方交戰中,管仲曾用箭射中了小白衣帶上的鉤子,小白險遭喪命。後來小白做了齊國國君,即齊桓公。  

齊桓公執政後,任命鮑叔為相國。可鮑叔心胸寬廣,有智人之明,堅持把管仲推薦給桓公。他說:「只有管仲能擔任相國要職,我有五個方面比不上管仲:寬惠安民,讓百姓聽從君命,我不如他:治理國家,能確保國家的根本權益,我不如他;講究忠信,團結好百姓,我趕不上他;製作禮儀,使四方都來效法,我不如他;指揮戰爭,使百姓更加勇敢,我不如他。」

齊桓公也是寬容大度的人,不記射鉤私仇,採納了鮑叔的建議,重用管仲,任命他為相國。管仲擔任相國後,協助桓公在經濟、內政、軍事方面進行改革,數年之間,齊轉弱為強,成為春秋前期中原經濟最發達的強國,齊醒公也就了「九合諸候,一匡天下」的霸業。     

2、毛澤東放走張國燾家屬:

張國燾於1931年任中央工家民主政府副主席,在此期間他推行王明的左傾冒險主義。1935年在紅軍長征中,他任紅軍總政治委員。他反對中央關於紅煙北上的決定,堅持南下退卻的主張,另立中央,進行分裂黨和紅軍的罪惡的活動。到達延安後,拒絕黨中央的挽救,不思悔改。

於1938年逃跑到武漢,發表反共聲明,投向國民黨。當時,張國燾的妻兒還在延安。他的妻子找到毛澤東,哭著說:「他丟下我們母子跑了,主席呀!請您給我們做主吧!」毛澤東沉思了一會兒說:「天要惠雨,娘要嫁人,他要走,要跑,不願幹革命,那也沒辦法!這樣吧,現在你也到武漢去,勸說勸說,做做工作,回來,我們照樣歡迎他。」       

不久張國燾的妻子帶著孩子也到武汰去了,從此再也沒有回到延安。 

3、宰相肚裡,可以撐船:       

李文靖公(原名李沆)當宰相時,有一位很狂的書生叩馬獻上書狀,批評李文靖公的缺點。李文靖公謙虛地道謝:「等我回家後,再詳細閱覽!」       

書生大怒,立即責罵李立靖公說:「你居大位而不能康濟天下,又不引咎辭職,讓位給別人,妨害賢能之士的仕途,你能不感到慚愧嗎?」       

李文靖公馬上一再恭敬地說:「我屢次求請辭退,無奈皇上沒有允許,所以我不敢走!」 

4、六尺巷傳奇:       

清朝康熙年間,桐城人張英官至文華殿大學士兼禮部尚書。鄰居是桐城另一大戶葉府,主人是張英同朝供職的葉侍郎,兩家因院牆發生糾紛。張老夫人修書送張英。張英見信深感憂慮,回復老夫人:「千里家書只為牆,讓人三尺又何妨?萬里長城今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於是,張老夫人令家丁後退三尺築牆。葉府很受感動,命家人也把院牆後移三尺。從此,張、葉兩府消除隔閡,成通家之誼。     

5、將相和傳奇:       

公元279年舊中國時代,趙國的藺相如守完壁歸趙,立了大功,拜為上卿,位在大將軍廉頗之上。廉頗自恃功高,很不服氣,揚言要羞辱他。藺相如聽到廉頗的話,常常稱病不上朝,不跟廉頗爭位。有時藺相如坐車外出,碰見廉頗就趕緊避開。

門客以為他膽小怕事。藺相如說:「秦王那麼厲害,我都不怕,難道還怕廉頗?我考慮,強大的秦國之所以不入侵趙國,只是因為有我們兩人在。如今二虎相鬥,必有一傷,勢必削弱抵禦外敵的力量。

我之所以躲避廉將軍,是先男家之急而後私仇啊!」這話傳到廉頗耳中,廉頗很覺慚愧,便袒衣露體,負荊登門請罪。說:「我粗野低賤,志量淺狹,開罪於相國,相國能如此寬容,我死不足以贖罪。」於是將相重歸於好,成了生死之交。

B. 關於氣度的名人事例、

管仲,名夷吾,是潁上人。他年輕時常和鮑叔牙交往,鮑叔知道他有才幹。管仲因貧專窮,經常沾屬鮑叔的便宜,鮑叔始終能很好地對待他,不因此而說他的閑話。後來鮑叔侍奉齊國的公子小白,管仲侍奉公子糾。當小白被立為齊國國君的時候,公子糾被殺,管仲也被囚禁。鮑叔就向齊桓公推薦管仲。管仲被齊桓公任用,在齊國主持政事,齊桓公因此也成霸業,多次聯合各國諸侯主持盟會,使天下一切得到匡正,這都是管仲的謀劃。
管仲說:「我當初貧窮時,曾和鮑叔一起做生意,分錢財,自己多拿,鮑叔不認為我貪財,他知道我貧窮啊!我曾經替鮑叔辦事,結果使他處境更難了,鮑叔不認為我愚蠢,他知道時運有利有不利。我曾經三次做官,三次被國君辭退,鮑叔不認為我沒有才能,他知道我沒有遇到時機。我曾經三次作戰,三次逃跑,鮑叔不認為我膽怯,他知道我家裡有老母親。公子糾失敗了,召忽為之而死,我卻被囚受辱,鮑叔不認為我不懂得羞恥,他知道我不以小節為羞,而是以功名沒有顯露於天下為恥。生我的是父母,了解我的是鮑叔啊!」

C. 古人小時候聰明的故事

1、司馬光砸缸

有一次,司馬光跟小夥伴們在後院里玩耍。院子里有一口大水缸,有個小孩爬到缸沿上玩,一不小心,掉到缸里。缸大水深,眼看那孩子快要沒頂了。別的孩子們一見出了事,嚇得邊哭邊喊,跑到外面向大人求救。司馬光卻急中生智,從地上撿起一塊大石頭,使勁向水缸砸去,「砰!」水缸破了,缸里的水流了出來,被淹在水裡的小孩也得救了。

2、駱賓王做《詠鵝》詩。

小時候的駱賓王,住在義烏縣城北的一個小村子裡。村外有一口池塘叫駱家塘。每到春天,塘邊柳絲飄拂,池水清澈見底,水上鵝兒成群,景色格外迷人。有一天,家中來了一位客人。客人見他面容清秀,聰敏伶俐,就問他幾個問題。駱賓王皆對答如流,使客人驚訝不已。駱賓王跟著客人走到駱家塘時,一群白鵝正在池塘里浮游,客人有意試試駱賓王,便指著鵝兒要他以鵝作詩,駱賓王略略思索便創作了此詩。

3、曹沖稱象

曹沖年齡五六歲的時候,知識和判斷能力如一個成年人。有一次,孫權送來了一頭巨象,曹操想知道這象的重量,詢問他的屬下這件事,但他們都不能說出稱象的辦法。曹沖說:「把象放到大船上,在水面所達到的地方做上記號,再讓船裝載其它東西,稱一下這些東西,那麼比較下就能知道了。」曹操聽了很高興,馬上照這個辦法做了。

4、張衡數星星。

晚上,滿天的星星像無數珍珠撒在碧玉盤里。一個孩子坐在院子里,靠著奶奶,仰起頭,指著天空數星星。一顆,兩顆,一直數到了幾百顆。奶奶笑著說:「傻孩子,又在數星星了。那麼多星星,一閃一閃地亂動,眼都看花了,你能數得清嗎?」孩子說:「奶奶,能看得見,就能數得清。星星是在動,可不是亂動。您看,這顆星和那顆星,中間總是離那麼遠。」

爺爺走過來,說:「孩子,你看得很仔細。天上的星星是在動,可是看起來它們之間的距離好像是不變的。我們的祖先把它們分成一組一組的,還給起了名字。」爺爺停了停,指著北邊的天空,說:「你看,那七顆星,連起來像一把勺子,叫北斗七星。

勺口對著的那顆星,就是北極星。北斗七星總是繞著北極星轉。」爺爺說的話是真的嗎?這孩子一夜沒睡好,幾次起來看星星。他看清楚了,北斗七星果然繞著北極星慢慢地轉動。這個數星星的孩子名叫張衡,是漢朝人。他長大以後刻苦鑽研天文,成了著名的天文學家。

5、甘羅

甘羅(生卒不詳)戰國末期秦國下蔡(今屬潁上縣甘羅鄉)人。 甘羅,甘茂之孫,戰國時著名的少年英雄。甘羅12歲任秦相呂不韋的侍從,朝野鮮為人知,一次秦欲派使赴燕。呂不韋請老臣張唐應命,屢勸無效。甘羅去見張唐,分析天下大勢。數列出使利弊,說得張唐嘆服,遂欣然應命使燕,呂不韋大加贊賞甘羅之才。

此事不久,經呂不韋薦舉,甘羅作為秦王特使。奉命赴趙,以雄辯說服趙王發兵攻燕,秦不費一兵一卒,得城五座。甘羅立下奇功,滿朝為之震動,被秦昭王封為上卿,並把甘茂充公的田宅賜還給他。

D. 以氣度為話題的高中一段故事作文

世間最大的東西不是大海,不是高山,也不是宇宙,而是人的胸懷,是人的氣度。俗話說,宰相肚裡能撐船,心胸廣闊,有容乃大,是氣度。易漲易落山溪水,易反易覆小人心,能有曠達的心胸,是靈魂的高貴,是難得的氣度。
氣度是一種修養,一種境界,更是一種練達。不為五斗米而折腰的陶淵明有氣度,才會有「採菊東籬下」的曠達高潔;懷才不遇的李白有氣度,才會有「安能催眉折腰事權貴」的傲岸不屈;遠貶黃州的蘇軾有氣度,才會有「也無風雨也無情」的樂觀豁達,看破紅塵的陸游有氣度,才會有「看盡人間興廢事,不曾富貴不曾窮」的博大胸襟。
胸懷坦盪真君子,口蜜腹劍真小人。為雞毛小事斤斤計較者,周圍的人會遠離他,若不幡然醒悟,他勢必會像沒有支座的物體落下來。那樣,他會寂寞,因為他沒有氣度,從而被世俗摒棄。而胸懷坦盪者,面對生活的種種糾葛,他可用氣度容納一切,化干戈為真情玉帛。周圍的人會受他感染,在他周邊,到處是歡笑,到處是有和諧,身邊的人也會越來越靠近他,因為他有氣度。
氣度從何而來?
氣度不是生來俱有的,也不是他人所能給予的。
腹有詩書氣自華,古代詩人博覽群書,參破紅塵。生活的修養,塵世的善變,情感的糾葛,世俗的繁雜,都凝聚在他們的詩中,詩使他們的感情升華,詩便是他們的襟懷曠達,詩清澈他們的靈魂,詩賦予他們的氣度,所以他們的詩氣宇軒昂。
真正具有氣度的人把是非看得淡若雲煙,恩怨情愁皆「心隨長風去,吹散萬里雲。」雞肋小肚者把每件小事看得重於一切,冷嘲熱諷會使他萎 頹喪,自甘墮落,流言蜚語易使他憤 憂傷。
氣度,是義士的邢枷:「我自橫刀向天哭,去留肝膽兩昆侖。」氣度是智者之聲色利誘:「淡泊以明志,寧靜以致遠。」
是哪朝的詩人啊/舟游赤璧/誦明月之詩/歌窈窕之章/是哪朝的詩人/ 酒臨江/笑傲江湖/又是哪朝的詩人/遠離塵雜/守拙歸園田/那是何物/可容百川/有容乃大/是胸襟/是氣度。
評語:盪然而浩博的氣度則聚沙成塔,豁然而曠達的襟懷則集腋成襲。因了它們,生活豐富多彩,生命熠熠生揮……

E. 三國中有關曹操個矮但氣度不凡的故事

匈奴使者覲見曹操,曹操讓人代替他,他做侍衛,匈奴使者臨走是說魏王一表人才,但身旁的侍衛更氣宇不凡。

F. 好習慣成就好人生小故事都有什麼,急用

1、齊白石不教一日閑過

齊白石是我國著名的書畫家。他非常珍惜時間,從不浪費時間,他一直用一句警句來勉勵自己,這

句警句就是:「不教一日閑過」。怎樣才算是在一天中沒有閑過呢?他對自己提出了一個標准,就

是每天要揮筆作畫,一天至少要畫五幅。雖然他已經90多歲了,但他還一直堅持這么做。

2、宋濂冒雪訪師

宋濂自幼好學,而且寫得一手好文章,被明太祖朱元璋贊譽為「開國文臣之首」。宋濂很愛讀書,

遇到不明白的地方總要刨根問底。這次,宋濂為了搞清楚一個問題,冒雪行走數十里,去請教已經

不收學生的夢吉老師,但老師並不在家。

宋濂並不氣餒,而是在幾天後再次拜訪老師,但老師並沒有接見他。當宋濂第三次獨自拜訪的時

候,掉入了雪坑中,幸被人救起。老師被他的誠心所感動,耐心解答了宋濂的問題。後來,宋濂為

了求得更多的學問,不畏艱辛困苦,拜訪了很多老師,最終成為了聞名遐邇的散文家!

3、岳飛學藝。

民族英雄岳飛自幼家貧,在鄉鄰的資助下,拜陝西名師周桐習武學藝。期間,他目睹山河破碎,百

姓流離失所,萌發了學藝報國的志向。寒暑冬夏,苦練不綴,在名師周桐的悉心指導下,終於練成

了岳家搶,並率領王貴,湯顯等夥伴,加入到了抗金救國的愛國洪流中。

4、司馬光警枕

司馬光是個貪玩貪睡的孩子,在先生的諄諄教誨下,他決心改掉貪睡的壞毛病,為了早早起床,他

睡覺前喝了滿滿一肚子水,結果早上沒有被憋醒,卻尿了床,於是司馬光用園木頭作了一個警枕,

早上一翻身,頭滑落在床板上,自然驚醒。

從此他天天早早地起床讀書,堅持不懈,終於成為了一個學識淵博的,寫出了《資治通鑒》的大文

豪。

5、懸梁刺骨

戰國時期,洛陽城有一個人名叫蘇秦,他拚命讀書。有時讀得太疲倦了,免不了要打瞌睡。於是,

他想了個辦法:拿著一把錐子,瞌睡來了,就刺一下大腿,痛了就睡不著了,以便繼續讀下去。

(6)氣度的故事擴展閱讀:

習慣就是習慣,誰也不能將其扔出窗外,只能一步一步地引下樓。 (馬克·吐溫)

少年若天性,習慣如自然。 (春秋孔丘)

總以某種固定方式行事,人便能養成習慣(亞里士多德)

壞習慣是在不知不覺中形成的(奧維德)

習慣是在習慣中養成的(普勞圖斯)

大事使我們驚訝,小事使我們沮喪,久而久之,我們對這二者

都會習以為常(拉布呂耶爾)

根深蒂固的惡習決非一朝一夕就能養成的(玉外納)

習慣實際上已成為天性的一部分(亞里士多德)

習慣能造就第二天性(西塞羅)

G. 求一首曲子,像是在訴說著一個故事,有些淡淡的憂傷,淡淡的孤獨,卻又不失氣度

you are my everything 唱的人是lexington bridge把分數給樓上那位吧,這首真的不錯,而且比較容易學會唱,大概故事是專,女主角離開屬了男主角,然後男主角唱出了對她的思念,以及中間想起很多之間的回憶,憂傷?孤獨?各種情緒都在旋律中,還是自己去聽了才知道,音樂不是能用語言所能表達的。

H. 瞎子點燈,或許是一種愚蠢,亦或是一種智慧,或者是一種氣度……知道這句話是哪裡面的嗎

這句話是人們從一個哲理故事中總結出來的。 故事的大意說:一個漆黑的內夜晚,有位苦行僧容走到一個村落時,看到一盞昏黃的燈正從巷道深處隱約地亮起來。僧人走近才發現一個瞎子在挑燈。他百思不得其解,瞎子點燈,豈不可笑?於是問:「施主,既然你什麼都看不見,為何在巷道點燈?」瞎子道:「黑夜裡如果沒有燈光的映照,那麼,滿世界的人都如我一樣是瞎子,所以我就點燃了一盞燈。」「唔,施主原來為別人?」「不,是為我自己。」僧人好奇,「你是否因為在黑夜裡被其他行人碰撞過?」瞎子認真地回答:「一次也沒有過,雖說我是盲人,我挑這盞燈既給別人照亮了路,也讓別人看到不會碰撞我。為別人也是為我自己。」

I. 形容氣度小的四字詞語(草船借箭的故事中,周瑜設計陷害諸葛亮。用四字詞語來形容周瑜。斤斤計較氣度小)

心胸狹隘、小肚雞腸、斤斤計較、睚眥必報、

J. 歷史上有哪些人物具有"舍我其誰"的氣度

謝道韞
謝道韞身出名門,系東晉安西將軍謝奕之女。王謝世家,在魏晉南北朝那是響當當的字型大小。即使在門閥林立的東晉,王謝兩門也自視極高,婚嫁除了入宮攀龍附鳳以外,都只在兩族之內進行。他們兩家在晉朝消亡之後仍是風光不減,直到梁武帝時大梟雄侯景向兩族求婚被拒絕遂視此為平生恨事,最後造反時順便將王謝兩族徹底誅絕。王謝的數代風流到此嘎然而止,只留下劉禹錫的一首,逗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地讓後人懷詠。
謝道韞還是個小MM的時候就相當了得。一次叔父謝安問她,逗《毛詩》中何句最佳看地,謝道韞答道,地詩經三百篇,莫若《大雅·嵩高篇》雲,吉甫作頌,穆如清風。仲山甫永懷,以慰其心。逗謝安大贊其雅人深致。不要小看這一贊,謝安何等樣人,不說他在淝水之戰中的鎮定氣度,也不說他權謀機變的高超政治手段或者是一心只想歸隱的澹泊心態,只說後世的詩仙李太白向來眼高於頂,有著天子呼來不上來的狂氣,然而他生平唯一服膺的人就是這個東山不出的謝安石。其時天下號稱名士的何止千萬,能得謝安一贊幾乎可以藉此榮耀終身。另一則故事就更經典了,一次冬日謝氏家族聚會,正趕上大雪鵝毛般片片落下,謝安於溫酒賞雪之餘,雅興大發,問在座的謝氏後輩,飄飄大雪何所似看謝道韞的堂哥謝明介面:逗撒鹽空中差可擬。地(這位老兄空中撒鹽何故,難道想人工降雪看:))。謝道韞馬上微哂道:逗未若柳絮因風起。地簡單一句,謝道韞的詩情才氣相比她堂哥何啻宵壤!謝安大聲稱善,誇獎道韞敏慧過人。

曹沖
曹操不但是一個成功的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還是一個成功的父親。他的幾個兒子,文功武略,各有卓越之處,而他最喜愛的,首推曹沖。古代所謂神童,以語言天賦突出的居多,曹沖卻表現出解決問題的高超思維能力。曹沖七歲時以等量置換的辦法稱大象體重,不但震驚了當時之眾,也流傳千古,成為最經典的兒童智力啟蒙故事之一。
還有一個典故:孫權曾送來一隻漂亮的雉雞。曹操想觀賞雉雞舞蹈,但使盡辦法,這珍禽就是不鳴不舞,讓人徒嘆奈何。曹沖想出一個辦法,讓人製作一面大鏡,擺在雉雞面前。那雉雞於鏡中看到同類,起了爭勝之心,當即舞將起來,這一下對鏡成雙,煞是好看。
有的故事,不但體現了曹沖的智慧,還表現了他寬厚仁慈的一面。一次,曹操坐騎的馬鞍放在倉庫中,不慎被老鼠咬壞。庫吏大驚失色,自認必死。曹沖知道後,心生一計:他先用利刃將自己的單衣穿戳成鼠齒狀,然後裝成一臉愁色的樣子去見父親。曹操問他何事憂慮看曹沖說:逗世俗以為鼠齒衣者,其主不利。今單衣見齒,是以憂戚。地曹操趕緊安慰愛子,說:逗此妄言耳,無所苦也。地過了一會兒,庫吏前來報道曹操那樁馬鞍被鼠咬壞一事,曹操聽後,笑著說:逗連我兒子的單衣都被咬壞,何況馬鞍乎看地根本沒有追究的意思。據說,每當曹沖見到當刑者,總要上去尋問是否冤枉,是否處理過重看如是,他就要想方設法為之救命或減刑;每當見到那些勤奮而能乾的官吏因小過或失誤而觸犯法律,他都要親自到曹操那裡說情,請求父王寬大。史書稱曹沖逗辨察仁愛,與性俱生,容貌姿美,有殊於眾,故特見寵異地。——這種悲憫寬厚的氣質在一個十幾歲的孩子身上體現出來,簡直催人淚下。
可恨天道難測。上蒼把智慧慷慨地賦予曹沖,卻又殘酷地掠走他的生命。建安十三年,年僅十三歲的曹沖突患大病而亡,據後人推斷,可能是逗絞腸痧地。曹沖的夭折,留給歷史一道殘缺的美麗,留給後人一份遺憾的嘆息。

也許上天的深遠用意,非我等凡胎肉眼所能看穿。
曹沖死後,曹操悲痛萬分,曹丕來寬慰他,曹操說道:逗曹沖之死,是我的不幸,又是你們的大幸。地曹丕即位後,也經常對臣下說:逗若使倉舒(曹沖之字)在,我亦無天下。地可見,曹沖之死,客觀上為曹丕爭奪王位掃除了最大障礙。
才高八斗的曹植,力能搏虎的曹彰,都在爭當曹操繼承人的交鋒中鬱郁而終。假使曹沖活著,以他的仁慈,在與曹丕等人不可避免的爭斗中會是一個什麼結局,又有誰能夠預料呢看

王戎
王戎七歲,嘗與諸小兒游。看道邊李樹多子折枝,諸兒競走取之,唯戎不動。人問之,答曰:逗樹在道邊而多子,此必苦李。地取之,信然。——這段關於路邊的苦李子的故事,最早記載在《世說新語》上。這個哲理味濃郁的小故事,讓我們毫不猶豫地將王戎劃在神童的圈子裡。如果說曹沖的天分在於解決問題,那麼王戎的天分則在於觀察總結。

歷史上的王戎是個很難下定義的人物,簡直具有典型的性格分裂症狀。《世說新語》里有關他的條款還有許多,摘列一二,就不難得出這個結論。
1,王戎儉吝,其從子婚,與一單衣,後更責之。(王戎在其侄子結婚時送過一件單衣,後來數次討還)
2,司徒王戎既貴且富,區宅、僮牧,膏田水碓之屬,洛下無比。契書鞅掌,每與夫人燭下散籌算計。(王戎作司徒的時候富了起來,一到天黑就和老婆關起門來數錢)
3,王戎有好李,賣之,恐人得其種,恆鑽其核。(王戎家的李子樹品種優良,賣的時候怕別人引進,先把核鑽破)
4,王戎女適裴頠,貸錢數萬。女歸,戎色不說,女遽還錢,乃釋然。(女兒出嫁借了他的錢,他就甩臉子看,女兒還了錢,馬上眉開眼笑)

單從上面的記載來看,王戎的吝嗇,簡直到了匪夷所思的地步。《世說*儉嗇第二十九》中記載了九條儉嗇的故事,他一人就佔了四條。但是在同一本《世說新語》里,他卻另有截然不同的表現:
1,王戎、和嶠同時遭大喪,具以孝稱。王雞骨支床,和哭泣備禮。武帝謂劉仲雄曰:
逗卿數省王、和不看聞和哀苦過禮,使人憂之。地仲雄曰:逗和嶠雖備禮,神氣不損;王戎
雖不備禮,而哀毀骨立。臣以和嶠生孝,王戎死孝。陛下不應憂嶠,而應憂戎。地
(譯:王戎、和嶠都很孝,同時死了老母。和嶠規規矩矩服喪,王戎雖然不遵守規矩路數守孝,卻因為痛苦而消瘦得像只乾乾雞了。)
2,王戎父渾,有令名,官至涼州刺史。渾薨,所歷九郡義故,懷其德惠,相率致賻數百萬,戎悉不受。(他作官的老爹有清官的名聲,死後,下面的人送錢數百萬表示懷念,王戎一概拒絕)
3,魏明帝於宣武場上斷虎爪牙,縱百姓觀之。王戎七歲,亦往看。虎承間攀欄而吼,其聲震地,觀者無不辟易顛仆,戎湛然不動,了無恐色。
(魏明帝虐待老虎還招呼老百姓圍觀。老虎一聲大吼,嚇得眾人屁滾尿流,七歲的王戎卻鎮定自若)
4,王戎喪兒,逗山簡往省之。王悲不自勝。簡曰:『孩抱中物,何至於此看』王曰;
『聖人忘情;最下不及情;情之所鍾,正在我輩。』簡服其言,更為之慟。
(他死了兒子,哭得昏天黑地,天性流露)
5,王戎弱冠詣阮籍,時劉公榮在坐,阮謂王曰:逗偶有二斗美酒,當與君共飲,彼公榮
者無預焉。地
(阮籍有酒,給小王戎喝)
6,在職雖無殊能,而庶績修理。(本條出自《晉書》——並非無殊能,只怕是不願表現殊能,盡到本分就成了)

這幾條描寫的王戎,至情至性,臨危不懼,見財不貪,實在無法把他和那個吝嗇的王戎統一起來。結合當時的政治背景分析,王戎的吝嗇極有可能是一種韜晦之計,作秀的成分很大。否則,依照嵇康阮籍等人的性子,如何肯和一個卑下貪婪的傢伙混在一起號稱逗竹林七賢地呢看
王戎曾經帶兵參加滅吳的戰爭,也算文功武略齊備,從234年生到305年沒,活了七十一歲,最後死於逗八王之亂地,位至左僕射,司徒。在當時動盪的社會背景下和復雜的政治斗爭中,能活到古稀之年,相當的不容易,這恐怕與他自污式的韜晦之計不無關系。

孔融

三字經有雲:融四歲,能讓梨,弟與長,宜先知。一個四歲的孩子就懂得謙讓之道,不能不說是一種奇跡。(注意,後來以他為楷模澆鑄出來的成批作品,可沒法跟這個始作俑者相提並論)。
有關孔融,還有一個逗小時了了,大未必佳地的典故。
孔融十歲,隨父到洛陽,時李元禮有威名,登門者須雋才之士或有清譽,又或是中表親戚,閣人始肯通傳,孔融獨自到李府,向門官言道:逗我是李府君親。地 門官為他通傳後請人府相見,李元禮問道:逗君與仆有何親看地,孔融對日:逗昔先祖仲尼(孔子)與君先人伯陽(老子)有問禮之誼,是以仆與君奕世為通好也。地此言出自一個十歲幼童之口,李元禮及在座賓客莫不奇之。時有太中大夫陳韙後至,得聞此事,便道:逗小時了了,大未必佳。地 ——小時候聰明,長大了未必能佳。這倒是很常見的事,不過卻是對孔融的不以為然。沒想到孔融應聲答道:逗想君小時,乃當了了。地
這里用了一個歇後手法,意思說陳韙現在是逗大未必佳地。陳韙遭此反擊,大為尷尬,一時語塞。一個十歲的孩子,一句話堵得名士張口結舌,孔融才思之敏捷,實在令人贊嘆。

但是孔融的神童段位,僅僅停留在辯捷的層次上。而這種沒有智慧作後盾的辯才,除了得罪人之外,於人於己,實在沒有更好的用途。孔融成人之後,先後擔任過北海相,青州刺史,少府,大中大夫等職。在職期間,除了空發議論,作一些修復城牆重建學校的形象工程之外,基本沒干過什麼足以證明他有政治才能的事。
大凡能說會道而又不甘寂寞的人,對於幹活的人總是指手畫腳一百個不順眼,孔融也沒跳出這個窠臼。他依附於曹操的翼護下,得以在盜賊蜂起的軍閥割據時代作著逗座上客常滿,杯中酒不空地的香夢,但是對於曹操的政策卻極盡冷嘲熱諷之能事。如果說他勸阻曹操伐劉備是逗興無義之師,恐失天下之望地雖然迂腐但是還帶著點為天下計的味道,那麼他為諷刺曹丕納甄氏而編造的逗想當然地的故事,就純粹屬於徒逞口舌之利,完全是過把癮就死的嬉皮士心態。
三國時代的統治者,對待知識分子通常有著驚人的耐性,但是曹操的耐性終於還是被逼到了極限。 公元208年,曹操把孔融滿門抄斬。當時還有一個令人凄然的花絮:孔融被捕的時候,大兒子九歲,小兒子八歲,逗二兒故琢釘戲,了無遽容地——專心地做著某種游戲。孔融還懷著一種僥幸心理問使者:逗我好漢做事好漢當,能不能放過我的孩子看地沒想到他兒子秉承了他的硬骨頭精神和早慧特徵,慢慢說道:逗父親豈見覆巢之下,復有完卵看地
逗覆巢之下,安有完卵看地這個成語,就是從這兩個小孩子口中造出的。從這寥寥數語中可以看出,他的孩子在遺傳了他的口才基因之外,還有著超乎他上的非凡見識。可惜歷史沒有給這兩個小孩一個充分表演的機會就匆匆將其扼殺,使人掩卷兮長太息。
孔融除了作政論,還能詩,曹丕在《典論·論文》中,把他與王粲等六人相提並論,故被列為逗建安七子地之一。原有集,已散佚,明人輯有《孔北海集》。

諸葛恪

東吳君臣,一直保持著一種溫切的關系。孫權就經常和大臣開玩笑。諸葛恪六歲時,值東吳筵會,恪隨父諸葛瑾在座。諸葛瑾臉長,孫權令人牽一驢來,用粉筆書其面曰:逗諸葛子瑜地。眾皆大笑。恪趨至前,取粉筆添二字於其下曰:逗諸葛子瑜之驢地。滿座之人,無不驚訝。權大喜,遂將驢賜之。又一日,大宴官僚,孫權命恪把盞。巡至張昭面前,昭不飲,曰:逗此非養老之禮也。地權謂恪曰:逗汝能強子布飲乎看地恪領命,乃謂昭曰:逗昔姜尚父年九十,秉旄仗鉞,未嘗言老。今臨陣之日,先生在後;飲酒之日,先生在前:何謂不養老也看地昭無言可答,只得強飲。權因此愛之,故命輔太子。

年僅六歲,就懂得化解矛盾之道,諸葛恪可謂神童。但是從上面的記載可以看出,諸葛恪的聰明,也屬於孔融式的小聰明,用來持節出使,游說勸諭,與人爭鋒於廟堂之上而不損國之威嚴,則綽綽有餘;若用來輔佐君王,治國安邦,則嫌不足。孫權一雙碧眼,有知人善用之譽,但是讓諸葛恪這樣一個人逗輔太子地,真是大大的失策。
聰明人的身上,經常會被附會許多神奇怪異之事。《太平廣記》曾有一個流傳甚廣的故事:吳孫權時,永康有人入山遇一大龜,即逐之。龜便言曰:逗游不良時,為君所得。地人甚怪之,載出,欲上吳王。夜泊越里,纜舡於大桑樹。宵中,樹呼龜曰:逗勞乎元緒,奚事爾耶看地龜曰:逗我被拘縶,方見烹臞。雖盡南山之樵,不能潰我。地樹曰:逗諸葛元遜博識,必致相苦。令求如我之徒,計從安出看地龜曰:逗子明無多辭,禍將及爾。地樹寂而止。既至,權命煮之,焚柴百車,語猶如故。諸葛恪曰:逗然以老桑方熟。地獻之人仍說龜樹共言,權登使伐取,煮龜立爛。今烹龜猶多用桑薪,野人故呼龜為元緒也。——這里對於諸葛恪廣聞博識的描寫,就有些神乎其神的味道了。

小聰明的一大特點,就是急於表現一下自己的聰明。
孫權病故以後,9歲的孫亮即位,遺囑時任大將軍的諸葛恪和孫弘、孫峻等輔佐。孫弘仗著自己與王室的密切關系想獨掌大權,策劃除掉諸葛恪,不料孫峻站在諸葛恪一邊,密報諸葛恪,諸葛恪聞信將孫弘誘到將軍府,一刀拿下。
陸遜死後,諸葛恪替代了陸遜的丞相職務,軍政大權一手把持。他一上台,就裁撤校官,豁免債務,減除雜稅,深得民心。百姓由敬生愛,流傳著許多關於他的傳說,《太平廣記》的那個故事,大概就是彼時留下的。每當外出,都有許多人擠在道路兩旁,伸長脖子,希望一睹尊容,場面之狂熱,媲美追星族。

在這種熱烈追捧的氣氛中頭腦發熱,也就不難理解了。
諸葛恪掌握大權後,沒有去調和矛盾控制政局穩定人心,而是急不可耐地想要建立功勛。上台第二年,他就帶兵在魏吳交界的巢湖東界修城築堤,防魏進攻。這座大堤便是有名的東興堤(今安徽巢縣東北)。說來也巧,就在萬事俱備之時,司馬師率兵來攻。吳軍以逸待勞,甫一交鋒,就擊潰魏軍。這本是一次小勝,不足宣揚,可在追星族的眼裡,這鍾近乎未卜先知的本事更加證明了諸葛恪的神奇。

被勝利和崇拜灌暈了的諸葛恪再次徵集了20萬大軍,圍攻合肥。這一次卻沒那麼幸運了,諸葛恪那種淺層次的智慧根本不足以決勝千里。戰爭拖延了四個月,吳軍傷亡慘重,又瘟疫流播,敗局已定。諸葛恪出於虛榮心理,對將軍朱異都尉蔡林等人的勸告置若罔聞,仍然逼迫將士負病攻城,結果軍心大亂,減員嚴重。
魏國反擊,諸葛恪不敵,退至長江沿線。吳軍連病帶傷折損無數,倖存者也是怨聲載道。諸葛恪還不服輸准備再戰,後來在孫亮一道接一道的退兵詔書催促下,才退兵回朝。

經過這次慘敗,諸葛恪大失人心,朝野一片怨責之聲,孫峻利用這個機會,殺死了諸葛恪取而代之,東吳政權從此陷入爭權奪利的混亂之中。

應該說在三國的神童裡面,諸葛恪是最有機會施展才華的一個。他自小便深受賞識,後來掌握了主宰一國的權力。但是,他的拙劣表現卻令所有看好他的人大跌眼鏡,最後他不但自己落得個身首異出的悲慘結局,還使東吳國力大傷朝政混亂直至滅亡,孫權泉下有知,一定要後悔得捶破棺材板。這種過早表現的聰明以及隨之而生的心理扭曲,是諸葛恪人生悲劇的根源。膚淺的聰明,輕者殺身,重者誤國,內中個情,發人深省。

何晏

何晏七歲,明慧若神,魏武奇愛之,以晏在宮內,因欲以為子。晏乃畫地令方,自處
其中。人問其故,答曰:逗何氏之廬也。地魏武知之,即遣還外。*《世說新語》

三國神童經常在七歲的時候不約而同開始閃光,巧合的程度令人懷疑。何晏在普通讀者里的知名度不是很高,但是一提起他祖父何進則無人不曉。如果說黃巾之亂是三國鼎立的導火索,那麼國舅兼大將軍的何進就算是分割天下的操刀人了。正是他在與十常侍的爭斗中引進外援——董卓的野狼部隊,在本就氣息奄奄的漢王朝軟肋上又捅了致命的一刀。
何進是屠夫出身,但是他的後人何晏卻出落得唇紅齒白面如傅粉身材修長清秀儒雅(越說越象一根水靈靈的綠豆芽),而且從小聰明伶俐。曹操自己的兒子雖然個個都很出色,見了何晏仍然很喜歡,一心想把他收為義子。沒想到何晏人小心大,自己在地上畫了個圈,標明是逗何氏之家地——這份執著來自於一個七歲孩童,真讓人贊嘆。
關於何晏的皮膚白皙,還曾經有過一個典故:許多人認為何晏面如傅粉是因為學女人搽粉,魏明帝曹睿也曾好奇到設了一個局來驗證此事。有一日天氣悶熱,曹睿急召何晏進宮。何晏滿頭大汗地趕來,卻沒什麼事,曹睿只是准備了一碗熱湯面給他喝。何晏一邊吃一邊用袖子擦汗,卻仍然面容皎白毫無溝壑縱橫的跡象,可見乃是出自天然。

但是何晏最終還是站在了曹氏利益集團的一邊。他的母親尹氏被曹操娶為九夫人,他自己娶了曹操的女兒金鄉公主,被封為逗駙馬校尉地,據考證以駙馬稱呼公主女婿還是自他而始。這種裙帶關系決定了他不可能從曹氏集團中擺脫出來,所以後來他成為曹爽屬下的一個重要人物,官拜吏部尚書,在公元249年司馬懿與曹爽的權利斗爭中被殺。何晏的出生年代不祥,參考與他同期的曹丕曹植等人,死的時候應該已經六十上下。

熱點內容
古代勵志的名言 發布:2021-03-16 21:50:46 瀏覽:209
形容兒孫繞膝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9:35 瀏覽:878
席慕蓉賞析印記 發布:2021-03-16 21:48:26 瀏覽:311
權力很大含有手的成語 發布:2021-03-16 21:48:22 瀏覽:584
能聽的兒童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8:15 瀏覽:285
關於足球的詩歌詞句 發布:2021-03-16 21:47:40 瀏覽:870
拖拉機的古詩 發布:2021-03-16 21:42:53 瀏覽:571
亮甜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2:00 瀏覽:831
廣東話生日快樂祝福語 發布:2021-03-16 21:38:55 瀏覽:409
噓的短句 發布:2021-03-16 21:38:07 瀏覽: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