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故事大全 » 宋朝歷史故事

宋朝歷史故事

發布時間: 2020-12-28 01:01:29

1. 關於的宋朝歷史大事件400字

宋朝(960年—1279年)是中國歷史上承五代十國下啟元朝的朝代,分北宋和南宋兩個階段,共歷十八帝,享國三百一十九年。

2. 宋代歷史小故事

1、《千里送京娘》

據說,趙匡胤年少時,因得罪朝廷而闖盪江湖,走遍了天下各地,曾經路過華山,從一群強盜手裡救下苦命女子趙京娘,趙匡胤與趙京娘結為兄妹,並獨行千里護送趙京娘回家。

一路上趙匡胤對京娘體貼關懷。途徑武安門道川,趙京娘晨起,臨淵梳妝,向他訴說愛慕之情。趙匡胤躊躇滿志,婉言回絕。

趙京娘因而投湖自盡,趙匡胤在悔恨交加中投軍。他登基後,追封趙京娘為貞義夫人。

2、《燭影斧聲》

宋開寶九年(公元976年)十月壬午夜,太祖趙匡胤大病,招晉王趙光義議事,左右不得聞。席間有人看見宮內燭影搖動,彷彿趙光義離座退避,又過片刻,聽到斧子戳地擊物的聲音。

當夜,太祖駕崩,宋皇後讓王繼恩去叫秦王趙德芳來。但在這時,王繼恩忽然叫道「晉王來了!」

宋皇後見趙光義,大吃一驚!對光義乞求道:「吾母子之命,皆托於官家。」趙光義哭著回答道:「共保富貴,勿憂也!」後晉王光義繼位,史稱太宗,改元太平興國。

3、《包公擲硯》

包拯被提拔為大理寺丞、知端州(今廣東肇慶)時。當時端州特產端硯是宋朝士大夫最珍愛時髦的雅器,當地每年向朝廷進貢。

凡在這里做「一把手」的官員,都在「貢硯」規定的數量外加征幾十倍的數額以賄賂朝廷權貴,所謂「打點」中央的關系,此舉加重了老百姓的負擔。

個性官員包拯一上任就高調破除這則運行多年的潛規則,下令只能按規定數量生產端硯,州縣官員一律不準私自加碼,違者重罰。並且表態,自己作為「一把手」,決不要一塊端硯。

此舉在當地掀起軒然大波。三年後,包拯任期滿,被調至中央任職,果然「歲滿不持一硯歸」。

4、《寇竹渡》

據說寇凖死後雷州人民護送寇凖靈樞北上,至雷州一渡口時,突然狂風大作,驟雨滂沱,大家無法北上,只好停下來,為了防止棺木被雨水沖走,大家就在靈柩前插上枯竹。

第二天,等到雨過天晴的時候,護棺之竹竟然長出新芽。後人為了悼念這位賢相,遂把此渡命名為「寇竹渡」,至今地名尚存。

5、《斷齏畫粥》

范仲淹幼年喪父,四歲時隨繼父遷至長山,勵志苦讀於醴泉寺。因家境貧寒,便用兩升小米煮粥,隔夜粥凝固後,用刀切為四塊,早晚各食兩塊,再切一些腌菜佐食。

成年後,范仲淹又到應天書院刻苦攻讀,冬天讀書疲倦發困時,就用冷水洗臉,沒有東西吃時,就喝稀粥度日。

一般人不能忍受的困苦生活,范仲淹卻從不叫苦。經過苦讀,范仲淹終於在大中祥符八年(1015年)進士及第,官至參知政事。

3. 宋朝時的歷史故事

那個官就是明朝的劉基(字伯溫) 劉基有一首詞中寫有一句「金玉其外,敗絮其中」 就是《賣柑者言》這首詞。
《賣柑者言》:
杭有賣果者,善藏柑,涉寒暑不潰。出之燁然,
玉質而金色。置於市,賈十倍,人爭鬻之。
予貿得其一,剖之,如有煙撲口鼻,視其中,
則干若敗絮。予怪而問之曰:"若所市於人者,將以實籩豆,
奉祭祀,供賓客乎?將炫外以惑愚瞽也?甚矣哉,
為欺也!"賣者笑曰:"吾業是有年矣,吾賴是以食吾軀。
吾售之,人取之,未嘗有言,而獨不足子所乎?
世之為欺者不寡矣,而獨我也乎?吾子未之思也。今夫佩虎符、坐皋比者,
洸洸乎干城之具也,果能授孫、吳之略耶?峨大冠、 拖長紳者,昂昂乎廟堂之器也,
果能建伊、皋之業耶?盜起而不知御,民困而不知救,吏奸而不知禁,
法斁而不知理,坐糜廩粟而不知恥。觀其坐高堂,騎大馬,
醉醇醴而飫肥鮮者,孰不巍巍乎可畏,赫赫乎可象也?又何往而不金玉其外,
敗絮其中也哉?今子是之不察,而以察吾柑!"予默默無以應。
退而思其言,類東方生滑稽之流。豈其憤世疾邪者耶?而托於柑以諷耶?
作者:劉基 (明代)
譯文:
杭州有個賣水果的人,擅長貯藏柑橘,經歷一個冬夏都不腐爛。拿出來的時候,依然外表光澤鮮亮,像玉似的質地,金燦燦的色澤。柑橘放到市場上賣,售價高出十倍,人們爭相購買。
我買了一個,把它剖開,像有股煙塵撲向口鼻,看它的裡面,乾枯得像破棉絮一樣。我感到奇怪,問他說:「你出售給別人的柑子,是將要用來填滿盛祭品的器具,供奉祭祀、招待賓客呢?還是要炫耀它的外表來迷惑愚笨的人和瞎子呢?干欺騙的勾當真是太過分了!」
賣柑橘的人笑著說:「我從事這個職業,已有好多年了。我靠它養活自己。我賣它,別人買它,不曾(有人)說什麼,卻唯獨不能滿足您的要求嗎?世界上欺騙別人的人不少,難道僅僅只是我一個人嗎?我的先生,您實在沒有好好考慮這個問題啊。那些佩帶兵符、坐虎皮椅子的人,威武的樣子好像是捍衛國家的將才,果真能傳授孫武、吳起的謀略嗎?戴著高高的大帽子,腰上拖著長長帶子的人,氣宇軒昂的樣子,好像是朝廷的棟梁之才,他們真的能夠建立伊尹、皋陶的功業嗎?盜賊興起卻不知道抵禦,百姓陷入困苦卻不知道解救,官吏狡詐卻不知道禁止,法律敗壞卻不知道治理,白白地浪費糧倉里的糧食卻不知道羞恥。坐在高堂上,騎著高頭大馬,喝著美酒,吃著美食的人,誰的樣子不威風令人生畏,誰不是一副顯赫的樣子、值得(人們)效仿的呢?又哪裡不是外表像金玉、裡面像破棉絮那樣的呢?現在你沒有看到這些情況,卻要看到我的柑橘是這樣的!」
我沉默著沒有什麼好回答的。我回家後思考他的話,賣柑橘的人像是東方朔一類詼諧多諷、機智善辯的人,難道他是對世事憤慨,對邪惡憎恨的人嗎?因此假託在柑橘上來諷刺(這樣的現象)嗎?

4. 宋朝的重要歷史事件

1、陳橋兵變

陳橋兵變又稱陳橋驛兵變,是趙匡胤發動的取代後周,建立宋朝的兵變事件,此典故又稱黃袍加身。

959年,周世宗柴榮崩,七歲的周恭帝柴宗訓即位。殿前都點檢、歸德軍節度使趙匡胤,與禁軍高級將領石守信、王審琦等掌握了軍權。

960年正月初一,傳聞契丹聯合北漢南下攻周,宰相范質等未辨真偽,急遣趙匡胤統率諸軍北上御敵。周軍行至陳橋驛,趙匡胤和趙普等密謀策劃,發動兵變,眾將以黃袍加在趙匡胤身上,擁立他為皇帝。

隨後,趙匡胤率軍回師開封,京城守將石守信、王審琦開城迎接趙匡胤入城,脅迫周恭帝禪位。

趙匡胤即位後,改國號為「宋」,仍定都開封。石守信、高懷德、張令鐸、王審錡、張光翰、趙彥徽皆得授節度使位號。

2、澶淵之盟

澶(chán)淵之盟是北宋和遼國,在經過二十五年的戰爭後締結的盟約。

公元1004年秋(宋真宗景德元年),遼國蕭太後與遼聖宗,親率大軍南下深入宋境。有的大臣主張避敵南逃,宋真宗也想南逃,因宰相寇準的力勸,才至澶州督戰。

宋軍堅守遼軍背後的城鎮,又在澶州(河南濮陽)城下以八牛弩射殺遼將蕭撻覽(一作凜)。遼由於自身原因,很早就通過降遼舊將王繼忠與北宋朝廷暗通關節。

宋真宗也贊同議和,派曹利用前往遼營談判,於十二月間(1005年1月)與遼訂立和約:遼宋約為兄弟之國,宋每年送給遼歲幣銀10萬兩、絹20萬匹,宋遼以白溝河為邊界。因澶州(河南濮陽)在宋朝亦稱澶淵郡,故史稱「澶淵之盟」。

此後宋、遼之間百年間不再有大規模的戰事,禮尚往來,通使殷勤,雙方互使共達三百八十次之多,遼朝邊地發生飢荒,宋朝也會派人在邊境賑濟,宋真宗崩逝消息傳來,遼聖宗「集蕃漢大臣舉哀,後妃以下皆為沾涕」。

3、靖康之變

靖康之變是指靖康二年(金天會五年,1127年)金朝南下攻取北宋首都東京,擄走徽、欽二帝,導致北宋滅亡的歷史事件。又稱靖康之亂、靖康之難、靖康之禍。

北宋宣和七年(金天會三年,1125年),金軍分東、西兩路南下攻打宋朝。東路由完顏干離不領軍攻燕京。西路由粘罕領軍直撲太原。東路金兵破燕京,渡過黃河,南下汴京(今河南開封)。

宋徽宗見勢危,乃禪位於太子趙桓,是為宋欽宗。靖康元年(金天會四年,1126年)正月,完顏宗翰率金兵東路軍進至汴京城下,逼宋議和後撤軍,金人要求五百萬兩黃金及五千萬兩銀幣,並割讓中山、河間、太原三鎮。

同年八月,金軍又兩路攻宋;閏十一月,金兩路軍會師攻克汴京。宋欽宗親自至金人軍營議和,被金人拘禁。

除徽欽二帝之外,還有大量趙氏皇族、後宮妃嬪與貴卿、朝臣等共三千餘人北上金國,東京城中公私積蓄為之一空,靖康之變導致北宋的滅亡。

4、紹興和議

紹興和議是南宋與金訂立的和約。紹興十一年(1141年)十一月,宋與金於書面達成《紹興和議》,兩國以淮水-大散關為界。

宋割讓從前被岳飛收復的唐州、鄧州以及商州、秦州的大半,每年向金進貢銀廿五萬兩,絹廿五萬匹。

宋高宗希望把生母本人和徽宗的遺體接回,答應金殺岳飛。十二月末除夕夜(1142年1月27日),趙構和秦檜以「莫須有」的罪名殺岳飛與其子岳雲、部將張憲於臨安(今杭州)。

《紹興和議》立刻實現,宋高宗生父徽宗的靈柩和生母韋氏本人被送回南宋。宋高宗以向金國納貢稱臣為代價,換回了東南半壁江山的統治權。

5、崖山海戰

崖山海戰,又稱崖門戰役、崖門之役、崖山之戰、宋元崖門海戰等,是1279年(南宋祥興二年,元至元十六年),宋朝軍隊與蒙古軍隊在崖山進行的大規模海戰,也是古代中國少見的大海戰。

崖山位於今廣東江門市新會區南約50公里的崖門鎮,銀洲湖水由此出海,也是潮汐漲退的出入口。東有崖山,西有湯瓶山,兩山之脈向南延伸入海,如門束住水口,就像一半開掩的門,故又名崖門。

崖山海戰直接關繫到南宋的存亡,因此也是宋元之間的決戰。戰爭的最後元軍以少勝多,宋軍全軍覆滅。南宋滅國時,陸秀夫背著少帝趙昺投海自盡,許多忠臣追隨其後,十萬軍民跳海殉國。

此次戰役之後,趙宋皇朝的隕落,同時也意味著南宋殘余勢力的徹底滅亡,蒙元最終統一整個中國。

中國第一次整體被北方游牧民族所征服。有人認為這場海戰標志著古典意義華夏文明的衰敗與隕落,提出了「崖山之後無中華」的說法。

崖山海戰使得一脈相承數千年的中華文明由此產生斷層,其影響深遠延續至今。之後明清的文明形態跟之前大不相同。宋朝的滅亡讓中國從農業帝國向商業社會轉型的一次嘗試化為泡影。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陳橋兵變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澶淵之盟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靖康之變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紹興和議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崖山海戰

5. 宋朝重大的歷史事件。不用說那麼詳細,直接列舉事件名稱即可

1、陳橋兵變

趙匡胤發動的取代後周,建立宋朝的兵變事件,此典故又稱黃袍加身。

959年,周世宗柴榮崩,七歲的周恭帝柴宗訓即位。殿前都點檢、歸德軍節度使趙匡胤,與禁軍高級將領石守信、王審琦等掌握了軍權。

960年正月初一,傳聞契丹聯合北漢南下攻周,宰相范質等未辨真偽,急遣趙匡胤統率諸軍北上御敵。周軍行至陳橋驛,趙匡胤和趙普等密謀策劃,發動兵變,眾將以黃袍加在趙匡胤身上,擁立他為皇帝。

隨後,趙匡胤率軍回師開封,京城守將石守信、王審琦開城迎接趙匡胤入城,脅迫周恭帝禪位。趙匡胤即位後,改國號為「宋」,仍定都開封。石守信、高懷德、張令鐸、王審錡、張光翰、趙彥徽皆得授節度使位號。

2、杯酒釋兵權

杯酒釋兵權是指發生在北宋乾德年間,宋太祖趙匡胤為了加強中央集權,避免下屬將領也被迫「黃袍加身」,起兵篡奪新生政權,通過酒宴方式,威脅利誘,要求高級將領交出兵權的歷史事件。

杯酒釋兵權是宋太祖為加強中央集權,鞏固統治所採取的一系列政治軍事改革措施的開始,被視為寬和典範。其後,宋太祖還在軍事制度方面進行了多項改革,大大強化了北宋中央集權。

後來,「杯酒釋兵權」演變為一個成語,引申為輕而易舉解除將領兵權。

3、澶淵之盟

澶淵之盟是北宋與遼在經過二十五年的戰爭後締結的盟約。

1004年秋(宋真宗景德元年),遼蕭太後與遼聖宗親率大軍南下,深入宋境。有的大臣主張避敵南逃,宋真宗也想南逃,因宰相寇準的力勸,才至澶州督戰。宋軍堅守遼軍背後的城鎮,又在澶州(河南濮陽)城下以八牛弩射殺遼將蕭撻覽(一作凜)。

遼由於自身原因,很早就通過降遼舊將王繼忠與北宋朝廷暗通關節。宋真宗也贊同議和,派曹利用前往遼營談判,於十二月間(1005年1月)與遼訂立和約:遼宋約為兄弟之國,宋每年送給遼歲幣銀10萬兩、絹20萬匹,宋遼以白溝河為邊界。因澶州(河南濮陽)在宋朝亦稱澶淵郡,故史稱「澶淵之盟」。

此後宋、遼之間百年間不再有大規模的戰事,禮尚往來,通使殷勤,雙方互使共達三百八十次之多,遼朝邊地發生飢荒,宋朝也會派人在邊境賑濟,宋真宗崩逝消息傳來,遼聖宗「集蕃漢大臣舉哀,後妃以下皆為沾涕」。

4、王安石變法

王安石變法是宋神宗時期,王安石發動的旨在改變北宋建國以來積貧積弱局面的一場社會改革運動。變法自熙寧二年(1069年)開始,至元豐八年(1085年)宋神宗去世結束,故亦稱熙寧變法、熙豐變法。

王安石變法以發展生產,富國強兵,挽救宋朝政治危機為目的,以「理財」、「整軍」為中心,涉及政治、經濟、軍事、社會、文化各個方面,是中國古代史上繼商鞅變法之後又一次規模巨大的社會變革運動。

變法一定程度上改變了北宋積貧積弱的局面,充實了政府財政,提高了國防力量,對封建地主階級和大商人非法漁利也進行了打擊和限制。

但是,變法在推行過程中由於部分舉措的不合時宜和實際執行中的不良運作,也造成了百姓利益受到不同程度的損害(如保馬法和青苗法),加之新法觸動了大地主階級的根本利益,所以遭到他們的強烈反對,元豐八年(1085年),因宋神宗去世而告終。

5、靖康之恥

靖康之恥是中國歷史上的一次著名事件,發生於北宋宋欽宗靖康年間(1126~1127年)因而得名。靖康二年四月,金軍攻破東京(今開封),俘虜了宋徽宗、宋欽宗父子及大量趙氏皇族、後宮妃嬪與貴卿、朝臣等三千餘人,押解北上,東京城中公私積蓄為之一空。靖康之恥導致了北宋的滅亡,深深刺痛漢人的內心。

北宋王朝由盛而亡,只經歷了短短100年時間。而亡國的原因很久以來,都由王安石一個人背負著。直到近代,對王安石的評價才有了轉變。

6. 宋朝有什麼故事

要什麼方面的故事,下面的人的故事都很多
(1)宋太祖趙匡胤——宋朝開版國皇帝
(2)歐陽修—權—宋朝文壇領袖
(3)包拯——人稱包青天
(4)王安石——變法革新派領袖
(5)司馬光——《資治通鑒》的主編
(5)蘇東坡——宋朝文藝全才
(6)朱熹——繼孔子孟子之後,人稱「朱子」,開創禮教先河
(7)岳飛——人稱「岳爺爺」
(8)沈括——宋朝著名科學家
(9)文天祥——抗元最激烈的代表
(10)宋江——小說《水滸傳》梁山好漢領袖(歷史上實為太行山)

7. 宋朝的重大歷史事件

1.宋朝(公元960年—公元1279年)是中國歷史上上承五代十國下啟元朝的朝代,分北宋和專南宋兩個歷史階段屬,共十八帝,享國三百十九年。
2.公元960年,後周諸將發動陳橋兵變,擁立趙匡胤為帝,建立宋朝。宋太祖為了避免中晚唐藩鎮割據和宦官專權的亂象,採取重文抑武的施政方針,一方面加強了中央集權,另一方面剝奪武將兵權,至宋真宗、宋仁宗時期步入治世。1125年金國大舉南侵,導致了靖康之恥,北宋覆滅。趙構在南京應天府(今河南商丘)繼位,建立了南宋,紹興和議後與金國以秦嶺淮河為界 ,後期爆發宋元戰爭,1276年元朝攻佔臨安,崖山海戰後,南宋滅亡。
3.宋朝是中國古代歷史上商品經濟、文化教育、科學創新高度繁榮的時代,北宋咸平三年(1000年)中國GDP總量為265.5億美元 ,佔世界經濟總量的22.7%,人均GDP為450美元,超過當時西歐的400美元,而1870年經過第一次工業革命的英國人均GDP為3191美元。

8. 北宋歷史故事

1、名醫錢乙

公元1079年,錢乙,這個「土郎中」的兒子,因為治好當時太子的病,才四十幾歲的他,一下子進入了太醫的行列,不能不令這些官僚味兒很足的太醫們張口結舌。有些人固然佩服他,但更多的人是嫉妒。

他們私下議論:「錢乙治好太子的病,不過是巧合罷了!」有的說:「錢乙只會用土方,真正的醫經怕懂得的不多。」

一日,錢乙和弟子正在為患者治病,有位大夫帶了一個錢乙開的兒科方子來「討教」。

他略帶嘲諷地問:「錢太醫,按張仲景《金匱要略》八味丸,有地黃、山葯、山茱萸、茯苓、澤瀉、丹皮、附子、肉桂。你這方子好像少開了兩味葯,大概是忘了吧?」

錢乙笑了笑說:「沒有忘。張仲景這個方子,是給大人用的。小孩子陽氣足,我認為可以減去肉桂、附子這兩味益火的葯,製成六味地黃丸,免得孩子吃了過於暴熱而流鼻血,你看對嗎?」

這位大夫聽了,連聲道:「錢太醫用葯靈活,酌情變通,佩服佩服!」弟子趕緊把老師的話記下來,後來又編入《小兒葯證直訣》一書。

就這樣錢乙所創制的「六味地黃丸」流傳下來。

2、岳飛抗金

遼天慶四年(1114年),女真族在部落首領完顏阿骨打的領導下,舉兵反遼,並於次年建立金國。金國建國後,洞悉北宋朝政腐敗,軍隊戰鬥力低下,便於天會三年十月,發兵十餘萬,分兩路南下攻宋。

九月,貢獻太原後,轉兵向東,進攻東京。金東路軍在完顏宗望率領下,攻克了重鎮真定府等地。十一月,金東西兩路軍進至東京城下,對東京形成合圍之勢。

宋欽宗急忙派遣康王趙構赴金營求和,許諾以黃河為界,金軍不答應,向東京發起猛攻。十一月,東京城破,宋欽宗降金。五年四月,北宋被金國滅亡。

金兵雖然南下,攻克汴梁,但河北各州縣大半還在宋軍手中,雖然士氣低沉,但是民氣高漲。康王幾經生死,最後終於到達應天府即帝位,歷史上被稱為南宋,改靖康二年為建炎元年,這就是歷史上的宋高宗。

南宋建立以後,宋金之間的戰爭進入南北對峙階段,先是金兀術撤路過鎮江,被韓世忠敗於黃天盪;另一支金兵在攻陝西時,為宋將吳玠阻於和尚原。

岳飛也在廣德境內開始堵截金兵,六戰六勝,擒獲金兵頭目,於是,「岳家軍」的名字開始在金兵中流傳。待金兀術北返,再遭岳飛截擊,在鎮江東清水亭的戰斗中,致使金兵橫屍15里,收復了健康。

收復建康的岳飛,是南宋抗金的名將,我國歷史上著名的民族英雄。

岳飛是相州湯陰(今河南湯陰)人,出生那年,黃河決口,家鄉鬧了一場水災,家裡生活很困苦。岳飛從小刻苦讀書,尤其愛讀兵法。他力氣大,十幾歲的時候就能拉300斤的大弓。後來,他聽說同鄉老人周同武藝高強,岳飛就拜周同做老師,學得一手好箭,能左右開弓,百發百中。

後來,岳飛從了軍。金兵南下的時候,他在東京當小軍官。有一次,他帶了一百多名騎兵,在黃河邊練兵,忽然對面來了大股金兵,兵士們都嚇呆了,岳飛卻不慌不忙地說:「敵人雖然多,但他們不知道我們的兵力多少。

我們可以趁他們沒准備的時候擊敗他們。」說著,就帶頭沖向敵陣,斬了金軍一名將領。兵士們受到岳飛的鼓勵,也沖上去,果然把金軍殺得七零八落。

3、解夢消愁

慶歷三年(公元1043年),北宋著名思想家李覯下在江西南城十賢堂講學,忽聽近處傳來少婦哭聲。李覯講完課,順著哭聲前往探視,見有婆媳二人正抱頭痛哭。

原來老人的兒子出門經商,時值半載音訊全無,婆媳日夜思念。於是求神於山廟,祈求麻姑保佑。昨夜三更,媳婦忽得一夢,夢見麻姑仙子給他一把破扇,扇衣全都脫落,只剩下幾根扇骨。

今天一早,婆媳倆連忙請廟中和尚解夢。和尚說:「扇衣脫落,只剩扇骨,是個凶號,你兒子早已身亡,肉已腐爛,只剩枯骨!」婆媳倆聽後,如晴天霹靂,悲痛欲絕。

李覯聽了,暗自思忖:夢中之事,豈能當真,那和尚信口雌黃,害人不淺。我不如也來為之解夢,以消此婆媳無故之憂。

便大笑說:「和尚之言差矣。豈不聞,穿衣見父,脫衣見妻,這是人之常情。今麻姑托夢,贈與脫衣之扇,正是丈夫歸來與妻團聚之象。」

婆媳二人聽李覯解夢,覺得有理,於是轉悲為喜。過了不久,這老婦的兒子做完生意,回轉家門。合家歡喜帶上爆竹香煙,到十賢堂燒香點爆,作揖鳴謝。

李覯大笑說:「生意人回家,自是應當,並非作夢的緣故。我只是為你婆媳消愁罷了。」從此,李覯解夢消愁的故事,在鄉里廣為流傳。

4、羊肉泡饃

據說,五代末年,趙匡胤還未得志時,身無分文,窮困潦倒。一日,在長安(古時西安)街頭流浪的他,因飢餓難耐,不得已低下男兒頭向一家燒餅鋪討吃。

店主看他可憐,就把幾天前剩下的兩個燒餅給了他。可放了幾天的燒餅又干又硬,根本咬不動。這時,他聞到了一股肉香,原來不遠處正有一家肉鋪在煮羊肉。

趙匡胤便向店家討了一碗羊肉湯,把干硬的燒餅掰成小塊泡進湯里。沒想到,這碗燒餅吸入了肉湯的香氣,肉湯泡軟了燒餅,一碗「湯泡饃」吃得趙匡胤渾身發熱,飢寒全無,精神大振。

幾年後,趙匡胤得了勢,掌握了兵權,「黃袍加身」做了宋朝的開國皇帝。當了皇帝的趙匡胤,每日山珍海味,日久天長,嘴裡沒了味道。一天,他突然想起了那碗香到心裡暖透全身的「湯泡饃」,立即傳旨御廚速速做來。但御廚做了幾次,趙匡胤都覺得不是當年的那個味兒。

一次,趙匡胤外出巡察,行至長安,不知不覺又來到當年流浪的那條街,又聞到了那久違的肉香。這一下,趙匡胤食慾頓起,下了御輦直奔肉鋪,讓店主馬上做一碗「羊肉泡饃」。

店家見皇上駕到,又是驚喜,又是惶恐。街上的燒餅鋪已關了門,店家只得讓妻子烙了幾個餅,怕皇帝嫌是死面餅,便把餅子掰得碎碎的,澆上羊肉湯煮了煮,再放上大片牛肉,又在湯內放入了菠菜、粉絲,撒入蔥花,最後又淋上幾滴鮮紅的辣椒油。

當熱氣騰騰、香味四溢的羊肉泡饃端到面前時,趙匡胤嘗了一下,立刻找到了當年的感覺,於是,皇上的架子也不端了,在臣子、衛士驚異的注視下大快朵頤。吃完後,趙匡胤全身舒暢,當即賞賜了店家。

一夜之間,皇帝來吃羊肉泡饃的事就在長安城裡傳開了,越來越多的人慕名來嘗美味,店家索性把肉鋪改成羊肉泡饃館,吃的人多了,饃也掰不及了,於是誰吃誰就自己掰,反倒生出許多情趣。

久而久之,羊肉泡饃成了長安人最喜愛的小吃,一直流傳至今。美味的羊肉泡饃不斷地出現在陝西歷史與文學作品中,或許還因佔了皇帝的龍威,因而被譽為「天下第一碗」。

5、北宋廢除新法

歷史上的王安石變法是一場以期改變北宋積貧積弱局面的社會改革運動。然而,可惜的是這場變法終究是沒有堅持到最後。

公元1085年(元豐八年)三月宋神宗死,宋哲宗趙煦繼位,當時還不到10歲,由英宗之後、神宗母高氏以太皇太後名義臨朝攝政。

她一向反對新法,上台後,立即任保守派首腦司馬光做宰相。司馬光對新法持全盤否定,提出廢除。

1085年7月30日(宋元豐八年七月初六日)下令首先將保甲法和方田均稅、市易等法廢除。稍後青苗法、免役法、將兵法也被廢除。

正因為這次變法在推行過程中造成了百姓利益受到損害(如保馬法和青苗法),同時,新法觸動了大地主階級的根本利益,所以遭到他們的強烈反對。這恰恰也是為何宋神宗去世,變法就此止步的最大原因!

9. 宋朝的歷史名人或歷史故事

宋朝的歷史名人:
趙匡胤 周去非 周邦彥 周密 周敦頤 晏殊 野利仁榮 薛稷 岳飛 朱熹 耶律隆緒 耶律德光 余玠 虞允文 移剌窩斡 元好問 元憲宗元明宗 元昊 楊政 楊延昭 楊文廣 楊業 楊沂中 楊萬里 葉適 葉紹翁 徐夢莘 宣宗 宣仁太後 辛棄疾 斜卯阿里 蕭觀音 蕭韓家奴 蕭仲恭 蕭太後 蕭撻凜 蕭綽 楊幺 文天祥 文彥博 魏勝 完顏阿骨打 完顏銀術可 完顏宗望 完顏婁室 完顏宗翰 完顏亮 完顏昌 宋江 蘇舜欽 蘇轍 蘇洵 蘇軾 司馬光 沈括 施耐庵 任得敬 秦觀 潛說友 秦檜 丘處機 歐陽修 陸游 黃庭堅 成吉思汗 蔡京 程頤 程顥 赤盞暉 曹彬 柴榮 包拯 畢升
宋朝名人歷史故事:
一、顯德三年(956年)春天,趙匡胤跟隨柴榮征伐淮南,首戰在渦口打敗南唐軍萬餘人,斬殺南唐兵馬都監何延錫等人。南唐奉化軍節度使皇甫暉、常州團練使姚鳳率領號稱十五萬的軍隊,駐扎在清流關,趙匡胤率領軍隊將其擊敗。趙匡胤追到城下,皇甫暉說:「我們各為其主,希望雙方布好陣式,以決勝負。」趙匡胤笑著同意。皇甫暉擺好陣式出戰,趙匡胤抱著馬脖子一直沖入南唐軍陣內,砍中皇甫暉的腦袋,將其與姚鳳一同擒獲。其父趙弘殷時任馬軍副都指揮使,率軍半夜時來到城下,傳呼開門,趙匡胤說:「父子誠然是至親,但是城門開關,卻是國家的事情。」等到天亮,趙弘殷才得以進城。韓令坤攻下揚州,南唐派軍隊來取,韓令坤主張退兵,柴榮命令趙匡胤率兵二千趕往六合。趙匡胤下令說:「揚州兵敢有過六合的,砍斷他們的腳。」韓令坤才固守揚州。趙匡胤不久在六合東面打敗南唐齊王李景達,斬殺一萬多人。回師後,趙匡胤被任命為殿前都指揮使,不久又被委任為定國軍節度使。
顯德四年(957年)春,趙匡胤跟隨柴榮出征壽春,攻克連珠寨,乘勢攻下壽州。回師後,柴榮又拜他為義成軍節度使、檢校太保,仍任殿前都指揮使。此年冬,趙匡胤跟隨柴榮征伐濠州、泗州,充當前鋒。此時,南唐在十八里灘紮寨,柴榮剛剛商議用駱駝擺渡軍隊時,而趙匡胤已率先單騎橫渡而過,他的部下騎兵也緊隨他渡過了河,因而攻破南唐軍寨。又用繳獲的南唐戰艦乘勝攻克泗州。南唐在清口駐屯軍隊,趙匡胤跟柴榮兩翼分兵沿淮河東下,連夜追到山陽,俘虜南唐保義軍節度使陳承昭獻給柴榮,因而攻下楚州。趙匡胤乘勝進軍,在迎鑾江口打敗南唐軍,直抵南岸,燒毀其營寨。又在瓜步攻破南唐軍,淮南最終平定。南唐中主李璟畏懼趙匡胤的威名,派遣使臣送給趙匡胤一封信,饋贈三千兩白金,企圖使用離間計。趙匡胤收到後,把白金全部送到內府,南唐的離間計失敗。
二、包拯被提拔為大理寺丞、知端州(相當於今天的廣東肇慶市)時。當時端州特產端硯是宋朝士大夫最珍愛時髦的雅器,當地每年向朝廷進貢。凡在這里做「一把手」的官員,都在「貢硯」規定的數量外加征幾十倍的數額以賄賂朝廷權貴,所謂「打點」中央的關系,此舉加重了老百姓的負擔。個性官員包拯一上任就高調破除這則運行多年的潛規則,下令只能按規定數量生產端硯,州縣官員一律不準私自加碼,違者重罰。並且表態,自己作為「一把手」,決不要一塊端硯。此舉在當地掀起軒然大波。三年後,包拯任期滿,被調至中央任職,果然「歲滿不持一硯歸」。《包公擲硯》的故事就是以這個藍本創作的。[
包拯彈劾陳州京西路轉運司,揭露其盤剝災民的罪行的事跡,被石玉昆的《三俠五義》再創作為家喻戶曉的包公戲《陳州放糧》,民間渲染加工成開封府尹、欽差大臣「包青天」奉命查賑,劇中涉及國舅們害民肥私、包公查案遭人陷害、各路百姓掩護包公、包公怒鍘皇親國戚、成功放糧賑災等等,演繹了一個青天大老爺為民除害、不畏強權且驚心動魄、扣人心弦的故事。
三、1084年(元豐七年),蘇軾離開黃州,奉詔赴汝州就任。由於長途跋涉,旅途勞頓,蘇軾的幼兒不幸夭折。汝州路途遙遠,且路費已盡,再加上喪子之痛,蘇軾便上書朝廷,請求暫時不去汝州,先到常州居住,後被批准。當他准備要南返常州時,神宗駕崩。常州一帶水網交錯,風景優美。他在常州居住,既無飢寒之憂,又可享美景之樂,而且遠離了京城政治的紛爭,能與家人、眾多朋友朝夕相處。於是蘇東坡終於選擇了常州作為自己的終老之地。
四、據民間傳說,岳飛被秦檜夫婦施計殺害於風波亭,軍民對此無不義憤填膺。臨安一戶飲食攤販得知消息後也深感不忿,就搓捏了形如秦檜和王氏的兩個面人,絞在一起放入油鍋里炸,並稱之為「油炸檜」。人們為了發泄憤怒,便爭相購買。隨著顧客越來越多,店鋪就簡化製作工序,直接把兩條面纏繞起來油炸,成為現今常見的炸油條。至今,有些地方仍有把油條稱為油炸檜或油炸鬼。

10. 宋元時期的歷史故事

程門立雪

至是,游酢、楊時見程頤於洛(今洛陽),時蓋年四十矣。一日見頤,頤版偶瞑坐,游酢(音zuò)與時侍立不權去。頤既覺,則門外雪深一尺矣。

"餓馬提鈴"欺金兵

宋代畢再遇和金兵守壘對抗,因為金兵強大,宋營兵少,他便使了一個"金蟬脫殼"的妙計,在一個夜裡把隊伍全部撤走,只留下旗幟在陣地上,把鈴吊在餓馬的蹄子上發出聲音。金兵日夜聽到馬嘶和鈴聲,沒疑心,也不敢發起進攻。等了幾天,金人才發覺中計。但此時,畢再遇的隊伍已經走得無影無蹤了。這就是著名的"餓馬蹄鈴"掩護撤兵的故事。

杯酒釋兵權

杯酒釋兵權是指發生在宋朝初期,宋太祖趙匡胤為了加強中央集權,同時避免別的將領也"黃袍加身",篡奪自己的政權,所以趙匡胤通過一次酒宴,以威脅利誘的方式,要求高階軍官們交出兵權。趙匡胤與漢高祖大殺功臣的行為相較,被視為寬和的典範。杯酒釋兵權只是宋太祖為加強皇權,鞏固統治所採取的一系列政治軍事改革措施的開始,其後還在軍事制度方面進行了多項改革。"杯酒釋兵權"做為一個成語,逐步引申為泛指輕而易舉地解除將領的兵權。

熱點內容
古代勵志的名言 發布:2021-03-16 21:50:46 瀏覽:209
形容兒孫繞膝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9:35 瀏覽:878
席慕蓉賞析印記 發布:2021-03-16 21:48:26 瀏覽:311
權力很大含有手的成語 發布:2021-03-16 21:48:22 瀏覽:584
能聽的兒童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8:15 瀏覽:285
關於足球的詩歌詞句 發布:2021-03-16 21:47:40 瀏覽:870
拖拉機的古詩 發布:2021-03-16 21:42:53 瀏覽:571
亮甜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2:00 瀏覽:831
廣東話生日快樂祝福語 發布:2021-03-16 21:38:55 瀏覽:409
噓的短句 發布:2021-03-16 21:38:07 瀏覽: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