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故事大全 » 描寫戰爭的成語

描寫戰爭的成語

發布時間: 2020-12-27 21:44:57

㈠ 關於戰爭的成語

潰不成軍、一敗如水、人仰馬翻、頭破血流、丟盔棄甲
一、潰不成軍 [ kuì bù chéng jūn ]

【解釋】:潰:潰敗,散亂。被打得七零八落,不成隊伍。形容慘敗。
【出自】:近代 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八章:「等待著敵人的銳氣開始衰落時,抓住要害猛力一擊,就可以把敵人殺得潰不成軍。」
二、一敗如水 [ yī bài rú shuǐ ]

【解釋】:形容軍隊打了大敗仗,象水潑到地上那樣不可收拾。
【出自】:近代 毛澤東《湖南農民運動考察報告》:「當第一時期,富農耳里聽得的是所謂江西一敗如水,蔣介石打傷了腳,坐飛機回廣東去了。」
三、人仰馬翻 [ rén yǎng mǎ fān ]

【解釋】:人馬被打得仰翻在地。形容被打得慘敗。也比喻亂得一塌糊塗,不可收拾。
【出自】:清·曹雪芹《紅樓夢》第一百十五回:「賈璉家下無人,請了王仁來在外幫著料理。那巧姐兒是日夜哭母,也是病了。所以榮府中又鬧得馬仰人翻。」
四、頭破血流 [ tóu pò xuè liú ]

【解釋】:頭打破了,血流滿面。多用來形容慘敗。
【出自】:明·吳承恩《西遊記》第四十四回:「照道士臉上一刮,可憐就打得頭破血流身倒地,皮開頸折腦漿傾。」
五、丟盔棄甲 [ diū kuī qì jiǎ ]

【解釋】:盔、甲:頭盔和鎧甲。跑得連盔甲都丟了。形容打敗仗後逃跑的狼狽相。
【出自】:戰國 孟子《孟子·梁惠王上》:「填然鼓之,兵刃既接,棄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後止,或五十步而後止。」
【譯文】:戰鼓咚咚地一敲響,兩軍士兵的刀槍一接觸,丟盔卸甲,拖著兵器就逃跑,有的跑了一百步之後停下來,有的跑了五十步之後停下來

㈡ 描寫戰爭的成語

萬夫莫開
草木皆兵
馬革裹屍
赤膊上陣
烏合之眾
打草驚蛇
四面楚歌
用兵如神內
有勇無謀
全民皆兵
聲東擊容西
攻其不備
出其不意
堅壁清野
揭竿而起
圍魏救趙
四面楚歌
作壁上觀
暗渡陳倉
城下之盟
五十步笑百步
殺身成仁
紙上談兵
風聲鶴唳
草木皆兵
步步為營
望梅止渴
運疇帷幄
一鼓作氣
再衰三竭
破釜沉舟

㈢ 描寫軍事戰爭的成語

含「兵」字的成語

兵不厭詐 兵不血刃 兵車之會 兵多將廣 兵戎相見 兵連禍結兵臨城下 兵荒馬亂

兵貴神速 兵強馬壯

哀兵必勝 驕兵必敗 調兵遣將 損兵折將 蝦兵蟹將 按兵不動 短兵相接 緩兵之計

精兵簡政厲兵秣馬 招兵買馬 弄兵潢池 窮兵黷武 散兵游勇 用兵如神

草木皆兵 草率收兵 赤壁鏖兵 韓信將兵 潢池弄兵 堅甲利兵 胸中甲兵 棄甲曳兵

盛食厲兵先禮後兵 紙上談兵 老弱殘兵

兵來將擋,水來土掩 賠了夫人又折兵 八公山上,草木皆兵

強將手下無弱兵 勝敗乃兵家常事 養兵千日,用兵一時

斬木為兵,揭竿為旗

㈣ 描寫戰爭的成語

白骨露野 露:暴露;野:野外。死人的白骨暴露在野外。形容戰爭或災難所造成的悲慘景象
兵戈擾攘 兵戈:武器,指戰爭;擾攘:紛亂。形容戰爭時期社會動盪混亂
兵戎相見 兵戎:武器。以武力相見。指用戰爭解決問題。
兵荒馬亂 荒、亂:指社會秩序不安定。形容戰爭期間社會混亂不安的景象。
兵連禍結 兵:戰爭;連:接連;結:相聯。戰爭接連不斷,帶來了無窮的災禍。
楚界漢河 楚、漢相爭中雙方控制地區之間的地界與河流。後常比喻戰爭的前線。
大動干戈 大規模地進行戰爭。比喻大張聲勢地行事。
風塵之變 風塵:比喻戰亂。指戰爭的災亂。
烽火四起 戰爭的火焰從四面八方燃燒起來。形容邊防不安寧,四處有敵人進犯。
烽火連年 烽火:古時邊防報警的煙火。比喻戰火或戰爭。指戰火連年不斷。
禍結兵連 結:相聯;兵:戰爭;連:接連。戰爭接連不斷,帶來了無窮的災禍。
金戈鐵馬 戈閃耀著金光,馬配備了鐵甲。比喻戰爭。也形容戰士持槍馳馬的雄姿。
龍血玄黃 比喻戰爭激烈,血流成河。
連天烽火 烽火:古時邊防報警的煙火,比喻戰火或戰爭。形容戰火燒遍各地。
窮兵黷武 窮:竭盡;黷:隨便,任意。隨意使用武力,不斷發動侵略戰爭。形容極其好戰。
以逸待勞 逸:安閑;勞:疲勞。指在戰爭中做好充分准備,養精蓄銳,等疲乏的敵人來犯時給以迎頭痛擊。
枕戈寢甲 枕著戈、穿著鎧甲睡。形容經常生活在戰爭之中。
兵慌馬亂 形容戰爭期間社會混亂不安的景象。
龍戰魚駭 喻戰爭激烈。
偃甲息兵 甲:古代作戰時穿的護身服。兵:兵器。停止戰爭。
偃武息戈 停息武備,不事戰爭。
休兵罷戰 〖解釋〗休、罷:停止。停止或結束戰爭。

㈤ 描寫戰爭的成語有哪些

描寫戰爭的成語有:
圍魏救趙、調虎離山、圍城打援、偃武休兵、南征北戰
1、圍魏救趙
【解釋】:原指戰國時齊軍用圍攻魏國的方法,迫使魏國撤回攻趙部隊而使趙國得救。後指襲擊敵人後方的據點以迫使進攻之敵撤退的戰術。
【出自】:西漢司馬遷《史記·孫子吳起列傳》
【示例】:倘用~之計,且不來解此處之危,反去取我梁山大寨,如之奈何! ◎明·施耐庵《水滸全傳》第六十四回
【語法】:連動式;作謂語、賓語、定語;用於軍事
【近義詞】聲東擊西、圍城打援、圍詹救科、調虎離山
【反義詞】圍點打援、圍城打援、聲東擊西
2、調虎離山
【解釋】:設法使老虎離開原來的山岡。比喻用計使對方離開原來的地方,以便乘機行事。
【出自】:明·許仲琳《封神演義》第八十八回:「子牙公須是親自用調虎離山計,一戰成功。」
譯文:子牙公須是親自用調虎離山計,一戰成功。
【示例】:這自然是~之計,鄧和武漢派都是不同意的。 ◎郭沫若《海濤集·南昌之一夜》
【語法】:連動式;作謂語、定語;用於軍事等
【近義詞】圍魏救趙、聲東擊西
3、圍城打援
【解釋】:軍事術語,進攻的一方以部分兵力包圍守城之敵,誘使敵人派兵援救,然後以主力部隊殲滅敵人的援軍。
【出自】:杜鵬程《保衛延安》第五章:「'圍城打援'的辦法,不是常使用嗎?」
【語法】:聯合式;作謂語、定語;用於軍事方面
【近義詞】圍魏救趙
【反義詞】圍魏救趙
4、偃武休兵
【解釋】:停息武備,不事戰爭。同「偃武息戈」。
【出自】:宋·岳飛《乞解軍務第三札子》:「今講好已定,兩宮天眷,不日可還;偃武休兵,可期歲月。」
譯文:現在講好已定,兩宮上天眷顧,沒有一天可以返回;停止戰斗部隊,可以預期時間。
【近義詞】偃武息戈、偃武櫜兵
5、南征北戰
【解釋】:形容轉戰南北,經歷了許多戰斗。
【出自】:唐·柳宗元《封建論》:「歷於宣王,挾中興復古之德,雄南征北伐之威,卒不能定魯侯之嗣。」
譯文:經過在宣王,以中興復古的德,雄南征北伐的威力,最終不能確定魯侯的後代。
【示例】:老子出生入死,~,打了十幾年天下,憑什麼快到手中的果子讓給別人吃? ◎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第二十七章
【語法】:聯合式;作謂語、定語;用於經歷的戰爭
【近義詞】身經百戰、東征西討、南征北討、戎馬倥傯、轉戰千里、南征北伐、九死一生、出生入死
【反義詞】安家落戶、紙上談兵、安營紮寨、賣劍買牛、按兵不動、買犢賣刀、賣劍買犢、買牛賣劍、買牛息戈

㈥ 描寫戰爭場面的成語

槍林彈雨、刀光劍影、浩浩盪盪、輕裝上陣、背水一戰
一、槍林彈雨 [ qiāng lín dàn yǔ ]
【解釋】:槍桿象樹林,子彈象下雨。形容戰斗激烈。
【出自】:馮德英《迎春花》第二章:「槍林彈雨戰火紛飛的日子,江水山覺得還是才開始,卻一晃就過去了四年多。」
二、刀光劍影 [ dāo guāng jiàn yǐng ]
【解釋】:隱約顯現出刀劍的閃光和影子。形容環境充滿了凶險的氣氛。
【出自】:范長江《塞上行·從嘉峪關到山海關》:多年闊別,一旦重逢尤其在此刀光劍影的北中國一隅聚首,使人發生無限的感喟。
三、浩浩盪盪 [ hào hào dàng dàng ]
【解釋】:原形容水勢廣大的樣子。後形容事物的廣闊壯大,或前進的人流聲勢浩大。
【出自】:宋·范仲淹《岳陽樓記》:「浩浩盪盪,橫無際涯。」
【翻譯】:浩浩盪盪,寬闊得無邊無際。
四、輕裝上陣 [ qīng zhuāng shàng zhèn ]
【解釋】:指作戰時不披盔甲,比喻放下思想包袱投入工作。
【出自】:《文匯報》1983.1.6:「這樣一來,年輕人減輕了思想負擔,輕裝上陣,充分發揮創作才華。」
五、背水一戰 [ bèi shuǐ yī zhàn ]
【解釋】:背水:背向水,表示沒有退路。比喻與敵人決一死戰。
【出自】:司馬遷··漢《史記·淮陰侯列傳》:「信乃使萬人先行,出,背水陳。趙軍望見而大笑。」
【翻譯】:韓信於是派遣一萬人先行,出,背水列陣。趙軍望見,大笑。

㈦ 描寫戰爭場面的成語

破釜沉舟 堅壁清野 揭竿而起 血流成河 調虎離山 草木皆兵 馬革裹屍 赤膊上陣 烏合之回眾答 打草驚蛇 四面楚歌 用兵如神 有勇無謀 全民皆兵 聲東擊西 一馬當先 身先士卒 圍魏救趙 知己知彼 以逸待勞 一鼓作氣 退步三舍 隔岸觀火 欲擒故縱 一夫當關,萬夫莫開、草木皆兵、馬革裹屍、赤膊上陣、烏合之眾、打草驚蛇、四面楚歌、用兵如神、有勇無謀、全民皆兵、聲東擊西、攻其不備,出其不意、堅壁清野、揭竿而起 戰鼓雷鳴,千軍萬馬,浩浩盪盪,白刃相接,槍林彈雨,金鼓連天,勢如破竹 腥風血雨,硝煙彌漫,生死肉搏,天昏地暗,戰無不勝,攻無不克,烽火連天 橫屍遍野,血流成河,赤膊上陣

㈧ 描寫戰爭的四字成語大全

馬革裹屍、
草木皆兵、
有勇無謀、
四面楚歌、
紙上談兵、
赤膊上陣、
全民皆兵、
圍魏救趙、
揭竿而起、
堅壁清野、
破釜沉舟、
用兵如神、
兵荒馬亂、
槍林彈雨、
兵連禍結、
炮火連天、
白骨露野

㈨ 形容古代戰爭場面的成語有哪些

形容古代戰爭場面的成語有:

戰鼓雷鳴 千軍萬馬 浩浩盪盪 白刃相接 槍林彈雨

金鼓連天 勢如破竹 腥風血雨 硝煙彌漫 赤膊上陣

㈩ 與戰爭有關的成語

戰爭的成語 :

1、馬革裹屍

【解釋】:馬革:馬皮。用馬皮把屍體裹起來。指英勇犧牲在戰場。

【出自】:《後漢書·馬援傳》:「男兒要當死於邊野,以馬革裹屍還葬耳,何能卧床上在兒女子手中邪?」

譯文:男兒應當死在邊野,以戰場馬革裹屍還葬罷了,怎麼能躺在床上在女人手中呢?

【語法】:主謂式;作謂語、定語、賓語;含褒義。

2、槍林彈雨

【解釋】:槍桿象樹林,子彈象下雨。形容戰斗激烈。

【出自】:馮德英《迎春花》第二章:「槍林彈雨戰火紛飛的日子,江水山覺得還是才開始,卻一晃就過去了四年多。」

【語法】:聯合式;作賓語、定語;形容炮火密集,戰斗激烈。

3、炮火連天

【解釋】:形容炮火非常猛烈。

【出自】:明·吳承恩《西遊記》第八十九回:「他父子並唐僧在城樓上點札,旌旗蔽日,炮火連天。」

【示例】:這不過演放兩三響已經這樣了,何況~,親臨大敵呢,自然也要逃走了。

【語法】:主謂式;作謂語、定語;指炮火襲擊猛烈。

4、四面楚歌

【解釋】:比喻陷入四面受敵、孤立無援的境地。

【出自】:《史記·項羽本紀》:「項王軍壁垓下,兵少食盡,漢軍及諸侯兵圍之數重。夜聞漢軍四面皆楚歌,項王乃大驚,曰:『漢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

譯文:項羽的軍隊在垓下,兵少,糧食也吃完了,漢軍會同諸侯軍隊包圍了一層又一層。夜裡聽到漢軍四面都唱起楚歌,項羽就大吃一驚,說:「漢軍已經全部得到楚國嗎?怎麼楚人這么多呢。」

【示例】:在這~里,憑你怎樣伶牙俐齒,也只得服從了。


5、破釜沉舟

【解釋】:比喻下決心不顧一切地干到底。

【出自】:《史記·項羽本紀》:「項羽乃悉引兵渡河,皆沉船,破釜甑,燒廬舍,持三日糧,以示士卒必死,無一還心。」

譯文:項羽便率兵渡過黃河,船都沉,破釜甑,燒毀房屋,攜帶三天的干糧,用以表示一定死,沒有一個還心。

【示例】:只要我們有~的決心,就能克服學習上的各種困難。

【語法】:聯合式;作謂語、賓語、狀語;形容做事的決心很大。

熱點內容
古代勵志的名言 發布:2021-03-16 21:50:46 瀏覽:209
形容兒孫繞膝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9:35 瀏覽:878
席慕蓉賞析印記 發布:2021-03-16 21:48:26 瀏覽:311
權力很大含有手的成語 發布:2021-03-16 21:48:22 瀏覽:584
能聽的兒童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8:15 瀏覽:285
關於足球的詩歌詞句 發布:2021-03-16 21:47:40 瀏覽:870
拖拉機的古詩 發布:2021-03-16 21:42:53 瀏覽:571
亮甜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2:00 瀏覽:831
廣東話生日快樂祝福語 發布:2021-03-16 21:38:55 瀏覽:409
噓的短句 發布:2021-03-16 21:38:07 瀏覽: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