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故事大全 » 古代名人小時候的故事

古代名人小時候的故事

發布時間: 2020-12-27 17:21:54

A. 古代名人小時候苦學的故事

刺股懸梁
戰國時的蘇秦,夜以繼日地讀書,實在太累了,就用錐子刺腿來使頭腦專清醒;漢代的孫敬,屬為了防止讀書時瞌睡,便用一根繩子把自己的頭發系在房樑上,只要一打磕睡就會被扯醒。這就是歷史上「刺股懸梁」的故事。
鑿壁偷光晉朝的車胤、孫康、匡衡,家裡都很窮,連點燈的油都買不起。夏天的晚上,車胤用紗布做成一個小口袋,捉一些螢火蟲裝進去,借著螢火蟲發出的光亮看書;孫康在嚴寒的冬夜坐在雪地里,利用白雪的反光苦讀;匡衡在牆上鑿了個小洞,「偷」鄰居家的一點燈光讀書。成語「囊螢映雪」和「鑿壁偷光」所講的就是這幾個故事。
墨池東晉大書法家王羲之自幼苦練書法。他每次寫完字,都到自家門前的池塘里洗毛筆,時間長了,一池清水變成了一池墨水。後來,人們就把這個池塘稱為「墨池」。王羲之通過勤學苦練,終於成為著名的書法家,被人們稱為「書聖」。

B. 名人小時候勞動的故事。 不要太長!!!

1、毛澤東教岸英掃廁所

1937年,毛澤東同志帶著兒子岸英在延安鳳凰山某地居住。當時岸英只有十四五歲。

在毛澤東住的院外有個小廁所。這里以前一直由警衛班的同志打掃,可是一連很多天廁所總是在戰士們去之前就被打掃干凈了。戰士們心中很是納悶兒。

一個大雪過後的清晨,戰士們很早就起來掃雪。當警衛班長准備去掃廁所附近的積雪時,發現廁所外的積雪早被打掃完了。「是誰打掃的呢?」大家估摸著,一時卻猜不出來。忽然,班長聽廁所里有人說話:「你到爐灶里掏些灰,用筐子挑來,往廁所里撒一撒。」多麼熟悉的聲音啊,班長立刻就聽出了這是毛澤東同志和小岸英的對話。

原來,毛澤東同志為了培養岸英從小愛勞動的好習慣,特意和岸英一起來打掃廁所。從這以後,警衛戰士們經常可以看到一個小男孩打掃廁所,很少間斷過。

2、克洛克的家境並不富裕,下課的時候在一家快餐店打工。起初老闆安排他專門擦桌子,他毫無干勁兒,當天就溜回了家。

克洛克向父親訴苦:「我的理想是做老闆,不是擦桌子。」父親沒有反駁他,而是叫他先把自家的餐桌擦乾凈。克洛克拿來毛巾,在桌子上隨意擦了一遍,然後看著父親,等他驗收。父親拿來一塊嶄新的白毛巾,在桌面上輕輕擦拭了一下,潔白的毛巾立即臟了,分外刺眼。

父親指著桌子說:「孩子,擦桌子是很簡單的活兒。可是你連桌子都擦不幹凈,還能做好什麼,憑什麼做老闆?」克洛克羞愧難當。 克洛克回到了快餐店,他謹記父親的教誨,每次擦桌子都要准備5條毛巾,依次擦s遍,而且每次都順著同一個方向擦,為的是不讓毛巾重復污染桌面。

最終,克洛克得到老闆賞識留了下來,並接管了那家快餐店,做了老闆。10年後,他創立了自己的餐飲公司——麥當勞。

3、高爾基童年勞動,1868年3月28日,瑪克西姆·高爾基生於下諾夫哥羅德(曾名高爾基城)的一個木工家庭,1871年,高爾基4歲時父親去世,隨母親寄居外祖父家。 1879年,高爾基11歲走向「人間」獨立謀生,曾當過學徒、搬運工、麵包工人等。

4、1961 年11 月,彭德懷回到了故鄉——湖南省湘潭縣烏石寨。他看著童年時代就十分熟悉的家鄉的山水草木,看著闊別多年的父老鄉親,感到格外親切。回想在戰爭年代,鄉親們跟著共產黨鬧革命,拋頭顱,灑熱血,承受了極大的犧牲,終於盼來了全國的解放和革命的勝利。

彭德懷來到了響塘區南谷公社的陳蒲大隊調查。午飯的時間到了,彭德懷沒有到「公共食堂」去吃大鍋飯,而是撇開隨同人員,獨自一人來到離食堂不遠的賀老伯家裡。

剛跨進屋,迎面撲來陣陣煙霧,只見賀老伯正蹲在灶下燒火做飯。彭德懷關切地湊上去問:「老伯,為什麼不到食堂去吃飯?」

5、毛澤東的「責任田」

抗日戰爭時期,國民黨頑固派在陝甘寧邊區周圍修築了五道封鎖線,隔斷了邊區和外界的交通,使邊區的經濟發生了很大的困難。為了粉碎國民黨頑固派的經濟封鎖,黨中央發出了「自力更生」的號召,於是一場轟轟烈烈的大生產運動在陝甘寧邊區開展起來了。

這天,警衛班的戰士們正在楊家嶺毛澤東住的窯洞附近召開生產動員會。會上,戰士們個個摩拳擦掌,表示要大幹一場,爭當生產模範。這熱烈的氣氛驚動了毛澤東,只見他快步從窯洞里走了出來。

(2)古代名人小時候的故事擴展閱讀:

從哲學高度看,勞動是主體、客體和意義的內涵集成體。

勞動是人類社會生存和發展的基礎,主要是指生產物質資料的過程,通常是指能夠對外輸出勞動量或勞動價值的人類運動,勞動是人維持自我生存和自我發展的唯一手段。按照傳統的勞動分類理論,勞動可分為腦力勞動和體力勞動兩大類。

勞動是人類運動的一種特殊形式。在商品生產體系中,勞動是勞動力的支出和使用。馬克思給我們下了這樣的定義:「勞動力的使用就是勞動本身。勞動力的買者消費勞動力,就是叫勞動力的賣者勞動。」

C. 中國古代名人從小為理想奮鬥成功的事例

1、范仲淹「劃粥割齏」

范仲淹年少求學時,由於家貧,他的生活十分艱苦。每天晚上,他用糙米煮好一盆稀飯,等第二天早晨凝成凍後,用刀劃成四塊,早上吃二塊,晚上再吃二塊,這就是「劃粥」。

沒有菜,就切一些腌菜下飯,這就是「斷齏」。生活如此艱苦,但他毫無怨言,專心於自己的讀書學習。「斷齏劃粥」的典故即由此而來。

2、班超投筆從戎——因社會現實而改變

東漢時,有一個叫班超的著名人物。他從小就很有志氣,立志要為國家干一番事業。公元62年(漢明帝永平五年),他的哥哥班固奉命到洛陽擔任校書郎,他與母親也隨同前往。

由於生活艱苦,班超不得不替官府謄抄文件,每天從早忙到晚,所得的報酬只能維持生活。一天,班超一邊抄著文件,一邊想起自己的抱負,心情非常激動,忍不住猛然把毛筆扔到地上,嘆息說:「縱然沒有別的大志向,也應該學習,在與別國的交往中建立功勛,以取得封侯。

怎麼能老是埋頭於之間呢?」不久,他參加了軍隊,因作戰英勇,而得到了升遷。

後來,朝廷又派遣班超出使西域。在多次出使西域的過程中,班超只帶著少數人,靠著自己的勇敢和智慧克服了重重困難,為加強漢朝與西域各國和古羅馬在政治、經濟、文化等各方面的聯系,做出重要的貢獻,被封為定遠侯。班超在西域三十餘年,直至和帝時,才因年老回國。

(3)古代名人小時候的故事擴展閱讀:

文天祥少年正氣

南宋末年著名的民族英雄文天祥少年時生活困苦,在好心人的幫助下才有機會讀書。一次,文天祥被有錢的同學誤會是小偷,他據理力爭,不許別人踐踏自己的尊嚴,終於證明了自己的清白,而且通過這件事,更加樹立了文天祥金榜題名的志向。

陳平忍辱苦讀書

陳平西漢名相,少時家貧,與哥哥相依為命,為了秉承父命,光耀門庭,不事生產,閉門讀書,卻為大嫂所不容,為了消弭兄嫂的矛盾,面對一再羞辱,隱忍不發,隨著大嫂的變本加厲,終於忍無可忍,出走離家,欲浪跡天涯,被哥哥追回後,又不計前嫌,阻兄休嫂,在當地傳為美談。

終有一老著,慕名前來,免費收徒授課,學成後,輔佐劉邦,成就了一番霸業。

陸羽棄佛從文

唐朝著名學者陸羽,從小是個孤兒,被智積禪師撫養長大。陸羽雖身在廟中,卻不願終日誦經念佛,而是喜歡吟讀詩書。陸羽執意下山求學,遭到了禪師的反對。禪師為了給陸羽出難題,同時也是為了更好地教育他,便叫他學習沖茶。

在鑽研茶藝的過程中,陸羽碰到了一位好心的老婆婆,不僅學會了復雜的沖茶的技巧,更學會了不少讀書和做人的道理。當陸羽最終將一杯熱氣騰騰的苦丁茶端到禪師面前時,禪師終於答應了他下山讀書的要求。後來,陸羽撰寫了廣為流傳的《茶經》,把祖國的茶藝文化發揚光大!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前輩勤學

D. 中國古代名人的童年故事

在江西吉安縣固江鄉精合黃村的古侯城書院遺址,有兩棵遒勁挺拔、枝葉茂盛的古柏。村裡人都說,這兩棵柏樹是宋代民族英雄文天祥栽下的。
文天祥少年時候,有一次跟父親到侯城書院去。一進大門,只見對面牆上掛著幾幅人物畫像。
「這是誰呀?」文天祥指著一幅畫像問。
「歐陽修。」父親不假思索地回答。
「我讀過他的文章!」文天祥興致勃勃地說,「那篇《醉翁亭記》,寫得妙極了!」
「這是本朝初期的一位大忠臣,名叫楊邦義,」父親沉思片刻,又指向另一幅畫像,「他被金兵俘虜後,堅貞不屈,寧死不降。金國大將張真怒無可奈何,只得把他殺了,還挖出了他的心……」
「太慘了!」文天祥眼睛裡噴射出怒光。
「這邊兩幅畫像,分別畫的是周必大和胡銓。他們也都是本朝很得民心的人物。」父親深情地介紹著,每一言每一語都強烈地撞擊著文天祥純真的心靈。
文天祥決心學習歐陽修的文章道德,周必大的氣度學識,楊邦義、胡銓的氣節忠勇,長大了報效國家。為表達這種雄心壯志,他當即從附近的山坡上找來五棵柏樹 苗,栽在書院門前。前四棵柏樹,象徵歐陽修、周必大、楊邦義、胡銓,第五棵尾梢入士,兜根朝上,代表自己。後來,這五棵柏樹不僅全成活了,而且長得格外蒼 翠。清代著名詩人胡友梅還寫過一首《吊侯城書院古柏》的五言古詩呢!可惜,由於戰亂,先後有三棵古柏被大火焚為灰燼。倖存的兩棵,現已列為重點保護文物, 接受人們的憑吊。

E. 收集名人小時候的故事大全

1、王羲之苦練書法

王羲之自幼酷愛書法,幾十年來契而不舍地刻苦練習,終於使他的書法藝術達到了超逸絕倫的高峰,被人們譽為 "書聖"。

王羲之13歲那年,偶然發現他父親藏有一本《說筆》的書法書,便偷來閱讀。他父親擔心他年幼不能保密家傳,答應待他長大之後再傳授。沒料到,王羲之竟跪下請求父親允許他現在閱讀,他父親很受感動,終於答應了他的要求。

王羲之練習書法很刻苦,甚至連吃飯、走路都不放過,真是到了無時無刻不在練習的地步。沒有紙筆,他就在身上劃寫,久而久之,衣服都被劃破了。有時練習書法達到忘情的程度。一次,他練字竟忘了吃飯,家人把飯送到書房,他竟不加思索地用摸摸蘸著墨吃起來,還覺得很有味。當家人發現時,已是滿嘴墨黑了。

2、竺可楨努力讀書的故事

竺可楨出生在浙江紹興東關鎮。小名叫阿熊。鎮上的私塾先生為他起了個大名叫可楨,意思是應該做一個堅實的柱子、國家的棟梁。小可楨1歲半,父親就教他認字。有一天,父親外出,走前對竺可楨說:「可楨,今天不教你認字了,放你一天假。」正在母親懷里吃奶的小可楨,硬要父親教他認幾個字再走。竺可楨3歲時,已經認識不少的字,而且會背誦好多唐詩。

竺可楨5歲進了學堂。學習可用心了,門門功課都是成績優良。他的哥哥是鄉里的秀才,平時經常指導竺可楨寫字做文章。有一次,哥哥教他學造句,一直到天亮,雞叫了他才肯回房睡覺。這么肯學的孩子,還真不多。小竺可楨身體瘦弱矮小,有的同學嘲諷他:「好一個寒酸小矮子,准活不過20歲……」這幾句話刺痛了竺可楨,他發誓要鍛煉身體。連夜訂了個鍛煉計劃,每天早晨雞一叫就起床跑步、做操。他堅持了一段時間,體質明顯增強。同學們再也不喊他「小矮子」了。

3、少年拿破崙的堅持

拿破崙小的時候,無論做什麼事情,都追求成功,久而久之就養成了習慣。

小男孩們之間總難免發生「戰爭」。有一次,上四年級的拿破崙和一個大他兩歲的男生「狹路相逄」了。拿破崙身材矮小,怎麼能是大男生的對手呢,不一會兒,他就被大男生打成了熊貓眼,正巧的是,上課鈴響了,拿破崙就跑去上課。下課以後,他又跑去找那個男生,但是這次更慘,嘴巴都變成了「臘腸」。拿破崙可並沒就此罷手,他每次下課都去找那個男生,直到那個男生都被他纏煩了。

「你為什麼老來找我?你明明打不過我嗎!」那男生終於忍不住問拿破崙。拿破崙像個驕傲的小公雞,他理直氣壯地說:「你惹了我,必須對我說對不起!不然我會一直和你打下去的!直到你說對不起為止!」大男孩也許是被拿破崙的話語震撼了,也許是已經厭煩了和拿破崙這個弱小的對手打架,他躊躇了半天,終於向拿破崙說了「對不起」三個字。

拿破崙雖然被打得傷痕累累,不過他聽到「對不起」三個字後,還是心滿意足地走了。

4、魯迅酷愛讀書的故事

魯迅年輕的時候,家裡條件很不好。為了讀書,他揣上8元錢上路了。就這8元錢,還是母親多方設法為他張羅來的。在南京,他進了江南水師學堂,這是一所免費的學校,然而,魯迅很快發現這里校風不太好,他轉入另一所陸師附設的礦路學堂。礦路學堂是新辦的,不僅免費,學生津貼也多一些,這樣魯迅就可以多買一些書籍和文化用品了。

魯迅酷愛讀書,在當時,正是西方文化引入時期,幾乎每一月都有優秀的西方著作出版,為了買到這些書籍,魯迅省吃儉用,節衣縮食,餓肚子現象時有發生,寒冷的冬季,他還穿著單薄的夾衣。魯迅是班裡年齡最小的,卻是成績最好的一個,他有著極強的理解能力和記憶能力,平時學習又刻苦,所以幾乎回回得第一。

礦路學堂有著一套完善的獎懲制度,每次小考成績優異的,都發給一個三等獎章;若干個三等獎章,可以兌換一個二等獎章;積夠若干個二等獎章,就發給一個頭等獎章。頭等獎章是金質的,很值錢。魯迅是班裡唯一一個榮獲過金質獎章的人,他把獎章變賣了,換回許多優秀的圖書。

有些同學覺得不可理解,金質獎章在同學中可是無限的榮耀呀。在魯迅看來,圖書比獎章更有用,他不需要任何滿足虛榮的物品,魯迅把這一謙遜的品格保持了一輩子。魯迅一生寫成了大量的優秀作品,他的作品往往內容深刻,筆法冷峻、簡練,深受老百姓喜愛,有人把這一成就說成來自魯迅的天才,還有些當面盛贊魯迅是天才的文學家,魯迅卻很有感慨地說:「哪裡有天才?我是把別人喝咖啡的時間都用在工作上的。」

5、孔融讓梨的故事

漢魯國,有個名叫孔融的孩子,十分聰明,也非常懂事。孔融還有五個哥哥,一個小弟弟,兄弟七人相處得十分融洽。

有一天,孔融的媽媽買來許多梨,一盤梨子放在桌子上,哥哥們讓孔融和最小的弟弟先拿。

孔融看了看盤子中的梨,發現梨子有大有小。他不挑好的,不揀大的,只拿了一隻最小的梨子,津津有味地吃了起來。爸爸看見孔融的行為,心裡很高興,心想:別看這孩子剛剛四歲,卻懂得應該把好的東西留給別人的道理呢。於是他故意問孔融:「盤子里這么多的梨,又讓你先拿,你為什麼不拿大的,只拿一個最小的呢?」

孔融回答說:「我年紀小,應該拿個最小的,大的應該留給哥哥吃。」爸爸接著問道:「你弟弟不是比你還要小嗎?照你這么說,他應該拿最小的一個才對呀?」孔融說:「我比弟弟大,我是哥哥,我應該把大的留給小弟弟吃。」

爸爸聽他這么說,哈哈大笑道:「好孩子,好孩子,你真是一個好孩子,以後一定會很有出息。」

6、司馬光砸缸

司馬光七歲的時候穩重的就像一個大人,聽到老師講解《左氏春秋》,非常喜愛,放學之後又為家人講他所學到的,他立即也明白了《左氏春秋》的內涵,從此手裡放不下書本,甚至到了忘記了飢渴,冷熱的程度。

有一次,他跟小夥伴們在後院里玩耍,有個小孩爬到大缸上玩,失足掉到缸里的水中。別的孩子們一見出了事,放棄他都跑了,司馬光卻急中生智,從地上撿起一塊大石頭,使勁向水缸擊去。水湧出來,小孩也得救了。

7、周恩來遠大抱負


一句「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就讓人為咱們敬愛的周總理豎起大拇指,據說這是在他12歲就發出的遠大抱負哦。

周恩來五歲的時候,就開始學寫毛筆字。他給自己立了一條規矩:每天完成功課後,還要練習寫一百個毛筆字。 有一次,他和蔣媽媽去串親戚。回來時,天色已經很晚了。好心的蔣媽媽催他快睡。當他走到床前時,突然大叫起來:「呀,我的大字還沒有寫呢!」說著便又回到書桌跟前。

蔣媽媽見了,忙上前說:「算了吧,今天不寫,明天寫二百個不就補上了嗎?」 「不行!」小恩來用懇求的目光望著蔣媽媽說:「不,今天的事情今天做,明天還有明天的事!」恩來說完,便坐在書桌前認真地寫了起來。

8、魯迅珍惜時間

魯迅應該是我們中國學子的老熟人了。他對人們所做的貢獻相信不用琪琪多說大家也都了解。而魯迅這一生都在與時間賽跑,時間對他來說半點都不可浪費。

魯迅十二歲在紹興城讀私塾的時候,父親正患著重病,兩個弟弟年紀尚幼,魯迅不僅經常上當鋪,跑葯店,還得幫助母親做家務;為免影響學業,他必須作好精確的時間安排。他常說:時間就像是海綿里的水,只要你想擠,總是會有的。魯迅一生多病,但是他每天都會學習工作到深夜才肯罷休。

8、居里夫人專心致志

幾十年前,波蘭有個叫瑪妮雅的小姑娘,學習非常專心。不管周圍怎麼吵鬧,都分散不了她的注意力。

一次,瑪妮雅在做功課,她姐姐和同學在她面前唱歌、跳舞、做游戲。瑪妮雅就像沒看見一樣,在一旁專心地看書。 姐姐和同學想試探她一下。她們悄悄地在瑪妮雅身後搭起幾張凳子,只要瑪妮雅一動,凳子就會倒下來。時間一分一秒地過去了,瑪妮雅讀完了一本書,凳子仍然豎在那兒。 從此姐姐和同學再也不逗她了,而且像瑪妮雅一樣專心讀書,認真學習。

9、林肯永不放棄

縱觀林肯一生都在面對挫敗,八次競選八次落敗,兩次經商失敗,甚至還精神崩潰過一次。 好多次,他本可以放棄,但他並沒有如此,也正因為 他沒有放棄,才成為美國歷史上最偉大的總統之一。

亞伯拉罕·林肯出生在一個農民的家庭。小時候,家裡很窮,他沒機會上學,在回憶自己童年的時候林肯自己說:「我一生中進學校的時候,加在一起總共不到一年。」但是貧困總是阻擋不住他對書籍的熱愛,沒錢買紙、筆,他放牛、砍柴、挖地時懷里也總揣著一本書,休息的時候,一邊啃著粗硬冰涼的麵包,一邊津津有味地看書。晚上,他在小油類下常讀書讀到深夜。

F. 介紹我國古代其他人小時候聰慧過人的故事

在三國神童之中,名氣最大的無疑就是曹沖了。曹沖,曹操之子。曹沖從小就表現出驚人的天賦理解能力很強,到5、6歲其才智便達到成人水平,留有曹沖稱 象的典故,《魏書鄧哀王沖傳》還記載了一件事,說當時曹操以大軍征天下,令行禁止,刑律非常嚴厲,這導致經常有冤案發生。

有一次,放在倉庫里的一副馬鞍被老鼠咬壞了,恰好那是曹操的。倉庫管理的士兵嚇壞了,認為自己一定在劫難逃,死定了。曹沖知道以後,就用刀把衣服弄了 小洞,裝成是老鼠咬破的,一臉愁容。曹操見到以後,就問他怎麼了。他回答說:「大家都說,衣服被老鼠咬了,衣服的主人要遭遇不幸」。

曹操笑了笑說:「那都是瞎胡扯,根本不會有什麼幸與不幸的」。後來,那個倉庫管理的士兵還是如實地上報了老鼠咬破馬鞍的事,曹操一下明白了曹沖的用意,笑了笑,便沒有再追究這件事了比起才高八斗的曹植和玩弄權術的曹丕,曹沖的智慧可以說是驚人的。

其實曹沖不僅有這類「小聰明」,而且「辨察仁愛,與性俱生,容貌姿美,有殊於眾,故特 見寵異經常利用他的智慧和地位來辦一些救人性命的大事,據史書記載:時軍國多事,用刑嚴重。凡應罪戮,而為沖微所辨理,賴以濟宥者,前後數 十」。曹沖無疑是個天才,大概正因如此,才得到了曹操的喜愛,年紀很小,就被曹操選為繼承人。可惜他僅僅活到十三歲就患急病死去了。

(6)古代名人小時候的故事擴展閱讀:

曹沖智救庫吏

當時軍隊國家事務繁多,施用刑罰又嚴又重。曹操的馬鞍在倉庫里被老鼠啃嚙,管理倉庫的吏役害怕一定會死,琢磨想要反綁雙手去自首罪過,但仍然懼怕不能免罪。曹沖對他說:「等待三天,然後你自動去自首。」曹沖於是拿刀戳穿自己的單衣,就像老鼠咬嚙的一樣,假裝作不樂意,臉上一副發愁的樣子。

曹操問他,曹沖回答說:「民間風俗認為老鼠咬了衣服,主人就會不吉利。現在單衣被咬了,所以難過。」曹操說:「那是瞎說,用不著苦惱。」不久庫吏把老鼠咬馬鞍的事情匯報了,曹操笑著說:「我兒子的衣服就在身邊,尚且被咬,何況是掛在柱子上的馬鞍呢?」一點也沒責備庫吏。

曹沖心地仁愛,識見通達,都像這件事情所表現的那樣,本應犯罪被殺,卻被曹沖暗中分辯事理而得到幫助寬宥的,前後有幾十人。曹操幾次對眾大臣稱贊曹沖,有想讓曹沖繼承大業的打算。

G. 中國偉人小時候的故事

1、周恩來

12歲那年,周恩來離開家鄉,來到了東北。當時的東北,是帝國主義列強在華爭奪的焦點。他在沈陽下了車,前來接他的伯父指著一片繁華、熱鬧的地方,對他說:「沒事可不要到那個地方去玩啊!」「為什麼?」

周恩來不解地問。「那是外國租界地,惹出麻煩來可就糟了,沒處說理去!」那又是為什麼呢?」周恩來打破砂鍋問到底。「為什麼?中華不振啊!」伯父嘆了口氣,沒有再說什麼。

不久,周恩來進了東關模範學校讀書。他始終忘不了大伯接他時說的話,經常想:「租界地是什麼樣的?為什麼中國人不能去那兒,而外國人卻可以住在那裡?這不是中國的土地嗎……」一連串的問題使周恩來迷惑不解,好奇心驅使著他,一定要親自去看個究竟。

一個風和日麗的星期天,周恩來背著大伯,約了一個要好的同學闖進了租界。嘿!這一帶果真和別處大不相同:一條條街道燈紅酒綠,熱鬧非凡,街道兩旁行走的大多是黃頭發、白皮膚、大鼻子的外國人和耀武揚威的巡警。

正當周恩來和同學左顧右盼時,忽然發現巡警局門前圍著一群人,正大聲吵嚷著什麼。他們急忙奔了過去,只見人群中有個衣衫襤褸的婦女正在哭訴著什麼,一個大個子洋人則得意揚揚地站在一旁。

一問才知道,這個婦女的親人被洋人的汽車軋死了,她原指望中國的巡警局能給她撐腰,懲處這個洋人。誰知中國巡警不但不懲處肇事的洋人,反而把她訓斥了一通。圍觀的中國人都緊握著拳頭。但是,在外國租界地里,誰又敢怎麼樣呢?只能勸勸那個不幸的婦女。這時周恩來才真正體會到伯父說的「中華不振」的含義。

從租界地回來以後,同學們常常看到周恩來一個人在沉思,誰也不清楚他究竟在想什麼。直到在一次修身課上,聽了周恩來的發言才解開了這個謎那天修身課上,魏校長向同學們提出一個問題:「請問諸生為什麼而讀書?」

同學們踴躍回答。有的說:「為明理而讀書。」有的說:「為做官而讀書。」也有的說:「為掙錢而讀書。」「為吃飯而讀書」……周恩來一直靜靜地坐在那裡,沒有搶著發言。魏校長注意到了,打手勢讓大家靜下來,點名讓他回答。周恩來站了起來,清晰而堅定的回答道:

「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魏校長聽了為之一振!他怎麼也沒想到,一個十二三歲的孩子,竟有如此抱負和胸懷!他睜大眼睛又追問了一句:「你再說一遍,為什麼而讀書?」「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

周恩來鏗鏘有力的話語,博得了魏校長的喝彩:「好哇!為中華之崛起!有志者當效周生啊!哈哈哈!」是的,少年周恩來在那時就已經認識到,中國人要想不受帝國主義欺凌,就要振興中華。讀書,就要以此為目標。

H. 古人勤奮讀書的故事

中國古代有好多勤奮好學人物,他們通過勤奮上進最終改變了命運。

一、孫敬(東漢著名的政治家)

孫敬在年輕時勤奮好學,經常關起門來,獨自一人不停地讀書。從早到晚常常是廢寢忘食,由於讀書時間長,勞累時容易打瞌睡,孫敬怕影響自己學習,就想出一個特別的辦法,他找一根繩子,一頭系在自己的頭發上,一頭綁在房樑上,只要在讀書時范困打瞌睡,頭一低,繩子就會把頭皮扯痛了,人馬上就清醒了。後來孫敬成為東漢著名的政治家,勤奮上進改變了他的命運。

五、匡衡(西漢名人)

匡衡在小時候非常喜歡讀書,可是家裡窮買不起燈油,一到晚上就沒有辦法讀書了。他家和鄰居家只有一牆這隔,有一次他無意看到牆上有一條裂縫,鄰居家燈光從裂縫中照到他家一點點,他便找來鑿子,在裂縫處鑿了個小孔,於是,一道光亮照到他家,他便在這道光中讀書學習了。最終勤奮上進改變了他的命運。

I. 能不能舉出7個古代名人小時候就展露才華的例子

1、孔融讓梨

才四歲的孩子就懂得尊重兄長、愛護親人,這樣一份成熟出現在這么小的孩子身上,真的讓我們自慚形穢。想到很多人平時因為一些小事就和父母家人這些最親近的人發脾氣,事後雖然後悔,卻又拉不下臉來道歉,說起來真的是比小孩子也不如。後來,孔融成為了著名的文學家,「建安七子」之一。

2、曹沖稱象

一大堆成年人沒辦法稱出大象的重量,曹沖在五六歲的時候卻善於開動腦筋,逆向思維,建議說:「利用船作為中間步驟,把象放到大船上做上記號,再讓船裝載其他東西,達到極好的位置。再把這些東西稱出來多重,就可以知道大象的質量了。」雖然曹沖沒有像科學家那樣提出浮力的原理,但是這份機智讓人嘖嘖稱嘆。可惜曹沖英年早逝,沒有機會發揮更大的才能。

3、司馬光砸缸。

一群小朋友玩鬧,一個小朋友掉入大水缸里出不來,眼看就要淹死了。在小夥伴們都亂成一鍋粥的時候,司馬光鎮定自如,巧妙的把水缸打破,先把水放出來再救人。可見小時候的司馬光就有主次意識,當機立斷的解決了最迫切的問題。

4、王戎判斷李子不能吃。

王戎是竹林七賢之一,在他七歲的時候,和一群小朋友一起玩耍。大家看到路邊有一顆李樹,長滿了李子,都急匆匆的跑過去摘李子。

有人很奇怪:「為啥王戎你不去呢?難道你不會吃李子嗎?」王戎回答說:「這顆樹在大路邊,還有這么多李子在樹上,可見一定是不能吃的苦李子。」其他小朋友吃到嘴裡,才發現李子真的像王戎判斷的一樣,超級苦,根本不能吃。

這個故事裡,王戎的冷靜特別值得學習。大家一般有從容心理,看到別人做什麼事情,就算心裡有別的見解,但因為害怕吃虧,都是頭腦發熱,根本沒有仔細冷靜的思考。能夠時刻保持冷靜,才能夠把工作做得更加完美。

5、許衡不吃梨。

許衡是元代人,小時候和朋友一起出遊。那天天氣很熱,大家口乾舌燥,忽然發現路邊有一棵梨樹,朋友爭先恐後的去吃梨解渴。只有許衡端坐不動,似乎看不到朋友們的動作。

朋友問他:「你怎麼不吃梨啊?好吃解渴的很!」

許衡回答說:「梨不是我的,怎麼可以隨意摘來吃?」

朋友們笑了:「別傻了,現在兵荒馬亂,這些梨樹都沒有主人,大家隨便吃完全沒問題。」「對你們來說,也許是這樣,但我自己不能夠接受。梨樹雖然沒有主人,但是我的心有主見,絕不會不告而吃別人的東西。」

許衡的堅持,在一些人眼中看來是傻子,但是我們的生活中往往缺少的就是這樣堅持原則的人。能做到許衡這樣的,其實已經是很偉大的不平凡了。

J. 古人小時候聰明的故事

1、司馬光砸缸

有一次,司馬光跟小夥伴們在後院里玩耍。院子里有一口大水缸,有個小孩爬到缸沿上玩,一不小心,掉到缸里。缸大水深,眼看那孩子快要沒頂了。別的孩子們一見出了事,嚇得邊哭邊喊,跑到外面向大人求救。司馬光卻急中生智,從地上撿起一塊大石頭,使勁向水缸砸去,「砰!」水缸破了,缸里的水流了出來,被淹在水裡的小孩也得救了。

2、駱賓王做《詠鵝》詩。

小時候的駱賓王,住在義烏縣城北的一個小村子裡。村外有一口池塘叫駱家塘。每到春天,塘邊柳絲飄拂,池水清澈見底,水上鵝兒成群,景色格外迷人。有一天,家中來了一位客人。客人見他面容清秀,聰敏伶俐,就問他幾個問題。駱賓王皆對答如流,使客人驚訝不已。駱賓王跟著客人走到駱家塘時,一群白鵝正在池塘里浮游,客人有意試試駱賓王,便指著鵝兒要他以鵝作詩,駱賓王略略思索便創作了此詩。

3、曹沖稱象

曹沖年齡五六歲的時候,知識和判斷能力如一個成年人。有一次,孫權送來了一頭巨象,曹操想知道這象的重量,詢問他的屬下這件事,但他們都不能說出稱象的辦法。曹沖說:「把象放到大船上,在水面所達到的地方做上記號,再讓船裝載其它東西,稱一下這些東西,那麼比較下就能知道了。」曹操聽了很高興,馬上照這個辦法做了。

4、張衡數星星。

晚上,滿天的星星像無數珍珠撒在碧玉盤里。一個孩子坐在院子里,靠著奶奶,仰起頭,指著天空數星星。一顆,兩顆,一直數到了幾百顆。奶奶笑著說:「傻孩子,又在數星星了。那麼多星星,一閃一閃地亂動,眼都看花了,你能數得清嗎?」孩子說:「奶奶,能看得見,就能數得清。星星是在動,可不是亂動。您看,這顆星和那顆星,中間總是離那麼遠。」

爺爺走過來,說:「孩子,你看得很仔細。天上的星星是在動,可是看起來它們之間的距離好像是不變的。我們的祖先把它們分成一組一組的,還給起了名字。」爺爺停了停,指著北邊的天空,說:「你看,那七顆星,連起來像一把勺子,叫北斗七星。

勺口對著的那顆星,就是北極星。北斗七星總是繞著北極星轉。」爺爺說的話是真的嗎?這孩子一夜沒睡好,幾次起來看星星。他看清楚了,北斗七星果然繞著北極星慢慢地轉動。這個數星星的孩子名叫張衡,是漢朝人。他長大以後刻苦鑽研天文,成了著名的天文學家。

5、甘羅

甘羅(生卒不詳)戰國末期秦國下蔡(今屬潁上縣甘羅鄉)人。 甘羅,甘茂之孫,戰國時著名的少年英雄。甘羅12歲任秦相呂不韋的侍從,朝野鮮為人知,一次秦欲派使赴燕。呂不韋請老臣張唐應命,屢勸無效。甘羅去見張唐,分析天下大勢。數列出使利弊,說得張唐嘆服,遂欣然應命使燕,呂不韋大加贊賞甘羅之才。

此事不久,經呂不韋薦舉,甘羅作為秦王特使。奉命赴趙,以雄辯說服趙王發兵攻燕,秦不費一兵一卒,得城五座。甘羅立下奇功,滿朝為之震動,被秦昭王封為上卿,並把甘茂充公的田宅賜還給他。

熱點內容
古代勵志的名言 發布:2021-03-16 21:50:46 瀏覽:209
形容兒孫繞膝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9:35 瀏覽:878
席慕蓉賞析印記 發布:2021-03-16 21:48:26 瀏覽:311
權力很大含有手的成語 發布:2021-03-16 21:48:22 瀏覽:584
能聽的兒童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8:15 瀏覽:285
關於足球的詩歌詞句 發布:2021-03-16 21:47:40 瀏覽:870
拖拉機的古詩 發布:2021-03-16 21:42:53 瀏覽:571
亮甜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2:00 瀏覽:831
廣東話生日快樂祝福語 發布:2021-03-16 21:38:55 瀏覽:409
噓的短句 發布:2021-03-16 21:38:07 瀏覽: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