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故事大全 » 除夕的故事

除夕的故事

發布時間: 2020-12-27 04:39:39

Ⅰ 中國傳統節日「除夕」的來歷故事

在很久很久之前的民間傳說中,大年初一的前一天夜晚,也就是農歷每一年最後一天的內那個晚上(年三十容),出現了一隻極其凶惡的猛獸,叫做夕。它頭上有隻角,身體有四足,長的讓人害怕,性情暴躁凶惡。

後來人們偶然發現夕非常害怕紅色和大聲響,所以村民想到一個好方法,以後這一天家家戶戶貼春聯,還要放鞭炮,這樣就可以把它嚇走。

這個方法果然奏效了,夕被村民驅逐,人們過了太平年。因為除掉了夕獸,所以這一天被叫做除夕。

除夕這個節日是由先秦時期的逐除演變而來。所謂「逐除」是指古人在新年的前一天用擊鼓的方法來驅逐「疫癧之鬼」,有《呂氏春秋·季冬記》可考,而「逐除」就是「除夕」節令的由來。

Ⅱ 關於除夕的傳說100字

除夕的傳說(100字):

一種古代傳說的怪獸:夕。每年臘月底出現在人類版群落周圍,吃人、權毀壞村莊。「年」在臘月最後

一天子時正中除掉了夕,所以臘月最後一日叫除夕。人們為了防止「夕」的到來燃放的爆竹與門前

掛的紅布條,成了過年的習俗。

除夕的淵源:

除夕,即歲除之夜,它與歲首(新年)首尾相連。舊歲至此夕而除,第二天就換新歲了,故俗以為

除夕。除夕作為年尾的節日,源自上古時代歲末除舊布新、祭祀祖先風俗。最早提及「除夕」這一

名稱的,是西晉周處撰著的地方風物志《風土記》。後又稱除夕的前一天為小除,即小年夜;除夕

為大除,即大年夜。除夕通常會被稱為大年三十,但是其實由於陰歷歷法的原因,除夕的日期可能

是十二月三十,也可能是十二月廿九,但不論如何,它都是陰歷年的末尾。

Ⅲ 年除夕的故事主要內容50字

除夕作為年來尾的節日,源自自上古時代歲末除舊布新、祭祀祖先風俗。

最早提及「除夕」這一名稱的,是西晉周處撰著的地方風物志《風土記》。

後又稱除夕的前一天為小除,即小年夜;除夕為大除,即大年夜。

另據《呂氏春秋·季冬記》中說,古人在新年的前一天用擊鼓的方法來驅逐「疫癧之鬼」,每年將盡的時候要舉行「大儺」的儀式,擊鼓驅逐疫癘之鬼據說這也是當時「除夕」節令的習俗之一。

Ⅳ 春節 與除夕 的故事

春節和除夕的故事。給個辛苦分吧!
除夕的來歷
除夕是春節的前夜,又叫年三十.有一種傳說:是古時候有個凶惡的怪獸叫夕,每到歲末便出來害人,後來,人們知道夕最怕紅色和聲響,於是年三十晚上,家家戶戶貼紅春聯,燃放爆竹,來驅除夕獸.以求新的一年安寧.這種習俗從此流傳下來,年三十晚上便稱為除夕了.
春節的由來

據介紹,相傳中國古時候有一種叫「年」的怪獸,頭長觸角,兇猛異常。「年」長年深居海底,每到除夕才爬上岸,吞食牲畜傷害人命。因此,每到除夕這天,村村寨寨的人們扶老攜幼逃往深山,以躲避「年」獸的傷害。
這年除夕,桃花村的人們正扶老攜幼上山避難,從村外來了個乞討的老人,只見他手拄拐杖,臂搭袋囊,銀須飄逸,目若朗星。鄉親們有的封窗鎖門,有的收拾行裝,有的牽牛趕羊,到處人喊馬嘶,一片匆忙恐慌景象。這時,誰還有心關照這位乞討的老人。只有村東頭一位老婆婆給了老人些食物,並勸他快上山躲避「年」獸,那老人捋髯笑道:婆婆若讓我在家呆一夜,我一定把「年」獸攆走。老婆婆驚目細看,見他鶴發童顏、精神矍鑠,氣宇不凡。可她仍然繼續勸說,乞討老人笑而不語。婆婆無奈,只好撇下家,上山避難去了。
半夜時分,「年」獸闖進村。它發現村裡氣氛與往年不同:村東頭老婆婆家,門貼大紅紙,屋內燭火通明。「年」獸渾身一抖,怪叫了一聲。「年」朝婆婆家怒視片刻,隨即狂叫著撲過去。將近門口時,院內突然傳來「砰砰啪啪」的炸響聲,「年」渾身戰栗,再不敢往前湊了。原來,「年」最怕紅色、火光和炸響。這時,婆婆的家門大開,只見院內一位身披紅袍的老人在哈哈大笑。「年」大驚失色,狼狽逃躥了。
第二天是正月初一,避難回來的人們見村裡安然無恙十分驚奇。這時,老婆婆才恍然大悟,趕忙向鄉親們述說了乞討老人的許諾。鄉親們一齊擁向老婆婆家,只見婆婆家門上貼著紅紙,院里一堆未燃盡的竹子仍在「啪啪」炸響,屋內幾根紅臘燭還發著餘光……欣喜若狂的鄉親們為慶賀吉祥的來臨,紛紛換新衣戴新帽,到親友家道喜問好。這件事很快在周圍村裡傳開了,人們都知道了驅趕「年」獸的辦法。
從此每年除夕,家家貼紅對聯、燃放爆竹;戶戶燭火通明、守更待歲。初一一大早,還要走親串友道喜問好。這風俗越傳越廣,成了中國民間最隆重的傳統節日。

Ⅳ 年除夕的故事作者是誰

有關年除夕的故事 傳說之一:熬年守歲
守歲,就是在舊年的最後一天夜裡不睡覺,熬夜迎接新一年的到來的習俗,也叫除夕守歲,俗名「熬年」。探究這個習俗的來歷,在民間流傳著一個有趣的故事:
太古時期,有一種兇猛的怪獸,散居在深山密林中,人們管它們叫「年」。它的形貌猙獰,生性兇殘,專食飛禽走獸、鱗介蟲豸,一天換一種口味,從磕頭蟲一直吃到大活人,讓人談「年」色變。後來,人們慢慢掌握了「年」的活動規律,它是每隔三百六十五天竄到人群聚居的地方嘗一次口鮮,而且出沒的時間都是在天黑以後,等到雞鳴破曉,它們便返回山林中去了。
算準了「年」肆虐的日期,百姓們便把這可怕的一夜視為關口來煞,稱作「年關」,並且想出了一整套過年關的辦法:每到這一天晚上,每家每戶都提前做好晚飯,熄火凈灶,再把雞圈牛欄全部拴牢,把宅院的前後門都封住,躲在屋裡吃「年夜飯」,由於這頓晚餐具有凶吉未卜的意味,所以置辦得很豐盛,除了要全家老小圍在一起用餐表示和睦團圓外,還須在吃飯前先供祭祖先,祈求祖先的神靈保佑,平安地度過這一夜,吃過晚飯後,誰都不敢睡覺,擠坐在一起閑聊壯膽。就逐漸形成了除夕熬年守歲的習慣。
守歲習俗興起於南北朝,梁朝的不少文人都有守歲的詩文。「一夜連雙歲,五更分二年。」人們點起蠟燭或油燈,通宵守夜,象徵著把一切邪瘟 病疫照跑驅走,期待著新的一年吉祥如意。這種風俗被人們流傳至今。
傳說之二:萬年創建歷法說

相傳,在古時候,有個名叫萬年的青年,看到當時節令很亂,就有了想把節令定準的打算。但是苦於找不到計算時間的方法,一天,他上山砍柴累了,坐在樹陰下休息,樹影的移動啟發了他,他設計了一個測日影計天時的晷儀,測定一天的時間,後來,山崖上的滴泉啟發了他的靈感,他又動手做了一個五層漏壺,來計算時間。天長日久,他發現每隔三百六十多天,四季就輪回一次,天時的長短就重復一遍。
當時的國君叫祖乙,也常為天氣風雲的不測感到苦惱。萬年知道後,就帶著日晷和漏壺去見皇上,對祖乙講清了日月運行的道理。祖乙聽後龍顏大悅,感到有道理。於是把萬年留下,在天壇前修建日月閣,築起日晷台和漏壺亭。並希望能測准日月規律,推算出准確的晨夕時間,創建歷法,為天下的黎民百姓造福。
有一次,祖乙去了解萬年測試歷法的進展情況。當他登上日月壇時,看見天壇邊的石壁上刻著一首詩:
日出日落三百六,周而復始從頭來。
草木枯榮分四時,一歲月有十二圓。
知道萬年創建歷法已成,親自登上日月閣看望萬年。萬年指著天象,對祖乙說:「現在正是十二個月滿,舊歲已完,新春復始,祈請國君定個節吧」。祖乙說:「春為歲首,就叫春節吧」。據說這就是春節的來歷。
冬去春來,年復一年,萬年經過長期觀察,精心推算,制定出了准確的太陽歷,當他把太陽歷呈奉給繼任的國君時,已是滿面銀須。國君深為感動,為紀念萬年的功績,便將太陽歷命名為「萬年歷」,封萬年為日月壽星。以後,人們在過年時掛上壽星圖,據說就是為了紀念德高望重的萬年。
傳說之三:貼春聯和門神

據說貼春聯的習俗,大約始於一千多年前的後蜀時期,這是有史為證的。此外根據《玉燭寶典》,《燕京歲時記》等著作記載,春聯的原始形式就是人們所說的「桃符」。
在中國古代神話中,相傳有一個鬼域的世界,當中有座山,山上有一棵覆蓋三千里的大桃樹,樹梢上有一隻金雞。每當清晨金雞長鳴的時候,夜晚出去游盪的鬼魂必趕回鬼域。鬼域的大門坐落在桃樹的東北,門邊站著兩個神人,名叫神荼、郁壘。如果鬼魂在夜間幹了傷天害理的事情,神荼、郁壘就會立即發現並將它捉住,用芒葦做的繩子把它捆起來,送去喂虎。因而天下的鬼都畏懼神荼、郁壘。於是民間就用桃木刻成他們的模樣,放在自家門口,以避邪防害。後來,人們乾脆在桃木板上刻上神荼、郁壘的名字,認為這樣做同樣可以鎮邪去惡。這種桃木板後來就被叫做「桃符」。
到了宋代,人們便開始在桃木板上寫對聯,一則不失桃木鎮邪的意義,二則表達自己美好心願,三則裝飾門戶,以求美觀。又在象徵喜氣吉祥的紅紙上寫對聯,新春之際貼在門窗兩邊,用以表達人們祈求來年福運的美好心願。
為了祈求一家的福壽康寧,一些地方的人們還保留著貼門神的習慣。據說,大門上貼上兩位門神,一切妖魔鬼怪都會望而生畏。在民間,門神是正氣和武力的象徵,古人認為,相貌出奇的人往往具有神奇的稟性和不凡的本領。他們心地正直善良,捉鬼擒魔是他們的天性和責任,人們所仰慕的捉鬼天師鍾馗,即是此種奇形怪相。所以民間的門神永遠都怒目圓睜,相貌猙獰,手裡拿著各種傳統的武器,隨時准備同敢於上門來的鬼魅戰斗。由於我國民居的大門,通常都是兩扇對開,所以門神總是成雙成對。
唐朝以後,除了以往的神荼、郁壘二將以外,人們又把秦叔寶和尉遲恭兩位唐代武將當作門神。相傳,唐太宗生病,聽見門外鬼魅呼號,徹夜不得安寧。於是他讓這兩位將軍手持武器立於門旁鎮守,第二天夜裡就再也沒有鬼魅騷擾了。其後,唐太宗讓人把這兩位將軍的形象畫下來貼在門上,這一習俗開始在民間廣為流傳。
傳說之四:七郎射「夕」
很久以前,有一個妖怪叫「夕」。這傢伙專門害人,特別是看見哪家有漂亮的女孩,晚上就要去糟蹋她。而後還要把女孩吃了才甘心。老百姓對它恨得要死,但又沒有辦法。
有個叫七郎的獵人,力大無窮,箭射得特別好,喂的狗也非常厲害,任何猛獸都敢去斗。七郎見百姓被「夕」害苦了,就想除掉他。他帶著狗到處找「夕」,找來找去始終沒有找到。原來「夕」白天不出來,太陽落山後它才出來害人,半夜後又不見了,也沒人曉得它住在哪兒。
七郎找「夕」找了一年,這天已是臘月三十,他來到一個鎮上,見人們都在歡歡喜喜准備過年,心想,這個鎮大,人多,姑娘也多,說不定「夕」要來。他就找鎮上的人們准備商量,說「夕」最怕響聲,叫大家天黑了不要睡覺。多找些敲得響的東西受在家裡,一有動靜就使勁敲,好把「夕」嚇出來除掉。
這天晚上「夕」果然來了,他剛闖進一戶人家就被發現了。這家人馬上敲起了盆盆,這家一敲,整個鎮子也跟著敲起來了。「夕」嚇得四處亂跑,結果被七郎看見了。七郎放出獵狗去咬他,「夕」就跟七郎和狗打了起來。人們一聽外頭殺起來了,都拿起東西敲得震天響。這時「夕」有點斗不過,想逃跑了事,哪曉得後退被獵狗咬著不放。七郎趁機開弓猛射,一箭就把「夕」射死了。
從那以後,人們就把臘月三十叫「除夕」。這天晚上,家家戶戶都要守歲、放火炮,表示驅除不祥、迎接幸福祥瑞。

Ⅵ 中國民俗故事中的年除夕的故事,年糕的故事,清明節的故事,端午節的故事,我需要具體內容,謝謝~

除夕的故事:

相傳,在很早很早的時候,大海里住著一頭叫做「夕」的怪獸。每隔365天,這夕啊,就會爬上岸,來到人們居住的地方搞破壞。為了躲避這只夕獸,這一天,家家戶戶扶老都會逃到深山裡藏起來。

有一年的大年三十,桃花村裡來了一個小姑娘,挨家挨戶地討要吃的。整個村子裡的村民都上山避難了,沒有人理會這個小可憐。

當小姑娘敲門敲到村東頭的一家的時候,門開了,一個老奶奶拿出食物來招待她。 

老奶奶慈愛地對小姑娘說:「孩子,吃完了,你也快到山裡躲躲吧!」 

「老婆婆,你為什麼不去呀?」 

「我老了,不想再跑來跑去了,要是夕想吃我呀,就讓它吃吧!」 

小姑娘聽後要留下來陪著老婆婆,還提出了很多要求!一會兒要穿新衣服,一會兒要吃酒席,一會兒要掛紅燈籠,一會兒又說怕冷要烤火。 

老婆婆想:反正今天晚上要被夕吃掉了。於是就都滿足了小女孩的願望。 

夜深人靜的時候,就聽一聲吼叫,「嗷——」可怕的夕,來了。  夕來到老婆婆家裡一看,門上掛著兩盞大紅燈籠,這可把他氣壞了!夕想:哼!我不走大門了,我上房! 

於是他又怪叫了一聲,跳上了房頂,誰知道,煙囪里冒出紅彤彤的煙火,老婆婆在做年夜飯呢!這股濃煙吶,熏得夕眼冒金星,嘰里咕嚕地滾下來,正好掉到院子里。 

忽然,「砰!啪!噼!啪!」爆熱的竹子爆裂了,聲音震耳欲聾,嚇得夕魂飛魄散,一頭就撞破大門,逃出了村子,逃回大海里去了。 

穿著新紅棉襖的小姑娘拍著手哈哈大笑,原來,夕最怕的就是紅色光亮、煙火和炸響。  從此以後啊,大年三十這一天就有了一個新名詞:除夕,也就是除掉夕獸的意思。家家戶戶都要張掛紅色的東西,做年夜飯,燃放煙花爆竹,燈火也就徹夜不熄。

端午節的故事:

愛國的詩人屈原出了一個能夠 富國強民的好主意,但是沒有被國王採納,反而被逐出宮中。他氣的不得了,跳下了汩羅江。當地的漁夫劃著小船去把竹筒里的米撒下汩羅江給屈原。

後來,大家把盛著竹筒的米改為粽子,把劃小船改為賽龍船來紀念屈原。大家為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才每年都過端午節。

Ⅶ 除夕的故事30字10個

1、古代漢族民間傳說中,除夕夜有一隻一角四足,形貌猙獰,生性兇殘的惡獸——夕,因冬季大雪覆蓋而短缺了食物常到附近的村莊里去找吃的,因其身體非常龐大、脾氣暴躁、兇猛異常,給村民帶來了很大的災難。在這一天人們戰勝了夕所以,流傳下來叫除夕。

2、除夕這個節日是由先秦時期的逐除演變而來。所謂「逐除」,是指古人在新年的前一天用擊鼓的方法來驅逐「疫癧之鬼」,有《呂氏春秋·季冬記》可考,而「逐除」就是「除夕」節令的由來。除夕最早應是西晉周處撰著的《風土記》等史籍。

3、相傳遠古時候,有一種凶惡的動物,非常厲害,人們把它做「年」。「年」這東西一出來,就會危害人類,給人來造成很大的災難。後來發現穿紅衣,燃炮竹發出的聲響,可以把「年」趕跑。於是,每到年末時,覺著「年」快要出現的時候,人們就燃放爆竹來避邪,祈求來年好運。所以過年大放鞭炮習俗,流傳到今天。

4、「夕」在人間做了許多的壞事,玉帝就請一位叫「年」的大將去捉拿「夕」。玉帝給了「年」兩樣武器:一條紅綾和一個爆竹筒。「年」把紅綾甩出,紅綾發出耀眼的紅光,弄得「夕」睜不開眼晴,「年」又拿出爆竹筒,對著「夕」點燃。爆竹筒發出漂亮的火花,燙的「夕」滿地打滾。兇猛的「夕」終於被除了,「年」也告別眾人回天庭去了。

5、久以前,有一個妖怪叫「夕」。這傢伙專門害人,老百姓對它恨得要死,但又沒有辦法。有個叫七郎的獵人,力大無窮,箭射得特別好,喂的狗也非常厲害,任何猛獸都敢去斗。七郎見百姓被「夕」害苦了,就想除掉他。七郎找「夕」找了一年,這天已是臘月三十,七郎趁機開弓猛射,一箭就把「夕」射死了。

6、相傳,中國古時候有一種叫"年"的怪獸,頭長觸角,兇猛異常。"年"長年深居海底,每到除夕才爬上岸,吞食牲畜傷害人命。婆婆發現,原來,"年"最怕紅色、火光和炸響。這件事很快在周圍村裡傳開了,人們都知道了驅趕"年"獸的辦法。

7、在古時候,有個名叫萬年的青年,看到當時節令很亂,就有了想把節令定準的打算。一天,他上山砍柴累了,坐在樹陰下休息,樹影的移動啟發了他,他設計了一個測日影計天時的晷儀,測定一天的時間,他又動手做了一個五層漏壺,來計算時間。天長日久,他發現每隔三百六十多天,四季就輪回一次,天時的長短就重復一遍。

8、百姓們便把「年」出沒的一夜視為關口來煞,稱作「年關」,並且想出了一整套過年關的辦法躲在屋裡吃「年夜飯」,由於這頓晚餐具有凶吉未卜的意味,所以置辦得很豐盛,除了要全家老小圍在一起用餐表示和睦團圓外,還須在吃飯前先供祭祖先,祈求祖先的神靈保佑,平安地度過這一夜,吃過晚飯後,誰都不敢睡覺,擠坐在一起閑聊壯膽。

9、人們又把秦叔寶和尉遲恭兩位唐代武將當作門神。相傳,唐太宗生病,聽見門外鬼魅呼號,徹夜不得安寧。於是他讓這兩位將軍手持武器立於門旁鎮守,第二天夜裡就再也沒有鬼魅騷擾了。其後,唐太宗讓人把這兩位將軍的形象畫下來貼在門上,這一習俗開始在民間廣為流傳。

10、古時候有一個怪獸叫「夕」。每逢臘月三十晚上就出來危害百姓,百姓只好請灶王爺請天兵來趕走他。經過一場激烈的搏鬥,「年」終於除掉「夕」,為了紀念這次事件,於是大家就把臘月三十晚上叫「除夕」,天亮後叫做「年」。






熱點內容
古代勵志的名言 發布:2021-03-16 21:50:46 瀏覽:209
形容兒孫繞膝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9:35 瀏覽:878
席慕蓉賞析印記 發布:2021-03-16 21:48:26 瀏覽:311
權力很大含有手的成語 發布:2021-03-16 21:48:22 瀏覽:584
能聽的兒童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8:15 瀏覽:285
關於足球的詩歌詞句 發布:2021-03-16 21:47:40 瀏覽:870
拖拉機的古詩 發布:2021-03-16 21:42:53 瀏覽:571
亮甜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2:00 瀏覽:831
廣東話生日快樂祝福語 發布:2021-03-16 21:38:55 瀏覽:409
噓的短句 發布:2021-03-16 21:38:07 瀏覽: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