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故事大全 » 成語三什麼

成語三什麼

發布時間: 2020-12-25 17:20:33

❶ 三什麼四什麼成語

是:三從四德 [ sān cóng sì dé ]

【解釋】:封建禮教束縛婦女的道德標准之一。

【出自】:元·無名氏《隔江鬥智》:從來不出閨門里,羞答答怎便將男兒細窺,則我這三從四德幼閑習,既嫁雞須逐他雞。

【翻譯】:從來不出閨房裡,羞答答怎就將男孩細細看,那未嫁從父,既嫁從夫,夫死從子從小熟悉,既然嫁他必須追逐他。

三從四德的反義詞:倒行逆施[ dào xíng nì shī ]

【解釋】:原指做事違反常理,不擇手段。現多指所作所為違背時代潮流或人民意願。

【出自】:鄒韜奮《患難餘生記·離渝前的政治形勢》:在壓迫得透不過氣來的時候,疏解和抗議都無用,壓迫者是可以任所欲為,倒行逆施的。

(1)成語三什麼擴展閱讀

三從四德的近義詞:

一、百依百順[ bǎi yī bǎi shùn ]

【解釋】:依、順:順從。什麼都依從。形容一切都順從別人。

【出自】:清·文康《兒女英雄傳》第三回:這安公子是那女孩兒百依百順的人。

【翻譯】:這安公子是那女孩兒什麼都依從的人。

二、逆來順受[ nì lái shùn shòu ]

【解釋】:指對惡劣的環境或無禮的待遇採取順從和忍受的態度。

【出自】:清·吳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九十三回:從前受了主人的罵,無非逆來順受。

【翻譯】:以前受了主人的責罵,只能順從和忍受。

❷ 三什麼什麼什麼的成語

三十而立、 三位一體、 三人成虎、 三皇五帝、 三從四德等。
1、三十而立
【解釋】:指人在三十歲前後有所成就。
【出自】:孔子·戰國《論語·為政》:「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
【譯文】:我十五歲開始有志於學問,到三十歲,知書識理,能夠做事合於禮。
2、三位一體
【解釋】:比喻三個人、三件事或三個方面聯成的一個整體。
【出自】:毛澤東·當代《為爭取千百萬群眾進入抗日民族統一戰線而斗爭》:「為什麼提出'鞏固和平'、'爭取民主'、'實現抗戰'這樣三位一體的口號?
3、三人成虎
【解釋】:三個人謊報城市裡有老虎,聽的人就信以為真。比喻說的人多了,就能使人們把謠言當事實。
【出自】:西漢·劉向《戰國策·魏策二》:「夫市之無虎明矣,然而三人言而成虎。」
【譯文】:那集市上明明沒有老虎,然而的人多了就有人信以為真。
4、三皇五帝
【解釋】:三皇:伏羲、神農、黃帝;五帝:少昊、顓頊、帝嚳、堯、舜。原為傳說中我國遠古的部落酋長。後借指遠古時代。
【出自】:《周禮·春官·外史》:「掌三皇五帝之書。」
【譯文】:掌管三皇五帝的書籍。
5、三從四德
【解釋】:封建禮教束縛婦女的道德標准之一。
【出自】:《儀禮·喪服·子夏傳》:「婦人有三從之義,無專用之道。故未嫁從父,既嫁從夫,夫死從子。」
【譯文】:女人有三從的意思,沒有專用的方法。所以未嫁從父,出嫁從夫,丈夫死亡從子。

❸ 什麼三什麼的成語有哪些

三三五五、
三三兩兩、
兩兩三三、
三三四四、
丟三拉四、
三貞五烈、
退徙三舍、
三番四覆、
讓再內讓三、
折臂三公、容
三墳五典、
三日新婦、
湯去三面、
一口三舌、
三回五次、
三智五猜、
孟母三遷、
三期賢佞、
兩面三刀、
三豕金根、
三釁三沐、
三省吾身、
三跨兩步、
隔二偏三、
晝日三接、
三十三天、
三更半夜、
末尾三稍、
三長兩短、
一呼三顛

❹ 什麼什麼三成語

半夜三更、垂涎三尺、二次三番、火冒三丈、狡兔三窟、日上三桿、孟母三遷、兩面三刀、入木三分、退避三舍、一波三折、五大三粗、五迷三道,緣定三生

❺ 成語三什麼一什麼

三位一體,意思,比喻三個,三件事或三個方面連成一個整體

❻ 三什麼而什麼成語

三什麼而什麼成語
1.
三命而俯

舊是指官職步步上升,態度也愈加謙虛。

2.
三十版而立

指人在三十歲前權後有所成就。

3.
三思而後行

三:再三,表示多次。指經過反復考慮,然後再去做。

4.
三思而行

三:再三,表示多次。指經過反復考慮,然後再去做。

❼ 三什麼三什麼的成語

三戰三北、三釁三浴、三十三天、三浴三釁、三吐三握等。
1、三戰三北
【解釋】:北:敗逃。打三仗,敗三次。形容屢戰屢敗。
【出自】:左丘明·春秋《國語·吳語》:「吳師大北。越之左軍右軍,乃遂涉而從之,又大敗天沒。又郊敗之。三戰三北,乃至於吳。」
【譯文】:吳軍大敗。越國的左軍右軍,於是涉過而順從的,又大敗消失。第三次又在吳國都城的近郊打敗了吳國。屢戰屢敗,甚至在吳。
2、三釁三浴
【解釋】:釁:以香塗身。多次沐浴並用香料塗身。這是我國古代對人極為尊重的一種禮遇。
【出自】:左丘明·春秋《國語·齊語》:「比至,三釁三浴之,桓公親逆之於郊,而與之坐而問焉。」
【譯文】:等到,多次沐浴並用香料塗身,桓公親自到郊外迎接,而與他坐下,問他。
3、三十三天
【解釋】:佛教稱欲界第六天為三十三天,即忉利天。後形容最高的地方。
【出自】:《勝鬘寶窟》卷下:「此言三十三天者,中國言悉怛梨余惡衛陵,此中唯取怛梨二字為忉利天也。怛梨,忉利,彼國音不同耳。」
【譯文】:這句話33天的,中國說悉怛梨我厭惡衛陵,這中只取得梨二字為忉利天的。怛梨,忉利,那個國家音樂不同罷了。
4、三浴三釁
【解釋】:釁:以香塗身。多次沐浴並用香料塗身。這是我國古代對人極為尊重的一種禮遇。
【出自】:左丘明·春秋《國語·齊語》:「比至,三釁三浴之,桓公親逆之於郊,而與之坐而問焉。」
【譯文】:等到,多次沐浴並用香料塗身,桓公親自到郊外迎接,而與他坐下,問他。
5、三吐三握
【解釋】:以之為求賢殷切之典。
【出自】:司馬遷·西漢《史記·魯世家》:「周公戒伯禽曰:『我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我於天下亦不賤矣,然我一沐三握發,一飯三吐哺,起以待士。』」
【譯文】:周公告誡伯禽說:『我是文王之子,武王的弟弟,成王的叔父。我對天下也不算低了,但我一洗三次握著頭發,一頓飯三吐出來,起來接待士人。

❽ 三什麼四什麼,成語

三什麼四什麼的成語 :三從四德、三妻四妾、三清四白、三瓦四舍、三朋四友、三老四少、三男四女、三反四覆、三三四四、三病四痛、三檐四馬、三求四告、三鄰四舍
一、三從四德
【解釋】:封建禮教束縛婦女的道德標准之一。
【出自】:從來不出閨門里,羞答答怎便將男兒細窺,則我這三從四德幼閑習,既嫁雞須逐他雞。 元·無名氏《隔江鬥智》第三折
【語法】:聯合式;作主語、賓語;含貶義
【近義詞】百依百順、三綱五常、逆來順受、禮義廉恥
【反義詞】獨立自主、倒行逆施、大逆不道
二、三妻四妾
【解釋】:妻妾眾多的意思。
【出處】:孫則鳴《藏山雷學·卷四》:「中國的古代社會是男尊女卑的秩序,一夫多妻制盛行,男子既使沒有三妻四妾,出外尋花問柳亦是常事。」
【示例】:在今天,男人三妻四妾是可恥的事,還有什麼值得驕傲的?
【語法】:聯合式;作主語、賓語、定語;指妻妾眾多
【近義詞】妻妾成群、三宮六院
三、三清四白
【解釋】:指非常清白。
【出處】:茅盾 《小圈圈裡的人物》:「吃公家飯的,要是三清四白,怎樣養家活口?」
四、三瓦四舍
【拼音】[ sān wǎ sì shě ]
【解釋】宋代對妓院、茶樓、酒肆及其他娛樂場所的總稱。亦作「三瓦兩舍」。
【出處】清·俞萬春《盪寇志》第73回:「衙內你不曉得,他是清白人家女兒,那肯同那三瓦四舍的奉迎。」
【近義詞】三瓦兩舍
五、三朋四友
【解釋】:泛指各種朋友。
【出自】:大學畢業,年屆三十,婚姻難就,累得三朋四友八方搭線,但一次一次介紹終未能成就。 賈平凹《笑口常開》
【語法】:聯合式;作主語、賓語、定語;含貶義
【近義詞】狐朋狗友、三親六故

❾ 什麼什麼三什麼的成語

茅廬三顧
孟母三遷
目無三尺
連三跨五
連中三元
兩般三樣
兩次三番
兩道三科
兩兩三三
兩面三刀
兩頭三面
火冒三尺
火冒三丈
幾次三番
幾次三番
頰上三毫
頰上三毛
假眉三道
狡兔三窟

❿ 什麼什麼三什麼成語

火冒三尺 [huǒ mào sān chǐ]
基本釋義
形容憤怒到極點。同「火冒三丈」。
出 處
姚雪垠《李自回成 》第一卷第十五章答:「當自成在路上才得到報告時,他不禁火冒三尺,恨恨地罵了一聲:『該死!』」

火冒三丈 [huǒ mào sān zhàng]
基本釋義
冒:往上升。形容憤怒到極點。
出 處
陶菊隱《籌安會六君子傳》:「章太炎以自己慘淡經營《民報》多年,一旦復刑,竟被擯斥,不由得火冒三丈。」

熱點內容
古代勵志的名言 發布:2021-03-16 21:50:46 瀏覽:209
形容兒孫繞膝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9:35 瀏覽:878
席慕蓉賞析印記 發布:2021-03-16 21:48:26 瀏覽:311
權力很大含有手的成語 發布:2021-03-16 21:48:22 瀏覽:584
能聽的兒童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8:15 瀏覽:285
關於足球的詩歌詞句 發布:2021-03-16 21:47:40 瀏覽:870
拖拉機的古詩 發布:2021-03-16 21:42:53 瀏覽:571
亮甜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2:00 瀏覽:831
廣東話生日快樂祝福語 發布:2021-03-16 21:38:55 瀏覽:409
噓的短句 發布:2021-03-16 21:38:07 瀏覽: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