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故事大全 » 龍抬頭的故事

龍抬頭的故事

發布時間: 2020-12-24 16:46:43

❶ 有關二月二,龍抬頭的傳說故事有哪些

相傳在很久以前,在遙遠的東海龍宮里住著一條母龍。有一年,這條母龍在海灘上吃了一個奇怪的鳥蛋,二月二這一天剩下了一個女兒,母龍十分寵愛這個女兒,把她視為掌上明珠。

一晃十幾年過去了,龍女長大了,她美貌傾城,才華橫溢,在東海是出了名的美女。海中許多王公貴族的公子,龍子龍孫都迷戀龍女的美貌和智慧,上門提親的把門檻都踢壞了好幾個。

母龍也為女兒推薦了好多個了,可是不管是那富可敵國的千年金鱗鯉魚精,還是威風凜凜的龍宮大將軍,甚至是龍王的龍子龍孫,她都看不上,都拒絕了。

有一天,母龍對龍女說道:「看了這么多公子了,你沒有一個喜歡的,真是愁死我了。」龍女道:「您別著急,女兒喜歡的讓女兒自己去找,找到了我喜歡的自然就嫁了。」

聽了女兒這話,是要離家遠游的意思,母龍更發愁了,一個是擔心女兒在外面受苦無人照顧,另一個是從小女兒和自己在一起,不捨得離開。母龍也知道,留不住她,於是無奈的在女兒脖子上套了一串珠子,在女兒肩頭放了一隻袋子,不舍的說:「寶貝女兒,你放心的去吧!

這串寶珠是我從龍王那裡要來的,可以避風、避水;這個袋子關鍵時刻可以幫你解決困難。」交待完一切,母龍目送著龍女離開了家。

話說龍女想找一個勇敢勤勞的男子結為夫妻,開始她在海里找,在海里找了三個月沒有合適的,她爬上海灘,在森林裡找了三個月,也沒找到合適的。這一天剛巧碰上了一個放羊的青年......

青年把龍女帶回了村裡歇腳。村裡的財主為了壓榨百姓,無惡不作,暗地裡也害了不少人命,可是有錢能讓鬼推磨,縣衙里上下打點,財主在地方上橫行根本沒人敢管。龍女聽說後為了懲罰這個壞人,施法把財主變成了一個蝸牛。期間如何與財主和他手下鬥智斗勇的就不細說了。

龍女在村裡暫時生活了下來,後來兩人又經歷了很多事情,漸漸的龍女發現放羊青年就是自己要找的勇敢勤勞的人,因為和放羊青年朝夕相處,日久生情。最後兩人走到了一起,開開心心的在一起生活,打那之後龍女再也不想回東海了。

而另一頭,母龍非常想念女兒,每年二月二龍女生日那天,它都會躲在雲里抬頭向人間望一望,還時不時的會哭一陣。

一晃十幾年過去了,龍女長大了,她美貌傾城,才華橫溢,在東海是出了名的美女。海中許多王公貴族的公子,龍子龍孫都迷戀龍女的美貌和智慧,上門提親的把門檻都踢壞了好幾個。

母龍也為女兒推薦了好多個了,可是不管是那富可敵國的千年金鱗鯉魚精,還是威風凜凜的龍宮大將軍,甚至是龍王的龍子龍孫,她都看不上,都拒絕了。

有一天,母龍對龍女說道:「看了這么多公子了,你沒有一個喜歡的,真是愁死我了。」龍女道:「您別著急,女兒喜歡的讓女兒自己去找,找到了我喜歡的自然就嫁了。」

聽了女兒這話,是要離家遠游的意思,母龍更發愁了,一個是擔心女兒在外面受苦無人照顧,另一個是從小女兒和自己在一起,不捨得離開。母龍也知道,留不住她,於是無奈的在女兒脖子上套了一串珠子,在女兒肩頭放了一隻袋子,不舍的說:「寶貝女兒,你放心的去吧!

這串寶珠是我從龍王那裡要來的,可以避風、避水;這個袋子關鍵時刻可以幫你解決困難。」交待完一切,母龍目送著龍女離開了家。

話說龍女想找一個勇敢勤勞的男子結為夫妻,開始她在海里找,在海里找了三個月沒有合適的,她爬上海灘,在森林裡找了三個月,也沒找到合適的。這一天剛巧碰上了一個放羊的青年......

青年把龍女帶回了村裡歇腳。村裡的財主為了壓榨百姓,無惡不作,暗地裡也害了不少人命,可是有錢能讓鬼推磨,縣衙里上下打點,財主在地方上橫行根本沒人敢管。龍女聽說後為了懲罰這個壞人,施法把財主變成了一個蝸牛。期間如何與財主和他手下鬥智斗勇的就不細說了。

龍女在村裡暫時生活了下來,後來兩人又經歷了很多事情,漸漸的龍女發現放羊青年就是自己要找的勇敢勤勞的人,因為和放羊青年朝夕相處,日久生情。最後兩人走到了一起,開開心心的在一起生活,打那之後龍女再也不想回東海了。

而另一頭,母龍非常想念女兒,每年二月二龍女生日那天,它都會躲在雲里抬頭向人間望一望,還時不時的會哭一陣。

❷ 2月2,龍抬頭的典故誰知道

二月二龍抬頭的典故如下:
1、在我國北方民間流傳著這樣一個神話故事。說武則天當上皇版帝,惹惱了玉皇大帝權,傳諭四海龍王,三年內不得向人間降雨。不久,司管天河的龍王聽見民間人家的哭聲,看見餓死人的慘景,擔心人間生路斷絕,便違抗玉帝的旨意,為人間降了一次雨。玉帝得知,把龍王打下凡間,壓在一座大山下受罪,山上立碑:「龍王降雨犯天規,當受人間千秋罪;要想重登靈霄閣,除非金豆開花時。」人們為了拯救龍王,到處找開花的金豆。到次年農歷二月初二,人們正在翻曬玉米種子時,想到這玉米就像金豆,炒一炒開了花不就是金豆開花嗎?於是家家戶戶爆玉米花,並在院子里設案焚香,供上開了花的「金豆」。(傳說有誤,武則天是唐朝時期人物,玉米是明朝才傳入中國的,那時哪裡來玉米種子?)龍王抬頭一看,知道百姓救它,便大聲向玉帝喊道:「金豆開花了,快放我出去!」玉帝一看人間家家戶戶院里金豆花開放,只好傳諭,詔龍王回到天庭,繼續給人間興雲布雨。從此,民間形成習慣,每到二月初二這一天,就爆玉米花吃。
2、龍抬頭是每年,農歷二月初二,俗稱青龍節,傳說是龍抬頭的日子,它是中國城鄉的一個傳統節日。慶祝「龍頭節」,以示敬龍祈雨,讓老天佑保豐收。

❸ 讀了龍抬頭這個故事你感受到了什麼

除了龍抬頭,這個故事我感覺到有些東西信則有,不信則無,該抬頭的時候就抬頭

❹ 龍抬頭的民俗傳說

民間傳說,每逢農歷二月初二,是天上主管雲雨的龍王抬頭的日子;從此以後,雨水會逐漸增多起來。因此,這天就叫「春龍節」。我國北方廣泛的流傳著「二月二,龍抬頭;大倉滿,小倉流」的民諺。
每當春龍節到來,我國北方大部分地區在這天早晨家家戶戶打著燈籠到井邊或河邊挑水,回到家裡便點燈、燒香、上供。舊時,人們把這種儀式叫做「引田龍」。這一天,家家戶戶還要吃面條、炸油糕、爆玉米花,比作為「挑龍頭」、「吃龍膽」、「金豆開花,龍王升天,興雲布雨,五穀豐登」,以示吉慶。
其實,在農歷二月以後,「雨水」節氣來臨,冬季的少雨現象結束,降雨量將逐漸增多起來,這本來就是華北季風氣候的特點。 我國山東等地區過春龍節,用灶煙在地面上畫一條龍,俗稱引錢龍。俗信引龍有兩種目的:一是請龍回來,興雲布雨,祈求農業豐收,二是龍為百蟲之神,龍來了,百蟲就躲起來,這對人體健康、農作物生長都是有益的。江蘇南通民間有用麵粉製作壽桃、牲畜,蒸熟後插在竹簽上,晚上再插在田間,認為這是供百蟲之神和祭祀祖先的食品,祈求祖先驅趕蟲災,也希望百蟲之神不要危害莊稼。
是日,各地普遍把食品名稱加上「龍」的頭銜。吃水餃叫吃「龍耳」,吃春餅叫吃「龍鱗」,吃面條叫食「龍須」,吃米飯叫吃「龍子」,吃餛飩叫吃「龍眼」等。
婦女們在這一天不能做針線活,因為蒼龍在這一天要抬頭觀望天下,使用針會刺傷龍的眼睛。婦女起床前,先念「二月二,龍抬頭,龍不抬頭我抬頭」。起床後還要打著燈籠照房梁,邊照邊念「二月二,照房梁,蠍子蜈蚣無處藏」。有的地方婦女停止洗衣服,怕傷了龍皮,等等。
二月初三為文昌(主宰功名之神)誕辰日,該日文人雅士敬奉文昌,求科舉登第。舊俗,兒童在二月二這天行開筆禮,表明開始正式學習。過去,讀書人要行四個禮,即開筆禮、進階禮、感恩禮和狀元禮,其中,開筆禮是人生的第一次大禮。開筆就是開始寫文章,儀式主要有拜孔子像、講授人生最基本的道理,贈文房四寶等內容。 北京民俗食品,一種烙得很薄的面餅,又稱薄餅。每年立春日,北京人都要吃春餅,名曰「咬春」。農歷二月初二,是中國古諺所說龍抬頭的日子(「二月二,龍抬頭」),這一天北京人也要吃春餅,名曰「吃龍鱗」。春餅比吃烤鴨的薄餅要大,並且有韌性(北京人稱為要有「骨立勁兒」),因為要卷很多菜吃。昔日,吃春餅時講究到盒子鋪去叫「蘇盤」(又稱盒子菜)。盒子鋪就是醬肉鋪,店家派人送菜到家。北京人的春餅講究有幾樣小菜:涼拌豆芽、攤雞蛋,天福號的醬肘子。
盒子里分格碼放熏大肚、松仁小肚、爐肉(一種掛爐烤豬肉)、清醬肉、熏肘子、醬肘子、醬口條、熏雞、醬鴨等,吃時需改刀切成細絲,另配幾種家常炒菜(通常為肉絲炒韭芽、肉絲炒菠菜、醋烹綠豆芽、素炒粉絲,攤雞蛋等,若有剛上市的「野雞脖韭菜」炒瘦肉絲,再配以攤雞蛋,更是鮮香爽口),一起卷進春餅里吃。佐料有細蔥絲和淋上香油的黃醬(烤鴨配甜面醬)。
吃春餅時,全家圍坐一起,把烙好的春餅放在蒸鍋里,隨吃隨拿,為的是吃個熱乎勁兒。若在二月二這一天吃春餅,北京人還講究把出嫁的姑娘接回家。
在北京,還有一種豆面糕,北京清真風味小吃。用蒸熟的黃米(或糯米)揉成團,撒炒熟的黃豆面,再加入赤豆餡心,捲成長條,撒上芝麻桂花白糖食用,由於清代經營食攤現制現售「驢打滾」時,隨制隨撒豆面,猶如郊野毛驢就地打滾粘滿黃土似的,故得此詼諧之名。
老北京的習俗,人們總喜在農歷二月買「驢打滾」品嘗,因而經營這種食品攤販和推車小販很多,以天橋市場白姓食攤和「年糕虎」(虎占福)做的最有名氣。 二月初二吃豬頭肉也有說法。
自古以來,供奉祭神總要用豬牛羊三牲,後來簡化為三牲之頭,豬頭即其中之一。另據宋代的「仇池筆記」記錄的一個故事:王中令平定巴蜀之後,甚感飢餓,於是闖入一鄉村小廟,卻遇上了一個喝得醉醺醺的和尚,王中令大怒,欲斬之,哪知和尚全無懼色,王中令很奇怪,轉而向他討食,不多時和尚獻上了一盤「蒸豬頭」並為此賦詩曰:「嘴長毛短淺含膘,久向山中食葯苗。蒸時已將蕉葉裹,熟時兼用杏槳澆。紅鮮雅稱金盤汀,熟軟真堪玉箸挑。若無毛根來比並,氈根自合吃藤條。」王中令吃著蒸豬頭,聽著風趣別致的「豬頭詩」甚是高興,於是,封那和尚為「紫衣法師」。看起來豬頭還真是一道佳餚呢,而且也是轉危為安平步青雲的吉祥標志。如今就有一道名菜叫做「扒豬臉」,經過選料、清洗、噴烤、洗泡、醬制等十二道步驟,歷經十多個小時的烹飪,才能端上餐桌。「扒豬臉」有三種,一是原汁原味吃;二是蘸醬汁吃;三是卷煎餅吃。每一種吃法都有不同的滋味。「扒豬臉」肥而不膩、肉骨分離、糯香可口,給現代人帶來了美容、健腦的效果。「二月二」吃現代「扒豬臉」,回味古代的餐飲歷史,真是一種當代與歷史交融的完美體驗
過去民俗,過了青龍節,整個「過年」才算結束。
唐山遷安地區
遷安地區的風俗是登山。 民俗學家認為,「剃頭死舅舅」本是漢人對清朝的反抗,經過三百多年的口口相傳已經演變為另一種含義,如今更多的體現為中華民族注重血脈親情的個性和文化傳統。「社會在進步,民俗在發展,人們更應該注重的是民俗在文化方面的傳承。

❺ 2月2龍抬頭剪頭發的故事

2月2龍抬頭故事如下:

民間相傳有一個故事,說的是大唐高宗李治駕崩後,武則天當權,先立其子李哲、李旦為中宗、睿宗,又先後廢去。於永昌二年(公元690年),廢唐改周,自立為帝,稱周武皇帝。

這事惹惱了玉皇大帝,他傳命太白金星告訴四海龍王,三年內不得降雨人間,以示懲戒。當年從立夏到寒露,150多天滴雨未下,因致大地乾涸,莊稼旱死,許多地方連吃水都非常困難,哀鴻遍野,民不聊生。

種種人間慘象,被掌管天河的玉龍看在眼裡十分不忍,他冒著違犯天條的危險,張開巨口,喝足天河之水,私自布雨,解救了天下黎民百姓,但卻招來了玉帝惱怒,將玉龍打入凡間,壓在一座大山之下受苦。山前還立了一通石碑,上面刻有四句話:「玉龍行雨犯天規,應受人間千秋罪,若想重上凌霄殿,除非金豆開花時。」

人們經過這里,看了碑上的這些字,才知道玉龍為救百姓行雨,卻被壓在這里受苦。為了救出玉龍重上雲天,再掌天河,人們決心找到開花的金豆,但卻苦苦尋找不到。

找啊、找啊,直找到第二年的農歷二月初一,恰好街上有集,一個老奶奶背著一布袋苞米粒趕集,因布袋口沒扎結實,走著走著布袋開了,金黃的苞米粒撒了一地。人們看了,高興極了,這苞米粒多像金豆呀!如果放在鍋里炒,不就爆出金花了嗎?於是,一傳十,十傳百,全都知道了。大家商定,第二天,二月初二一齊行動,大家都爆苞米花。

這情景被玉龍看見了,好不歡喜,就大聲喊道:「太白老頭兒,金豆開花了,還不快放我出去。」太白金星老眼昏花,看了看,果然是金豆開花,便將壓在玉龍身上的大山移開,玉龍順勢一躍騰空,再降甘霖。

從此之後,二月二炒苞米(剪頭發)成了習俗,一年一年傳了下來。

❻ 龍抬頭的傳說

【二月二龍抬頭的由來】民間傳說,每逢農歷二月初二,是天上主管雲雨的龍王抬頭的日子;從此以後,雨水會逐漸增多起來。因此,這天就叫「春龍節」。 我國北方廣泛的流傳著「二月二,龍抬頭;大倉滿,小倉流。」的民諺。

每當春龍節到來,我國北方大部分地區在這天早晨家家戶戶打著燈籠到井邊或河邊挑水,回到家裡便點燈、燒香、上供。舊時,人們把這種儀式叫做「引田龍」。這一天,家家戶戶還要吃面條、炸油糕、爆玉米花,比作為「挑龍頭」、「吃龍膽」、「金豆開花,龍王升天,興雲布雨,五穀豐登」,以示吉慶。

明代已見此俗。沈榜《宛署雜記》記載:「宛人呼二月二為龍抬頭。鄉民用灰自門外委婉布入宅廚,旋繞水缸,呼為引龍回。」明人於奕正、劉侗《帝京景物略》卷二,春場記載:「二月二曰龍抬頭,煎元旦祭余餅,熏床炕,曰熏蟲兒,謂引龍,蟲不出也。」龍在中國人的心目中有著極其崇高的地位,古時認為龍是天子的象徵,是祥瑞之物,更是和風化雨的主宰。所以「二月二,龍抬頭」這句諺語表示春季來臨,萬物復甦。蟄龍開始活動,預示一年的農事活動即將開始。

【二月二龍抬頭的傳說】農諺「二月二,龍抬頭」,傳說古時候關中地區久旱不雨,玉皇大帝命令東海小龍前去播雨。小龍貪玩,一頭鑽進河裡不再出來。有個小夥子,到懸崖上采來了「降龍水」,攪渾河水。小龍從河中露出頭來與小夥子較量,小龍被擊敗,只好播雨。其實,所謂「龍抬頭」指的是經過冬眠,百蟲開始蘇醒。所以俗話說「二月二,龍抬頭,蠍子、蜈蚣都露頭。」

「二月二」還有一種說法叫春龍節。許慎的《說文解字》記載:「龍,鱗中之長,能幽能明、能細能巨,能長能短,春分登天,秋分而潛淵。」這大概就是「春龍節」習俗的最早記載。

相傳,武則天當了皇帝,玉帝便下令三年內不許向人間降雨。但司掌天河的玉龍不忍百姓受災挨餓,偷偷降了一場大雨,玉帝得知後,將司掌天河的玉龍打下天宮,壓在一座大山下面。山下還立了一塊碑,上寫道:龍王降雨犯天規,當受人間千秋罪。要想重登靈霄閣,除非金豆開花時。

人們為了拯救龍王,到處尋找開花的金豆。到了第二年二月初二這一天,人們正在翻曬金黃的玉米種子,猛然想起,這玉米就象金豆,炒開了花,不就是金豆開花嗎?於是家家戶戶爆玉米花,並在院里設案焚香,供上「開花的金豆」,專讓龍王和玉帝看見。龍王知道這是百姓在救它,就大聲向玉帝喊到:「金豆開花了,放我出去!」玉帝一看人間家家戶戶院里金豆花開放,只好傳諭,詔龍王回到天庭,繼續給人間興雲布雨。

從此以後,民間形成了習慣,每到二月二這一天,人們就爆玉米花,也有炒豆的。大人小孩還念著:「二月二,龍抬頭,大倉滿,小倉流。」有的地方在院子里用灶灰撒成一個個大圓圈,將五穀雜糧放於中間,稱作「打囤」或「填倉」。其意是預祝當年五穀豐登,倉囤盈滿。節日時,各地也普遍把食品名稱加上「龍」的頭銜。吃水餃叫吃「龍耳」;吃春餅叫吃「龍鱗」;吃面條叫吃「龍須」;吃米飯叫吃「龍子」;吃餛飩叫吃「龍眼」。

這一天,其它習俗也很多,起床前,先念「二月二,龍抬頭,龍不抬頭我抬頭。」起床後還要打著燈籠照房梁,邊照邊念:「二月二照房梁,蠍子蜈蚣無處藏。」有的地方婦女不動針線,怕傷了龍的眼睛;有的地方停止洗衣服,怕傷了龍皮,等等。

從科學角度看,農歷二月初二還是「驚蟄」前後,大地開始解凍,天氣逐漸轉暖,農民告別農閑,開始下地勞作了。所以,古時把「二月二」又叫做「上二日」。因此,盛行於我國民間的春龍節,在古時又稱「春耕節」。據說,這一天如果還沒有醒的話,那轟轟隆隆的雷聲就要來呼喚它了。

❼ 關於二月二龍抬頭的故事,400字左右

古代稱之為中和節,俗稱龍抬頭。民間傳說,每逢農歷二月初二,是天上主管雲雨的龍王抬頭的日子,從此以後,雨水會逐漸增多起來。所謂「龍抬頭」指的是經過冬眠,百蟲開始蘇醒。所以俗話說「二月二,龍抬頭,蠍子、蜈蚣都露頭。」因此,這天也叫「春龍節」。
農歷二月初二還是「驚蟄」前後,大地開始解凍,天氣逐漸轉暖,春回大地,萬物復甦,蟄伏在泥土或洞穴里的昆蟲蛇獸,將從冬眠中醒來,傳說中的龍也從沉睡中醒來,農民告別農閑,開始下地勞作了。所以,古時也把「二月二」又叫做「上二日」。因此,盛行於我國民間的春龍節,在古時又稱「春耕節」。據說,這一天如果還沒有醒的話,那轟轟隆隆的雷聲就要來呼喚它了。
在北方,二月二又叫龍抬頭日、春龍節、農頭節。廣泛的流傳著「二月二,龍抬頭;大倉滿,小倉流。」的民諺。在南方叫踏青節,古稱挑菜節。依據氣候規律,農歷二月二之時,我國大部分地區受季風氣候影響,溫度回升,日照時數增加,雨水也逐漸增多,光、溫、水條件已能滿足農作物的生長,所以二月二也是南方農村的農事節。大約從唐朝開始,中國人就有過二月二的習俗。
俗話說"龍不抬頭天不下雨",龍是祥瑞之物,和風化雨的主宰。"春雨貴如油",人們祈望龍抬頭興雲作雨,滋潤萬物。同時,二月二正是驚蟄前後,百蟲蠢動,疫病易生,古代中國人把生物分成毛蟲(披毛獸類)、羽蟲(鳥類)、介蟲(有甲殼類)、鱗蟲(有鱗之魚類和有翅之昆蟲類)和人類五大類。龍是鱗蟲之長,龍出則百蟲伏藏。所以,農歷二月初二龍抬頭,是希望借龍威以懾服蠢蠢欲動的蟲子,目的在於祈求農業豐收與人畜平安。 二月二在飲食上有一定的講究,因為人們相信「龍威大發」,就會風調雨順,才能五穀豐登,所以這一天的飲食多以龍為名。吃春餅名曰「吃龍鱗」,吃面條則是「扶龍須」,吃米飯名曰「吃龍子」;吃餛飩名曰「吃龍眼」,而吃餃子名曰「吃龍耳」。這一切都是為了喚醒龍王,祈求龍王保佑一年風調雨順,獲得好收成。
這一天還要吃豬頭。古代豬頭是祭奠祖先、供奉上天的供品,平常的時間豬頭是不能隨便吃的,一般農戶人家辛辛苦苦忙了一年,到臘月二十三過小年時殺豬宰羊。從這一天起就開始改善伙食,每天飯菜都要見點肉,除夕夜全家吃團圓飯,初一吃餃子,破五吃餃子,正月十五吃元宵,等到正月一過,年也過了,節也過了,臘月殺的豬肉基本上都吃光了,最後只剩下一個豬頭,這豬頭只能留在二月二才能吃。龍王是管降雨的,所以農民要把最好的祭品供上給龍王吃。

❽ 龍抬頭的神話故事

龍抬頭的神話故事:

相傳在很久以前,在遙遠的東海龍宮里住著一條母龍。有一年,這條母龍在海灘上吃了一個奇怪的鳥蛋,二月二這一天剩下了一個女兒,母龍十分寵愛這個女兒,把她視為掌上明珠。

一晃十幾年過去了,龍女長大了,她美貌傾城,才華橫溢,在東海是出了名的美女。海中許多王公貴族的公子,龍子龍孫都迷戀龍女的美貌和智慧,上門提親的把門檻都踢壞了好幾個。

母龍也為女兒推薦了好多個了,可是不管是那富可敵國的千年金鱗鯉魚精,還是威風凜凜的龍宮大將軍,甚至是龍王的龍子龍孫,她都看不上,都拒絕了。

有一天,母龍對龍女說道:「看了這么多公子了,你沒有一個喜歡的,真是愁死我了。」龍女道:「您別著急,女兒喜歡的讓女兒自己去找,找到了我喜歡的自然就嫁了。」

聽了女兒這話,是要離家遠游的意思,母龍更發愁了,一個是擔心女兒在外面受苦無人照顧,另一個是從小女兒和自己在一起,不捨得離開。母龍也知道,留不住她,於是無奈的在女兒脖子上套了一串珠子,在女兒肩頭放了一隻袋子,不舍的說:「寶貝女兒,你放心的去吧!

這串寶珠是我從龍王那裡要來的,可以避風、避水;這個袋子關鍵時刻可以幫你解決困難。」交待完一切,母龍目送著龍女離開了家。

話說龍女想找一個勇敢勤勞的男子結為夫妻,開始她在海里找,在海里找了三個月沒有合適的,她爬上海灘,在森林裡找了三個月,也沒找到合適的。這一天剛巧碰上了一個放羊的青年......

青年把龍女帶回了村裡歇腳。村裡的財主為了壓榨百姓,無惡不作,暗地裡也害了不少人命,可是有錢能讓鬼推磨,縣衙里上下打點,財主在地方上橫行根本沒人敢管。龍女聽說後為了懲罰這個壞人,施法把財主變成了一個蝸牛。期間如何與財主和他手下鬥智斗勇的就不細說了。

龍女在村裡暫時生活了下來,後來兩人又經歷了很多事情,漸漸的龍女發現放羊青年就是自己要找的勇敢勤勞的人,因為和放羊青年朝夕相處,日久生情。最後兩人走到了一起,開開心心的在一起生活,打那之後龍女再也不想回東海了。

而另一頭,母龍非常想念女兒,每年二月二龍女生日那天,它都會躲在雲里抬頭向人間望一望,還時不時的會哭一陣。

(8)龍抬頭的故事擴展閱讀:

龍抬頭的習俗

中國民間認為龍是吉祥之物,和風化雨的主宰,而農歷「二月二」這天是龍欲升天的日子。

從節氣上說,農歷二月初,正處在「雨水」、「驚蟄」和「春分」之間,我國很多地方已開始進入雨季,會舉行敬龍祈雨,放生,以求一年吉祥豐收。我國民間有剃頭、祭祀、敬文昌神、吃面條、炸油糕、爆玉米花、吃豬頭等習俗。

熱點內容
古代勵志的名言 發布:2021-03-16 21:50:46 瀏覽:209
形容兒孫繞膝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9:35 瀏覽:878
席慕蓉賞析印記 發布:2021-03-16 21:48:26 瀏覽:311
權力很大含有手的成語 發布:2021-03-16 21:48:22 瀏覽:584
能聽的兒童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8:15 瀏覽:285
關於足球的詩歌詞句 發布:2021-03-16 21:47:40 瀏覽:870
拖拉機的古詩 發布:2021-03-16 21:42:53 瀏覽:571
亮甜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2:00 瀏覽:831
廣東話生日快樂祝福語 發布:2021-03-16 21:38:55 瀏覽:409
噓的短句 發布:2021-03-16 21:38:07 瀏覽: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