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故事大全 » 與孔子有關的故事名稱

與孔子有關的故事名稱

發布時間: 2020-12-23 17:47:13

㈠ 有關孔子的故事名稱

1.孔紇力托城門
2.孔紇續娶顏征在
3.孔子姓名的由來
4.顏征在含辛育子
5.游戲中模仿禮儀
6.小孔子上學助教專
7.春社禮射不主皮屬
8.戴孝闖季府被辱
9.兒子孔鯉出世
10.管賬目絲毫不差
11.管牲畜肥肥壯壯
12.拜師襄學琴
13.洛邑問禮老子
14.金人三緘其口
15.聞《武》樂《韶》樂

㈡ 寫出與孔子相關的一個故事寫出故事名字

孔子的故事:
1:孔子誤會了顏回
有次孔子受困在陳蔡一帶的地區,有七天的時間沒有嘗過米飯的滋味。
有一天中午,他的第子顏回討來一些米煮稀飯。飯快要熟的時候,孔子看見顏回居然用手抓取鍋中的飯吃。
孔子故意裝作沒有看見,當顏回進來請孔子吃飯時,孔子站起來說:「剛才孟李祖先告訴我,食物要先獻給尊長才能進食,豈可自己先吃呢?
顏回一聽,連忙解釋說:「夫子誤會了,剛才我是因看見有煤灰掉到鍋中,所以把弄臟的飯粒拿起來吃了。
孔子嘆息道:「人可信的是眼睛,而眼睛也有不可靠的時候,所可依靠的是心,但心也有不足靠的時候。

2喪家之犬
一次孔子到了鄭國與弟子走散,孔子呆在城牆東門旁發呆,鄭國有人對子貢說:「東門邊有個人,他的前額像堯,他的脖子像皋陶,他的肩部像子產,不過自腰部以下和大禹差三寸。看他勞累的樣子就像一條「喪家之狗」。子貢把這段話一五一十地告訴了孔子。孔子很坦然地笑著說:「把我的外表說成這樣,實在是誇過頭了。不過說我像條無家可歸的狗,確實是這樣!確實是這樣啊!」
3知其不可而為之
《論語 憲問》:「子路宿於石門。晨門曰:『奚自?』子路曰:『自孔氏。』曰:『是知其不可而為之者與?』」 意思是明知做不到卻偏要去做
「明知不可而為之」, 這段故事雖無孔子,這對孔子的概括真是入木三分,深刻得很。顯然,這個守城門的人並不是一個等閑之輩,而是一個修養很高卻隱身於市朝的大隱士。
4子見南子
南子,衛靈公的夫人,宋國人,富有風情,緋聞頗多。南子也是一個追星族,久慕孔子之名,如今孔子來了,得好好見一見,《史記》說:(南子)使人謂孔子曰:"四方之君子不辱欲與寡君為兄弟者,必見寡小君。寡小君原見。"孔子辭謝,不得已而見之。夫人在絺帷中。孔子入門,北面稽首。夫人自帷中再拜,環佩玉聲璆然。孔子曰:"吾鄉為弗見,見之禮答焉。"子路不說。孔子矢之曰:"予所不者,天厭之!天厭之!"
這就是"子見南子"。按理,這一次會見,不過是極普通的一個追星族與名人的見面,然而,不少史籍都對此予以記載,其奧妙何在?
這是因為子路不悅的緣故。
子路這人也怪,自己的老師去見了一個漂亮的女粉絲,有什麼值得小題大做的呢?
然而,子路也不是一般人啊,他的不悅肯定有其道理,況且,因子路不悅,導致他的老師竟然反復對天發誓:"天厭之"。

㈢ 有關孔子的故事名稱

孔子的故事篇一:孔子學琴
眾所周知孔子是一位大大的教育家,可他同時也是一位音樂家,既會唱歌,又會彈琴作曲。他在與人一同唱歌時,如果人家唱的好,她一定請他再唱一遍,自己洗耳恭聽,然後再和一遍。他的教育方針並不是培養一些死讀書的獃子,而是一些全面發展的英才。
孔子曾跟師襄學琴,某天師襄教給他一首曲子,讓他自己練習,他足足練了十來天,任然沒有停下來的意思,師襄忍不住了,說:「你可以換個曲子練練了。」孔子答道:「我雖然已熟悉它的曲調,但還沒有摸到它的規律。」過了一段時間,師襄又說:「你已摸到它的規律了,可以換個曲子練了。」不料孔子回答「我還沒領悟到它的音樂形象哩」。如此又過了一段時間,師襄發現孔子神情莊重,四體通泰,好似變了人樣。這次不待師襄發問,孔子就先說到:「我已經體會到音樂形象了,黑黝黝的,個兒高高的,目光深遠,似有王者氣概,此人非文王莫屬也。」師襄聽罷,大吃一驚,因為此曲正好名叫《文王操》,而他事先並未對孔子講過。
孔子也可以說是位一流的音樂鑒賞家,《韶》相傳是堯舜時的樂舞,孔子在魯國一直沒有機會聽,後在齊國的某次宮廷宴樂中終於欣賞到了,孔子完全被這庄嚴肅穆的音樂迷倒了,以至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圖為樂之至於斯也。
孔子的故事篇二:孔子改錯
孔子帶著子路、子貢、顏淵等幾個學生周遊各地,講學傳道。一天,他們來到朐陽山下,師生們下了馬車,子貢在前,孔子隨後,子路、顏淵等幾個學生也都跟著登山。孔子一鼓作
氣攀登到山頂,向東一看,只見天連水,水連天,一望無邊好大的海喲!這時,天空中忽然電閃雷鳴,狂風暴雨迎面撲了過來。子路大聲叫道:「糟了糟了,到哪兒躲雨呀!」只見一個老漁民,左手提著漁網,右手拿著魚叉,肩後背著魚簍,腰間系著葫蘆,迎著他們走過來,邊走邊說:「不要慌,跟我來!」
老漁民把孔子和他的學生領進了一個山洞裡。這山洞面對著大海,是老漁民藏魚落腳的地方。孔子覺得洞里有點兒悶熱,便走到洞口,觀看雨中的海景,看著看著,詩興大發,不由得吟誦起來:風吹海水。。。。。。千層浪,雨打沙灘。。。萬點坑。老漁民聽了這兩句詩,忙道:「先生,你說的不對呀!」孔子問:「怎們不對呢?」老漁民說:「『千層浪、萬點坑』都不妥當。難道海水波浪滔滔只有千層,沙灘不多不少正好萬點?先生你數過嗎?」孔子有心聽聽高見,急忙問道:「老兄弟,你看怎麼改呢?」老漁民說:「最好改成這樣,『風吹海水層層浪,雨打沙灘點點坑』。浪層層,坑點點,數也數不清,這才合乎情理,對不?」
孔子一聽,心服口服,正想贊嘆幾句,不了子路在一旁火了,沖著老漁民說:「哎哎,聖人作詩,你怎能亂改!」老漁民也火了,厲聲問道:「誰是聖人?」子路指著孔子說:「遠在天邊,近在眼前,這就是孔夫子、孔聖人!」孔子阻止道:「子路,不可傲慢!不可無禮!」老漁民拍著子路的肩膀說:「小夥子,聖人有聖人的見識,但也不見得事事都比別人高明啊!」孔子把學生招攏在一起,嚴肅的說:「我以前對你們講過『生而知之』,這話錯啦!大家要記住,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說完,順口吟出小詩一首:登山望滄海,茅塞豁然開,聖賢若有錯,即改莫徘徊。從這以後,山裡人就把朐陽山改名叫孔望山了。
孔子的故事篇三:遵為素王
孔子是個通才,他具有多方面的才華和能力。他的智慧超出常人,他的勇敢要一般人,他的腿腳快速靈敏的程度能趕得上狡兔,他的力氣之大能舉起城門上的杠子。可是人並不了解孔子有這些才能,不知道他竟然還是勇敢的力大無比的人。因為孔子只選了一樣最適合自己的職業——傳道授業。他把一生的精力都放在這上面了,專心致志,培養出了三千弟子七十二賢人,被尊稱為「素王」。
春秋時代242年,滅亡了52個國家,被臣子殺掉的國君有36位。對發生在春秋時代的這些事情,孔子採集善事,隱去惡行,編著成一部《春秋》。他對歷史了解得很深,主張弘揚王道,施行仁義。
為了宣傳和實現自己的政治主張,孔子周遊列國。在宋國時候,被匡人圍困。身處危難,孔子面不改色,據理行事;生死之間,孔子彈琴唱歌,毫無懼色。
孔子晚年擔任魯國司寇,處理案件案非常謹慎細致,魯國在他的治理下,出現了路不拾遺、市場上沒有高抬物價的現象。這個時期的魯國,年輕人處處都讓著年長的,老年人不用肩背手提重東西。社會安定,長幼有序。

㈣ 關於孔子故事名,要名字

兩小兒辯日

孔子到東復方游學制,看見兩個孩子爭辯不已,就問他們爭辯的原因。
一個孩子說:「我認為太陽剛升起的時候距離人近,但是到正午的時候離人遠。」
另一個孩子認為太陽剛升起時離人遠,而到中午時離人近。
第一個孩子說:「太陽剛剛升起的時候像車篷般大,到了正午看起來就像盤子一樣,這不是遠的東西看起來小而近的看起來大的道理嗎?」
另一個孩子說:「太陽剛出來的時候感覺很清涼,到了中午就像把手伸進熱水裡一樣熱,這不是越近感覺越熱而越遠感覺越涼的道理嗎?」
孔子也不能判斷誰對誰錯。
兩個孩子笑著說:「誰說你見多識廣呢?」

㈤ 與孔子有關的故事名稱

孔子與南子
斷糧七日
兩小兒辯日
孔子春遊........
項橐七歲為孔子師
四體不勤,五穀不分
韋編三絕
不恥下問
孔子周遊列國

㈥ 與孔子有關的一個故事名稱

孔子在旅行,經過一個村莊,他看到一個老人,一個很老的老人,他回從井裡面打水來澆地。那是非常答辛苦的工作,太陽又那麼大。孔子以為這個人可能沒有聽說過現在有機械裝置可以打水——你可以用牛或者馬代替人打水,這樣比較容易——所以孔子就過去對老人說:「你聽說過現在有機器嗎?用它們從井裡打水可以非常容易,而且你做十二個小時的工作,它們可以在半小時之內就完成。可以讓馬來做這件事情。你何必費這么大的力氣呢?你是一個老人啊。」他肯定有九十歲了。 那個人說:「用手工作總是好的,因為每當狡猾的機器被使用的時候,就會出現狡猾的頭腦。事實上,只有狡猾的頭腦才會使用狡猾的機器。你這不是存心敗壞我嗎!我是一個老人,讓我死得跟生出來的時候一樣單純。用手工作是好的。一個人會保持謙卑。」 孔子回到他的門徒那裡。門徒們問:「您跟那個老人談什麼呢?」 孔子說:「他看起來似乎是老子的門徒。他狠狠地敲了我一棒,而且他的論點好象是正確的。」

㈦ 關於孔子的一個故事名稱

智慧圓融——故事取材於《列子:仲尼篇》

孔子有一個弟子叫子夏。有一天,他問孔子,有關他的一些同學們的修養情況。

他問道:「老師,顏回同學為人怎麼樣?」

孔子沉吟了一下答道:「顏回的仁愛之心比我要好。」

「那子貢呢?」子夏接著問。

「他呀!他的辯才比我好。」孔子笑著說。

「那子路,子路同學呢?」子夏又接著問。

孔子開心地笑著說:「要說勇武精神,我們都不如他。」

「那子張呢?子張難道也有過老師之處?」子夏滿臉狐疑。

孔子頓了頓,說:「子張同學,為人處世,莊重嚴謹的作風,比我這個做老師的要強。」

子夏聽到這里,禁不住站了起來。他曲躬作揖地問道:「老師,這我就不明白了。既然那四位同學,都有超過老師的地方,那麼為什麼,他們還要師從老師您,學習呢?」

孔子見子夏這樣,忙舉手向下按了按,並和藹地對子夏說:「子夏!你別著急,先坐下,聽我慢慢說。顏回同學雖然他很仁慈,但有時他過分的仁慈,導致的不忍之心,使他變得一味地遷就他人,影響了自己對事態作出正確的決斷,從而反而害了別人。所以說,他雖能仁,卻不能忍。(註:佛家有時說慈悲生禍害,也是這個意思)」

孔子接著對子夏說:「至於子貢,他的口才的確很好,可謂辯才無礙。他精通語言的妙用,卻不識語言的局限,不懂得沉默的力量。所以,他能辯不能訥。」

「關於子路,」孔子繼續說:「他英勇過人,敢作敢為,是個不可多得的將才。但有時不懂得謙沖退讓,持弱守雌,蓄勢而動。這樣難免會意氣誤事。所以說,他能勇,不能怯。」

「而子張呢,」孔子說到這里沉了沉,然後說:「他過於莊重嚴謹,以致清不容物。不能和煦接眾 ,不能容納有污行的人,讓人見之生畏,敬而遠之。所以,他能庄,不能諧。」

「因此,」孔子最後總結道:「如果將這四位同學的長處都加起來,來對換我的修養,我也是不願意的。這也是為什麼,他們要一心跟從我,學習的原因。」

㈧ 寫出與孔子相關的故事,故事名字

孔子小故事
名正言順
公元前年,五十一歲的孔子當了魯國的中都宰。孔子做 了一年,很有成績。被提升為管理建設工程的司空;不久,轉而為司 寇,管司法工作。這樣,孔子參與政治的抱負終於實現了。 孔子五十六歲那年,又由大司寇,代理相國職務。他參與國政僅 僅三個月,魯國的風俗就大大變了樣。 孔子的成就使齊景公感到害怕,他特地挑了八十個美貌的女 子,讓她們穿上華麗的衣服,教她們學會舞蹈,加上一百二十匹駿 馬。一起送給貪圖享樂的魯定公,以腐蝕他的意志;這一計果然奏 效,魯定公沉湎於歌舞淫樂之中,不再過問政事了。
孔子的學生子路見到這種情況,便對孔子說。 「老師,我們可以離開這里了吧!」 孔子回答說: 「魯國現在就要在郊外祭祀,如果能按照禮法把典禮後的烤肉 分給大夫們.那我還可以留下不走。」 結果,魯定公違背常禮,沒有把烤肉分給大夫們。於是,孔子離 開魯國,來到了衛國。衛靈公問孔子,他在魯國得到的俸祿是多少。 孔子回答說是俸米六萬斗。於是,衛靈公也給他這個數的俸米。 跟隨孔子的學生們見有了安身之處,都很高興。子路尤其高興, 問孔子道: 「衛國的君主等待你去治理國政,你首先幹些什麼?」 孔子略為思索了一下,說:「我以為首先要糾正名分。」 子路不客氣他說: 「老師未免太迂腐了,這有什麼糾正的必要呢?」 孔子反駁說:「您真粗暴!君子對他所不知道的只有疑在心中。
名分不正,道理也就講不通;道理不通,事情也就辦不成;事情辦不 成,國家的禮樂教化也就興辦不起來;禮樂教化興辦不起來,刑罰就 不會得當;刑罰不得當,老百姓就會不知如何是好,連手腳都不曉得 往何處擺了。所以君子用的名分,一定要有道理可以說得出來,講出 來的道理也一定要行得通。」 不久,有人向衛靈公說了孔子不少壞話,衛靈公就派人監視孔 子的出入。孔子怕繼續留在這里出事,在衛國只居住了十個月,就離開了。
吾以言取人,失之宰予,以貌取人,失之子羽。
孔子有許許多多弟子,其中有一個名叫宰予的,能說會道, 利口善辯。他開始給孔子的印象不錯,但後來漸漸地露出了真相:既 無仁德又十分懶惰;大白天不讀書聽講,躺在床上睡大覺。為此,孔 子罵他是「朽木不可雕」。 孔子的另一個弟子,叫澹臺滅明,字子羽,是魯國人,比孔子小 三十九歲.子羽的體態和相貌很醜陋,想要事奉孔子。孔子開始認為 他資質低下,不會成才。但他從師學習後,回去就致力於修身實踐, 處事光明正大,不走邪路;不是為了公事,從不去會見公卿大夫。後 來,子羽游歷到長江,跟隨他的弟子有三百人,聲譽很高,各諸侯國 都傳誦他的名字。孔子聽說了這件事,感慨他說:「我只憑言辭判斷 人品質能力的好壞,結果對宰予的判斷就錯了;我只憑相貌判斷人 品質能力的好壞,結果對子羽的判斷又錯了。」

㈨ 與孔子有關的故事名稱,至少5個

季氏將伐顓臾、苛政猛於虎、兩小兒辯日、義利之辯、孔子學琴。

一、季氏將伐顓臾

季孫氏將要討伐顓臾。冉有、季路拜見孔子說:「季孫氏准備對顓臾採取軍事行動。」孔子說:「冉有!我恐怕該責備你了。那顓臾,從前先王把他當作主管東蒙山祭祀的人,而且它地處魯國境內。這是魯國的臣屬,為什麼要討伐它呢?」

冉有說:「季孫要這么干,我們兩個做臣下的都不願意。」

孔子說:「冉有!周任有句話說:『能施展才能就擔任那職位,不能這樣做則不擔任那職務。』盲人遇到危險卻不去護持,將要跌倒卻不去攙扶,那何必要用那個做相的人呢?況且你的話錯了,老虎和犀牛從籠子里跑出,龜甲和玉器在匣子里被毀壞,這是誰的過錯呢?」

冉有說:「如今顓臾城牆堅固而且靠近費城,現在不奪取,後世一定會成為子孫們的憂慮。」孔子說:「冉有!君子厭惡那種不說自己想去做卻偏要編造借口來搪塞態度的人。我聽說士大夫都有自己的封地,他們不怕財富不多而怕分配不均勻,不怕民眾不多而怕不安定。

財物分配公平合理,就沒有貧窮;上下和睦,就不必擔心人少;社會安定,國家就沒有傾覆的危險。依照這個道理,原來的遠方的人不歸服,就發揚文治教化來使他歸服;使他來了之後,就要使他安定下來。如今由與求兩人輔佐季孫,遠方的人不歸服,卻不能使他們來。

國家四分五裂而不能保持它的穩定統一;反而在境內策劃興起干戈。我恐怕季孫氏的憂慮,不在顓臾,而是在魯國內部。」

二、苛政猛於虎

孔子路過泰山腳下,有一個婦人在墓前哭得很悲傷。孔子扶著車前的橫木聽婦人的哭聲,讓子路前去問那個婦人。子路問道:「您這樣哭,實在像連著有了幾件傷心事似的。」

(婦人)就說:「沒錯,之前我的公公被老虎咬死了,後來我的丈夫又被老虎咬死了,現在我的兒子又死在了老虎口中!」孔子問:「那為什麼不離開這里呢?」

(婦人)回答說:「(這里)沒有殘暴的政令。」孔子說:「年輕人要記住這件事,苛刻殘暴的政令比老虎還要兇猛可怕啊!」

三、兩小兒辯日

一天,孔子向東游歷,看到兩個小孩在爭辯,便問是什麼原因。一個小孩說:「我認為太陽剛剛升起時離人近一些,中午的時候離人遠一些。」另一個小孩認為太陽剛剛升起時離人遠些,而中午時離人近些。

一個小孩說:「太陽剛出來時像車蓋一樣大,到了中午卻像個盤子,這不是遠時看起來小而近時看起來大嗎?」另一個小孩說:「太陽剛出來時有清涼的感覺,到了中午卻像把手伸進熱水裡一樣,這不是近時熱而遠時涼嗎?」

孔子也無法判斷誰是誰非,兩個小孩笑著說:「誰說您十分有智慧呢?」

四、義利之辯

魯國有一道法律,如果魯國人在外國見到同胞遭遇不幸,淪落為奴隸,只要能夠把這些人贖回來幫助他們恢復自由,就可以從國家獲得金錢的補償和獎勵。

孔子的學生子貢,把魯國人從外國贖回來,但不向國家領取金錢。孔子說:「賜(端木賜,即子貢),你錯了!聖人做的事,可用來改變民風世俗,教導可以傳授給百姓,不僅僅是有利於自己的行為。

現在魯國富的人少窮人多,向國家領取補償金,對你沒有任何損失;但不領取補償金,魯國就沒有人再去贖回自己遇難的同胞了。」孔子的另一學生子路,救起一名溺水者,獲救者為了表示感謝送了他一頭牛,子路收下了。孔子高興地說:「魯國人從此一定會勇於救落水者了。」

五、孔子學琴

孔子在學習方面是很虛心,尤為刻苦。有一次孔子隨師襄學鼓琴。曲名是《文王操》。孔子苦苦地練了很多日子,師襄子說:「可以了。」孔子說:「我已經掌握了這個曲子的彈法,但未得其數。」又練了很多日子,師襄子又說:「可以了,你已於其數。」

可是孔子仍說:「不可以,未得其志。」又過了相當的時間,師襄子認為這回真的可以了,可是孔子仍然認為自己沒有彈好這首樂曲。於是,孔子反復的鑽研,體會琴曲的內涵,直到他看到文王的形象在樂曲中表現出來了,才罷休。

熱點內容
古代勵志的名言 發布:2021-03-16 21:50:46 瀏覽:209
形容兒孫繞膝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9:35 瀏覽:878
席慕蓉賞析印記 發布:2021-03-16 21:48:26 瀏覽:311
權力很大含有手的成語 發布:2021-03-16 21:48:22 瀏覽:584
能聽的兒童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8:15 瀏覽:285
關於足球的詩歌詞句 發布:2021-03-16 21:47:40 瀏覽:870
拖拉機的古詩 發布:2021-03-16 21:42:53 瀏覽:571
亮甜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2:00 瀏覽:831
廣東話生日快樂祝福語 發布:2021-03-16 21:38:55 瀏覽:409
噓的短句 發布:2021-03-16 21:38:07 瀏覽: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