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故事大全 » 橋的故事

橋的故事

發布時間: 2020-12-18 01:22:53

『壹』 有關橋的著名故事

橋似乎是國人最先發明的。中國多江河湖泊,因此橋也成為了人們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工具。中國之大,各地的地形人情各有不同,而橋也就因地置宜,各成其色。
印象中江南的橋最多,最好,也是運用的效率最高的。曾經去過許多名橋:廬溝橋太霸氣了,趙洲橋顯得滄桑了些,風雨橋過於典雅,花橋失於雕細,那及這江南的橋,古樸,淡雅,不用精雕細刻就已使人心馳神往了。這正如江南的女子,嬌小,明媚。未施粉黛卻光彩照人。
江南的橋數不勝數。小橋流水人家,人從橋上走,水在橋下流,一切都是很平常的是。橋在江南已不在是交通工具那麼的簡單,它也成為了美的標志。江南的橋並不是孤零零的存在的,它與四周建築的結合是十分融洽的。「春城三百七十橋,夾岸朱樓隔柳條」。難怪旅美畫家陳逸飛先生將周庄雙橋繪成的油畫《故鄉的回憶》能夠馳名中外呢。
江南的人民是智慧的,一座座橋在他們的手裡成了一件件工藝品。在江南橋與水,橋與人,橋與船的結合是美淪美奐,充滿意境的。雖然廬溝曉月也是十分的絢麗,但那有江南的橋詩意昂然呢?「小橋夜靜人橫笛,古渡月明僧喚舟」。在江南,一座橋就是一首詩,一個傳奇。楓橋有月落烏啼的詩境,斷橋有白蛇許仙的愛意,葬花橋有黛玉葬花的靈韻。
江南的橋固然多姿多彩,我又是生於江南,長於江南的,可在我童年的記憶中橋是單調,陌生,不通人情的。
我的童年是在農村的外婆家度過的。在村口有一條不算是太寬的河,照列也是有著一座橋的。那是座竹木橋,不寬,窄窄的,沒有任何的修飾,更談不上典雅古樸。在記憶中那橋和平地差不多,橋連著路,路接著橋。我最多隻是在閑著無事時拊在橋欄上孩子氣地往河裡吐口水。而在橋的對面卻有著一片林子,我的童年大都是在林子里捉鳥度過的。
每次當我走過橋去林子里玩時,外婆總是只會在橋邊呼喊我的乳名,等著我回去吃飯。外婆是從來不過這竹木橋的。我不知道其中的原因,只是聽父母說自從外公死後外婆就在也沒有走過這竹木橋了。於是每次我玩耍回來時總會看見外婆在橋邊笑呵呵的守侯著。
直到後來我才從小夥伴的嘴裡知道了外婆不過橋的原因了。原來在村子的習俗中喪夫守寡的女子是不能過這竹木橋的,否則整個村子就會遭殃。外婆年輕的時候就從橋的對岸嫁到這里來。而在我出世的前一年外公就因病離去了,只留給外婆一間老屋和這古老的習俗。外公死後,外婆也真的再也沒有過這竹木橋。盡管外婆的娘家就在橋的對面。
外婆的堅貞也獲得了鄉鄰們的稱贊。他們對外婆的尊敬就如同對古代烈女潔婦般。我想那時如果還流行樹貞潔牌坊的話,外婆也一定能夠名垂鄉里。鄉鄰們是友善的,也是自私的,他們為了自己心理上的幸福將這種習俗強加於外婆。而外婆似乎樂於遵守和接受。只是我經常可以看見外婆站在橋邊向遠處瞭望,經常可以聽見黑屋裡外婆的哭泣。我是知道外婆的,在外婆的心理終是想走過這橋的。
如今,村前的竹木橋也早已拆了,換成了現代化的高架橋,南來北往,車水馬龍。村子裡的習俗也早已作古了,年輕的寡婦可以自由的出入。然而外婆卻已離我遠去了。我親愛的外婆呀,你終究是無法走出這座你生命中的橋。
其實我的外婆和中國千千萬萬個普通農家婦女一般,勤勞,質朴,善良。我至今也無法知道外婆的名字,一如我始終無法回憶起那竹木橋的名字。

『貳』 關於橋的著名故事,

糖橋——相傳,三官(今光明)鎮繼芳橋原是頂破竹橋,來往行人,非常危險。有一天,有個換糖者走過,就說:「這橋這么沒人修?要是我有了錢,造頂新的。」一次,換糖者在一戶破落官史人家,換著一對金彌陀,從此發了財。於是,他籌集一等石料,聘來巧匠,拆去竹橋,建造三孔石拱橋,取名繼芳橋。當地人為了紀念他,則直呼「糖橋」。

彈琴橋——在南橋鎮北數百米,原有座小石橋,名彈琴橋。相傳很早以前地有個錢姓官宦,生養三女,小女彈得一手好琴。附近有個青年名韓重,也是彈琴高手。日子一久,兩人知音相愛,可錢老爺不允,小女只得勸韓重進京城修琴藝,求得功名,好讓父親答應他倆婚事。韓灑淚而別。但錢強逼小女嫁於權貴,小女思念韓重,含恨而死。不久,韓重歸來,得知情人已故,就盤坐於小石橋上,彈起傷心之曲,表達懷念。彈罷,抱琴投河而亡。

乾隆皇帝看高橋——奉城高橋鎮有座石拱橋,建於明永樂六年。相傳當地有個鄉紳外出,有人問他出生何處?他說高橋。那人又問高橋有多高?他誇耀說:「初一跌下去,月半咚聲響。」此事傳到乾隆皇帝那裡,引起游興,欲下江南看高橋。船從澱山湖進黃浦江直駛奉賢,途徑得勝港。乾隆問:「此處何地?」侍從答道:「此乃得勝港。」乾隆一聽「得勝」兩字,大悅,即令回朝。乾隆中途回朝可樂煞高橋鄉紳,慶倖免卻一場欺君殺身大禍。

麻將橋——清道光年間,華治涇河上造了座橋,名麻將橋。此處以前沒有橋,行人十分不便。當地有個周姓老人,對民間賭博十分憎恨,邀集10多名有識之士,把賭場統統圍住,捉住賭徒,沒收財注,梵毀財具。把沒收所得的賭款,建造了此橋。今已圯毀。

碎盤橋——解放初,庄行有個小橋村,不知何年代起,被風水先生相中為「三元不敗」的風水寶地。一天,有兩個風水先生帶了羅盤來到小橋村,都想定塊「來龍秀地」。看見村頭歌聲嘹亮,紅旗招展,翻身農民們正在大搞春耕。這兩個風水先生見狀,搖頭嘆息:「風水本無靈,不可再騙人。」說罷,將手中羅盤往橋上狠狠一摔,碎片橫飛。從此,該小橋便呼為「碎盤橋」。

玉蟹橋——今頭橋鄉新亞村,原有頂三堍頭南北向石橋,名石蟹橋。相傳,原橋面西側鑿有石蟹一隻,常有人誤以為真蟹上橋,故名。有一天,被江西覓寶人發現,在一個雪夜裡將石蟹竊走,橋面上只留下蟹形凹狀。人們以為,被竊走的不是普通石蟹,準是只玉蟹。由此,玉蟹橋便出了名。

『叄』 有關於橋的故事有那些

有關於橋的故事有:

一、八路與橋

那還是在打鬼子那陣,一支八路軍隊伍經過清水河這里,馱槍馱炮的,他們望著湍急的河面發愁。鎮上的白寡婦看到這情景,不聲不響地回去叫兒子連夜放倒了自家後院的小竹林,動員鄉親們一起給部隊搭橋。隊伍過河的時候,白寡婦兒子也跟著走了,只留下了這座橋。

從此,白寡婦便在橋頭擺了個茶攤,天天守著這座橋,過往的人渴了,就找她討水喝,日復一日,歲月如梭。直到白寡婦老了,這里再也沒有經過隊伍,兒子也沒回來。後來,白寡婦死了,民政部門來立碑,鄉親們才知道,她的名字叫「河姑」。

最近,因為搞紀念活動,縣劇團根據河姑的故事編了出戲,劇名就叫《橋》,說好了這天要來鎮上演出。鄉親們高興壞了,紛紛砍了自家的竹子,拓寬了橋,又在河姑的墓碑旁搭起一個土檯子,扯了七八丈紅布,豎起了橫幅。鄉親們聚在橋頭,就盼望著演員們快來。

一直到太陽快落山時,只見鎮長一個人氣呼呼地回來了。鄉親們圍上去問:「劇團的人呢?」鎮長說:「地區派的『扶貧工作組』來縣上了。」鄉親們不解:「這和劇團演戲有啥關系?」鎮長說:「領導要陪他們吃飯。吃完飯,女演員要陪領導跳舞……」鄉親們一聽,不吱聲了。

鎮長揮手攆大夥回家去,鄉親們卻望著那座剛拓寬了的平展展的橋,站著不動。鎮長火了:「難怪縣里領導經常批評咱鎮的人覺悟低呢,連這點小事都放不下?領導說不演就不演了唄,啥事還能比扶貧這件事大?」鄉親們被唬住了,一個個你瞅瞅我、我瞅瞅你,最後只好掃興地走了。

可是過了三天,縣上又來通知,說是縣劇團決定來演出,而且還要實況錄像,鎮長便在廣播喇叭里喊了好幾遍,讓鄉親們准備迎接。可是鄉親們都各干各的事兒,一臉的麻木。

縣劇團的人在縣里等了大半晌,也沒見鎮上有人來接,他們以為把時間記錯了,便自己帶著服裝道具、鑼鼓家什來到清水河邊。走近了,他們才發現,原先那座橋,不知啥時被人拆了。演員們只好打道回府,臨離開時,有位眼睛亮的演員發現,在對岸白寡婦的墳頭上,不知誰放了一堆野花兒,直晃得人睜不開眼。

那演員一叫嚷,霎時,大家的心裡都沉甸甸的。於是,他們回到縣里第一件事,就是集體給縣領導寫了封「雞毛信」,信上只有一句話:「請縣領導火速在清水河上搭橋!」

二、五墩橋

據說,有一次,從贛州市裡來了一支車隊,途徑田村開往興國執行任務,行駛至橋旁邊時,見是木橋無法通行,只好停了下來。車隊進入田村後,吸引了很多村民圍觀,見車隊束手無策,為了幫助車隊過橋,田村人紛紛趕來幫忙。

有的慷慨地將家裡的門板卸下來,有的扛來長木頭,將其鋪在橋面上。終於,在大家的幫助下,車隊順利通過。因此,田村人的善舉被傳為一段佳話,修建新橋的事情,也讓田村人覺得迫在眉睫。

三、謝村橋

古時候,謝村有一戶人家,家裡四口人,一對夫婦,一個孩子,還有一個老爹。由於老漢的老伴病逝,老漢的身體也不怎麼好,腿腳不方便,兒子兒媳婦嫌老人是累贅,也愛理不理的,只有小孫子對他爺爺還算好,有的時候偷偷給爺爺拿點吃的。

突然有一天,兒子對老漢說:「爹,村子裡有廟會,可熱鬧了,明天我帶你去看看,再給你買點好吃好喝的……」老人一聽很高興,說:「好。」第二天,吃過早飯,兒子准備好雞公車(古代木頭做的,獨輪。),爺爺坐在車上,孫子在前面拉,兒子兒媳婦在後面推。

老人坐在車上,想到兒子兒媳突然對他這么好,也很感動!走著走著有點累了,因為雞公車,就一個輪子,後面的人要掌握好方向,保持平衡才行,泥巴路,拉起來也費勁,兒子說:「到木橋那裡我們歇一會。」到木橋邊休息時,有一群蝴蝶飛來飛去,孫子去追蝴蝶玩!

一會兒兒子回來,只看到他爸媽在橋頭等著他。他沒有看到爺爺,便問:「我爺爺呢?」忽然聽到橋下有呻吟聲,他走近橋邊看,爺爺和雞公車都掉在橋下面,當時就哭了!他說:「我要車子。」他爸媽說:「那車子沒有用,不要了。」

他說:「等你們老了,我也用這個車子拉你們玩……」他爸媽一聽兒子這樣說,感到慚愧,趕緊下去把老人扶起來,背著老人去趕廟會,還給老人買好吃的。回家後改變了對老人的看法,對待老人特別孝敬,和以前相比,有了一百八十度的大轉彎。

由於孫子的一句話,沒有釀下大錯,爺爺也特別感謝孫子。後來木橋改修了青石橋,孫子救爺爺的事情家喻戶曉,所以叫「謝孫橋」,隨著年代的久遠,被人們叫做「謝村」,後來一直沿用至今。

三、石平橋

傳說在清乾隆年間榮縣來了一個七品芝麻官,叫黃大本。他上任後,看見劉家人無法無天,胡作非為,他深惡痛絕,但不露聲色,他懂風水,心裡暗暗打算,非整劉家不可。有一天,黃大本出外暗訪,路過鎖江橋附近的擦耳崖,他忽然聽見有人唱歌謠,像是一群小孩兒在唱道:「水打擦耳崖,劉家狀元滾滾來。」

黃大本一聽,一下子把他提醒了,他一拍大腿,兩眼盯著前面的旭水河經擦耳崖流去,聯想到劉家官兒的兇狠可惡,又想到劉家當官的很多,原來如此。於是,他用盡心機,尋找借口,聲稱要造一座橋,一個羅星閣,讓河水繞道緩緩而流,以免水災。

幾年後,橋和羅星閣終於修成了,這下毀了劉家的風水,不到幾年,劉家官貶的貶,死的死,劉家貴族一敗不振。由此,在榮縣流傳著是黃大本治了風水。解放後,羅星閣已經被拆除了,石平橋也變成了鋼筋水泥大橋。

四、讓解橋

明朝年間,大理史城(喜洲)大界巷有一名白族書,生名叫楊士雲,字從龍,別號弘山;洱海邊中和邑也有一個名叫楊崇堯的書生。兩人苦讀寒窗,在十三四歲的時候,都先後考上了秀才,而且還是案首(第一名)。為了繼續深造,就學於一位名師,學館設於蒼山五台山腳弘圭山中。

兩人半樵半讀,每日上山讀書,要走十多里山路,還順便打柴回家。他們的勤學苦讀是驚人的:買不起紙筆,用沙盤竹筆來練;買不起燈油,他們就白天聽課讀書,入夜在家裡寫沙盤做「腹稿」,默寫默作,不知寫禿了多少竹筆,真是下了「磨穿鐵硯,坐破寒氈」的功夫。

他二人的作文,大都是在砍柴、背柴路上作成的。先生稱贊二人是出類拔萃的學生,還很風趣地說,他倆人的「窗課」(作文)可叫作「路課。」不到三年,他二人把應舉的課程准備的齊齊全全、綽綽有餘了。趕考的這一天,楊宗堯從東路上來,楊士雲從史城出來。

到了坡頭村凸橋碰上了。相見之下,楊宗堯說:「我兩個都去省城應考,千里迢迢,一路有伴,好確實好,可是解元只有一名豈,豈不埋沒了一人?」楊士雲說:「真的,先生也說,『你二人去應舉,只可惜解元只有一個。』我們倒不是自傲,是互相深知學底的,所以我也有同樣的想法。

即是這樣,年兄你的年紀比我大三歲,這一科就先讓你去中解元,我下一科再去,也不為晚。」說完話,楊士雲就毅然告別宗堯回家去了。果然,楊宗堯一去中了明弘治戊午課解元。

下一科楊士雲去也中了明正德辛酉科解元。他二人百尺竿頭再接再勵,楊士雲苦讀在他的「七尺書樓」,入了翰林;楊宗堯仍然半耕半讀,成了進士。

五、看鶴橋

陶淵明編寫的《搜神後記》的第一篇,記錄了一位歷史上最著名的道教人物叫丁令威。這個丁令威呢就是武寧遼山東面的人。曾經當過遼陽刺史,後被誤認為遼東人。他因為未經朝廷許可,開倉賑濟災民,被問死罪。

臨刑時仙鶴飛來把他救走了;千年以後他化鶴歸鄉探訪。他在縣城西郊展翅起飛的地方,現在仍然叫白鶴坪。白鶴飛經縣城時,眾人都在橋上觀看,這橋就因此得名為看鶴橋。

『肆』 有關橋的故事和傳說

1、關於趙州橋還有一段搞笑的神話故事。相傳趙州橋是魯班所造。這座大橋建成後,八仙之一的張果老倒騎著毛驢,帶著柴榮,也興沖沖地去趕熱鬧。他們來到橋頭,問魯班這座大橋是否經得起他倆走。

魯班心想:這座橋,騾馬大車都能過,兩個人算什麼,於是就請他倆上橋。誰知,張果老帶著裝有太陽、月亮的布袋,柴榮推著載有「五嶽名山」的小車,上橋後,橋竟被壓得搖晃起來。魯班一見不好,急忙跳進水中,用手使勁撐住大橋東側。

因為魯班使勁太大,大橋東拱圈下便留下了他的手印;橋上也因此留下驢蹄印,車道溝,柴榮跌倒時留下的一個膝印,和張果老斗笠掉在橋上時打出的圓坑。

2、奉城高橋鎮有座石拱橋,建於明永樂六年。相傳當地有個鄉紳外出,有人問他出生何處?他說高橋。那人又問高橋有多高?他誇耀說:「初一跌下去,月半咚聲響。」此事傳到乾隆皇帝那裡,引起游興,欲下江南看高橋。

船從澱山湖進黃浦江直駛奉賢,途徑得勝港。乾隆問:「此處何地?」侍從答道:「此乃得勝港。」乾隆一聽「得勝」兩字,大悅,即令回朝。乾隆中途回朝可樂煞高橋鄉紳,慶倖免卻一場欺君殺身大禍。

3、虎溪———吉水縣城東恩江末梢的一條支流。虎溪發源於青原區富灘鎮古富村北面。早在南宋末年,這條小江上就建有一座石拱橋,名為相公橋。這座橋古時候是吉水縣城通往水南、白沙、沙溪、東固,甚至上興國、贛州的必經之路。

關於相公橋,當地有一個真實的傳說:古富北面有一官道,過往人都得經過。南宋年間,一位才華橫溢的相公騎馬走在官道上進京趕考。

該相公躊躇滿志,趕路心急,凌晨一早便來到這虎溪的簡易橋邊,策馬上橋,由於原橋年久失修,破爛不堪,馬行至中段,一腳踏在松動的石塊上,失腳連人帶馬跌下丈許深的橋下溪水中。

溪底怪石嶙峋,相公重重的撞在亂石上便一命嗚呼了。村民們聞訊很是悲痛。為了不讓這樣的悲劇重演,村民們下決心要在此建一座石橋。可那個時候,建一座石橋是需要大筆資金的,村民們實在窮哇,盡管傾其所有,仍然遠遠不夠。

然而血的教訓,讓古富村民眾耿耿於懷,造橋的初衷不改。人心齊,泰山移,古富村民硬是勒緊褲帶積攢了好幾年,才把這座石橋建成。

為了紀念這位前途無量的趕考生,人們便將橋命名為相公橋。不久,大家又在橋西面建了「相公廟」,以紀念這位命不該絕的相公,這才了卻村人的一樁心願。

4、在漢水的支流——清河上游,竹林橋鎮的西頭,有一座一孔兩墩,青石鋪底的小平橋。這座橋,有個神話傳說。

話說清河小龍,常常到清河上遊玩耍,每次出遊,清河泛濫,一河兩岸百姓遭災,人們在岸邊修建龍王廟,給清河小龍燒香上供,但泛濫照常。當地有一個叫朱林的小後生,憑著一腔血氣,要跟小龍子算帳。

這年秋天,小龍子又來,洪水沖岸。朱林駕船搏浪尋找小龍子。他看到小龍子身子像合抱的老槐,眼睛像燈籠,小船還沒湊近,就被小龍子的尾巴掀翻。

他落入洪水,仍緊握刀,連連向小龍子砍去。小龍子回頭張開大嘴,眼看就要把小朱林吞掉。突然,一聲巨響,從烏雲里掉下一根大木頭,不偏不倚,正砸在小龍子身上。小龍子朝水裡一鑽,順水溜掉了。

岸上早有一位白鬍子老頭等在那裡。老頭兒伸手一指,抓在小朱林手中的大木頭,變成拐杖回到手裡。小朱林知道他不是凡人,趕緊跪下求教。老頭兒扶起小夥子道:「要想兩岸平安無事,必須依靠大家的力量,修一座聚心橋,鎮住龍子。

架橋的時候,你就拿著寶劍守在岸邊,千萬不要和小龍子拚命,不然為你就要變成大石頭,再也回不到人間。」說完,老頭兒把一對寒光閃閃的雌雄遞給小朱林,便飄然而去。

小朱林拿著雌雄寶劍,動員兩岸百姓,選定九月初九開始修建聚心橋。清河小龍子聽到了消息,初九這天也趕到了。他看兩岸人山人海,架木磊石,吆喝連天,就在水中發威,攪得河水旋轉,河岸倒塌,磨盤大的石頭滾進旋窩,立刻無影無蹤。

小朱林舉起雙劍向天空一劃,小龍子逃進水中,小朱林不顧老頭兒忠告,也縱身跳進河水,只見兩道閃電劃破烏雲,轟地一聲,小朱林變成山一樣巨石,壓在小龍子身上,雌雄寶劍變成了兩堵石墩,矗起水面。

小龍子被鎮住了,小朱林再也沒有回到人間。後來,在兩堵石墩上建起了聚心橋,為了紀念小朱林,人們把聚心橋改名為朱林橋,年長日久,朱林橋也就傳成了現在的竹林橋。

5、七夕節始終和牛郎織女的傳說相連,這是一個很美麗的,千古流傳的愛情故事,成為我國四大民間愛情傳說之一 。 相傳在很早以前,南陽城西牛家莊里有個聰明.忠厚的小夥子,父母早亡,只好跟著哥哥嫂子度日,嫂子馬氏為人狠毒,經常虐待他,逼他干很多的活。

一年秋天,嫂子逼他去放牛,給他九頭牛,卻讓他等有了十頭牛時才能回家,牛郎無奈只好趕著牛出了村。 牛郎獨自一人趕著牛進了山,在草深林密的山上,他坐在樹下傷心,不知道何時才能趕著十頭牛回家。

這時,有位須發皆白的老人出現在他的面前,問他為何傷心,當得知他的遭遇後,笑著對他說:「別難過,在伏牛山裡有一頭病倒的老牛,你去好好喂養它,等老牛病好以後,你就可以趕著它回家了。

牛郎翻山越嶺,走了很遠的路,終於找到了那頭有病的老牛,他看到老牛病得厲害,就去給老牛打來一捆捆草,一連餵了三天,老牛吃飽了,才抬起頭告訴他:自己本是天上的灰牛大仙,因觸犯了天規被貶下天來,摔壞了腿,無法動彈。

自己的傷需要用百花的露水洗一個月才能好,牛郎不畏辛苦,細心地照料了老牛一個月,白天為老牛採花接露水治傷,晚上依偎在老年身邊睡覺,到老牛病好後,牛郎高高興興趕著十頭牛回了家。 回家後,嫂子對他仍舊不好,曾幾次要加害他,都被老牛設法相救。

嫂子最後惱羞成怒把牛郎趕出家門,牛郎只要了那頭老牛相隨。 一天,天上的織女和諸仙女一起下凡游戲,在河裡洗澡,牛郎在老牛的幫助下認識了織女,二人互生情意,後來織女便偷偷下凡,來到人間,做了牛郎的妻子。

織女還把從天上帶來的天蠶分給大家,並教大家養蠶,抽絲,織出又光又亮的綢緞。 牛郎和織女結婚後,男耕女織,情深意重,他們生了一男一女兩個孩子,一家人生活得很幸福。但是好景不長,這事很快便讓天帝知道,王母娘娘親自下凡來,強行把織女帶回天上,恩愛夫妻被拆散。

牛郎上天無路,還是老牛告訴牛郎,在它死後,可以用它的皮做成鞋,穿著就可以上天。牛郎按照老牛的話做了,穿上牛皮做的鞋,拉著自己的兒女,一起騰雲駕霧上天去追織女,眼見就要追到了,豈知王母娘娘拔下頭上的金簪一揮,一道波濤洶涌的天河就出現了。

牛郎和織女被隔在兩岸,只能相對哭泣流淚。他們的忠貞愛情感動了喜鵲,千萬只喜鵲飛來,搭成鵲橋,讓牛郎織女走上鵲橋相會,王母娘娘對此也無奈,只好允許兩人在每年七月七日於鵲橋相會。

後來,每到農歷七月初七,相傳牛郎織女鵲橋相會的日子,姑娘們就會來到花前月下,抬頭仰望星空,尋找銀河兩邊的牛郎星和織女星,希望能看到他們一年一度的相會,乞求上天能讓自己能象織女那樣心靈手巧,祈禱自己能有如意稱心的美滿婚姻,由此形成了七夕節。

『伍』 有關橋的故事

糖橋——相傳,三官(今光明)鎮繼芳橋原是頂破竹橋,來往行人,非常危險。有一天,有個換糖者走過,就說:「這橋這么沒人修?要是我有了錢,造頂新的。」一次,換糖者在一戶破落官史人家,換著一對金彌陀,從此發了財。於是,他籌集一等石料,聘來巧匠,拆去竹橋,建造三孔石拱橋,取名繼芳橋。當地人為了紀念他,則直呼「糖橋」。

彈琴橋——在南橋鎮北數百米,原有座小石橋,名彈琴橋。相傳很早以前地有個錢姓官宦,生養三女,小女彈得一手好琴。附近有個青年名韓重,也是彈琴高手。日子一久,兩人知音相愛,可錢老爺不允,小女只得勸韓重進京城修琴藝,求得功名,好讓父親答應他倆婚事。韓灑淚而別。但錢強逼小女嫁於權貴,小女思念韓重,含恨而死。不久,韓重歸來,得知情人已故,就盤坐於小石橋上,彈起傷心之曲,表達懷念。彈罷,抱琴投河而亡。

乾隆皇帝看高橋——奉城高橋鎮有座石拱橋,建於明永樂六年。相傳當地有個鄉紳外出,有人問他出生何處?他說高橋。那人又問高橋有多高?他誇耀說:「初一跌下去,月半咚聲響。」此事傳到乾隆皇帝那裡,引起游興,欲下江南看高橋。船從澱山湖進黃浦江直駛奉賢,途徑得勝港。乾隆問:「此處何地?」侍從答道:「此乃得勝港。」乾隆一聽「得勝」兩字,大悅,即令回朝。乾隆中途回朝可樂煞高橋鄉紳,慶倖免卻一場欺君殺身大禍。

麻將橋——清道光年間,華治涇河上造了座橋,名麻將橋。此處以前沒有橋,行人十分不便。當地有個周姓老人,對民間賭博十分憎恨,邀集10多名有識之士,把賭場統統圍住,捉住賭徒,沒收財注,梵毀財具。把沒收所得的賭款,建造了此橋。今已圯毀。

碎盤橋——解放初,庄行有個小橋村,不知何年代起,被風水先生相中為「三元不敗」的風水寶地。一天,有兩個風水先生帶了羅盤來到小橋村,都想定塊「來龍秀地」。看見村頭歌聲嘹亮,紅旗招展,翻身農民們正在大搞春耕。這兩個風水先生見狀,搖頭嘆息:「風水本無靈,不可再騙人。」說罷,將手中羅盤往橋上狠狠一摔,碎片橫飛。從此,該小橋便呼為「碎盤橋」。

玉蟹橋——今頭橋鄉新亞村,原有頂三堍頭南北向石橋,名石蟹橋。相傳,原橋面西側鑿有石蟹一隻,常有人誤以為真蟹上橋,故名。有一天,被江西覓寶人發現,在一個雪夜裡將石蟹竊走,橋面上只留下蟹形凹狀。人們以為,被竊走的不是普通石蟹,準是只玉蟹。由此,玉蟹橋便出了名。

千乘橋的傳說
傳說厝橋建而毀,毀而建是因兩河伯爭長所致,其間不知有多少人葬身魚腹,多少人繞道懸崖艱難往返,望河興嘆.清朝周大權,樂善好施,為建橋一事寢食不安.一天夜裡,周大權夢見一隻金雞下凡,站立於河面,那伸展的雙翅正好搭在兩岸,朦朧中又見一菩薩站於雞背上,把水引向兩邊.一覺醒來,已見晨曦,周大權思之夢境,頓有所悟,認為這是神仙指點,當即挺身為首募捐再造厝橋,聘請各方能工巧匠,憑夢中記憶,整座橋按公雞形象設計,為圖吉利,人們便將橋稱為千乘橋。

扎殺橋的傳說
一日,盛澤鎮內傳聞太平軍已過平望,全鎮清兵與財主膽戰心驚,奪路潰逃。
到了聚福橋,人多橋窄,擁擠不堪,頓時把橋堵塞了。正在這時,恰有出殯的高喊
:「材來哉!材來哉!」意思是棺材抬過來了,請大家讓道。爭相逃跑的清兵與財
主慌亂中不加辨,聽身後「材來哉」的呼聲不絕,誤以為太平軍材來哉(都來了),過橋去。驚恐萬狀,拚命扎(擠的意思)。
頓時,亂作一團,互相踐踏,或被踏死,或落水淹死,不知其數。從此,聚福橋改名扎殺橋。

『陸』 關於橋的歷史故事

張家界故事傳說---仙人橋的故事
據老一輩人說,仙人橋本來是沒有的。大約元末明初時,土家族起義領袖向大坤在百仗峽戰敗後,便把義兵分作三路;一路由輔佐黃龍真人帶領向泗南峪方向撤;二路由向大坤本人帶領從索溪往神堂灣撤;第三路由金花小姐和陳強將軍負責保護傷病員和部屬,朝天子峰下的猴子坡撤。當兵至王爺洞時,一道深深的峽谷阻斷了前進的道路。在這前元去路、後有追兵的情況下,陳強將軍決定自己帶兵抵敵,金花小姐留在後面照顧傷病員和部屬。金花小姐勞累已極,竟然昏睡過去。夢見一個身著盔甲,腰掛長劍,手持一柄利斧的黑臉將軍,氣勢洶洶地朝她猛劈下來,嚇得金花小姐驚 醒過來。她揉揉惺松的睡眼,只見一塊巨石穩穩當當地搭在面前的兩座石峰之間,萬丈深淵變成了通途。月光下,只見黑臉將軍的長劍正掉在身邊閃閃發光哩!金花小姐好不驚奇,她一邊叫傷病員和部屬馬上從橋上撤走,一邊揀起長劍朝蜂擁上來的官兵沖殺過去。長劍揮處,敵頭紛紛落地。接著長劍又從手中掙出,變成了一條透明的白蟒,白蟒身上的鱗甲又變成了無數條小蟒。大蟒帶著小蟒,高昂著頭,吐著紅色的舌頭,呼呼呼地向敵群沖去。嚇得官兵丟盔棄甲,抱頭鼠竄。
至今,有些老人還指著仙人橋西頭觀景台那亭亭玉立的少女石,說是金花小姐在觀白蟒追擊官兵。山下那條泛著鱗光的天子溪水,便是那長劍變成的。現在,天子山上的白蛇,就是那條白蟒的後代。而黑臉將軍用利斧劈下的那塊橫卧兩峰之間的巨石,就是現在的「仙人橋」。那齊嶄嶄的橋面上,似乎還留著刀劈的痕跡哩。
趙州橋的傳說

古時候的趙州,就是現在河北的趙縣。趙州有兩座石橋,一座在城南,一座在城西。城南的大石橋,看去象長虹架龍,在河上,壯麗雄偉。民間傳說,這座大石橋是魯班修的;城西的小石橋,看去象浮游在水面上的一條小白活靈活現,傳說這座小石橋是魯班的妹妹魯姜修的。這兩座橋修得可好啦!舞台上演《小放牛》,還有這樣的唱詞:「趙州石橋魯班爺爺修,玉石的欄桿聖人留,張果老騎驢橋上走,柴王爺推車軋了一道溝。」這里就唱到了魯班修趙州橋的傳說。
相傳,魯班和他的妹妹周遊天下,走到趙州,一條白茫茫的洨河攔住了去路。河邊上推車的,擔擔的,賣蔥的,賣蒜的,騎馬趕考的,拉驢趕會的,鬧鬧攘攘,爭著過河進城。河裡只有兩只小船擺來擺去,半天也過不了幾個人。魯班看了,就問:「你們怎麼不在河上修座橋呢?」人們都說:「敢修呀,打著燈籠,也找不著這樣的能工巧匠!」魯班聽了心裡一動,和妹這河又寬、水又深、浪又急,誰妹魯姜商量好,要為來往的行人修兩座橋。

魯班對妹妹說:「咱先修大石橋後修小石橋吧!」

魯姜說:「行!」

魯班說;「修橋是苦差事,你可別怕吃苦啊!」

魯姜說:「不怕!」

魯班說:「不怕就好。你心又笨,手又拙,再怕吃苦就麻煩了。」 這一句話把魯姜惹得不高興了。她不服氣地說:「你甭直嫌我心笨手拙,今個兒,咱倆分開修,你修大的,我修小的,和你賽
一賽,看誰修得快,修得好。」

魯班說:「好,賽吧!啥時動工,啥時修完?」

魯姜說:「天黑出星星動工,雞叫天明收工。」一言為定,兄妹分頭准備。

魯班不慌不忙溜溜達達往西向山裡走去了。魯姜到了城西,急急忙忙就動手。她一邊修一邊想:甭忙,非把你拉下不可。果然,三更沒過,就把小石橋修好了。隨後她悄悄地跑到城南,看看她哥哥修到什麼樣子了。來到城南一看,河上連個橋影兒也沒有。魯班也不在河邊。她心想哥哥這回輸定了。可扭頭一看,西邊太行山上,一個人趕著一群綿羊,蹦蹦竄竄地往山下來了。等走近了一看,原來趕羊的是她哥。哪是趕的羊群呀,分明趕來的是一塊塊象雪花一樣白、象玉石一樣光潤的石頭,這些石頭來到河邊,一眨眼的功夫就變成了加工好的各種石料。有正方形的橋基石,長方形的橋面石,月牙形的拱圈石,還有漂亮的欄板。美麗的望柱,凡橋上用的,應有盡有。魯姜一看心裡一驚,這么好的石頭造起橋來該有多結實呀!相比之下,自己造的那個不行,需要趕緊想法補救。重修來不及了,就在雕刻上下功夫蓋過他吧!她悄悄地回到城西動起手來,在欄桿上刻了盤古開天、大禹治水,又刻了牛郎織女、丹鳳朝陽。什麼珍禽異獸、奇花異草,都刻得象真的一樣。刻得鳥兒展翅能飛,刻得花兒香味撲鼻。她自己瞅著這精美的雕刻滿意了,就又跑到城南去偷看魯班。乍一看呀,不驚叫了一聲。天上的長虹,怎麼落到了河上?定神再仔細一瞅,原來哥哥把橋造好了,只差安好橋頭上最後的一根望柱。她伯哥哥打賭贏了,就跟哥哥開了個玩笑。她閃身蹲在柳棵子後面,捏住嗓子伸著脖,「咕咕哏——」趕忙把最後一根學了一聲雞叫。這她這一叫,引得附近老百姓家裡的雞也都叫了起來。魯班聽見雞叫,望柱往橋上一安,橋也算修成了。

兩座橋,一大一小,都很精美。魯班的大石橋,氣勢雄偉,堅固耐用;魯姜修的小石橋,精巧玲瑰,秀麗喜人。趙州一夜修起了兩座橋,第二天就轟動了附近的州衙府縣。人人看了,人人贊美。能工巧匠來這里學手藝,巧手姑娘來這里描花樣。每天來參觀的人,象流水一樣。這件奇事很快就傳到了蓬菜仙島仙人張果老的耳朵里。這張果老不信,他想魯班哪有這么大的本領!使邀了柴王爺一塊要去看個究竟。張果老騎著一頭小黑毛驢,柴王爺推著一個獨輪小推車,兩人來到趙州大石橋,恰巧遇見魯班正在橋頭上站著,望著過往的行人笑哩!張果老問魯班:的獨輪小推「這橋是你修的嗎?」魯班說:「是呀,有什麼不好嗎?」張果老指了指小黑驢和柴王爺車說:你們這小驢「我們過橋,它經得住嗎?」魯班膘了他倆一眼,說:「大騾於大馬,金車銀輦都過得去,破車還過不去嗎?的褡褳里,」張果老一聽,覺得他口氣太大了,便施用法術聚來了太陽和月亮,放在驢背上左邊裝上太陽,右邊裝上月亮。柴王爺也施用法術,聚來五嶽名山,裝在了車上。兩人微微一笑,推車趕驢上橋。剛一上橋,眼瞅著大橋一忽悠。魯班急忙跳到橋下,舉起右手托住了橋身,保住了大橋。
兩人過去了,張果老回頭瞅了瞅大橋對柴王爺說:柴王爺連連「不怪人稱贊,魯班修的這橋真是天下無雙。班瞅著他倆的背影,心裡」點頭稱是,並對著才回到橋頭上來的魯班,伸出了大拇指,魯說:人不簡單「這倆啦!」

現在,趙州石橋橋面上,還留著張果老騎驢踩的蹄印和柴王推車軋的一道溝。到趙州石橋去的人,都可以看到,橋下面原來還留有魯班爺托橋的一隻大手印,現在看不清了。

『柒』 關於橋的故事傳說

一、西湖斷橋

斷橋之名得於唐朝。其名由來,傳說白娘子與許仙斷橋相會,確為斷橋景物增添了浪漫色彩。現存斷橋是1941年改建,20世紀50年代又經修飾。橋的東北有碑亭,內立「斷橋殘雪」碑。

斷橋殘雪為西湖十景之一。斷橋位於白堤東端,南宋時又名寶祐橋,也稱為段家橋。今橋為1941年重建。橋畔有「雲水光中」水榭和斷橋殘雪碑亭。佇立橋頭,放眼四望,遠山近水,盡收眼底,是欣賞西湖雪景之佳地。 五十年代又經修飾 。橋的東北有碑亭,內立「斷橋殘雪」碑。

二、奈何橋

關於奈何橋,存在兩種流行的說法。一說因地府有河名為奈河,一說因為漢語中「無可奈何」之意,剛好對應了人在轉世投胎時對自己生前願望的遺憾和無奈。

相傳有一條路叫黃泉路,有一條河叫忘川河,上有一座橋叫奈何橋。走過奈何橋有一個土台叫望鄉台,望鄉台邊有個名曰孟婆的老婦人在賣孟婆湯,忘川河邊有一塊石頭叫三生石,孟婆湯讓你忘了一切,三生石記載著你的前世今生。

此橋為界,開始新的一個輪回。青石橋面,五格台階,橋西為女,橋東為男,左陰右陽。「誰若九十七歲死,奈何橋上等三年」。千年的回眸,百年的約定。也許這一世的夫妻情緣,開始於斯,恩斷於此。

奈何橋下幾千丈,雲霧纏繞,等待來生是什麼道,誰也不知。來生的約定,只是此生的一種後續,喝過了孟婆湯,已經把所有忘卻,來生的相見,只是一種重新的開始。

奈何橋,奈何前世的離別,奈何今生的相見,無奈來世的重逢。

三、趙州橋

趙州橋建於隋代由著名匠師李春設計和建造,距今已有約1400年歷史,是當下現存最早、保存最完善的古代敞肩石拱橋。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單孔敞肩石拱橋。

相傳,魯班周遊天下途經趙州遇到洨河阻擋去路,於是在上天的感動和幫助下一夜之間造成趙州橋,蓬萊仙島仙人張果老與柴王爺聞訊而來一探究竟,兩人施用法術企圖讓橋梁倒塌,但魯班還是徒手力頂趙州橋。

四、彈琴橋

在南橋鎮北數百米,原有座小石橋,名彈琴橋。相傳很早以前地有個錢姓官宦,生養三女,小女彈得一手好琴。附近有個青年名韓重,也是彈琴高手。日子一久,兩人知音相愛,可錢老爺不允,小女只得勸韓重進京城修琴藝,求得功名,好讓父親答應他倆婚事。

韓灑淚而別。但錢強逼小女嫁於權貴,小女思念韓重,含恨而死。不久,韓重歸來,得知情人已故,就盤坐於小石橋上,彈起傷心之曲,表達懷念。彈罷,抱琴投河而亡。



五、謝娘橋

相傳六朝時即有此橋名。謝娘, 未詳何人, 或謂名謝秋娘者。詩詞中每以此橋代指冶遊之地, 或指與情人歡會之地。謝娘一種說法是指唐時名妓謝秋娘;

另一種說法是指因「未若柳絮因風起」而號稱「詠絮才」的一代才女謝道蘊。後來,「謝橋」成為一種象徵:只要橋頭站著那位心愛的女子,那座橋便配得上稱為「謝橋」!

1、謝娘橋相關詩詞:

《鷓鴣天·小令尊前見玉簫》

宋代:晏幾道

小令尊前見玉簫。銀燈一曲太妖嬈。歌中醉倒誰能恨,唱罷歸來酒未消。

春悄悄,夜迢迢。碧雲天共楚宮遙。夢魂慣得無拘檢,又踏楊花過謝橋。

2、譯文:

在酒席筵邊,唱的是小令,我見到了玉簫。銀燈把她映照,只一曲輕歌,便顯出嫵媚嬌嬈。在歌聲中醉倒,誰能認為遺憾產生悔恨懊惱,歌聲停歇了,帶著餘音歸來,酒意還不見微消。

春天如此靜悄,春夜如此漫長,遲遲不見破曉。仰望碧空的游雲,難道它跟楚國宮殿一樣地天遠路遙。做個夢吧,只有夢境才能打破束縛人的框框條條,這是夢,還是真,反正我踏著滿地楊花走過了謝家的小橋。

『捌』 關於橋的故事

1.嘆息橋(The Bridge of Sighs)

在劍橋大學所有的橋中,嘆息橋的名氣最大。據說,維多利亞女王參觀這座橋時,贊嘆不已:「這么秀麗!這么別致!」

嘆息橋位於聖·約翰學院,建於1831年,連接了該學院的老庭(The Old Court)與新庭。它類似一座廊橋,分上、中、下三層。下層是半個橢圓形的橋孔,橫跨在劍河上;中間是一條通道,即長廊。與其他長廊不同的是,它的道面不是平直的,而是拱形的,行人過橋要上下坡。橋的兩邊是半封閉的,相互對稱的五對用鋼筋攔護的拱頂水泥框架的玻璃窗,用來採光;上層是平頂,類似一般水泥大橋的橋面,頂面的兩邊均衡地聳立著相互對稱的塔尖狀裝飾。整座橋身的外觀呈淺黃色。

有關它的故事,流傳著不同的版本。有人說,劍橋大學的畢業考試很嚴格,平時不努力學習的學生,考試通不過,拿不到文憑,往往來到這里嘆息、流淚,後悔莫及。因此,校方把它定名為嘆息橋,以此來警示學生要勤奮學習,不可懈怠;也有人說,之所以叫嘆息橋,是因為校方總是讓犯了錯誤的學生來到這里,面對河水,兀立反省,作為一種懲罰。學生反省之後,往往嘆息,悔不當初。

筆者成文前查閱了有關資料,可靠的說法是:威尼斯有一座嘆息橋,通往一座監獄。當囚犯經過那座橋走向監獄時,都會觸景生情,為自己的前途嘆息。劍橋的這座橋,由於結構與那座橋相似,所以建成後,人們也把它叫作嘆息橋。聖·約翰學院為遊客印製的該院景點介紹中,也證實了這一點。2002年出版的一本劍橋大學的畫冊,在嘆息橋圖片下方的文字說明中,還專門強調:聖·約翰學院這座嘆息橋沒有給她的學生帶來任何的折磨或處罰!

2.數學橋(The Mathematical Bridge)

數學橋又稱牛頓橋,是位於王後學院內的一座木橋。看上去挺不起眼,但關於它的故事卻很動聽。相傳,這座橋是牛頓運用數學和力學原理設計建造的,整座橋上沒有使用一根釘子,堪稱是個奇跡。後來,好奇的學生把它拆下來,想看個究竟。誰知拆下容易,恢復難!無論他們用什麼方法,就是恢復不了原樣,連校方也無能為力。最後,不得不用釘子固定,才重新將木橋架起來。這個故事弘揚了劍橋的一種學風,或者是一種文化傳統,說明劍橋大學的學生好奇心強,敢於挑戰權威,勇於實踐。由此可見,它的影響是積極的。或許正是出於這種考慮,大家才不去考證故事的真實性,普遍採取了寧可信其有,不願信其無的態度,樂於傳誦。

其實,這個故事是虛構的。據《劍橋權威指南》(2)和2002年新版劍橋畫冊證實,數學橋是1749年由威廉·埃斯里奇(William Etheridge)根據數學原理設計,但由詹姆斯·埃塞克斯(James Essex)建造的。建造時使用了製做馬車用的螺釘(coachscrews)。現在的這座橋,是原橋的復製品(rep lica),建於1905年,是用螺栓連接、固定的。

3.克萊爾橋(Clare Bridge)

這是一座帶護欄的三孔石橋,位於克萊爾學院後部。它建於1639年,做工精細,造型優美,是劍河上現存的最古老的橋。該橋兩邊的護欄上各有七個石球,兩邊相互對稱。自克萊爾學院後門出去往西走,左邊護欄上倒數第二個球的後部,被整齊地切掉了一個15度的角。猜猜看,是什麼原因?據說,建築設計師在設計、建造完這座橋之後,學院僅付給他15便士的設計費。他感到很氣憤,實在難以接受!無奈之下,他發誓要讓這座橋永遠不得完整。於是,他將那個石球切掉了與15便士對應的15度角,從而永遠留下了這個缺口。

『玖』 有關橋的神話故事

1、西夫橋

在九襄老街也就是以前的漢源街廟溝頭有棟橋,叫西夫橋。

傳說,有一個挑客,從打箭爐(即康定)出來,就從廟溝頭的大路上過,那兒有一股泉水。這天,有個女人來這兒挑水,看見一群小白雞在水中戲耍,她走過去的時候,那群小白雞就鑽進旁邊的石洞去了。她知道有寶物,於是就站住沒有走。

還有挑客挑起擔子走到那兒,也是不走,原來他也看到了。兩人就你等我,我等你,都想等別人走了自己去撿。

挑子客說:「大嫂,你咋個挑起水不走?」女人也說:「挑子客,你挑到這里為啥不走?」後來都知道對方也看見了。於是他們兩就商量一起去搬開石頭看個究竟,如果有什麼就對半分。

結果搬開一看,原來是一壇銀子。於是兩人就開始將壇子里的銀子往外檢,快到底的時候,看到這壇子底下一張紙,紙上寫著:「夫妻二人埋,夫妻兩人撿」

原來他們兩個前世是夫妻,這世來各人投生一方,這壇子銀子又走到一起來了。這下子兩個就你捨不得我,我捨不得你。但是大家都已有家室了,一個是有丈夫的,一個是有妻子的了。

這又怎麼辦呢?於是兩人就說:「乾脆這樣子,我們把這壇銀子拿來修棟橋。」這橋修成後,就叫夫妻橋,後來大家說錯了,就說成西夫橋。

2、朽木橋

朽木橋在崆峒山北峰,東、西、北三面都是壁立的懸崖,南面只有兩米寬的一條道通往中台。古時候住在中台的出家人,曾架起一座獨木橋,供僧道和遊人上供、叩頭燒香。可時間長了,獨木橋因常年累月被風吹雨打,漸斬變成了朽木橋。

傳說,凡是正人君子、忠臣良將、孝子節婦,過此橋時都安然無恙;不孝雙親、傷天害理、不義之人過此橋時,就過不去。

很早以前,住在平涼城內有個販鹽商名叫范三界,他從陝西鹽池縣把鹽運回來,又給平涼、固原、隴西一帶高價賣出去。使他一下財源滾滾,成了平涼城內數一數二的富豪。這范三界有了錢,便財大氣粗,橫行霸道,欺壓百姓、強占民女、無惡不做,害得平涼城內雞犬不寧、人心惶惶。

老子惡霸,兒橫行。一天,他的三兒子范強在逛柳湖,發現一位姑娘長得十分美貌,便欲行無禮。誰知這姑娘是個烈性子,強行反抗、寧死不從,這范強一看到不了手,一下惱羞成怒,把姑娘活活捏死,扔進柳湖中揚長而去。

姑娘的父親蔣治才得知女兒被惡棍害死,他氣憤難平,當即告到了知府。誰知這位知府手下的辦案人員自已被范三界用金錢收買,給姑娘判了個自投湖水的冤案。可蔣治才豈能罷休,他天天到知府,擊鼓鳴冤吵得知府坐卧不寧,沒有辦法,最後只得讓蔣治才上堂。

知府說:「此案已經了結,你還有什麼冤可講?」蔣治才心想:此時想以法治人是不行的,我得讓范強這個狗雜種自己去送死。於是他想到了朽木橋,便對知府說道:「崆峒山有座朽木橋,讓范強和我一道去過朽木橋,若他能過去,那我便不告他了,若過不去,那我女兒定是他所害。

我若過不去,那就是我冤枉他了。」知府一聽,心想:那朽木橋年代已久,蔣治才年紀已大,眼花腳軟,肯定過不去,豈能與一個年輕小夥子比高低呢?又一想:人家原告要求這樣做,我何不答應他呢?於是便答應了他的要求。

范強一聽要過朽木橋,心裡一下害怕了,心想:這人是我害死的,怎麼能過得去呢?唉,試試看吧。便強打精神裝模作樣。

過橋那天,知府帶著文武官員坐陣觀看,到底誰死誰生,把這一案早早了結,省得蔣治才天天鬧事。他問下官:「准備好了沒有,開始過橋斷案。」下官回答說:大人,一切就緒,請下令吧。」

「好!現在過橋開始,你們倆誰先過?」

蔣治才搶先說:「老爺,我先過。」

「好!那就讓蔣治才先過,若你摔下懸崖,可別後悔。」

蔣治才「哼」了一聲,昂首闊步來到朽木橋邊,一步一步慢慢地往過走,當他走到橋的中央,只見那橋上下呼閃了幾下,朽木粉亂飛,當時觀看的人都替他捏了一把汗。可蔣治才面不改色心不跳,穩穩當當地走了過去。

范強見他過了橋,心裡不由「咯噔」了一下,本來他就做賊心虛,見蔣治才過了橋就更加害怕了,心裡一害怕,在過橋時就更加小心,一小心就有些心慌意亂。

正當他走到橋心。只覺橋向下墮,一時他慌了,想跑過去,可一跑,橋上下一閃一步踏空,從萬丈懸崖摔了下去。一時群眾中議論四起:「罪有應得,天有報應啊!」

知府一看,心裡一驚,沒想到朽木橋真靈,於是當場作詩道:正人君子忠良將,過橋安然心無恙。不孝父母傷天理,必做橋下死鬼魂。從此朽木橋的美名也就傳了下來。

3、奈何橋

關於奈何橋,存在兩種流行的說法。一說因地府有河名為奈河,一說因為漢語中「無可奈何」之意,剛好對應了人在轉世投胎時對自己生前願望的遺憾和無奈。

奈何橋在中國道教和中國民間神話觀念中是送人轉世投胎的地點,在這里會有一名稱作孟婆的年長女性神祇,給予每個鬼魂一碗孟婆湯以遺忘前世記憶,好投胎到下一世。

4、長壽橋

泰山黑龍潭上,有一橋飛架東西,似龍潭橫生一道濃眉,與遊人傳情;如山澗躍出一條彩虹,為龍潭增姿加色。橋身朱紅,與兩岸青山相映成趣;人行其上,鳥瞰龍潭勝景,縱觀西溪豁達之秀色,確是美不勝收。這便是引人注目的長壽橋。

長壽橋,是一九二四年張宗昌督魯時,兗州鎮守張培榮所建,不過不是為了方便百姓。據說張培榮怕老婆怕得出了名,盡管在兵士面前威風凜凜,在老婆面前卻是俯首貼耳,百依百順,對他來說,老婆的言語就是聖旨,就是軍令。

張夫人駕馭著這樣一個有錢有勢的丈夫,便揮霍無度,肆意玩樂。一天,她聽說泰山風景優美,許多人都在那裡修煉神仙,她也心血來潮,想修道成仙,立地成佛。於是就讓丈夫到泰山來征地造廟。

張培榮"領旨"來到泰山,他見黑龍潭附近,青山四圍,綠樹成蔭,翠竹亭亭,銀杏參天,清流夾道,步移影換,上有傲徠、芙蓉兩峰拔地通天之雄偉,下有龍潭飛瀑、細流淙淙之清幽,真乃絕勝佳處,正是修道成仙的好地方。

於是決定在此建廟,尊其夫人為"無極真人",所修之廟便取名"無極廟"。無極廟修成,張夫人便身穿道裝,端坐在蓮花寶座之中,張培榮率所屬各縣的大小官紳和附近的百姓,對"無極真人"叩首作揖,頂禮膜拜,並刊印無極真經,散布各縣,開卷便是無極真人的道裝神象。

張培榮尊其夫人為神女仙子,自愧不如,便將為自己歌功頌德的石碑立於無極廟門外。廟在溪西,出入下山都要過河涉澗,實在不方便,張培榮又在百丈崖上修了一座長橋,為了取悅張夫人,讓她道成仙,長生不老,便將此橋取名為"長壽橋"。

再說無極真人,十天半月坐在蓮花寶座上還覺得新鮮,時間長了那蓮花寶座也感到不怎麼好坐,實在受不了廟里生活的清苦,便不聲不響地"隱退"了。

5、神仙橋

神仙橋由於豐隆村背靠南泉河,因而地下水質十分優良,用現在喝過豐隆村水的外地人的話說,就是清爽甘甜。即使寒冬臘月,村裡人也敢喝從井裡剛打上來的水。

因此,豐隆會造酒的人特別多。那時,著名的酒坊有兩家,一是前街的史家,一是後街的劉家。劉家釀酒時間較長,大多銷往濟南等地;史家釀酒稍晚,主要銷往中都市。甭看史家後起,由於使用的是村南古井裡的水釀造的,因而入口很爽,咂之香味彌久不去。

當時豐隆村西有一條排泄南泉河水用的泄洪溝,溝上原建有一座木橋,但因年久失修,早已頹壞不堪.好在泄洪溝已幾年沒用,所以人們去中都時,都要從溝底爬上爬下,十分吃力。史家酒坊主人老史有四十多歲,因為起步晚,沒敢僱工。

老史兩口子負責釀酒,往中都市送酒的任務責無旁貸地落在了大兒子和大女兒身上。那時進城不像現在有許多交通工具,靠的就是一雙腳。史家有一輛獨輪小車,俗稱紅車。純木器製作,連車軲轆都是木頭做的,推起來很費勁。

史家兄妹往縣城送酒只能靠這輛紅車。每隔三五天,雞剛叫過三遍,兄妹倆便一個在後推,一個在前拉,將釀好的酒送往中都市。兄妹倆最頭疼的就是過那條溝,每次過都得折騰出一身臭汗。

有一次,兄妹倆又要過溝時,來了一位倒騎毛驢的白鬍子老爺爺。老爺爺問兄妹倆要不要幫忙?兄妹倆當然巴不能得。於是沒用兄妹倆動手,那輛裝有兩大簍酒的紅車便在白鬍子老爺爺的推扶下輕飄飄地過了溝。

兄妹倆既驚訝又感激,妹妹見白鬍子老爺爺身上有個酒葫蘆,便說:「老爺爺,俺給你盛點酒吧!俺家的酒可好喝了。」白鬍子老爺爺一臉饞像地解下葫蘆遞過來。妹妹灌滿酒剛遞過去,他就情不自禁地咂著嘴喝開了。

從此,只要兄妹倆過溝,白鬍子老爺爺准在那裡幫忙。兄妹倆每次都給老爺爺灌滿酒葫蘆。三個月後,老史去中都市結賬,發現酒錢比往常少些,回來細詰兒女,方知兄妹倆遇到白鬍子老爺爺的事。

老史想,哪能這么巧?說不定這個白鬍子是個老神仙!於是對兄妹倆說:「再遇見白鬍子老爺爺時,就把車上的酒都給他,讓他在溝上給咱建座橋。」

隔了沒幾天,兄妹倆又往中都送酒時,白鬍子老爺爺又和他們不期而遇了。妹妹沒等白鬍子開口,便甜甜地說:「老爺爺,這次俺把車上的酒都給您,求您在溝上給俺建座橋行不行?」老爺爺撫著白鬍子笑眯眯地問:「誰讓你這樣說的?」「俺爹唄!」妹妹笑嘻嘻地答道。

「好!」白鬍子老爺爺點點頭,然後解下酒葫蘆遞給了妹妹。奇怪,以前往葫蘆里灌酒,只幾下就灌滿了,這一次裝了快一簍也不滿。

兄妹倆又繼續裝下去,兩簍酒光了,酒葫蘆也滿了。白鬍子老爺爺用手一指,那葫蘆輕飄飄地就到了他手裡。他一邊咂嘴弄舌地喝著,一邊對兄妹倆說:「回去告訴恁爹,下次再來時,橋就修好了。」

到了兄妹倆再次送酒,來到泄洪溝前時,一座造型儉朴,結實耐用的小石橋果然橫亘在溝上。左右望望,白鬍子老爺爺卻不見了。

老史和村裡的鄉親們白天來到橋上,看到橋是用石碑建的。下到橋底朝上看,看到張果老幾個字,方才明白,張果老喝了人家的酒,自覺理虧,於是用自己廟里的石碑搭建了這座橋。

熱點內容
古代勵志的名言 發布:2021-03-16 21:50:46 瀏覽:209
形容兒孫繞膝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9:35 瀏覽:878
席慕蓉賞析印記 發布:2021-03-16 21:48:26 瀏覽:311
權力很大含有手的成語 發布:2021-03-16 21:48:22 瀏覽:584
能聽的兒童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8:15 瀏覽:285
關於足球的詩歌詞句 發布:2021-03-16 21:47:40 瀏覽:870
拖拉機的古詩 發布:2021-03-16 21:42:53 瀏覽:571
亮甜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2:00 瀏覽:831
廣東話生日快樂祝福語 發布:2021-03-16 21:38:55 瀏覽:409
噓的短句 發布:2021-03-16 21:38:07 瀏覽: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