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故事大全 » 周總理的故事

周總理的故事

發布時間: 2020-12-23 02:52:13

1. 關於周總理的故事(主要內容)

1、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

1911年年底,周恩來在沈陽東關模範學校上學。這一天,魏校長親自為學生上修身課,題目是「立命」當時正是中國社會發出劇烈變動的時期。

孫中山領導的辛亥革命剛剛推翻了清朝政府,結束了中國兩千年的封建統治。很多人,特別是年表人思想困惑,沒有明確的理想追求,沒有人生奮斗的目標。

校長講「立命」,就是給學生講怎樣立志。魏校長講到精彩年突然停頓下來,向學生提出一個問題:「請問為什麼讀書?」教室里靜靜的,沒有一個學生回答。

「如果沒有人回答,我就一個個問了!」魏校長走下講台,指著前排一同學說:「你為什麼而讀書?」這個學生站起來挺著胸脯說:「為光耀門楣而讀書!」「就是為了光宗耀祖。」

魏校長又向第二個學生,回答是:為了明禮而讀書。第三個被問的學生是一個靴鋪掌櫃的兒子,他很認真地回答說:「我是為我爸而讀書的。」同學們聽了鬨堂大笑。

為了這些回答都不滿意,搖了搖頭又起到周恩來面前,問道:「你是為什麼而讀書?」周恩來在學生中威信挺高,在以前不久,辛亥革命剛剛成功,他在同學們中第一個剪掉了長長的辮子。

這是很不簡單的一件事,因為滿清政府規定,所有漢人男子都必須像滿族人一樣留長辮子,以表示忠於清朝朝廷,不留辮子就要殺頭。周恩來是第一個剪掉辮子的學生,所以,大家都很佩服他。

周恩來站起身來,教室里靜悄悄的,大家都在等待他的回答。周恩來非常鄭重地回答道:「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回答的多好啊!

一句話,表達了周恩來從小立志振興中華的偉大志向。魏校長沒有想到,竟然有這樣出眾的學生,非常高興。他示意讓周恩來坐下,然後對大家說:「有志者,當效周生啊!」

2、周總理與霉乾菜

有一次,周總理與賀龍元帥在杭州的樓外樓飯店用餐,周總理指著飯店廚師特意為他們烹制的乾菜蒸肉和蝦仁乾菜湯對賀龍說:「這是我的家鄉口味,你嘗嘗看,比你喜歡的酸辣湯如何?」

賀龍嘗後大加贊賞,周總理也歡喜得眉開眼笑。1972年,美國總統尼克松訪華來到杭州,晚宴時周總理也為外賓點了一道自己的家鄉菜——霉乾菜燜肉,並請尼克松細細品嘗。

尼克松吃後果然連聲叫好。事實上,周總理每次招待客人都不忘把霉乾菜推薦給大家。在上海宴請文藝界知名人士時,京劇大師周信芳等人也在總理的盛情下品嘗到了「乾菜蒸肉」的美味。

對於飲食清淡的周總理來說,霉乾菜不但味道可口,還有很強的吸附油脂的作用,所以他非常樂於讓更多的人能吃到這道有益身體的菜餚。

有一次去南方視察工作,為了讓隨行人員都能嘗嘗紹興的傳統菜,周總理提議晚餐大家一起加一道「乾菜蒸肉」。

不過吃晚飯時他發現了一個問題:自己桌上的「乾菜蒸肉」肉多菜少,而其他人面前的「乾菜蒸肉」卻是菜多肉少。

周總理見狀一面「批評」服務員沒有一視同仁,一面把自己桌上的「乾菜蒸肉」端到隨行人員的桌上,和大家一起香噴噴地吃了起來。

3、中法建交破常規

國際社會稱周總理是「解決外交難題的能手」,確實是這樣。我參加的中法建交談判就是總理外交藝術的傑出體現。

1963年10月,法總統戴高樂派前總理富爾來談中法建交,雙方一共談了6次,是總理親自主持的。談判的核心問題是如何處理法國跟台灣的關系。

富爾表示,法國只承認一個中國,但又強調中法在互相承認的問題上不就應提任何先決條件,所以期望中方不要堅持法國務必首先跟台灣斷交。於是談判陷入僵局。

這時,總理安排法國代表到內蒙、山西參觀訪問幾天,並准備了一個新的方案,即中法在達成「三點默契」。

(法國只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為代表中國人民的唯一合法政府;法國支持中華人民共和國在聯合國的合法權利和地位。不再支持所謂中華民國在聯合國的代表權。

中法建立外交關系後,在台灣的所謂中華民國政府撤回在法國的外交代表及其機構的狀況下,法國也相應撤回駐在台灣的外交代表及其機構)的基礎上先建交,然後法台再斷交。

這種模式在外交史上是獨一無二的,法國也就成了唯一一個跟中國建立大使級外交關系、而不首先宣布跟台灣斷交的國家。

4、嚴厲批評基辛格

周總理在外交方面的立場十分堅定,中國外交史上幾次重要表態都是他做出的。一次是1950年6月朝鮮戰爭爆發後,周總理庄嚴宣布:「中國人民絕不能容忍外國的侵略。

也不能聽任帝國主義對自己的鄰人進行侵略而置之不理。」果然,這句話講完兩個禮拜後,中國人民志願軍就入朝參戰了。

第二次是在1955年4月萬隆會議期間,周總理發表聲明說:「中國人民和美國人民是友好的,中國不要跟美國打仗,中國政府願意同美國政府坐下來談判。」

之後,周總理又指出台灣問題有兩個方面,一方面是美國侵佔了台灣,就應從台灣海峽撤出武裝力量;另一方面,台灣從歷史上、法律上都是中國不可分割的領土。

用什麼方式來解放台灣是中國的內政,美國無權干涉。第三次表態是在中美建交前夕。1971年7月基辛格秘密訪華是在周總理的親自主持下實現的。

大家可能會以為周總理與他舉行會談必須很友好,其實周總理十分嚴肅地批評了美國對越南的侵略,批評了美國在台灣問題上的錯誤立場。當時,基辛格是恭恭敬敬地聆聽。

當然,總理搞外交十分注意方法。他待人總是彬彬有禮,耐心聽取別人的意見,然後進行說服。比如1963年底總理到亞非14國訪問時,阿爾及利亞比較急躁,也要立刻建社會主義。

總理就對它說,革命是有階段性的,你看中國革命成功以後也並不是立刻就建立社會主義,而是經過新民主主義,再發展民族資本主義,然後到社會主義的。總理這樣的現身說法自然令對方信服。

5、一條枕巾

1961年4、5月間,周恩來在河北磁縣農村召開座談會。1958年1月,周恩來到杭州視察,隨身帶著自己的鋪蓋:枕巾、棉褥子、床單和舊被子。

舊被子還是抗日戰爭時期在梅園新村用的那一床,洗得已經泛白。枕巾也是用了又用,中間已經破損。他就把中間破了的地方剪掉、兩端重新縫上繼續用。

浙江省警衛處副處長王長索同志實在看不下去,就趁他去開會的機會,領了一條新枕巾給換上了。周恩來開會回來後,發現換了新枕巾,就詢問換枕巾的來龍去脈和原因。

王長索覺得那條枕巾已經很舊,而且換一條枕巾也花不了多少錢,就一五一十地向他報告了情況。周恩來語重心長地說,我們的國家還不富裕,要保持艱苦奮斗的傳統。他還強調,即使以後富裕了,也不能丟了這個光榮傳統。

2. 我要一個關於周總理的故事(100字左右)

1、外國記者不懷好意問周恩來總理:「在你們中國,明明是人走的路為什麼卻要叫『馬路』呢?」周總理不假思索地答道:「我們走的是馬克思主義道路,簡稱馬路。」

這位記者的用意是把中國人比作牛馬,和牲口走一樣的路。如果你真的從「馬路」這種叫法的來源去回答他,即使正確也是沒有什麼意義的。周總理把「馬路」的「馬」解釋成馬克思主義,恐怕是這位記者始料不及的。

2、美國代表團訪華時,曾有一名官員當著周總理的面說:「中國人很喜歡低著頭走路,而我們美國人卻總是抬著頭走路。」 此語一出,話驚四座。周總理不慌不忙,臉帶微笑地說:「這並不奇怪。因為我們中國人喜歡走上坡路,而你們美國人喜歡走下坡路。」 美國官員的話里顯然包含著對中國人的極大侮辱。在場的中國工作人員都十分氣憤,但囿於外交場合難以強烈斥責對方的無禮。如果忍氣吞聲,聽任對方的羞辱,那麼國威何在?周總理的回答讓美國人領教了什麼叫做柔中帶剛,最終尷尬、窘迫的是美國人自己。

3、1971年,基辛格博士為恢復中美外交關系秘密訪華。在一次正式談判尚未開始之前,基辛格突然向周恩來總理提出一個要求:「尊敬的總理閣下,貴國馬王堆一號漢墓的發掘成果震驚世界,那具女屍確是世界上少有的珍寶啊!

本人受我國科學界知名人士的委託,想用一種地球上沒有的物質來換取一些女屍周圍的木炭,不知貴國願意否?」周恩來總理聽後,隨口問道:「國務卿閣下,不知貴國政府將用什麼來交換?」基辛格說:「月土,就是我國宇宙飛船從月球上帶回的泥土,這應算是地球上沒有的東西吧!」周總理哈哈一笑:「我道是什麼,原來是我們祖宗腳下的東西。

」基辛格一驚,疑惑地問道:「怎麼?你們早有人上了月球,什麼時候?為什麼不公布?」周恩來總理笑了笑,用手指著茶幾上的一尊嫦娥奔月的牙雕,認真地對基辛格說:「我們怎麼沒公布?

早在5000多年前,我們就有一位嫦娥飛上了月亮,在月亮上建起了廣寒宮住下了,不信,我們還要派人去看她呢!怎麼,這些我國婦孺皆知的事情,你這個中國通還不知道?」周恩來總理機智而又幽默的回答,讓博學多識的基辛格博士笑了。

4、有個年輕人,少年就立志為中華崛起而讀書,考清華,落榜。東渡日本,一所一所的學校考過來,統統落榜。落寞回國後在南開大學注冊學籍,又遭除名。黯然西遊法國,法國的學校也不認他,不給他文憑。直到他高居廟堂名揚天下,學歷上仍然不過是個高中生。這個令人落淚的勵志故事,說的是周恩來。

5、1958年7月,周恩來總理到廣東省新會縣視察,風塵僕僕,日夜操勞,確實辛苦。時任該縣的縣委書記黨向民同志看到眼裡,急在心裡,感到實在過意不去,就在周總理離開新會的前夕,悄悄地安排為總理設宴送行。宴會地點就安排在縣委院內的一間小屋裡;廚師,就是縣委伙房的灶事員,而且沒什麼美酒佳餚,只是些瓜菜而已。 盡管這樣,在吃喝將近結束時,周總理語重心長地說:「黨向民同志,你一月有多少收入,我清清楚楚。這樣一頓飯,你請不起,還是讓我出錢,算我請客吧!」周總理隨即示意他的秘書,把300元人民幣交給了縣委的司務長.

3. 周總理的故事有哪些

關於周恩來的小故事(1)

外國記者不懷好意問周恩來總理:「在你們中國,明明是人走的路為什麼卻要叫『馬路』呢?」周總理不假思索地答道:「我們走的是馬克思主義道路,簡稱馬路。」

這位記者的用意是把中國人比作牛馬,和牲口走一樣的路。如果你真的從「馬路」這種叫法的來源去回答他,即使正確也是沒有什麼好處的。周總理把「馬路」的「馬」解釋成馬克思主義,恐怕是這位記者始料不及的。

關於周恩來的小故事(2):

一位美國記者在采訪周總理的過程中,無意中看到總理桌子上有一支美國產的派克鋼筆。那記者便以帶有幾分譏諷的口吻問道:「請問總理閣下,你們堂堂的中國人,為什麼還要用我們美國產的鋼筆呢」周總理聽後,風趣地說:「談起這支鋼筆,說來話長,這是一位朝鮮朋友的抗美戰利品,作為禮物贈送給我的。我無功不受祿,就拒收。朝鮮朋友說,留下做個紀念吧。我覺得有好處,就留下了這支貴國的鋼筆。」美國記者一聽,頓時啞口無言。

關於周恩來的小故事(3):

一位西方記者問周總理:「請問總理先生,此刻的中國有沒有妓女」不少人納悶:怎樣提這種問題大家都關注周總理怎樣回答。周總理肯定地說:「有!」全場嘩然,議論紛紛。周總理看出了大家的疑惑,補充說了一句:「中國的妓女在我國台灣省。」頓時掌聲雷動。

這位記者的提問是十分陰毒的,他設計了一個圈套給周總理鑽。中國解放以後封閉了內地所有的妓院,原先的妓女經過改造都已經成為自食其力的勞動者。這位記者想:問「中國有沒有妓女」這個問題,你周恩來必須會說「沒有」。一旦你真的這樣回答了,就中了他的圈套,他會緊之後說「台灣有妓女」,這個時候你總不能說「台灣不是中國的領土」。這個提問的陰毒就在那裡。當然周總理一眼就看穿了他的伎倆,這樣回答既識破了分裂中國領土的險惡用心,也反襯出大陸良好的社會風氣和台灣的比較。哎呀,周總理思考問題周密細致,同時又那麼快速反應,你不佩服他也難啊!

關於周恩來的小故事(4):

有一次周總理應邀訪問蘇聯。在同赫魯曉夫會晤時,批評他在全面推行修正主義政策。狡猾的赫魯曉夫卻不正面回答,而是就當時敏感的階級出身問題對周總理進行刺激,他說:「你批評的很好,但是你就應同意,出身於工人階級的是我,而你卻是出身於資產階級。」言外之意是指總理站在資產階級立場說話。周總理只是停了一會兒,然後平靜地回答:「是的,赫魯曉夫同志,但至少我們兩個人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我們都背叛了我們各自的階級。」

——周總理不管在何種場合,遇到什麼樣的對手,都能唇槍舌箭,以超人的智慧,應酬自如,對手甭想佔到便宜。他坦言「我們都背叛了我們各自的階級」,出其不意地將赫魯曉夫射出的毒箭掉轉方向,朝赫本人射去。此言一出,立即在各共產黨國家傳為美談。

關於周恩來的小故事(5):

美國代表團訪華時,曾有一名官員當著周總理的面說:「中國人很喜歡低著頭走路,而我們美國人卻總是抬著頭走路。」此語一出,話驚四座。周總理不慌不忙,臉帶微笑地說:「這並不奇怪。因為我們中國人喜歡走上坡路,而你們美國人喜歡走下坡路。」美國官員的話里顯然包含著對中國人的極大侮辱。在場的中國工作人員都十分氣憤,但囿於外交場合難以強烈斥責對方的無禮。如果忍氣吞聲,聽任對方的羞辱,那麼國威何在?周總理的回答讓美國人領教了什麼叫做柔中帶剛,最終尷尬、窘迫的是美國人自己。

4. 周總理的故事有哪些

1、一位美國記者在采訪周總理的過程中,無意中看到總理桌子上有一支美國產的派克鋼筆。那記者便以帶有幾分譏諷的口吻問道:「請問總理閣下,你們堂堂的中國人。

為什麼還要用我們美國產的鋼筆呢」周總理聽後,風趣地說:「談起這支鋼筆,說來話長,這是一位朝鮮朋友的抗美戰利品,作為禮物贈送給我的。我無功不受祿,就拒收。

朝鮮朋友說,留下做個紀念吧。我覺得有好處,就留下了這支貴國的鋼筆。」美國記者一聽,頓時啞口無言。

2、一位西方記者問周總理:「請問總理先生,此刻的中國有沒有妓女」不少人納悶:怎樣提這種問題大家都關注周總理怎樣回答。周總理肯定地說:「有!」全場嘩然,議論紛紛。

周總理看出了大家的疑惑,補充說了一句:「中國的妓女在我國台灣省。」頓時掌聲雷動。這位記者的提問是十分陰毒的,他設計了一個圈套給周總理鑽。

3、周總理設宴招待外賓。上來一道湯菜,冬筍片是按照民族圖案刻的,在湯里一翻身恰巧變成了法西斯的標志。外客見此,不禁大驚失色。

周總理對此也感到突然,但他隨即泰然自若地解釋道:「這不是法西斯的標志!這是我們中國傳統中的一種圖案,念『萬』,象徵『福壽綿長』的意思,是對客人的良好祝願!」

之後他又風趣地說:「就算是法西斯標志也沒有關系嘛!我們大家一齊來消滅法西斯,把它吃掉!」話音未落,賓主哈哈大笑,氣氛更加熱烈,這道湯也被客人們喝得精光。

在外交場合出現法西斯的標志很容易引起外交糾紛,尤其是以前遭受法西斯鐵蹄蹂躪的國家,他們看見這種標志是很反感的。周總理的解釋及時解除了他們的誤會。

但令人叫絕的是周總理借題發揮,號召大家一齊來消滅法西斯,把那個菜吃掉。意外的這么一個被動場面,經周總理反意正解,反倒起了活躍宴會氣氛的作用。

4、這天下午周總理就要離開杭州了。幾天來隨行人員十分辛苦,周總理就吩咐秘書說:「今天中午,我請大家到樓外樓去吃便飯。」

樓外樓菜館的經理、廚師和服務員一聽到周總理要來請客的消息,都非常興奮。服務員忙著把面臨西湖的餐廳打掃得窗明幾凈,經理和廚師忙著商量菜單。

11時左右,周總理和隨行人員談笑風生地踱過西冷橋,漫步白堤,來到了樓外樓。席間,他熱情地與隨行人員一一碰杯,感謝他們辛苦地完成了這次接待任務。

並向北京來的同志一一介紹杭州名菜:這是活殺活燒的西湖醋魚,這是產自西湖的油爆大蝦,這是叫化子雞,都是北京人難得吃到的西湖佳餚。

當周總理看到服務員端上一盤盤他最喜愛的家鄉菜時,一邊舉筷品嘗,一邊又向大家介紹說:「好久沒有吃到家鄉菜了,大家也來嘗嘗,這是紹興霉乾菜蒸肉,豆芽菜,霉千張。

味道不錯的嘛!」吃得大家興高采烈。飯後,周總理叫秘書去結賬。省里同志出來阻攔說:「不必總理付了,由我們地方報銷吧!」周總理聽了說:「今天我請大家,當然由我付錢啰!」

店裡經理知道周總理的脾氣。若不收錢,總理會生氣的,就收了10元錢。誰知周總理又不肯,當即對旁邊一位姓姜的服務員說:「這許多菜10元錢怎麼夠呢?一定要按牌價收足。」

經理和廚師商量了一下,又收了5元錢。不料,又被周總理看到,生氣地說:「誰請客吃飯誰付錢。總理請客吃飯,也要和一般顧客一樣付錢嘛!」樓外樓經理沒辦法,只好又收了5元錢。

這樣共收了20元錢。哪裡曉得過了1個小時後,筧橋機場給樓外樓經理打來了電話,說周總理臨上飛機前留下10元錢,付中午的飯費。樓外樓經理和職工們捧著這30元錢。

都深深地為總理的這種廉潔奉公精神感動得熱淚盈眶。大家商量了一下,只有按總理的吩咐去做,當即把當天午餐的飯菜,按照牌價單仔細算了一下,總共19元5角。

和普通顧客一樣結了賬,並給周總理寫了份詳細報告,附上清單和多餘的10元5角,寄給北京國務院周總理辦公室。

5、九一三事件發生以後,蘇聯大使找到周總理,陰陽怪氣地問道:「總理同志,聽說最近中國發生了一件驚天動地的大事?」周總理平靜地回答: 「也沒什麼大事,只不過是森林裡倒了一棵樹。

一棵樹上落下一片葉子而已。」蘇聯大使故作關心地說:「據權威人士推測,此事對中國的影響極為不利呀!」總理答道:「恰恰相反,一顆毒瘤在肌體上自動消失,有百利而無一害。」

蘇聯大使有些惱怒:「總理同志,有句話我早就想說了,你們在國際上口口聲聲罵我們是社會帝國主義,把我們說得比廁所還臭。既是這樣,那麼請問:你們的林副統帥在國內一人之下。

萬人之上,為什麼偏要投奔我們蘇聯呢?」周總理冷笑道:「正因為廁所臭,蒼蠅才喜歡那個地方。大使同志既然明白這個道理,又何必多此一問?」蘇聯大使被說得啞口無言。

林彪叛逃蘇聯並摔死在蒙古的溫都爾汗。這個消息傳出後,國際上一些敵對分子幸災樂禍。中蘇關系當時嚴重惡化,蘇聯大使和總理見面時存心想看好戲,讓周總理難堪。

他見兜圈子達不到目的,就攤出所謂的「王牌」,料想周總理一定無話可說,結果周總理反戈一擊,蘇聯大使陷入十分狼狽的境地。

5. 閱讀題《周總理的故事》答案

(1)理解短文內容後填空。
這個故事是按_事情發展_順序來寫的;
故事的起因:周總版理聽說北京的公共汽車很權擁擠,老百姓坐車很困難,要去了解一下情況。

故事的經過_周總理在寒冷的夜晚走了大半個北京城。

故事的結果:情況搞清楚了,總理很快召集有關部門同志負責研究解決交通擁擠的辦法。他還提出許多可行的具體建議。

(2)從第三自然段里,我們看到了乘客對周總理的尊敬和擁戴,這是什麼原因呢?請你從短文中找出三點原因寫下來。
①一天下午五點多鍾,正是人們下班的時候,周總理對秘書和衛士說:「群眾反映現在坐公共汽車很擁擠,等車要一兩個小時,現在咱們去了解一下情況,你們不要通告保衛部門。」
②有的乘客非要讓總理坐下,總理堅決不肯,一直站著和大家親切地說著話。總理向他們在哪兒工作,住在哪裡,生活怎樣,每天上下班坐車要多少時間。
③總理還堅持坐下去,下了車以後,總理又上了無軌電車,在寒冷的夜晚走了大半個北京城。

(3)為了保證行人的安全,周總理提出的具體建議是:
從總理的行為表現中你體會到:周總理很親切,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只為人民。

6. 關於周總理的故事,字少一點

周總理的故事:

1、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周恩來同志為中國共產黨創建人民軍隊、創建革命統一戰線、創建人民當家作主的新中國建立了不朽功勛。

在大革命中,他出色領導了國民革命軍軍政工作、廣東地方政權工作、震驚中外的上海工人武裝起義,成為我們黨最早認識武裝斗爭重要性和最早從事軍事工作的領導人之一。

2、大革命失敗後,他領導發動舉世聞名的八一南昌起義,打響了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派的第一槍,黨領導的人民軍隊從此誕生。

黨的六大以後,他作為實際主持黨中央工作的領導人,在極端險惡的條件下機智勇敢地保衛黨的中央機關,保護黨的大批領導骨幹,發展黨在白區的秘密工作,支持工農武裝割據。

3、他積極探索中國革命的正確道路,明確提出「鄉村中心」的思想,為推動「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道路的形成作出了突出貢獻。在江西中央革命根據地,他同朱德同志等一起成功指揮了第四次反「圍剿」斗爭,創造了大兵團伏擊殲滅戰的新經驗。

4、紅軍長征途中,在具有深遠歷史意義的遵義會議上,他旗幟鮮明地支持毛澤東同志的正確主張,為確立毛澤東同志在紅軍和黨中央的領導地位,為在危難中挽救紅軍、挽救黨,發揮了重要作用。

西安事變爆發後,在民族危亡的關鍵時刻,他根據黨中央的既定方針,前往西安,在極端復雜而艱難的環境中推動西安事變和平解決,促成了國共合作、團結抗日的新局面。

5、抗日戰爭中,他代表我們黨長期堅持在國民黨統治區工作,負責與國民黨當局談判,廣泛團結社會各階層愛國人士,堅持並發展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同國民黨頑固派進行了有勇有謀的斗爭。

抗日戰爭勝利後,為制止內戰,他陪同毛澤東同志赴重慶與國民黨進行和平談判,爾後又率領我黨代表團與國民黨當局開展了有理有節的政治斗爭。

解放戰爭時期,他協助毛澤東同志運籌帷幄,在推動第二條戰線的形成、轉戰陝北、指揮一系列改變中國命運的戰略大決戰、籌備召開新政協、主持起草《共同綱領》等工作中,作出了卓越貢獻。

(6)周總理的故事擴展閱讀:

在「文化大革命」極端復雜的特殊環境下,周恩來同志忍辱負重,苦撐危局,作出了常人難以想像的努力,全力維護黨和國家正常工作的運轉,全力維護黨的團結統一,盡一切可能減少損失。他保護了一大批黨的領導骨幹、民主人士和知識分子。

他協助毛澤東同志粉碎了林彪反革命集團妄圖奪取最高權力的陰謀,並主持中央日常工作,批判和糾正極左思潮的錯誤,使各方面工作有了轉機。

他根據毛澤東同志的決策積極促成和落實鄧小平同志復出並主持中央工作,全力支持鄧小平同志領導對各方面工作進行整頓。

他身患絕症,仍頑強堅持工作,並同鄧小平、葉劍英、李先念同志等一起,與江青反革命集團進行了堅決斗爭;他在四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上重申實現四個現代化的宏偉目標,極大鼓舞了全黨全國各族人民。

7. 有關周總理的故事

1、讓群眾背風坐

1966年3月8日凌晨5時29分14秒,河北省邢台市隆堯縣發生6.8級大地震。10日下午,周恩來親自前往受災最嚴重的白家寨村。他一邊走一邊不時停下來跟群眾握手,說著:「鄉親們,你們受苦了、受驚了、遭災了,我來遲了。」

當天刮著很大的西北風,可周恩來發現群眾都是面對西北風而坐,原來縣委專門搭了一個坐北朝南的背風講台讓總理避風。周恩來不同意,堅持改變布置,讓群眾背風而坐,他自己迎著風講話。

2、大家都是普通勞動者

1958年的6月,北京十三陵水庫正在熱火朝天地施工。烈日當空,熱風炙人,腳下的砂礫都被曬得發燙。奮戰在水庫工地的千軍萬馬中,有一支由中央國家機關和中共中央直屬機關領導幹部三百多人組成的勞動隊伍。

走在隊伍最前面的,是我們敬愛的周總理。到了施工現場,水庫指揮部的負責人剛剛說出「我們熱烈歡迎首長……」站在隊伍里的周總理立即糾正他說:這里沒有首長,沒有總理、部長、司局長的職務。在這里,大家都是普通勞動者。


3、半夜三點的燈光

1966年5月,周總理第三次到大慶視察。5月3日,他到各處視察工作,忙了一整天。夜幕降臨,在大慶簡朴的會議室,周總理又聽取了有關同志的匯報,對大慶職工隊伍的革命化,對油田建設,作了很多指示。匯報結束,已經是凌晨一點半了。

周總理毫無倦意,又精神抖擻地來到大慶展覽館,觀看了油田模型和技術革新展品。當回到辦公室,已經是凌晨兩點十分了。大家看到總理勞累了一天,都勸他休息。周總理說:我都快七十歲了,多給我點時間,多為人民幹些工作不好嗎?

這一夜,辦公室的燈光一直亮到三點多。

4、一條枕巾

1958年1月,周恩來到杭州視察,隨身帶著自己的鋪蓋:枕巾、棉褥子、床單和舊被子。舊被子還是抗日戰爭時期在梅園新村用的那一床,洗得已經泛白。

枕巾也是用了又用,中間已經破損。他就把中間破了的地方剪掉、兩端重新縫上繼續用。浙江省警衛處副處長王長索同志實在看不下去,就趁他去開會的機會,領了一條新枕巾給換上了。

周恩來開會回來後,發現換了新枕巾,就詢問換枕巾的來龍去脈和原因。王長索覺得那條枕巾已經很舊,而且換一條枕巾也花不了多少錢,就一五一十地向他報告了情況。

周恩來語重心長地說,我們的國家還不富裕,要保持艱苦奮斗的傳統。他還強調,即使以後富裕了,也不能丟了這個光榮傳統。

5、模範夫妻的「八互」原則

周恩來與鄧穎超的戀愛與婚姻,一直成為世人傳頌的佳話。周恩來對鄧穎超十分關心。盡管他日理萬機,每天工作十七八個小時,但是每天晚上10點,他一定要關心鄧穎超是否上床安睡了,然後才回到辦公室繼續工作。

在長達半個多世紀的婚姻生活中,周恩來和鄧穎超始終奉行「互愛、互敬、互勉、互助、互信、互諒、互讓、互慰」的「八互」原則,堪稱恩愛的模範夫妻。

8. 關於周總理的故事

關於周總理的故事:

一、一條枕巾

1961年4、5月間,周恩來在河北磁縣農村召開座談會。1958年1月,周恩來到杭州視察,隨身帶著自己的鋪蓋:枕巾、棉褥子、床單和舊被子。舊被子還是抗日戰爭時期在梅園新村用的那一床,洗得已經泛白。枕巾也是用了又用,中間已經破損。他就把中間破了的地方剪掉、兩端重新縫上繼續用。

浙江省警衛處副處長王長索同志實在看不下去,就趁他去開會的機會,領了一條新枕巾給換上了。周恩來開會回來後,發現換了新枕巾,就詢問換枕巾的來龍去脈和原因。王長索覺得那條枕巾已經很舊,而且換一條枕巾也花不了多少錢,就一五一十地向他報告了情況。

周恩來語重心長地說,我們的國家還不富裕,要保持艱苦奮斗的傳統。他還強調,即使以後富裕了,也不能丟了這個光榮傳統。

二、三付飯費

周恩來在外面飯店請客,也是自費,而且不是象徵性地付點錢,是按照標准交。1973年9月,他陪法國總統蓬皮杜訪問杭州。蓬皮杜走後,周恩來特地請隨行人員到樓外樓飯店吃便飯。飯後,省里的同志要付錢報銷,他堅決不同意,飯店只得收了10元錢。

在他的一再要求下,又增加了兩次,共收了20元錢。到機場後,他還擔心付的錢不夠,又留下10元錢請機場轉交飯店。這種公私分明、一絲不苟的精神使飯店的同志們十分感動。他們核算這頓飯菜錢,共計19元多,並把飯菜清單、核算報告連同多餘的錢,一起寄給了總理辦公室。

三、不能把錢花在我這里

周恩來居住的西花廳,出入院子有十幾個台階,每次上下車都需要走很遠的一段路。1952年4月底,秘書何謙想要把這十幾個台階拆除修平,方便周總理直接在院子里上下車。

正當在研究工人出入規定、路線、制度時,遇到周恩來從外面回來。問清楚情況後,周恩來果斷地制止了:不準修。有這台階,我上上也是一個鍛煉嘛。國家經濟還很困難,不能把錢花在我這里。

四、我們都是普通黨員

紅軍長征期間,周恩來是黨和中央紅軍主要負責人之一,身兼數職。盡管工作十分繁忙,但他仍嚴格要求自己,認真參加組織生活。紅軍到達陝北以後,有一次周恩來問魏國祿:「小組長,這個月黨費我還沒交吧?」

魏國祿回答,已經代首長交過5分錢黨費了。首長集中精力忙大事,我們代交還不是一樣的。周恩來嚴肅地說:黨費怎麼可以讓別人代交呢?國家大事重要,交黨費也重要,因為這是每個黨員的義務。

五、26年,只穿兩雙皮鞋

周秉德是周恩來三弟周恩壽的長女。她12歲走進中南海,來到了伯父周恩來和伯母鄧穎超身邊,在這里與他們相伴了整整15年。提到周恩來總理生活的儉朴,周秉德講道:「他非常儉朴,當了26年的總理就只穿過兩雙皮鞋,這雙鞋打掌兒穿那雙鞋,那雙鞋打掌兒穿這雙鞋,就這樣一直節省得不得了。

9. 周總理的故事 周總理的故事

周恩來(1898~1976),字翔宇,曾用名伍豪等,原籍浙江紹興,生於江蘇淮安。關於周恩來總理的故事很多,其中就有一個立志「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的故事。

「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

周恩來從小志高,12歲就發出「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的誓言。

1911年年底,周恩來在沈陽東關模範學校上學。這一天,魏校長親自為學生上修身課,題目是「立命」當時正是中國社會發出劇烈變動的時期。孫中山領導的辛亥革命剛剛推翻了清朝政府,結束了中國兩千年的封建統治。很多人,特別是年表人思想困惑,沒有明確的理想追求,沒有人生奮斗的目標。校長講「立命」,就是給學生講怎樣立志。

魏校長講到精彩年突然停頓下來,向學生提出一個問題:「請問為什麼讀書?」

教室里靜靜的,沒有一個學生回答。

「如果沒有人回答,我就一個個問了!」

魏校長走下講台,指著前排一同學說:「你為什麼而讀書?」這個學生站起來挺著胸脯說:「為光耀門楣而讀書!」「就是為了光宗耀祖。」魏校長又向第二個學生,回答是:為了明禮而讀書。第三個被問的學生是一個靴鋪掌櫃的兒子,他很認真地回答說:「我是為我爸而讀書的。」同學們聽了鬨堂大笑。

為了這些回答都不滿意,搖了搖頭又起到周恩來面前,問道:「你是為什麼而讀書?」

周恩來在學生中威信挺高,在以前不久,辛亥革命剛剛成功,他在同學們中第一個剪掉了長長的辮子,這是很不簡單的一件事,因為滿清政府規定,所有漢人男子都必須像滿族人一樣留長辮子,以表示忠於清朝朝廷,不留辮子就要殺頭。周恩來是第一個剪掉辮子的學生,所以,大家都很佩服他。

周恩來站起身來,教室里靜悄悄的,大家都在等待他的回答。周恩來非常鄭重地回答道:「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

「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回答的多好啊!一句話,表達了周恩來從小立志振興中華的偉大志向。

魏校長沒有想到,竟然有這樣出眾的學生,非常高興。他示意讓周恩來坐下,然後對大家說:「有志者,當效周生啊!」意思是說,有志氣的青年,都要向周恩來學習啊!

(9)周總理的故事擴展閱讀:

周恩來,1917年在天津南開學校畢業後赴日本求學,開始接觸馬克思主義,思想發生重要轉折。1919年回國,9月入南開大學,在五四運動中成為天津學生界的領導人,並與運動中的其他活動分子共同組織進步團體覺悟社。1920年去歐洲勤工儉學。

1921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堅定了共產主義的信仰。1922年和趙世炎等組織旅歐中國少年共產黨(翌年改名為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旅歐支部)。任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旅歐支部書記,為中共旅歐支部領導人。1923年被國民黨本部委任為國民黨巴黎分部籌備員、國民黨駐歐支部特派員和代理執行部長等職,主持國民黨駐歐支部的工作。

1924年秋回國,在國共合作期間任廣東黃埔軍校政治部主任,國民革命軍第一軍政治部主任、第一軍副黨代表等職,並先後任中共廣東區委員會委員長、常務委員兼軍事部長,兩次參加討伐軍閥陳炯明的東征,創建了行之有效的軍隊政治工作制度。

熱點內容
古代勵志的名言 發布:2021-03-16 21:50:46 瀏覽:209
形容兒孫繞膝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9:35 瀏覽:878
席慕蓉賞析印記 發布:2021-03-16 21:48:26 瀏覽:311
權力很大含有手的成語 發布:2021-03-16 21:48:22 瀏覽:584
能聽的兒童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8:15 瀏覽:285
關於足球的詩歌詞句 發布:2021-03-16 21:47:40 瀏覽:870
拖拉機的古詩 發布:2021-03-16 21:42:53 瀏覽:571
亮甜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2:00 瀏覽:831
廣東話生日快樂祝福語 發布:2021-03-16 21:38:55 瀏覽:409
噓的短句 發布:2021-03-16 21:38:07 瀏覽: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