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故事大全 » 學古箏故事

學古箏故事

發布時間: 2020-12-22 19:35:20

❶ 關於古箏,古琴的典故

古箏

箏是戰國時的一種兵器,用於豎著揮起打敵人還有一句古話叫「箏橫為樂,立地成兵」。後來在上面加上琴弦,撥動時發現悅耳動聽,於是發展成樂器。隨著時間的推移,兵器也越來越輕便,箏這種體形龐大、質量不輕的兵器就被遺棄了。所以眼下人們見到的箏都是以樂器的形式出現的,形態優美,並附有裝飾。

古琴

西周時的鍾儀是現存記載中最早的一位專業琴人。在《詩經》等文學作品中也有大量關於琴的記載,戰國時期隨著音樂的發展,琴樂也得到了很大地發展和普及,從而涌現了大量的琴人,如伯牙與鍾子期的高山流水遇知音的精典千古傳誦。

琴作為主要的樂器,被賦予禮制修心養性的功能和審美,所謂「君子之近琴瑟,此儀節也,非以慆心也」和「士不故不撤琴瑟」。

(1)學古箏故事擴展閱讀

古箏

箏的形制為長方形木質音箱,弦架「箏柱」(即雁柱)可以自由移動,一弦一音,按五聲音階排列,最早以25弦箏為最多(分瑟為箏),唐宋時有弦十三根,後增至十六根、十八弦、二十一弦等,目前最常用的規格為二十一弦。

通常古箏的型號前用S163-21,S代表S形岳山,是王巽之與繆金林共同發明,163代表古箏長度是163厘米左右,21代表古箏弦數21根。

古琴

古琴造型優美,常見的為伏羲式、仲尼式、連珠式、落霞式、靈機式、蕉葉式、列子式、伶官式、蕉葉式、神農式、響泉式、鳳勢式、師曠式、亞額式、鍾離式(鶴鳴秋月琴)、劍式等。主要是依琴體的項、腰形制的不同而有所區分。最著名的九霄環佩就是伏羲式。

古琴一般長約三尺六寸五,象徵一年三百六十五天;面圓底扁,象徵天地;琴身與鳳身相應(也可說與人身相應)有頭、頸、肩、腰、尾、足。

❷ 學習某種藝術過程中的故事(要古箏的)!!!!

大部分學校的音樂系都是這樣。一般的音樂系沒幾個老師的。而且湊巧有會你的樂器的老師更版是權少之又少。我是吹笙的。去了學校以後學校不管我的笙。我也沒錢出去找老師學,所以就耽擱了。
學校估計會讓你改聲樂或者其他的作為主項。建議你有錢就繼續學古箏,這個以後畢業了教學生不錯。
全是手打的。不懂的還可問我

❸ 有什麼關於古箏的故事

呂布借箏脫險:袁紹聽別人讒言要除呂布,暗中在帳篷周圍布滿衛士,呂布借著彈箏,是衛士感動並陶醉在動人音樂中,放鬆了警惕,最後來了個金蟬脫殼,逃離了虎口。

❹ 古箏的故事

古箏是一件古老的民族樂器,戰國時期盛行於「秦」地,司馬遷的《史記》所記載《李斯列轉.諫逐客書》中所引資料,頗有值得我們注意的地方。李斯《諫逐客書中》述及秦國樂舞的一段說:「夫擊瓮,叩缶、彈箏、搏髀,而歌嗚嗚快耳者。真秦之聲也。鄭衛桑間,韶虞、武象者,異國之樂也。今棄叩缶、擊瓮而就症衛,退彈箏而取韶虞,若是者何也?快意當前,適觀而已矣。」
箏乃「真秦之聲也」,故而歷來就有「秦箏」之名,但是若從行文來看,又有值得我們推敲的地方,那就是「擊瓮、叩缶」與「鄭衛桑間」對舉,而「彈箏、搏髀」又與「韶於、武象」對舉,因此接下去就有「今棄叩缶,擊瓮而就鄭衛,退彈箏而取韶虞,若是者何也」的犯戒。這兒的對舉顯然不是為了文采,而所對舉的乃是「樂」於「舞」的形式和內容,所謂「鄭衛之音」,就是「桑間濮上」,乃是鄭過和衛國的民間音樂,就由此可見「叩缶、擊瓮」乃是秦國當時的民間音樂,就是「韶虞」就是「韶簫」,也就是孔子聽了後贊之為「三月不知肉味」的《韶》。
據說此樂為大虞所作。以上所指的乃是音樂;這音樂顯然不是民間音樂,而是宮廷音樂。由此可見,至遲於嬴政當政之時,秦國已用「韶簫」替代了箏,箏當時屬於宮廷所用的樂器了,它理當比缶、瓮高雅一些。至於「搏髀」,於之想對舉的乃是「武象」。這《武》,也就是《大武》,乃是樂舞,是周人歌頌武王伐紂的。由此可見,「搏髀」當是秦國的宮廷樂舞。李斯所舉之例,證明秦國宮廷所用的歌、舞、樂都是別國的,為反駁政治上不用客卿張本。其那文已經提及,李斯進呈《諫逐客書》乃是公元前237年,因此,箏在秦國的流行當是在此之前。箏的產生就相對完善也就理當比李斯書《諫逐客書》要早一些。
關於箏的命名,有兩種說法,一說乃是有瑟分劈而來,另一說乃是因發音錚錚而得名。《集韻》就持「分瑟為箏」之說:「秦俗薄惡,父子有爭瑟者,人各其半,當時名為箏」。當然除了父子爭瑟的說法而外,還有兄弟爭瑟,以及姊妹爭瑟的說法。這些大同小異的傳說也正好說明這些說法的不可靠。此外就常識而言,瑟分為二就就成了破瑟,豈能算箏?若將瑟破為二而修補成箏,恐怕遠比製作箏、瑟要難吧?另一種說法是因為其發音的性質而得名,劉熙《釋名》中「箏,施弦高,箏箏然」,就持此說。說箏因「施弦高」而發音「箏箏然」,這音色顯然乃是對瑟的音色舒緩而言的,這就把箏與瑟聯系起來了。確實,我們的民族樂器可以因樂器的來源而命名(例如胡琴),也可以因研製方法而命名(例如琵琶),更可以因為音色而得名(例如巴烏),這兒的箏因音色發音「箏(錚)箏然」,而得名也未嘗不可。從後文來看,起初的箏與瑟並不密切,這就失去了箏瑟音色對比的意義,從而使此說顯得難以使人全信。
以上所說箏的命名,也涉及到箏的起源。既然「分瑟為箏」之說不可信,那麼出事的箏呀就不是破瑟而成的了。那麼箏究竟是怎麼形成的呢?
漢.應邵《風俗通》載文:箏,「謹按《禮樂記》,五弦,築身也。今並、涼二州箏形如瑟,不知誰所改作也。或曰蒙恬所造。」
從應邵的《風俗通》所載可知,漢以前的箏其制度應為「五弦,築身」,但是當時「並(山)涼(甘肅)二州箏形如瑟」,應邵不知何人所作的改革,還記下了「蒙恬所造」的傳聞,這又是說明,漢代在西北地區已經流傳瑟形的箏了。
唐代的杜佑在《通典.樂四》中說:「箏,秦聲也。傅玄《箏賦序》曰:「以為蒙恬所造」。今觀其器,上崇似天,下平似地,中空准六合,弦柱擬十二月,設之則四象在,鼓之則五音發,斯乃仁智之器,豈蒙恬亡國之臣關思哉。並有附註說:「今清樂箏並十有二弦,他樂肯十有三弦。軋箏,以竹片潤其端而軋之。彈箏用骨爪,長寸余,以代指。」
以上兩條資料頗值得我們注意,應邵乃東漢末年(二世紀末,三世紀初)人,他所記的「五弦、築身」,乃是按照《禮樂記》的記載,並非親眼目睹,而他所見的「並、涼二州,箏形如瑟」,卻未提及其他地區箏形是否有異。唐代末年的杜佑,乃是九世紀人,他在《通典》中比較詳細地說明了當時箏完全如瑟的形制,這形制也符合正統禮器的標准。當然,杜佑同時也提出了對「蒙恬造箏」這一傳說的疑問。
箏究竟是否為蒙恬所造?近年有人認為蒙恬乃文武全才,他造箏也完全具有可能性。但是根據年代來看,蒙恬造箏並不具備這種可能性。蒙恬祖父蒙驁,死與公元前240年(秦王政七年),此時蒙恬不過是20多歲的青年,即使青年的蒙恬有制箏的才華,製成後卻要它在短短數年內就流行秦國,並成為當時秦的宮廷樂器,看來不具有這種可能。更有人說,箏乃蒙恬築長城時所造。這一說法就更不具備可能性。因為蒙恬修長城,乃是秦王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滅齊國以後之事,這比李斯呈《諫逐客書》至少要晚十六年! 亦有說蒙恬所造為「筆」,古繁體「筆」與「箏」近似,因為記載失誤,於是以訛傳訛有此說。
應邵《風俗通》說,箏乃「五弦、築身」。但「築」是什麼樣式,歷代文獻都語焉不詳。1973年,長沙馬王堆三號漢墓出土了一具漢築明器。這具築之所以說他是明器,是因為該器雖然髹以黑漆,卻是用獨木雕成。實心,不利於共鳴,若用來演奏,無法獲得足夠的音量。此外,該器通長約34厘米,用來演奏顯然太短小,而《同典》載,唐代的築長四尺三寸,漢築演變至唐代雖然有異,但相差也不至於如此懸殊。這些理由都足以證明它是明器,該器猶如有柄的小瑟,築面首位各釘以橫排竹釘,一排五個,這就與《風俗通》的記載相符。這具明器築的樣式與瑟相同,似乎又說明瑟、築、箏的樣式是極其相似的。
假如真的瑟、築、箏的樣式雷同,那麼我們只能認定箏與瑟的差別除了音色有別而外,外在的差別主要在於弦數,即:瑟有二十五與五十弦之分,而唐代的箏僅為十二弦與十三弦,當時的築也發展成為十二弦與十三弦,那麼築與箏之間的區別又在何處呢?《通雅》在箏下註明「踏步箏用骨爪,是、長寸余,以代指」;而在注築時引《釋名》的說法:「築,以竹鼓之也」。如此看來,其實、差別主要在於箏是彈撥樂器而已。當然,《通雅》還在築下註明:「似箏,細項」,這「細項」便成了築與箏形態上的主要差別。原來初試的築,是要以左手握住頸部而用右手擊奏的,故而「細項」,唐代已長四尺余,顯然無法握持,這細項看來乃是保存了舊有體制而已。《通雅》在箏這一條目下還註上了「軋箏以竹片潤其端而軋之,彈箏用骨爪。長寸余,以代指」的說明。這一注釋在於說明CHOU(手部 謅去言)與軋箏本是同一器物,其名稱的差異僅僅是一為彈奏、一為拉奏而已。
當然也有人認為中國的箏乃傳自外國。日本的田邊尚雄在他的《東洋音樂史》中就提出了箏是戰國末期從西方傳入秦國的觀點。日本的另一學者林謙三則認為田邊尚雄的論據不足。
從以上討論可知,無論是箏似築還是築似箏,箏的初試形態至今並未弄清楚。因此,箏的起源至今依然還是個謎,還需要我們繼續探求。關於箏的起源的探求,顯然是無法從文獻中尋求根據的,看來必須求助於考古的新發現。
總之,箏很可能來源於一種大竹筒製作的五弦或少於五弦的簡單樂器。年代當在春秋戰國時期或春秋戰國之前,不可能在秦始皇統一中國後的秦代。箏、築、瑟的關系,既不是分瑟為箏,也不是由築演變為箏,而很可能是箏築同源,箏瑟並存。五弦竹製箏演變為十二弦木製箏,築身筒狀共鳴結構演變為瑟身長匣形共鳴結構,可能是參照了瑟的結構而改革的。

❺ 我的成長故事作文,彈古箏

我第一次接觸到古箏是在我十歲的時候。當時聽我的老師在彈一首古箏曲專子時,我便徹屬底愛上了古箏。大人常說」小孩子不懂事,對一件事的熱情也只不過是一會兒。「我的母親卻還是為了我買一台好的古箏。當時,我真的是不懂事,又因為覺得難學,我聯系顧正市也不是特別的認真。但後來,到了13歲,我也成熟了。我慢慢地認真練習。
彈古箏的時候,我的壓力與煩惱會消失,自己沉浸在音樂的世界裡。每一次的練習帶給我安全感、溫暖和快樂。雖然有時因為在練新的曲子而面臨困難,我還是樂此不疲地練。因為當我克服那困難後,它帶來的成就感令我感到很滿足。
彈古箏,就如讀一本書一樣。根據不同的曲子,它會把你帶到不同的世界。有時把你帶到江邊看水,有時帶你到溪邊玩耍,有時帶你到山上看看山的壯觀,有時帶你去感受風的感覺,又有時把你帶到邊塞。古人曰」讀萬卷書如行萬里路「。我卻說」彈萬首曲如看萬風景「。

❻ 古箏的故事

「箏,秦聲也。傅玄《箏賦序》曰:「以為蒙恬所造」。今觀其器,上崇似天,下平似地,中空准六合,弦柱擬十二月,設之則四象在,鼓之則五音發,斯乃仁智之器,豈蒙恬亡國之臣關思哉。並有附註說:「今清樂箏並十有二弦,他樂肯十有三弦。軋箏,以竹片潤其端而軋之。彈箏用骨爪,長寸余,以代指。」
以上兩條資料頗值得我們注意,應邵乃東漢末年(二世紀末,三世紀初)人,他所記的「五弦、築身」,乃是按照《禮樂記》的記載,並非親眼目睹,而他所見的「並、涼二州,箏形如瑟」,卻未提及其他地區箏形是否有異。唐代末年的杜佑,乃是九世紀人,他在《通典》中比較詳細地說明了當時箏完全如瑟的形制,這形制也符合正統禮器的標准。當然,杜佑同時也提出了對「蒙恬造箏」這一傳說的疑問。
箏究竟是否為蒙恬所造?近年有人認為蒙恬乃文武全才,他造箏也完全具有可能性。但是根據年代來看,蒙恬造箏並不具備這種可能性。蒙恬祖父蒙驁,死與公元前240年(秦王政七年),此時蒙恬不過是20多歲的青年,即使青年的蒙恬有制箏的才華,製成後卻要它在短短數年內就流行秦國,並成為當時秦的宮廷樂器,看來不具有這種可能。更有人說,箏乃蒙恬築長城時所造。這一說法就更不具備可能性。因為蒙恬修長城,乃是秦王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滅齊國以後之事,這比李斯呈《諫逐客書》至少要晚十六年! 亦有說蒙恬所造為「筆」,古繁體「筆」與「箏」近似,因為記載失誤,於是以訛傳訛有此說。

❼ 古箏的來歷和故事

早在公元前源5世紀至公元前3世紀的戰國時代,就在當時的秦國(現今的陝西)一帶廣泛流傳,所以又叫秦箏。計算起來,它已經有2500年以上的歷史了。

《高山流水》,中國古琴曲,屬於中國十大古曲之一。傳說先秦的琴師伯牙一次在荒山野地彈琴,樵夫鍾子期竟能領會這是 描繪「峨峨兮若泰山」和「洋洋兮若江河」。伯牙驚道:「善哉,子之心而與吾心同。」鍾子期死後,伯牙痛失知音,摔琴絕弦,終生不彈,故有高山流水之曲。

(7)學古箏故事擴展閱讀

古箏又名漢箏、秦箏、瑤箏、鸞箏,是中國傳統樂器中的箏樂器,屬於彈撥樂器。它是中國獨特的、重要的民族樂器之一。

它的音色優美,音域寬廣、演奏技巧豐富,具有相當強的表現力,因此它深受廣大人民群眾的喜愛。現在也出現了小古箏、攜帶型古箏、迷你古箏、半箏、新箏、十二平均律轉調箏。古箏是一件伴隨中國悠久文化,在這肥沃的黃土地上土生土長的古老民族樂器。

屬彈撥樂器,結構由面板、雁柱(一些地段也稱之為箏碼)、琴弦、前岳山、弦釘、調音盒、琴足、後岳山、側板、出音口、底板、穿弦孔組成。

❽ 關於古箏的故事150字左右

王二小 中國少年抗日英雄。1929年生於河北省淶源縣上庄村。抗日戰爭時期,王二小的家鄉是八路軍抗日根據地,經常受到日本鬼子的「掃盪」,王二小是兒童團員,他常常一邊在山坡上放牛,一邊給八路軍放哨。1942年10月25日(農歷9月16日),日本鬼子又來「掃盪」,走到山口時迷了路。敵人看見王二小在山坡上放牛,就叫他帶路。王二小裝著聽話的樣子走在前面,為了保衛轉移躲藏的鄉親,把敵人帶進了八路軍的埋伏圈。突然,四面八方響起了槍聲,敵人知道上了當,就氣急敗壞地用刺刀挑死了王二小。機智勇敢的小英雄王二小,就這樣被日本侵略者殘酷地殺害了,犧牲在淶源縣狼牙口村,年僅13歲。正在這時候,八路軍從山上沖下來,消滅了全部敵人。 黃繼光: 攻打上甘嶺的戰斗是1952年10月14日開始的。主力部隊是我們45師的134團和135團。黃繼光當時是135團二營六連的通信員。 上甘嶺戰役打響後, 他被抽到營部當通信員。六連的戰斗任務是依次收復六號、五號、四號和零號陣地。拿下了前面的三個陣地後,六連的90多人只剩下十來個人了。19日凌晨,連長萬福來把剩餘的戰士編成三個爆破小組,對零號陣地的幾個地堡實施爆破。結果,三個爆破組輪番上陣,全部傷亡殆盡。 正在這時,黃繼光、吳三羊和肖登良沖了上去。他們三個人交替掩護爆破,很快炸掉了三個小地堡,只剩下最後一個大地堡了。這時,吳三羊犧牲了,肖登良也重傷後奄奄一息。指導員在敵照明彈的光亮上看見只剩黃繼光一個人帶著傷在運動時,連忙爬過來用機槍掩護黃繼光。黃繼光拖著受傷的腿,慢慢爬到地堡前,然後奮力投出一顆手雷。不料這個大地堡很堅固,手雷爆炸後只炸塌了地堡的小小一角。敵人的機槍依然瘋狂噴吐著火舌。這時,黃繼光的身體向機槍射孔果斷移動,用身體堵住了那條熾烈的火舌…… 董存瑞 董存瑞1929年生於河北省懷來縣的貧苦農民家庭。1945年7月參加八路軍。1947年3月加入中國共產黨。 1948年5月25日,解放軍攻打中華民國政府軍駐守的隆化城。董存瑞所在連隊負責守軍防禦重點隆化中學。據說,在沖鋒時,遭到一個橋型暗堡的猛烈火力封鎖。董存瑞便抱起炸葯包,准備進行爆破。沖至橋下後,發現橋型暗堡距地面過高,也沒有地方可以放置炸葯包。董存瑞便用手托起炸葯包,拉燃導火索,與暗堡同歸於盡。董存瑞的行為,使得他成了中國共產黨宣傳的著名戰斗英雄。在河北省隆化縣北郊,有董存瑞的墓地和紀念碑,碑上刻著朱德的題詞:「捨身為國,永垂不朽。」 劉胡蘭 劉胡蘭出生在山西文水縣雲周西村一個貧苦農民家庭,小小年紀,便對黑暗的舊社會產生了強烈的不滿。 1947年1月12日 ,劉胡蘭被國民黨軍和地主武裝抓捕了。在敵人威脅面前,她堅貞不屈,大義凜然地說:「怕死不當共產黨!」敵人沒有辦法,將同時被捕的6位革命群眾當場鍘死。但她毫不畏懼,從容地躺在鍘刀下。她以短暫的青春年華,譜寫出永生的詩篇,以不朽的精神,矗立起生命的宣言。毛主席的題詞:「生的偉大,死的光榮」。 邱少雲 邱少雲,四川銅梁。1949年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1951年參加抗美援朝。次年10月12日朝鮮三九一高地反擊戰打響之前,隨部隊潛伏在敵山腳下草叢中,等待配合大部隊進攻。不料埋伏點山草被敵燃燒彈擊中起火,為了不暴露部隊埋伏點,忍受烈火燒身,卧地不動,直到犧牲。

❾ 彈古箏學習經歷300 字

學習彈古箏已八個多月了,從剛開始的摸索階段,到後來的認識了基本的曲譜,這期間回經歷的過程答比較漫長也比較艱苦。之前彈古箏都是一味的去照著譜子彈,彈出來的曲子就好像流水帳一樣,沒有絲毫自己的感情在裡面。今天和老師探討了一下這個問題,到底怎麼樣才能把自己的感情加到曲子裡面呢?老師說等你完全脫離譜子的時候,你就自然會將自己的感情融入其中了。但是這需要對曲譜足夠的熟練,對琴弦相當的熟悉,還需要下苦功夫才行啊。我試著不看譜子去彈傷心太平洋和青花瓷,試著慢慢地加進自己的感情,似乎有了點感覺,比之前一味的流水賬強多了。
手指要做到收放自如,有相當的力度。哎,還需要磨練阿。看著老師飽含深情的彈出笑紅塵,相見難別亦難,真的很佩服,也希望自己有一天能達到老師的水平。加油嘍!

❿ 古箏的歷史故事

古箏是古老的民族樂器,結構由面板、雁柱、琴弦、前岳山、弦釘、調音盒、琴足、後岳山、側板、出音口、底板、穿弦孔組成;箏的形制為長方形木質音箱,弦架「箏柱」(即雁柱)可以自由移動,一弦一音,按五聲音階排列,最早以25弦箏為最多(分瑟為箏),唐宋時有弦十三根,後增至十六根、十八弦、二十一弦等,目前最常用的規格為二十一弦;通常古箏的型號前用S163-21,S代表S形岳山,是王巽之與繆金林共同發明,163代表古箏長度是163厘米左右,21代表古箏弦數21根;同名人物有中國女子體操隊隊員;古箏培訓學校。【古箏/漢箏】:即漢箏/古箏 是漢族箏樂器的名字 是漢族的民族傳統樂器 另外還有蒙古族的【蒙古箏/雅托葛】 朝鮮族的【朝鮮箏/伽倻琴】 而【朝鮮箏/伽倻琴】與漢箏(古箏)淵源頗深。 【蒙古箏】即雅托葛,流行在我國錫林郭勒、伊克昭盟一帶古老的民族樂器,表現力十分豐富;其結構、定弦法、演奏風格均區別於漢族古箏。 【朝鮮箏】即伽倻琴,相傳是伽倻國嘉悉王仿照中國漢箏製成。形制與箏差不多,也是一弦一柱,現使用的伽倻琴有二十一弦,音階排列有七聲及五聲兩種,所用右彈左按的技法基本和漢箏基本一致。既可以獨奏、重奏、合奏,還可以彈唱。 據《三國史記》記載:「伽倻國嘉實王制十二弦琴。以象十二月之律。乃命於勒制其曲。」 「伽倻琴亦法中國樂部箏而為之。......伽倻琴,雖與箏制度小異,而大概似之。」 註:《三國史記》(

熱點內容
古代勵志的名言 發布:2021-03-16 21:50:46 瀏覽:209
形容兒孫繞膝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9:35 瀏覽:878
席慕蓉賞析印記 發布:2021-03-16 21:48:26 瀏覽:311
權力很大含有手的成語 發布:2021-03-16 21:48:22 瀏覽:584
能聽的兒童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8:15 瀏覽:285
關於足球的詩歌詞句 發布:2021-03-16 21:47:40 瀏覽:870
拖拉機的古詩 發布:2021-03-16 21:42:53 瀏覽:571
亮甜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2:00 瀏覽:831
廣東話生日快樂祝福語 發布:2021-03-16 21:38:55 瀏覽:409
噓的短句 發布:2021-03-16 21:38:07 瀏覽: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