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故事大全 » 勤儉節約的故事

勤儉節約的故事

發布時間: 2020-12-22 03:52:20

1. 古代關於勤儉節約的事例

1、賣狗嫁女

東晉有個大官叫吳隱之,他幼年喪父,跟母親艱難度日,養成了勤儉樸素的習慣。做官後,他依然厭惡奢華,不肯搬進朝廷給他准備的官府,多年來全家只住在幾間茅草房裡。後來,他的女兒出嫁,人們想他一定會好好操辦一下,誰知大喜這天,吳家仍然冷冷清清。

謝石將軍的管家前來賀喜,看到一個僕人牽著一條狗走出來。管家問道:「你家小姐今天出嫁,怎麼一點籌辦的樣子都沒有?」

僕人皺著眉說:「別提了,我家主人太過分節儉了,小姐今天出嫁,主人昨天晚上才吩咐准備。我原以為這回主人該破費一下了,誰知主人竟叫我今天早晨到集市上去把這條狗賣掉,用賣狗的錢再去置辦東西。你說,一條狗能賣多少錢,我看平民百姓嫁女兒也比我家主人氣派啊!」

管家感嘆道:「人人都說吳大人是少有的清官,看來真是名不虛傳」

2、蘇軾之房梁掛錢

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蘇軾21歲中進士,前後共做了40年的官,做官期間他總是注意節儉,常常精打細算過日子。公元1080年,蘇軾被降職貶官來到黃州,由於薪俸減少了許多,他窮得過不了日子,後來在朋友的幫助下,弄到一塊地,便自己耕種起來。

為了不亂花一文錢,他還實行計劃開支:先把所有的錢計算出來,然後平均分成12份,每月用一份;每份中又平均分成30小份,每天只用一小份。錢全部分好後,按份掛在房樑上,每天清晨取下一包,作為全天的生活開支。拿到錢後,他還要仔細權衡,能不買的東西堅決不買,只准剩餘,不準超支。

積攢下來的錢,蘇軾把它們存在一個竹筒里,以備意外之需。

3、朱元璋的節約精神

出身貧苦農家,十分倡導節儉。明朝建立後,按計劃要在南京營建宮室。負責工程的人將圖樣送給他審定,他當即把雕琢考究的部分全去掉了。工程竣工後,他叫人在牆壁上畫了許多怵目驚心的歷史故事做裝飾,讓自己時刻不忘歷史教訓。

有個官員想用好看的石頭鋪設宮殿地面,被他當場狠狠地教訓了一頓。 朱元璋的車輿器具服用等物,按慣例該用金飾的,均以銅代替。他命令太監在皇宮牆邊種菜,織造麻鞋、竹簽自用,規定諸王子出城稍遠,要騎馬十分之七,步行十分之三。

有個內侍穿著新靴子在雨中行路,被朱元璋發現了,氣得他痛哭了一頓。一個散騎舍人穿了件十分華麗的新衣服,朱元璋問他:「這衣服多少錢?」舍人回道:「五百貫。」朱元璋痛心地說:「五百貫是數口之家的農夫一年的費用,而你卻用來做一件衣服。如此驕奢,實在是太糟蹋東西了「。

4、趙匡胤的節約

趙匡胤教女儉朴"天上神仙府,人間帝王家"。作為皇帝就應說是人間最富有的,金銀財寶任其享用。但是宋朝開國皇帝宋太祖趙匡胤卻不但生活儉朴,反對奢侈浪費,還嚴格教育子女在生活上也講究儉朴。

5、季文子的故事

季文子出身於三世為相的家庭,是春秋時代魯國的貴族、著名的外交家,為官30多年。他一生儉朴,以節儉為生存的根本,並且要求家人也過儉朴的生活。他穿衣只求樸素整潔,除了朝服以外沒有幾件像樣的衣服,每次外出,所乘坐的車馬也極其簡單。

見他如此節儉,有個叫仲孫它的人就勸季文子說:「你身為上卿,德高望重,但聽說你在家裡不準妻妾穿絲綢衣服,也不用糧食喂馬。你自己也不注重容貌服飾,這樣不是顯得太寒酸,讓別國的人笑話您嗎?您為什麼不改變一下這種生活方式呢?這於己於國都有好處,何樂而不為呢?「

季文子聽後淡然一笑,對那人嚴肅地說:「我也期望把家裡布置得豪華典雅,但是看看我們國家的百姓,還有許多人吃著粗糙得難以下咽的食物,穿著破舊不堪的衣服,想到這些,我怎能忍心去為自己添置家產呢!

說得仲孫它滿臉羞愧之色,同時也使得他內心對季文子更加敬重。此後,他也效仿季文子,十分注重生活的簡朴,妻妾只穿用普通布做成的衣服,家裡的馬匹也只是用谷糠、雜草來喂養。

2. 名人勤儉節約的故事

名人勤儉節約的故事:

1、伊麗莎白二世是英國的女王,她經常說的一句英國諺語是:「節約便士,英鎊自來。」每天深夜她都親自熄滅白金漢宮小廳堂和走廊的燈,她堅持皇家用的牙膏要擠到一點不剩。

2、日本豐田汽車公司,號稱「車到山前必有路,有路必有豐田車」,他們在成本管理上從一點一滴做起,勞保手套破了要一隻一隻的換,辦公紙用了正面還要用反面,廁所的水箱里放一塊磚用來節水。一個貴為一國之尊、一個是世界著名的跨國公司,節約意識竟如此強烈,令人贊嘆。

3、艱苦奮斗、勤儉節約是我國的優良傳統,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率先為我們作出了榜樣。在毛主席生前用過的一百多件日常生活用品中,就有一件穿過20 多年,已補過73次的睡衣。

4、朱元璋給皇後過生日時,只用紅蘿卜和小蔥豆腐湯,宴請眾官員。而且約法三章,今後不論誰擺宴席,只許四菜一湯,誰若違反,嚴懲不貸。

5、趙匡胤教女儉朴"天上神仙府,人間帝王家"。作為一國之主皇帝應該說是人間最富有的,金銀財寶任其享用。可是宋朝開國皇帝宋太祖趙匡胤卻不但生活儉朴,反對奢侈浪費,還嚴格教育子女生活上也講究儉朴。

拓展內容:

勤儉節約的意思是勤勞而節儉,形容工作勤勞,生活節儉。出自路遙《平凡的世界》第五卷第一章:「因而形成了既敢山吃海喝,又能勤儉節約的雙重生活方式。」歷史上有許多名人都有關於勤儉節約的感人小故事。勤儉節約可以是,節約吃穿用度。

3. 有關名人勤勞節儉的故事

故事一:

毛澤東主席一生粗茶淡飯,睡硬板床,穿粗布衣,生活極為簡朴,一件睡衣竟然補了73次、穿了20年。經濟困難時期,他自己主動減薪、降低生活標准,不吃魚肉、水果。

上世紀60年代,有一次他召開會議到中午還沒有結束,他留大家吃午飯,餐桌上也是一大盆肉丸熬白菜、幾小碟鹹菜,主食是燒餅。

故事二:

周恩來總理一貫倡導勤儉建國、艱苦奮斗,他勤儉節約的故事,婦孺皆知,成為美談。1962年夏,周總理到遼寧省視察工作,剛一住下,他就從口袋裡掏出一張紙,交給負責接待的同志,說:「上面寫的東西都不能做。」原來,這張單子開著20多種禁吃的菜名,雞鴨魚肉之類都包括在內。

故事三:

共產主義戰士雷鋒在生活中處處注意節約,他參軍後,每月領到的津貼費,除了交團費,買書等必需的生活日用品外,其它的全部存入了儲蓄所。他的襪子總是補了穿,穿了又補。變得面目全非了還捨不得買雙新的。

搪瓷臉盆和洗口杯有許多疤子,還不願意丟掉另買。他的內衣也補了許多補丁。但部隊發夏裝時,按規定每人可領兩套單軍裝,兩件襯衣、兩雙鞋,而雷鋒卻只領一份,說是是「夠穿了」。

故事四:

蘇軾被降職貶官來到黃州,由於薪俸減少了許多,他窮得過不了日子,後來在朋友的幫助下,弄到一塊地,便自己耕種起來。為了不亂花一文錢,他還實行計劃開支:先把所有的錢計算出來,然後平均分成12份,每月用一份;每份中又平均分成30小份,每天只用一小份。

錢全部分好後,按份掛在房樑上,每天清晨取下一包,作為全天的生活開支。拿到一小份錢後,他還要仔細權衡,能不買的東西堅決不買,只准剩餘,不準超支。積攢下來的錢,蘇軾把它們存在一個竹筒里,以備意外之需。

故事五:

朱德的飲食非常簡單。據他的廚師回憶,工作日里,康克清在機關食堂吃飯,在家吃飯的只有朱德自己。每頓的飯菜只不過是一碗米飯、三盤小菜、一個湯。三盤菜里,一盤半葷半素的菜,一盤素菜,還有一盤常常是他親手腌制的泡菜。湯就是普通的雞蛋湯或青菜湯。晚飯就更為簡單。

有時來了客人,最多是讓廚師多做一兩個菜,從不鋪張浪費。朱德曾經告誡廚師:「我們這些人過去都是農民,是吃粗糧、小菜長大的,身體也很健康。

我不讓你每天做大魚大肉,不是怕花錢,主要是要養成儉朴的習慣,一切從六億人民出發,生活上不要太超乎老百姓生活水平之上。艱苦樸素、勤儉節約是朱德終其一生都在堅守和倡導的優良作風。

4. 勤儉節約的傳統美德故事

周恩來總理勤儉節約的故事,婦孺皆知,成為美談。他一貫倡導勤儉建國、艱苦奮斗,要求「一切招待必須是國貨必須節約樸素,切忌鋪張華麗、有失革命精神和艱苦奮斗的作風」。朱光亞同志曾回憶過這樣一則故事:1961年12月4日召集專門委員會對當時第二機械工業部的一個規劃進行審議,會議從上午開到中午還沒結束,周總理留大家吃午飯。餐桌上是一大盆肉丸熬白菜、豆腐,四周擺幾小碟鹹菜和燒餅。周總理同大家同桌就餐,吃同樣的飯菜。這個故事至今聽來讓人覺得很有教育意義。
在生活條件大大改善的今天,一些同志頭腦中的節約意識漸漸淡化了。現實生活中,有失革命精神和艱苦奮斗作風的現象不為鮮見。然而一些同志卻不以為然,在有的人看來,勤儉節約、艱苦奮斗是過去戰爭年代和艱苦歲月提出的特殊要求,現在條件和環境改變了,再提倡這個就不合時宜了;有的認為,是否艱苦樸素是個人生活的小事,吃點、喝點、玩點無礙大局,沒有必要看得那麼重,要求得那麼嚴;還有的認為,時下人們生活講質量、吃穿講檔次,國家也提倡和鼓勵消費,「慷慨花錢」是為國家經濟建設做貢獻。這些認識與共產黨人的人生觀、價值觀是不相符的。
崇尚儉朴、反對奢華、艱苦奮斗歷來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也是我黨始終堅持和倡導的優良作風和克敵制勝的法寶。當年,美國記者斯諾在延安看到毛澤東等中共中央領導人吃的是粗糙的小米飯,穿的是用繳獲的降落傘改制的背心,住的是簡陋的窯洞,他感慨地稱贊這是存在於共產黨人身上的「東方魔力」,並斷言這種力量是「興國之光」。我國正是靠這種力量不斷走向強大的。全國革命勝利前夕,毛澤東同志高瞻遠矚地要求全黨同志務必繼續地保持謙虛謹慎、不驕不躁的作風,務必繼續地保持艱苦奮斗的作風。黨的十六大閉幕不久,胡錦濤總書記和中央書記處的同志到革命聖地西柏坡學習考察,號召全黨同志特別是領導幹部要牢記「兩個務必」,帶頭艱苦奮斗。
勤儉節約、艱苦奮斗的優良作風,不僅在革命戰爭歲月和新中國成立初期「 一窮二白」的條件下需要堅持,今天全面建設小康社會仍然需要堅持。應當看到,雖然我國的現代化建設取得了很大成就,但我國仍然是發展中國家。要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需要進行長時期奮斗。即使在我國實現了小康,富裕了,但我國人口眾多,自然資源相對不足的國情,也不允許坐享其成,奢侈浪費。聚沙成塔,積少成多,鋪張浪費給國家帶來的損失是不可估量的。著名抗日愛國將領續范亭在一首《五百字詩》里寫得好:「節約莫怠慢,積少成千萬,一粒米如珠,一菜不許爛。」「節約雖有限,萬合是十石,細流成江河,沖破東海岸。」滴水匯成河,粒米攢成筐。可見,節約是強大力量的儲蓄!事實證明,任何一個國家一個民族,如果驕奢淫逸成風,享樂主義盛行,就沒有希望。

5. 名人勤儉節約的小故事

毛澤東要求別人的自己首先做到。他一生粗茶淡飯,睡硬板床,穿粗布衣,生活極為簡朴,一件睡衣竟然補了73次、穿了20年。經濟困難時期,他自己主動減薪、降低生活標准,不吃魚肉、水果。上世紀60年代,有一次他召開會議到中午還沒有結束,他留大家吃午飯,餐桌上一大盆肉丸熬白菜、幾小碟鹹菜,主食是燒餅。偉人在勤儉節約方面為國人做出了表率。
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經常說的一句英國諺語是「節約便士,英鎊自來」,每天深夜她都親自熄滅白金漢宮小廳堂和走廊的燈,她堅持皇家用的牙膏要擠到一點不剩。號稱「車到山前必有路,有路必有豐田車」的日本豐田公司,在成本管理上從一點一滴做起,勞保手套破了要一隻一隻的換,辦公紙用了正面還要用反面,廁所的水箱里放一塊磚用來節水。一個貴為一國之尊、一個是世界著名的跨國公司,節約意識竟如此強烈,令人贊嘆。
周恩來:在他當總理的期間,有一天,他的妻子覺得他的毛巾爛了,就把它丟了。但周恩來又千方百計的找回來,因為他認為國家正在發展期間,不浪費要從小事做起
毛主席困難時帶頭不吃肉,周總理穿百衲睡衣,朱老總踏補丁布鞋,鄧小平喝綠豆稀飯。說實話,光靠他們這些節儉省不下幾個銅板。國家再窮,領導人穿衣吃飯的花消還是足夠的。偉人節儉,是在彰顯一種精神,倡導一種作風,引領一種風氣。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老子把儉譽為人間三寶之一,提出「儉,故能廣」。「上有所好,下必甚焉」。領導人大手大腳,浪費鋪張,社會勢必盛行奢靡之風。鄧小平曾這樣嚴厲告誡:「今天的問題復雜得很,僅靠幾個章程、幾個法令、幾個辦法辦事是不行的」;「節約也要有積極性,如果沒有地方的積極性,就不可能節約,就要發生浪費。」他的批評直指要害,節約不能靠命令主義,搞形式主義,而要從上到下積極養成節約的良好習慣。
鄧小平厲行節儉伴隨他三落三起的一生,有許多感人的細節,魅力無窮,再三回味。「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半絲半縷,恆念物力維艱」。現在一些先闊起來的人已把節儉看作小氣摳門,把浪費當成促進消費。但是這些人完全忘記了我們資源匱乏的國情。我國耕地、淡水、森林、石油和天然氣等重要資源的人均佔有量,分別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1/3、1/4、1/5、1/10和1/22。在全國六百多個城市中,已有四百多個供水不足。「天育物有時,地生財有限,而人之欲無極。以有時有限奉無極之欲,而法制不生其間,則必物暴殄而財乏用矣。」這是唐朝詩人白居易的資源危機觀。厲行節儉,是應對資源短缺的最重要的選擇。今天,深感水荒、電荒、煤荒、油荒切膚之痛的我們,應比白居易更加具有節儉的緊迫感,深深感到領袖們厲行節儉的細節魅力的永存

6. 勤儉節約的故事

歷史上,古今中外勤儉節約的故事不勝枚舉。毛澤東要求別人的自己首先做到。他一生粗茶版淡飯,權睡硬板床,穿粗布衣,生活極為簡朴,一件睡衣竟然補了73次、穿了20年。經濟困難時期,他自己主動減薪、降低生活標准,不吃魚肉、水果。上世紀60年代,有一次他召開會議到中午還沒有結束,他留大家吃午飯,餐桌上一大盆肉丸熬白菜、幾小碟鹹菜,主食是燒餅。偉人在勤儉節約方面為國人做出了表率。

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經常說的一句英國諺語是「節約便士,英鎊自來」,每天深夜她都親自熄滅白金漢宮小廳堂和走廊的燈,她堅持皇家用的牙膏要擠到一點不剩。號稱「車到山前必有路,有路必有豐田車」的日本豐田公司,在成本管理上從一點一滴做起,勞保手套破了要一隻一隻的換,辦公紙用了正面還要用反面,廁所的水箱里放一塊磚用來節水。一個貴為一國之尊、一個是世界著名的跨國公司,節約意識竟如此強烈,令人贊嘆。

7. 勤儉節約的故事100字

一個星期天,雷鋒叔叔的戰友王大力把所有戰士們的襪子和衣服都洗了,雷鋒叔叔正專在晾衣服時,發現屬自己的舊襪子不見了,他就到處尋找。這時,王大力說:"雷鋒,你有那麼多存款,還這么捨不得買一雙襪子。你瞧,你這雙襪子穿在腳上不嫌得難受?"雷鋒叔叔說:"只要不耽誤我的工作就可以啦!"王大力又說:"那你不覺得難看嗎?""咱們軍人不是把襪子穿給別人看的。"這幾句話,就已經體現出了雷鋒叔叔的節約精神。他每個月只有6元錢獎金,他卻把錢存在銀行,一年一年過去了,雷鋒把省下來的錢全都捐給災區人民,可是他自己卻捨不得買新襪子。雷鋒是多麼節約啊

8. 關於勤儉節約的小故事,越短越好!

1、毛澤東

毛澤東要求別人的自己首先做到。他一生粗茶淡飯,睡硬板床,穿粗布衣,生活極為簡朴,一件睡衣竟然補了73次、穿了20年。經濟困難時期,他自己主動減薪、降低生活標准,不吃魚肉、水果。上世紀60年代,有一次他召開會議到中午還沒有結束,他留大家吃午飯,餐桌上也是一大盆肉丸熬白菜、幾小碟鹹菜,主食是燒餅。偉人在勤儉節約方面為國人做出了表率。

2、趙匡胤

趙匡胤教女儉朴 "天上神仙府,人間帝王家"。作為一國之主皇帝應該說是人間最富有的,金銀財寶任其享用。可是宋朝開國皇帝宋太祖趙匡胤卻不但生活儉朴,反對奢侈浪費,還嚴格教育子女生活上也講究儉朴。

3、朱元璋

朱元璋的故鄉鳳陽,還流傳著四菜一湯的歌謠:『皇帝請客,四菜一湯,蘿卜韭菜,著實甜香;小蔥豆腐,好處深長,一清二白,貪官心慌。』朱元璋給皇後過生日時,只用紅蘿卜、韭菜,青菜兩碗,小蔥豆腐湯,宴請眾官員。而且約法三章:今後不論誰擺宴席,只許四菜一湯,誰若違反,嚴懲不貸。

4、比爾·蓋茨

有一次,比爾·蓋茨和一位朋友開車去希爾頓飯店。到了飯店前,發現停了很多車,車位很緊張,而旁邊的貴賓車位卻空著不少。朋友建議把車停在那兒。 「噢,這要花12美元,可不是個好價錢。」蓋茨說。「我來付。」朋友堅持道。

「這可不是個好主意,他們超值收費。」 在蓋茨的堅持下,他們最終還是找了個普通車位。 蓋茨最討厭物不等值,對應花的錢,他從不小氣,看看他這些年為慈善機構捐款的數字就知道了。

5、蘇軾之房梁掛錢的故事

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蘇軾21歲中進士,前後共做了40年的官,做官期間他總是注意節儉,常常精打細算過日子。公元1080年,蘇軾被降職貶官來到黃州,由於薪俸減少了許多,他窮得過不了日子,後來在朋友的幫助下,弄到一塊地,便自己耕種起來。為了不亂花一文錢,他還實行計劃開支:先把所有的錢計算出來,然後平均分成12份,每月用一份。每份中又平均分成30小份,每天只用一小份。

錢全部分好後,按份掛在房樑上,每天清晨取下一包,作為全天的生活開支。拿到一小份錢後,他還要仔細權衡,能不買的東西堅決不買,只准剩餘,不準超支。積攢下來的錢,蘇軾把它們存在一個竹筒里,以備意外之需。

6、東晉有個大官叫吳隱之,他幼年喪父,跟母親艱難度日,養成了勤儉樸素的習慣。做官後,他依然厭惡奢華,不肯搬進朝廷給他准備的官府,多年來全家只住在幾間茅草房裡。之後,他的女兒出嫁,人們想他必須會好好操辦一下,誰知大喜這天,吳家仍然冷冷清清。

謝石將軍的管家前來賀喜,看到一個僕人牽著一條狗走出來。管家問道:「你家小姐這天出嫁,怎樣一點籌辦的樣貌都沒有?」

僕人皺著眉說:「別提了,我家主人太過分節儉了,小姐這天出嫁,主人昨日晚上才吩咐准備。我原以為這回主人該破費一下了,誰知主人竟叫我這天早晨到集市上去把這條狗賣掉,用賣狗的錢再去置辦東西。你說,一條狗能賣多少錢,我看平民百姓嫁女兒也比我家主人氣派啊!」管家感嘆道:「人人都說吳大人是少有的清官,看來真是名不虛傳。」

7、季文子出身於三世為相的家庭,是春秋時代魯國的貴族、著名的外交家,為官30多年。他一生儉朴,以節儉為立身的根本,並且要求家人也過儉朴的生活。他穿衣只求樸素整潔,除了朝服以外沒有幾件像樣的衣服,每次外出,所乘坐的車馬也極其簡單。

見他如此節儉,有個叫仲孫它的人就勸季文子說:「你身為上卿,德高望重,但聽說你在家裡不準妻妾穿絲綢衣服,也不用糧食喂馬。你自己也不注重容貌服飾,這樣不是顯得太寒酸,讓別國的人笑話您嗎這樣做也有損於我們國家的體面,人家會說魯國的上卿過的是一種什麼樣的日子啊。

您為什麼不改變一下這種生活方式呢這於己於國都有好處,何樂而不為呢」季文子聽後淡然一笑,對那人嚴肅地說:我也期望把家裡布置得豪華典雅,但是看看我們國家的百姓,還有許多人吃著粗糙得難以下咽的食物,穿著破舊不堪的衣服,還有人正在受凍挨餓。

想到這些,我怎能忍心去為自己添置家產呢如果平民百姓都粗茶敝衣,而我則妝扮妻妾,精養糧馬,這哪裡還有為官的良心!況且,我聽說一個國家的國強與光榮,只能透過臣民的高潔品行表現出來,並不是以他們擁有美艷的妻妾和良驥駿馬來評定的。

既如此,我又怎能理解你的推薦呢廣這一番話,說得仲孫它滿臉羞愧之色,同時也使得他內心對季文子更加敬重。此後,他也效仿季文子,十分注重生活的簡朴,妻妾只穿用普通布做成的衣服,家裡的馬匹也只是用谷糠、雜草來喂養。

9. 關於勤儉節約的小故事

1、毛澤東

毛澤東要求別人的自己首先做到。他一生粗茶淡飯,睡硬板床,穿粗布衣,生活極為簡朴,一件睡衣竟然補了73次、穿了20年。經濟困難時期,他自己主動減薪、降低生活標准,不吃魚肉、水果。上世紀60年代,有一次他召開會議到中午還沒有結束,他留大家吃午飯,餐桌上也是一大盆肉丸熬白菜、幾小碟鹹菜,主食是燒餅。偉人在勤儉節約方面為國人做出了表率。

2、雷鋒的節約精神

共產主義戰士雷鋒在生活中處處注意節約,他參軍後,每月領到的津貼費 ,除了交團費,買書等必需的生活日用品外,其它的全部存入了儲蓄所。他的襪子總是補了 穿,穿了又補。變得面目全非了還捨不得買雙新的。

搪瓷臉盆和洗口杯有許多疤子,還不願 意丟掉另買。他的內衣也補了許多補丁。但部隊發夏裝時,按規定每人可領兩套單軍裝,兩 件襯衣、兩雙鞋,而雷鋒卻只領一份,說是是「夠穿了」。

3、朱元璋

朱元璋的故鄉鳳陽,還流傳著四菜一湯的歌謠:『皇帝請客,四菜一湯,蘿卜韭菜,著實甜香;小蔥豆腐,好處深長,一清二白,貪官心慌。』朱元璋給皇後過生日時,只用紅蘿卜、韭菜,青菜兩碗,小蔥豆腐湯,宴請眾官員。而且約法三章:今後不論誰擺宴席,只許四菜一湯,誰若違反,嚴懲不貸。

4、吳明華的故事

吳明華的領導阮德俊說:「老吳十分注重節約,時刻懷著主人翁的心態,愛惜支隊、大隊財產,大到電子警察設備,小到護欄上的一顆螺絲釘,『只要能修的,決不能去換新的』,這是他生前經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

5、華僑領袖陳嘉庚儉朴過日子

陳嘉庚重勤儉、重公益的良好家風對集美區的族人都產生了深刻影響。陳新傑,是集美區的一個退休小學教師。上個世紀80年代,全家人僅靠他每月20多元收入養活,經常是「買5分錢的油菜,一家人分成兩頓吃」。

即便如此,1984年,陳新傑匿名向廈門市少年兒童基金會一筆就捐出了20元,差不多是他一個月的工資。自此,陳新傑生活中克勤克儉卻慷慨捐資公益事業的行為,持續到現在已經30多年。

10. 關於勤儉節約的故事

趙州禪師已經名滿天下了,當時有做官的弟子要給他送名貴的禪床,他不要,只用已經瘸腿的破舊床,床腿用繩子捆住好幾處地方。

(虛雲法師的故事)有一次,我和齊賢師一起在老和尚那裡吃稀飯,吃到了那種又苦又澀的紅薯皮,便揀出來放在桌邊上。老和尚看到時默不作聲,待吃過稀飯後,他老人家卻一聲不響地把那些紅薯皮撿起來都吃掉了。當時我們倆目睹那情景,心裡感到很慚愧、很難過。從此以後,再也不敢不吃紅薯皮了。

事後,我們問他說:「您老人家都這么大年紀了,而那些紅薯皮好苦啊!你怎麼還吃得下去呢?」老和尚嘆了一口氣,對我們說:「這是糧食啊!只可以吃,不可以糟塌呀。」

又有一次,江西省宗教事務處處長張先生,到山上來探望老和尚。老和尚自己加了幾道菜,請他吃午飯。張處長始終是個在家人,不懂得惜福。當他在吃飯時,掉了好幾粒米飯在地上,老和尚看見了也不說話。等吃完飯後,他才自己彎下腰來,一粒粒地把那些米飯從地上撿起來,放進口裡吃下去。使得那位張處長面紅耳赤,很不自在。他一再勸老和尚說:「老和尚,那些米飯已掉在地上弄臟了,不能吃了。」老和尚說:「不要緊啊!這些都是糧食,一粒也不能糟塌的。」處長又說:「你老人家的生活要改善一下啊!」老和尚答:「就是這樣,我已經很好了。」

......................

名言警句編輯
奢者狼藉儉者安,一凶一吉在眼前。 (白居易)
誰在平日節衣縮食,在窮困時就容易渡過難關;誰在富足時豪華奢侈,在窮困時就會死於飢寒。(薩迪)
儉是你一生中食之不完的美筵(愛迪生)
清貧,潔白樸素的生活,正是我們革命者能夠戰勝許多困難的地方! (方誌敏)
不戚戚於貧賤,不汲汲於富貴。(陶淵明)
金錢這種東西,只要能解決個人的生活就行,若是過多了,它會成為遏制人類才能的禍害。
能吏尋常見,公廉第一難。 [金]元好問《元遺山集》 註解:有本事的官吏經常可以看到,但能做到公正廉明就非常難了。
廉者,民之表也;貪者,民之賊也。 [宋]包拯《乞不用贓吏疏》 註解:廉潔的官吏,是人民的表率;貪贓的官吏,是人民的盜賊。
文臣不愛錢,武臣不惜死,天下太平矣。 [宋]岳飛註解:文官清正廉潔,武將拚死報國,這樣國家就可以太平了。
世路無如貪欲險,幾人到此誤平生。 [宋]朱熹註解:世上的路沒有比貪欲更險惡的,多少人都是因此誤了一生。
欲雖不可去,求可節也。 [戰國]《荀子·正名》 註解:人的慾望雖然是不能消滅的,但對慾望的追求是可以節制的。
歷覽前賢國與家,成由勤儉破由奢。 [唐]李商隱《詠史》 註解:遍觀歷代聖賢治國治家的經驗教訓,成功皆因勤儉,敗亡皆因奢侈。
憂勞可以興國,逸豫可以亡身。 [宋]歐陽修《五代史伶官傳序》 註解:憂患勞苦,可以使國家興盛;一味貪圖安逸享樂,就可以葬送自身。
物必先腐也,而後蟲生之;人必先疑也,而後讒入之。 [宋]蘇軾《范增論》 註解:東西一定是自己先腐爛,蛀蟲才能生出來。人一定是先產生疑心,以後讒言才能聽進去。
財能使人貪,色能使人嗜,名能使人矜,勢能使人倚。四患既都去,豈在塵埃里? [宋]邵雍《男子吟》 註解:錢財使人貪婪,美色使人沉溺,名聲使人驕傲,權勢使人專橫。一個須眉男子,如若能夠免去財、色、名、勢這四種禍患,難道他還會是世上的普通人嗎?
養心莫善於寡慾。 [戰國]孟子 註解:修身養性最好的辦法就是減少各種慾望。
窮不忘操,貴不忘道。 [唐]皮日休《六箴序》 註解:人雖然不得志,不能忘記操守;地位高了,不能忘記正道。
上有好者,下必有甚焉者矣。 [戰國]《孟子·騰文公上》 註解:上面的人有什麼喜好,下面的人常常仿效,而且往往搞得更厲害。
治官事則不營私家,在公家則不言利。 [漢]劉向《說苑·至公》 註解:給公家做事,不能考慮個人的事,就不能講私利。
政在去私,私不去則公道亡。 [晉]傅玄註解:主持政務關鍵在於去掉私心,否則就沒有公道可言了。
君子先擇而後交,小人先效而後擇。 [隋]王通《文中子·魏相》 註解:品德高尚的人交朋友,先加選擇,然後再交往;小人卻不同,一見如故,顯得異常親熱,然後才去選擇自己所需要的人。

熱點內容
古代勵志的名言 發布:2021-03-16 21:50:46 瀏覽:209
形容兒孫繞膝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9:35 瀏覽:878
席慕蓉賞析印記 發布:2021-03-16 21:48:26 瀏覽:311
權力很大含有手的成語 發布:2021-03-16 21:48:22 瀏覽:584
能聽的兒童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8:15 瀏覽:285
關於足球的詩歌詞句 發布:2021-03-16 21:47:40 瀏覽:870
拖拉機的古詩 發布:2021-03-16 21:42:53 瀏覽:571
亮甜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2:00 瀏覽:831
廣東話生日快樂祝福語 發布:2021-03-16 21:38:55 瀏覽:409
噓的短句 發布:2021-03-16 21:38:07 瀏覽: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