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故事大全 » 山海關的歷史故事

山海關的歷史故事

發布時間: 2020-12-22 03:45:13

『壹』 有關 山海關王家大院的 歷史來歷

王家大院乃清咸豐年間興建,主人曾是山西鹽商。相傳,一代佳人陳圓圓曾在山版海關王家大院原址權小住。

王家大院號稱萬里長城第一家,王家興起於咸豐年間,曾富甲一方,號稱山海關:「南半城」。
吳三桂鎮守山海關時,曾與陳圓圓在此小住。據史料記載,

李自成兵臨京城時,吳三桂在馳援的路上,明朝就已滅亡,

原本他是想向李自城投降的,但當他聽說陳圓圓被劉宗敏

佔有後,就怒向滿清投降,引清兵入關。所以就有了吳偉業

的「慟哭六軍盡縞素,沖冠一怒為紅顏」句。

自古英雄多氣短

為擁美人丟江山

床弟演繹天下事

不知誰敢惹紅顏

『貳』 山海關有何歷史

歷史

山海關北靠燕山,南臨渤海,扼守華北與東北之間狹長的陸路交通要道,地勢險要,自古以來就是兵家必爭之地。商朝時,屬孤竹;周朝時,屬燕地;秦、漢時,屬遼西郡。北齊和隋唐時都在這一帶修建過城關,今日在撫寧石門寨,仍可看見北齊長城遺址,隋文帝時,設置榆關,元朝時稱遷民鎮。

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大將徐達修築長城,在此設立關城,因位於燕山與渤海之間,故取「山」、「海」二字而得名「山海關」,歸隸永平府管轄。嘉靖年間,薊鎮總兵戚繼光重修了山海關及附近的長城段——角山長城。在關城以北修築了北翼城,以東的歡喜嶺(又名凄惶嶺)上修築了威遠城。

崇禎年間,兵部尚書孫承宗在關城以南及海邊修築了南翼城和寧海城。寧海城背接長城,高3丈,周長1里,從陸地直插海中,狀似龍首,故稱「老龍頭」。此外還有城堡、水關、墩台等多處,星羅棋布,相互呼應。以上共同組成了布局合理、層次分明、嚴密堅固的山海關防禦體系,歷來是中國最緊要的軍事重鎮之一。

明人概括山海關的戰略,「內拱神京,外捍夷虜,最契緊處」。樞輔大學士孫承宗指出:「關門系天下安危」。天啟二年(1622年)有兵力七萬九千八百六十九人,馬一萬二千七百六十匹,次年,馬步兵員已達十萬。御史汪裕疏言:山海關「現存之兵,禦侮有餘,定額之餉解給無難」。

明末鎮守山海關的將領吳三桂與清攝政王多爾袞合作,在山海關前擊潰了前來征討的李自成軍,並帶領清軍入關,由此導致了李自成大順政權和南明政權的覆亡。

清朝時,山海關為臨榆縣城,因位於北京與盛京(沈陽)之間,而有「兩京鎖鑰」之稱。清末和民國時期,關城周圍又成為戰場,八國聯軍戰爭和九一八事變後的長城抗戰都在這里率先爆發。

目前山海關及周邊的古建築,已大多修復原貌,形成獨具特色長城歷史文化游,明清社會民俗游以及古代孟姜女等傳說游為一體的綜合旅遊文化名城。

其城牆尚完整,是中國現今保存相對較好的一座明長城關城。當今,其旅遊文化價值顯著,與「麗江古城」,「平遙古城」,「鳳凰古城」並稱「中國古代四大名城」。

(2)山海關的歷史故事擴展閱讀:

一、簡介

山海關,位於河北省最東部與遼寧省接壤處,秦皇島市山海關區境內,且地居燕山與渤海之間,故得「山」、「海」二字而命名。山海關又被稱為「榆關」,以古渝水而得名。在歷史上,所謂關內、關外、闖關東、關東軍等「關」字均指山海關,對中國具有著重要的影響力。

在1990年以前,因老龍頭直入海中,被認為是明長城的東端起點,使山海關素有「天下第一關」之稱。與萬里之外的天下第一雄關——「嘉峪關」遙相呼應,聞名天下。1961年,山海關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之一。

二、建築

關城平面呈方形,周長約4公里。城牆高14米,厚7米,內用夯土填築,外用青磚包砌。東牆的南北兩側與長城相連,牆上有奎光閣、牧營樓、威遠堂、臨閭樓等建築。東、南、北三面牆外挖掘了深8米、寬17米的護城河並架設吊橋。城中心築有鍾鼓樓。

山海關的四面均開辟城門,東、西、南、北分別稱「鎮東門」、「迎恩門」、「望洋門」和「威遠門」。四門中除威遠門外,都築有高大的城樓。東門面向關外,最為重要,由外至內設有衛城、羅城、瓮城和城門四道防護。

城門為巨大的磚砌拱門,位於長方形城台的中部。城台高12米,其上的城樓高13米,寬20米,進深11米,為磚木結構的二層樓重檐歇山頂建築。城樓上層西側有門,其餘三面設箭窗68個,平時以朱紅色的窗板掩蓋。

在東面屋檐下還高懸一塊巨大匾額,上書「天下第一關」五個大字,相傳為明代進士蕭顯書寫,每字高1.6米,字體蒼勁渾厚,是山海關城的象徵。

『叄』 中國歷史名城有 都 那些

國務院已審批的歷史文化名城的城市共有114個,
其中:
年經國務院批準的首批歷史文化名城有24個:
北京、承德、大同、南京、蘇州、揚州、杭州、紹興、泉州、景德鎮、曲阜、洛陽、開封、江陵、長沙、廣州、桂林、成都、遵義、昆明、大理、拉薩、西安、延安。

1986年經國務院批準的第二批歷史文化名城有38個:
上海、天津、沈陽、武漢、南昌、重慶、保定、平遙、呼和浩特、鎮江、常熟、徐州、淮安、寧波、歙縣、壽縣、亳州、福州、漳州、濟南、安陽、南陽、商丘、襄樊、潮州、閬中、宜賓、自貢、鎮遠、麗江、日喀則、韓城、榆林、武威、張掖、敦煌、銀川、喀什。

1994年經國務院批準的第三批歷史文化名城有37個:
正定、邯鄲、新絳、代縣、祁縣、哈爾濱、吉林、集安、衢州、臨海、長汀、贛州、青島、聊城、鄒城、臨淄、鄭州、浚縣、隨州、鍾祥、岳陽、肇慶、佛山、梅州、海康、柳州、瓊山、樂山、都江堰、瀘州、建水、巍山、江孜、咸陽、漢中、天水、同仁。

安慶是國務院單獨、特批的唯一一座國家歷史文化名城

2008年經國務院批準的第四批歷史文化名城有14個
南通、無錫、山海關、金華、績溪、泰安、濮陽、荊州、鳳凰縣、雷州、海口、敦煌、吐魯番、特克斯縣

『肆』 山海關有沒有歷史故事

山海關由來
據說在六百多年前,朱元璋做了大明朝皇帝,他下了一道旨,派元帥徐達和軍師劉伯溫到京城以北過塞之地圍城設防,兩年之內,必須完成。
徐達、劉伯溫二人領了旨,帶著人馬,即日起程,很快就到了邊塞。第二天,兩人騎馬登高寮望,尋找築城的地方。要講築城,徐達是外行,他只會交兵征戰,沖鋒陷陣;圍城設防,卻不如劉伯溫。劉伯溫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學問大了。徐達站在高處一看,連說:「好地方,好戰場!」劉伯溫卻一聲不響。
第三天,他二人騎馬又來這里,徐達又連聲說:「好地方,難得的好地方啊!」劉伯溫還是一聲不哼。第四天,他二人騎馬又來到這里,徐達又連連說:「好戰場啊,好戰場!」劉伯溫還是不哼一聲。徐達見狀不解,忙問:「軍師,我二人領旨來此圍城設防,一連三日,你一言不發,到底為什麼?」「為了大明江山!還為了你……」「為我?此話怎說?」劉伯溫用馬鞭指了前方說:「元帥,你看:北邊燕山連綿,南邊渤海漫天,在此築起雄關,真可謂一夫當關,萬夫莫開啊!」徐達素知軍師謀略高,就問:「你想修個什麼樣的?」劉伯溫說:「這座城要比別的地方的城都要大要高,要城連城、城套城、樓對樓、樓望樓,築一座鐵壁金城。」劉伯溫又用馬鞭朝四周一指,說:「元帥,這里既是個好戰場,又是個好居處。你看,這里土地肥沃,氣候溫和,真是個安家定居的好地方呀!」徐達一聽恍然大悟,想起軍師說「還為了你」的話。徐達連連叫好,當日回營,二人連夜畫圖,第二天派將送往京城。朝廷准奏,立刻動工。整整幹了一年零八個月,關城竣工。
這天早朝,朱元璋一看徐達、劉伯溫回來了,就問:「二位愛卿回京,城池可築成?」二人出班奏道:「托聖上洪福,可曾命名?」徐達、劉伯溫二人一聽,都愣住了。當時降旨,只叫築城,未讓命名呀!徐達心直,剛一張嘴,只見劉伯溫跨前一步說:「臣等未敢妄動。只是那座城,南入海北依山,真可謂山海之關,萬歲聖明,請恩示吧!」朱元璋一聽,把手一擺說:「好,就叫山海關!」
從朝里回來,劉伯溫隨徐達到了徐府,對徐達說:「我不能再在朝為官了,我得走了。」徐達忙問:「幹啥去?」劉伯溫說:「我本是山野道人,還是去游四海去吧!」徐達不解,說:「你我隨皇上南征北戰,從定江山,如今又修了山海關城,可謂勞苦功高,本該享榮華富貴,這么走了,皇上知道不會奏準的。」劉伯溫說:「差矣!萬歲如讓咱共享榮華,就不會派咱倆邊塞築關城,也不會只給兩年期限。你我若不接旨,性命難保;接旨若不按期完工成,又犯欺君之罪;若築成私下命名,屬目無皇上;而今未敢命名,也屬辦事不周,這只是剛剛開始呀!」徐達大惑:「軍師,你是說......」劉伯溫手一揮說出「兔死狗烹,鳥盡弓藏。帝與臣,可與共患難不可與共安東的例子還少嗎?」一席話,說得徐達目瞪口呆,半天才說:「軍師,你一走了之,我怎麼辦?」劉伯溫說:「你不能走,你要隨朝伴駕,無論何時,不要離開萬歲左右。趕你,你也不要離開。另外,你的孩子不能留在京城,讓他們到山海關那個地方去吧。那裡城高池深,不受兵刀之苦,即使烽火連天,此處進有平川,退有高山,是用武之地。」徐達說:「就照軍師的話做。明天,叫小兒去山海關。」正說著,闖進一員大將,姓胡名大海。他在帳外聽到了徐、劉二人談話,進屋就嚷:「元帥,我與你出生入死,馳騁疆場,如今公子要去山海關,我也打發一個孩子隨他同行吧!」話沒落音,大將常遇春又來了。劉伯溫素知眼前這三位是生死之交,就把事情原委告訴了他。常遇春也堅持打發一個孩子同去山海關。
不久,劉伯溫不辭而別,徐達按劉伯溫所言,寸步不離皇上,方保性命。而胡大海、常遇春等開國元勛,竟都糊糊塗塗地死在慶功樓火海之中。
再說,徐達、胡大海、常遇春的三個兒子到了山海關,定居安家。後來,這三家的後代,在山海關城裡修了徐達廟,城東北修了胡家墳,城西南修了常家墳,都立了石人石馬石牌坊。
山海關四野臨時指揮部、山海關保衛戰紀念廳 四野臨時指揮部設在山海關北街招待所內。山海關保衛戰紀念廳記錄了歷時20天之久的山海關保衛戰的過程。

山海關保衛戰 抗日戰爭勝利後,國共兩黨斗爭的戰略重點集中在搶占東北這一焦點上。山海關作為通往東北之咽喉要地,勢必成為國共兩軍的必爭之地。民國34年(1945)8月30日,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冀熱遼軍區部隊先機奪取了被日本侵略軍佔領多年的山海關,並控制了鐵路、公路和機場,9月中旬以後,中國人民解放軍大部隊及中共中央領導彭真、陳雲、伍修權、葉季壯等人經山海關迅速進入東北腹地。國民黨面對這一局勢,在美國援助下,從海上、空中調運大批軍隊集結於秦皇島,開始與人民解放軍爭奪東北的戰斗,山海關阻擊戰即是這場戰斗的序幕。

山海關阻擊戰,從10月25日開始到11月16日結束,激戰達22天。人民解放軍以6個團近萬人的兵力抗擊7萬國民黨軍隊的進攻,為中國共產黨進軍東北的戰略部署贏得了寶貴時間,為先期打開東北局面起到了重要作用,並遲滯了國民黨打通、佔領東北的戰略行動。

第四野戰軍 根據中共中央軍委1949年1月15日和3月7日的命令,東北野戰軍於3月11日改稱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四野戰軍,林彪任司令員,羅榮桓任政治委員,蕭克任參謀長,譚政任政治部主任。l955年4月,中南軍區奉命改稱廣州軍區,第四野戰軍番號撤銷,部隊歸廣州軍區指揮。

『伍』 寫一篇山海關歷史故事 200—250字

山海關是秦皇島市的一個轄區,位於河北省秦皇島市東北15公里。明長城的內東北關隘之一,容境內長城26公里。公元1644年,清攝政王多爾袞率八旗軍與明總兵吳三桂合兵,在山海關內外擊敗李自成大順軍,一舉奠定清朝入主中原,征服南明政府與大順、大西等政權,建立了在全國的統治。山海關一役,在中國歷史上地位相當重要,此役確認了是大順還是大清來取得中國的統治地位,對中國歷史有著深遠影響。

『陸』 誰能告訴我一些關於山海關的歷史故事呢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

民間流傳的故事孟姜女哭長城的故事,是我國古代著名的民間傳說,它以戲劇、歌謠、回詩文、說唱等形式,廣答泛流傳,可謂家喻戶曉。相傳秦始皇時,勞役繁重,青年男女范杞梁、孟姜女新婚三天,新郎就被迫出發修築長城,不久因飢寒勞累而死,屍骨被埋在長城牆下。孟姜女身背寒衣,歷盡艱辛,萬里尋夫來到長城邊,得到的卻是丈夫的噩耗。她痛哭城下,三日三夜不止,城為之崩裂,露出范杞梁屍骸,孟姜女於絕望之中投海而死。從此,山海關被後人認為是「孟姜女哭長城」之地,並在那裡蓋了孟姜女廟,南來北往的人們常在這兒灑下一掬同情之淚。廟中有楹聯這樣說:「秦皇安在哉,萬里長城築怨;姜女未亡也,千秋片石銘貞。」孟姜女哭崩長城的故事,反映了秦代徭役對百姓所帶來的深重痛苦。也有的認為該故事出自戰國時期。

『柒』 山海關歷史故事的名字

吳三桂引清兵入關

『捌』 山海關歷史人物及故事 要一萬字

提到山海關不得不說兩個人,一個是袁崇煥,一個則是吳三桂,他們的故事和簡介可以在網路裡面找到

『玖』 明長城有什麼歷史故事

可以去這里看看http://ke..com/view/88628.html?wtp=tt

明朝在北部地區修築的軍事防禦工程。亦稱邊牆。東起鴨綠江,西達嘉峪關,橫貫今遼寧、河北、天津、北京、內蒙占、山西、陝西、寧夏、甘肅等9省、市、自治區,全長6
300多公里,俗稱「萬里長城」。
明長城的修建
明朝建立以後,退回到漠北草原的蒙古貴族韃靼、瓦剌諸部仍然不斷南下騷擾搶掠;明中葉以後,女真族又興起於東北地區,也不斷威脅邊境的安全。為了鞏固北方的邊防,在明朝的200多年統治中幾乎沒有停止過對長城的修築工程。明代長城的修建過程,大體可以分為三個階段:
明前期(1368~1447)對長城的修繕明朝開國之初,國勢強盛,明太祖洪武五年
(1372),出兵15萬分二路進擊漠北,西路打通了河西走廊,設置甘州、庄浪諸衛。洪武二十年(1387),大將軍馮勝、蘭玉經略東北,將邊界推進到大興安嶺以西,明成祖朱棣即位後,永樂八至二十二年(1410~1424)的
15年間,先後5次發兵,深入漠北,迫使瓦剌和韃靼分別接受了明王朝的冊封。明王朝的北部邊防線推進到大興安嶺、陰山、賀蘭山以西以北一帶。明前期的長城工程主要是在北魏、北齊、隋長城的基礎上,「峻垣深壕,烽堠相接。」「各處煙墩務增築高厚,上貯五月糧及柴薪葯弩,墩旁開井……」,「自長安嶺(今宣化境內)迤西,至洗馬林(今山西天鎮),皆築石垣,深壕塹」(《明會要》卷
63邊防),即增建煙墩、烽堠、戍堡、壕塹,局部地段將土垣改成石牆。修繕重點是北京西北至山西大同的外邊長城和山海關至居庸關的沿邊關隘。
明中葉(1448~1566)長槭的大規模興築
「土木之變」以後,瓦剌、韃靼不斷興兵犯邊擄掠,迫使明王朝把修築北方長城,增建墩堡做為當務之急。百餘年間建成以下長城重鎮。

延綏鎮。明憲宗成化七年(1471),命延綏巡撫都御吏餘子俊大築邊緘,「由黃甫川西至定邊營干二百餘里,墩堡相望,橫截套口;內復塹山堙谷,曰夾道,東抵偏頭,西終寧固。」(《明史》卷九十一兵志·邊防)黃甫川源於今內蒙古河套准格爾旗境內,南流至陝西府谷縣東北注入黃河;定邊營治今陝北定邊縣,偏頭即今山西偏關縣,寧固指當時寧夏諸衛和固原鎮。這條長城的修建乃因襲隋朝開皇五年崔仲方所築靈、綏長城的西段舊基,東段向東北延伸至府谷縣黃河西岸,至成化十年工竣,共築兩道長城。嘉靖年間
(1522~1566)楊一清、劉天和等相繼主持修繕改造。南遭長城自定邊營向南經石澇池、新興諸堡繞丁一個弧型至龍州城與舊牆相接、依託白子山,以杜塞入犯環(縣)、慶(陽)之道。

寧夏鎮。總兵官吏釗任職期間(1432~1443)置斥堠、建關隘,成為寧夏明長城的雛形。成化十年(1474)徐廷璋、范瑾仿照延綏巡撫餘子俊的做法,督造寧夏河東長城,「自黃沙咀起、至花馬池止,長三百八十七里」。(《邊政考》卷三)黃沙咀,位於後來的橫城堡(今寧夏靈武縣橫城子村)西北,西臨黃河。花馬池即今寧夏鹽池縣城,這條長城東與延綏鎮相接,亦沿用隋代靈、綏長城一部分舊基。明人稱作「河東牆」。成化十二年(1476)賈俊出任寧夏巡撫督御史,在邊八年,不挾妻子,精勤剛果,主持構築賀蘭山雙山南口(今寧夏青銅峽市西北岔口)至廣武營(今青銅峽市廣武鄉);永安墩(今寧夏中衛縣西南)至西沙咀(今中衛縣柔遠堡村)的寧夏西南邊牆。又在今寧夏陶樂縣東岸軔建河東「十八墩邊牆」,北起鎮遠關(今寧夏石咀山東北)所對黃河東岸,南接橫城堡「河東牆」。嘉靖年間,寧夏鎮邊牆再被幫築改建,連綴成一體,東南起自花馬池與延綏鎮長城相接處,西北經興武營、橫城堡,沿黃河東岸北行至石咀山越過黃河,經鎮遠關繞一個大弧型,再依賀蘭山東坡南下直至棗園堡轉向西行,經寧夏中衛止於黃河北岸。

固原鎮。明孝宗弘治年間,蒙古火篩、小王子諸部多次竄入套內,南掠固原、平涼一帶,致使明王朝於弘治十四年(1501)正式成立固原鎮,設總兵官,並開始興築長城的工役。「總制秦肱築內邊一條,自饒陽界起,西至徐斌水三百餘里,系固原地界;自徐斌水起,西至靖虜花兒岔止,長六百餘里,亦各修築……屹然為關中重險。」(《皇明九邊考》卷十)饒陽,指延綏鎮饒陽水堡(今陝西定邊姬原鄉遼陽村),為延、固二鎮分界處;徐斌水堡。今寧夏同心縣東北徐冰水村,靖虜衛城,即今甘肅靖遠縣城;花兒岔,位於今靖遠縣西北水泉鎮黃河東岸,這條近乎東西向的長城當時被稱為「內邊」。嘉靖年間
(1522~1566)固原鎮將靖虜衛(今靖遠)西南沿黃河東南岸修築的墩台加築長城穿過今蘭州市,並順洮河東岸向南延伸到今岷縣境內,稱「黃河一條邊牆」和「洮州十關」。

甘肅鎮。明初即設甘肅鎮主持河西防務,但因明前期來自北方的邊患主要集中在今河北、山西,陝西境內,河西相對為安。隨著蒙古亦不刺部西遷,甘肅防務吃緊,弘治、正德年間(1488~1521)才始議修築長城之事,而真正的興築是在嘉靖中葉。嘉靖十六年
(1537)巡撫趙載修竣鎮番衛(今甘肅民勤)臨河墩至永昌衛城(今甘肅永昌縣)土垣、溝塹百餘里。嘉靖二十年(1541),修「嘉峪關牆一道,南至討來河十五里,北至石關兒十五里,共三十里。」(《邊政考》卷四)討來河即今北大河,石關兒位於今嘉峪關黑山湖水庫東北,這是嘉峪關第一次以正規的城垣工程出現。嘉靖二十六至二十七年(1547—
1548)巡撫楊博又主持了甘肅長城的三段大規模增建工程。第一段東起五壩堡(今甘肅高台東18里)沙崗墩,西至九壩堡(今高台西北40里),綿延於黑河北岸。第二段位於山丹衛境內,東起五泉口奉城鋪(今山丹豐城堡)西達大口子東樂驛(今山丹縣西東樂鎮)。第三段東接東樂驛,西至甘肅鎮城(今張掖市)西北板橋堡(今臨澤縣板橋鎮)。在這道長城北側龍首山諸山口還分別修築了壕塹、墩台或關城。至此,甘肅鎮所轄河西走廊段長城基本成型,連為一體。

大同、宣府鎮。成化二十一年(1485)餘子俊以戶部尚書兼左副都御史,總督大同、宣府軍務時曾增築墩台440所,東起四海冶
(北京延慶縣東),西抵黃河,延袤1
300餘里。而重新修築長城主要是嘉靖年間完成的。嘉靖二十一年至二十九年(1542~1560),翟鵬、詹榮、翁萬達先後總督宜、大,挑修邊牆干余里。新工程的特點是在城牆上築牆台、敵台,「利於旁擊」,台上置鋪屋「以處戍卒」;靠近長城之處築堡,「以休伏兵」,城垣下留有暗門,「以便出哨」。這是明長城建築結構的…大改進,使城牆、關隘、煙墩、戍堡共同組成縱深防禦體系。

山西鎮。此地區的長城為內邊,用意在於防止游牧民族騎兵繞出太行山東,危逼京師畿輔。弘治年間(1488~1505),蒙古韃靼諸部常駐黃河套中,偏頭關一帶黃河曲流多灘,向為入寇渡口,故,明中葉在這一帶增修數重長城,形成一至四邊。大邊在關北120里,東接大同鎮平虜衛崖頭墩,西抵黃河:二邊在關北60里,東接平虜衛白草坪;三邊在關東北30里,東起老營石廟兒(今偏關縣東北老營鄉),西抵白道坡石梯墩;四邊在關南
2里,東起長林鷹窩山崖,西抵偏關教軍場。嘉靖年間增修紫荊關以南沿太行山而下的內長城,土石相拌,築敵台鋪屋、關城。使今山西、河北交界的內三關長城始完備。

薊鎮.東起山海關、西至居庸關這段拱衛京師的長城因盤亘於燕山山嶺間,易被山水沖垮,弘治、嘉靖年間分別在喜峰口至一片石,古北口、黃花鎮至居庸關段補徹山口水道,增築塞垣,即建城牆下可過山水的水關。

遼東鎮邊牆。史書一般都認為始築於明成祖永樂中罷海運以後,但對修築情況和位置走向又語焉不詳。稍詳確的記載是①遼西邊牆,興築於明英宗正統七年(1442)王翱提督遼東軍務,「躬出巡邊,自山海關直抵開原,高牆垣,深溝塹,五里為堡,十里為屯,烽燧斥堠,珠連璧貫。」(《全遼志》卷四,《皇明從信條》卷十八)遼西長槭西起山海關北錐子山吾名口薊鎮長城相接處,沿遼西走廊西山東坡向東北伸展至白土廠關(今遼寧黑山縣白廠門鄉)。②遼河套邊牆,《全遼志·邊防志》載,「畢恭守遼東,始踐山因河,編木為垣,久之乃易以版牆,而墩台城堡,稍稍添置。」「至畢恭立邊後,將遼河套置於境內。」正德初年(1506)李承勛巡撫遼東,「題請修築邊牆,自遼陽三岔河北,直抵開原,延亘五百餘里。」經過幾次修築,遼河套邊牆西自白土廠關順遼河西岸南下,經黑山縣東邊壕、台安縣大檯子、六檯子,至海城縣牛庄鎮西北越過遼河,再折向東北,順遼河東岸至開原、昌圖縣境,止於鎮北堡。由於這道長城向南繞了一個大v形,傍遼河東西兩岸而置,故稱「遼河套長城」。③遼東邊牆,築於成化三年(1467)明軍驅走建州女真之後,韓斌、周俊先後建東州至草河十堡,鎮北、清陽二堡,至十五年(1479)加築邊牆自開原抵鴨綠江邊,十七年(1481)築鳳凰、鎮東、鎮夷三座邊城,至此,整個遼東邊牆總體完成。
明後期(1567~1620)長城的重建和改線
隆慶、萬曆之際,蒙古族俺答部與明王朝議和互市,北方邊境稍安,邊患主要來自東北的女真族。萬曆初年,遼東鎮總兵李成梁拓邊建寬奠、孤山六堡,繼而重修遼東邊牆,「自綿州迤東抵三岔河,又自三岔直抵舊遼陽。」(《明神宗實錄》萬曆元年條)三岔河指遼寧海城市西北60里,當時的遼河、渾河合流於此,遼河套長城南端。工程主要是建空心牆台,用磚石為牆。萬曆四十七年
(1619)熊廷弼再次主持了修繕建堡的工役。
山海關至嘉峪關之間的邊牆重建工程主要是在長城上騎牆建大量的空心敵樓,易以磚石,加強防禦工程,局部地段改線重建。
薊鎮長城。在譚綸、戚繼光主持下造磚石空心敵台3
000座,增築山海關石牆至南海口入海(今老龍頭),修繕工程不僅是環衛京師的內長城,還擴大至今山西、河北交界的太行山內三關長城。
宣府鎮長城。隆慶二年(1568)總督方逢時補築北路龍門所外邊,起龍門所之盤道墩,(今河北赤城縣東),迄靖虜堡之大衙口
(今河北崇禮縣東南),將開平衛獨石堡圍在長城以內。萬曆以後,全部包磚。
大同鎮長城。萬曆初年(157441379)戶部發26萬余金修補增築大同鎮屯堡257,敵台1 028所,磚包。

要更多去http://ke..com/view/88628.html?wtp=tt

熱點內容
古代勵志的名言 發布:2021-03-16 21:50:46 瀏覽:209
形容兒孫繞膝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9:35 瀏覽:878
席慕蓉賞析印記 發布:2021-03-16 21:48:26 瀏覽:311
權力很大含有手的成語 發布:2021-03-16 21:48:22 瀏覽:584
能聽的兒童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8:15 瀏覽:285
關於足球的詩歌詞句 發布:2021-03-16 21:47:40 瀏覽:870
拖拉機的古詩 發布:2021-03-16 21:42:53 瀏覽:571
亮甜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2:00 瀏覽:831
廣東話生日快樂祝福語 發布:2021-03-16 21:38:55 瀏覽:409
噓的短句 發布:2021-03-16 21:38:07 瀏覽: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