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故事大全 » 有個成語

有個成語

發布時間: 2020-12-22 01:52:13

⑴ 還有十個成語

鼠目寸光 牛鬼蛇神 虎視眈眈 兔死狐悲 龍飛鳳舞 蛇蠍心腸 馬到成功 羊腸小道 猴年馬月 雞毛蒜皮專 投鼠忌器 老牛屬舐犢 放虎歸山 狡兔三窟 畫龍點睛 畫蛇添足 萬馬奔騰 亡羊補牢 沐猴而冠 聞雞起舞 抱頭鼠竄 小試牛刀 龍騰虎躍 烏飛兔走 老態龍鍾 懷弓蛇影 車水馬龍 虎入羊群 尖嘴猴腮 鶴立雞群

⑵ 帶是的成語有哪些

1、比比皆是
成語拼音:bǐ bǐ jiē shì
成語解釋:比比:一個挨一個;引申為處處;到處;皆:全部。形容某種東西到處都是;很多。
成語出處:宋 羅大經《鶴林玉露》:「自後世惡直好佞,以直言賈禍者比比皆是。」
2、百無一是
成語拼音:bǎi wú yī shì
成語解釋:是:對的;正確的。一點正確的地方也沒有。
成語出處:宋·袁采《袁氏世范》:「至於百無一是,且朝夕以此相臨,極為難處。」
3、俯拾即是
成語拼音:fǔ shí jí shì
成語解釋:俯:低頭;彎腰;即:就。一彎腰就可撿得;到處都是。形容為數很多;極容易得到。
成語出處:唐 司空圖《二十四詩品 自然》:「俯拾即是,不取諸鄰。」
4、莫衷一是
成語拼音:mò zhōng yī shì
成語解釋:莫:不;還是;衷:折衷;斷定;是:對。指不知哪個正確。形容各種意見都有。得不出一致的看法。
成語出處:清 吳趼人《痛史》第三回:「議論紛紛,莫衷一是。」
5、大是大非
成語拼音:dà shì dà fēi
成語解釋:是:正確;非:錯誤。原則性的重大是非問題;多指政治方面的。
成語出處:徐遲《歌德巴赫猜想》:「一頁一頁的歷史寫出來了,大是大非,終於有了無私的公論。」

⑶ 成語里有個(一什麼的)

一語中的 [yī yǔ zhòng dì]
一語中的是一個漢語成語,拼音是yī yǔ zhòng dì,指一句話專就屬說中要害。一句話就說清了事情的重點
例句,這是把虛心看做交友待客的根本態度,真可謂一語中的,抓住了要害。

⑷ 帶有為有的四個字成語

化為烏有、 奮發有為、 大有作為、 據為己有、 攘為己有、 有所作為, 一之為甚版 一分為二 一吐為快 一言權為定 偶一為之 合兩為一 合二為一 合而為一 並為一談 混為一談 相與為一 融為一體 百不為多,一不為少

⑸ 帶有兩個「有」的成語

有根有底
有始有抄終
有板有眼
有聲有襲色
有頭有臉
有本有源
有條有理
有頭有腦
有血有肉
有勇有謀
有頭有尾
有說有笑
有憑有據
有膽有識
有稜有角
有錢有勢
有物有則
有風有化
有始有卒
有利有弊
有根有苗
有來有往
有本有原
有三有倆
有心有意
有財有勢
有枝有葉

⑹ 有什麼有什麼成語(4個)

1、有頭有尾
成語拼音:ǒu tóu yǒu wěi
成語解釋:既有開頭;又有結尾。形容做事有始有終;能堅持到底。
成語出處:宋 朱熹《朱子全書 論語 公冶長》:「做得一章有頭有尾,與今之學者有頭無尾底不同。」
2、有滋有味
成語拼音:yǒu zī yǒu wèi
成語解釋:指十分有味道,生動
成語出處:明·凌濛初《二刻拍案驚奇》第18卷:「有許多話頭做作,哄動這些血氣未定的少年,其實有枝有葉,有滋有味。」
3、有血有肉
成語拼音:yǒu xuè yǒu ròu
成語解釋:有生命;有活力;形容文藝作品形象生動;內容充實。
成語出處:秦牧《藝海拾貝 核心》:「但是總覺得那種思想交鋒並不是有聲有色,有血有肉,語言獨特,激動人心的。」
4、有權有勢
成語拼音:yǒu quán yǒu shì
成語解釋:勢:地位和權力。既有權力,又有地位
成語出處:明·馮夢龍《喻世明言》第22卷:「從來有權有勢的,多不得善終,都是如此。」
5、有說有笑
成語拼音:yǒu shuō yǒu xiào
成語解釋:連說帶笑。形容十分歡快。
成語出處:清 吳趼人《情變》第五回:「想起昨天晚上,還是有說有笑,相親相愛的何等有趣,今天晚上變了這個情形。」

⑺ 中國成語故事有四個成語都有哪些

中國成語故事有哪四個
找了好久,終於在淘寶搜到了這本書,《中國成語故事》是二年級課外讀物,有四個成語:鷸蚌相爭、自相矛盾、愚公移山、朝三暮四。
11 瀏覽4462019-02-23
中國古代有許多成語故事,這些成語都包含著從生活中
中國古代有許多成語故事,這些成語都包含著從生活中總結出來的哲學道理。下列成語與哲學道理能夠正確對應的是() ①天下興亡,匹夫有責--部分對整體的功能有影響作用 ②合久必分,分久必合--事物的聯系是有必然性的 ③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矛盾具有特殊性,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④一人傳虛,萬人傳實--真理具有客觀性,要以事實為根據。 A. ①④ B. ②③ C. ②④ D. ①③ 答案: ①符合題意,「天下興亡,匹夫有責」意思是:天下大事的興盛、滅亡,每一個老百姓都有義不容辭的責任,國家的興旺跟每個公民息息相關,強調整體是由部分構成,部分影響整體,成語與哲學道理前後一致; ②不合題意,「合久必分,分久必合」指人或事物變化無常,分合無定.此句也用來表示人物或事情的發展分分合合擁有一定的必然性,是事物發展的規律和必然註定,而非聯系的必然性,成語與哲學道理前後不一致; ③不合題意,「頭痛醫頭,腳痛醫腳」指只醫治疼痛的部位,不追究病根.比喻處理問題不從全局考其根本,什麼地方有問題就在什麼地方解決,臨時應付,忽略了聯系的普遍性和多樣性,而非矛盾的特殊性,成語與哲學道理前後不一致; ④符合題意,「一人傳虛,萬人傳實」意思是一個人傳出沒有根據的事,眾多的人跟著傳播,就被當作實有的事了,違背了真理的客觀性,成語與哲學道理前後一致. 故本題選A.
1 瀏覽382018-06-19
中國成語故事(精選版)有哪些?
中華成語故事大全精選 栩栩如生的成語故事 【釋義】栩栩:活潑生動的樣子。比喻形象生動逼真,像活的一樣。 【例句】曹雪芹筆下的人物,個個栩栩如生,躍然紙上。 【近義;反義】躍然紙上 惟妙惟肖;風馬牛不相及 這個成語出自《莊子•齊物論》。一天晚上,莊子做了一個夢,夢中,他自己變成了一隻蝴蝶。那蝴蝶在空中自由自在地飛翔,欣然自得,輕快舒暢極了,稱心如意極了。這時,他已完全忘記自己是莊周了,而只是一隻栩栩如生的蝴蝶。過了好一會兒,他從夢中醒了過來,不由十分驚喜。他不知道究竟是莊周夢見自己變成了蝴蝶,還是蝴蝶夢見自己變成了莊周。他回味著夢中的情景,思考再三,但得不出任何結論。成語「栩栩如生」,由此而來。 槁木死灰的成語故事 【原文】 南郭子綦隱機而坐,仰天而噓(1),荅焉似喪其耦。顏成子游(2)立侍乎前,曰:「何居(3)乎?形固可使如槁木(4),而心固可使如死灰(5)乎?今之隱機者,非昔之隱機者也。」子綦曰:「偃,不亦善乎,而問之也!今者吾喪我(6),汝知之乎?女聞人籟(7)而未聞地籟(8),女聞地籟而未聞天籟(9)夫!」 《莊子.齊物論》 【故事闡述】 據《莊子.齊物論》上記載,南郭子綦倚靠幾案坐著,仰望天空而緩緩吐氣,形體木然,好像精神脫離了身軀。顏成子游侍立在跟前,問說∶「怎麼一回事啊?形體可以像枯木般靜立不動,而精神也可以像冷卻不再燃燒的灰燼一樣嗎?你今天靠幾而坐的神情和過去靠幾而坐的神情不一樣了。」 南郭子綦回答說∶「子游,你問的正好!今天我摒棄了偏執的我,你知道嗎?你聽說過人籟,而沒有聽說地籟;你聽說過地籟,而沒有聽說過天籟!」南郭子綦認為,這是因為他已經忘了自己的形體,對外物無動於衷,達到了物我兩忘的境界。 後來,從這里演變出「槁木死灰」這句成語,形容人因遭受挫折變故而心灰意冷的樣子。 慘不忍睹的成語故事 【原文】 小人伏窗潛窺,但聽病者卧床呻吟,其妻側坐床前,默默若有所思,忽起身挑燈燃燭,向床後招手,一男子輕步而出,兩人附耳小語。其妻出絹一匹,登床將甲口纏閉。兩人又將甲縛伏行床,褫褌露尻。啟盎出一小蛇,將蛇首納入竹管,以竹管對尻,取香火炙蛇尾,蛇負痛由穀道竄入腹中,聞甲大喘一聲,其氣遂絕。兩人相視而笑,復解甲縛,扛置床上。小人慘不忍睹(1),復一躍(2)上屋,恨恨而返。至今思之,怒發猶為上指也。先生試思,娶妻如此,有何恩愛?豈非天下最毒者莫如女子耶! 清.許奉恩《里乘.卷八.倪公春岩》 【故事闡述】 〈倪公春岩〉這則故事寫到:有一漁翁因為賭輸錢,決定趁著天黑去前村某甲家偷竊,剛好親眼看到某甲的妻子和一名男子共同謀害自己丈夫的經過。他看到某甲死狀凄慘,讓人不忍心再看,於是跳上屋頂,懷恨回家,自此覺得女子是天下最毒的人。 另外「慘不忍睹」也可用在形容戰爭場面的殘忍血腥,如《洪秀全演義.第三五回》:「前後受敵,不能得脫,有欲伏地請降的,都被身首分離,真是屍橫遍野,血流成河,屍首堆積,慘不忍睹。」 「慘不忍睹」這句成語是說情狀極為凄慘,令人不忍目睹。 不修邊幅的成語故事 【原文】 王莽末,四方兵起,莽從弟衛將軍林廣招雄俊,乃辟援及同縣原涉為掾,薦之於莽。莽以涉為鎮戎大尹,援為新成大尹。……是時公孫述稱帝於蜀,囂使援往觀之。援素與述同里閈,相善,以為既至當握手歡如平生,而述盛陳陛衛,以延援入,交拜禮畢,使出就館,更為援制都布單衣、交讓冠,會百官於宗廟中,立舊交之位。述鸞旗旄騎,警蹕就車,磬折而入,禮饗官屬甚盛,欲授援以封侯大將軍位。賓客皆樂留,援(1)曉之曰:「天下雄雌未定(2),公孫(3)不吐哺(4)走迎國士,與圖成敗,反修飾邊幅(5),如偶人形(6)。此子何足久稽(7)天下士乎?」因辭歸,謂囂曰:「子陽井底蛙耳,而妄自尊大,不如專意東方。」 《後漢書.卷二四.馬援列傳》 【故事闡述】 王莽兵敗後,馬援改為歸附據地隴西的隗(音同「偉」)囂,為其效力。 此時,公孫述在蜀地自立為王,因為馬援和公孫述本是同鄉老友,於是隗囂派馬援去探察公孫述的實力。本以為見面後會和昔日一樣,親切的閑話家常,沒想到公孫述以接待臣子的禮儀來接見他,還要任命他為封侯大將軍。馬援看到這種情形,就對那些願意留下的賓客說:「現在天下勝負都還未定,公孫述不知道用心的求取賢士,和他們一起圖謀爭奪天下,反而講究衣飾儀容和形式小節,這和用泥土、木頭做成的偶像有什麼不一樣。這樣的人怎麼有能力長久留住天下的賢士?」 所以,他隨即告辭回去,稟告隗囂說:「公孫述這個人的眼光就像井底之蛙一樣的淺顯,還自以為了不起,你大可專心的對付東方的劉秀。」 後來「不修邊幅」這句成語就從「修飾邊幅」演變而來,語義轉化成相反的意思,用來形容不講究衣飾儀容或不拘形式小節。 柳暗花明的成語典故 【釋義】比喻眼看著情況已無發展餘地,忽然又出現轉機和希望。 這個成語出自唐•武元衡《摩訶池送李侍御之風翔》詩。南宋著名愛國詩人陸游,堅決主張抗擊金兵,被主和派免去了官職。陸游回到了故鄉山陰(今浙江紹興),整日在家讀書,打發時間。 一天,陸游遠行,繞過了一道又一道水,走了一個多時辰,人煙越來越少。當他登上一處斜坡放眼望去,只見前面山重水復,似乎已無路可走。游興正濃的陸游,不肯就此回頭。他順著山坡向前走了幾十步,拐過山角,突然發現,在不遠處一個山谷里,有一個小村莊,那裡花紅柳綠,像傳說中的桃花源一樣。 回到家裡,陸游對這次散步遠行印象深刻,便作了一首七言律詩《游山西村》,其中兩句:「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意思是:在山重水復之間,以為無路可走,忽然眼前一亮,發現原來在濃綠色的柳樹蔭和明麗的花叢中,又有一個村子。這兩句寫景抒情的詩句,蘊含著豐富的哲理,千百年來為人們所喜愛和傳頌。
8 瀏覽5262016-07-19
成語故事裡有哪些故事
破釜沉舟的故事 【解釋】: 釜是鍋,舟是船。比喻下最大的決心,一拼到底。 【成語故事】 項羽是楚國人,少年習武,能將百斤鼎高舉過頭。長大後跟隨叔父參加推翻秦朝的起義。 有一次,秦軍攻下了趙國,趙王逃到巨鹿,急忙派人向楚國求援。 楚王派項羽帶領二十萬楚軍前去救趙。項羽先派英、蒲兩位大將率兩萬人做先鋒,然後,自己率主力渡河。渡過了河,項羽命令將士,每人帶三天的干糧,把軍隊里的飯鍋全砸了,把渡河的船隻全鑿沉了。他對將士說:「我們『破釜沉舟』,有進無退,三天之內,一定要打退秦軍!否則只有餓死在這里!」 項羽的決心和勇氣,對將士起了很大的鼓舞作用。楚軍個個士氣振奮,一個人抵十個,十個人抵百個,越戰越勇,終於把秦軍打得大敗而逃。 經過這次戰役,項羽名聲大振,成了各路反秦的統帥。 精忠報國的故事 【解釋】: 精忠報國,為國家竭盡忠誠,犧牲一切。 【成語故事】: 八百多年以前,河南省湯陰縣岳家莊的一戶農民家裡,生了一個小男孩。他的父母想:給孩子起個什麼名字好呢?就在這時,一群大雁從天空而過,父母高興地說:"好,就叫岳飛。願吾兒像這群大雁,飛得又高又遠。"這名字就定下來了。 岳飛出生不久,黃河決口,滾滾的黃河水把岳家沖得一貧如洗,生活十分艱難。岳飛雖然從小家境貧寒,食不果腹,但他受母親的嚴教,性格倔強,為人剛直。 一次,岳飛有幾個結拜兄弟,因為沒有飯吃,要去攔路搶劫,他們來約岳飛。岳飛想到母親平時的教導,沒有答應,並且勸他們說:"攔路搶劫,謀財害命的事兒,萬萬不能幹!"眾兄弟再三勸說,岳飛也沒動心。岳母從外面回來,岳飛一五一十地把情況告訴了母親,母親高興地說:"孩子,你做得對,人窮志不窮,咱不能做那些傷天害理的事!" 岳飛十五六歲時,北方的金人南侵,宋朝當權者腐敗無能,節節敗退,國家處在生死存亡的關頭。一天,岳母把岳飛叫到跟前,說:"現在國難當頭,你有什麼打算?" "到前線殺敵,精忠報國!" 岳母聽了兒子的回答,十分滿意,"精忠報國"正是母親對兒子的希望。她決定把這四個字刺在兒子的背上,讓他永遠記著這一誓言。岳飛解開上衣,請母親下針。岳母問:"你怕痛嗎?"岳飛說:"小小鋼針算不了什麼,如果連針都怕,怎麼去前線打仗!"岳母先在岳飛背上寫了字,然後用綉花針刺了起來。刺完之後,岳母又塗上醋墨。從此,"精忠報國"四個字就永不褪色地留在了岳飛的後背上。 後來,岳飛以"精忠報國"為座右銘,奔赴前線,英勇殺敵,立下赫赫戰功,成為一名抗金名將。 樂不思蜀的故事 【解釋】: 很快樂,不思念蜀國。比喻在新環境中得到樂趣,不再想回到原來環境中去。 【成語故事】: 三國時,蜀國的劉備在駕崩之後,把皇帝的位置傳給他的兒子劉禪,並請丞相諸葛亮來輔佐劉禪治理國家。劉禪有個小名叫做阿斗,阿斗當了皇帝後,每天只會吃喝玩樂,根本不管事,還好有諸葛亮幫他撐著,蜀國才能一直很強盛。可是,當諸葛亮去世之後,魏國馬上派兵來攻打蜀國,蜀國不但打不過魏國,阿斗還自願投降,帶著一些舊大臣到魏國去當「安樂公」,繼續過著吃喝玩樂的日子,完全忘記自己的國家已經滅亡了。有一天,魏國的大將軍司馬昭請阿斗吃飯,故意叫人來表演蜀國的雜耍,想羞辱這些蜀國來的人。舊大臣們看到這些蜀國的雜耍,都非常的難過,可是,阿斗卻高興地拍著手說:「好耶!好耶!真是好看耶!」一點也沒有傷心的樣子。後來,司馬昭故意諷刺阿斗說:「怎麼樣!在這里過的開心嗎?想不想蜀國呀?」沒想到,阿斗居然開心地說:「此間樂,不思蜀。」意思是說:「不會呀!在這里有得吃有得玩,我呀!一點也不會想念蜀國呢!」司馬昭聽了以後,在心裡竊笑:「真是一個扶不起的阿斗呀!難怪會讓自己的國家給亡掉!」 後來,大家就用「樂不思蜀」來形容一個人過的很開心,都忘記要回家! 入木三分的故事 【解釋】: 意思是筆力深入木板三分。形容書法筆力強勁,也比喻見解、議論十分深刻、恰切。 【成語故事】: 王羲之對書法勤學苦練,甚至走在路上,坐在椅上,還揣摩著名家書法的架勢,手指也不停地劃著字形,時間一久,連自己的衣襟都被劃破了。 有一次他躺在床上,還用手臨空劃字,竟劃到他的妻子身上。他妻子說:「你怎麼老在人家身上劃?自家體,沒啦!」 王羲之聽到「體」字,忽然想到:是呀,應該創造自己的書體才是啊!於是從此以後,他翻遍了所有的碑帖手跡,揉和百家的長處,再加上自己的勤練,終於自成一體,成了我國古代最著名的書法家。 正因為王羲之不停地勤苦練字,天長日久竟練得腕力勁足,寫出字來筆鋒帶力,真可以說是力透紙背。有一次他去看望一個朋友,碰巧友人不在,於是他在茶幾上寫了幾個字就走了。後來這家人用力擦也擦不凈,用水洗也洗不清。他在木板上寫的字,讓木工拿去雕刻,木工刻時發現木板上三分深的地方還滲透有墨跡。因此後來人們都說王羲之的字「入木三分」。這雖然是一種誇張了的說法,卻很能說明他的功夫深呵!
4 瀏覽1282019-10-14
中國有什麼成語故事
買櫝還珠 春秋時代,楚國有一個商人,專門賣珠寶的,有一次他到齊國去兜售珠寶,為了生意 好,珠寶暢銷起見,特地用名貴的木料,造成許多小盒子,把盒子雕刻裝飾得非常精緻美 觀,使盒子會發出一種香味,然後把珠寶裝在盒子裡面。 有一個鄭國人,看見裝寶珠的盒子既精緻又美觀,問明了價錢後,就買了一個,打開盒 子,把裡面的寶物拿出來,退還給珠寶商。 一鳴驚人 戰國時代,齊國有一個名叫淳於髡的人。他的口才很好,也很會說話。他常常用一些有 趣的隱語,來規勸君主,使君王不但不生氣,而且樂於接受。 當時齊國的威王,本來是一個很有才智的君主,但是,在他即位以後,卻沈迷於酒色, 不管國家大事,每日只知飲酒作樂,而把宜切正事都交給大臣去辦理,自己則不聞不問。因 此,政治不上軌道,官吏們貪污失職,再加上各國的諸侯也都趁機來侵犯,使得齊國瀕臨滅 亡的邊緣。 雖然,齊國的一些愛國之人都很擔心,但是,卻都因為畏懼齊王,所以沒有人趕出來勸 諫。 其實齊威王室一個很聰明的人他很喜歡說些隱語,來表現自己的智慧,雖然他不喜歡聽 別人的勸告,但如果勸告得法的話,他還是會接受的。淳於髡知道這點後,便想了一個計 策,准備找個機會來勸告齊威王。 有一天,淳於髡見到了齊威王,就對他說:「大王,為陳有一個謎語想請您猜一猜:其 國有汁大鳥,住在大王的宮廷中,已經整整三年了,可是他既不振翅飛翔,也不發生名叫, 只是毫無目的的蜷夫著,大王您猜,這是一隻什麼鳥呢?」 齊威王本是一個聰明人,亦聽就知道淳於髡是在諷刺自己,向那隻大鳥一樣,身為一國 之尊,卻毫無作為,只知道享樂。而他時再也不是一個昏庸的君王,於是沈吟了一會兒之後 便毅然的決定要改過,振作起來,做一番轟轟烈烈的是,因此他對淳於髡說: 「嗯,這一隻大鳥,你不知道,它不飛則已,亦非就會沖到天上去,它不鳴則已,一鳴 就會驚動眾人,你慢慢等著瞧吧!」 從此齊威王不在沈迷於飲酒作樂,而開始整頓國正。首先他召見全國的官吏,盡忠負責 的,就給予獎勵;而那些腐敗無能的,則加以懲罰。結果全國上下,很快就振作起來,到處 充滿蓬勃的朝氣。 另一方面他也著手整頓軍事,強大武力,奠定國家的威望。各國諸侯聽到這個消息以後 都很震驚,不但不敢再來侵犯,甚至還把原先侵佔的土地,都歸還給齊國。 齊威王的這一番作為,真可謂是「一鳴驚人」呀! 所以後來的人便把「一鳴驚人」這句成語用來比喻一個人如有不平凡的才能,只要他能 好好的運用,一旦發揮出來,往往有驚人的作為。 狐假虎威 戰國時代,當楚國最強盛的時候,楚宣王曾為了當時北方各國,都懼怕他的手下大將昭 奚恤,而感到奇怪。因此他便問朝中大臣,這究竟是為什麼。 當時,有一位名叫江乙的大臣,便向他敘述了下面這段故事: 「從前在某個山洞中有一隻老虎,因為肚子餓了,便跑到外面尋覓食物。當他走到一片 茂密的森林時,忽然看到前面有隻狐狸正在散步。他覺得這正是個千載難逢的好機會,於 是,便一躍身撲過去,毫不費力的將他擒過來。 可是當它張開嘴巴,正准備把那隻狐狸吃進肚子里的時候,狡黠的狐狸突然說話了: 『哼!你不要以為自己是百獸之王,便敢將我吞食掉;你要知道,天地已經命令我為王中之 王,無論誰吃了我,都將遭到天地極嚴厲的制裁與懲罰。』老虎聽了狐狸的話,半信半疑, 可是,當它斜過頭去,看到狐狸那副傲慢鎮定的樣子,心裡不覺一驚。原先那股囂張的氣焰 和盛氣凌人的態勢,竟不知何時已經消失了大半。雖然如此,他心中仍然在想:我因為是百 獸之王,所以天底下任何野獸見了我都會害怕。而他,竟然是奉天帝之命來統治我們的! 這時,狐狸見老虎遲疑著不敢吃它,知道他對自己的那一番說詞已經有幾分相信了,於 是便更加神氣十足的挺起胸膛,然後指著老虎的鼻子說:『怎麼,難道你不相信我說的話 嗎?那麼你現在就跟我來,走在我後面,看看所有野獸見了我,是不是都嚇的魂不附體,抱 頭鼠竄。』老虎覺得這個主意不錯,便照著去做了。 於是,狐狸就大模大樣的在前面開路,而老虎則小心翼翼的在後面跟著。他們走沒多 久,就隱約看見森林的深處,有許多小動物正在那兒爭相覓食,但是當它們發現走在狐狸後 面的老虎時,不禁大驚失色,狂奔四散。 這時,狐狸很得意的掉過頭去看看老虎。老虎目睹這種情形,不禁也有一些心驚膽戰, 但他並不知到野獸怕的是自己,而以為他們真是怕狐狸呢! 狡狐之計是得逞了,可是他的威勢完全是因為假借老虎,才能平著一時有利的形勢去威 脅群獸而那可憐的老虎被人愚弄了,自己還不自知呢! 因此,北方人民之所以畏懼昭奚恤,完全是因為大王的兵全掌握在他的手裡,那也就是 說,他們畏懼的其實是大王的權勢呀!」 從上面這個故事,我們可以知道,凡是藉著權威的勢力欺壓別人,或藉著職務上的權力 作威作福的,都可以用「狐假虎威」來形容。 上下其手 春秋楚襄王二十六年。楚國出兵侵略鄭國。以當時楚國那麼強大,弱小的鄭國,實在沒 有能力抵抗的,結果,鄭國遭遇到戰敗的厄運,連鄭王頡也被楚將穿封戌俘虜了。戰事結束 後,楚軍中有楚王弟公子圍,想冒認俘獲鄭頡的功勞,說鄭王頡是由他俘獲的,於是穿封戌 和公子圍二人便發生爭執,彼此都不肯讓步,一時沒有辦法解決得來。後來,他們便請伯犁 作公正人,判定這是誰的功勞。 伯州犁的解紛辦法本是很公正的,他主張要知道這是誰的功勞,最好是問問被俘的鄭 王。於是命人帶了鄭王頡來,伯州犁便向他說明原委,接著手伸二指,用上手指代表楚王弟 公子圍,用下手指代表楚將穿封戌,然後問他是被誰俘獲的。鄭王頡因被穿封戌俘虜,很是 恨他,便指著上手指,表示是被公子圍所俘虜。於是,伯州犁便判定這是公子圍的功勞。 「上下其手」這句成語便是出於這個故事;是表示玩法作弊,顛倒是非的意思。 在現在的社會中,這種情形是常常會發生的:譬如有人做了不法的事情,知道罪有應 得,難逃被懲處的厄運;於是暗地裡進行賄賂,或請托親友奔走求情,求予包庇,結果大事 化小,小事化無,仍得消遙法外。像這種參與其事的人,從中枉法舞弊,便可以說是:「上 下其手」了。 杞人憂天 從前在杞國,有一個膽子很小,而且有點神經質的人,他常會想到一些奇怪的問題,而 讓人覺得莫名其妙。 有一天,他吃過晚飯以後,拿了一把大蒲扇,坐在門前程量,並且自言自語的說: 「假如有一天,天塌了下來,那該怎麼辦呢?我們豈不是無路可逃,而將活活地被壓 死,這不就太冤枉了嗎?」 從此以後,他幾乎每天為這個問題發愁、煩惱,朋友見他終日精神恍惚,臉色憔悴,都 很替他擔心,但是,當大家知道原因後,都跑來勸他說: 「老兄啊!你何必為這件事自尋煩惱呢?天空怎麼會塌下來呢?在說即使真的塌下來, 那也不是你一個人憂慮發愁就可以解決的啊,想開點吧!」 可是,無論人家怎麼說,他都不相信,仍然時常為這個不必要的問題擔憂。 後來的人就根據上面這個故事,引伸成「杞人憂天」這句成語,它的主要意義在喚醒人 們不要為一些不切實際的事情而憂愁。它與「庸人自擾」的意義大致相同。 亡羊補牢 這故事出自「戰國策」。戰國時代,楚國有一個大臣,名叫庄辛,有一天對楚襄王說: 「你在宮裡面的時候,左邊是州侯,右邊是夏侯;出去的時候,鄢陵君和壽跟君又總是隨看 你。你和這四個人專門講究奢侈淫樂,不管國家大事,郢(楚都,在今湖北省江陵縣北)一 定要危險啦!」 襄王聽了,很不高與,氣罵道:「你老糊塗了嗎?故意說這些險惡的話惑亂人心嗎?」 庄辛不慌不忙的回答說:「我實在感覺事情一定要到這個地步的,不敢故意說楚國有什 么不幸。如果你一直寵信這個人,楚國一定要滅亡的。你既然不信我的話,請允許我到趙國 躲一躲,看事情究竟會怎樣。」 庄辛到趙國才住了五個月,秦國果然派兵侵楚,襄王被迫流亡到陽城(今河南息縣西 北)。這才覺得庄辛的話不錯,趕緊派人把庄辛找回來,問他有什麼辦法;庄辛很誠懇地說: 「我聽說過,看見兔子牙想起獵犬,這還不晚;羊跑掉了才補羊圈,也還不遲。……」 這是一則很有意義的故事,只知道享樂,不知道如何做事,其結果必然是遭到悲慘的失 敗無疑。 「亡羊補牢」這句成語,便是根據上面約兩句話而來的,表達處理事情發生錯誤以後, 如果趕緊去挽救,還不為遲的意思。例如一個事業家,因估計事情的發展犯了錯誤,輕舉冒 進,陷入失敗的境地。但他並不氣餒,耐心地將事情再想了一遍,從這次的錯誤中吸取教 訓,認為「亡羊補牢」,從頭做起,還不算晚呢! 一暴十寒 戰國時代,百家爭鳴,游說之風,十分盛行。一般游說之士,不但有高深的學問、豐富的知識,尤其是以有深刻生動的比喻,來諷勸執政者,最為凸出。孟子也是當時的一個著名辯士,在「孟子」的「告子」上篇中有這樣一段記載: 孟子對齊王的昏庸,作事沒有堅持性、輕信奸佞讒言很不滿,便不客氣的對他說:「王也太不明智了,天下雖有生命力很強的生物,可是你把它在陽光下曬了一天,卻放在陰寒的地方凍了它十天,它那裡還活著成呢!我跟王在一起的時間是很短的,王即使有了一點從善的決心,可是我一離開你,那些奸臣又來哄騙你,你又會聽信他們的話,叫我怎麼辦呢?」按著,他使打了一個生動的比喻:「下棋看起來是件小事,但假使你不專心致志,也同樣學不好,下不贏,奕秋是全國最善下棋的能手,他教了兩個徒弟,其中一個專心致志,處處聽奕秋的指導;另一個卻老是怕著有大天鵝飛來,准備用箭射鵝。兩個徒弟是一個師傅教的,一起學的,然而後者的成績卻差得很遠。這不是他們的智力有什麼區別,而是專心的程度不一樣啊;」這是一個很有教學意義的故事,我們要學習一樣東西、做好一件事情,是非專心致志、下苦功夫不可的。若是今天做一些,把它丟下了,隔天十天再去做,那麼事情怎樣做得好呢?求學、做事的能否成功,這也是個決定因素之一,故後來的人便將孟子所說的「一日暴之,十日寒之」精簡成「一暴十寒」一句成語,用來比喻修學、做事沒有恆心,作輟無常的一種說法。例如一位同學,對於求學很是隨便,學習的時間少,荒廢的時間多,我們便說:他這種一曝十寒的作法,那裡能學到什麼東西呢? 三人成虎 戰國時代,互相攻伐,為了使大家真正能遵守信約,國與國之間通常都將太子交給對方作為人質。「戰國策」:「魏策」有這樣一段記載: 魏國大臣龐蔥,將要陪魏太子到趙國去作人質,臨行前對魏王說: 「現在有個一人來說街市上出現了老虎,大王可相信嗎?」 魏王道:「我不相信。」 龐蔥說:「如果有第二個人說街市上出現了老虎,大王可相信嗎?」 魏王道:「我有些將信將疑了。」 龐蔥又說:「如果有第三個人說街市上出現了老虎,大王相信嗎?」 魏王道:「我當然會相信。」 龐蔥就說:「街市上不會有老虎,這是很明顯的事,可是經過三個人一說,好像真的有了老虎了。現在趙國國都邯鄲離魏國國都大梁,比這里的街市遠了許多,議論我的人又不止三個。希望大王明察才好。」 魏王道:「一切我自己知道。」 龐蔥陪太子回國,魏王果然沒有再召見也了。 市是人口集中的地方,當然不會有老虎。說市上有虎,顯然是造謠、欺騙,但許多人這樣說了,如果不是從事物真相上看問題,也往往會信以為真的。 這故事本來是諷刺魏惠王無知的,但後世人引伸這故事成為「三人成虎」這句成語,乃是借來比喻有時謠言可以掩蓋真相的意思。例如:判斷一件事情的真偽,必須經過細心考察和思考,不能道聽途說。否則「三人成虎」,有時會誤把謠言當成真實的。 邯鄲學步: 河北邯鄲 戰國時期 燕國有幾個青年 羨慕趙國人走路 去邯鄲學 結果非但沒學成 `連自己怎麼走路也忘記了 只好爬回國 比喻生硬模仿 退避三舍:春秋時期,晉國內亂,晉獻公的兒子重耳逃到楚國。楚成王收留並款待他,他許諾如晉楚發生戰爭晉軍將退避三舍(一舍為三十里)。後來重耳在秦穆公的幫助下重回晉國執政。晉國支持宋國與楚國發生矛盾,兩軍在城濮相遇,重耳退避三舍,誘敵深入而大勝。 一鳴驚人:相傳楚莊王(另一說為齊威

⑻ 有十五個字成語嗎

各人自掃門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
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功夫

⑼ 中國所有成語有多少個

無數個,共九千萬個

⑽ 帶以的成語有哪些

以守為攻、不以為恥、引以為憾、難以預料、以防不測、引以為恥、忘乎所以、慷慨以赴、不以為然、習以為常、一言以蔽、以死明志、以死相逼、以鄰為壑、不以為意、以人為鏡、無以復加、物以類聚、以小見大、好整以暇、長此以往、文以載道、以點帶面、孜孜以求、以牙還牙、道路以目、儉以養德、以眼還眼、以蠡測海、出以公心、難以為繼、降格以求、授人以柄、以暴易暴、慨當以慷、寬以待人
一、以守為攻 [ yǐ shǒu wéi gōng ]

【解釋】:用防禦作為擊破敵人的手段。
【出自】:宋·秦觀《邊防策下》:「蓋充國以先零窮寇,急與之角,則中國必有饋挽轉輸之勞,故罷騎留屯而圖以期月,此則以守為攻者也。」
【示例】:我軍決定暫時以守為攻,消耗敵人兵力,然後再集中力量突過河去,全殲敵人。
二、不以為恥 [ bù yǐ wéi chǐ ]

【解釋】:不認為是可恥的。指不知羞恥。
【出自】:鄧析子《鄧析子·轉辭》:「今墨劓不以為恥,斯民所以亂多治少也。」
【示例】:對於自己的歷史一點不懂,或懂得甚少,不以為恥,反以為榮。

三、忘乎所以 [ wàng hū suǒ yǐ ]

【解釋】:指因過分興奮或得意而忘了應有的舉止。
【出自】:明·馮夢龍《醒世恆言·勘皮靴單證二郎神》:「夫人傾身配奉,忘其所以。」
【示例】:他剛取得一點成績就忘乎所以,目中無人了。
四、不以為然 [ bù yǐ wéi rán ]

【解釋】:然:是,對。不認為是對的。表示不同意或否定。
【出自】:宋·蘇軾《再乞罷詳定役法狀》:「右臣先曾奏論前衙一役,只當招募,不當定差,執政不以為然。」
【示例】:聽他說洋人不是,口雖不言,心下卻老大不以為然。
五、以鄰為壑 [ yǐ lín wéi hè ]

【解釋】:拿鄰國當做大水坑,把本國的洪水排泄到那裡去。比喻只圖自己一方的利益,把困難或禍害轉嫁給別人。
【出自】:戰國 孟子《孟子·告子下》:「是故禹以四海為壑。今吾子以鄰國為壑。」
【示例】:有些自私自利的人,做事從來不為別人著想,甚至以鄰為壑。

熱點內容
古代勵志的名言 發布:2021-03-16 21:50:46 瀏覽:209
形容兒孫繞膝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9:35 瀏覽:878
席慕蓉賞析印記 發布:2021-03-16 21:48:26 瀏覽:311
權力很大含有手的成語 發布:2021-03-16 21:48:22 瀏覽:584
能聽的兒童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8:15 瀏覽:285
關於足球的詩歌詞句 發布:2021-03-16 21:47:40 瀏覽:870
拖拉機的古詩 發布:2021-03-16 21:42:53 瀏覽:571
亮甜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2:00 瀏覽:831
廣東話生日快樂祝福語 發布:2021-03-16 21:38:55 瀏覽:409
噓的短句 發布:2021-03-16 21:38:07 瀏覽: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