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故事大全 » 諸葛亮的故事簡介

諸葛亮的故事簡介

發布時間: 2020-12-22 01:31:47

A. 諸葛亮的生平簡介

最後並沒有成功,據三國演義記載,諸葛亮使用續命的七星燈需要通過一個陣法來完成,在整個陣法的實施當中,不能有任何人來打擾,如果有人來打斷的話,那麼陣法就會遭到破壞,諸葛亮也會以失敗而告終,但是偏偏在諸葛亮操作的過程當中,魏延因緊急的軍情而想要向諸葛亮稟報,途中雖然世衛已經攔截過魏延了,但是魏延為人性情比較急躁,根本就沒有在意士兵的阻攔,直接沖到了諸葛亮的軍帳中,從而打斷了諸葛亮對七星燈的操作,隨後諸葛亮也無奈的停止了操作。不過雖然表面上是這樣,但是這里邊也有很多隱藏的意思,比如說以下幾點:

3、只能認命

在科學水平不太發達的古代,很多人都相信命運的這一種說法,即使是王侯將相也不例外,諸葛亮可能已經知道自己命不久矣,這么做也是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但是到最後被魏延打斷之後,也只能無奈的相信自己的命運。

B. 諸葛亮主要故事概括

故事很多,我簡要回答:
1、未出茅廬先定三分天下----劉皇叔三顧茅廬,孔明為他解內說天下三分之容事,制定了劉家軍的戰略。
2、舌戰群儒------孔明過江,說服孫權和周瑜聯劉抗曹,將三分天下的戰略初步實施。
3、草船借箭------巧妙避開周瑜的暗算,穩固了孫劉聯盟
4、借東風-------借七星台求東風,金蟬脫殼,巧妙離開東吳地界回到劉備軍中
5、華容道-------巧計安排關羽堵截曹操,既打消了關羽的銳氣,又使曹操逃回,進一步牽制孫權。
6、三氣周瑜------既生瑜何生亮!
7、八卦陣------只用石頭陣就擋住了東吳天才將領陸遜。
8、七擒孟獲-------徹底穩定蜀國後方之戰
9、出師表-------千古文章,忠臣肺腑之言
10、六齣祁山-----雖均以失敗告終,但蒼天有眼,卧龍肝腦塗地,只為報劉皇叔知遇之恩
11、空城計-----千古絕唱的計謀
12、揮淚斬馬謖------悔不聽先主遺言:「馬謖言過其實,不可大用!」
13、五丈原------諸葛武侯,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比較著名的就這些,不見得最全。純手打,望採納。

C. 三國志中關於諸葛亮的故事簡介

三國志中關於諸葛亮簡介如下:

諸葛亮字孔明,琅邪陽都人也。漢司隸校尉諸葛豐後也。父圭專, 字君貢,漢末屬為太山都丞。亮早孤,從父玄為袁術所署豫章太守,玄將亮及亮弟均之官。會漢朝更選朱皓代玄。玄素與荊州牧劉表有舊,往依之。玄卒,亮躬耕隴畝,好為《梁父吟》。身高八尺,每自比於管仲、樂毅,時人莫之許也。惟博陵崔州平、潁川徐庶元直與亮友善 ,謂為信然。

諸葛亮受到後人的推崇的原因:從政權性質上看,三國里曹魏和蜀漢都屬於庶族地主,寒門知識分子與士族勢力爭奪政權中崛起的勢力。根據諸葛亮的建議,蜀漢在崛起中占據的益州和荊州,本來屬於信奉儒學的宗室州牧劉表,劉璋的地盤。

而同為宗室後裔的劉備出身貧寒,劉備與諸葛亮的合作,可以視作沒落宗室與寒門知識分子合作奪取權力的過程。而日後統一的西晉政權依舊被高等士族把持,南渡後的東晉更是出現了王馬共天下,高等士族和君主一起統治的局面。所以諸葛亮三顧茅廬的經歷,自然成為了次等士族和底層寒士的理想,也成了所有渴望改變命運之人的心理寄託。

D. 關於諸葛亮的故事和簡介

諸葛亮,字孔明,號卧龍,漢靈帝光和四年(181年)出生於琅邪陽都一個官吏之家。諸葛氏是琅邪郡的望族,其先祖諸葛豐在西漢元帝時曾做過司隸校尉(衛戍京師的長官)。諸葛亮父親諸葛圭,字君貢,東漢末年曾做過泰山郡丞。

然而諸葛亮很小的時候,他父親諸葛圭就去世了。喪父後,諸葛亮與弟弟諸葛均一起,由叔父諸葛玄撫養。

公元194年,諸葛玄被袁術任命為豫章太守。諸葛兄弟於是便隨叔父到豫章赴任。之後,東漢朝廷派朱皓取代了諸葛玄職務,諸葛玄就去投奔他的老朋友荊州牧劉表。——在這當中,諸葛亮兄弟一直伴隨在叔父諸葛玄身邊。

建安二年(197年),諸葛玄病逝。諸葛亮和弟妹失去了生活依靠,便移居隆中(今襄陽縣之西二十里,一說隱居地是南陽),隱居鄉間耕種,維持生計。

建安四年(199年),19歲的諸葛亮與友人徐庶等從師於水鏡先生司馬徽。據當時的史料看,諸葛亮讀書的方法,與當時大多數人不一樣。不是拘泥於一章一句,而是觀其大略,並喜歡吟誦《梁父吟》這首古歌謠。

通過幾年的潛心鑽研,諸葛亮不但熟知天文地理,而且精通戰術兵法。他志向遠大,以天下為己任。此外,諸葛亮還十分注意觀察和分析當時的社會,積累了豐富的治國用兵的知識。

建安十二年(207年),諸葛亮27歲時,劉備「三顧茅廬」於襄陽隆中,會見諸葛亮,問以統一天下大計。諸葛亮精闢地分析了當時的形勢,提出了首先奪取荊、益作為根據地,對內改革政治,對外聯合孫權,南撫夷越,西和諸戎,等待時機,兩路出兵北伐,從而統一全國的戰略思想。這次談話即是著名的《隆中對》。(關於隆中的確切地點,一說是在襄陽,也有說是在南陽,至今難以定論。)

劉備聽了諸葛亮這一番精闢透徹的論析後,思想豁然開朗。他覺得諸葛亮人才難得,於是懇切地請諸葛亮出山,幫助他實現興復漢室的宏願。諸葛亮被劉備的真誠所打動,於是出山輔佐劉備,使得劉備在群雄混戰的局面里贏得一席之地,最終形成「三國鼎立」的局面。其功莫大焉!

諸葛亮於危難之際出而輔佐劉備,聯孫抗曹,大敗曹軍於赤壁,奪占荊州。建安十六年,攻取益州;繼又擊敗曹軍,奪得漢中。二十六年(221年),劉備在成都建立蜀漢政權,諸葛亮被任命為丞相,主持朝政。章武三年(223年,劉備在位年號),劉備病危,以後事相托。這即是中國史上著名的「白帝城託孤」。

劉禪繼位後,諸葛亮被封為「武鄉侯」,同時兼任益州的州長。勤勉謹慎,大小政事必親自處理,賞罰嚴明,與東吳聯盟,改善和西南各族的關系,實行屯田,加強戰備。

建興五年(227年),諸葛亮上疏(即《(前)出師表》)於劉禪,率軍出駐漢中,前後六次北伐中原,多以糧盡無功。建興十二年,終因積勞成疾,病逝於五丈原軍中。

諸葛亮是三國時期蜀國傑出的政治家、思想家、軍事家。千百年來他已成為智慧的化身,其傳奇性故事為世人廣泛傳誦。民間傳說,他深通天文、符咒、奇門遁甲,《三國演義》中也講述他嫻熟韜略,多謀善斷,長於巧思,曾革新「連弩」,可同時發射10箭;作「木牛」、「流馬」,便於山地軍事運輸;還推演兵法,作「八陣圖」等等。足見老百姓對諸葛亮的喜愛及推崇程度。

E. 關於諸葛亮的故事的簡單概括

建興六年(公元228年)諸葛亮為實現統一大業,發動了一場北伐曹魏的戰爭。他命令趙雲、鄧芝為疑軍(以虛張聲勢、迷惑敵人),占據箕谷;親自率10萬大軍,突襲魏軍據守的祁山;任命參軍馬謖為前鋒,鎮守戰略要地街亭。

臨行前,諸葛亮再三囑咐馬謖:「街亭雖小,關系重大。它是通往漢中的咽喉。如果失掉街亭,我軍必敗。」並具體指示讓他「靠山近水安營紮寨,謹慎小心,不得有誤」。

馬謖到達街亭後,沒有按諸葛亮的指令依山傍水部署兵力,卻驕傲輕敵,自作主張將大軍部署在遠離水源的街亭山上。當時,副將王平提出:「街亭一無水源,二無糧道,若魏軍圍困街亭,切斷水源,斷絕糧道,蜀軍則不戰自潰。請主將遵令履法,依山傍水,巧布精兵

。」馬謖不但不聽勸阻,反而自信地說:「馬謖通曉兵法,世人皆知,連丞相有時也得請教於我,而你王平生長戎旅,手不能書,知何兵法?」接著又洋洋自得地說:「居高臨下,勢如破竹,置死地而後生,這是兵家常識,我將大軍布於山上,使之絕無反顧,這正是制勝之秘訣。」王平再次諫阻:「如此布兵危險。」

馬謖見王平不服,便火冒三丈,說:「丞相委任我為主將,部隊指揮我負全責。如若兵敗,我甘願革職斬首,絕不怨怒於你。」王平再次義正辭嚴:「我對主將負責,對丞相負責,對後主負責,對蜀國百姓負責。最後懇請你遵循丞相指令,依山傍水布兵。」

馬謖固執己見,將大軍布於山上。魏明帝曹睿得知蜀將馬謖佔領街亭,立即派驍勇善戰,曾多次與蜀軍交鋒蜀大軍張郃領兵抗擊,張郃進軍街亭,偵察到馬謖舍水上山,心中大喜,立即揮兵切斷水源,掐斷糧道,將馬謖部圍困於山上,然後縱火燒山。蜀軍飢渴難忍,軍心渙散,不戰自亂。張郃命令乘勢進攻,蜀軍大敗。馬謖失守街亭,戰局驟變,迫使諸葛亮退回漢中。

諸葛亮痛心地說:「用馬謖錯矣。」為了嚴肅軍紀,諸葛亮下令將馬謖革職入獄,斬首示眾。臨刑前,馬謖上書諸葛亮:「丞相待我親如子,我待丞相敬如父。這次我違背節度,招致兵敗,軍令難容,丞相將我斬首,以誡後人,我罪有應得,死而無怨,只是懇望丞相以後能照顧好我一家妻兒老小。

這樣我死後也就放心了。」諸葛亮看罷,百感交集,老淚縱橫,要斬掉曾為自己十分器重賞識的將領,心若刀絞;但若違背軍法,免他一死,又將失去眾人之心,無法實現統一天下的宏願。於是,他強忍悲痛,讓馬謖放心去,自己將收其兒為義子。而後,全軍將士無不為之震驚。

馬謖被推走了。諸葛亮拭乾眼淚,又宣布一道命令:對力主良謀,臨危不懼,英勇善戰,化險為夷的副將王平加以褒獎,破格擢升為討寇將軍。善於自省的諸葛亮斬馬謖,升王平之後,多次以用人不當為由,請求自貶三等,一品丞相為三品右將軍,仍盡心竭力輔佐後主劉禪,欲圖中原,成就大業。

F. 諸葛亮的事跡(簡短些,有主要內容)

出三分天下來(三顧茅廬) (隆中對自)
火燒博望坡
三把火 火燒新野
火燒赤壁
舌戰群儒
草船借箭
七星台祭風
三氣周瑜
舉薦鳳雛
攻打漢中
取得荊州
取得益州(西川)
玄德取妻
布八陣圖(水八陣)
白帝受命
南定夷蠻
七擒七縱孟獲
二進出師表
六齣祁山
病死五丈原
死諸葛口下走活仲達
諸葛亮是三國時間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和外交家。字孔明,人稱卧龍,東[漢末]年徐州琅邪郡陽都縣(在今山東沂南縣)人

G. 關於諸葛亮的故事簡介

七擒孟獲
揮淚斬馬謖
空城計
諸葛亮兵出祁山,收姜維後繼續向魏國進軍,魏國派司馬懿抵擋蜀軍,在街亭打敗馬謖,而諸葛亮城中空無一人,兵都出去解圍去了,城中只有一些老弱病殘,諸葛亮心生一計,命令打開城門,派幾個老兵在打掃衛生,自己帶兩個兒童在城樓上面彈琴,司馬懿的兵來到城外,看到四個城門大開,諸葛亮又在上面唱歌,司馬懿命令兵不動,自己上前一看,看諸葛亮神情自若、琴聲不亂,懷疑有伏兵,這才命令撤軍。
諸葛亮長眠五丈原
火燒赤壁
諸葛亮巧收姜維
舌戰群儒
智激周瑜
增灶退兵
諸葛亮造木牛流馬
諸葛亮隨叔父逃亂來到襄陽,結草廬而居,躬耕苦讀。孤獨的諸葛亮遊走襄陽,結交朋友,拜見師長,見識和學業大長。諸葛亮偶然聽說黃家灣有一位才女黃月英,就想求見結交。不料被黃月英的父親黃承彥擋在門外。諸葛亮被黃承彥考來考去,顯示出學識才華,但他曝出自己女兒非常丑。諸葛亮若想娶一個漂亮媳婦的話,就另請高就。諸葛亮下定決定,再次登門求婚,黃月英提出一系列難題難住了諸葛亮。為了和才女黃月英成婚,諸葛亮用毅力、智慧並巧借朋友之勢,終於戰勝了黃家父女設立的一道道難關,最終贏得美人心。諸葛亮在隆中完成了學業、交友、成婚大事,磨礪成才,策略驚天,智慧蓋世。劉備三顧茅廬,諸葛亮發表了千古流傳的《隆中對》,毅然出山,譜寫出驚天動地的傳奇。
饅頭
話說諸葛亮平定孟獲班師回朝,過瀘水而不得,按習俗需要拿49個人頭祭祀,次日諸葛亮用麵粉和面裹以肉做成人頭狀頂替人頭用以祭祀;自此以後也就有了很多祭祀時除了豬,牛,羊外多了饅頭;另表:饅頭原來是指頂替用來祭祀的俘虜蠻夷的頭,所以是稱為蠻頭,後改用曼頭用以避諱,再後加了食旁成為現在的饅頭。孔明燈 流傳至今的孔明燈孔明燈又叫天燈,相傳是由三國時的諸葛孔明(即諸葛亮)所發明。當年,諸葛孔明被司馬懿圍困於陽平,無法派兵出城求救。孔明算準風向,製成會飄浮的紙燈籠,繫上求救的訊息,其後果然脫險,於是後世就稱這種燈籠為孔明燈。另一種說法則是這種燈籠的外形像諸葛孔明戴的帽子,因而得名。

H. 古代英雄諸葛亮的故事和簡介

簡介
【諸葛亮(181年-234年10月8日 ),字孔明,號卧龍(也作伏龍),漢族,徐州琅琊陽都(今山東臨沂市沂南縣)人,三國時期蜀漢丞相,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散文家、書法家、發明家。在世時被封為武鄉侯,死後追謚忠武侯,東晉政權因其軍事才能特追封他為武興王。其散文代表作有《出師表》、《誡子書》等。曾發明木牛流馬、孔明燈等,並改造連弩,叫做諸葛連弩,可一弩十矢俱發。於建興十二年(234年)在五丈原(今寶雞岐山境內)逝世。
劉禪追謚其為忠武侯,故後世常以武侯、諸葛武侯尊稱諸葛亮。諸葛亮一生「鞠躬盡瘁、死而後已」,是中國傳統文化中忠臣與智者的代表人物。】

故事
躬耕隴畝
諸葛亮於漢靈帝光和四年(公元181年)出生在琅邪郡陽都縣的一個官吏之家,諸葛氏是琅邪的望族,先祖諸葛豐曾在西漢元帝時做過司隸校尉,諸葛亮父親諸葛圭東漢末年做過泰山郡丞;諸葛亮3歲母親章氏病逝,諸葛亮8歲喪父,與弟弟諸葛均一起跟隨由袁術任命為豫章太守的叔父諸葛玄到豫章赴任,東漢朝廷派朱皓取代了諸葛玄職務,諸葛玄就去投奔荊州劉表。[3]
建安二年(197年),諸葛亮的叔父諸葛玄病逝;漢獻帝已從長安李傕手中逃出,遷到了曹操的許縣。諸葛亮此時已16歲,平日好念《梁父吟》,又常以管仲、樂毅比擬自己,當時的人對他都是不屑一顧,只有好友徐庶、崔州平等好友相信他的才幹。[4]
他與當時的襄陽名士司馬徽、龐德公、黃承彥等有結交。黃承彥曾對諸葛亮說:「聽到你要選妻,我家中有一醜女,頭發黃、皮膚黑,但才華可與你相配。」諸葛亮應許這頭親事,迎娶她。當時的人都以此作笑話取樂,鄉里甚至作了句諺語:「莫作孔明擇婦,正得阿承醜女」,但也有一種說法指黃月英本人極美,因此遭到鄉里其他年輕女性的嫉妒而詆毀她的容貌。
隆中對策
當時,劉備依附於劉表,屯兵於新野。後來司馬徽與劉備會面時,表示:「那些儒生都是見識淺陋的人,豈會了解當世的事務局勢?能了解當世的事務局勢才是俊傑。此時只有卧龍(諸葛亮)、鳳雛(龐統)。」[5] 諸葛亮又受徐庶推薦,劉備希望徐庶引亮來見,但徐庶卻建議:「這人可以去見,不可以令他屈就到此。將軍宜屈尊以相訪。」[6]
劉備便親自前往隆中拜訪,去了三次才見到諸葛亮(史稱「三顧茅廬」)。與諸葛亮相見後,劉備便叫其他人避開,對他提問:「「現今漢室衰敗,奸臣假借皇命做事,皇上失去大權。我沒有衡量自己的德行與能力,想以大義重振天下,但智慧、謀略短小、不夠,所以時常失敗,直至今日。不過我志向仍未平抑,先生有沒有計謀可以幫助我?」
諸葛亮遂向他陳說了三分天下之計,分析了曹操不可取,孫權可作援的形勢;又詳述了荊、益二州的州牧懦弱,有機可乘,而且只有擁有此二州才可爭勝天下;更向劉備講述了攻打中原的戰略。這篇論說後世稱之為《隆中對》。劉備聽後大贊,力邀諸葛亮相助,於是諸葛亮便出山入幕。劉備常常和他議論,關系也日漸親密。關羽、張飛等大感不悅,劉備向他們解釋道:「「我有了孔明,就像魚得到水般,希望諸位不要再說了。」」關羽、張飛等便不再抱怨。[7]
諸葛亮所提出的《隆中對》是此後數十年劉備和蜀漢的基本國策。

草船借箭

周瑜看到諸葛亮挺有才幹,心裡很妒忌。
有一天,周瑜請諸葛亮商議軍事,說∶「我們就要跟曹軍交戰。水上交戰,用什麼兵器最好?」諸葛亮說∶「用弓箭最好。」周瑜說∶「對,先生跟我想的一樣。現在軍中缺箭,想請先生負責趕造十萬支。這是公事,希望先生不要推卻。」諸葛亮說∶「都督委託,當然照辦。不知道這十萬支箭什麼時候用?」周瑜問∶「十天造得好嗎?」諸葛亮說∶「既然就要交戰,十天造好,必然誤了大事。」周瑜問∶「先生預計幾天可以造好?」諸葛亮說∶「只要三天。」周瑜說∶「軍情緊急,可不能開玩笑。」諸葛亮說∶「怎麼敢跟都督開玩笑?我願意立下軍令狀,三天造不好,甘受懲罰。」周瑜很高興,叫諸葛亮當面立下軍令狀,又擺了酒席招待他。諸葛亮說∶「今天來不及了。從明天起,到第三天,請派五百個軍士到江邊來搬箭。」諸葛亮喝了幾杯酒就走了。
魯肅對周瑜說∶「十萬支箭,三天怎麼造得成呢?諸葛亮說的是假話吧?」周瑜說∶「是他自己說的,我可沒逼他。我得吩咐軍匠們,叫他們故意遲延,造箭用的材料,不給他准備齊全。到時候造不成,定他的罪,他就沒話可說了。你去探聽探聽,看他怎麼打算,回來報告我。」
魯肅見了諸葛亮。諸葛亮說∶「三天之內要造十萬支箭,得請你幫幫我的忙。」魯肅說∶「都是你自己找的,我怎麼幫得了你的忙?」諸葛亮說∶「你借給我二十條船,每條船上要三十名軍士。船用青布幔子遮起來,還要一千多個草把子,排在船的兩邊。我自有妙用。第三天管保有十萬支箭。不過不能讓都督知道。他要是知道了,我的計劃就完了。」
魯肅答應了。他不知道諸葛亮借船有什麼用,回來報告周瑜,果然不提借船的事,只說諸葛亮不用竹子、翎毛、膠漆這些材料。周瑜疑惑起來,說∶「到了第三天,看他怎麼辦!」
魯肅私自撥了二十條快船,每條船上配三十名軍士,照諸葛亮說的,布置好青布幔子和草把子,等諸葛亮調度。第一天,不見諸葛亮有什麼動靜;第二天,仍然不見諸葛亮有什麼動靜;直到第三天四更時候,諸葛亮秘密地把魯肅請到船里。魯肅問他∶「你叫我來做什麼?」諸葛亮說∶「請你一起去取箭。」魯肅問∶「哪裡去取?」諸葛亮說∶「不用問,去了就知道。」諸葛亮吩咐把二十條船用繩索連接起來,朝北岸開去。
這時候大霧漫天,江上連面對面都看不清。天還沒亮,船已經靠近曹軍的水寨。諸葛亮下令把船頭朝西,船尾朝東,一字擺開,又叫船上的軍士一邊擂鼓,一邊大聲吶喊。魯肅吃驚地說∶「如果曹兵出來,怎麼辦?」諸葛亮笑著說∶「霧這樣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來。我們只管飲酒取樂,天亮了就回去。」
曹操聽到鼓聲和吶喊聲,就下令說∶「江上霧很大,敵人忽然來攻,我們看不清虛實,不要輕易出動。只叫弓弩手朝他們射箭,不讓他們近前。」他派人去旱寨調來六千名弓弩手,到江邊支援水軍。一萬多名弓弩手一齊朝江中放箭,箭好像下雨一樣。諸葛亮又下令把船掉過來,船頭朝東,船尾朝西,仍舊擂鼓吶喊,逼近曹軍水寨去受箭。
天漸漸亮了,霧還沒有散。這時候,船兩邊的草把子上都插滿了箭。諸葛亮吩咐軍士齊聲高喊「謝謝曹丞相的箭!」接著叫二十條船駛回南岸。曹操知道上了當,可是這邊的船順風順水,已經駛出二十多里,要追也來不及了。
二十條船靠岸的時候,周瑜派來的五百個軍士正好來到江邊搬箭。每條船大約有五六千支箭,二十條船總共有十萬多支。魯肅見了周瑜,告訴他借箭的經過。周瑜長嘆一聲,說∶「諸葛亮神機妙算,我真比不上他!」

I. 關於諸葛亮的所有故事情節

關於諸葛亮的所有故事:躬耕隴畝、隆中對策、初出茅廬、赤壁鬥智、定鼎荊益、先主託孤、北伐中原、病重而逝、身後之事。

諸葛亮的故事是指發生在東漢末年,三國時期人物,蜀國軍師、丞相諸葛亮身上的一些故事,諸葛亮以聰明、機智而聞名,善於用兵。是偉大的政治家,軍事家。著名典故有三顧茅廬、草船借箭、火燒赤壁、空城計。

諸葛亮散文代表作有《出師表》《誡子書》等。曾發明木牛流馬、孔明燈等,並改造連弩,叫做諸葛連弩,可一弩十矢俱發。諸葛亮一生「鞠躬盡瘁、死而後已」,是中國傳統文化中忠臣與智者的代表人物。

(9)諸葛亮的故事簡介擴展閱讀:

諸葛亮也是一位發明家,早在渡瀘討伐南蠻前已經發明「諸葛連弩」,這項連司馬懿都聞之色變的武器即是出自諸葛亮之手。諸葛亮改良當時只能連續射擊三發的「三連弩」,改造成一次能夠連射十發的「諸葛連弩」,可謂是魏晉南北朝時代軍事的進步里程碑。

而諸葛亮還在北伐前有思考過糧草供應問題,所以在北伐前發明了「木牛流馬」這項糧草供應工具,以解決前線糧草供不應求的窘境與危機。

因為諸葛亮同時具備傑出的才能與高尚的品格,後人對諸葛亮評價頗高,「鞠躬盡瘁、死而後已」成為無數仁人志士的座右銘。

J. 諸葛亮的簡介和一個小故事

故事:有一回,諸葛亮的老師水鏡先生讓諸葛亮燉一條魚。諸葛亮把魚燉好內後盛放在一個碗里容,便去擔水了。擔水回來後,看見水鏡先生正在厲聲責問幾個弟子,幾個弟子都默不做聲。原來,剛燉好的魚不知被哪個弟子偷偷吃掉了一半,那些弟子們誰也不敢承認自己偷吃了魚。諸葛亮眼睛一眨,假裝驚慌失措的仍下水桶,說:「糟糕!..................!」他這么一說,有個弟子頓時被嚇得臉色蒼白,他渾身顫抖的跪在了地上,大聲的哭喊到:「先生救命啊,先生,快救救我!魚,魚是我偷吃的,我再也不敢了!」水鏡先生聽後,說:我無法救你,能救你的,始終就只有你自己而已。「說罷,把那個弟子趕走了。事後,水鏡先生對諸葛亮表揚了一番。
簡介:諸葛亮(181—234年),字孔明,號卧龍,琅邪陽都(今山東沂南)人。他是漢朝司隸校尉諸葛豐的後代。

熱點內容
古代勵志的名言 發布:2021-03-16 21:50:46 瀏覽:209
形容兒孫繞膝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9:35 瀏覽:878
席慕蓉賞析印記 發布:2021-03-16 21:48:26 瀏覽:311
權力很大含有手的成語 發布:2021-03-16 21:48:22 瀏覽:584
能聽的兒童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8:15 瀏覽:285
關於足球的詩歌詞句 發布:2021-03-16 21:47:40 瀏覽:870
拖拉機的古詩 發布:2021-03-16 21:42:53 瀏覽:571
亮甜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2:00 瀏覽:831
廣東話生日快樂祝福語 發布:2021-03-16 21:38:55 瀏覽:409
噓的短句 發布:2021-03-16 21:38:07 瀏覽: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