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故事大全 » 關於諸葛亮的故事

關於諸葛亮的故事

發布時間: 2020-12-21 22:19:22

Ⅰ 關於諸葛亮的所有故事情節

關於諸葛亮的所有故事:躬耕隴畝、隆中對策、初出茅廬、赤壁鬥智、定鼎荊益、先主託孤、北伐中原、病重而逝、身後之事。

諸葛亮的故事是指發生在東漢末年,三國時期人物,蜀國軍師、丞相諸葛亮身上的一些故事,諸葛亮以聰明、機智而聞名,善於用兵。是偉大的政治家,軍事家。著名典故有三顧茅廬、草船借箭、火燒赤壁、空城計。

諸葛亮散文代表作有《出師表》《誡子書》等。曾發明木牛流馬、孔明燈等,並改造連弩,叫做諸葛連弩,可一弩十矢俱發。諸葛亮一生「鞠躬盡瘁、死而後已」,是中國傳統文化中忠臣與智者的代表人物。

(1)關於諸葛亮的故事擴展閱讀:

諸葛亮也是一位發明家,早在渡瀘討伐南蠻前已經發明「諸葛連弩」,這項連司馬懿都聞之色變的武器即是出自諸葛亮之手。諸葛亮改良當時只能連續射擊三發的「三連弩」,改造成一次能夠連射十發的「諸葛連弩」,可謂是魏晉南北朝時代軍事的進步里程碑。

而諸葛亮還在北伐前有思考過糧草供應問題,所以在北伐前發明了「木牛流馬」這項糧草供應工具,以解決前線糧草供不應求的窘境與危機。

因為諸葛亮同時具備傑出的才能與高尚的品格,後人對諸葛亮評價頗高,「鞠躬盡瘁、死而後已」成為無數仁人志士的座右銘。

Ⅱ 有關諸葛亮的10個故事

1、初出茅廬(第三十九回 荊州城公子三求計 博望坡軍師初用兵)

劉備三顧茅廬,諸葛亮答應出山相助。曹操命大將夏侯悙引兵十萬殺奔新野。關羽、張飛對劉備以師禮待諸葛亮很不滿,面臨大戰之際,二人態度消極,將信將疑。

諸葛亮假借劉備劍印,遣兵調將,令關羽、張飛引兵埋伏在博望之左右,調趙雲回來擔任前部誘敵,劉封、關平帶人埋伏負責放火。

曹將夏侯悙果然輕敵上當,不聽部將勸告,長驅直入,被大火燒得死傷無數,又遭各路伏兵夾擊,損兵折將,丟棄博望城,逃回許昌。諸葛亮一戰成名,使劉備及手下大為敬服,奠定了自己的威望。

2、火燒新野(第四十回 蔡夫人議獻荊州 諸葛亮火燒新野)

火燒博望坡之後,曹操卷土重來,派曹仁和曹洪大軍進攻新野。諸葛亮料新野呆不了,就留下空城,民房屋上藏硫磺等引火之物。曹軍進城之後住入了民房。夜裡狂風大作,埋伏在城外的劉備軍往城裡射火箭。大火迅速燒起來。曹兵逃奔出城,被劉備軍截殺,大敗而歸。

3、舌戰群儒(第四十三回 諸葛亮舌戰群儒 魯子敬力排眾議)

曹操大軍沿江結寨,准備並吞江東。東吳君臣驚疑憂懼,是和是戰難以定奪。諸葛亮運用謀略,與東吳群臣縱論天下大事,巧舌辯駁,說服他們和孫權要與劉備聯合抗曹。才有後來的赤壁之戰。此成語原指與眾多儒生謀士爭辯,駁倒對方的議論,後指與很多人激烈爭辯並駁倒對方。

4、三氣周瑜

當時曹操正在鄴郡慶賀銅雀台落成。在銅雀台上大宴文武百官,並將一件西川錦袍掛在樹上,下設箭靶,射中箭靶的人就可以得到戰袍,武將們個個爭先,想展現自己的武藝。

武將射畢,曹操又讓文官吟詩作賦,記錄銅雀台落成之事。曹操正在興頭上,也賦詩吟唱。

忽報東吳使節華歆前來。曹操看罷表章,與謀士定計使孫、劉相吞並。便上表奏周瑜為南郡太守,程普為江夏太守,華歆為大理寺少卿。

周瑜就職南郡太守後,便想報仇,遂上書孫權。要魯肅討還荊州,魯肅無奈,只好前往荊州。

魯肅來到荊州,劉備依孔明之計放聲大哭,孔明從旁說還了荊州,便無處安身。觸動劉備心中傷處,而大哭不止,孔明於是要魯肅轉告孫權,暫緩討回荊州。

5、用奇謀孔明借箭(草船借箭)(第四十六回 用奇謀孔明借箭 獻密計黃蓋受刑)

周瑜刁難諸葛亮,令其十天內造出十萬支箭,諸葛亮卻立軍令狀三天完成。他前二天按兵不動,暗中叫魯肅備大船二十,各船扎草人千個。

第三天四更,江上大霧迷漫,諸葛亮率船到曹軍水寨前擂鼓吶喊佯攻,曹軍怕中計,下令弓箭手向江中射箭。這一妙計使諸葛亮不費吹灰之力就完成了任務。

6、祭七星壇借東風(第四十九回 七星壇諸葛祭風 三江口周瑜縱火)

周瑜為沒有東南風而病倒在床上。諸葛亮給周瑜開了個「葯方」,上面寫著:「萬事俱備,只欠東風。」說他能借來東風,他讓周瑜為他搭起高九尺的七星壇,然後自己在壇上做法。幾天之後,果然颳起了東南風。周瑜嫉妒,便派人去殺諸葛亮。然而諸葛亮早有預防,事先回夏口去了。

7、孔明巧布八陣圖(第八十四回 陸遜營燒七百里 孔明巧布八陣圖)

劉備兵敗,陸遜追至夔關,遇此陣,土人言:「此處地名魚腹浦。諸葛亮入川之時,驅兵到此,取石排成陣勢於沙灘之上。自此常常有氣如雲,從內而起。」遜入陣不得出,後被孔明岳父黃承彥放出。

八陣圖「名八陣圖。反復八門,按遁甲休、生、傷、杜、景、死、驚、開。每日每時,變化無端,可比十萬精兵。」

8、武侯彈琴退仲達(空城計)(第九十五回 馬謖拒諫失街亭武侯彈琴退仲達)

空城計:諸葛亮屯兵於陽平,把部隊都派去攻打魏軍了,只留少數老弱殘兵在城中。忽然聽到魏軍大都督司馬懿率15萬大軍來攻城,諸葛亮臨危不懼,傳令打開城門,還派人到城門口灑掃。

諸葛亮自己卻登上城樓,端坐彈琴,態度從容,琴聲不亂。司馬懿來到城前,見此情形,心生疑竇,爬城中有埋伏,因此不敢貿進,便下令退兵。

9、揮淚斬馬謖(第九十六回 孔明揮淚斬馬謖 周魴斷發賺曹休)

馬謖自告奮勇駐守街亭,遇到了魏將張郃所率主力部隊的抵抗。馬謖違背了諸葛亮原先的部署,又不聽從部將王平的建議,在眾寡不敵的形勢下,居然不下據城,而舍水上山,結果被張郃軍隊切斷水道,殺得大敗。

街亭失守,使諸葛亮十分被動,一場十分有利的戰局頓時變成敗局。盡管諸葛亮十分愛惜馬謖的才華,但是,為了嚴明軍紀,他毅然按照軍法處斬了馬謖,還上疏朝廷,自請貶官三級,追究個人「不能訓章明法」、用人不當的責任。

10、白帝城託孤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劉備在漢中之戰中斬殺曹操名將夏侯淵,擊敗曹操、占據戰略要地漢中。在這樣節節勝利的情況下,劉備部將關羽孤軍北伐曹魏,雖然水淹七軍、擒於禁、斬龐德、威震華夏、圍曹仁於襄陽,達到軍事上的最高峰。

但是荊州後方空虛,東吳違背湘水劃界,在背後對盟友倒戈一擊,呂蒙以白衣渡江乘機奪取荊州(主要是江陵和公安),最後關羽被吳軍擒獲,遭到殺害,「失荊州」使得劉備元氣大傷,蜀漢政權也開始走下坡路。

劉備聞後盡起全國大兵去討伐吳國,為關羽報仇,被陸遜擊敗,劉備兵敗退到白帝城。

劉備在白帝城一病不起,召諸葛亮等人託孤,劉備對諸葛亮說:「如果你看阿斗是個當皇帝的料子,你就輔佐他,如果他不是個當皇帝的料子,你就自行取度吧。」諸葛亮哭著說:「我一定盡我所能去中興大漢,為了大漢竭智盡忠,直到死那一刻。

(2)關於諸葛亮的故事擴展閱讀

主要成就:

廉政建設

身為丞相,諸葛亮深知:「屋漏在下,止之在上,上漏不止,下不可居也。」他不僅帶頭廉政,樹起一面旗幟。

同時還把廉政作為一項重要的政治、法律建設來抓,對蜀漢政治、經濟、軍事、文化的方方面面,都產生了重大影響。諸葛亮時期的廉政建設,首先表現在對蜀漢宮城規模和惠陵規模的嚴格控制上。

在諸葛亮執政時期,年青的後主,常欲采擇以充後宮。當時負責宮中事務的董允以為古者天子後妃之數不過十二,今嬪嬙已具,不宜增益,終執不聽。

後主皇妃之數是一個復雜問題,涉及到皇宮規模建制等諸多問題,非董允所能決定。當時,「及備殂沒,嗣子幼弱,事無巨細,亮皆專之」。「政事無巨細,咸決於亮」。

諸葛亮在蜀漢上層創造了一個廉政奉公的政治氛圍,蜀國官員以諸葛亮為榜樣,為官節儉,力戒奢華,造就了整整一個廉政時代。

Ⅲ 有關諸葛亮忠義的故事要簡單

劉備征討東吳,於猇亭之戰大敗而歸,在白帝城託孤。告訴諸葛亮,如果將來自己的兒回子劉禪沒有能力或者不忠義答,可以由諸葛亮取而代之。但是諸葛亮終其一生都忠於蜀漢政權,以克復中原為己任。正如他在《出師表》中所述,「先帝創業未半中道崩殂,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誠危機存亡之秋也。」在那樣急迫的環境下,諸葛亮守護劉禪,幫他處理好蜀漢政務,使得蜀國在三國時期有了穩定局面和恢復發展。諸葛亮還六齣祁山積極展開統一工作。當然最終因為實力不濟失敗了。 同時諸葛亮注意提拔有用人才,比如費禕,董允,姜維等等,使得在其死後,蜀漢政權又存續了多年。
總之其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為蜀漢政權的發展穩定貢獻了一生。而且絲毫沒有私心,沒有對劉備後人的江山有半點覬覦。

Ⅳ 諸葛亮的故事的著名典故

  1. 三顧茅廬
    諸葛亮《出師表》:「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顧臣於草廬之中。」內

  2. 神機妙算 草船借箭容
    在《三國演義》中, 赤壁之戰前,周瑜妒忌諸葛亮的才幹,要諸葛亮在十天內造好十萬支箭。諸葛亮用妙計向曹操「借箭」,挫敗了周瑜的暗算,表現了諸葛亮有膽有識,才智過人。

  3. 空城妙計
    在《三國演義》中, 蜀國諸葛亮面對曹魏司馬懿大軍進襲,故意大開城門,坐在城上焚香操琴,讓司馬懿以為城內有伏兵,因而退兵。

  4. 三氣周瑜
    根據三國演義,周瑜因為受傷後又受孔明三次之氣而憤死,死前留下""既生瑜,何生亮""的感嘆。
    (一氣周瑜是『幾郡城池無我分,一場辛苦為誰忙』;二氣周瑜是『周郎妙計安天下,賠了夫人又折兵』;三氣周瑜是『一著棋高難對敵,幾番算定總成空』)

  5. 七擒七縱
    《三國志·蜀志·諸葛亮傳》:「亮率眾南征,其秋悉平。」裴松之注引《漢晉春秋》:「亮笑,縱使更戰,七縱七擒,而亮猶遣獲。」(三國時,諸葛亮出兵南方,將當地酋長孟獲捉住七次,放了七次,使他真正服輸,不再為敵。比喻運用策略,使對方心服。)

  6. 孔明燈
    相傳諸葛孔明曾被司馬懿圍困於平陽,無法派兵出城求救。孔明算準風向,製成會飄浮的紙燈籠,繫上求救的訊息,其後果然脫險

Ⅳ 關於諸葛亮的故事有哪些

1、孔明巧布八陣圖

劉備兵敗,陸遜追至夔關,遇此陣,土人言:「此處地名魚腹浦。諸葛亮入川之時,驅兵到此,取石排成陣勢於沙灘之上。自此常常有氣如雲,從內而起。」

遜入陣不得出,後被孔明岳父黃承彥放出。八陣圖「名八陣圖。反復八門,按遁甲休、生、傷、杜、景、死、驚、開。每日每時,變化無端,可比十萬精兵。」

2、七擒孟獲

為重興漢室,諸葛亮點兵南征,與南蠻首領孟獲鬥智斗勇,先後七次擒住孟獲。前六次諸葛亮都故意放走孟獲,蜀營大將都不理解,孔明卻自有道理:只有以德服人才能真的讓人心服。到了第七次,諸葛亮智破烏戈國藤甲兵,七擒孟獲,終於使其心悅誠服,南中於是安定。

七擒孟獲,是三國時諸葛亮出兵南方,將當地酋長孟獲捉住七次,放了七次,第七次在孟獲城將孟獲擒拿,並使他真正服輸,不再為敵。比喻運用策略,使對方心服。《三國志》裴松之注引《漢晉春秋》中有提到,《三國演義》進行了大幅度的改編和虛構創造。

3、揮淚斬馬謖

蜀後主建興六年(公元228年)諸葛亮為實現統一大業,發動了一場北伐曹魏的戰爭。他命令趙雲、鄧其為疑軍,占據箕谷(今陝西漢中市北),親自率10萬大軍,突襲魏軍據守的祁山(今甘肅),任命參軍馬謖為前鋒,鎮守戰略要地街亭(今甘肅秦安縣東北)臨行前。

諸葛亮再三囑咐馬謖:「街亭雖小,關系重大。它是通往漢中的咽喉。如果失掉街亭,我軍必敗。」並具體指示讓他「靠山近水安營紮寨,謹慎小心,不得有誤」。

馬謖到達街亭後,不按諸葛亮的指令依山傍水部署兵力,卻驕傲輕敵,自作主張地想將大軍部署在遠離水源的街亭山上。當時,副將王平提出:「街亭一無水源,二無糧道,若魏軍圍困街亭,切斷水源,斷絕糧道,蜀軍則不戰自潰。請主將遵令履法,依山傍水,巧布精兵。」

馬謖不但不聽勸阻,反而自信地說:「馬謖通曉兵法,世人皆知,連丞相有時得請教於我,而你王平生長戎旅,手不能書,知何兵法?」

接著又洋洋自得地說:「居高臨下,勢如破竹,置死地而後生,這是兵家常識,我將大軍布於山上,使之絕無反顧,這正是致勝之秘訣。」王平再次諫阻:「如此布兵危險。」

馬謖見王平不服,便火冒三丈說:「丞相委任我為主將,部隊指揮我負全責。如若兵敗,我甘願革職斬首,絕不怨怒於你。」王平再次義正辭嚴:「我對主將負責,對丞相負責,對後主負責,對蜀國百姓負責。最後懇請你遵循丞相指令,依山傍水布兵。」馬謖固執己見,將大軍布於山上。

魏明帝曹睿得知蜀將馬謖佔領街亭,立即派驍勇善戰,曾多次與蜀軍交鋒蜀大軍張郃領兵抗擊,張郃進軍街亭,偵察到馬謖舍水上山,心中大喜,立即揮兵切斷水源,掐斷糧道,將馬謖部圍困於山上,然後縱火燒山。

蜀軍飢渴難忍,軍心渙散,不戰自亂。張命令乘勢進攻,蜀軍大敗。馬謖失守街亭,戰局驟變,迫使諸葛亮退回漢中。

諸葛亮總結此戰失利的教訓,痛心地說:「用馬謖錯矣。」為了嚴肅軍紀,諸葛亮下令將馬謖革職入獄,斬首示眾。臨刑前,馬謖上書諸葛亮:丞相待我親如子,我待丞相敬如父。這次我違背節度,招致兵敗,軍令難容,丞相將我斬首,以誡後人,我罪有應得,死而無怨,只是懇望丞相以後能照顧好我一家妻兒老小。這樣我死後也就放心了。

諸葛亮看罷,百感交集,老淚縱橫,要斬掉曾為自己十分器重賞識的將領,心若刀絞;但若違背軍法,免他一死,又將失去眾人之心,無法實現統一天下的宏願。於是,他強忍悲痛,讓馬謖放心去,自己將收其兒為義子。而後,全軍將士無不為之震驚。

4、空城計

三國時期,諸葛亮因錯用馬謖而失掉戰略要地——街亭,魏將司馬懿乘勢引大軍15萬向諸葛亮所在的西城蜂擁而來。當時,諸葛亮身邊沒有大將,只有一班文官,所帶領的五千軍隊,也有一半運糧草去了,只剩2500名士兵在城裡。

眾人聽到司馬懿帶兵前來的消息都大驚失色。諸葛亮登城樓觀望後,對眾人說:「大家不要驚慌,我略用計策,便可教司馬懿退兵。」

於是,諸葛亮傳令,把所有的旌旗都藏起來,士兵原地不動,如果有私自外出以及大聲喧嘩的,立即斬首。又叫士兵把四個城門打開,每個城門之上派20名士兵扮成百姓模樣,灑水掃街。諸葛亮自己披上鶴氅,戴上高高的綸巾,領著兩個小書童,帶上一把琴,到城上望敵樓前憑欄坐下,燃起香,然後慢慢彈起琴來。

司馬懿的先頭部隊到達城下,見了這種氣勢,都不敢輕易入城,便急忙返回報告司馬懿。司馬懿聽後,笑著說:「這怎麼可能呢?」於是便令三軍停下,自己飛馬前去觀看。離城不遠,他果然看見諸葛亮端坐在城樓上,笑容可掬,正在焚香彈琴。

左面一個書童,手捧寶劍;右面也有一個書童,手裡拿著拂塵。城門里外,20多個百姓模樣的人在低頭灑掃,旁若無人。司馬懿看後,疑惑不已,便來到中軍,令後軍充作前軍,前軍作後軍撤退。

他的二子司馬昭說:「莫非是諸葛亮家中無兵,所以故意弄出這個樣子來?父親您為什麼要退兵呢?」司馬懿說:「諸葛亮一生謹慎,不曾冒險。現在城門大開,裡面必有埋伏,我軍如果進去,正好中了他們的計。還是快快撤退吧!」於是各路兵馬都退了回去。

5、火燒新野

火燒博望坡之後,曹操卷土重來,派曹仁和曹洪大軍進攻新野。諸葛亮料新野呆不了,就留下空城,民房屋上藏硫磺等引火之物。曹軍進城之後住入了民房。夜裡狂風大作,埋伏在城外的劉備軍往城裡射火箭。大火迅速燒起來。曹兵逃奔出城,被劉備軍截殺,大敗而歸。

Ⅵ 關於諸葛亮的小故事

諸葛亮八、九歲時,還不會說話,家裡又窮,爹爹就讓他在附近的山上放羊。

這山上有個道觀,里邊住個白發老道人。老道人每天都走出觀門閑轉,見了諸葛亮便逗他玩,比比劃劃地問這問那。諸葛亮總是樂呵呵地用手勢一一回答。

老道人見諸葛亮聰明可愛,便給他治病,很快就把諸葛亮不會說話的病治好了。

諸葛亮會說話了。非常高興,跑到道觀向老道人拜謝。老道人說:「回家對你爹娘說,我要收下你當徒弟,教你記憶識字,學天文地理,陰陽八卦用兵的方法。你爹娘同意,就天天來學,不可一天曠課!」

從此,諸葛亮就拜這位老道人為師,風雨無阻,日不錯影,天天上山求教。他聰明好學,專心致志,讀書過目不忘,聽講一遍就記住了。老道人對他更加喜愛了。

轉眼七、八年過去了。

再說,在這山腰間,有個「庵」,諸葛亮每天上山下山逗從這庵前經過。有一天,他下山走到這里,突然狂風大作,鋪天蓋地地下起雨來。諸葛亮忙到庵內避雨。一個從未見過的女子把他迎進屋裡。只見這女子長得細眉大眼,油嫩絲白,嬌嬈仙姿,猶如仙女下凡。他不由心中一動:庵里有這樣漂亮的女子呀!臨走,那女子把諸葛亮送出門,笑著說:「今天我們算認識了,往後上山下山渴了累了來歇息用茶。」

打這以後,諸葛亮每到庵中來,那女子不僅殷勤接待,還盛情挽留,做好的飯菜。吃過飯他們不是說笑,就是下棋逗趣。與道觀相比,這里真是另一個天地。諸葛亮被那女子的甜言蜜語弄得神魂顛倒!

諸葛亮思想出了岔,對學習倦了起來。他笑著從庵里出來,走進觀里發愁,真是「出門歡喜進門愁,笑臉丟在門外頭」。師父講的他這個耳朵進去,從那個耳朵出來,印不到腦子上;書上寫的,看一遍不知道說的啥,再看一遍還是記不住。

老道人看出了問題,把諸葛亮叫到跟前,長嘆一聲說:「毀樹容易栽樹難哪!我白下了這些年的功夫!」

諸葛亮聽出來師父的話里有話,低著頭說:「師父!不會辜負你的一片苦心!」

「這話現在我卻不信。」老道人望著諸葛亮說:「我看你是個聰明的孩子,想教你成才,才治好你的啞病,收下你當徒弟。前些年你是聰明加勤奮,師父我苦心教你不覺得苦;現在你是由勤奮變懶惰,雖聰明也枉然哪!還說不辜負我一片苦心,我能相信嗎?」

「師父!這些天我每睡好覺,頭腦發昏。」諸葛亮怕說出真情,挨師父訓斥,撒了個謊。

老道人說:「風不來,樹不動;船不搖,水不渾。」說著,他指著庭院里被葛藤纏繞的一棵樹讓諸葛亮看:「你看那棵樹為啥死不死活不活,不往上長呢?」

「讓葛藤纏得太緊了!」

「對呀!樹長在山上,石多土少,夠苦的。但它根往下扎,枝往上長,不怕熱,不怕冷,總是越長月大。可是葛藤緊緊一纏,它就長不上啊啦,這就叫『樹怕軟藤纏』哪!」

聰明人一點就靈。諸葛亮看瞞不過師父,問道:「師父!你都知道啦?」

老道人說:「近水知魚性,近山知鳥音。看你的神色,觀你的行動,還能不知道你的心事嗎?」停了一下 ,老道人鄭重低說:「實話給你說了,你喜愛的那女子並不是人,它原是天宮一隻仙鶴,只因貪嘴偷吃了王母娘娘的蟠桃,被打下天宮受苦。來到人間,它化作美女,不學無術,不事耕耘,只知尋歡作樂。你只看它貌美,豈不知乃是寢食而已。你與她相愛,吃喝玩樂,倒也逍遙,但這樣渾渾僵僵下去,終身將一事無成啊!若不隨她的意,還會傷害你。」

諸葛亮一聽,慌忙問道:「師父!這會是真的嗎?」

老道人說:「如果不信,隨你的便吧,以後就別再登這觀門啦!」

「師父!我相信。以後再不與她來往了!」

「這還不行。你要燒道她的畫皮,也好消除你的疑慮,永不懷念。」

「怎樣燒掉她的畫皮,還請師父指教。」

「那仙鶴有個習慣,每晚子時要現原形,飛上天河洗澡。這時,你進她的房中,把她穿的衣裳燒掉。衣裳是她從天宮盜來的,一燒掉便不能化作美女了。」

諸葛亮答應按師父的吩咐去辦。臨行,老道人將一把龍頭拐杖遞給諸葛亮,說:「那仙鶴發現庵內起火,會立即從天河飛下來,見你燒了她的衣裳,必不與你甘休。如果傷害你時,你就用這拐杖去打,切記!」

這天晚上時,諸葛亮悄悄來到庵里,打開房門,果然見床上只有衣裳,不見有人。她他點火就去燒那衣裳。

仙鶴正在天河裡洗澡,忽覺心頭一顫,便急忙往下張望,發現庵內出現火光,「呼」地飛了下來。她見諸葛亮正燒她的衣裳,撲過來便啄諸葛亮的眼睛。諸葛亮眼疾手快,拿起拐杖,一下子把仙鶴打落在地。他伸手去抓,抓住了仙鶴的尾巴。仙鶴拚命掙脫,翅膀一撲一閃,又騰空飛去。結果仙鶴尾巴上的羽毛被諸葛亮抓掉了。

仙鶴禿了尾巴,便與天宮中的仙鶴個個不同。自己也知道丟臉現眼,再也不去天河裡洗澡,也不敢再混進天宮去偷可以化作美女的衣裳,便永遠留在人間,混進了白鶴群里。

諸葛亮拿這仙鶴羽毛去見師父。老道人說:「記住這個教訓吧!要想學好本領,干一番事業,這色情之事千萬不可迷戀!」諸葛亮不忘這個教訓,把仙鶴尾巴上的羽毛保存起來,以此作為戒鑒。

打這以後,諸葛亮更加勤奮,凡師父講的,書上寫的,他都博學強記,心領神會,變成自己的東西。又過以年,正是諸葛亮燒美女化皮的那天,老道人笑著對諸葛亮說:「徒弟呀,你跟我已經九年了。該讀的書都讀了,我要傳授的你都聽了。常言道,師父領進門,修行在個人。你已年滿十八歲了,該走出家門,干一番大事啦!」

諸葛亮一聽師父說他「滿師」啦,連忙懇求說:「師父,徒弟我越學越覺得學識淺薄,還要再跟你多學點本領!」

「真正的本領要在實干中才能得到,書上學來的,好要看天地萬物變化,隨時而轉,隨機應變,才有用啊!比如你上那仙鶴當的教訓,以後不再被色情迷戀,這是直接的教訓;推而廣之,世上一切事物都不可被它的表像所迷惑,要小心謹慎從事,洞察其本質才是。這算是我臨別的囑咐吧!今天我就要走了。」

「師父,你往哪裡去?」諸葛亮驚奇地問:「以後我到哪裡看望您呀?」

「四海雲游,沒有定向。」

頓時,諸葛亮熱淚滾滾,說道:「師父一定要走,請受徒弟一拜,以謝栽培大恩!」

諸葛亮躬身拜罷,抬頭不見師父,再也尋不到他的蹤影。

老道人臨走,給諸葛亮留下一件東西,就是他後來常穿的八卦衣。

諸葛亮懷念師父,把師父的八卦衣穿在身上,只當師父永遠在自己的身邊。

諸葛亮不忘師父的教誨,成其是那臨別的囑咐,特意把帶在身邊的羽毛做成一把扇子,拿在手中,告戒自己謹慎從事。

Ⅶ 諸葛亮小故事,4個,簡短的。

1、如魚得水

劉備三顧茅廬,請得諸葛亮(孔明)出山之後,「食則同桌,寢則同榻」,終日共論天下大事,把孔明當作老師,關羽,張飛看在眼,很不痛快,便對劉備說:「孔明年紀輕輕,有甚麽才學大哥你對待他實在是好過頭了,又沒見到他顯示出甚麽本事!」劉備勸解他們說:「我得到孔明,如魚得水,兩位弟弟不用再多說了.」「如魚得水」用以比喻得到跟自己相投合的人或找到適合自己事業發展的環境.例如:李教授請到張明作助手,簡直「如魚得水」,研究項目的進度加快了,突破了一個又一個難關.

2、七擒七縱

蜀國興盛後,南中地區幾個郡卻作亂造反,諸葛亮親自率領大軍,前去討伐,戰事節節勝利,最後剩下南中首長孟獲還繼續反抗。諸葛亮攻心為主,七次捉放孟獲,終於讓他心服口服,不再反叛。諸葛亮命令孟獲和各部族首領照舊管理原先的地區,不派出官吏,也不留軍隊,使漢人和各民族長期相安無事,穩定了蜀國後方,為北伐創造了「無後顧之憂」的條件.

3、一時瑜亮

周瑜一向要置劉備與諸葛亮於死地,但是他的計謀卻一個一個地被諸葛亮破壞,《三國演義)第五十一回至五十六回描述了「孔明三氣周公瑾」的故事,周瑜心胸狹窄,身上本來帶有箭瘡還末痊癒,氣怒之下,終於死去,他臨終時仰天長嘆:「既生瑜,何生亮!」意思是「既然出了個周瑜,為甚麽又還要再有個諸葛亮呢!」由這個故事引出「一時瑜亮」這個成語,指同時存在的才幹潛力相當而又相抗衡對峙的兩個人.

4、三顧茅廬

徐庶向劉備熱誠地推薦諸葛亮(也叫諸葛孔明),劉備很高興,便決定去訪聘.當時諸葛亮正在襄陽城外隆中隱居.劉備攜同關羽,張飛到隆中,不巧諸葛亮出了門,沒見到.過了幾天,劉備再冒著風雪去拜訪,諸葛亮又跟朋友閑游去了.兩次見不到孔明,劉備有些失望,但是為了成就大業,他求才心切,不顧張飛關羽的埋怨,又安排第三次的拜訪.

這回諸葛亮並沒外出,但是還在草堂上睡午覺沒醒,劉備便謙恭地拱手站在石階上等候,直等到孔明睡醒,才得以晤面.諸葛亮為劉備的其誠所感動,答應出山輔佐劉備,終於干出了一番事業.「三顧茅廬」之後便用以比喻誠心誠意地邀請人家,有時也表示多次拜訪才見到對方.

5、武侯彈琴退仲達

諸葛亮屯兵於陽平,把部隊都派去攻打魏軍了,只留少數老弱殘兵在城中。忽然聽到魏軍大都督司馬懿率15萬大軍來攻城,諸葛亮臨危不懼,傳令打開城門,還派人到城門口灑掃。諸葛亮自己卻登上城樓,端坐彈琴,態度從容,琴聲不亂。司馬懿來到城前,見此情形,心生疑竇,爬城中有埋伏,因此不敢貿進,便下令退兵。

Ⅷ 諸葛亮的故事有哪些

1、初出茅廬

劉備三顧茅廬,諸葛亮答應出山相助。曹操命大將夏侯悙引兵十萬殺奔新野。關羽、張飛對劉備以師禮待諸葛亮很不滿,面臨大戰之際,二人態度消極,將信將疑。諸葛亮假借劉備劍印,遣兵調將,令關羽、張飛引兵埋伏在博望之左右,調趙雲回來擔任前部誘敵,劉封、關平帶人埋伏負責放火。

曹將夏侯悙果然輕敵上當,不聽部將勸告,長驅直入,被大火燒得死傷無數,又遭各路伏兵夾擊,損兵折將,丟棄博望城,逃回許昌。諸葛亮一戰成名,使劉備及手下大為敬服,奠定了自己的威望。

2、火燒新野

火燒博望坡之後,曹操卷土重來,派曹仁和曹洪大軍進攻新野。諸葛亮料新野呆不了,就留下空城,民房屋上藏硫磺等引火之物。曹軍進城之後住入了民房。夜裡狂風大作,埋伏在城外的劉備軍往城裡射火箭。大火迅速燒起來。曹兵逃奔出城,被劉備軍截殺,大敗而歸。

3、舌戰群儒

曹操大軍沿江結寨,准備並吞江東。東吳君臣驚疑憂懼,是和是戰難以定奪。諸葛亮運用謀略,與東吳群臣縱論天下大事,巧舌辯駁,說服他們和孫權要與劉備聯合抗曹。才有後來的赤壁之戰。此成語原指與眾多儒生謀士爭辯,駁倒對方的議論,後指與很多人激烈爭辯並駁倒對方。

4、草船借箭

周瑜刁難諸葛亮,令其十天內造出十萬支箭,諸葛亮卻立軍令狀三天完成。他前二天按兵不動,暗中叫魯肅備大船二十,各船扎草人千個。第三天四更,江上大霧迷漫,諸葛亮率船到曹軍水寨前擂鼓吶喊佯攻,曹軍怕中計,下令弓箭手向江中射箭。這一妙計使諸葛亮不費吹灰之力就完成了任務。

5、祭七星壇借東風

周瑜為沒有東南風而病倒在床上。諸葛亮給周瑜開了個「葯方」,上面寫著:「萬事俱備,只欠東風。」說他能借來東風,他讓周瑜為他搭起高九尺的七星壇,然後自己在壇上做法。幾天之後,果然颳起了東南風。周瑜嫉妒,便派人去殺諸葛亮。然而諸葛亮早有預防,事先回夏口去了。

Ⅸ 與諸葛亮有關的經典故事(3個)

諸葛亮作為三國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人物,歷史上關於他的故事有很多。即便是現在人都知道他字孔明,號卧龍,是三國時期蜀漢丞相,中國古代非常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其一生充滿傳奇色彩,在三國那個群雄爭霸的年代留下非常濃厚的一筆。

很多人都不知道,諸葛亮其實有兩個兒子,分別叫諸葛喬和諸葛瞻。大兒子諸葛喬其實是諸葛亮的兄長諸葛瑾的次子,小兒子諸葛瞻才是他的親生兒子,據說這個孩子是諸葛亮四十多歲才有的,這也是諸葛瑾為何將自己的次子過繼給諸葛亮的原因。畢竟在古人眼中,沒有後人是一件天大的事情,過繼也是迫不得已的辦法。

Ⅹ 三國演義中關於諸葛亮的5個小故事各50字

火燒新野】孔明建議劉備趁劉表病危,取荊州為安身之地以拒操,備不為。曹操親督五十萬大軍南下,准備一舉掃平江南。曹仁率十萬先遣部隊向新野開來。孔融勸阻曹操伐劉備,操殺孔融並其二子。劉表病死,蔡瑁與蔡夫人立幼子劉琮為荊州主。蒯越等人勸劉琮投降曹操,曹操因此得到了荊州。劉備不願誘殺劉琮以奪荊州,在諸葛亮的指揮下,劉備率領軍隊和新野百姓棄新野而移兵樊城,新野成了空城。操兵至,諸葛亮誘操兵入新野以火燒之,又用白河水淹之,擊退曹仁軍。
【錦囊妙計】孫權用公瑾之計,引劉備入東吳招親,要挾劉備交還荊州。諸葛亮在他臨行前交給趙雲三個用錦做成的袋子,吩咐說:「內封三條神妙計策,到時依次打開行事。」趙雲和劉備、孫乾率五百軍士到南徐,依錦囊妙計破了公瑾計策,娶了孫權之妹逃回荊州,讓東吳「賠了夫人又折兵」。
【諸葛亮三氣周瑜】孫劉聯合破曹。周瑜氣量狹小,多次設計害諸葛亮而不得。一氣:赤壁大戰後第二年,周瑜去奪取荊州,在南郡與曹仁大戰中了毒箭,卻被諸葛亮調趙雲趁機先佔領南郡等地,周瑜火氣攻心,箭傷破裂。二氣:周瑜與孫權設下美人計,准備把劉備騙劉備至吳而扣下,逼諸葛亮交出荊州,諸葛亮將計就計,使周瑜「賠了夫人又折兵」,周瑜再次病發。三氣:周瑜想用「假途滅虢」之計突襲荊州,又被諸葛亮識破,率兵攻打失敗。周瑜被氣死前大呼:「既生瑜,何生亮。」
【空城計】諸葛亮屯兵於陽平,把部隊都派去攻打魏軍了,只留少數老弱殘兵在城中。忽然聽到魏軍大都督司馬懿率15萬大軍來攻城,諸葛亮臨危不懼,傳令打開城門,還派人到城門口灑掃。諸葛亮自己卻登上城樓,端坐彈琴,態度從容,琴聲不亂。司馬懿來到城前,見此情形,心生疑竇,爬城中有埋伏,因此不敢貿進,便下令退兵。

熱點內容
古代勵志的名言 發布:2021-03-16 21:50:46 瀏覽:209
形容兒孫繞膝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9:35 瀏覽:878
席慕蓉賞析印記 發布:2021-03-16 21:48:26 瀏覽:311
權力很大含有手的成語 發布:2021-03-16 21:48:22 瀏覽:584
能聽的兒童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8:15 瀏覽:285
關於足球的詩歌詞句 發布:2021-03-16 21:47:40 瀏覽:870
拖拉機的古詩 發布:2021-03-16 21:42:53 瀏覽:571
亮甜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2:00 瀏覽:831
廣東話生日快樂祝福語 發布:2021-03-16 21:38:55 瀏覽:409
噓的短句 發布:2021-03-16 21:38:07 瀏覽: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