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故事大全 » 毛澤東故事

毛澤東故事

發布時間: 2020-12-20 13:32:24

『壹』 毛澤東的小故事,最好簡短些!

一、《受苦人的朋友》

有一家姓毛的農民,是毛澤東家的鄰居。他把豬賣給了毛澤東的父親,過了六七天,父親叫毛澤東去把豬趕回來。這時候豬價已經漲了。毛澤東到了賣主家裡,賣主嘆道:「你父親定了我的豬,豬價就漲了。我們時運不好,我又餵了十多天,現在我是太吃虧了。

該倒霉,要不,我得多賣三四塊錢!」通情達理的毛澤東便說:「那我不趕豬了,你把定錢還給我。你拿去賣給別人,可以多賣幾塊錢!」於是,他便退掉了這樁買賣,空著手回到了家裡。父親生氣地說:「下次再不讓你去做生意了!」

少年毛澤東不僅關心、同情貧苦農民,還非常富於正義感,敢於打抱不平。有一年,村裡有一個叫毛承文的貧苦農民,幾次帶領窮人「吃大戶」、「鬧平糶」,並揭發了封建族長在修祠堂時貪污公款的醜行。

族長惱羞成怒,勾結地主,給他扣上了破壞族規的罪名,押進祠堂,准備毒打。村裡頓時轟動起來。毛澤東跟著鄉親們涌進了祠堂,擠在前面站著,心中忿忿不平。那位老朽的族長宣布毛承文的「罪狀」後,把驚堂木一拍,便喊:「打!」 許多小孩嚇跑了,而毛澤東卻毫不懼怕,大喊一聲:「不能打!」鄉親們也跟著吼了起來。

族長見毛澤東是村裡較為富裕的毛順生的兒子,又是個有學識的人,加之眾怒難犯,便遲疑起來。毛澤東放低語調,卻仍然十分堅定地說:「你要打人可以,總要說出個道理來!」鄉親們和他一起據理駁斥。族長理屈詞窮,不得不釋放了毛澤東。

二、《鍛煉是重要的事情》

毛主席在12歲的時候曾經得了- -場大病,開始體會到身體的重要,後來在湖南第一師范學習時,他特別重視鍛煉身體,經常參加各種體育鍛煉,並且把鍛煉身體與磨練意志結合起來。每天堅持冷水浴。第一師范校門口有一口水井。

毛主席的老師楊昌濟天天堅持在這里進行冷水浴,毛澤東也盡力仿效。每天,天剛蒙蒙亮,毛澤東就起床穿一短褲來到井旁,他一桶一*桶把水吊上來,從頭澆到腳沖洗全身,然後用毛巾擦乾,擦了又淋,淋了再擦,直至擦得混身通紅為止,即使在寒冷的冬天也堅持。

毛澤東洗冷水浴堅持多年,解放後,他年歲大了,洗澡時還用溫水,不用熱水。他對人說:「一個經常注意鍛煉身體的人,便不會為風雪的寒威所嚇倒。我練習過冷水浴,現在年紀雖然大了,冬天也還可以不用熱水洗澡,小小的寒凍也還經得住。鍛煉的確是重要的事情。」

三、《巧對》

在上私塾的幾年中,毛澤東對同學團結友愛,禮讓.為先。放學之後在回家的路上,有些同學總喜歡搶頭,他卻從容不迫地慢慢走。毛澤東對人很有禮貌,但對於無理取鬧的人力主制服。他常常對人說:「逢惡就莫怪,逢善就莫欺。」

一天,毛澤東從韶山到外婆家去。當他走到一個山谷的時候,突然有一個人雙手插腰攔住了去路,原來是當地一個姓趙的富豪子弟。毛澤東早就聽說,這個人經常在窮人面前舞文弄墨,以富欺貧。

趙某橫在路上,傲慢地說:「我知道你是文家的外甥,今天要考考你,能答得出,我就放你過去,若答不出,哼!你就別想回去!」趙某接著說:「百家姓里的『趙錢孫李』分開如何解釋,合起來是什麼意思?」

毛澤東稍加思索便說:「趙公元帥的『趙』,有錢無錢的『錢』,有理無理與『李』同音。大宋天子趙匡胤說過,有錢龜孫不講理!」趙某聽後滿臉通紅,又惱怒又尷尬,只得讓他過去。

四、《毛澤東讀書的故事》

毛澤東小時候酷愛讀書,每晚都要在油燈下讀書到深夜,甚至徹夜不眠,他的母親怕他累壞,每到半夜就督促他睡覺,毛澤東就用深色紙糊在窗戶上,使母親看不到燈光。

少年毛澤東就是這樣刻苦自學,讀完湘潭的此,又離開家鄉到外地求學。他的一-生始終堅持博覽群書,成為我們知識淵博、才能卓著的偉大領袖。

五、《主席暢游長江》

中南海是有游泳池的,但主席對游泳池不感興趣,相比而言,他更願意到江河湖泊里去游,他對中國的江河有著特殊的感情。

1956年5月,主席從廣州經長沙來到武漢,想到長江去游泳。湖北省委書記王任重很擔心,江水裡漩渦多、還有血吸蟲……然而種種理由都沒能說服主席。只要他下定決心,誰勸也沒有用。王任重只好組織了幾個人先去長江試游,感覺漩渦的力度不大,可以游,才放心。

那天下午,毛主席在楊尚昆、王任重等人的陪同下來到蛇山腳下,就在武漢長江大橋的橋墩處下了水。工廠里的人都出來了,主席一下水,人們就跟著在岸上跑,害怕出事。

但是主席特別自信,他游泳的姿勢多種多樣,蝶泳、蛙泳、仰泳,甚至可以在水裡站著。侯波早就做好了准備,把相機、膠卷都准備好,但她不敢下水,只能在船上拍。

在她換膠卷的時候,船一晃,裝膠卷的紙盒落入水中,這時正好主席游過來,他一把抓住盒子,順勢站在水中,打開紙盒,邊看邊念上面的英文說明。遺憾的是,當時侯波在裝膠卷,沒有把這一情景拍下來。

主席一直游到漢口的丹水池附近才上岸,共遊了30多公里,兩個多小時。

『貳』 毛澤東的故事,簡短點的

1、小故事【1】

毛澤東少年時代和同伴放牛時,經常在山坡上玩耍,一玩起來往往就誤了放牛,要麼是到了時間牛還沒有吃飽,要麼是牛跑到人家的田裡去啃莊稼。怎樣才能既保證放好牛,又讓大家玩得痛快?毛澤東和大家商量了一個辦法。

他把同伴們組織起來分成三班:一班看牛,不讓它們吃了莊稼;一班割草;一班去采野果子。每天輪班,今天看牛的,明天割草,後天去采野果子。這樣,各人都有自己的工作。 快到晌午的時候,大家都回到了原來聚會的地方。看牛的孩子們,讓牛吃得滾圓滾圓的;割草的孩子們,都裝滿了一大簍子;采野果子的孩子們,從山裡帶回來大堆大堆美味的野果……

這時候,毛澤東就把草和果子拿來,合理地分給每個人。有時不夠分了,他就少分一點。而有剩餘的草,他就用繩拴起吊在樹枝上,誰能跳起來抓著就歸誰。和毛澤東一起,不僅能放好牛,而且玩得痛快,因此,小夥伴都樂意同毛澤東一起放牛,稱他為「牛司令」。

2、小故事【2】

在上私塾的幾年中,毛澤東對同學團結友愛,禮讓.為先。放學之後在回家的路上,有些同學總喜歡搶頭,他卻從容不迫地慢慢走。毛澤東對人很有禮貌,但對於無理取鬧的人力主制服。他常常對人說:「逢惡就莫怪,逢善就莫欺。」

一天,毛澤東從韶山到外婆家去。當他走到一個山谷的時候,突然有一個人雙手插腰攔住了去路,原來是當地一個姓趙的富豪子弟。毛澤東早就聽說,這個人經常在窮人面前舞文弄墨,以富欺貧。

趙某橫在路上,傲慢地說:「我知道你是文家的外甥,今天要考考你,能答得出,我就放你過去,若答不出,哼!你就別想回去!」趙某接著說:「百家姓里的『趙錢孫李』分開如何解釋,合起來是什麼意思?」毛澤東稍加思索便說:「趙公元帥的『趙』,有錢無錢的『錢』,有理無理與『李』同音。大宋天子趙匡胤說過,有錢龜孫不講理!」趙某聽後滿臉通紅,又惱怒又尷尬,只得讓他過去。

3、小故事【3】

毛澤東從小就聰明,人們都誇他長大了一定有出息,是個天才。

那是石三伢子4歲的時候。過年了,外婆給他穿了一身新衣服,頭上戴著一頂紅風帽,和小朋友們一起玩耍。有一個白鬍子老頭,喜歡跟孩子們逗著玩。他故意板著臉,翹起白鬍子,嚇唬小孩子們,說:"不許你們在這兒玩,我要割掉你們的耳朵?quot;

小朋友們一聽,都嚇得跑掉了,只有石三伢子站在那兒不動。白鬍子老頭就問他:"你為什麼不跑呢?你不怕我割耳朵?"石三伢子一點都不害怕他,反而問道:"老阿公!你為什麼要割我的耳朵呢?"

白鬍子老頭覺得這個孩子挺有意思,一本正經地說:"我要割下你的耳朵做下酒菜!"

石三伢子一點也不害怕,也一本正經地說:"一個人做事要講道理。老阿公,你講不講道理?你如果有道理,我的耳朵就給你吃;你要是沒道理,我就扯掉你的鬍子。"

石三伢子邊說邊笑咪咪地望著白鬍子老頭,還把紅風帽子的扣解開,把耳朵露在外面。

白鬍子老頭大吃一驚,心想:一個4歲的孩子就有這樣的膽量和聰明,真是少見。

毛澤東在外婆家住的時候,他的八舅開了一個家館教孩子們讀書。4歲的石三伢子跟著去當"旁聽生"。幾個弟兄背書的時候,因為他們平時貪玩,一個個都憋得滿頭大汗,臉漲得通紅,誰也背不下來。這時候,小小的石三伢子站起來,說:"八舅,讓我背吧!"八舅驚奇地說:"你能背嗎?""我能背下來,不信,你聽!"石三伢子從容地"趙錢孫李,周武鄭王…"一氣背了下來,一個字不錯。

外婆聽說這件事以後,高興地說:"石三伢子真是聰明,怕是天上的文曲星下了凡!"

小學的時候學過一篇課文《這個辦法真好》,毛澤東小時候和幾個小夥伴一起放牛。小孩子貪玩,玩高興了,就忘牛,不是讓牛吃了人家的禾苗,就是牛吃不飽。怎麼才能又讓牛吃得飽,又玩得好呢?小毛澤東想了一個辦法:把小夥伴們組織起來分成三組。一夥人看牛,一夥人割草,一夥人采野果子。 然後,把牛拴起來,讓它們吃割來的青草,小夥伴們就可以做游戲、吃野果、講故事。

少年毛澤東有一次去地主家,見地主家為富不仁,把摻了沙的米賣給別人,他非常氣氛。然後他吧那摻了沙的米裝在地主家用來祭祖的米盅裡面,並放在地主家的神位上,辱沒地主祖先。

少年毛澤東就有很大的志向,為了增長見識,他不顧父親的反對(他父親希望他繼承他的家產,做個比較富裕的農民),毅然離開家鄉,到外面學習,並留下一首詩,詩我忘了,大概意思就是:為了追求真理去闖世界,如果學業無成誓不歸來。

4、小故事【4】

有一家姓毛的農民,是毛澤東家的鄰居。他把豬賣給了毛澤東的父親,過了六七天,父親叫毛澤東去把豬趕回來。這時候豬價已經漲了。毛澤東到了賣主家裡,賣主嘆道:「你父親定了我的豬,豬價就漲了。我們時運不好,我又餵了十多天,現在我是太吃虧了。該倒霉,要不,我得多賣三四塊錢!」通情達理的毛澤東便說:「那我不趕豬了,你把定錢還給我。你拿去賣給別人,可以多賣幾塊錢!」於是,他便退掉了這樁買賣,空著手回到了家裡。父親生氣地說:「下次再不讓你去做生意了!」

少年毛澤東不僅關心、同情貧苦農民,還非常富於正義感,敢於打抱不平。有一年,村裡有一個叫毛承文的貧苦農民,幾次帶領窮人「吃大戶」、「鬧平糶」,並揭發了封建族長在修祠堂時貪污公款的醜行。

5、小故事【4】

有一次,老師毛宇居外出,臨走前規定學生必須在室內背書,不準走出私塾房間。老師前腳一走,毛澤東後腳就跨出了門。他背著書包爬到後山上去了。他一邊背書,一邊摘毛栗子,書背熟了,毛栗子也摘了一書包。回到私塾,他給每個同學送上幾粒毛栗子,也孝敬已回來的先生一份。毛宇居卻不領情,責問道:「誰叫你四處亂跑?」毛澤東回答說:「那我就背書給你聽好了。」

毛宇居知道背書難不倒這個學生,心生一計,來到院子中央,指著天井道:「我要你贊井!」毛澤東沿著天井轉了兩圈,便口佔一首五言古詩:「天井四四方,周圍是高牆。清清見卵石,小魚囿中央。只喝井裡水,永遠養不長。」間接批評了毛宇居老師,從而也批評了這種壓制學生的教育方法。

『叄』 毛澤東的故事

1、毛澤東讀書的故事
毛澤東小時候酷愛讀書,每晚都要在油燈下讀書到深夜,甚至徹夜不版眠,他的母親怕權他累壞,每到半夜就督促他睡覺,毛澤東就用深色紙糊在窗戶上,使母親看不到燈光。少年毛澤東就是這樣刻苦自學,讀完湘潭的書,又離開家鄉到外地求學。他的一生始終堅持博覽群書,成為我們知識淵博、才能卓著的偉大領袖。
2、堅持鍛煉身體
"文明其精神,野蠻其體魄",這是毛主席經常引用的一句名言。他主張一個人要德智體全面發展。他認為,一個人不僅要有高尚的道德,豐富的知識,還要有健康的體魄,才能擔當中國和世界的重任。
毛主席從學生時代開始就非常重視鍛煉身體,一輩子堅持鍛煉身體,非常值得我們學習。
這里主要講幾個毛主席在湖南第一師范上學時刻苦鍛煉身體的故事:
毛主席在12歲的時候曾經得了一場大病,開始體會到身體的重要,後來在湖南第一師范學習時,他特別重視鍛煉身體,經常參加各種體育鍛煉,並且把鍛煉身體與磨練意志結合起來。

『肆』 毛澤東的小故事

1、親手幹才算自己的勞動

1942年年底,轟轟烈烈的延安大生產運動開始後,毛主席更忙了。他有個習慣,喜歡晚上辦公,有時一忙就是一個通宵。這樣,毛主席的睡眠時間就越來越少了。大生產運動期間,他常常忙一晚,第二天下午照例還要和中央機關的同志們一塊去參加勞動。

機要科的同志們見主席工作那麼忙,休息時間卻那樣少,很擔心他累壞了身體。趁主席到地頭去的當兒,他們幾個機要員一合計,就搶著跑到主席面前,提出幫他挖地。主席慈祥地笑笑,望著他們這一幫十六七歲的小青年,擺手示意不讓他們幫助,並說:「你們挖的地,不算我的勞動,親手幹才算自己的勞動。」

就這樣,毛主席用了幾個下午的時間,親手挖了兩畝多地,並在地上澆了水,上了肥,種上了西紅柿、辣椒等蔬菜。綠油油的蔬菜、豐碩的果實綴在枝頭上,把棗園的後山坡裝點得更加美麗了。

2、有轎車不坐

一次,毛主席騎馬去棗園開會,在回來的途中,馬突然受驚,將主席從馬背上摔了下來,左手摔傷了,手腕腫起老高。擔任警衛員的辛克既著急,又害怕。主席見他緊張,一邊安慰他,一邊把馬韁繩遞到他的手中,自己步行回到了延安。

出事以後,朱老總和「五老」都要把車讓給毛主席坐,甚至把車都開到主席跟前來了,全讓主席給「攆」了回去。

3、毛主席對毛岸英「約法三章」

1946年初夏的一天,在中央機關大食堂吃晚飯時,田志芳發現新來了一位同志,高個、寬肩、體格健壯,著一身洗得乾乾凈凈的藍布軍裝,顯得很精幹。他發現這人有些面熟,在哪見過呢?尋思半天,可怎麼也沒想起來。

吃完晚飯,田志芳來到楊家嶺溝口的花園。這里原來是個墓地,叫楊家墳。中央機關搬到楊家嶺後,就在這里種上花草、瓜菜,便成了個小花園。這會兒,紅茸茸的雞冠花、紫幽幽的牽牛花、黃橙橙的南瓜連成一片,別有一番情趣。

田志芳在一個石羊背上坐下,掏出整風文件准備看上兩頁。這時,只見自然科學院院長徐特立和一個青年慢慢走來,細瞧正是那位面熟的新同志。他們一邊走,一邊親切交談,從他身旁走過。他連忙問身邊的一位同志:「和徐老在一起的是誰啊?」

「那是毛岸英同志,剛從蘇聯回來。」「毛岸英?」「就是毛主席的兒子。」

哦!田志芳猛地拍了一下腦門,怪不得面熟呢,原來是毛主席的兒子。可他又有了疑問:「怎麼毛主席的兒子還和咱們一起吃大灶?他剛從蘇聯回來,能吃慣咱這小米飯、山葯蛋?」

那位同志瞥了田志芳一眼說:「毛主席一向對自己要求嚴格,給毛岸英『約法三章』,要他和群眾同吃同住同勞動。」啊,原來是這樣。

4、一切按正常規矩辦理,不要使政府為難

楊開智寫信給毛澤東,要求到北京工作。至親關系、為革命做過貢獻、光榮烈屬,又有專業技能,這樣的條件,得到一點照顧,在北京安排一個崗位,似乎也不會有人非議。但毛澤東卻不這么認為。一個剛剛執掌全國政權的黨,如果開了裙帶之門,開了念舊謀利的先例,勢必會損害黨的威信,會動搖人民的信賴。

10月9日,毛澤東給楊開智又回了一信:「希望你在湘聽候中共湖南省委分配合乎你能力的工作,不要有任何奢望,不要來京。湖南省委派你什麼工作就做什麼工作,一切按正常規矩辦理,不要使政府為難。」同時,毛澤東還給當時的長沙市軍管會副主任王首道寫了一封信:「楊開智等不要來京,在湘按其能力分配適當工作,任何無理要求不應允許。」

5、熟讀活用《三國演義》

毛澤東讀了幾遍《三國演義》,恐怕連他本人也記不清了。他讀《三國演義》,有時候是一本書一次看完,有時候是選擇性地細看某一個故事章節。毛澤東每一次看《三國演義》都會有新的見解和收獲,這也是他對《三國演義》百讀不厭的重要原因。

在中國革命最低谷時期,黨內的少數左傾主義分子極力詆毀毛澤東,說他是個書不離手的書獃子,說他是用舊小說《三國演義》中的封建主義來指導革命。當時賀子珍毫不客氣地反駁說:「毛澤東熟讀古典文學,熟讀《三國演義》,並且引用歷史上的典故為今天所用,這正是馬克思主義思想的實踐作法。」說得這些人啞口無言。

『伍』 毛澤東的一些故事

1、「親手幹才算自己的勞動」

熊雲,四川閬中人。1933年參加紅軍,曾任中央軍委機要科譯電員、華北特種兵新建工廠政委。1983年6月,我還在《星火燎原》任編輯時,聽他講了一段毛主席在延安參加大生產時的親歷往事,至今記憶猶新。

1942年年底,轟轟烈烈的延安大生產運動開始後,毛主席更忙了。他有個習慣,喜歡晚上辦公,有時一忙就是一個通宵。這樣,毛主席的睡眠時間就越來越少了。大生產運動期間,他常常忙一晚,第二天下午照例還要和中央機關的同志們一塊去參加勞動。

那時,熊雲在中央機要科當譯電員,他們跟主席一塊住在棗園。棗園有一排窯洞,用兩道牆隔成了三個院,主席住在北邊的院內,機要科住在中間的一個院里。

機要科的同志們見主席工作那麼忙,休息時間卻那樣少,很擔心他累壞了身體。趁主席到地頭去的當兒,他們幾個機要員一合計,就搶著跑到主席面前,提出幫他挖地。主席慈祥地笑笑,望著他們這一幫十六七歲的小青年,擺手示意不讓他們幫助,並說:「你們挖的地,不算我的勞動,親手幹才算自己的勞動。」

就這樣,毛主席用了幾個下午的時間,親手挖了兩畝多地,並在地上澆了水,上了肥,種上了西紅柿、辣椒等蔬菜。綠油油的蔬菜、豐碩的果實綴在枝頭上,把棗園的後山坡裝點得更加美麗了。

中央機要科的同志們,望著這豐收的景象,十分感慨,因為在這塊土地上,灑下了毛主席辛勤勞動的汗水!

2、有轎車不坐

延河畔響起的隆隆馬達聲和清脆的喇叭聲,吸引著延安軍民。警衛戰士們更是有說不出的高興:「這回毛主席外出開會再也不用騎馬走路了!」

老紅軍楊辛克,貴州松桃人。抗日戰爭時期,曾擔任毛主席的警衛員。後任抗大學員、八路軍129師358旅教育幹事、指導員、公安總局科長、豫西地區副專員、貴州省工業廳副廳長、省經委副主任。1983年6月,楊辛克同志向我回憶起抗日戰爭時期毛主席在延安坐車還是騎馬而引發的一段鮮為人知的故事。

抗戰時期的延安,中央領導到哪裡都是騎馬或步行。一位華僑送給延安兩輛小轎車,警衛戰士們有說不出的高興:「這回毛主席外出開會再也不用騎馬、走路了!」

可是沒料到,在分配車時,毛主席提出要考慮軍事工作的需要,照顧年齡較大的同志。

3、到達陝北吳起鎮因心疼歷經艱險的紅軍子弟兵而傷心落淚

1935年10月,中央紅軍率先到達陝北吳起鎮。為迎接新的偉大斗爭,中共中央召開了一次團以上幹部會議。毛澤東代表黨中央在會上作了重要講話。

毛澤東走上講台,首先看了看在座的紅軍將士們。

目睹眼前這些衣衫襤褸、憔悴疲憊、面黃肌瘦的紅軍幹部,毛澤東又一次情不自禁地流出了悲喜交加的淚水。

毛澤東含淚說道:「我們雖然丟掉了中央根據地,遭到了失敗,但到了陝北,畢竟還是勝利了!我們的隊伍少了許多人,損失是慘重的。但走過來的同志經過千錘百煉,都是革命的種子!我們的事業是偉大的,前途是光明的。現在我們要從頭做起!……」

毛澤東是意志如鋼的革命偉人,平時輕易不流淚,當著如此眾多的人流淚還從來沒有過,而這次,這么多紅軍幹部看到了毛澤東這么傷心地流淚。

毛澤東捨得為死去的戰友流淚,告訴我們要時刻記住今天的勝利來之不易。這些淚水,既是為犧牲的紅軍戰士,更是為來之不易的勝利。他是在用自己的淚水告訴大家,既然我們已經付出了如此巨大的代價,就應該繼續發揚艱苦奮斗的革命精神,切不可讓先烈的鮮血白流,讓我們的苦白吃。

4、唯一的一次,毛澤東高興地背上了「匣子槍」

1928年4月,朱、毛紅軍在井岡山勝利會師。在隨後召開的軍事會議上,兩支部隊合編,成立中國工農紅軍第四軍,朱德任軍長兼十師師長,毛澤東任黨代表兼十一師師長,陳毅任政治部主任兼十二師師長。

同年5月4日,在井岡山礱市廣場上,隆重地召開了井岡山會師暨紅四軍成立慶祝大會。在這次會上,一向不喜歡舞刀弄槍的毛澤東居然一反常態地挎上了一把匣子槍。

據1955年被授予上將軍銜的陳士榘將軍回憶:「我清楚地記得,自跟隨毛澤東參加秋收起義到上井岡山,從來沒有看見毛澤東背過槍。第一次也是惟一一次看見他背槍就是在寧岡礱市紅四軍成立大會上。不過,大會一結束,毛澤東便把槍交給了警衛員,以後再也沒見他攜帶過槍。」

5、挑選自己的秘書

毛澤東認為:「有了學問,好比站在山上,可以看到很遠很多的東西;沒有學問,如在暗溝里走路,摸索不著,那會苦煞人。」因此,毛澤東選秘書一個重要標准須是「有學問」的。

毛澤東習慣於以文識才,以才舉人,他的三位秘書都因各自的文才而引起毛澤東的注意和任用,並在以後的工作中成為毛澤東的得力助手。

胡喬木的選用,起因於毛澤東看了胡喬木在《中國青年》雜志上發表的一篇紀念五四運動二十周年的文章,發現「喬木是個人才」,所以點名要調胡喬木當秘書。

『陸』 毛澤東故事

跟著主席回韶山
1959年6月,毛澤東主席回到了闊別32年的家鄉——湖南省湘潭市韶山沖。這是他參加革命後第一次回故鄉。因為他的歸來,韶山沖沸騰了。毛澤東到達韶山時,天已經黑了。第二天早上5點鍾,他就從住處走出來。侯波不知道主席要去哪裡,她背著相機寸步不離地跟著主席。上了一個小山頂,主席來到父母的墳墓前鞠躬致敬(見《毛澤東畫傳》第238頁,侯波攝)。隨行的人員沒有準備,趕忙從旁邊的柏樹上折下一枝,獻在主席父母的墳前。默哀完畢,主席對著父母許願:以後有機會,我還回來看望你們。
下山路上,主席的故居前已是人山人海。他先去老鄰居家。他遞給老鄰居一支煙,一邊用他多年未改的鄉音和鄉親們親切地聊起家常。
侯波站在門外,拍下了這歡樂的瞬間。
這張照片,真切地反映了毛澤東與鄉親們之間的深情厚誼。這使侯波感悟到,拍攝領袖的照片不僅要表現他們的偉大氣質,還要表現他們的真情實感。這樣的照片才真實、可信、感人(見《毛澤東畫傳》第428頁,侯波攝)。
「來,咱們一起照個合影吧」
1949年,毛澤東在北京香山雙清別墅休息、辦公,並接見國內外的客人。5月的一天,侯波接到組織下達的任務,去香山協助徐肖冰完成主席接見外賓的攝影工作。當時,侯波的工作單位還在北平電影製片廠,中央有事就來電話通知,有時也來車接。這次會見結束,客人走後,侯波他們收拾機械也准備離開。這時,主席回過身來招呼他們坐下。他在延安時就認識徐肖冰,但沒有見過侯波。徐肖冰便向主席介紹侯波:「這是我的愛人。」主席便問侯波老家是哪裡,侯波回答:「山西夏縣。」主席說:「哦!是關雲長老鄉!陳賡在你家鄉打了好幾個大勝仗呢!你是什麼時候到延安的?」侯波又回答說1939年。主席說:「你是吃陝北小米長大的,要為人民好好服務。」
主席風趣的一番話,使侯波有些緊張的心理放鬆了,她沒想到主席這么平易近人,而且說話這么幽默。想到不能過多佔用主席的時間,侯波他們起身向主席告辭,可侯波心裡,總想著跟主席合影。未曾想到,主席卻站起身,說:「來,咱們一起照個合影吧。」與侯波他們同來的新華社記者陳正清舉著照相機,讓侯波夫婦倆跟主席合影。侯波、徐肖冰在主席兩側站好,這時主席搖頭說:「不行,女同志是半邊天,要站在中間。」不由分說,主席站到了侯波的左邊。陳正清按下快門,這張珍貴的照片就這樣誕生了。
很長時間,侯波珍藏著這張照片,沒有拿出來。直到後來才公開。很多人看到照片,都好奇地問侯波:「主席應該站在中間啊?」每次,侯波都要把當時的情況介紹一遍。這也是侯波第一次見到主席。她沒想到自己後來也被調入中南海。後來主席的活動多了,中央辦公廳考慮到應該用照片來記錄主席和中央領導人的活動,中南海需要有一個專職的攝影人員,組織上就將侯波調入中南海。調去時,侯波是北平電影製片廠的照相科科長,到了中南海以後,仍是照相科長,其實只有她一個人。後來時間久了,主席問:「你怎麼叫個『侯科長』?不要當那個『長』。」直到現在,主席身邊的人一直稱她為「侯科長」。
「南京解放」被疑為「擺拍」
1949年4月,徐肖冰和主席身邊的工作人員一起住在香山。一天上午,主席從房間里出來,秘書走來遞給他一張《人民日報》的號外,說:「主席,南京解放捷報出來了!」毛主席接過報紙,邊走邊看。這時徐肖冰拿著相機,卻無法拍攝主席的正面,只能耐心等待。看了一會兒,主席見邊上有凳子,順勢坐下來,手拿著報紙繼續看。怕影響主席看報,徐肖冰悄悄地跟著主席,當主席看到報紙的正面時,「南京解放」的大字標題赫然顯目。徐肖冰按下快門,留下了歷史永恆的瞬間。
毛主席《人民解放軍佔領南京》這首七律就是這時完成的:
鍾山風雨起蒼黃,百萬雄師過大江。
虎距龍盤今勝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將剩勇追窮寇,不可沽名學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間正道是滄桑。
直到今天,徐肖冰回憶往昔,仍飽含深情:「我在香山為毛主席拍了好些照片,其中自己感到最有意義的是他仔細閱讀南京解放號外這個歷史鏡頭。」但是可笑的是,很多攝影家認為這張照片是「擺」出來的,並被作為擺拍的典型。徐肖冰笑道:「我們是搞新聞的,又是給領導拍照,哪裡敢擺布!」

主席暢游長江
中南海是有游泳池的,但主席對游泳池不感興趣,相比而言,他更願意到江河湖泊里去游,他對中國的江河有著特殊的感情。1956年5月,主席從廣州經長沙來到武漢,想到長江去游泳。湖北省委書記王任重很擔心,江水裡漩渦多、還有血吸蟲……然而種種理由都沒能說服主席。只要他下定決心,誰勸也沒有用。王任重只好組織了幾個人先去長江試游,感覺漩渦的力度不大,可以游,才放心。
那天下午,毛主席在楊尚昆、王任重等人的陪同下來到蛇山腳下,就在武漢長江大橋的橋墩處下了水。工廠里的人都出來了,主席一下水,人們就跟著在岸上跑,害怕出事。但是主席特別自信,他游泳的姿勢多種多樣,蝶泳、蛙泳、仰泳,甚至可以在水裡站著。侯波早就做好了准備,把相機、膠卷都准備好,但她不敢下水,只能在船上拍。在她換膠卷的時候,船一晃,裝膠卷的紙盒落入水中,這時正好主席游過來,他一把抓住盒子,順勢站在水中,打開紙盒,邊看邊念上面的英文說明。遺憾的是,當時侯波在裝膠卷,沒有把這一情景拍下來。
主席一直游到漢口的丹水池附近才上岸,共遊了30多公里,兩個多小時。後來,他寫了那首著名的《水調歌頭·游泳》來記述這次游泳:
才飲長沙水,
又食武昌魚。
萬里長江橫渡,
極目楚天舒。
不管風吹浪打,
勝似閑庭信步,
今日得寬余。
子在川上曰:
逝者如斯夫。
……
說起主席照片背後的故事,兩位老人侃侃而談,他們的思維如此清晰,以至於和主席在一起的點滴都記憶猶新。很多人驚嘆徐肖冰、侯波夫婦為主席拍的照片能惟妙惟肖地展現偉人豁達的氣度和自然的神態,實際上,多年來為主席拍照的經歷使他們知道,主席是不愛拍照的,主席個人照片都是在主席不注意時拍的。主席不止一次地說過,你們不要把鏡頭只對准我,要多對著群眾。和主席接觸,他們最大的感受是,主席特別喜歡接近群眾。一年中,他有近一半的時間在全國各地考察。在考察中,他常常走入農家,問他們生活怎樣、莊稼怎樣,他與群眾交談,真正關心他們的疾苦……
日光西斜,屋子漸漸暗下來。3個多小時過去了,老人談興尚濃。逢主席誕辰110周年,各種活動頻繁地邀請兩位老人出席,這些天,他們很辛苦,但他們依然精神飽滿地一一耐心面對。作為曾經生活在主席身邊的工作人員,這種時刻,他們,以及他們手中的相機,均是歷史的見證。

長征中發生的故事
1個《一袋干糧》
一個13歲的小紅軍小蘭在隨部隊一起前進的時候,好不容易得到了一袋干糧,卻在過一座橋時為照顧一位傷員不慎把自己的那袋干糧掉入河中被水沖走了。為了讓大家有足夠的干糧吃,她堅持沒告訴戰友們,裝成沒事發生一樣,拔了許多野菜塞入挎包,讓挎包塞得鼓鼓的。不久她的身體不行了,在護士長發現她吃野菜和挎包中「干糧」的事後,大家才知道了事情的真相,於是大家每人自願地分一點干糧給她,讓她體會到了家的溫暖……故事雖小,內涵不小。這些點點滴滴的細節、小故事卻讓我們看到紅軍戰士們的優秀品質——不怕苦、堅強、無私、熱心……小蘭,她只是一個13歲的小女孩,卻有大人一樣堅強的意志,卻知道體諒他人。在她沒有糧食之際,她大可伸出雙手向戰友們要一些,可她並沒有這么做,而是選擇沉默,自己吃苦。此刻,她腦海里想的只有戰友,而忽略了自己的困難;而對傷勢嚴重的傷員們,她大可丟下他們,輕松地自己上路,可她沒這么做,她細心照料每一個傷員,沒有怨言,沒有後悔。一個小女孩尚且如此,可想而知,我偉大的紅軍隊伍的優良品質了。
第2個:《戰地女傑:賀子珍的身體里嵌入17塊彈片》
在悲壯的二萬五千里長征中,活躍著一群特殊身影,她們中有中央領導同志的夫人、有女幹部,也有普通女兵。飢餓、疾病、血戰、死亡,沒有什麼能阻擋住她們前進的腳步,這一群可親可敬的巾幗英雄在彌漫的硝煙中一路穿行。
1995年冬天,他同作家董保存穿行在北京城區的大街小巷,苦苦尋找當年參加過長征的女紅軍。那是一項十分艱苦的工作,耗費了他們大量的時間和精力,然而他們依舊樂此不疲,因為每一個采訪對象都給他們帶來巨大的驚喜,一種久違的精神在召喚著他們、激勵著他們、感動著他們。
盡管,當年風華正茂、叱吒風雲的紅軍女戰士大多已經告別人世,而女紅軍留在漫漫征途上的那些美麗故事依然那樣盪氣回腸、動人心魄。
1935年4月初的一個晚上,女紅軍們剛拖著疲倦的身體趕到貴州盤縣附近的五里排,意想不到的情況出現了:一群敵機嗡嗡地叫著突然從山後飛過來,其中一架快速俯沖下來,一陣激烈的機槍子彈迎頭掃射,三枚炸彈投向休息營地。戰士們迅速趴在路坎下、田溝里、坡地上,高高低低的地勢把一些人遮蔽起來,但要命的是一些紅軍傷員躺在擔架上根本動不了。
賀子珍本來是隱蔽在路邊一道土坎下的,但她不顧個人安危爬出去疏散擔架,這時,一枚炸彈投了下來,在她身邊頓時騰起一股煙塵……
敵機飛走了,槍聲、爆炸聲停止了,硝煙和塵土漸漸消散開去。賀子珍的身體里嵌滿了彈片,鮮血把軍衣浸染得殷紅。
一場緊張的搶救開始了。警衛員騎馬去總衛生部請來李芝醫生,為賀子珍救治。李芝先為賀子珍打了一支止血針,然後做了全身檢查,發現在她的頭部、上身、四肢共有17塊大小不一、深淺不同的彈片,在沒有實施任何麻醉的情況下,手術開始了。賀子珍疼得渾身大汗淋漓,眼裡噙滿淚花,卻堅持一聲不吭。身體淺層的彈片終於被一塊塊取出,而深入體內的彈片卻難以取出,成為戰爭留給她的一份永久紀念。
第3個:《豐 碑》
紅軍隊伍在冰天雪地里艱難地前進。嚴寒把雲中山凍成了一個大冰坨。狂風呼嘯,大雪紛飛,似乎要吞掉這支裝備很差的隊伍。
將軍早把他的馬讓給了重傷員。他率領戰士們向前挺進,在冰雪中為後續部隊開辟一條通路。等待著他們的是惡劣的環境和殘酷的戰斗,可能吃不上飯,可能睡雪窩,可能一天要走一百幾十里路,可能遭到敵人的突然襲擊。這支隊伍能不能經受住這樣嚴峻的考驗呢?將軍思索著。
隊伍忽然放慢了速度,前面有許多人圍在一起,不知在干什麼。
將軍邊走邊喊:"不要停下來,快速前進!"
"前面有人凍死了。"警衛員跑回來告訴他。
將軍愣了一下,什麼話也沒說,快步朝前走去。
一個凍僵的老戰士,倚靠光禿禿的樹干坐著。他一動不動,好似一尊塑像,身上落滿了雪,無法辨認他的面目,但可以看出,他的神態十分鎮定,十分安詳:右手的中指和食指間還夾著半截紙卷的旱煙,火早已被雪打滅;左手微微向前伸著,好象在為戰友指明前景的道路。單薄破舊的衣服緊緊地貼在他的身上。
將軍的臉色頓時嚴峻起來,嘴角邊的肌肉抽動著。忽然他轉過臉向身邊的人吼道:"把軍需處長和我叫來!為什麼不給他發棉衣?"
呼嘯的狂風淹沒了將軍的話音。沒有人回答他,也沒有人走開。他紅著眼睛,像一頭發怒的豹子,樣子十分可怕。
"聽見沒有,警衛員?叫軍需處長跑步過來!"將軍兩腮的肌肉抖動著。
這時候,有人小聲告訴將軍:"他就是軍需處長……"
將軍愣住了,久久地站在雪地里。他的眼睛濕潤了。他深深吸了一口氣,緩緩地舉起右手,舉到齊眉出,向那位跟雲中山化為一體的軍需處長敬了一個軍禮。
風更狂了,雪更大了。大雪很快地覆蓋了軍需處長的身體,他成了一座紅桃2的豐碑。
將軍什麼話也沒說,大步走進漫天的風雪中。他聽見無數沉重而堅定的腳步聲。那聲音似乎在告訴人們:如果勝利不屬於這樣的隊伍,還會屬於誰呢?
第4個:《雪山小太陽》
故事發生時間:1935年6月 地點:夾金山。夾金山山巒起伏,白雪皚皚。狂風夾雜著大片的雪花翻卷咆哮,凜冽的空氣中,雪山似乎也在顫栗。前進的隊伍有些遲緩了。寒冷、飢餓、稀薄的空氣侵襲著這支堅強的隊伍,已經有很多同志在這片讓神靈都敬畏的土地上永遠閉上了眼睛。突然,風雪中傳來一陣充滿活力的歌聲:夾金山高又高,堅持一下勝利了!翻過雪山是晴天,嘿!太陽暖和和,戰士笑呵呵……歌聲穿透風雪,驅散了寒冷與疲憊,給前進中的隊伍帶來陣陣暖意。大家抬頭望去,山坡上一個小小的紅色的身影跳著、唱著,揮舞著手裡的快板,快樂的身影像一團跳動的火焰。「我們的小太陽又升起來了!」戰士們笑了。這名唱歌的女戰士是紅軍隊伍里的小衛生員,誰也不知道她的名字。一路上,小姑娘把行進中的故事編成歌謠鼓舞著大家前進,成了大家的「開心果」。翻雪山時,小姑娘身體單薄,同行的大姐怕她凍壞,把身上穿的一件紅毛衣送給了她。她高興極了,穿著這件長及膝蓋的大毛衣在隊伍里跑前跑後,在山坡上唱著跳著,紅艷艷的顏色在雪地里分外耀眼,大家就開玩笑地叫她「小太陽」。隊伍接近山頂了,空氣越來越稀薄,連呼吸都困難。很多同志因為疲憊和飢餓坐在了雪地上,這一坐,便成了冰雪的雕像。紅毛衣也抵擋不住寒冷的侵襲,「小太陽」的腳步也越來越遲緩。突然,她停了下來,路邊坐著一個受傷的戰士,把頭埋進臂彎里像在打瞌睡。在這里,停頓就意味著死亡。「小太陽」拚命地搖著他,戰士只是含糊不清地說:「冷,冷……」隊伍依然緩緩地前進著。有人突然發現,隊伍里不見了那個快樂的紅色身影。幹部休養連的戰士們到處尋找,在半山坡的雪地里,看到這個年少的衛生員靜靜地躺在山坡上,已經沒有了生命的氣息。她只穿著一件單薄的軍衣,小小的臉上沒有一絲血色。在擔架上,戰士們找到了那件紅艷艷的大毛衣,它穿在一個受傷的戰士身上。傷兵流著淚回憶說,睏乏時坐在雪地里,只覺得有人在拚命地拉著他,對了,還聽見了歌聲,他說,很熟的歌:翻過雪山是晴天,嘿!太陽暖和和,戰士笑呵呵……所有人都沉默了。傷兵脫下紅毛衣,鄭重地鋪在雪地上。它像女戰士快樂的微笑,舒展在茫茫雪地中。仰首望去,峰頂已經微現陽光,太陽紅彤彤,照在皚皚白雪之上,映出一道道金色的光芒。穿過歲月的悠遠,70年前,那許許多多美麗的壯烈的故事依然生動、依然鮮活。曾經有一個愛唱歌的小女孩,快樂地行走在這支波瀾壯闊的隊伍里,她唱過最響亮的歌謠,讓疲憊的戰士仰望天空,看到太陽;她跳過最動人的舞蹈,讓受傷的老兵忘記傷痛,欣然而笑;她曾為一件普通的紅毛衣欣喜不已、視若珍寶,在最危險的時候她又把自己最珍愛的東西,連同生的希望和力量,讓給了自己的戰友。她還只是個孩子。那一年,她15歲。
第5個:《魂駐小紅橋》
故事發生時間:1935年春 地點:甘南。出征的隊伍綿亘十幾里,風蕭馬嘶秋冷,紅軍將士們行色悲壯。每次突破敵人的封鎖線,都要付出極大的代價。戰斗隊減員嚴重,而擔架隊卻越來越長,任務也隨之越來越艱巨。一個清瘦干練的姑娘穿梭在隊伍里,像踩著風火輪似的,跑前跑後,安排抬擔架的、照顧負傷的。這是她的職責,她是擔架隊隊長。據說她是自己從家裡跑出來參加紅軍的,英子這個名字也是當兵後她自己取的。20歲的她,已參加紅軍4年、入黨3年
麻利、果斷、機智、勇敢的作風常讓人忘了她是個姑娘。因此在長征前她受領了隊長一職。臨危受命,意味的不再是權力,而是用性命兌現所有的責任。困難、問題、危險,接踵而來。擔架不夠用,傷員有增無減!有的擔架員受傷了,雇來的民工逃跑了。十幾個擔架被扔在路上,重傷員血污模糊地躺著,較輕一點的傷員發出陣陣痛苦的呻吟。觸目的情景讓她心如刀絞,血直往頭上沖。年輕的隊長杏眼瞪圓,咬著嘴唇,狠狠地說:「背也要背著走!」她對擔架員的任務進行了分配,盡力找回逃走的民工,盡量安頓好每個傷員。可安排到最後,再也勻不出擔架和人來抬一個傷勢嚴重、生命垂危的小戰士了。看著前方的路,看著奄奄一息的小戰士,英子決定背著他走。隊員們反對,勸她留下這個傷員。因為矮小、單薄的她看上去實在不堪重負,而且這個傷員傷勢太重。可英子看著四周的荒山野嶺,說:「丟下他,不就等於讓他死嘛。決不能!」於是,再沒有多說什麼,她背著他在崎嶇泥濘的路上,邁開了沉重的步子……傷員的手無力地搭在她的肩上,微弱地聲音說:「放——下——我,放——下——我吧……」英子充耳不聞,薄薄的嘴唇堅強地抿起。是奇跡嗎?弱小的她,背著比她高、比她重的戰士,翻山越嶺,竟然走過了許多路程。而受傷的戰士,也頑強地抗爭著,在缺醫少葯的情況下居然開始好轉!一路辛苦,一路歷險,一路化險為夷。擔架隊艱難而曲折地前進著。而英子卻越來越瘦,她總是將少得可憐的食物分給擔架員和傷員;她也越來越弱,她總是將金貴的鹽和水送進戰友的嘴裡……隊伍來到山裡的一座小橋時,彷彿春天正好等在這里,嬌嫩的小花與新綠撲面而來。勞頓不堪的戰士們愣了一下,然後,都恍然大悟似地停下腳步,深呼吸……那個重傷的戰士已經可以拄著棍子走了,也許是受了這美景的鼓勵,他走到英子隊長面前,說:「隊長,我要編個花環給你!」英子笑了,那開心而生動的笑臉讓人想起她也只是個孩子,她點點頭回答:「嗯,好。」可接著又故意板起臉說:「但是,你現在還需要休息。」這是她一生中所說的最後一句話。為了給傷員舀水喝,她墜到了橋下的河水裡。她墜落的聲音那麼小,她甚至沒有掙扎,就順水飄去……一去七十年!白雲蒼狗,世事變遷。很多事情改變了,但有些故事永遠不會褪色。就像此刻——一個垂暮老人,站在小橋邊,凝視遠方。山青水碧、草青花艷,和平的陽光照耀大地。他的眼睛濕潤了,半晌才說:「不一樣了,但又一點都沒有變。」過了許久、許久,老人又開口說:「如果英子隊長多吃一點東西,可能就能堅持下去,可能就……」老人緩緩地在草地上采來繽紛的野花,用顫抖的手認真地編起一個花環,輕輕掛在橋頭……

『柒』 關於毛澤東的小故事

1、在上私塾的幾年中,毛澤東對同學團結友愛,禮讓為先。放學之後在回家的路上,有些同學總喜歡搶頭,他卻從容不迫地慢慢走。毛澤東對人很有禮貌,但對於無理取鬧的人力主制服。他常常對人說:「逢惡就莫怪,逢善就莫欺。」

一天,毛澤東從韶山到外婆家去。當他走到一個山谷的時候,突然有一個人雙手插腰攔住了去路,原先是當地一個姓趙的富豪子弟。毛澤東早就聽說,這個人經常在窮人面前舞文弄墨,以富欺貧。

趙某橫在路上,傲慢地說:「我明白你是文家的外甥,這天要考考你,能答得出,我就放你過去,若答不出,哼!你就別想回去!」趙某之後說:「百家姓里的『趙錢孫李』分開如何解釋,合起來是什麼意思?」

毛澤東稍加思索便說:「趙公元帥的『趙』,有錢無錢的『錢』,有理無理與『李』同音。大宋天子趙匡胤說過,有錢龜孫不講理!」趙某聽後滿臉通紅,又惱怒又尷尬,只得讓他過去。

2、毛澤東少年時代和同伴放牛時,經常在山坡上玩耍,一玩起來往往就誤了放牛,要麼是到了時間牛還沒有吃飽,要麼是牛跑到人家的田裡去啃莊稼。怎樣才能既保證放好牛,又讓大家玩得痛快?毛澤東和大家商量了一個辦法。

他把同伴們組織起來分成三班:一班看牛,不讓它們吃了莊稼;一班割草;一班去采野果子。每一天輪班,這天看牛的,明天割草,後天去采野果子。這樣,各人都有自己的工作。

快到晌午的時候,大家都回到了原先聚會的地方。看牛的孩子們,讓牛吃得滾圓滾圓的;割草的孩子們,都裝滿了一大簍子;采野果子的孩子們,從山裡帶回來大堆大堆美味的野果……這時候,毛澤東就把草和果子拿來,合理地分給每個人。

有時不夠分了,他就少分一點。而有剩餘的草,他就用繩拴起吊在樹枝上,誰能跳起來抓著就歸誰。和毛澤東一齊,不僅僅能放好牛,而且玩得痛快,因此,小夥伴都樂意同毛澤東一齊放牛,稱他為「牛司令」。

3、一代偉人毛澤東於1893年12月26日出生在湖南省湘潭縣韶山沖的上屋場。韶山沖是個美麗的地方,群山懷抱,綠樹翠竹;在一片松竹掩映的斜坡上,建有一座凹形的房屋,這種房屋當地稱作"一擔柴"式民居。

房屋的牆都是用土磚砌的,一多半蓋著青瓦,另一小半蓋著稻草。毛澤東就出生在那青瓦屋裡。那裡叫上屋場。毛澤東的家門口有兩個池塘,是夏天游泳的好地方。

毛澤東的父親叫毛順生。毛順生只讀過兩年書,17歲就當家理事,但繼承的卻是一大筆欠債,不得已去當了幾年兵,回來以後在家務農。他聰明能幹,善於經商,還作糧食和豬牛生意,很快就還清了債,贖回了15畝稻田,日子越過越好。

毛澤東的母親叫文七妹,娘家離韶山沖只10幾里地,與韶山沖只隔著一座雲盤山,在湘鄉縣的四都唐家坨。文七妹中等身材,長得清秀,圓臉龐,寬前額,聰慧又善良,勤勞又儉朴,樂於助人,每逢災荒之年,常接濟窮人,深得鄉親們的贊譽。

4、毛澤東六七歲時開始在私塾讀書,一天,他向母親提出要帶著午飯到學校里去吃。文七妹以為兒子可能是為了節省往返的時間和精力,利用這段時間多讀點書,於是同意了兒子的要求。但是在這以後的連續幾天內,文七妹發現兒子帶的午餐一次比一次量多,但是晚上放學回家後依舊顯得很飢餓的樣貌。

她不由地擔心兒子是不是得了什麼怪病,便細細盤問毛澤東。毛澤東只好老老實實地告訴母親:"媽媽,我們私塾新近來了一個叫黑皮伢子的同學,他家裡很窮,每一天都沒有午餐吃。我見到他總是挨餓。於是我就想自己帶午飯去,好和黑皮伢子兩個人勻著吃。"

文七妹聽到兒子的這番話,不但沒有責備兒子,反而感到十分欣慰。她告訴兒子說:"你就應早一點告訴我。你這樣做是正確的,我十分高興。但是以後要帶夠兩個人的午飯,免得兩個人都半飢半飽的。"此後,文七妹總是給兒子准備兩個人的午飯,飯菜也越來越豐盛。

母親這種樂於助人、損己利人的品行,影響了毛澤東的思想和性格。一向到他成為偉人之後,他仍舊繼承和發揚這些美德。解放後,毛澤東經常給父老鄉親和師友,尤其是生活困難者多次寄錢。

還邀請他們到北京敘舊,設宴款待,贈送許多禮物。而他自己則節衣縮食,吃穿很普通,生活相當儉朴。這些無疑是幼年受母親影響的緣故。

5、毛澤東臨終前,有一次他突然清醒過來了,但是他已經不能說話了,這個時候,工作人員發現他的手指頭往後揚,輕輕地敲了三下木床板。工作人員不明白,他敲三下木床板是什麼意思呢工作人員拿書出來給他看,他搖搖頭。

之後有一個精明的工作人員說毛澤東看過一個材料,當時日本在大選,參加日本大選的領導叫三木武夫,他敲三下木頭,是不是要三木武夫的競選材料他趕快給他找來了,毛澤東就點了點頭,他要的正是這個,這就是毛讀書之執著。

『捌』 關於毛澤東的故事

韶山出了個毛澤東
一代偉人毛澤東於1893年12月日出生在湖南省湘潭縣韶山沖的上屋場。
韶山沖是個美麗的地方,群山懷抱,綠樹翠竹;在一片松竹掩映的斜坡上,建有一座凹形的房屋,這種房屋當地稱作"一擔柴"式民居。房屋的牆都是用土磚砌的,一多半蓋著青瓦,另一小半蓋著稻草。毛澤東就出生在那青瓦屋裡。這里叫上屋場。毛澤東的家門口有兩個池塘,是夏天游泳的好地方。
毛澤東的父親叫毛順生。毛順生只讀過兩年書,17歲就當家理事,但繼承的卻是一大筆欠債,不得已去當了幾年兵,回來以後在家務農。他聰明能幹,善於經商,還作糧食和豬牛生意,很快就還清了債,贖回了15畝稻田,日子越過越好。
毛澤東的母親叫文七妹,娘家離韶山沖只10幾里地,與韶山沖只隔著一座雲盤山,在湘鄉縣的四都唐家坨。文七妹中等身材,長得清秀,圓臉龐,寬前額,聰慧又善良,勤勞又儉朴,樂於助人,每逢災荒之年,常接濟窮人,深得鄉親們的贊譽。
毛澤東出生以後,父母非常高興,滿月的時候做"三朝酒",專門請一位有學問的老先生給他起了一個名字,叫"毛澤東",字潤之。毛澤東滿月以後,母親文七妹把他帶到了外婆家。外婆非常疼愛這個外孫。就請算命先生給外孫測了八字,說要平安長大成人,必須拜一個長壽的乾娘。誰長壽呢?外婆認為後山那塊兩丈多高的石頭最長壽。於是,選了個黃道吉日置辦了香燭酒醴,把毛澤東抱到那塊大石頭前面,讓他作了個揖,拜這塊大石頭為"乾娘",還給他起了一個名字叫"石三",按當地的習慣就叫他"石三伢子"。外婆捨不得外孫,毛澤東就留在外婆家,一直到4歲。
毛澤東從小就聰明,人們都誇他長大了一定有出息,是個天才。
那是石三伢子4歲的時候。過年了,外婆給他穿了一身新衣服,頭上戴著一頂紅風帽,和小朋友們一起玩耍。有一個白鬍子老頭,喜歡跟孩子們逗著玩。他故意板著臉,翹起白鬍子,嚇唬小孩子們,說:"不許你們在這兒玩,我要割掉你們的耳朵?quot;
小朋友們一聽,都嚇得跑掉了,只有石三伢子站在那兒不動。白鬍子老頭就問他:"你為什麼不跑呢?你不怕我割耳朵?"石三伢子一點都不害怕他,反而問道:"老阿公!你為什麼要割我的耳朵呢?"
白鬍子老頭覺得這個孩子挺有意思,一本正經地說:"我要割下你的耳朵做下酒菜!"
石三伢子一點也不害怕,也一本正經地說:"一個人做事要講道理。老阿公,你講不講道理?你如果有道理,我的耳朵就給你吃;你要是沒道理,我就扯掉你的鬍子。"
石三伢子邊說邊笑咪咪地望著白鬍子老頭,還把紅風帽子的扣解開,把耳朵露在外面。
白鬍子老頭大吃一驚,心想:一個4歲的孩子就有這樣的膽量和聰明,真是少見。
毛澤東在外婆家住的時候,他的八舅開了一個家館教孩子們讀書。4歲的石三伢子跟著去當"旁聽生"。幾個弟兄背書的時候,因為他們平時貪玩,一個個都憋得滿頭大汗,臉漲得通紅,誰也背不下來。這時候,小小的石三伢子站起來,說:"八舅,讓我背吧!"八舅驚奇地說:"你能背嗎?""我能背下來,不信,你聽!"石三伢子從容地"趙錢孫李,周武鄭王…"一氣背了下來,一個字不錯。外婆聽說這件事以後,高興地說:"石三伢子真是聰明,怕是天上的文曲星下了凡!"
石三伢子6歲就開始跟著大人幹活。他常和幾個小夥伴去放牛。小孩子貪玩,玩高興了,就忘牛,不是讓牛吃了人家的禾苗,就是牛吃不飽。怎麼才能又讓牛吃得飽,又玩得好呢?石三伢子想了一個好辦法:把小夥伴們組織起來,一夥人放牛,一夥人采野果子,割青草。然後,把牛拴起來,讓它們吃割來的青草,小夥伴們就可以做游戲,講故事。

一次"勝利的罷工"
石三伢子在10歲的時候,為了反抗父親和老師,曾經離家逃學。32年以後,1936年的秋天,毛澤東在陝北一個窯洞里接見美國著名記者埃德加。斯諾時,曾經有趣地把那次離家逃學稱作"勝利罷工"。
這是怎麼回事呢?
石三伢子家門口有兩口池塘,有一位叫鄒春培的老先生在池塘的南岸開了一個私塾,私塾建的像一個祠堂,青磚灰瓦,四個屋角上都有一個高高的風火垛子,蠻氣派。私塾辦在了廂房的樓上,只有七、八張桌子。
這一年是1900年,石三伢子滿17歲。毛順生把兒子從唐家坨接回家,准備送石三伢子去私塾念書。
石三伢子到了私塾見過鄒先生,就對著孔夫子的牌位磕了3個頭,就算拜了師。
鄒春培老先生對孩子有名的嚴厲,經常打手板、打屁股、揪耳朵、罰站、罰跪。那時候的老師都信奉"不打不罵不成材"、"棍棒底下出好人"。可是,石三伢子因為聰明好學,從來沒有挨過板子。
鄒老先生挺喜歡石三伢子,可是,不喜歡他的倔勁。你看別的孩子,總是大聲的朗讀,聲音一個比一個高。可是,石三伢子念書,總是不出聲,鄒老先生以為他不好好學。可是,讓他背書的時候,他能一字不差地背下來。
一天上課的時候,鄒先生讓石三伢子背書,按規矩,背書要站起來。可石三伢子說什麼也不站起來,就要坐著背。他說:"先生坐著,我也坐著!"鄒老先生拿他沒辦法。
1904年夏天,石三伢子10歲的時候發生了一件事。
這一天,鄒老先生要去吃生日酒,讓學生們自己念書。
七八個學生坐在屋裡,念著念著不耐煩了。正是三伏天,熱得不行,坐在木樓上就像在蒸籠里。有人提議到樹林里捉斑鳩,還有人提議到稻田裡捉泥鰍,而石三伢子提議到池塘里去洗澡,又涼快,又可以學游泳。大家聽了都贊成。幾個孩子脫光衣服跳進了池塘。有會水的,不一會兒就游到了池塘中間,不會水的,就在池塘邊洗澡。天氣很熱,孩子們在水裡越玩越高興。
就在幾個孩子在池塘里玩得高興的時候,鄒老先生吃酒回來了。他看到學生們在池塘里玩水,非常生氣。
幾個學生被叫到了屋裡在孔夫子像前罰跪,混身水淋淋的嚇得戰戰兢兢。石三伢子偏偏不跪,說:"洗澡是我帶的頭,要打就打我吧!"
鄒老先生氣得火冒三丈,舉起二指寬的竹篾片就要打,石三伢子一轉身跑下了樓。鄒老生氣得混身發抖,追下了樓,學生們也跟著跑下了樓。
鄒老先生一口氣跑到了毛家。毛順生正在和僱工們一起舂米,見鄒老生氣呼呼地跑來,不知怎麼回事。鄒老先生喘著氣,大聲地對毛順生嚷道:"你們家石三伢子不得了啦,我教不了了!"毛順生歷來家教很嚴,一聽兒子在私塾不好好學,帶頭鬧事,氣得大聲說道:"這還了得!"他抓起一根楠竹丫子,和鄒老先生一塊跑到私塾,不管三七二十一,舉起楠竹丫子向石三伢子抽去。石三伢子一躲,回頭就跑,毛順生哪裡追得上他,急得直跺腳,罵道:"畜生!你往哪跑!看我不打死你這沒王法的東西!"
石三伢子知道,父親的脾氣比鄒老先生還暴躁,他不敢回家。這時候,回到家裡,肯定要挨一頓打,連母親也勸不住。
石三伢子拚命地跑,決定不回家了。
石三伢子跑了出來,可是,到哪兒去呢?
他想去外婆家,一想不行,父親肯定會找到他。
他漫無目的地走著。他想如今皇帝廢除科舉,省城長沙、湘潭都有洋學堂,洋學堂里不讀四書五經,不打板子,何不去看看。想著想著,就決定去湘潭,看一看洋學堂到底有什麼不一樣。
石三伢子不停地走著,當空日頭照著熱得直流汗,也沒有戴草帽,也沒穿草鞋,光著腳板在發燙的碎石路上奔跑。兩只腳燙得又疼又癢,一瘸一拐的,真不好受。
石三伢子不聲不響地走著,也不敢問路,怕人家知道他是逃學出來的。他走了三天,也不知道到了什麼地方,只看見崇山峻嶺,青翠的松樹和竹林,稀稀落落的房屋。和上屋場的一樣,哪裡是湘潭呢?
三天了,幸好一些好心的阿婆和大嬸們給他飯吃,留他過夜。可是,什麼時候能到湘潭呢?
這一天,石三伢子又奔跑了一天,眼看天就要黑了。太陽落山了,晚霞散盡,天空出現了幾顆星星,很快天邊也掛上了一輪峨嵋月,遠處,一隻貓頭鷹咕咕地叫著,他有點著急了。上哪兒去過夜呢?
正在石三伢子著急的時候,他在拐彎的地方隱隱約約看到一個人影。他壯了壯膽子走上前去,一看是位老爺爺,推著一輛裝滿木柴的木輪車,車輪子陷在一個坑裡。老爺爺怎麼用力車子也上不來,累得直喘粗氣。
石三伢子跑過去,說:"老爺爺,我幫你推車吧!"老爺爺一看,是個孩子,說:"看你像個念書的,你有力氣推車嗎?""老爺爺,你喊號子吧,試試看!"
石三伢子雙手抓住木輪車前面的橫梁,用勁拉著車。老爺爺喊起韶山沖的號子,終於把車拉了出來。
老爺爺十分感謝石三伢子,笑咪咪地向他,為什麼天這么晚了還趕路。石三伢子一五一十說了原由。老爺爺聽了哈哈大笑,告訴他,你走了三天三夜也沒走出韶山沖。這兒離你們家只有8里路,老爺爺說著一指:"你看,那不是韶峰嗎?"
石三伢子借著月光一看,前面果然是一道藏青色的波浪形山谷,那最高的山峰像一把鈍刀直指天空。那不就是韶峰嗎?
石三伢子幫助老爺爺把木柴推回了家,在老爺爺家裡美美睡了一宿。
天亮了,太陽升起。老爺爺慈祥地說:"你快回家吧,你們家裡到處在找你。" 石三伢子說:"我不能回去,回到家裡父親會打我的!"老爺爺說:"不會的,你父親已經託人帶了話,只要你回家就不再打你,鄒老先生也說,只要你發奮讀書,以前的事就不再提了。"
老爺爺還耐心地勸石三伢子:"快回家吧!你才10歲年紀,翅膀還沒長硬,是飛不出韶山的!"
石三伢子回到了家裡,父親真的沒再打他。父親和鄒老先生對他的態度都溫和了許多。
這就是毛澤東10歲的時候逃學的故事,他自己後來稱為"一次勝利的罷工"。

不愛經書愛"雜書"
石三伢子跟鄒春培老先生讀了兩年半私塾,為以後學習古文打了基礎,毛澤東還是非常感激鄒老先生的。湖南解放後,毛澤東曾打聽鄒老先生的下落,可惜鄒老先生已經離開人世。1952年,毛澤東曾接鄒老先生的兒子鄒普勛在中南海住了一個多月。毛澤東與鄒普勛還記起一塊洗澡的故事,兩人不禁哈哈大笑。
1904年秋天,毛澤東轉到關公橋私塾學了半年,老師是周少希。1906年秋天,毛澤東又到井灣里私塾,老師叫毛宇居,又叫毛澤啟。
毛宇居是毛澤東的族兄;毛宇居比毛澤東大12歲,寫的一筆好字,做得一手好文章。
這時毛澤東是13歲的翩翩少年,先後讀了4年私塾;對"四書"、"五經"已經不愛讀了。
毛澤東從同窗好友那裡借來一本《水滸全傳》,梁山泊好漢們造反的故事一下子吸引了他。上課的時候怕老師發現,毛澤東便把《水滸全傳》上面放一本《論語》,當老師走過來的時候,就裝作認真讀經書的樣子,老師走開以後,他打開小說,用這種辦法,他找來好幾本小說看,許多同學也都仿效,班裡出現了讀小說風。
時間長了,周宇居終於發現學生上課都在看小說,很是頭疼,禁止吧,也不好辦,把小說都沒收,狠狠處罰這些學生,罰跪、罰站、打屁股。都是十三四歲的少年,這樣做也不妥。他知道石三伢子逃學的事,如今再打他一頓,他還不鬧個天翻地覆? 於是,毛宇居睜一隻眼,閉一隻眼,裝作沒看見。只是每天給石三伢子多點兩頁書,他自然沒時間再多讀小說。
開始背書。毛宇居首先喊道:"毛澤東:背書!"
石三伢子知道老師會來這一手,早有準備,站起來,挺起胸膛,滔滔不絕地一會把書背了下來。屋子裡靜悄悄,毛宇居也出乎意料,聽得出了神。心想:到底聰明過人,過目不忘,將來要成大器。
毛澤東雖不愛讀經書,卻對老師毛宇居非常敬重。全國解放後,他還與毛宇居多有來往。1959年6月25日,毛澤東回到闊別32年的家鄉,用自己的稿費置辦了七桌酒席宴請家鄉父老,毛宇居也在被請之列。毛澤東親自向毛宇居敬酒,毛宇居慌忙站起,說:"主席敬酒,豈敢豈敢!"毛澤東爽朗一笑,大聲說道:"敬老尊賢,應該,應該!"
毛澤東後來從毛宇居那裡回到了家,父親毛順生就讓他在家裡作田。毛順生非常能幹,已有22畝田,還兼作生意,人手不夠,毛澤東回來不正好嗎?
毛澤東從小沒少干農活,可是,總忘不了讀書。一天勞動下來,本已很累,但每天晚上,毛澤東總是點上桐油燈看起了小說。一本《西遊記》一打開,總放不下,滿腦子里都是一群猴子跳來跳去。
毛順生發現毛澤東的屋裡半夜還有燈光,就「早點睡吧!一盞桐油要好幾銅板呢!」毛澤東捨不得放下小說,就用被單把窗戶檔上,不讓燈光漏出去。
毛澤東白天干農活,晚上看書,半耕半讀,兩年中讀了十幾本小說。他自己沒錢買書,就跟親戚朋友借著看。他非常喜歡那些愛國的有本事的人物,像李逵、魯智深、武松、岳飛,諸葛亮、孫悟空……,特別痛恨那些奸臣,像秦檜,蔡京、高俅等人。他還發現一個問題,那些小說中,主要的角色都是王公、貴族、官吏、公子哥,為什麼沒有受苦的人,沒有農夫工匠呢?他希望,有一天農夫工匠成為小說里的主人公,把農夫工臣們寫成英雄豪傑。

自學在定王台圖書館
毛澤東在十歲之前,曾先後在幾個私塾,還有湘鄉私小學和長沙第一高級中學讀書。但他覺得雖然學了不少知識,開闊了的眼界,但是,不論私塾也好,學校也好,都有很大的局限性,不能很好地滿足他。
1912年7月,毛澤東下決心退學自修。他每天都到長沙定王台湖南圖書館去借書自學。從他的住地湘鄉會館到定王台有三華里路。那時候,沒有公共汽車,毛澤東步行去定王台,早出晚歸,早上第一個到,晚上最後一個走,中午出來買兩塊米糕充飢,堅持不斷。當時,有一個管理員對毛澤東的刻苦自學非常敬佩,後來在毛澤東的影響也走上了革命的道路。他在回憶這段情況時說,那時候,我們圖書館每天早上一開門就「歡迎」毛澤東,因為他每天必到,也來得最早,而且在外面等候多時了,每天下午關門,要"歡送"毛澤東,因為他走得最晚,不攆他,他還不走。毛澤東在後來回憶這一段生活時也說:"那時進了圖書館,就象牛闖進了菜園子,嘗到了菜的味道,就拚命地吃"
毛澤東一生酷愛讀書,在湖南圖書館他廣泛閱讀中外名著,政治的,歷史的,文學藝術的,哲學,詩歌,神話,幾乎什麼書都讀,對他以後走上革命的道路起了很大的作用。特別是他讀了許多西方資本主義上升時期的社會科學與自然科學的重要代表作,什麼達爾文的《物種起源》,嚴復譯著的《天演論》等許許多多著作。這些書就不一一介紹了。通過自學這些書,在毛澤東思想上受到最大影響的是進化論的思想。以前的學者宣揚的是"天不變,道亦不變","今不如古"的思想,而毛澤東接受的西方思想的最大影響就 是"物競天擇","優勝劣敗""世道必進,後勝於今"。這主要的意思,用今天的話來講,就是一切都在變化,也就是"與時俱進"的意思。
在湖南圖書館自修時期有一件事對毛澤東的影響非常大,就是在這里毛澤東第一次看到一張世界大地圖,這張世界大地圖叫做《世界坤輿大地圖》。
毛澤東讀過許多書,上過小學,中學,當過兵,但從來沒有見過世界地圖。他知道世界很大,10歲時離家走3天沒走出韶山,但世界到底有多大?他不知道。他在湖南圖書館每天都要經過這張世界大地圖,不知看了多少遍,感慨萬千。過去認為湘潭很大,湖南很大,中國被稱為天下,那就更大,但是從這張世界大地圖上毛澤東看到中國只是世界的一小部分,湖南就更小。湘潭在地圖上都看不到,甭說韶山了。世界真的太大了。特別是,毛澤東從世界大地圖聯想到,世界那麼大,人也多得很。那麼多的人,他們都是在怎樣生活呢?從他親身經歷看他周圍的人,很多都生活得很苦,很多普通老百姓都在受著統治,受著壓迫剝削。他認為這非常不合理,他認為應該改變。要改變就要消滅人剝削人,人壓迫人的現象,而這種變化不會自己發生,就要進行革命。在毛澤東的思想上,從青年的時候就樹立了消滅剝削,解放大眾,為人民謀幸福的思想。他在那時候就想到,青年的責任重大,要為全中國痛苦的人,全世界痛苦的人奉獻自己全部的力量,這是非常不簡單的。一幅世界大地圖,使18歲的毛澤東胸襟寬闊,立下鴻鵠大志。
當時的湖南圖書館建在定王台。在這里簡單介紹一下定王台是怎樣一回事。
相傳西漢景帝與寵姬的侍婢生一兒子,叫劉發,劉發被封為定王,其封地遠在長沙。定王劉發在長沙常思念母親,就派人將長沙的大米遠運長安,再從長安運回泥土。時間一長,運回的泥土就堆積起來,築成一座高台。定王每天登上這個高台遙望西北方,思念自己的母親。後人就把這個高台稱為定王台。天長日久,定王台不復存在,清朝末年,這里蓋了一棟兩層的小洋樓,辛亥革命後在這兒辦一個湖南圖書館,就是毛澤常去看書的地方。1938年,一場大火將圖書館燒毀,抗日戰爭勝利後,這里修建了一個小學叫定王台小學,到了1985年,為紀念毛澤東常在這里自學,又重建了長沙市圖書館。

堅持鍛煉身體
"文明其精神,野蠻其體魄",這是毛主席經常引用的一句名言。他主張一個人要德智體全面發展。他認為,一個人不僅要有高尚的道德,豐富的知識,還要有健康的體魄,才能擔當中國和世界的重任。
毛主席從學生時代開始就非常重視鍛煉身體,一輩子堅持鍛煉身體,非常值得我們學習。
這里主要講幾個毛主席在湖南第一師范上學時刻苦鍛煉身體的故事:
毛主席在12歲的時候曾經得了一場大病,開始體會到身體的重要,後來在湖南第一師范學習時,他特別重視鍛煉身體,經常參加各種體育鍛煉,並且把鍛煉身體與磨練意志結合起來。
每天堅持冷水浴。
第一師范校門口有一口水井。毛主席的老師楊昌濟天天堅持在這里進行冷水浴,毛澤東也盡力仿效。每天,天剛蒙蒙亮,毛澤東就起床穿一短褲來到井旁,他一桶一桶把水吊上來,從頭澆到腳沖洗全身,然後用毛巾擦乾,擦了又淋,淋了再擦,直至擦得混身通紅為止,即使在寒冷的冬天也堅持。
毛澤東洗冷水浴堅持多年,解放後,他年歲大了,洗澡時還用溫水,不用熱水。他對人說:"一個經常注意鍛煉身體的人,便不會為風雪的寒威所嚇倒。我練習過冷水浴,現在年紀雖然大了,冬天也還可以不用熱水洗澡,小小的寒凍也還經得住。鍛煉的確是重要的事情。"

一生喜歡游泳
毛澤東非常喜歡游泳,可以說一輩子堅持游泳。
韶山沖,毛澤東家門口有兩個水塘,這是毛主席小時候經常游泳的地方,打水仗,游泳,曾給他無窮的樂趣。
在第一師范上學時,學校前面就是小面很寬的湘江,更是游泳的好地方。每年5月到10月,毛澤東和幾個同學幾乎每天都到湘江游泳,還橫渡湘江。到了冬天,許多人都不敢下水,毛澤東和幾個夥伴還堅持冬泳。1918年3月,游泳家,上海《教育雜志》主編李石岑來長沙,毛澤東還專門請他到湘江水中教授游泳技術。當時,毛澤東還寫過一首有關游泳的詩,可惜已經失傳,只留下了兩句:"自信人生二百年,會當水擊三千里"。到了七十歲,毛澤東還橫渡長江,真了不起。
風浴,雨浴,日光浴,空氣浴,也是毛澤東喜愛的運動。從第一師范前面過了江就是嶽麓山,這是毛澤東和夥伴們進行風浴、雨浴、日光浴、空氣浴的好地方。他們游過湘江,躺在烈日照射的沙灘上伸展開身子進行日光浴,遇到暴風雨,他們不去躲避,反而在大風大雨中奔跑呼叫,這叫風浴和雨浴,登上山峰,迎風高歌,這叫空氣浴。
野外露宿。毛澤東經常邀集幾個同學到妙高峯君子亭和嶽麓山、愛晚亭附近露宿。他們盡情的遊玩,盡情地高談闊論,夜深人靜了,他們分散開在枯柴雜草中露宿。 有一天早晨,幾個遊人看到廟旁露宿著一個人,頭腳都用報紙蓋著,因為夜裡蚊子多,遊人吵醒了露宿的人, 收起報紙就走開了,這個人就是毛澤東。
毛澤東經常與同學結伴長途步行鍛煉身體,他曾和蔡和森步行考察洞庭湖周圍的農村和肖子升到湘中五縣游學,步行數百里。
毛澤東不僅自己刻苦鍛煉身體,還帶動組織同學們參加各種體育鍛煉,他擔任學校學友會總務兼研究部長時,就組織過游泳,有百餘人參加。毛澤東當時還寫過一篇研究體育的文章叫《體育之研究》,對體育運動進行深入的探討,把身體喻為"載知識之車","寓道德之舍"。他還提出強國必須重視體育,成才必須德智體全面發展。
全國解放後,毛主席仍然非常重視體育。在他的領導下,我們國家專門成立了國家體育運動委員會,並親自題詞:"發展體育運動,增強人民體質"。
以上我們簡單介紹了毛主席刻苦鍛煉身體的幾個小故事,同學們聽了以後,也要從小好好鍛煉身體,將來才能為實現小康,建設國家做貢獻。
最後,我想引用毛主席的兩段談話,說明他老人家是多麼重視體育鍛煉,我們要好好學習。
毛主席在和美國著名記者埃德加·斯諾的談話中有這樣一段:
我們也熱衷於鍛煉身體。在寒假裡,我們徒步爬山越野,繞城涉水。如果下雨,我們就脫去襯衣,稱為雨浴,烈日炎炎時,我們也脫去襯衣,稱為日光浴,在春風里,我們大嚷大叫,稱之為一項新運動項目"風浴"。寒霜降臨時,我們露宿野外,甚至在十一月份到冰冷的江中游泳。所進行的這些活動都美其名曰"鍛煉身體"。也許這么做有助於練就一副強健的體魄。日後,我在南方的轉徒征程,以及從江西到西北的長征中,極其需要這樣的一副體格。
1951年,毛主席在接見湖南的幾位教育界人士時,也談到進行體育鍛煉的好處。他說:"我認為有志參加革命的青年,必須鍛煉身體,不去鍛煉身體的人,就不配談革命。大家不是讀過《紅樓夢》嗎?《紅樓夢》中兩個主角,我看都不太高明。賈寶玉是闊家公子,飲食起居都需要丫頭照料,自己不肯動手;林黛玉多愁善感,最愛哭泣,只能住在大觀園的潚湘館中,吐血,鬧肺病。這樣的人,怎麼能革命呢?你們辦學校,不要把我們的青年培養成賈寶玉和林黛玉式的人。
我們不需要這樣的青年,我們需要堅強的青年,身體和意志都堅強的青年。

徒步游學: 讀"無字書"
年青的毛澤東不但認真學書本,還經常出去徒步游學,讀"無字的書"。用今天的活來說,就是向社會學習,深入實際,調查研究。游學,簡單地說就是一邊旅遊一邊學習。毛澤東在游學中學到了不少書本上沒有的活知識,了解社會,了解百姓,從而立下了改造社會,造福人民的大志。
有一次,毛澤東從《民報》上看到一條消息,說的是兩個青年"徒步游全中國。他們已經走到了西藏不遠的打箭爐,這個地方就是現在的四川康定。
毛澤東看了這條消息非常激動,也非常羨慕。可是他一沒有錢,二沒有時間,他很想出去走走,看看,向社會學習,向民眾學習,於是在1912年夏天,他找到了在私小學上學時的同學肖子升一起商量。要去游學。
肖子升這時已經當了小學老師,一聽毛澤東要邀他一起去游學,就高興地答應了。還有一個叫肖蔚然的也答應和他們一起去。
三個人商量好,第二天一早就出發了。他們換上草鞋,每人只帶一把傘,一個布袋子,裡面裝著換洗衣服、毛巾、筆記本,毛筆、墨合。出了長沙的小西門,一路上看到的是河水青青,滿山蒼翠,很是高興。
他們首先到了寧鄉,在一個叫王熙的同學家住了兩個晚上。
在寧鄉的兩天他們幹了些什麼呢?
他們拜訪了勸學所,相當於現在的勞動敬養院;給所長寫了副對聯;
游歷了香山寺,到附近的宋家潭,找農民宋冬生了解農村的一些情況。
給一位老翰林寫一首詩,換了40個銅板;
經過回龍山給白雲寺的和尚送了對聯,在黃材鎮給一些店鋪寫了招牌,了解了當時的情況;
又到了同學何叔衡的家,看到他們喂養的大肥豬和整齊茂盛的大菜園。
在去梅城的路上,毛澤東與肖子升露宿在河堤上。他們找來兩塊又大又平的石頭當枕頭,毛澤東風趣地說:"沙地當床,石頭當枕,藍天為帳,月光為燈",還指著一棵老樹說:"這就是衣櫃",順手把包袱和雨傘掛在了老樹上。
到了益陽縣城,他們想起原來一師的一位老師張岡鳳,現在當了縣長,就表演了一場"乞丐訪官吏"的喜劇。他們穿著草鞋短褂來到縣衙要見縣長。年輕的衙役要把他們哄走,大喊:"滾開"!他們倆就坐在衙門口的石凳上不走,擺出一副見不到縣長不罷休的樣子。年輕的衙役要把他們抓到大牢里,一個年長的衙役通報縣長……

『玖』 毛澤東的故事有哪些

一、1947年,毛澤東率領中央機關撤離延安,轉戰陝北。有天,進入田次灣,毛澤東與十幾個工作人員被安排在一小窯洞里住。

房東大嫂感到過意不去,一再解釋:「這窯洞太小了!地方太小了!對不住首長了!」毛澤東笑著回答:「我們隊伍太多了!人馬太多了!對不住大嫂了!」大嫂說話中有三個「了」,毛澤東風趣回敬了三個「了」,逗得大嫂和同志們都哈哈大笑了。

二、新中國成立不久,名畫家齊白石畫了一幅畫,是一棵生長茂盛的李樹,樹枝上落著五隻形態各異的鳥,生意盎然,十分有趣。

有一天,毛澤東、郭沫若和齊白石一起看這幅畫。郭沫若想要這幅畫,就說:「這畫上有我的名字。」他的「理由」是自己的名字叫「尚武」,畫上畫了五隻小鳥,「上五」與「尚武」諧音。毛澤東忙說:「且慢!有本人的名字寫在上面。」郭沫若、齊白石仔細看,都說畫上根本沒有主席的大名。

毛澤東這時不慌不忙地問郭沫若:「你看畫上的是什麼樹?」郭答:「李子樹。」「樹長得茂盛嗎?」「茂盛!」「李樹長得很茂盛,這不是敝人的名諱嗎?」郭沫若樂得直拍雙手,笑道:「妙哉!妙哉!」齊白石聽得一頭霧水,不解其意。郭沫若向他解釋:1947年3月,毛澤東撤離延安,轉戰陝北時,曾化名「李得勝」,「勝」與「盛」諧音。

三、50年代末,有一個毛澤東讓貓吃辣椒的故事在上海廣泛流傳。傳說毛給劉少奇和周恩來出了一道難題:怎樣才能使貓吃辣椒?劉的辦法是硬塞,周的辦法是先讓貓餓三天,然後將辣椒裹在肉裡面騙貓吃下。毛對此二者都不以為然,他開出的辦法是將辣椒塗在貓的屁股上,貓會自己去舔,而且會為能舔干凈而興奮不已。

四、毛澤東像母親一樣周濟貧窮的鄉親,盡力幫助他能幫助的人,與父親形成了強烈的反差。

在私塾讀書時,中午都是自帶午飯的。有一天,當毛澤東發現同學黑皮伢子因為家裡窮,沒有帶午飯。於是他毫不猶豫地把自己的午飯分一半給黑皮伢子吃。以後,毛澤東每天吃午飯時,都叫上黑皮伢子,兩人一起吃,自己卻餓著肚子等到晚上放學回家再狼吞虎咽一頓。

漸漸地,細心的母親發現了兒子的這個小小變化,就將飯盒換了一個大的。但兒子每天放學回家後依然還要大吃,好像午飯沒吃一樣。母親對兒子飯量陡然大增感到奇怪,就問毛澤東:「你上學讀書怎麼比在家幹活還吃得多呀?」

毛澤東一五一十地告訴了母親自己的秘密。母親知道原委後,慈愛地說:「石三伢子,你做得對,只是你不該瞞著我,應該早點跟我說,我好給你多帶點飯,省得兩個人都吃不飽,不能餓壞了身子呀!」此後,母親天天給毛澤東帶上兩份飯。

五、1955 年6 月19 日晚,毛澤東回到長沙。6 月20 日上午,他參加了湖南省委會議,並找地市委書記10人座談,主題都是關於農業合作化的問題。省委負責人周小舟、周惠、譚余保、胡繼宗等,到停在大 鋪的專列上,向毛澤東詳細匯報了湖南農業合作化興起的情況,取得的初步經驗和產生的問題。

因大雨初晴,在列車上談話,感到非常悶熱,毛澤東忽然提出要到湘江去游泳。周小舟看到湘江水位猛漲,水質混濁,擔心毛澤東游泳有困難,一方面請毛澤東的老同學周世釗勸毛澤東不去游泳,或改期游泳,另一方面要公安廳負責同志立即調動船隻和省體委的游泳隊員陪同游泳,做好安全保護工作。

周世釗對毛澤東說:「湘江水漲,江面又寬又深,游泳也不方便。」「你不要說外行話!莊子不是說過嗎?『水之積也不厚,則其負大舟也無力』。水越深,浮力越大,游泳起來當然越要便利些,你怎麼反說不便呢?」毛澤東深知周世釗文史知識豐富,故引經據典,闡述江寬水深更好游泳的道理。

毛澤東下了決心的事,誰也說服不了他。上午10 時,毛澤東從長沙七碼頭乘船至猴子石下水,游到對面河西牌樓口北面登岸,歷時一個多小時。

熱點內容
古代勵志的名言 發布:2021-03-16 21:50:46 瀏覽:209
形容兒孫繞膝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9:35 瀏覽:878
席慕蓉賞析印記 發布:2021-03-16 21:48:26 瀏覽:311
權力很大含有手的成語 發布:2021-03-16 21:48:22 瀏覽:584
能聽的兒童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8:15 瀏覽:285
關於足球的詩歌詞句 發布:2021-03-16 21:47:40 瀏覽:870
拖拉機的古詩 發布:2021-03-16 21:42:53 瀏覽:571
亮甜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2:00 瀏覽:831
廣東話生日快樂祝福語 發布:2021-03-16 21:38:55 瀏覽:409
噓的短句 發布:2021-03-16 21:38:07 瀏覽: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