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故事大全 » 枇杷與琵琶的故事

枇杷與琵琶的故事

發布時間: 2020-12-20 08:09:23

⑴ 琵琶與枇杷的故事有什麼

明朝文人沈石田有一次收到友人送來的一盒禮物,並附有一信。

信中說:「敬奉琵琶,望祈笑納。」他打開盒子一看,卻是一盒新鮮枇杷。

沈石田不禁失笑,回信給友人說:「承惠琵琶,開奩(lián)視之:聽之無聲,食之有味。」

友人見信,十分羞愧,便作了一首打油詩自諷:「枇杷不是此琵琶,只怨當年識字差。若是琵琶能結果,滿城簫管盡開花。」

意思是「加入琵琶能結果的話,那全城的簫就都開花了」

枇杷、琵琶同音不同義,沈石田的友人張冠李戴,鬧了笑話。

⑵ 關於枇杷的典故傳說

蘇東坡「客來茶罷空無有,盧橘楊梅尚帶酸」。有人問他:盧橘是什麼果子?他說「枇杷是也」。後來有些書里也跟著說「枇杷,一名盧橘。」我想,這多半是蘇學士「想當然耳」。因為,在司馬相如的《上林賦》里說「盧橘夏熟,黃甘橙楱,枇杷橪柿,亭奈厚朴」。幾樣東西是並列陳述的。可見盧橘是盧橘,枇杷是枇杷,中間是不能劃等號的。李時珍說:「注《文選》者,以枇杷為盧橘,誤矣。」是很對的。 楊萬里寫枇杷詩道:「大葉聳長耳,一梢堪滿盤。荔枝多與核,金橘卻無酸。雨葉低枝重,漿流沁齒寒。長卿今在否,莫遣作園官。」前面六句,對枇杷的性狀還算描述准確,但沒有詩味。雖然孔夫子說過,讀詩可以多識於鳥獸草木之名,但詩歌畢竟不是植物教科書。郭沫若寫《百花齊放》,就是一個失敗的著例。楊萬里的這首枇杷詩倒像開了郭氏這類詩的先河。至於最後兩句,更不知他說些什麼。司馬相如雖然在《上林賦》中寫到了枇杷,但他並沒有表現出饞涎欲滴的模樣,也沒有如孫猴子有偷蟠桃的記錄,做不做園官有什麼打緊? 還有一首有關枇杷的打油詩,道是有人送枇杷與人,附函說:送上琵琶兩筐雲雲。收禮的人於是作詩道:「枇杷不是這琵琶,只為當年識字差。若使琵琶能結果,滿城簫管盡開花。」詩雖俏皮,但一面吃著人家送來的枇杷,一面作詩嘲諷,也讓人覺得不是滋味。中國字那麼多,要不寫錯幾個字,也難。如果寫錯兩個字就要作首詩,這樣的詩是可以無窮無盡的。記得是上世紀三十年代初吧,劉半農是北大招考的閱卷官,因為考生寫了幾個錯別字,便大發詩興,做了好幾首閱卷雜詩,把考生大大地譏諷了一頓。其中一首因學生把「留學」寫成了「流學」,劉先生便道:「先生犯了彌天罪,罰往西洋把學流。應是九流加一等,麵筋熬盡一鍋油。」魯迅很不以為然,寫下了《「感舊」以後(下)》這篇文章,認為可笑的不是那些剛剛畢業的中學生,而是以此作為笑柄濫加譏諷的大教授。送枇杷的大概不是中學生,識字不多或許因為沒錢讀書,或許另有其他的原因。倒是那些自以為官高權重,本事比天大,到處題辭而又到處出醜、別字連篇的人,臉皮比城牆還厚,不妨刺他幾句,但這樣的人倒是很少有人去譏諷的。

⑶ 琵琶與枇杷的故事有什麼

「枇杷」與「琵琶」
有人送枇杷給縣官,可他在禮單上把「枇杷」寫成「琵琶」,縣官笑道:「枇杷不是此琵琶,只恨當年識字差!」有個客人應聲道:「若使琵琶能結果,滿城簫管盡開花。」

⑷ 漢字有趣的故事,枇杷與琵琶

旅遊咯哦嗎joy your time in life with the lord your own and you can always tell them what you're talking too but they have been talking and then we can talk tomorrow morning or something or whatever works if we get there we will have it done in two days if we had been in contact by one person for two hours today please give us

⑸ 枇杷與琵琶的故事告訴我們的道理

在寫字時要注意字形,不能因字音相同而把不同的字混淆。

⑹ 枇杷與琵琶的笑話

明朝文人沈石田有一次收到友人送來的一盒禮物,並附有一信。
信中說:「敬奉專琵琶,望祈笑納。屬」他打開盒子一看,卻是一盒新鮮枇杷。
沈石田不禁失笑,回信給友人說:「承惠琵琶,開奩(lián)視之:聽之無聲,食之有味。」
友人見信,十分羞愧,便作了一首打油詩自諷:「枇杷不是此琵琶,只怨當年識字差。若是琵琶能結果,滿城簫管盡開花。」
意思是「加入琵琶能結果的話,那全城的簫就都開花了」
枇杷、琵琶同音不同義,沈石田的友人張冠李戴,鬧了笑話。

⑺ 像枇杷與琵琶的故事那樣的故事不超過50字

明代有一個知縣很愛吃枇杷,有人奉承他,特地買了一筐上乘的送去,並版且派人先把帖子呈上。權知縣一看,帖子上面寫著:「敬奉琵琶一筐,望祈笑納。」知縣很納悶:為什麼要送我一筐琵琶?琵琶為什麼要用筐來裝?隨後實物送到,知縣一看,卻是一筐光鮮的枇杷。

知縣笑了笑,從兜里掏出那張寫著「琵琶」的帖子,順口吟道:「枇杷不是此琵琶,只恨當年識字差。」下面的詞兒一時想不起來。剛好有一位客人在座,見景生情,續了兩句:「若是琵琶能結果,滿城簫管盡開花。」知縣聽了,拍案叫絕。

(7)枇杷與琵琶的故事擴展閱讀

仿寫的基本要求

內容協調一致,包含兩層意思:一是仿句和被仿句(或稱例句)的內容要有內在的聯系,要能夠互相搭配,互相銜接。二是仿句與被仿句的內容和精神實質要一致。(感情色彩、正反對立關系、富有哲理性和啟迪性等方面。)一定要結合被仿句的具體情況具體分析。

前後呼應是指如果被仿句前邊的句子與後面的句子在語意上存在相互聯系、相互對應的關系,那麼仿句也要在語意上體現這種相互聯系、相互呼應的關系。

⑻ 琵琶與枇杷很相似的故事.

香蕉 相交
琵笆 枇杷
星星 猩猩

⑼ 枇杷和琵琶這個小故事給了我們什麼啟示

枇杷與琵琶從前有一個官人想吃枇杷,命下人去辦。不料這個下人不知道枇杷,以為官人心血來潮想吃琵琶,就把琵琶噼了,煮了湯羹。故事不知見之於《笑府》還是《笑林廣記》記不起來了。不過,據說現在還真有一道菜叫「琵琶羹」的,是雞頭米、西米和椰奶的「三合一」,取白居易的名作《琵琶行》中的「大珠小珠落玉盤」之意。 枇杷和琵琶是兩種風馬牛不相及的事物,<廣告> 前者是常綠小喬木,原產我國,長江以南栽培較多。後者為撥弦樂器之一,體半梨形,曲頸,四弦。戴假指甲彈奏,音域寬廣,常用於獨奏、合奏和伴奏。這樣兩種名同音而實大異的東西何以常被牽扯在一起,甚至連頗有名頭的文人也會出錯,其故安在?其實說來簡單,蓋我國古代「枇杷」與「琵琶」可以通用。 請看《雅謔》中的一段記載: 「莫廷韓過袁履善先生,適村人獻枇杷果,帖書『琵琶』兩字。相與大笑。某令君續至,兩人笑容尚在面,令君以為問,袁道其故。令君曰:『琵琶不是這枇杷,只為當年識字差。』莫即雲:『若使琵琶能結果,滿城簫管盡開花。』令君賞譽再三,遂定交。」這首七絕詼諧俚俗,近乎打油,然而平仄聲韻,中規中矩,剝去它挖苦嘲諷的「外殼」,實在是一首好詩。「令君賞譽再三」,我亦雲然。 同樣的「雅謔」還見於明代蘇州大畫家沉周(石田)的故事。有一次,別人送枇杷給沉石田,來信中也將「枇杷」寫成「琵琶」,沉即作書答道:「承惠琵琶,開奩駭甚!聽之無聲,食之有味。乃知古來司馬淚於潯陽,明妃怨於塞上,皆為一啖之需耳!今後覓之,當於楊柳曉風、梧桐秋雨之際也。」沉石田老先生的短札典麗清雅,不失有明一代小品宗風,且連用兩典(白居易潯陽江頭夜聽琵琶與王昭君出塞途中怨彈琵琶),大概此公原想「幽」人一「默」,哪知反而授人笑柄,這是沉公所始料不及的。 上述兩則「雅謔」中的士大夫和大畫家沉石田都肯定不能把「枇杷」寫成「琵琶」,不免苛求過甚,說得重一點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因為枇杷的得名是由於「其葉形似琵琶,故名」。而「琵琶」這樂器,專家考證乃昉自漢代,秦漢以前既無「枇杷」之名,亦無「琵琶」之器。後來,琵琶廣泛流行,並成了妓女的必備之物,因而,「琵琶」、「枇杷」與妓女便結上了不解之緣。沉石田所說的白居易「司馬淚於潯陽」的《琵琶行》固然傳誦至今,而同時代的元稹亦留下了「萬里橋邊女校書,琵琶花下閉門居」的詩句,因此,後來人們稱妓女居所為「枇杷門巷」,可「枇杷門巷」未必真的有可啖的枇杷,但肯定有「半遮面」的琵琶。還有,婦女改嫁,舊時稱為「琵琶別抱」,可見「枇杷」與「琵琶」自古以來便難舍難分,把「枇杷」寫成「琵琶」在古時是可通的。現代人當然不會把兩者溷用了。

熱點內容
古代勵志的名言 發布:2021-03-16 21:50:46 瀏覽:209
形容兒孫繞膝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9:35 瀏覽:878
席慕蓉賞析印記 發布:2021-03-16 21:48:26 瀏覽:311
權力很大含有手的成語 發布:2021-03-16 21:48:22 瀏覽:584
能聽的兒童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8:15 瀏覽:285
關於足球的詩歌詞句 發布:2021-03-16 21:47:40 瀏覽:870
拖拉機的古詩 發布:2021-03-16 21:42:53 瀏覽:571
亮甜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2:00 瀏覽:831
廣東話生日快樂祝福語 發布:2021-03-16 21:38:55 瀏覽:409
噓的短句 發布:2021-03-16 21:38:07 瀏覽: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