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媽媽講那過去的故事
① "我們坐在高高的谷堆上面,聽媽媽講那過去的故事」是哪首歌里的歌詞
這句歌詞是出自於《聽媽媽講那過去的事情》。正確歌詞是「我們坐在高高的谷堆旁邊 聽媽媽講那過去的事情」。
歌名:聽媽媽講那過去的事情
演唱:中央人民廣播電台少年兒童合唱團
詞:管樺
曲:瞿希賢
月亮在白蓮花般的雲朵里穿行
晚風吹來一陣陣快樂的歌聲
我們坐在高高的谷堆旁邊
聽媽媽講那過去的事情
我們坐在高高的谷堆旁邊
聽媽媽講那過去的事情
那時候媽媽沒有土地
全部生活都在兩只手上
汗水流在地主火熱的田野里
媽媽卻吃著野菜和谷糠
冬天的風雪狼一樣嚎叫
媽媽卻穿著破爛的單衣裳
她去給地主縫一件狐皮長袍
又冷又餓跌倒在雪地上
經過了多少苦難的歲月
媽媽才盼到今天的好光景
月亮在白蓮花般的雲朵里穿行
晚風吹來一陣陣快樂的歌聲
我們坐在高高的谷堆旁邊
聽媽媽講那過去的事情
我們坐在高高的谷堆旁邊
聽媽媽講那過去的事情
(1)聽媽媽講那過去的故事擴展閱讀
《聽媽媽講那過去的事情》是中央人民廣播電台少年兒童合唱團演唱的歌曲,由管樺作詞,瞿希賢編曲及譜曲,歌曲發行於1957年。
1980年,《聽媽媽講那過去的事情》該歌曲獲得全國第二次少年兒童歌曲評獎一等獎。
創作背景
1957年,管樺回到他的故鄉住了較長時間,有了許多不同的感受,他看到這樣一幅農村夜景,皓月當空,一群孩子圍坐在高高的谷堆旁邊,聽媽媽講那過去的往事,便寫了歌詞。
管樺回到北京之後打電話給瞿希賢,說他為孩子們寫了一首歌詞。瞿希賢一看,這不像是歌詞,倒像是一篇敘事性的散文詩。她只得反復研讀.尋找靈感。漸漸地,她被字里行間真誠的情感和質朴的意境所感動。瞿希賢用彈琴譜了曲。
管樺,原名鮑化普。河北豐潤人。中共黨員。1942年畢業於華北聯合大學文學系。
② 聽媽媽講那過去的故事作者
1、《聽媽媽講過去的故事》 管 樺詞 瞿希賢曲
但是,《聽媽媽講過去的故事》的原詞曲作者叫常應鑫,原雅安草壩小學教師,作於創作於1963年的雅安草壩小學中。 該作者現於樂山某監獄服刑。
2、黃水謠、救國軍歌、怒吼吧,黃河! 游擊隊之歌 游擊軍 在太行山上
3、《抗日小英雄王朴》。
王朴生於1929年,犧牲於1943年,河北省完縣人。他生長的太行山石嶺下的河北省完縣野場村,11歲時被大家推選為兒童團團長,犧牲時只有14歲。王朴誕生在村裡一戶貧苦農民的家庭里。在他開始懂事的時候,日本強盜發動了「七七」蘆溝橋事變, 侵佔華北,戰爭的火焰燒到了他的家鄉太行山。日寇燒殺搶掠的兇殘行為,在王朴幼小的心靈燃起民族仇恨的烈火。
有一次,野場村的鄉親們全被日寇趕到村子裡,王朴也是其中一個,日寇拿著一份由漢奸金珠子提拱的村幹部和抗日軍屬名單,叫漢奸翻譯把他們一個一個拉出來,然後狗漢奸齜牙咧嘴地問王朴:「你就是野場村的兒童團團長王朴吧?」。王朴理都不理這個狗漢奸。「你一定知道八路軍的東西藏在那裡, 說出來就放你回家。」「不知道!就是知道也不會告訴你鬼子和狗漢奸!」王朴面不該色得回答。日寇猛地抽出了東洋指揮刀,指著王朴的胸口,狂叫道:「你的小八路,快快的說,你不說死了死了的!」王朴面對日本鬼子強盜的刺刀,想起了「五不誓言」,想起了張喜子和秀大伯,更想起了自己領著兒童團團員宣言的誓言「頭可斷,血可流,秘密不可泄!」於是把牙一咬,昂首挺胸,面對死亡,毫不畏懼。就這樣,王朴英勇的為自己的祖國獻出年輕的生命。
《二小放牛郎》
王二小家在河北淶源的一個小山村。抗日戰爭爆發後,日軍把魔爪伸進了這個寧靜的村莊。1942年10月25日,二小在山坡上放牛時碰上了打算進村「掃盪」的鬼子。鬼子讓他帶路,二小卻把鬼子帶進了八路軍的埋伏圈。鬼子發現上當後,用刺刀刺向二小的胸膛……
銀幕上的抗日小英雄———張嘎
抗日戰爭時期,生活在冀中白洋淀的小男孩張嘎與奶奶相依為命。為了掩護在他家養傷的八路軍偵察連長鍾亮,奶奶英勇地犧牲在日軍的刺刀下,而鍾亮也被敵人抓走了。為替奶奶報仇和救出老鍾叔,嘎子歷經艱辛,找到了八路軍,當上了一名小偵察員……電影《小兵張嘎》講述了一個小八路戰鬥成長的過程。
送雞毛信的抗日小英雄———海娃
《雞毛信》是一部根據同名小說改編的家喻戶曉的電影。影片的主角是十二歲的兒童團團長海娃,他的任務是一邊放羊,一邊放哨,發現敵人,給村裡人打信號。海娃的父親是民兵中隊長。有一天,父親讓他送一封有關攻打敵人炮樓的「雞毛信」給八路軍。海娃以放羊作掩護,攜信上路。不料途中卻遭遇敵人……
小說里的抗日小英雄———雨來
蘆花村裡有個叫雨來的男孩,他喜歡游泳,也喜歡讀書。有一天,村裡的李大叔急急忙忙地進了雨來家,挪開了水缸,跳進了缸下面的地洞。雨來將水缸挪回了原位,這時,鬼子也到了……
③ 《聽媽媽講那過去的故事》的作者是誰
《聽媽媽講過去的故事》的原詞曲作者叫常應鑫,原雅安草壩小學教師,作於創作於1963年的雅安草壩小學中。
④ 《聽媽媽講那過去的故事》的歌詞 謝謝
月亮在白蓮花般的雲朵里穿行,
晚風吹來一陣陣歡樂的歌聲,
我們坐在高高的谷專堆旁邊,
聽媽媽講屬那過去的事情;
我們坐在高高的谷堆旁邊,
聽媽媽講那過去的事情.
那時候,媽媽沒有土地,
全部生活都在兩只手上,
汗水流在地主火熱的田野里,
媽媽卻吃著野菜和谷糠.
冬天的風雪狼一樣嚎叫,
媽媽卻穿著破爛的爛衣裳,
她去給地主縫一件狐皮長袍,
又冷又餓跌倒在雪地上.
經過了多少苦難的歲月,
媽媽才盼到今天的好光景.
月亮在白蓮花般的雲朵里穿行,
晚風吹來一陣陣歡樂的歌聲,
我們坐在高高的谷堆旁邊,
聽媽媽講那過去的事情;
我們坐在高高的谷堆旁邊,
聽媽媽講那過去的事情.
⑤ 聽媽媽講那過去的事情是誰寫的
你好
朱玲
聽媽媽講那過去的故事》是抒情性的少年敘事歌曲,是幾代兒童久唱不衰的版優秀作權品。歌詞優美抒情,有著詩一般的語言,情景交融的描繪,給人以美的熏陶。全曲感情細膩真摯。表現了媽媽(勞動人民)在舊社會歷盡苦難,才盼來新社會的內容。
驚爆:《聽媽媽講過去的故事》的真實作者
在正在進行的青年歌手大獎賽上,有一道視聽題,播放了一段《聽媽媽講過去的故事》片段,問歌曲的作曲者為誰,青年歌手答不上來,這時評委徐沛東給出標准答案:知名作曲家:瞿希賢.我聽了後竊笑,因為我知道一段關於這首歌的不為人知的真實故事:
《聽媽媽講過去的故事》的原詞曲作者叫常應鑫,原雅安草壩小學教師,作於創作於1963年的雅安草壩小學中。 該作者現於樂山某監獄服刑。
滿意請採納
⑥ 聽媽媽講那過去的故事作文
]聽媽媽講故事 媽說,她小時候住在遼寧省鄉下。那陣子家境還好,家裡四世同堂,家教很嚴。因為人口多,孩子自然也不少,半大的丫頭、小子能有十幾個。男人每天自然是「日出而作,日入而息」,規規矩矩的種田,女人們也有做不完的女紅、針線,漿洗不完的衣裳、鞋襪。遇到哪陣子大人忙不過來,管得鬆些,這些半大孩子可就要「成精」了。 一年夏天,蔬菜長得格外好,大人們忙著侍弄菜地、進城賣菜,沒空兒經管孩子們,幾個小傢伙湊到一起,合計合計,就跑到菜地里「偷」自家的青椒吃。那時的青椒個大、肉厚,清香脆甜,一點不辣。幾個孩子鑽進地壟溝,仰頭躺下,正好被青椒秧遮住身子。孩子們根本不用手摘,只需張開嘴巴,就能啃到那又大又肥的青椒。啃一口、換一隻,再往前爬一段。實際上根本不是吃,只是禍害人。他們正啃得高興,卻不料當家的二太爺恰巧經過菜地,他猛然發現青椒秧子亂動,不覺納悶:「天也沒風,菜秧子動什麼?」他趴在地頭往壟溝里一看,不覺大罵起來。孩子們嚇得「呼啦」一下爬起來,也不管壟溝壟台,撒腿就跑,又踩壞了不少菜。二太爺抓這個顧不了那個,一時也看不清是誰家的孩子,索性回家,關住大門和後門,挨家挨戶查孩子,誰家的孩子沒在家誰出去找。這招還真靈,真是「跑了和尚跑不了寺」,不一會兒,孩子的家長就乖乖的把惹禍的孩子送到了二太爺面前。二太爺面沉似水,手拎一根小皮鞭。幾個孩子先是餓著肚子跪了半天祖宗牌位,後來又一人挨了一皮鞭。媽媽當時是他們中間年齡最小的一個,還沒等鞭子打到身上,就嚇得哭了起來。二太爺平時就喜歡聰明伶俐的媽媽,這次看她嚇得要命,就饒了她這一鞭子。 到了冬天,孩子們沒啥玩的了。打冰溜、抽冰猴、抓「嘎拉哈」,沒幾天就膩味了。後來,幾個年齡稍長的孩子又有了鬼點子,偷菜窖里儲存的蘿卜之類的東西吃。菜窖口上有鐵條焊成的柵欄,不過中間縫隙很寬,媽媽剛好能鑽過去。大孩子把繩子系在媽媽腰裡,順進菜窖,媽媽將東西再系在繩子上運上去。有時候,大孩子忙著「分贓」,顧不得把媽媽拽上去,急得媽媽直跺腳,又不敢大聲嚷,等到他們把媽媽拉上地面時,東西已所剩無幾。干過幾次後,媽媽也就不肯干這「費力不討好」的事了…… 每當說起這些童年的往事時,媽媽的眼睛總是亮亮的,臉上也多出笑容。不過媽說,那時候再淘氣,也只是禍害自己家,別人家的東西是絕對不會去動的
⑦ 聽媽媽講過去的故事是那一部電視劇的歌
《聽媽媽講過去的事情》 《雷鋒》裡面的插曲
月亮在白蓮花般的雲朵版里穿行,
晚風吹權來一陣陣快樂的歌聲。
我們坐在高高的谷堆旁邊,
聽媽媽講那過去的事情。
那時侯媽媽沒有土地,
全部生活都在兩只手上。
汗水流在地主火熱的田野里,
媽媽卻吃著野菜和谷糠。
冬天的風雪狼一樣的嚎叫,
媽媽卻穿著破爛的單衣裳,
她去給地主縫一件狐狸長袍,
又冷又餓跌倒在雪地上……
經過了多少苦難的歲月,
媽媽才盼到今天的好光景。
月亮在白蓮花般的雲朵里穿行,
晚風吹來一陣陣快樂的歌聲。
我們坐在高高的谷堆旁邊,
聽媽媽講那過去的事情。
⑧ <<聽媽媽講那過去的事情>>作文
月亮高高的掛在空中,在白蓮花般的雲朵里穿行。那月亮,就像此時媽媽臉上盪漾的微笑,純潔的無一絲瑕疵。晚風,它吹著吹著,從遠方的地平線上吹來了一陣陣悅耳的歌聲。那歌聲,如笛聲般,吹奏著一曲曲快樂的歌聲。
我們坐在高高的谷堆旁邊,聽著媽媽那沙啞的聲音,輕輕的說著那過去的事情……我們聽著,認真的聽著,媽媽用沙啞的聲音,輕輕的說著那過去的事情……媽媽說著說著,眼圈兒不覺的泛紅了。媽媽還在講著、講著,我們聽著、聽著,聽著那故事,那說不完的故事……
媽媽摟著我們,對我們說,「那時候呀,媽媽沒有土地。媽媽什麼都沒有。媽媽,只有這雙手,只有這雙手……」
我們靜靜的聆聽著,聆聽著——
「喂!說你呢!動作那麼慢!是吃飯長大的嗎?啊?不好好乾活全家人就要餓死!」地主手裡拿著一條長長的馬毛鞭子,它象徵著權威,同時也象徵的農民的痛苦。
太陽,火辣辣的照著大地。大地上,有一群人民,他們手裡拿著笨重的鋤頭,賣力的在田地里耕種著。此時此刻,那黝黑的人民早以忘記了什麼叫炎熱,也忘記了什麼叫疼痛,他們的心中,只有賣力耕種的思想。他們的汗水,流淌在地主火熱的田地里,他們為了生存,為了生活,為了糧食,拋棄了一切,甚至生命……
媽媽也在耕地,她付出的汗水,收獲的卻是野菜和谷糠。媽媽並沒有抱怨,只是更賣命的耕種著。她並不期待有著和地主富裕的生活,她只為吃上野菜和谷糠,只為了吃飽肚子……
冬天,白血皚皚,寒冷再一次在這個村莊的上空肆意的刮著。北風呼呼的吹著,小路上,全是萎縮在大樹邊的人們。他們似乎經歷慣了,臉上沒有冷到痛苦的表情,他們沒有表情,靜靜的等待著死亡的到來……
風雪,如狼一般嘶吼嚎叫。媽媽穿著破爛不堪的衣裳,她艱難的邁開步子,朝地主家走去。雪地上,是一個個腳印,它們印在了雪裡,也印在了我的心裡。媽媽要去給地主縫一件狐皮大衣。終於,媽媽抵不住寒冷的侵襲,又冷又餓的跌倒在雪地上。媽媽滾燙的眼淚,流到了雪地上,融化了雪……
經過了多少的艱苦歲月,媽媽終於盼到了今天的好光景。媽媽的臉上,早以步滿了皺紋。媽媽頭上的青絲,早以被汗水,被歲月,被陽光照成白絲。
媽媽笑了。這時候的媽媽,顯得那麼年輕,如春日般的太陽,溫暖的照耀在每一寸生物上——
晚風,輕輕的。它恰似無痕,它悄悄的吹在媽媽的頭發上,那頭白發,在微風中,搖曳著。
媽媽望著我們,臉上是不盡的溫柔:「我還記得,那時候,在聽媽媽講那過去的故事……」
月亮,不知道在什麼時候,從那薄紗似的雲霧中,探出頭來。
我們,靜靜的聽著,聽媽媽講那過去的事情……
「十一」期間的一天,我靠在沙發上,嘴裡吃著零食看著電視上演的節目,媽媽看著我這夫休閑的樣子,不禁感嘆道:「建國剛20多年的時候,買台小的黑白電視都得攢一陣子錢,更別提喝著水、吃著東西靠在沙發上看節目了!」「您什麼時候才看上電視的?」我這一問,可把媽媽的話匣子打開了,她開始給我講她與電視的故事。
一九七四年的一天,一位愛鑽研半導體的爺爺送給我姥爺一台他自己組裝的能聽電視節目的收音機。從此她們全家每晚都守在這台不同尋常的收音機旁,聽著新聞聯播和其他電視節目。然而好景不長,這台曾經給媽媽全家帶來快樂的收音機罷工了,這時,媽媽全家發現每天聽不到新聞聯播,就好象缺少點什麼,於是姥爺拿出當時全家的積蓄託人買了一台昆侖牌九寸黑白電視機。
媽媽回憶道:電視一搬回家,姥爺連說明書都來不及看,就把電視搬到桌上,把電源迅速接上,然後不停地調這個鈕那個鈕。媽媽家當年住的是四合院,院里的鄰居聽說媽媽家買電視了,都興奮得過來看熱鬧。這是只見電視只有聲音,沒有圖像,這可急壞了姥爺。「有說明書嗎?看看說明呀!」站在一旁的鄰居說到,姥爺這才恍然大悟,由於自己太興奮了,都忘了看說明書了。於是姥爺找出說明書,一點一點按說明書去調電視,「出影兒了,出影兒了!」大家歡呼雀躍。這個說:「這真像個小電影」,那個說:「這播音員長得真漂亮。」大家七嘴八舌,好不熱鬧。
聽媽媽說,她家買完電視後不久,就打倒了「四人幫」。一天晚上電視里轉播白天大家上街遊行,慶祝打倒「四人幫」的錄像,到媽媽家看電視的人更多了,屋裡坐不下,姥爺便想了個辦法,把電視放在屋裡窗戶前面,讓大家在院子里看,由於電視開的時間比較長,機身發熱,影響圖像,姥爺便安排我媽媽站在電視機旁給電視扇扇子,媽媽只好從窗戶的玻璃里看電視。這次看電視媽媽雖然辛苦,但心裡還是很高興。
我聽著媽媽講她和電視的故事,雖然很難想像他們當時看電視的那種郡迫情形,但我感到,我今天能坐在這里,吃著東西看著電視簡直就是享受,我應該知足,應該珍惜現在的美好生活。
⑨ 歌詞:聽媽媽講那過去的故事
歌曲:聽媽媽講那過去的故事
譜曲:瞿希賢
填詞:管樺
編曲:瞿希賢
月亮在白蓮花般的雲朵里穿行,晚風吹來一陣陣快樂的歌聲。
我們坐在高高的谷堆旁邊,聽媽媽講那過去的事情。
我們坐在高高的谷堆旁邊,聽媽媽講那過去的事情。
那時候媽媽沒有土地,全部生活都在兩只手上。
汗水流在地主火熱的田野里,媽媽卻吃著野菜和谷糠。
冬天的風雪狼一樣嚎叫,媽媽卻穿著破爛的單衣裳。
她去給地主縫一件狐皮長袍,又冷又餓跌倒在雪地上。
經過了多少苦難的歲月,媽媽才盼到今天的好光景。
月亮在白蓮花般的雲朵里穿行,晚風吹來一陣陣快樂的歌聲。
我們坐在高高的谷堆旁邊,聽媽媽講那過去的事情。
我們坐在高高的谷堆旁邊,聽媽媽講那過去的事情。
(9)聽媽媽講那過去的故事擴展閱讀:
「聽媽媽講那過去的故事」歌詞鑒賞:
1、詞作家巧妙地將寫景、敘事與抒情等手段融於一體,在景色描寫中既有月亮、晚風、雲朵等雖遙不可及卻足以引起少年兒童無限遐想的對象,又有觸手可及的打穀場和稻穀堆,亦虛亦實,既浪漫又現實,為敘事和抒情創造了恰如其分的場景,也為欣賞者提供了一個遼闊的想像空間。
2、歌詞的敘事語言樸素直白,恰當地使用了比喻的手法,比如其中一句,「汗水流在地主火熱的土地上,媽媽卻吃著野菜和谷糠。冬天的風雪狼一樣嚎叫,媽媽卻穿著破爛的單衣裳」。這完全是少年兒童這種特定年齡段所常用的樸素、單純的敘述語言。
3、歌詞的情感包含兩個方面,一種是幸福喜悅的情感,另一種則是對舊社會的痛恨以及對媽媽苦難生活的理解而產生的沉重心情。詞作者通過寫景、敘事等手段將復雜的情感表現得內在含蓄卻又非常強烈。
⑩ 聽媽媽講那過去的事情的完整歌詞
歌名:聽媽媽講那過去的事情
演唱:中央人民廣播電台少年兒童合唱團
詞:管樺
曲:瞿希賢
月亮在白蓮花般的雲朵里穿行
晚風吹來一陣陣快樂的歌聲
我們坐在高高的谷堆旁邊
聽媽媽講那過去的事情
我們坐在高高的谷堆旁邊
聽媽媽講那過去的事情
那時候媽媽沒有土地
全部生活都在兩只手上
汗水流在地主火熱的田野里
媽媽卻吃著野菜和谷糠
冬天的風雪狼一樣嚎叫
媽媽卻穿著破爛的單衣裳
她去給地主縫一件狐皮長袍
又冷又餓跌倒在雪地上
經過了多少苦難的歲月
媽媽才盼到今天的好光景
月亮在白蓮花般的雲朵里穿行
晚風吹來一陣陣快樂的歌聲
我們坐在高高的谷堆旁邊
聽媽媽講那過去的事情
我們坐在高高的谷堆旁邊
聽媽媽講那過去的事情
(10)聽媽媽講那過去的故事擴展閱讀
《聽媽媽講那過去的事情》是中央人民廣播電台少年兒童合唱團演唱的歌曲,由管樺作詞,瞿希賢編曲及譜曲,歌曲發行於1957年。
1980年,該歌曲獲得全國第二次少年兒童歌曲評獎一等獎。
創作背景:
1957年,管樺回到他的故鄉住了較長時間,有了許多不同的感受,他看到這樣一幅農村夜景,皓月當空,一群孩子圍坐在高高的谷堆旁邊,聽媽媽講那過去的往事,便寫了歌詞。
管樺回到北京之後打電話給瞿希賢,說他為孩子們寫了一首歌詞。瞿希賢一看,這不像是歌詞,倒像是一篇敘事性的散文詩。她只得反復研讀.尋找靈感。漸漸地,她被字里行間真誠的情感和質朴的意境所感動。瞿希賢用彈琴譜了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