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燁的故事
⑴ 白樺林歌詞講的故事
《白樺林》歌詞內容描述的是一段關於戰爭殘酷性的凄美、朴實的鄉村愛情故事,感動著無數人的心。
故事的主人公因為家鄉被侵略而無奈地與自己心愛的姑娘分別,在奔赴前線之前,兩人將名字對方的名字刻在白樺樹上,在那片飄雪的白樺林之中,兩人相約要在此重逢。
小夥子一去不知道多久,可憐的姑娘在終日白樺林里守望。在一個大雪紛飛的下午,噩耗忽然傳來村莊,心上的人戰死在邊疆……村莊又恢復了往日安詳,但年輕的人們卻永遠消失在白樺林里。而故事的結局只是一句:「誰來證明那些沒有墓碑的愛情和生命。」
(1)白燁的故事擴展閱讀:
歌名:白樺林,歌手:朴樹
所屬專輯:雕刻時光(中國歌曲排行榜)
作詞:朴樹,作曲:朴樹
靜靜的村莊飄著白的雪, 陰霾的天空下鴿子飛翔
白樺樹刻著那兩個名字, 他們發誓相愛用盡這一生
有一天戰火燒到了家鄉, 小夥子拿起槍奔赴邊疆
心上人你不要為我擔心, 等著我回來在那片白樺林
天空依然陰霾依然有鴿子在飛翔, 誰來證明那些沒有墓碑的愛情和生命
雪依然在下那村莊依然安詳, 年輕的人們消逝在白樺林
噩耗聲傳來在那個午後, 心上人戰死在遠方沙場
她默默來到那片白樺林, 望眼欲穿地每天守在那裡
她說他只是迷失在遠方, 他一定會來來這片白樺林
天空依然陰霾依然有鴿子在飛翔, 誰來證明那些沒有墓碑的愛情和生命
雪依然在下那村莊依然安詳, 年輕的人們消逝在白樺林
長長的路呀就要到盡頭, 那姑娘已經是白發蒼蒼
她時常聽他在枕邊呼喚, 「來吧
親愛的, 來這片白樺林」
在死的時候她喃喃地說, 「我來了
等著我在那片白樺林」
⑵ 白燁的人物觀點
瀏覽了本屆北京圖書訂貨會的文藝類圖書,評論家白燁的一個突出印象是「兩多兩少」:即舊品新作多,原創新作少;類型寫作多,傳統作品少。許多出版社的攤位上都看不到什麼原創新書,多是古代、近代與現代的經典作家作品的改 頭換面;因而以各種方式選編的套書、叢書很多,乍一看來,很有規模和陣勢,也很顯繽紛與繁榮,但細一辨析,都是過往作品的花樣翻新。與此同時,那些流行並成名於網路的作者作品,大量地在轉化為紙質作品,使得類型化作品大量增長。民營書業的展台是這樣,各出版社的展台也大致如此。官場風雲與情場風月,是最為突出的兩大品類。「書業現狀與走向的這種風雲變幻,也折射著當下文壇的時移俗易。」白燁說。
在原創作品類中,白燁認為值得推薦的名家新作有劉醒龍的《政治課》、張者的《老風口》,以及徐貴祥的《馬上天下》和張宇的《足球門》。「《政治課》作品由基層幹部孔太平其人的艱窘工作與艱難升遷,揭示了當下鄉村社會的政治生態,寫出了這個基層幹部身上的良知與正氣。」白燁接著說,「張者的《老風口》以過往人的口述與後來人記述的雙重視角,由一個個的傳奇性故事,鋪展開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艱苦卓絕的戰斗歲月、撲朔迷離的歷史細節以及邊地特有的風土人情。徐貴祥在《馬上天下》中描寫了戰術專家陳秋石和戰斗英雄陳三川父子,在不同時期對戰爭與和平、勇敢與怯懦、忠誠與背叛等對立關系以新的視角進行了全新的藝術演繹。」白燁特別提到,作家張宇曾任足球俱樂部掌門人的身份,《足球門》帶有很大的紀實性質,是一部關於球場、職場、官場的文學寫真。
在琳琅滿目的新人力作中,白燁認為《青果》體現了青年作家顧堅的創作實力。在白燁看來,馬小陶是「80後」作家中最會編織故事的,她的《慢慢愛》由某電台女主持人的三段戀情,在個人情感的戲劇化際遇中,反映當下的情愛生活雖然熱熱鬧鬧卻難有成果的現實情形,作品把人生的尋思、青春的反思等內蘊,都融合於生活化的故事、反諷性的敘事,顯示出了新一代人的價值取向。
一直關注「70後」作家的白燁注意到,「70後」中最為勤奮的一位作家章元,出版了自己的第十部長篇《給我一把椅子》。「這部作品超越了她以往的寫作,由一對心靈寂寞又躁動不安的青春男女的情感歷險及其觸礁擱淺,描寫了當下都市愛情在常態中的病態。」此外,田原的《一豆七蔻》在七個相互連綴的故事中,別有一種引人的內在力量。
在非虛構作品中,白燁覺得陳明的《我與丁玲五十年》可圈可點。已94歲高齡的陳明是丁玲的研究者,也是丁玲最後的愛侶。本書在個人經歷自述中揭示和記錄了他們的愛情生活、精神世界,也從個人的傳奇的命運中折射出時代的發展。王媛媛的《司令爸爸司機爸爸——女兒眼中的兩個父親》,以平實的文筆、細膩的感觸,寫出了其所處的兩個家庭中經歷過的風風雨雨,不同層次人物在戰爭年代、和平時期的英雄本色,情感美與人性美交相輝映。
最後,白燁隆重推薦的是海天出版社的《新中國文學精品文庫》(1949-2009)。這套書由著名評論家雷達主編,分9卷,選收了建國以來的短篇、中篇小說、散文、雜文,詩歌、報告文學等,用作品的方式和從文學的視角,展現了一幅有聲有色的畫卷,由此展現了當代文學小說60年的不凡歷程,也折射了社會生活60年的巨大演變。
⑶ 朴樹的白樺林源於一個什麼樣的故事
法西斯德國於1942年7月重又調集100多萬兵力向蘇聯南方的戰略要地斯大林格勒發動進攻。斯大林格勒戰役持續了200個日日夜夜,雙方曾同時投入200萬以上的兵力參加戰斗。9月,德軍攻入斯大林格勒城區,蘇聯政府全國動員,堅守斯大林格勒。
蘇軍偵查小分隊攜帶一部無線電台深入敵區。小分隊電台使用"星星"呼號與軍司令部"大地"進行聯絡。在遭遇戰中損失了電台,為將重要情報及時報告給蘇軍,冒險潛入敵軍腹地搶奪電台:經過激烈的交戰後他們藏身於河邊的小木屋中,德軍從四面圍了上來。偵察兵們獻出了年輕的生命。
而一位姑娘在白樺林下,默默地注視著自己的愛人隨著軍隊遠去,她在白樺樹上刻上她和愛人的名字,滿懷期待著等待愛人凱旋,可是軍隊是勝利了,而她的愛人卻再也沒回來。
(3)白燁的故事擴展閱讀:
朴樹真正被大眾認識,正是憑這曲《白樺林》在春晚舞台上演唱,一舉攻打入文藝青年之外的老百姓市場。葉蓓的《白樺林》是和朴樹原曲差別最小的,編曲幾乎原封不動,最大的差別不過在於朴樹和葉蓓這二人唱法對歌曲傳遞情緒的影響。
葉蓓由於是聲樂系畢業,所以她詮釋的《白樺林》帶著很濃厚的學院派味道,而朴樹「野路子」的唱法則更多帶出這首歌的敘事情節性。
⑷ 《白樺林》這首歌的背景故事
《白樺林》作曲作詞都是朴樹,只不過有點俄羅斯曲風.因為背景故事就是取材蘇聯二戰時期的一個士兵的事. 莫斯科會戰中失敗後,法西斯德國於1942年7月重又調集100多萬兵力向蘇聯南方的戰略要地斯大林格勒發動進攻。斯大林格勒戰役持續了200個日日夜夜,雙方曾同時投入200萬以上的兵力參加戰斗。9月,德軍攻入斯大林格勒城區... 蘇聯政府全國動員,堅守斯大林格勒。 軍隊已經出發多時了,她還是獃獃地倚在那棵白樺樹下,默默地注視著戰士遠去的方向。她在祈禱,祈禱青梅竹馬的潘尼卡科能平安回來。 潘尼卡科是微笑著同她告別的。滿是自信地沖她點點頭:「別擔心,我會平安歸來的,讓戰功作為我愛的證明,等著我。」他就是在這兒背上槍,奔赴前線的,是的,就在這片白樺林,就在這棵白樺樹下。 她撫摸著那棵白樺樹,樹上刻著他倆的名字,他們曾在這棵樹下發誓相愛用盡這一生。 「潘尼卡科,你一定會平安回來的,我等你。」心中的思念化為一隻只飛翔的鴿子,撲打著希望的翅膀,盤旋在陰霾的天空下。 日復一日,她在那片白樺林望眼欲穿地等待心上人的凱旋歸來。她相信,她所守侯的諾言,心上人正在用熱血和青春保護。 12月,前線斯大林格勒傳來了令人振奮的好消息,入冬後,德軍的戰鬥力大大降低,蘇聯紅軍已進入戰略反攻階段。她知道,潘尼卡科就要歸來了,他已在前線證明了自己的愛。 1943年2月初,蘇聯紅軍取得了斯大林格勒戰役的最終勝利。蘇聯紅軍乘勝進兵。然而,潘尼卡科沒有隨部隊繼續進行反法西斯的斗爭,他更不能歲凱旋的部隊歸來,他永遠地沉睡在斯大林格勒的陣地上了。 潘尼卡科是好樣的。一次戰斗中,德軍坦克沖向他堅守的陣地。他躍出戰壕,打開燃燒瓶,火舌吞沒了敵軍的戰車,也吞沒了英雄自己。 一百多個日日夜夜的盼望,盼來的卻是心上人戰死在遠方沙場的噩耗。她甚至沒有資格珍藏英雄僅留下的衛國勛章,因為她還不是英雄的妻子。潘尼卡科走了,那樣轟轟烈烈,留給她的卻只有無盡的思念而已。 她多想徹底的痛苦一場,多想向著斯大林格勒的天空大聲呼喚自己的心上人,讓心喚醒沉睡的他。是啊,她不止一次地在心中召喚:你回來吧,把我的思念帶回來。然而,潘尼卡科是微笑著去的,他在戰場上用生命不止一次地證明了對她的愛,她是世界上最應自豪的人,不是嗎? 是的,潘尼卡科只是迷失在遠方了,這兒是他的故鄉,這兒還有一片他們共同守侯的白樺林,他一定會回來的。 天空像哪天一樣陰霾,鴿子依然在村莊上空飛翔著。白樺林中,依然寧靜,她的身影依然守侯在那棵白樺樹下。只有白發蒼蒼的她才能感覺到,潘尼卡科一直都伴隨在她的身邊,他們的交談是無聲的。她微笑著,對身旁的他說道:「我來了。親愛的。」 老人的眼睛永遠的閉上了,嘴角掛著無悔的笑。那棵白樺樹上,刻著兩個年輕人的名字。是的,他們永遠年輕的相愛著。 有誰來證明那些沒有墓碑的愛情和生命? 白樺林和那枚衛國勛章依然在默默述說著...看完是不是有種想流淚的感覺!
⑸ 朴樹的白樺林講的是一個什麼故事
講的是蘇聯二戰時期的一個士兵的故事。
1944年二戰時期夏天,蘇聯紅軍經過浴血奮戰,正一步步將德軍逼出邊界。在蘇聯與波蘭接壤的西部邊界,德軍欲作最後掙扎。
夜幕掩蓋之下,蘇軍某偵查小分隊插入德軍縱深……取得一個個重要成果的同時,德軍連下三道緊急命令,派遣萬余兵力,全力實施搜索和剿滅「綠色幽靈」的「獸夾」行動,打算消滅偵察小分隊。
小分隊在遭遇戰中損失了電台,為將重要情報及時報告給蘇軍,冒險潛入敵軍腹地搶奪電台:經過激烈的交戰,他們終於奪得了電台,然後藏身於河邊的小木屋中,德軍從四面圍了上來。
槍聲打破了寂靜的森林,但是「星星」的訊息還是回盪在整個戰區,敵軍的部署終於被傳送到了軍司令部,傳送到了最高統帥部, 但是偵察兵們卻獻出了年輕的生命。
而一位姑娘在白樺林下,默默地注視著自己的愛人隨著軍隊遠去,她在白樺樹上刻上她和愛人的名字,滿懷期待著等待愛人凱旋,可是軍隊是勝利了,而他的愛人卻再也沒回來。
一個凄美的愛情故事,人有情,可戰火無情,我們生活在和平的年代是多麼幸福。
(5)白燁的故事擴展閱讀:
朴樹真正被大眾認識,正是憑這曲《白樺林》在春晚舞台上演唱,一舉攻打入文藝青年之外的老百姓市場。
葉蓓的《白樺林》是和朴樹原曲差別最小的,編曲幾乎原封不動,最大的差別不過在於朴樹和葉蓓這二人唱法對歌曲傳遞情緒的影響。
葉蓓由於是聲樂系畢業,所以她詮釋的《白樺林》帶著很濃厚的學院派味道,而朴樹「野路子」的唱法則更多帶出這首歌的敘事情節性。
1999年初,葉蓓和朴樹都是「麥田音樂」公司(即「太合麥田」的前身)推出的「紅白藍系列歌手」中的種子選手,《白樺林》同時收錄在葉蓓的《純真年代》和朴樹的《我去2000年》專輯中,從歌曲情景來看,其實更像是「一曲兩唱」,他倆各自詮釋出了這首歌男女主角為愛痴狂的心境。
⑹ 急!!!!白樺林的故事!!!!
一對相愛的情侶因為戰爭徵兵不得不分開,走之前他們在白樺林約定好了,等到戰爭結束就在他們相愛的白樺林許下終身,但是男孩戰死沙場,女孩聽到之後依然每天在白樺林等候著,直到她死去
⑺ 誰能給我提供白燁先生的《80後的現狀與未來》全文
溫馨提示:
全文字數太多,這容不下;全文在(其中還有看韓寒的回應)http://bbs.vclub.org/read.php?tid=561&fpage=1
白 燁: 「80後」的現狀與未來
「80後」自前些年涌現出來之後,就一直成為近年文壇持續不衰的一個熱點。這個現象的陡然發生就很出人意料,而它的持續火暴就更加讓人意外。但這個現象是如何發生的,它預示了什麼,又帶來了什麼,這些問題還沒有人好好關注和研究。我接觸到這個現象之後,深感我們既不能對它視而不見,更不能對它無動於衷,它其實是我們的社會文化生活發展到一定時期的文學映像和文化投影,它的發生和發展,連綴著我們社會文化生活的方方面面。下面,分四個小題,談談我所了解的「80後」,及其對他們的現狀與未來的初步思考。
一、「80後」的悄然崛起
我們這里所說的「80後」,指的是1980年-1989年間出生的學生寫手,有時候它與其他一些概念相互交叉或相互替代使用,如「青春寫作」、「新概念寫作」。「80後」這個概念現在看並不十分准確,包括「80後」的作者自己也很不滿意,但目前還沒有更好的概念來替換,因為「80後」更多的是一種文化現象,還不能說是一種具備了文學思潮或文學流派特點的文學傾向,只能先用這樣一種年齡和年代的概念來概括。
我對「80後」的認識也有一個過程,開始並不知道它是怎麼回事。其實我和「80後」作者接觸還是比較早的,在1998年的時候,我被春風文藝出版社聘為「布老虎叢書」北京編輯部主任,兩年間做了一些比較有影響的文學圖書,包括鐵凝的《大浴女》、皮皮的《比如女人》、王朔的《無知者無畏》等。其間曾經做過一本《我愛陽光》,是上海一個女中學生許佳寫的,她就屬於「80後」。那個時候,也注意過韓寒,但是當時都沒有什麼概念。「80後」作為一種概念被認識,還是在2003年的時候,當時我的兒子白亮大學畢業後在「新浪·讀書頻道「做編輯,他的一個同學寫了一本書,想通過他找我看看,他的同學叫孫睿,書名叫《草樣年華》。當時我一方面比較繁忙,一方面也有些不屑,拖了半年沒看。白亮對我提意見了,說我觀念上有問題,瞧不起「80後」,骨子裡其實是怕新人成長起來取代我們,這些話讓我心裡很有些觸動,於是抽空看了看他同學的書,看完以後覺得還不錯,雖然在我看來,這本書是沒有太多的文學性,但表現出來的一些東西還是很有意思,比如對大學生現在的那種無聊、冗懶的生活狀態和內心中的激情無處釋放的矛盾困惑等等,表現出了相當程度的生活真實和情感真實。因為當時對「80後」沒有什麼印象和期待,所以感覺也就是這些。
而隨後不久,北京開卷圖書研究所找到我,說要借著2003年的圖書訂貨會開一個「青春寫作」的研討會,與會的大都是出版社的編輯,希望我能參加,我答應了下來。然後我就找來了郭敬明、張悅然、韓寒他們的書,包括《夢里花落知多少》、《幻城》、《葵花走失在1890》、《三重門》等等都看了。因為讀了他們的作品,心裡就有了底。在開會的時候,我發言說:我能理解為什麼中學生、大學生都喜歡郭敬明的小說,確實感覺靈動,語言漂亮。他的語言有些王朔的味道,常常用很宏大的話語來描述一個很細小的事物,開始讓人覺得大而無當,但仔細想來非常妙到。我印象里他的作品中寫一位很漂亮的女同學,許多男生喜歡,但她誰都不理,寫到這里時,郭敬明筆下就出現了這樣的句子「一個戰士倒下來,千萬個戰士沖上去」。就是用這種方式既寫出了這位女生的矜持程度,又寫出了眾多男生的追求熱度,這種鋪張又誇張的用語,有他獨特的感覺在里頭。張悅然給我印象也不錯,我看了她的《葵花走失在1890》,還有其他幾個短篇,也是感覺很微妙,語言很到位,有著淡中見濃的文學品味。韓寒的作品,在《三重門》之後,越來越和文學沒有太大的關系,他的作品主要是表達自己的一些叛逆性觀念,比如對現行教育和現在的學校的體制性問題的系列批判等。
在這個座談會上發言以後,許多人知道我在關注「80後」的寫作,於是開始有人找我。在2004年初,以「80後」為主體的蘋果樹網站編選「80後」的作品集《我們,我們——80後的盛宴》,請我寫序。列印稿有100多萬字,收了76個作者的作品,我看了兩個多月才大致看完。這些作者本身水平不一,編選者也未必把作者最有代表性的作品選了出來。但可以說,這個選本把「80後」比較突出的作者差不多都一網打盡了。書出來以後,我們和中央電視台「讀書時間」頻道一起做了一期節目,請來各地共二三十多位「80後」作者,在北京聚會了差不多一個星期。和他們有了更多的接觸之後,我越發覺得這個現象很值得關注。但主流文壇、傳統文壇並沒有真正而切實地關注過他們。但在實際的書業市場上,他們的影響卻越來越大。北京的一個圖書研究所在2003——2004年間做過一個市場調查,大概的情形是:中國現當代文學作品占文學類書市場的10%,而「80後」作者作品加上引進的少量日韓的類似青春寫作的作品也佔到文學類書市場的10%。當時我看到這個統計就非常吃驚,至少作為市場現象或文化現象來看,「80後」是不能不加以關注和研究的。然後我在一些場合開始提「80後」,包括接受《文匯報》采訪,我說「80後」「走上了市場,但沒有走上文壇」,許多人認為判斷比較客觀和准確。事實上他們中的許多作者,都是直接通過出版者出版了自己的作品,沒有經過按部就班的文學演練,因而文壇對他們知之甚少或一無所知。一些媒體也包括一些評論家只是通過媒體上傳播的一些信息就對「80後」作品和作者品頭論足,這是「80後」作者最為不滿的。所以,我主張通過閱讀走近他們,了解和理解「80後」。去年11月份,我們中國當代文學研究會和北京語言文化大學聯合組織了一次「走近『80後』研討會」,會上請來一些學者和作者,包括曹文軒、梁曉聲等,會上也請來12個「80後」作者,以相互對話的方式來與他們交流。會前我們要求與會者必須認真閱讀一些「80後」作品,有所准備;而一些人看了他們的作品之後,都覺得其實「80後」並非想像中的「小兒科」,而是有他們的比較嚴肅的追求和鮮明的特點的。
「80後」寫作者走向社會應該是在1998年前後,陸續每年都有新人涌現。1999年,和《我愛陽光》的作者許佳一起聊天,她對我們那代人過去的那種超常的政治熱情十分反感,認過於虛妄。我跟她說:在我們那個時侯,沒有別的前途,只有這樣一條出路。在你看來很可笑的政治熱情其實表現了我們那代人自己的真誠。但顯而易見,彼此的價值觀已經很不一樣了。事實上,從創作上來看,幾個不同年代的差異也很明顯。60年代出生的作家與50年代出生的作家就有不同,個人化寫作傾向就更為凸顯,社會、歷史的東西在淡化,個體、個性的東西在上升。70年代人出來後,比60年代人走得還遠,包括衛慧、綿綿在內的這樣一批作者,青春期基本上是在市場經濟環境度過的,他們必然要把自己的價值觀、人生觀、愛情觀,在他們的作品中表現出來,因而給文學帶來了相當大的沖擊。但比較而言,「50人」和「60人」之間,「60人」和「70人」之間,雖有差異但差距還不是非常大,但到了「80人」這一代,差異就特別的大,簡直就是一條鴻溝了。
我有一個預感,就是「80後」這批作者如果真正走上了文壇,帶來的變化可能是超出我們預想的。去年在西單圖書大廈,幾個「80後」作家簽名售書,一位記者向他們提問:文學和市場總是存在很難克服的矛盾,你們在寫作中是如何看待和克服這個矛盾的?幾乎所有這些作者把頭抬起來反問道:有矛盾嗎?我們覺得沒什麼矛盾。然後有個記者就問我對此有何看法,我說他們的回答也出乎我的意料,做出這種回答可能有三種情況,第一種是文學大師,大師名氣大、水平高,已經超越了文學和市場的矛盾;第二種是還在外部游弋,尚未深入接觸到這種矛盾,第三種就是接觸到了一定的矛盾,但確實是這么認為的。他們應該不是第一種情況,我希望他們是第二種而不是第三種,但看來很可能他們是第三種情況。比如郭敬明,他現在我看來已很難出市場的包圍了。幾乎所有的出版社和出版商都盯著他,想從他那裡得到稿子,有的甚至不惜重金。對於還是一個大學生的作者來說,要走出這樣的誘惑是很難的。但如果他就這樣總被市場的魔圈套住的話,他文學的才情將很難得到真正的發揮。除去郭敬明外,「80後」作者也都普遍具有市場頭腦,與他們的前輩比,他們差不多都有半個書商的素質。這樣的一個整體的情形,是以前所沒有的。
80後作為一種整體的現象為世人所關注,應該是在2003年。主要的代表人物有十數位,最耀眼的就是郭敬明。這一年郭敬明的《夢里花落知多少》和《幻城》都以印數逾百萬取得了這一年文學暢銷書排行榜的一、二名,排在後面的書印數與這兩本差距很大。這一年張悅然、李傻傻等作者也開始受人關注。方式上也都是先由圖書打市場,然後不斷擴大影響
二、「80後」崛起的原因
作為一個文學研究者,必須要思考「80後」崛起背後的原因。難道是郭敬明等人的作品真的那麼好看,他們的個人魅力真的那麼巨大嗎?這認為問題不那麼簡單,也不是偶然的和個別的原因造就和形成的。我經過初步思考,覺得大概有三個方面的原因。
第一個原因是,「新概念」作文大賽推出了一批又一批的文學寫手。
「新概念」作文大賽對我們中小學語文教育有非常大的促進作用。在沒有這個比賽之前,在大學、中學幾乎都是「數理化」的天下,文科好像沒有什麼光明的前途。但「新概念」大賽使得愛好文學和有文學追求的學生找到了一條出路,通過這個比賽滿足自己的愛好與追求,並經由獲獎為更多的人們所知道。參與比賽尤其是獲獎,可以讓他們滿足許多願望,一個是滿足了文學寫作的願望,獲獎之後又可以實現一定的成就感,而且在第一、二屆比賽的時候,得第一名的上名牌大學是免試的,這幾個方面對參賽者的促動和誘惑都很大。這個比賽也和我們的中學語文教育產生了互動,學校、老師都希望自己的學生獲獎,所以在教學中會引導學生更好的寫作作文。韓寒、郭敬明、張悅然等都是新概念大賽一等獎的獲得者,所以說「新概念」大賽推出了一批「80後」作家,可以說這個比賽是許多「80後」得以涌現出來的助推火箭。
第二個原因是市場的推動。
這幾年圖書出版不斷市場化,尤其是長篇作品的出版已經走向了比較系統的市場化。以前出長篇都是名家的事,先在雜志上連載然後由出版社出書。那個時候出版長篇小說作品,和一般的不知名作者是沒有什麼關系的。長篇小說在90年代前期前時大概每年才三百部左右,到了90年代後期的時候,長篇小說數量就達到了七百部,差不多比1993年翻了一倍多。到1999年以後,每年長篇小說創作量就基本保持在一千部左右了。當今的文壇,可以說是三分天下,一個是以期刊和文學雜志為陣地的純文學寫作,一個是以商業或者說市場化出版為依託的長篇小說寫作,還有一塊就是以網路問媒介的網路寫作。長篇小說在三分天下中占其一,是以前所想不到的。長篇小說運作起來有優勢,而且不少長篇小說都是書商做的,書商做書更加遵循市場規律運作了。「80後」作者一上來,就遇到了這樣的環境,所以就自然而然地就走上了市場。現在郭敬明的書一印就是幾十萬上百萬,張悅然的書也是印十萬冊,而我們許多著名的尤其是實力派作家,作品也就印幾萬冊而已。有的可能就萬把冊,兩相比較,反差很大。
第三個原因,「80」後寫手的作品適應了廣大學生讀者的需要。
「80後」作者主要是學生寫手,學生寫手的作品反映了學生的生活,表現了學生的情緒,適應了學生的需要,這是最主要的原因。現在的學生讀者,包括初高中生、大學生和研究生在內,是一個龐大的讀者群體。不久前去西安,聽我的一個在省教育廳工作的學生說,西安因為高校集中,光大學生就近百萬,四百萬的西安市民差不多四個人中就有一個大學生。其他城市也大致如此,學生差不多都佔了城市人口的半數。處在求知階段的他們,經常要閱讀大量作品;而由於他們又都是獨生子和獨生女,又最有購買欲和購買力。在這和群體里邊,初中生、高中生又是最大量、最忠實和重要的一群。去年,我參加中央電視台少兒頻道的郭敬明與中學生的一個互動談話節目,那些學生說起郭敬明的小說來,無論是故事、人物,還是敘述、語言,都頭頭是道,如數家珍,那種熟悉程度、喜愛程度都很讓人吃驚。也是在去年年底,首都師大文學院的老師做過一個初中生、高中生和大學生的有關中國現當代文學作品的閱讀調查,雖然只是抽樣調查,但提供的信息卻令人震驚,在中學生對他們最喜歡的現當代作家的排名中,第一是金庸,第二是郭敬明,第三是韓寒,第四才是魯迅。這反映了文學閱讀和語文教育中的一些傾向和問題,說明現在的學生更願意讀那些貼近自己生活的,表達方式和自己接近的那些作品,不愛看那些和自己的生活距離較遠並帶有說教意味的作品。
我們當年是學生的時候,可以去看《青春之歌》、《鋼鐵是怎樣煉成的》這樣的作品,而且盡量地用少兒的眼光去解讀這些成人作品。而現在這些學生讀者不願遷就我們成人,更不願意委屈他們自己。而我們成人或主流的文學寫作中,也沒有人能寫和會寫郭敬明他們這樣的作品,因而沒有能夠適應這些口味變化了的中學生讀的作品。為什麼前些年瓊瑤、三毛那麼火,跟學生讀者的喜歡有很大的關系。現在瓊瑤、三毛等,被郭敬明、張悅然他們代替了。學生讀者發現,郭敬明的作品離他們更近,正是他們所需要的。因而那些代用讀物就被無情地淘汰了。郭敬明的語言,在表達感覺和宣洩情感上,更能代表現在的青少年一代,比如寫到大學生活,有學校,有社會,有讀書,有戀愛,豐富得讓人眼花繚亂。比如說寫到那些痞頑的人喜歡夜晚,他的作品就這樣來表述:「一到晚上精神好得跟賊似的,一雙眼睛亮得連狼見了都怕」。這樣的生活畫面和這樣的文字表達,是比那些一本正經和煞有介事的作品,更能滿足青少年的反觀自身的需要和情感發泄的需求的,他的作品的吸引力和他這種有活力的語言非常有關系。而這些方面正是我們的傳統文學不能夠為現在的學生讀者所提供的,這是我們文壇的欠缺所在。我們的文壇只有「兒童文學「,而那是針對低齡兒童讀者也就是為小學生服務的;中學生尤其是高中生這一塊,實在沒有相對應的。而郭敬明他們,正是提供了這種需要,因而在當下的寫作與閱讀關系中,與學生讀者達到了一種供需的平衡與彼此的互動。所以,我們這些人喜歡不喜歡郭敬明他們,閱讀不閱讀郭敬明他們,關系並不大,有廣大學生讀者作後盾,他們的作品照樣暢銷。
梁曉聲曾經在一次研討會上反問我,你說「80後」「走上了市場,沒走上文壇」,也許這些「80後」作者、作品和讀者已經構成了一個另外的文壇。這話對我也有啟發,他們也許還夠不成一個文壇,但至少它構成了屬於學生階層所獨有的一個自足的文化現象。「80後」的悄然崛起和上面說的這些情況密切相關,也可以讓我們從中反省很多東西
「80後」的現狀與未來(下)
三、對「80後」作者的簡要分析
在2003-2004年的時候,有關如何看待「80後」和「80後」如何看自己,也開始有了一些爭議。已成名的「80後」作者中,作品賣得好的和作品賣得不好的有爭論,書賣得不太好的說書賣得好的作品與文學無關,是偶像派寫作,而他們自己是實力派寫作。而還有一些尚未成名的,也看不起已成名的,認為他們都是商業化的明星。去年《羊城晚報》搞了個「80後」排行榜,郭敬明、韓寒、春樹、李傻傻、張悅然這么往下排,不同媒體出來的排名版本還各有不同。
我認為這些進入排名的代表人物本身就代表了「80後」內部不同的傾向。比如郭敬明代表了「80後」寫作中的大眾化乃至商業化傾向,如果我們不拿自己的觀念去要求他們,這種傾向本當然無可厚非。(插一句,包括我們很多評論說他們的作品裡沒有體現人生厚度和責任感,其實他們有屬於他們的人生追求和責任意識,不能硬拿我們的價值觀念去規范他們。)韓寒則大致代表了對主流社會的某些方面(如僵滯的教育體制、學校秩序等)的反叛傾向,這種傾向在他那裡越來越極端,他去年出版的《2004通稿》,我看了之後很吃驚,裡面把他在中學所有開設的課程都大貶一通,很極端,把整個教育制度、學校現狀描述得一團漆黑,把所有的老師都寫成是誤人子弟的蠢材和十惡不赦的壞蛋。這種反叛姿態做得過分了,就帶有一種為反叛而反叛的表演性了。他從也許是有道理的起點出發,走向了「打倒一切」的歧路,所以他的作品現在恐怕只有一種觀念的意義,和文學已經沒有什麼關系了——在他寫《三重門》的時候,那種語言和感覺還是具有著相當的文學性的。
「80後」作者群中我比較看好張悅然,她自身很聰慧,又受到了良好的影響,父親是搞文學研究的,把她帶大的姥姥(或者奶奶)信基督教,對她產生了很大了影響,所以她與「80後」其他寫手不一樣,作品中有一種悲天憫人的意識。她的一些作品寫到人和小動物之間、和小植物之間的那種微妙的情感感應,是一般人不易覺察或不屑注意的。去年作家出版社給她出版了部作品集《十愛》,我給
她寫了篇書評,題目叫《張悅然長大了》,說她把以前的那種主要體現在人和動物、人和自然間的悲天憫人的情懷,放大到了對於社會生活、對於人際關系的觀察與思考之中,顯示出了以前所少有的力度。比如少女沉溺於痴戀造成的身心的自我傷害,父母離異後對孩子的冷漠和由此產生的隔閡等等,這些問題都比較沉重,而且她也表現出了對於悲劇題旨的較好處理能力。最近她又出了一部長篇小說《水仙已乘鯉魚去》,我看後覺得她已大步走出了青春期寫作,進入了成人的境界,她會是很有前途的一個。
還有一個北影的學生彭揚,現在也已出了三部小說,其中一部叫《天黑了,我們去哪》,描寫80年代中的「問題少年」的生存現狀。這些「問題少年」,或者是由於家庭破裂而被迫走上犯罪道路,或是教育方法不當又打又罵造成性格扭曲,或是寫有極強的虛榮心,想早點進入社會賺錢發財卻被壞人誘導去吸毒或者賣[***],大概寫了十個這樣的少年男女。他這部作品的關注點明顯和一般的「80後」作品不同,一般的「80後」寫手多寫自我,很少關注他人,彭楊作品是關心別人的痛苦,關注邊緣狀態的人生。這種生活取向以及內含的人文關懷,是其他「80後」作者的作品所沒有的。另外他的文筆把握得也很好,這樣的題材寫不好就可能成為對惡的渲染,但彭楊的分寸感把握得當,描述得體,讓人讀了會去同情、關心那些問題少年,而不是厭惡他們或者模仿他們。我給這本書寫推薦的話時,曾說到這些「問題少年」其實是「問題社會」的產物,我們可以從他們的背後,看到「問題學校」、「問題老師」、「問題家長」的存在與危害,從而引起我們的反思、我們的警覺。我覺得在他的寫作中表現出的這種積極的傾向,是在「80後」寫作中值得倡揚的;而這也表明,「80後」的寫作存在著多種可能性,它本身就是豐富的和發展的。
在「80後」的作者群體中,與兩年前就廣為人知的郭敬明、張悅然、李傻傻等等比,吉林的小女生董曉磊聲名並不怎麼顯赫,但自寫出了《我不是聰明女生》的小說之後,她成為了許多學生讀者的「最愛」之一。在看了她的《我不是聰明女生》和《別走,我愛你》之後,我也對她開始刮目相看。之所以比較看好這個小女生,有這樣兩個緣由:一是她的作品。是真正意義上的青春成長小說。我們通常看到的一些青春小說,大都局限於校園生活,同學關系,戀愛體驗,代際矛盾,格局比較狹小,內蘊也相對淡薄;而董曉磊的《我不是聰明女生》和《別走,我愛你》,既通過主人公戀愛之中的不同追求,寫出了青年男女之間的微妙關系,又通過走出學校、試當模特等社會性活動,把藝術的觸角伸向新鮮而復雜的社會生活深處,給我們打開了一個以當下的大學校園為主,輻射變動著的社會、演進著的時代的廣闊生活畫面。這樣。作品就在「塑造自我」和「融入社會」兩個方面,寫出了主人公和她的學友們在情感上的歷練和在人生上的成長,真正而全面地揭示了「青春成長」這樣一個重要的階段性主題。二是她的寫作,表現出了可貴而獨特的文學潛能。這種文學潛能,一方面表現在她善於講故事並以事寫人和寫人的個性上,她的故事以其鮮活、真切而很能抓人,人物性格也因頑皮而機智很能引人,這使她的作品具有一種內在的可讀性;另一方面也是更為重要的方面,是她的語言的有趣和有味,無論是作者的敘述語言,還是作品裡的人物對話,無不具有著由俏皮、嘲諷和性感混合構成的一種獨特韻味,這種幾乎是自然天成的幽默表達,有王朔的味道,有徐坤的味道,還有一些衛慧的味道,准確地說,是一種東北二人轉和青春荷爾蒙的巧妙融合,這種在率性而辛辣的自嘲中嘲人的語言,表現了一種無處不在的戲噱與詼諧,以及內在精神上的樂觀與達觀,它既讓人忍俊不禁,又讓人凝神深思,因為那不僅是快意的的宣洩,而且常常還是感覺的評判與觀念的批判。
對「80後」作者的簡要分析可以看出,這個文化現象有豐富的內容,其中包含了很多不同的傾向、不同內涵的追求。
⑻ 幫忙找一下<白樺林>的背後故事
《白樺林》本來就是蘇聯歌曲,出自蘇聯戰爭故事片《星星》
竟然沒幾個人知道,暈哦
==================================================================
星星 又名《"綠色幽靈"在行動》
編 劇: 葉甫蓋尼·格里戈里耶夫
尼古拉·列別捷夫
亞歷山大·波羅季亞斯科夫
導 演: 尼古拉·列別捷夫
攝 影: 尤里·涅夫斯基
主 演: 伊戈爾·別特連科
阿爾焦姆·謝馬金
阿爾克謝·巴寧
阿爾克謝·克拉夫琴
阿納托利·古甲
出 品: 莫斯科電影製片廠 阿爾克電影製片廠
發 行: 2004年1月
片種:藝術,戰爭
劇情:
1944年夏天,蘇聯紅軍經過浴血奮戰,正一步步將德軍逼出邊界.在蘇聯與波蘭接壤的西部邊界,德軍欲作最後掙扎.
根據初步推測.在倍受蘇軍最高統帥部關注的某地域,德軍正在調整部署准備進行最後的頑抗.為了准確查明德軍在邊界地域的真實作戰意圖,摸清敵人兵力及裝備集結地點,蘇軍某部偵察小分隊潛入敵防禦縱深進行偵察.先後均遭敵圍殲.在偵察排嚴重減員的情況下,按照上級要求,臨時組成了以特拉夫金中尉為組長包括其他6名戰士在內的第三偵察小分隊,攜帶一部無線電台深入敵區完成這一艱巨任務.小分隊電台使用"星星"呼號與軍司令部"大地"進行聯絡.
夜幕掩蓋之下,小分隊插入德軍縱深,不小心被德軍發現.被迫撤至難以逾越的沼澤之中.戰士布拉尼科夫陷入泥沼,就在他即將被吞沒的一剎那,抓住了隊友伸過來的槍管.
小分隊七個人之間盡管有點小摩擦,但都不顧個人安危,先後抓捕了三名德國軍人,查清了敵軍假的貨運車站.摸清了敵軍的調整部署和部隊集結情況.
就在偵察小分隊取得一個個重要成果的同時,德軍連下三道緊急命令,派遣萬余兵力,全力實施搜索和剿滅"綠色幽靈"的"獸夾"行動,打算消滅偵察小分隊……
小分隊在遭遇戰中損失了電台,為了將重要情報及時報告給蘇軍,冒險潛入敵軍腹地搶奪電台:經過激烈的交戰,他們終於奪得了電台,然後藏身於河邊的小木屋中,德軍從四面圍了上來.槍聲打破了寂靜的森林,但是"星星"的訊息還是回盪在整個戰區,敵軍的部署終於被傳送到了軍司令部,傳送到了最高統帥部,但是偵察兵們卻獻出了年輕的生命……
⑼ 白樺林的傳說
有收歌。。講的是吧。不過關於白樺林的最多的就是一對男女。很相愛。男的去打仗。死了。女的就一直在最後和他分別的白樺林里等他。以為他會回來。那個男的因為知道自己會死。臨走前對那個女的說讓她在這里等他。並好好的活下去。他怕她會因為自己殉情。。反正。大概就是和神鵰俠侶一樣吧。小龍女在斷腸崖上留給楊過的話一樣。怕他因為自己也死掉。很感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