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故事大全 » 關於長征的感人故事

關於長征的感人故事

發布時間: 2020-12-20 03:31:16

A. 紅軍長征的感人故事

1、一袋干糧

一個13歲的小紅軍小蘭在隨部隊一起前進的時候,好不容易得到了一袋干糧,卻在過一座橋時為照顧一位傷員不慎把自己的那袋干糧掉入河中沖走了。

她為了大家有足夠的干糧吃,堅持沒告訴他們。為了裝成沒事發生一樣,她拔了許多野菜塞入挎包,塞得鼓鼓的。

不久她的身體就不行了,在護士長發現她吃野菜和挎包中「干糧」的事後,大家才知道事情的真相,於是大家每人分了一點干糧給她,讓她體會到了家的溫暖。

2、半碗青稞面

在荒無人煙的草地上,紅軍戰士只有可憐的一點青稞面做干糧。周恩來副主席和戰士們一樣,絕不多吃一點青稞面,還教育戰士們,為了能走出草地,北上抗日,一定要特別愛惜糧食。

戰士們聽了他的話,都把僅有的青稞面裝在糧袋裡,拴在腰上。 青稞面越來越少了,戰士們只能用一點青稞面摻在野菜里煮湯喝。戰士吳開生的青稞面吃完了,已經餓了兩天。周副主席知道後。

就讓警衛員把自己省下的青稞面給吳開生兩碗。他看著吳開生蠟黃的臉,語重心長的說:「這是革命呀!」吳開生流著眼淚說:「我只要有一口氣,就要跟你走出草地,革命到底!」

這天晚上又是狂風暴雨,用被單做成的帳篷自然擋不住風雨的襲擊。戰士們都淋成了落湯雞。周副主席命令戰士們都到他作為辦公室的帳篷里去休息。大家怕影響他工作,都不肯去。

他冒這大雨親自來了,說:「你們不去,我心不安。」周副主席的話像火烤暖了戰士們的心。這樣走了幾天,草原仍然無邊無際。青稞面吃完了,野菜吃光了,軍馬也殺掉吃了。

戰士們只好燒皮帶吃,甚至把隨身帶的紙張咽下去充飢,紅軍陷入了極大的困境。 周副主席命令把僅存的半碗青稞面全部分給大家泡水喝:「那您吃什麼呢?」警衛員急了。

周副主席兩只大眼睛放出了嚴峻的光芒,清瘦的臉上肌肉抖動著,「有同志們活著,就有我。只要多留一個戰士的生命,就給革命事業增加一份力量,拿出來分掉!」

這摻上一點青稞面的熱水,分到戰士們的手中。戰士們流淚了,這不足半碗的青稞面,是周副主席的心意和生命啊!戰士們又上路了,在茫茫的草地上。行進著摧不垮的鋼鐵紅軍。

3、魂駐小紅橋

故事發生時間:1935年春 地點:甘南。出征的隊伍綿亘十幾里,風蕭馬嘶秋冷,紅軍將士們行色悲壯。每次突破敵人的封鎖線,都要付出極大的代價。

戰斗隊減員嚴重,而擔架隊卻越來越長,任務也隨之越來越艱巨。一個清瘦干練的姑娘穿梭在隊伍里,像踩著風火輪似的,跑前跑後,安排抬擔架的、照顧負傷的。

這是她的職責,她是擔架隊隊長。據說她是自己從家裡跑出來參加紅軍的,英子這個名字也是當兵後她自己取的。20歲的她,已參加紅軍4年、入黨3年。

麻利、果斷、機智、勇敢的作風常讓人忘了她是個姑娘。因此在長征前她受領了隊長一職。臨危受命,意味的不再是權力,而是用性命兌現所有的責任。困難、問題、危險,接踵而來。

擔架不夠用,傷員有增無減!有的擔架員受傷了,雇來的民工逃跑了。十幾個擔架被扔在路上,重傷員血污模糊地躺著,較輕一點的傷員發出陣陣痛苦的呻吟。觸目的情景讓她心如刀絞。

血直往頭上沖。年輕的隊長杏眼瞪圓,咬著嘴唇,狠狠地說:「背也要背著走!」她對擔架員的任務進行了分配,盡力找回逃走的民工,盡量安頓好每個傷員。可安排到最後。

再也勻不出擔架和人來抬一個傷勢嚴重、生命垂危的小戰士了。看著前方的路,看著奄奄一息的小戰士,英子決定背著他走。隊員們反對,勸她留下這個傷員。

因為矮小、單薄的她看上去實在不堪重負,而且這個傷員傷勢太重。可英子看著四周的荒山野嶺,說:「丟下他,不就等於讓他死嘛。決不能!」於是,再沒有多說什麼。

她背著他在崎嶇泥濘的路上,邁開了沉重的步子……傷員的手無力地搭在她的肩上,微弱地聲音說:「放——下——我,放——下——我吧……」英子充耳不聞,薄薄的嘴唇堅強地抿起。

是奇跡嗎?弱小的她,背著比她高、比她重的戰士,翻山越嶺,竟然走過了許多路程。而受傷的戰士,也頑強地抗爭著,在缺醫少葯的情況下居然開始好轉!一路辛苦,一路歷險,一路化險為夷。

擔架隊艱難而曲折地前進著。而英子卻越來越瘦,她總是將少得可憐的食物分給擔架員和傷員;她也越來越弱,她總是將金貴的鹽和水送進戰友的嘴裡……隊伍來到山裡的一座小橋時。

彷彿春天正好等在這里,嬌嫩的小花與新綠撲面而來。勞頓不堪的戰士們愣了一下,然後,都恍然大悟似地停下腳步,深呼吸……那個重傷的戰士已經可以拄著棍子走了。

也許是受了這美景的鼓勵,他走到英子隊長面前,說:「隊長,我要編個花環給你!」英子笑了,那開心而生動的笑臉讓人想起她也只是個孩子,她點點頭回答:「嗯,好。」

可接著又故意板起臉說:「但是,你現在還需要休息。」這是她一生中所說的最後一句話。為了給傷員舀水喝,她墜到了橋下的河水裡。

4、紅軍鞋

我們來到大雪山下。當地的老百姓把大雪山叫做「神山」,意思是說除了「神仙」,就連鳥也飛不過去。還有的說,有一年天旱,人們抬著菩薩上山求雨,事先沒有吃齋。

「神仙」一怒,把人都扣下了,一個也沒下來。我們不信什麼「神仙」,但也感到大雪山有點神秘可怕。毛主席知道了這情況,教育大家說:「神山」不可怕,紅軍應該有志氣。

和「神仙」比一比,一定要翻過山去。這些話給了我們莫大的鼓舞。軍團首長也向我們講明了雪山的情況。出發前,上級規定每人要准備兩雙鞋,把腳保護好,而且特別強調要認真執行。

我除了腳上的爛草鞋,就剩一雙拴在皮帶上的「量天尺」了。我把它解下來,用手掂量著,心頭湧起很多感想。一首在江西中央根據地流行的山歌在耳旁縈繞著。

送得哥哥前線去,做雙鞋子贈送你。鞋上綉了七個字:紅色政權萬萬歲。想起這首山歌,也就想到我們離開老根據地時的情形。那時候,我們每個人的心裡都十分難過。

捨不得離開那裡的親如骨肉的人民群眾。老鄉們的心情也和我們一樣,知道我們要出發,清早就抬著各種慰勞品來送別。一位老大爺拉著我的手,把一雙「紅軍鞋」塞給我。

這是雙非常結實的布鞋,鞋幫上綉著「慰勞紅軍戰士」「殺寇立功」的字句。他嘴角抽動了半天才說:「孩子,帶上這雙鞋吧!這鞋一到紅軍的腳上,那就成了「量天尺」了。

地再廣,山再高,你們也能把它「量」完。」我看著老大爺,看著手裡的鞋,感動得說不出話來。從那以後,這雙鞋就掛在我的腰間,成為我最好的夥伴。

5、年齡最小的11歲女紅軍

在紅軍女戰士隊伍中,有一位年僅11歲的小姑娘,只見她身背一條線毯、腰別一把橫笛,手拄一根木棍,一路歌唱、吹奏為大家鼓勁,她就是長征中年齡最小的女紅軍——王新蘭。

王新蘭,1924年出生於四川宣漢一個富裕家庭,她的叔叔王維舟是著名的中共早期黨員。在叔叔的影響下,王新蘭的兩個哥哥和兩個姐姐先後加入共產黨。

王新蘭7歲時,因為人小,不易引起白匪注意,黨組織常讓她傳遞秘密文件。1933年紅四軍入四川,王維舟領導的「川東游擊軍」改編為紅四方面軍第三十三軍,他任軍長。

當時王新蘭只有9歲,雖然年幼,但在家人的熏陶下,也領悟了不少革命道理。紅軍要長征了,家裡只留下王新蘭和多病的母親。看到王新蘭終日如坐針氈的樣子。

15歲的姐姐、紅軍女戰士王新國看出了妹妹的心事,知道她希望跟著紅軍一起走。於是,在姐姐王新國的鼓勵下,王新蘭鼓足勇氣報名參加紅軍。

深明大義的母親對此感到特別欣慰,只是擔心王新蘭年齡太小,紅軍不收。時任紅四軍政治部主任的徐立清接待了她們。當他見到王新蘭扎著兩個羊角辮、個頭還沒有步槍高時。

便微笑著問:「你這么小能幹什麼?」王新蘭惟恐紅軍首長把自己看小了,便大著嗓門說:「我什麼都能幹!」徐主任見她率真的樣子,哈哈大笑:「哦?什麼都能幹?那就說說你能幹些什麼。」

「好!」聽首長話有鬆口,王新蘭的勁頭更足了:「我會寫字,會跳舞,會吹奏,還會唱歌!」說著她還用手在地下寫了幾個字讓徐立清看。

這時,姐姐王新國也在旁邊幫腔:「首長,您就收下我妹妹吧!您別看她年齡小,可她已經為黨工作好幾年了。」她如數家珍般把王新蘭幾年來為黨傳遞情報的事講給徐立清。

徐立清一邊聽,一邊連連點頭:「嗯,不錯,不錯。」專心聽王新國說完,徐立清轉而對王新蘭說:「小妹妹,不是紅軍不要你,只是你的年齡太小了……」

一聽又沒希望了,王新蘭發起了小孩脾氣:「小?小怎麼了?哪個天生會打仗,還不是一點點學起來的。我雖然年齡小,可學東西還快呢!」

看王新蘭參軍的決心很大,徐立清最終同意了:「好吧,那你明天就過來吧!」王新蘭當即興奮得跳了起來。隨著一聲「是」,王新蘭拉著姐姐就往外跑。

徐立清突然想起了什麼,對著她們喊:「你媽媽同意嗎?」「早就同意啦!」一句愉快的回答從門外飄了進來。幾兄妹把母親託付給地方蘇維埃組織後,第二天一大早,王新蘭就到紅四軍報到了。

王新國被分配到紅四軍政治部宣傳委員會工作,王新蘭則安排在委員會下屬的宣傳隊當宣傳員。一到宣傳隊,姊妹倆就開始編演節目、書寫標語。長征路上,王新蘭和戰友一起穿山越嶺。

爬冰卧雪,無論吃多少苦,受多大罪,從不叫苦叫累,也從不掉隊。不過,王新蘭確實太小了,爬雪山,她是靠拉著馬尾巴才攀上去的。過草地,她有些時候也不得不趴在紅軍大哥哥的肩膀上。

盡管這樣,王新蘭只要有機會,就會立在風口、站在路邊,為戰友們送歌獻舞,加油鼓勁。小紅軍王新蘭愣是用稚嫩的雙腳走完了二萬五千里長征路,隨同大部隊勝利到達陝北。

B. 長征途中感人的故事

一、計草帽計.

那天,正式炎夏,共產黨所有指揮官頭每人頭戴一頂草帽,紅軍偵察員從後趕來報:後面一對白軍跟來了。賀龍同志點了點頭。只是命令大家繼續向前走。

紅軍走到一塊平坦的山場,賀龍同志觀察了地形,命令大家扔掉草帽。頓時軍隊議論紛紛,但是還是扔掉草帽,一切聽從命令。一剎那,滿地都是紅軍的草帽。然後賀龍命令大家迅速轉移。

由蔣介石帶領的反動軍趕了上來,白軍都沒有草帽,早熱得的眼冒金花,看見滿地的紅軍扔的草帽,頓時感覺喜從天降,一窩蜂地去搶草帽,匪官也不阻擋,想是紅軍狼狽而逃。

這時,天空傳來一陣飛機聲,白軍毫不介意。因為他們知道飛機是來配合他們追趕紅軍的。可敵機可不這樣想,他們這幾天連紅軍影子都沒看見,沒少挨長官罵。這一回,他們看見地上的軍隊都戴著有紅五心的草帽,頓時喜出望外。對這團白軍狂轟爛炸,機槍橫掃。打的白軍死的死,傷的傷,逃的逃。

紅軍聽到這一消息,人人拍手稱快,個個稱贊賀龍同志神機妙算。

二、彭德懷和他的大黑騾子

過草地是紅軍長征途中最為艱苦的一段歷程。紅軍指揮員在飢寒交迫的情況下向北挺進。走在前面的部隊斷糧了還可以挖野菜吃,走在後面的部隊則連野菜也找不到。

彭德懷率領紅三軍團負責殿後。他眼見戰士們一個個因飢餓而昏倒在地,便把目光盯在自己的大騾子上。這匹從江西出發時就跟隨彭德懷的大騾子,一路上又馱糧食和器材,每天它背上都堆得像小山似的。有時彭德懷撫摸著大黑騾子念叨著:「你太辛苦了,連一點料都吃不上。」說著,就把自己的干糧分出一些,悄悄地塞進大黑騾子的嘴裡,一直看著它吃完。

現在,草地上斷糧了,彭德懷決定殺坐騎解決燃眉之急。他把飼養員喊了來,問道:「總共還有幾頭牲口?」

「連你的大黑騾子還有6頭。」老飼養員回答道。

「好,全集中起來,殺掉吃肉!」彭德懷的話就是命令。

「什麼,殺掉?你不出草地啦?」老飼養員著急了。幾個警衛員聽後也急忙圍攏過來,大聲說:「軍團長,大黑騾子可不能殺呀!」

彭德懷深請地望著拴在不遠出的大黑騾子,平靜地說:「部隊現在連野菜也吃不上了,只有殺牲口解決吃的,或許能多一些人走出草地。」

老飼養員流者眼淚對彭德懷說:「可是你怎麼走出草地?別的可以殺,大黑騾子一定要留下,它為革命立過功。」

彭德懷拍著老飼養員的肩膀說:「你們能走,我也能走。雪山不是已經走過來了嗎?革命又算得了什麼!大黑騾子是為革命立了功,這次就讓它立最後一次大功吧!」

「還是把大黑騾子留下來吧!」大家在請求。

彭德懷有些不耐煩了,他大聲地對身邊的警衛員說:「邱南輝,傳我的命令,讓方副官長負責殺騾子!」

6匹牲口集中到了一起。老飼養員拍者大黑騾子的脖子又在輕輕絮語:「大黑騾子呀,大黑騾子!委屈你了,你為革命立大功吧!」

彭德懷背過臉去。槍聲沒有響,誰也不願意開槍。

20分鍾過去了,沒有誰下得了那個狠心。6匹牲口都好像預感到了什麼,集體嘶叫了幾聲,又默默地低下了頭。

20分鍾過去了,仍然沒有聽到槍聲。

「副官長,快開槍!你不向它們開槍,我就向你開槍!」彭德懷雙手叉在要間怒吼道。

手提機槍的方副官長把6匹牲口向遠處牽了牽,槍口對准了它們,大家都閉上了眼睛。

槍聲響了。彭德懷向著斜倒下去的大黑騾子,緩緩地摘下軍帽———這天晚上,草地篝火旁多了些生機。彭德懷推開警衛員端來的一碗肉湯,發火道:「我吃不下,端開!」

漫漫征程,再也見不到大黑騾子的身影了

三、朱德的扁擔。「朱德挑糧上坳,糧食絕對可靠,大家齊心協力,粉碎敵人圍剿。」這是一首反映朱德同志在井岡山革命根據地,艱苦奮斗,與當地軍民同甘共苦的革命精神的歌謠。

1928年秋天,國民黨反動派對井岡山革命根據地實行了殘酷的軍事「圍剿」和經濟封鎖,妄圖把井岡山根據地軍民困死、餓死。為了保衛井岡山革命根據地,粉碎敵人的陰謀,毛委員和朱德軍長向根據地的軍民發出了這樣的口號:自力更生,艱苦奮斗,堅持斗爭。

那時候,部隊吃糧,需要往返五六十里的山路到寧岡去挑,於是紅軍發動了一個挑糧運動。毛委員和朱軍長同戰士們一樣,腳上穿著草鞋,頭上戴著斗笠,翻山越嶺,親自參加挑糧。

當時,朱德同志已經40多歲了。戰士們見他為革命日夜操勞,在百忙之中還和大家走山路過小河挑糧,生怕他累壞了身體,戰士們都勸說:「朱軍長,你那麼忙,就不要挑了。」朱德感謝同志們的關心,仍然堅持要挑糧。戰士們見勸說不起作用,就商量把他的扁擔藏起來,以為這樣朱德同志沒扁擔就挑不成糧了。

誰知朱德同志又用竹子削了一根扁擔,第二天又照樣和戰士們一起挑糧,戰士們見朱德同志又有了扁擔,晚上又把它藏起來,沒有想到,第三天他又照樣出現在挑糧的隊伍里,而且他在新削的扁擔上,特地刻上了「朱德記」三個字。朱德軍長笑著對戰士們說:「你們以後誰再『偷』我的扁擔,我可要批評。」朱德同志的一席話說得戰士們都笑了。今天,這條扁擔珍藏在革命歷史博物館內。

從此,「朱德的扁擔」這個故事,就像長了翅膀,傳遍了整個井岡山,也傳遍了全中國,激發了全國人民爭取革命勝利的鬥志。

四、長征途中,有位女戰士叫小董,才13歲。爬雪山是每人發一個辣椒,怕冷的人就嚼一口。小董怕辣,沒帶辣椒。小董剛爬到山半腰,就冷的瑟瑟發抖。隊員一直喊:「同志們千萬別坐下,坐下就起不來啦。到了山腰,小董實在又冷又累,但還是堅持著,終於到了山頂,小董看隊員們都滾了下去,一滾就是幾十丈,她也一坐了下去,一滾,100多丈。終於成功的翻越了一座又一座的雪山。

五、在悲壯的二萬五千里長征中,活躍著一群特殊身影,她們中有中央領導同志的夫人、有女幹部,也有普通女兵。飢餓、疾病、血戰、死亡,沒有什麼能阻擋住她們前進的腳步,這一群可親可敬的巾幗英雄在彌漫的硝煙中一路穿行。

作者常敬竹說,1995年冬天,他同作家董保存穿行在北京城區的大街小巷,苦苦尋找當年參加過長征的女紅軍。那是一項十分艱苦的工作,耗費了他們大量的時間和精力,然而他們依舊樂此不疲,因為每一個采訪對象都給他們帶來巨大的驚喜,一種久違的精神在召喚著他們、激勵著他們、感動著他們。

盡管,當年風華正茂、叱吒風雲的紅軍女戰士大多已經告別人世,而女紅軍留在漫漫征途上的那些美麗故事

依然那樣盪氣回腸、動人心魄。

1935年4月初的一個晚上,女紅軍們剛拖著疲倦的身體趕到貴州盤縣附近的五里排,意想不到的情況出現了:一群敵機嗡嗡地叫著突然從山後飛過來,其中一架快速俯沖下來,一陣激烈的機槍子彈迎頭掃射,三枚投向休息營地。戰士們迅速趴在路坎下、田溝里、坡地上,高高低低的地勢把一些人遮蔽起來,但要命的是一些紅軍傷員躺在擔架上根本動不了。

賀子珍本來是隱蔽在路邊一道土坎下的,但她不顧個人安危爬出去疏散擔架,這時,一枚投了下來,在她身邊頓時騰起一股煙塵……

敵機飛走了,槍聲、爆炸聲停止了,硝煙和塵土漸漸消散開去。賀子珍的身體里嵌滿了彈片,鮮血把軍衣浸染得殷紅。

一場緊張的搶救開始了。警衛員騎馬去總衛生部請來李芝醫生,為賀子珍救治。李芝先為賀子珍打了一支止血針,然後做了全身檢查,發現在她的頭部、上身、四肢共有17塊大小不一、深淺不同的彈片,在沒有實施任何麻醉的情況下,手術開始了。賀子珍疼得渾身大汗淋漓,眼裡噙滿淚花,卻堅持一聲不吭。身體淺層的彈片終於被一塊塊取出,而深入體內的彈片卻難以取出,成為戰爭留給她的一份永久紀念。

C. 紅軍在長征途中發生了哪些感人的小故事

1、一袋干糧

一個13歲的小紅軍小蘭在隨部隊一起前進的時候,好不容易得到了一袋干糧,卻在過一座橋時為照顧一位傷員不慎把自己的那袋干糧掉入河中沖走了。

她為了大家有足夠的干糧吃,堅持沒告訴他們。為了裝成沒事發生一樣,她拔了許多野菜塞入挎包,塞得鼓鼓的。不久她的身體就不行了。

在護士長發現她吃野菜和挎包中「干糧」的事後,大家才知道事情的真相,於是大家每人分了一點干糧給她,讓她體會到了家的溫暖。

2、金色的魚鉤

一九四五年秋天,紅軍進入了草地。由於三個小同志得了腸胃病的關系,所以指導員就讓炊事班長照顧他們。

三個病號一天只走了二十里路,到了宿營地,班長就到處挖草根,和著青稞面給他們做飯。不到半個月,青稞面全吃光了。飢餓威脅著他們。雖然班長到處找野草、挖樹根,可光吃這些怎麼能吃飽呢?班長眼看著他們瘦了下去,整日整夜的合不攏眼。

有一天,班長在河邊洗衣服,忽然看見了一條魚躍出水面,他急忙找出一根縫衣針,彎成了個鉤,讓三個同志吃上了新鮮的魚,喝上了魚湯。可有一位小同志注意到在他們吃魚的時候,班長從來不吃東西。後來,這位小同志發現班長在吃他們吃剩下的食物,眼淚就禁不住流了下來。

眼看就要走出草地了,班長卻餓暈過去了,三個小同志急忙去釣魚,做湯,可班長還是為了他們而犧牲了。

3、雪山小太陽

故事發生時間:1935年6月 地點:夾金山。夾金山山巒起伏,白雪皚皚。狂風夾雜著大片的雪花翻卷咆哮,凜冽的空氣中,雪山似乎也在顫栗。前進的隊伍有些遲緩了。

寒冷、飢餓、稀薄的空氣侵襲著這支堅強的隊伍,已經有很多同志在這片讓神靈都敬畏的土地上永遠閉上了眼睛。突然,風雪中傳來一陣充滿活力的歌聲:夾金山高又高,堅持一下勝利了!

翻過雪山是晴天,嘿!太陽暖和和,戰士笑呵呵……歌聲穿透風雪,驅散了寒冷與疲憊,給前進中的隊伍帶來陣陣暖意。大家抬頭望去,山坡上一個小小的紅色的身影跳著、唱著。

揮舞著手裡的快板,快樂的身影像一團跳動的火焰。「我們的小太陽又升起來了!」戰士們笑了。這名唱歌的女戰士是紅軍隊伍里的小衛生員,誰也不知道她的名字。

一路上,小姑娘把行進中的故事編成歌謠鼓舞著大家前進,成了大家的「開心果」。翻雪山時,小姑娘身體單薄,同行的大姐怕她凍壞,把身上穿的一件紅毛衣送給了她。

她高興極了,穿著這件長及膝蓋的大毛衣在隊伍里跑前跑後,在山坡上唱著跳著,紅艷艷的顏色在雪地里分外耀眼,大家就開玩笑地叫她「小太陽」。

隊伍接近山頂了,空氣越來越稀薄,連呼吸都困難。很多同志因為疲憊和飢餓坐在了雪地上,這一坐,便成了冰雪的雕像。紅毛衣也抵擋不住寒冷的侵襲,「小太陽」的腳步也越來越遲緩。

突然,她停了下來,路邊坐著一個受傷的戰士,把頭埋進臂彎里像在打瞌睡。在這里,停頓就意味著死亡。「小太陽」拚命地搖著他,戰士只是含糊不清地說:「冷,冷……」

隊伍依然緩緩地前進著。有人突然發現,隊伍里不見了那個快樂的紅色身影。幹部休養連的戰士們到處尋找,在半山坡的雪地里,看到這個年少的衛生員靜靜地躺在山坡上。

已經沒有了生命的氣息。她只穿著一件單薄的軍衣,小小的臉上沒有一絲血色。在擔架上,戰士們找到了那件紅艷艷的大毛衣,它穿在一個受傷的戰士身上。

傷兵流著淚回憶說,睏乏時坐在雪地里,只覺得有人在拚命地拉著他,對了,還聽見了歌聲,他說,很熟的歌:翻過雪山是晴天,嘿!太陽暖和和,戰士笑呵呵……所有人都沉默了。

傷兵脫下紅毛衣,鄭重地鋪在雪地上。它像女戰士快樂的微笑,舒展在茫茫雪地中。仰首望去,峰頂已經微現陽光,太陽紅彤彤,照在皚皚白雪之上,映出一道道金色的光芒。

4、戰地女傑:賀子珍的身體里嵌入17塊彈片

在悲壯的二萬五千里長征中,活躍著一群特殊身影,她們中有中央領導同志的夫人、有女幹部,也有普通女兵。飢餓、疾病、血戰、死亡,沒有什麼能阻擋住她們前進的腳步,這一群可親可敬的巾幗英雄在彌漫的硝煙中一路穿行。

作者常敬竹說,1995年冬天,他同作家董保存穿行在北京城區的大街小巷,苦苦尋找當年參加過長征的女紅軍。那是一項十分艱苦的工作,耗費了他們大量的時間和精力,然而他們依舊樂此不疲,因為每一個采訪對象都給他們帶來巨大的驚喜,一種久違的精神在召喚著他們、激勵著他們、感動著他們。

盡管,當年風華正茂、叱吒風雲的紅軍女戰士大多已經告別人世,而女紅軍留在漫漫征途上的那些美麗故事依然那樣盪氣回腸、動人心魄。

1935年4月初的一個晚上,女紅軍們剛拖著疲倦的身體趕到貴州盤縣附近的五里排,意想不到的情況出現了:一群敵機嗡嗡地叫著突然從山後飛過來,其中一架快速俯沖下來,一陣激烈的機槍子彈迎頭掃射,三枚炸彈投向休息營地。戰士們迅速趴在路坎下、田溝里、坡地上,高高低低的地勢把一些人遮蔽起來,但要命的是一些紅軍傷員躺在擔架上根本動不了。

賀子珍本來是隱蔽在路邊一道土坎下的,但她不顧個人安危爬出去疏散擔架,這時,一枚炸彈投了下來,在她身邊頓時騰起一股煙塵……

敵機飛走了,槍聲、爆炸聲停止了,硝煙和塵土漸漸消散開去。賀子珍的身體里嵌滿了彈片,鮮血把軍衣浸染得殷紅。

一場緊張的搶救開始了。警衛員騎馬去總衛生部請來李芝醫生,為賀子珍救治。李芝先為賀子珍打了一支止血針,然後做了全身檢查,發現在她的頭部、上身、四肢共有17塊大小不一、深淺不同的彈片,在沒有實施任何麻醉的情況下,手術開始了。

賀子珍疼得渾身大汗淋漓,眼裡噙滿淚花,卻堅持一聲不吭。身體淺層的彈片終於被一塊塊取出,而深入體內的彈片卻難以取出,成為戰爭留給她的一份永久紀念。

5、倔強的小紅軍

那是深秋的一天,太陽偏西了。由於長時間在荒無人煙的草地上行軍,常常忍飢挨餓,陳賡同志感到磚瓦分疲憊。這一陳他掉隊了,牽著那匹同樣疲憊的瘦馬,一步一步朝前走著。

忽然,看見前邊臉皮小紅軍,跟他一樣,也掉隊了。那小傢伙不過十一二歲,黃黃的小臉,一雙大眼睛,兩片薄嘴唇,鼻子有點兒翹,兩只腳穿兩只腳穿著破草鞋,凍得又青又紅。

陳賡同志走到他跟前,說:「小鬼,你上馬騎一會兒吧。」小紅軍擺出一副滿不在乎的樣子,盯著陳賡同志長著絡腮鬍子的瘦臉,微微一笑。

用一口四川話說:「老同志,我的體力比你強多了,你快騎上走吧。」陳賡同志用命令的口吻說:「上去,騎一段路再說!」小紅軍倔強地說:「你要我同你的馬比賽啊,那就比一比吧。」

他說著把腰一挺,做出個准備賽跑的姿勢。「那我們就一塊走吧。」「不。你先走,我還要等我的同伴呢。」陳賡同志無可奈何,從身上取出一小包青稞面,遞給小紅軍,說:「你把它吃了。」

小紅軍把身上的干糧袋一拉,輕輕地拍了拍,說:「你看,鼓鼓的嘛。我比你還多呢。」陳賡同志終於被這個小紅軍說服了,只好爬上馬背,朝前走去。

他騎在馬上,心情老平靜不下來,從剛才遇見的小紅軍,想起一連串的孩子。從上海、廣州直到香港的碼頭上,跟他打過交道的那些窮孩子,一個個浮現在他眼前。

「不對,我受騙了!」陳賡同志突然喊了一聲,立刻調轉馬頭,狠踢了幾下馬肚子,向來的路奔跑起來,等他找到那個小紅軍,小紅軍已經倒在草地上了。

陳賡同志吃力地把小紅軍抱上馬背,他的手觸到了小紅軍的干糧袋,袋子硬邦邦的,裝的什麼東西呢?他掏出來一看,原來是一塊燒得發黑的牛膝骨,上面還有幾個牙印。

陳賡同志全明白了。就在這個時候,小紅軍停止了呼吸。陳賡同志一把摟住小紅軍,狠狠地打了自己一個嘴巴:「陳賡啊,你怎麼對得起這個小兄弟啊!」

D. 紅軍長征路上發生的感人故事有哪些

1、金色魚鉤

一九四五年秋天,紅軍進入了草地。由於三個小同志得了腸胃病的關系,所以指導員就讓炊事班長照顧他們。

三個病號一天只走了二十里路,到了宿營地,班長就到處挖草根,和著青稞面給他們做飯。不到半個月,青稞面全吃光了。飢餓威脅著他們。雖然班長到處找野草、挖樹根,可光吃這些怎麼能吃飽呢?班長眼看著他們瘦了下去,整夜整夜的合不攏眼。

有一天,班長在河邊洗衣服,忽然看見了一條魚躍出水面,他急忙找出一根縫衣針,彎成了個鉤,讓三個同志吃上了新鮮的魚,喝上了魚湯。可有一位小同志注意到在他們吃魚的時候,班長從來不吃東西。後來,這位小同志發現班長在吃他們吃剩下的食物,眼淚就禁不住流了下來。

眼看就要走出草地了,班長卻餓暈過去了,三個小同志急忙去釣魚,做湯,可班長還是為了他們而犧牲了。

2、一袋干糧

一個13歲的小紅軍小蘭在隨部隊一起前進的時候,好不容易得到了一袋干糧,卻在過一座橋時為照顧一位傷員不慎把自己的那袋干糧掉入河中被水沖走了。為了讓大家有足夠的干糧吃,她堅持沒告訴戰友們,裝成沒事發生一樣,拔了許多野菜塞入挎包,讓挎包塞得鼓鼓的。

不久她的身體不行了,在護士長發現她吃野菜和挎包中「干糧」的事後,大家才知道了事情的真相,於是大家每人自願地分一點干糧給她,讓她體會到了家的溫暖,不怕苦、堅強、無私、熱心。

小蘭,她只是一個13歲的小女孩,卻有大人一樣堅強的意志,卻知道體諒他人。在她沒有糧食之際,她大可伸出雙手向戰友們要一些,可她並沒有這么做,而是選擇沉默,自己吃苦。此刻,她腦海里想的只有戰友,而忽略了自己的困難;

而對傷勢嚴重的傷員們,她大可丟下他們,輕松地自己上路,可她沒這么做,她細心照料每一個傷員,沒有怨言,沒有後悔。

3、毛澤東揮淚送衣給「幹人」

1934年年底湘江血戰後,中央紅軍主力損失過半。在危急時刻,毛澤東力挽狂瀾,指揮主力紅軍避實擊虛,向敵人兵力空虛的貴州開進。紅軍進入貴州後發現這里的窮人特別貧困,被形象地稱為「幹人」,因為他們的血汗已被各種苛捐雜稅榨得一干二凈。

所以,紅軍所到之處,到處都是向他們求乞的「幹人」。這些「幹人」一個個衣不蔽體,骨瘦如柴。此情此景震撼了每個紅軍指戰員,許多人不禁掉下了眼淚。在紅軍路過烏江南岸的劍河縣時,人們看到,一位60多歲的老婆婆和她的小孫子寒冬里仍穿著補丁摞補丁的單衣。

奄奄一息地倒在路旁,紅軍指戰員們立即圍了上來。此時,毛澤東從後面走來,見前面圍著很多人,急忙問發生了什麼事。「老媽媽說,她家一年收的糧食全被地主搶光了,她兒子前幾天也被國民黨抓了壯丁。她沒有活路,只好和小孫子四處討吃的。」聽到這兒,毛澤東已是熱淚盈眶。

他當即脫下身上的毛線衣,又叫警衛員拿了兩袋干糧,連同毛線衣一起送給老婆婆。他蹲下來,親切地對這位絕望的老人說:「老人家,你記住,我們是紅軍。」穿上毛線衣的老人感動地直點頭,嘴裡連聲念叨:「紅軍,紅軍」領著她的小孫子,顫巍巍地走了。

4、毛澤東慟哭警衛班長胡昌保

毛澤東在指揮紅軍飛渡天險大渡河後,於1935年6月上旬的一天,親率軍委縱隊翻越二郎山附近的甘竹山。他和警衛員一起艱難地往山上爬。

正在說笑之際,忽然,毛澤東的警衛班長胡昌保擺手示意大家停下。這時,大家才聽清頭頂上響起了嗡嗡的馬達聲,抬頭一看,從東南方向來了幾架敵機。毛澤東急忙讓大家隱蔽,可來不及了。人們還沒來得及跑開,敵機便俯沖下來,扔下了幾顆炸彈。

呼嘯的炸彈成群落地開花,爆炸聲震耳欲聾。其中一顆炸彈落在離毛澤東很近的地方。眼疾手快的警衛班長胡昌保大喊一聲「主席」,隨即猛地向毛澤東撲去,趁勢將他推向一邊。瞬間,毛澤東剛剛休息的地方騰起了煙柱。大家不顧一切地圍了過來,只見胡昌保雙眼緊閉,渾身是血,倒在地上。

所幸,毛澤東沒有受傷。滿身塵土的毛澤東蹲在胡昌保身旁,一邊用手撫摸著他的頭,一邊輕輕地呼喚著:「小胡,昌保同志……」在毛澤東的呼喚下,胡昌保緩緩地蘇醒過來。他微微睜開雙眼,看到毛主席就在身邊。

胡昌保躺在毛澤東的懷里,望著圍在身旁的警衛班戰友們,緩緩而吃力地說:「同志們,不要難過!你們替我保衛好主席吧!」胡昌保看著大家,然後慢慢地閉上眼睛,頭一歪,倒在了毛澤東的懷中。

毛澤東把胡昌保輕輕放下,叫人取來一條毛毯,蓋在烈士遺體上。面對為保護自己而犧牲的戰士,他再也抑制不住悲痛,淚水從寬闊的臉頰上不停地流下來。

5、陝北吳起鎮,毛澤東痛哭紅軍子弟兵

1935年10月,中央紅軍率先到達陝北吳起鎮。為迎接新的偉大斗爭,中共中央召開了一次團以上幹部會議。毛澤東代表黨中央在會上作了重要講話。毛澤東走上講台,首先看了看在座的紅軍將士們

目睹眼前這些衣衫襤褸、憔悴疲憊、面黃肌瘦的紅軍幹部,他又一次情不自禁地流出了悲喜交加的淚水。

他含淚說道:「我們雖然丟掉了中央根據地,遭到了失敗,但到了陝北,畢竟還是勝利了!我們的隊伍少了許多人,損失是慘重的。但走過來的同志經過千錘百煉,都是革命的種子!我們的事業是偉大的,前途是光明的,現在我們要從頭做起。」

毛澤東是意志如鋼的革命偉人,平時輕易不流淚,當著如此眾多的人流淚還從來沒有過,而這次,這么多紅軍幹部看到了毛澤東這么傷心地流淚。

E. 有沒有紅軍長征時的感人故事 越短越好 多找幾個謝謝

1、一個銅鍋的故事

紅3軍團某連有一個9個人的炊事班,攜全連僅有的一個銅鍋進入草地。炊事員一個個犧牲,銅鍋一次次換肩膀,走出草地後,銅鍋已挑在司務長的肩上,炊事班的其他同志全都犧牲了。

炊事班用的是一個鑄鐵的鍋。那是一個死沉死沉的黑鍋。燒水,炒菜,做飯,我們都用它。隊伍要出發了,誰來背這個鍋就成了問題。我們的炊事班總共五個人,挑糧食炊具都有人干,鍋卻是誰也不願意背。

路越走越艱難了。連續一個多月,天上有敵人的飛機,地上有敵人的追兵,我們的體質也嚴重下降,就炊事班的幾個人走起路來,也要落上兩三里。

那天,郭春花和負責監督她的副班長走在前面,我們離他們也就一里多路。忽然敵人的飛機來了,在我們的路上丟下了不少炸彈。躲過飛機,我們又匆匆趕路。當我們趕上他們時,我看到了一個永遠也無法忘記的場景――山路上被敵人的飛機炸了大大小小的彈坑,來不及躲避的戰友被炸得身首異處。

找到了郭春花和副班長。副班長已經犧牲,郭春花仰面朝天,胸前流著血。看見我過來,她喘了兩口氣,說:「班長,鍋沒有事。」她是用自己的身體護住了我們的那口鍋呀!我趕忙解下了她身下的鍋,鮮血滴在了黃色的鍋沿上。還沒有等衛生員上來,大郭的手一垂,再也沒有反應。

2、賀龍嚼了3天的牛皮

紅軍長征時,進入草地,准備通過幾百公里的荒蕪草地,糧食供給幾乎斷絕。飢餓、寒冷,缺氧,加上時雨時雪的惡劣環境,使許多同志犧牲了,賀龍心如刀絞。為了使部隊渡過難關,他把自己節省下來的炒麵分給這個一茶缸,支援那個一小碗。

賀龍將分給他的氂牛肉讓給了傷病員;為了使部隊渡過難關,賀龍和大家一起挖野菜、掘草根。當野菜和能吃的草都很難以找到時,他又號召大家尋找前面部隊丟下的馬骨頭和牛皮,並且親自教他們煮皮帶和皮鞋的方法。

賀龍還號召大家到河溝、水塘里抓魚,抓青蛙,抓草地上的螞蚱。他說:「同志們,只要能吃的東西都要抓來吃,不好吃也要吃,要革命就得吃嘛!」一路上,凡是遇到河溝水塘,他都帶頭去釣魚。他釣的魚從來都是和官兵一起「分享」。

有一次,他一大清早就出去釣魚,夕陽西下才「收兵回營」,司務長拿出大鍋,燒了滿滿一大鍋鮮魚野菜湯。賀龍親自掌勺為大家分魚湯,從政委關向應開始,到通信員、警衛員、炊事員,每人都分了一茶缸後才給自己舀了一茶缸。

賀龍就是這樣在困難面前以樂觀,幽默鼓舞著大家,在缺糧少食的境地里對戰友的深情厚誼感動著大家.

3、總理親自抬棺送葬

身患重病的周恩來隨紅3軍團過草地。時任軍團兵站部部長的楊立三身體也很虛弱,卻堅持親自抬周恩來,走出草地後便累倒了。1954年,楊立三去世,身為共和國總理的周恩來親自為他抬棺送葬。

4、金色的魚鉤

一九四五年秋天,紅軍進入了草地。由於三個小同志得了腸胃病的關系,所以指導員就讓炊事班長照顧他們。 三個病號一天只走了二十里路,到了宿營地,班長就到處挖草根,和著青稞面給他們做飯。不到半個月,青稞面全吃光了。

飢餓威脅著他們。雖然班長到處找野草、挖樹根,可光吃這些怎麼能吃飽呢?班長眼看著他們瘦了下去,整夜整夜的合不攏眼。

有一天,班長在河邊洗衣服,忽然看見了一條魚躍出水面,他急忙找出一根縫衣針,彎成了個鉤,讓三個同志吃上了新鮮的魚,喝上了魚湯。可有一位小同志注意到在他們吃魚的時候,班長從來不吃東西。後來,這位小同志發現班長在吃他們吃剩下的食物,眼淚就禁不住流了下來。

眼看就要走出草地了,班長卻餓暈過去了,三個小同志急忙去釣魚,做湯,可班長還是為了他們而犧牲了。

5、一袋干糧

一個13歲的小紅軍小蘭在隨部隊一起前進的時候,好不容易得到了一袋干糧,卻在過一座橋時為照顧一位傷員不慎把自己的那袋干糧掉入河中被水沖走了。為了讓大家有足夠的干糧吃,她堅持沒告訴戰友們,裝成沒事發生一樣,拔了許多野菜塞入挎包,讓挎包塞得鼓鼓的。

不久她的身體不行了,在護士長發現她吃野菜和挎包中「干糧」的事後,大家才知道了事情的真相,於是大家每人自願地分一點干糧給她,讓她體會到了家的溫暖

F. 紅軍長征感人故事

一個13歲的小紅軍小蘭在隨部隊一起前進的時候,好不容易得到了一袋干糧,卻在過一座橋時為照顧一位傷員不慎把自己的那袋干糧掉入河中被水沖走了。她拔了許多野菜塞入挎包,不讓大家知道她沒糧食了。不久她的身體不行了,護士長發現她吃野菜的事後,大家便知道了事情的真相,於是大家每人都分一點干糧給她,讓她體會到了家的溫暖。這些點點滴滴的細節、小故事讓我們看到紅軍戰士們的優秀品質:不怕苦、堅強、無私、熱心……小蘭,她只是一個13歲的小女孩,卻有大人一樣堅強的意志,知道體諒他人。在她沒有糧食之際,她可以向戰友們要一些,可她並沒有這么做,而是選擇沉默,自己吃苦。此刻,她腦海里想的只有戰友,沒想自己的困難。一個小女孩尚且如此,可想而知,我偉大的紅軍隊伍的優良品質了。
2.應為沒有食物了,紅軍們就在茫茫草地上,尋找出一些無毒、可以食用的野菜、野草,渡過飢餓的難關。然而,要嘗出一種能吃的野草、野菜,是要冒中毒的危險的。張思德在「嘗百草」活動中,總是搶在他人之前。
據張顯揚回憶:「有一回,部隊在一片水草豐盛的沼澤旁宿營。一個小戰士來到水塘旁,突然高興地叫起來:『野蘿卜!野蘿卜!』張思德過來一瞧,果然,離水塘不遠的地方長著一叢叢野草,葉子綠,形狀跟蘿卜葉子差不多。那個小戰士興沖沖地跑過來,拔起一棵就往嘴裡送。張思德忙趕上去。一把奪過來,先放到自己的嘴裡,細細嚼了嚼,味道又甜又澀。不一會兒,張思德感到有些頭暈腦脹,全身無力,緊接著,他肚子一陣絞痛,大口嘔吐起來。他急忙對小戰士說:『這草有毒,快,快告訴……』沒等把話說完,張思德就摔倒了,一時失去了知覺。半個多小時以後,張思德慢慢醒來,模模糊糊地看見小戰士端著瓷缸蹲在跟前,他急忙說:『不要管我,快去告訴其他同志。』」張思德就是這樣把生的希望讓給同志們,把犧牲的危險留給自己。很快,這件事被朱總司令知道了,他表揚了張思德。
3.那是深秋的一天,太陽偏西了。由於長時間在荒無人煙的草地上行軍,常常忍飢挨餓,陳賡同志感到十分疲憊。這一陣他掉隊了,牽著那匹同樣疲憊的瘦馬,一步一步朝前走著。忽然,看見前邊有個小紅軍,跟他一樣,也掉隊了。
那個小傢伙不過十一二歲。黃黃的小臉,一雙大眼睛,兩片薄嘴唇,鼻子有點兒翹,兩只腳穿著破草鞋,凍得又青又紅。陳賡同志走到他跟前,說:「小鬼,你上馬騎一會兒吧。」
小鬼擺出一副滿不在乎的樣子,盯著陳賡同志長著絡腮鬍子的瘦臉,微微一笑,用一口四川話說:
「老同志,我的體力比你強多了,你快騎上走吧。」
陳賡同志用命令的口吻說:「騎一段路再說!」
小鬼倔強地說:「你要我同你的馬比賽啊,那就比一比吧。」小鬼再三推遲,陳賡同志終於被這個小鬼說服了,只好爬上馬背,朝前走去。他騎在馬上,心情老平靜不下來,從剛才遇見的小鬼,想起一連串的孩子。「不對,我受騙了!」陳賡同志突然喊了一聲,立刻調轉馬頭,向來的路奔跑起來。等他找到那個小鬼,小鬼已經倒在草地上了。
陳賡同志吃力地把小鬼抱上馬背,小鬼的干糧袋裝的什麼東西呢?他掏出來一看,原來是一塊燒得發黑的牛膝骨,上面還有幾個牙印。陳賡同志全明白了。就在這個時候,小鬼停止了呼吸。
陳賡同志一把摟住小鬼,自言自語:「陳賡啊,你怎麼對得起這個小兄弟啊!」
參考資料:三個故事……望採納

G. 長征的感人故事

1、長征途中,有位女戰士叫小董,才歲。爬雪山是每人發一個辣椒,怕冷的人就嚼一口。小董怕辣,沒帶辣椒。小董剛爬到山半腰,就冷的瑟瑟發抖。

隊員一直喊:「同志們千萬別坐下,坐下就起不來啦。到了山腰,小董實在又冷又累,但還是堅持著,終於成功的翻越了一座又一座的雪山。

2、有一位普通的紅軍叫做謝益先,過草地時,他分到了四斤干糧。在行軍過程中,戰士們看到了餓慌了的母子三人,小謝就瞞著隊友,把自己的干糧袋給了他們,而他自己每天就吃些野菜、涼水充飢,最終,因體力不支,就這樣走了。直到那母子三人來還這一隻印著「謝」字的干糧袋時,部隊的同志才明白了事情的原委。

謝益先明明知道,在茫茫草地上,哪怕是一小袋糧食,都是救命的「寶貝」,意味著一個人的生命!但是,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下,他還是毅然把自己的糧食給了那位母親。

3、1935年4月6日,中央紅軍直逼貴陽,坐鎮貴陽督戰的蔣介石急調滇軍入黔。而正當雲南孫渡縱隊急忙入黔救駕時,紅軍卻反向穿插,乘虛進軍雲南。昆明告急,蔣介石從金沙江防線回撤3個團。滇西北金沙江沿線成了幾乎不設防的地帶。

4月29日,紅軍虛晃一槍繞過昆明,兵分三路,直撲金沙江。5月3日,紅軍奪取皎平渡,靠著找到的7條小木船和當地36名各族船工順利渡江,跳出了數十萬敵軍圍追堵截的包圍圈。

4、1935年8月21日,紅軍開始過草地。行軍隊左右兩路,平行前進。右路軍由毛澤東、周恩來、徐向前等率領,自四川毛兒蓋出發,進入草地。

經過7天的艱苦努力,右路軍到達草地盡頭的班佑地區。左翼為林彪的紅一方面軍,先行;繼後是中央領導機關、紅軍大學學生等。右翼為徐向前、陳昌浩率領的紅三十軍和紅四軍。彭德懷率紅三軍團墊後,走左翼行軍路線。

5、深秋的一天,太陽偏西了。由於長時間在荒無人煙的草地上行軍,常常忍飢挨餓,陳賡同志感到磚瓦分疲憊。這一陳他掉隊了,牽著那匹同樣疲憊的瘦馬,一步一步朝前走著。

忽然,看見前邊臉皮小紅軍,跟他一樣,也掉隊了。那小傢伙不過十一二歲,黃黃的小臉,一雙大眼睛,兩片薄嘴唇,鼻子有點兒翹,兩只腳穿兩只腳穿著破草鞋,凍得又青又紅。

陳賡同志走到他跟前,說:「小鬼,你上馬騎一會兒吧。」小紅軍擺出一副滿不在乎的樣子,盯著陳賡同志長著絡腮鬍子的瘦臉,微微一笑。

用一口四川話說:「老同志,我的體力比你強多了,你快騎上走吧。」陳賡同志用命令的口吻說:「上去,騎一段路再說!」小紅軍倔強地說:「你要我同你的馬比賽啊,那就比一比吧。」

他說著把腰一挺,做出個准備賽跑的姿勢。「那我們就一塊走吧。」「不。你先走,我還要等我的同伴呢。」陳賡同志無可奈何,從身上取出一小包青稞面,遞給小紅軍,說:「你把它吃了。」

小紅軍把身上的干糧袋一拉,輕輕的拍了拍,說:「你看,鼓鼓的嘛。我比你還多呢。」陳賡同志終於被這個小紅軍說服了,只好爬上馬背,朝前走去。

他騎在馬上,心情老平靜不下來,從剛才遇見的小紅軍,想起一連串的孩子。從上海、廣州直到香港的碼頭上,跟他打過交道的那些窮孩子,一個個浮現在他眼前。

「不對,我受騙了!」陳賡同志突然喊了一聲,立刻調轉馬頭,狠踢了幾下馬肚子,向來的路奔跑起來,等他找到那個小紅軍,小紅軍已經倒在草地上了。

陳賡同志吃力地把小紅軍抱上馬背,他的手觸到了小紅軍的干糧袋,袋子硬邦邦的,裝的什麼東西呢?他掏出來一看,原來是一塊燒得發黑的牛膝骨,上面還有幾個牙印。

陳賡同志全明白了。就在這個時候,小紅軍停止了呼吸。陳賡同志一把摟住小紅軍,狠狠地打了自己一個嘴巴:「陳賡啊,你怎麼對得起這個小兄弟啊!」

H. 長征途中感人的故事...

偉人毛澤東意志如鋼,平時不輕易流淚。即便愛子毛岸英在朝鮮戰場光榮犧牲,他也未在公開場合落淚。然而,在那漫漫長征路上,毛澤東卻數次流下熱淚。

烏江南岸,毛澤東揮淚送衣給「幹人」

1934年年底湘江血戰後,中央紅軍主力損失過半。在危急時刻,毛澤東力挽狂瀾,指揮主力紅軍避實擊虛,向敵人兵力空虛的貴州開進。

紅軍進入貴州後發現這里的窮人特別貧困,被形象地稱為「幹人」,因為他們的血汗已被各種苛捐雜稅榨得一干二凈。所以,紅軍所到之處,到處都是向他們求乞的「幹人」。這些「幹人」一個個衣不蔽體,骨瘦如柴。此情此景震撼了每個紅軍指戰員,許多人不禁掉下了眼淚。

在紅軍路過烏江南岸的劍河縣時,人們看到,一位60多歲的老婆婆和她的小孫子寒冬里仍穿著補丁摞補丁的單衣,奄奄一息地倒在路旁。紅軍指戰員們立即圍了上來。此時,毛澤東從後面走來,見前面圍著很多人,急忙問發生了什麼事。一位紅軍戰士答道:「老媽媽說,她家一年收的糧食全被地主搶光了,她兒子前幾天也被國民黨抓了壯丁。她沒有活路,只好和小孫子四處討吃的。」聽到這兒,毛澤東已是熱淚盈眶。

他當即脫下身上的毛線衣,又叫警衛員拿了兩袋干糧,連同毛線衣一起送給老婆婆。他蹲下來,親切地對這位絕望的老人說:「老人家,你記住,我們是紅軍,紅軍是『幹人』的隊伍。」穿上毛線衣的老人感動地直點頭,嘴裡連聲念叨:「紅軍,紅軍……」領著她的小孫子,顫巍巍地走了。

雲貴交界,毛澤東險失妻子賀子珍

遵義會議後,毛澤東率紅軍成功地四渡赤水,又揮師南渡烏江,威逼貴陽,日夜兼程,很快來到滇黔交界的盤縣境內,再往前走,就將進入雲南省境。只要北渡金沙,紅軍就可以突破敵軍的重重包圍、扭轉被動局面了。就在這時,一場意想不到的災禍降臨到他的妻子賀子珍頭上。

1935年4月23日,紅軍總衛生部休養連來到盤縣一個普通的小山村。中午時分,天空響起了嗡嗡的飛機聲,警衛員吳吉清急忙讓賀子珍隱蔽,但她不顧個人安危,組織安排傷員隱蔽。就在這時,敵機投下了炸彈。賀子珍頭上、胸脯上、臂膀上,到處鮮血涔涔,倒在血泊中。經醫生檢查,發現她身上17處負傷。賀子珍蘇醒後,對大家說:「我負傷的事請你們暫時不要告訴主席。他在前線指揮作戰很忙,不要再分他的心。請你們把我寄放在附近老百姓家裡,將來革命勝利了再見面……」說完,又昏迷過去。

I. 長征的感人小故事

1.一九四五年秋天,紅軍進入了草地。由於三個小同志得了腸胃病的關系,所以指導員就讓炊事班長照顧他們。三個病號一天只走了二十里路,到了宿營地,班長就到處挖草根,和著青稞面給他們做飯。不到半個月,青稞面全吃光了。飢餓威脅著他們。雖然班長到處找野草、挖樹根,可光吃這些怎麼能吃飽呢?班長眼看著他們瘦了下去,整夜整夜的合不攏眼。

有一天,班長在河邊洗衣服,忽然看見了一條魚躍出水面,他急忙找出一根縫衣針,彎成了個鉤,讓三個同志吃上了新鮮的魚,喝上了魚湯。可有一位小同志注意到在他們吃魚的時候,班長從來不吃東西。後來,這位小同志發現班長在吃他們吃剩下的食物,眼淚就禁不住流了下來。眼看就要走出草地了,班長卻餓暈過去了,三個小同志急忙去釣魚,做湯,可班長還是為了他們而犧牲了。

2.在悲壯的二萬五千里長征中,活躍著一群特殊身影,她們中有中央領導同志的夫人、有女幹部,也有普通女兵。飢餓、疾病、血戰、死亡,沒有什麼能阻擋住她們前進的腳步,這一群可親可敬的巾幗英雄在彌漫的硝煙中一路穿行。

作者常敬竹說,1995年冬天,他同作家董保存穿行在北京城區的大街小巷,苦苦尋找當年參加過長征的女紅軍。那是一項十分艱苦的工作,耗費了他們大量的時間和精力,然而他們依舊樂此不疲,因為每一個采訪對象都給他們帶來巨大的驚喜,一種久違的精神在召喚著他們、激勵著他們、感動著他們。盡管,當年風華正茂、叱吒風雲的紅軍女戰士大多已經告別人世,而女紅軍留在漫漫征途上的那些美麗故事依然那樣盪氣回腸、動人心魄。

1935年4月初的一個晚上,女紅軍們剛拖著疲倦的身體趕到貴州盤縣附近的五里排,意想不到的情況出現了:一群敵機嗡嗡地叫著突然從山後飛過來,其中一架快速俯沖下來,一陣激烈的機槍子彈迎頭掃射,三枚投向休息營地。戰士們迅速趴在路坎下、田溝里、坡地上,高高低低的地勢把一些人遮蔽起來,但要命的是一些紅軍傷員躺在擔架上根本動不了。賀子珍本來是隱蔽在路邊一道土坎下的,但她不顧個人安危爬出去疏散擔架,這時,一枚投了下來,在她身邊頓時騰起一股煙塵……

敵機飛走了,槍聲、爆炸聲停止了,硝煙和塵土漸漸消散開去。賀子珍的身體里嵌滿了彈片,鮮血把軍衣浸染得殷紅。一場緊張的搶救開始了。警衛員騎馬去總衛生部請來李芝醫生,為賀子珍救治。李芝先為賀子珍打了一支止血針,然後做了全身檢查,發現在她的頭部、上身、四肢共有17塊大小不一、深淺不同的彈片,在沒有實施任何麻醉的情況下,手術開始了。賀子珍疼得渾身大汗淋漓,眼裡噙滿淚花,卻堅持一聲不吭。身體淺層的彈片終於被一塊塊取出,而深入體內的彈片卻難以取出,成為戰爭留給她的一份永久紀念。

3.「朱德挑糧上坳,糧食絕對可靠,大家齊心協力,粉碎敵人圍剿。」這是一首反映朱德同志在井岡山革命根據地,艱苦奮斗,與當地軍民同甘共苦的革命精神的歌謠。1928年秋天,國民黨反動派對井岡山革命根據地實行了殘酷的軍事「圍剿」和經濟封鎖,妄圖把井岡山根據地軍民困死、餓死。為了保衛井岡山革命根據地,粉碎敵人的陰謀,毛委員和朱德軍長向根據地的軍民發出了這樣的口號:自力更生,艱苦奮斗,堅持斗爭。

那時候,部隊吃糧,需要往返五六十里的山路到寧岡去挑,於是紅軍發動了一個挑糧運動。毛委員和朱軍長同戰士們一樣,腳上穿著草鞋,頭上戴著斗笠,翻山越嶺,親自參加挑糧。當時,朱德同志已經40多歲了。戰士們見他為革命日夜操勞,在百忙之中還和大家走山路過小河挑糧,生怕他累壞了身體,戰士們都勸說:「朱軍長,你那麼忙,就不要挑了。」朱德感謝同志們的關心,仍然堅持要挑糧。戰士們見勸說不起作用,就商量把他的扁擔藏起來,以為這樣朱德同志沒扁擔就挑不成糧了。

誰知朱德同志又用竹子削了一根扁擔,第二天又照樣和戰士們一起挑糧,戰士們見朱德同志又有了扁擔,晚上又把它藏起來,沒有想到,第三天他又照樣出現在挑糧的隊伍里,而且他在新削的扁擔上,特地刻上了「朱德記」三個字。朱德軍長笑著對戰士們說:「你們以後誰再『偷』我的扁擔,我可要批評。」朱德同志的一席話說得戰士們都笑了。今天,這條扁擔珍藏在革命歷史博物館內。從此,「朱德的扁擔」這個故事,就像長了翅膀,傳遍了整個井岡山,也傳遍了全中國,激發了全國人民爭取革命勝利的鬥志。

(9)關於長征的感人故事擴展閱讀

土地革命戰爭時期,中國工農紅軍主力撤離長江南北各蘇區,轉戰兩年,到達陝甘蘇區的戰略轉移行動。1934年10月,第五次反圍剿失敗後,中央主力紅軍為擺脫國民黨軍隊的包圍追擊,被迫實行戰略性轉移,退出中央根據地,進行長征。

長征是人類歷史上的偉大奇跡,中央紅軍共進行了380餘次戰斗,攻佔700多座縣城,紅軍犧牲了營以上幹部多達430餘人,平均年齡不到30歲,共擊潰國民黨軍數百個團,其間共經過14個省,翻越18座大山,跨過24條大河,走過荒草地,翻過雪山,行程約二萬五千里,紅一方面軍於1935年10月到達陝北,與陝北紅軍勝利會師。1936年10月,紅二、四方面軍到達甘肅會寧地區,同紅一方面軍會師。紅軍三大主力會師,標志著萬里長征的勝利結束。


參考資料:網路-長征


熱點內容
古代勵志的名言 發布:2021-03-16 21:50:46 瀏覽:209
形容兒孫繞膝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9:35 瀏覽:878
席慕蓉賞析印記 發布:2021-03-16 21:48:26 瀏覽:311
權力很大含有手的成語 發布:2021-03-16 21:48:22 瀏覽:584
能聽的兒童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8:15 瀏覽:285
關於足球的詩歌詞句 發布:2021-03-16 21:47:40 瀏覽:870
拖拉機的古詩 發布:2021-03-16 21:42:53 瀏覽:571
亮甜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2:00 瀏覽:831
廣東話生日快樂祝福語 發布:2021-03-16 21:38:55 瀏覽:409
噓的短句 發布:2021-03-16 21:38:07 瀏覽: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