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俞敏洪的故事
㈠ 俞敏洪的傳奇故事有什麼
雖然是有些荒誕的杜撰,但不經意間卻也道出一個實情:英語,在當今這個年代,無論是對於讀書的、工作的、做學問的,都至關重要。那個人人滿口「之乎者也」的「東方」已經成為過去時,取而代之的是很多人能說溜得讓外國人咂舌的英語,連菜市場的老太太都搭乘著奧運的熱潮會上幾句「Welcome to Beijing」的「新東方」。 笑話雖是調侃,但卻有著一種「新東方」的風格,不羈、尖銳、幽默、平實、真誠、智慧。這種風格我們是常見的,辛辣諷刺的作家或是針砭時弊的漫畫家大都有著這種令人忍俊不禁又發人深省的風格。他們的作品被包裝成一本本精美的圖書,成為開卷有益的最佳範本。但是這一次,書的作者換了一個人,他既非作家也非畫家,卻賦予了書本一樣的風格。而當書的封面換上他那張朴實的面孔時,就成為了完美組合——書如其人,其人如書。 俞敏洪其貌不揚,在創辦新東方之前,他的人生是那麼平凡,甚至乏善可陳。只是各種場合的角落裡被人遺忘的那一個。 俞敏洪魅力驚人,如今,無論是中國最普通大學的一隅,還是名震全球的普林斯頓大學令人神往的圖書館里,只要是黑發黑眼的莘莘學子,沒有人不知道俞敏洪的名字。甚至有人說,沒有上過新東方,沒聽過俞敏洪的演講,大學生活就是不完整的。 俞敏洪的魅力源自何處?自然不是他的偶像氣質,因為就他的外表看來,實在沒有暢銷書的精美包裝。他的平實,像是32開的學術書,淹沒於濟濟人海中。 他的魅力源自他的平民氣息。在新東方,他是最沒有架子的一個人。同事們可以亂批他,作為調節課堂氣氛屢試不爽的良方;在學生眼裡,他像一個鄰居的叔叔,親切而體貼關懷。因此,對他最好的稱呼是「老俞」——就像每天早上在巷子口會遇見的那個熟人一樣。而這份平實,在一個浮躁的社會卻成為了彌足珍貴的品質,就像是陳年粗糙的手抄本,卻成為了好書之人爭相收藏的寶貝。 男人就是一本書前言 從草根到精英的完美奮斗歷程俞敏洪傳奇關於男人,有很多比喻,如酒,如茶……還有一種,如書。男人就是一本書,有的是外表華麗、內容時尚的暢銷書;有的是不求包裝,以內容厚重取勝的經典名著;有的是難登大雅之堂卻非常實用的生活網路;有的是陽春白雪卻晦澀難懂的學術著作……每個男人,都可以在圖書館的陳列架上找到自己的屬類。而俞敏洪這樣的男人,定是藏於庫本館中的那一類。 庫本館中的藏品,可能是出身名貴,可能是年代久遠,可能是限量發行,可能是由名家簽名所贈。如果以上都不是,那麼還有一種可能,是因為其歷經風霜。俞敏洪的入館原因,就屬於後者。 確實,俞敏洪就像是一本歷經風霜的手抄本。初時,本沒有傳世的目標,也並無特殊之處,只是在一場場浩劫中,依靠九分堅忍和一分幸運堅持了下來。在堅持的過程中,漸漸發現了目標,而價值也不經意間隨著歲月的流逝增加。十幾年、幾十年的時間過去,這最初的手抄本卻一不小心成為了大浪淘沙後留下的金子,身價倍增。 當2006年新東方在紐交所成功上市時,手抄本的傳奇故事達到了頂峰。最令人激動的,並不是新東方是中國第一家在紐約證交所上市的民辦教育培訓機構,也不是俞敏洪頓時擁有了上億美元的身家,而在於那敲響的股市鍾聲見證了一個從草根到精英的完美奮斗歷程。 作為一部電視劇,也作為一本書,《奮斗》很「火」。但在80後和60、70後眼裡,是不同的「火」。在80後這里,「火」是「火暴」,屢創新高的收視和銷量榜上的赫赫戰績足以說明艷麗的青春有多吸引人。但在60、70後那裡,「火」卻是「窩火」,「奮斗」是真正需要「奮發」、「戰斗」的,比起《奮斗》中的光鮮亮麗,他們所經歷的那些灰頭土臉才更能道出什麼是「奮斗」的過程、「奮斗」的精神。可是,他們的故事卻缺少人來講述,被80後這些在他們眼中「乳臭未乾」的「小毛孩」用這樣一種他們看來「輕浮」的方式搶佔了「奮斗」這個本應更有力量的關鍵詞。 或許,俞敏洪這本手抄本可以填補這個空缺。他的「奮斗」,滿足灰頭土臉的時代特徵,卻並不沉重;他的「奮斗」,滿足幽默詼諧的時尚口味,卻並不輕佻。「寓教於樂」,是新東方引以為傲的教學方式,也似乎是俞敏洪傳奇最合適的講述方式。當用一本那個年代最常見的手抄本講述一個年代的人最具代表性的「奮斗」故事時,一本書的內容就高於了它的形式,而這正是大家孜孜不倦追求的東西。 俞敏洪是一個最普通的人,卻創造出了最不普通的事業,一手締造了中國外語培訓的航母——新東方,親自演繹了一段傳奇。作為一個成功的創業者,他樂於把經驗與眾人分享。在《贏在中國》中,他有很多經典點評,最動人的莫過於「大樹小草說」:「人的生活方式有兩種,第一種方式是像草一樣活著:你盡管活著,每年還在成長,但是你畢竟是一棵草。你吸收雨露陽光,但是長不大,人們可以踩過你,但是人們不會因為你的痛苦,而讓他產生痛苦;人們不會因為你被踩了,而來憐憫你,因為人們本身就沒有看到你,所以,我們每一個人都應該像樹一樣成長。即使我們現在什麼都不是,但是只要你有樹的種子,即使你被踩到泥土中間,你依然能夠吸收泥土的養分。你也許兩年三年長不大,但是十年八年二十年你一定能長成參天大樹。當你長成參天大樹以後,在遙遠的地方,人們就能看到你,走近你,你能給人一片綠色、一片陰涼,你能幫助別人。即使人們離開你以後,回頭一看,你依然是地平線上一道美麗的風景線。樹,活著是美麗的風景,死了依然是棟梁之才。活著死了都有用。」
㈡ 俞敏洪上大學的勵志事例
1962年10月15日,俞敏洪出生在江蘇省江陰市的一個小村莊,父親是一個木匠。高中時候的俞敏洪學習成績並不好。1978年,他參加了人生的第一次高考卻失敗而歸,英語才得了33分。第二年又考了一次,英語得了55分,依然是名落孫山。高考失利的俞敏洪無奈回到農村喂豬種地。農村平靜的生活像一潭死水,沒過多久,他就受不了了。當時,離開農村到城市生活就是他的夢想,而高考在當時是離開農村的唯一出路。盡管生活條件比較艱苦,俞敏洪仍在微弱的煤油燈下堅持學習。
1979年,縣里辦了一個外語補習班,俞敏洪擠了進去,這是他第一次系統地學習外語。住在30人一間的大房子里,俞敏洪的感覺好似進了天堂:到了第二年春節,俞敏洪在班裡的成績已經進入前幾名。功夫不負有心人,1980年,俞敏洪參加了第三次高考,一舉考進了國家重點學府北京大學西語系。
憑借著扎實的外語功底留校任教
在北大,俞敏洪是全班唯一的農村生。因為當時家裡很窮,俞敏洪穿的衣服幾乎都打著大補丁。
當時他的體育老師從來不叫我的名字,一直都是:「哎,『大補丁』,出來做個動作!」因為來自農村,俞敏洪的普通話也不好,蹩腳的發音經常遭到同學們的嘲笑。他之前學的典型的「啞巴英語」讓他從A班調到較差的C班。
這一系列的不適應沒有把俞敏洪嚇倒。他慢慢調整好自己的心態。「我們那時候攀比的是誰讀的書多,誰在同學面前發表的觀點受重視」,俞敏洪回憶說。普通話不好,他就跟著收音機里的播音員學說話;英語不好,他就天天坐在未名湖畔背單詞。漸漸地,他的英文水平大幅度提高。
然而,好景不長。大三時,俞敏洪患上了肺結核,無奈之下,他只好休學一年。當他再次返回學校時,人也變得更加瘦削,對未來一片迷茫。幸好,憑借著扎實的外語功底,畢業時,俞敏洪留在了北大,成為一名英語教師。
㈢ 俞敏洪事例
高考
1978年,俞敏洪參加高考落榜,英語成績只有33分。俞敏洪的母親不甘心,在獲悉當地一所初中缺乏英語教師之後,硬是找上門去讓俞敏洪擔任了初中的英語代課教師,用意是既能獲得一些收入,還可以復習備考。
1979年,第二次參加高考再次落榜,這次英語考了55分。兩次落榜之後,俞敏洪決定放棄。但是俞敏洪的母親聽說縣政府正在辦一個高考補習班,四處找關系讓俞敏洪上這個補習班。俞敏洪本來的目標是考取江蘇當地師范學院的專科,但是高考補習期間成績直線上升,所以報了北京大學。
創業
1993年11月,俞敏洪選擇棄教從商,創建了新東方學校,在34個城市建立了英語學校和其它學習中心。俞敏洪之所以創辦新東方,是由於他沒能獲得美國大學的獎學金。為了籌到足夠的錢讓自己去美國留學,俞敏洪干起了業余語言家教,同時還在北京大學教授英語。最終,他放棄了這種兩班倒的工作方式,俞敏洪意識到,要花5年多才能籌到去美國的學費。
創立新東方學校最終使俞敏洪得以成行美國,他目的地是紐約證交所,而不是一所大學,2006年,新東方在紐約證交所正式掛牌上市,經過配售後,俞敏洪現持有新東方25%的股權,同時通過其它員工和同事持有的股份保留著投票控制權。
㈣ 求俞敏洪本人事跡.
俞敏洪是誰
中國最富有的教師。新東方教育科技集團董事長兼總裁。
1993年俞敏洪創辦了北京市新東方學校,擔任校長。從最初的幾十個學生開始,截止到2000年,新東方學校已經占據了北京約80%,全國50%的出國培訓市場。
2000年,新東方與聯想合作,由聯想注資5000萬,新東方出品牌資源各佔50%股份成立了聯東偉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專門從事新東方遠程教學。這是新東方與外界第一次的正規合作,新東方的教育理念與教育精神通過現代化科技以更快地速度滲透進社會。2003年成立新東方教育科技集團。2006年9月7日,新東方在紐約證券交易所成功上市,開創了中國民辦教育發展的新模式,俞敏洪身價暴漲成為中國最富有的教師。
人物語錄:
當你是地平線上一棵草的時候,不要指望別人會在遠處看到你,即使他們從你身邊走過甚至從你身上踩過,也沒有辦法,因為你只是一棵草;而如果你變成了一棵樹,即使在很遠的地方,別人也會看到你,並且欣賞你,因為你是一棵樹!
只有兩種人的成功是必然的。第一種是經過生活嚴峻的考驗,經過成功與失敗的反復交替,最後終於成大器。另一種沒有經過生活的大起大落,但在技術方面達到了頂尖的地步。比如學化學的人最後成為世界著名的化學家,這也是成功。
只有知道如何停止的人才知道如何加快速度。
從自卑中間走向自信的人是真正的自信,從一開始就盲目自信的人其實沒有自信。
北大情結:北大踹了我一腳
大學5年沒有一個女孩子愛上自己
俞敏洪不止一次提到北大,這個令他百感交集的傷心地。
現在的北大依然冰清如初,在他的夢痕里無法剝落。樹影婆娑的北大校道,愛情、學業、事業在激情地向前奔流,卻似乎全與他無關。
「我是全班惟一從農村來的學生,開始不會講普通話,結果從A班調到較差的C班。進大學以前沒有讀過真正的書,大三的一場肺結核使我休學一年,結果練就了現在這副瘦削的土魔鬼身材。」俞敏洪一打開話匣便不勝唏噓。
在多數人眼裡,俞敏洪屬於沉默寡言被別人冷落的後進生,別人津津樂道的愛情對他來說卻完全真空。「北大5年,沒有一個女孩子愛我。」他說。因此,孤獨、耐心、堅韌……所有磨練人的品性他都一一具備了。他說對愛情的飢渴使他「見到任何一個女孩都想撲上去」。顯然是誇張之說,但依然貼切地描述了他那時的心境。
俞敏洪回憶,他的第一次愛情邂逅是在1986年3月26日晚上9點,那時他的身份是北大一名英語教師。這第一份忠貞的愛情在歷經波折後一直延續至今天。采訪當中,他說他剛剛收到老婆的簡訊,並一五一十地念出來:「老公,我好想你啊。」說這句話的神情竟然比他之前那句「去年已經有80萬學生」還要振奮。
由於在外做培訓惹怒了學校,當時北大給了他個處分。他覺得呆下去沒有意思,只好選擇了離開。那時是在1991年底,他即將邁向而立之年,走出北大成了人生的分水嶺。
「北大踹了我一腳。當時我充滿了怨恨,現在充滿了感激。」俞敏洪說,「如果一直混下去,現在可能是北大英語系的一個副教授。」
這些幸運和不幸,都在北大降臨於他。他註定是大器晚成的人:高考三年,遲到的愛情,病魘的耽誤,拖沓三年半出國未果,還有學校的不公處分。北大成了一切的酸甜苦辣的吞吐地。
「我是惟一他們不會想到我會搞出這個學校的人。」俞敏洪坦然地說,「任何一個人辦了新東方都情有可原,但我就不能原諒。因為我在同學眼裡是最沒出息的人。真是這樣,你可以去問他們。所以我用事實告訴那些在國外的大學同學,我的成功給他們帶來了信心,結果他們就回來了。」現在他自詡他像「一隻土鱉帶著一群海龜在奮斗。」
俞敏洪的高三補習班同學、現在北京新東方校長周成剛調侃地說,「苦苦奮鬥了20幾年,想不到竟要受他制裁!」
北大這個令他愛恨交加的地方成就了他和他的新東方。俞敏洪表示他仔細思考過自己的一輩子,沒有像別的同學盯著名次和榮譽,他的眼光跳過了這個境界。
俞敏洪成功的秘訣
小時候我父親做的一件事情到今天還讓我記憶猶新。父親是個木工,常幫別人建房子,每次建完房子,他都會把別人廢棄不要的碎磚亂瓦撿回來,或一塊二塊,或三塊五塊。有時候在路上走,看見路邊有磚頭或石塊,他也會撿起來放在籃子里帶回家。久而久之,我家院子里多出了一個亂七八糟的磚頭碎瓦堆。我搞不清這一堆東西的用處,只覺得本來就小的院子被父親弄得沒有了迴旋的餘地。直到有一天,我父親在院子一角的小空地上開始左右測量,開溝挖槽,和泥砌牆,用那堆亂磚左拼右湊,一間四四方方的小房子居然拔地而起,干凈漂亮地和院子形成了一個和諧的整體。父親把本來養在露天到處亂跑的豬和羊趕進小房子,再把院子打掃干凈,我家就有了全村人都羨慕的院子和豬舍。
當時我只是覺得父親很了不起,一個人就蓋了一間房子,然後就繼續和其他小朋友一起,貧困但不失快樂地過我的農村生活。等到長大以後,才逐漸發現父親做的這件事給我帶來的深刻影響。從一塊磚頭到一堆磚頭,最後變成一間小房子,我父親向我闡釋了做成一件事情的全部奧秘。一塊磚沒有什麼用,一堆磚也沒有什麼用,如果你心中沒有一個造房子的夢想,擁有天下所有的磚頭也是一堆廢物;但如果只有造房子的夢想,而沒有磚頭,夢想也沒法實現。當時我家窮得幾乎連吃飯都成問題,自然沒有錢去買磚,但我父親沒有放棄,日復一日撿磚頭碎瓦,終於有一天有了足夠的磚頭來造心中的房子。
後來的日子裡,這件事情凝聚成的精神一直在激勵著我,也成了我做事的指導思想。在我做事的時候,我一般都會問自己兩個問題:
一是做這件事情的目標是什麼,因為盲目做事情就像撿了一堆磚頭而不知道干什麼一樣,會浪費自己的生命。
第二個問題是需要多少努力才能夠把這件事情做成,也就是需要撿多少磚頭才能把房子造好。之後就要有足夠的耐心,因為磚頭不是一天就能撿夠的。
我生命中的三件事證明了這一思路的好處。
第一件是我的高考,目標明確:要上大學,第一第二年我都沒考上,我的磚頭沒有撿夠,第三年我繼續拚命撿磚頭,終於進了北大;
第二件是我背單詞,目標明確:成為中國最好的英語詞彙老師之一,於是我開始一個一個單詞背,在背過的單詞不斷遺忘的痛苦中,我父親撿磚頭的形象總能浮現在我眼前,最後我終於背下了兩三萬個單詞,成了一名不錯的詞彙老師;
第三件事是我做新東方,目標明確:要做成中國最好的英語培訓機構之一,然後我就開始給學生上課,平均每天給學生上六到十個小時的課,很多老師倒下了或放棄了,我沒有放棄,十幾年如一日。每上一次課我就感覺多撿了一塊磚頭,夢想著把新東方這棟房子建起來。到今天為止我還在努力著,並已經看到了新東方這座房子能夠建好的希望。
好的,積極的人生觀和價值觀是一切生活的基石,它會影響人的一生,當你面對任何問題或是困難時,你都會義無反顧,直到成功的那一天。
成長篇
俞敏洪的人生,歷經了兩大成功和兩大失敗。他的成功首先在於其中國留學教父之尊,其次在於他教英語教出40億身家。但這些成功若建立在高考連考3年方中和赴美留學3次遭拒的基礎上,故事便有了戲劇性。
三年高考
在中國企業家中,俞敏洪對阿里巴巴的馬雲印象很深:兩人都是高考連考三年才中,這讓俞敏洪有惺惺相惜的感覺。
故事追溯到30年前,俞敏洪還沒有想到自己日後將會成為一代「教父」,當時他的理想只是考上家鄉的江陰師范學院,可以不用喂豬種地。但1978年,第一次參加高考就讓他體會到,人生時常充滿絕望:英語33分;次年再考,英語55分,俞敏洪依然名落孫山。
俞敏洪不知道馬雲堅持到第三年有什麼理由,反正他堅持到第三年的理由是不能吃虧,得堅持到對自己有一個交待,這是俞敏洪第一次在絕望中尋找到的希望。1980年,俞敏洪第三次高考,終於給了自己一個交待,考上了北京大學英語系。
北大崢嶸
上了北京大學,俞敏洪班上出身農村的孩子只有3個。當時相貌和英語都不驚人的他在北大痛苦掙扎了5年,多出來的一年「奉獻」給了肺結核。在養病的日子裡,俞敏洪身心放鬆地讀了600本名著,他說,這是他在北大除學英語外的最大收獲。
1985年,俞敏洪畢業時,正值北大公共英語迅速發展,英語教師人才奇缺。喜歡北大寧靜生活的俞敏洪斗膽「混進」青年教師隊伍,一個禮拜授課8節,就此拉開了他教育生涯的帷幕。
最開始的時候,北大分給他一間8平方米的地下室,「憤青」俞敏洪讀著馬爾克斯的《百年孤獨》,樂在其中。整個樓房的下水管剛好從他房間通過,24小時的嘩嘩水聲傳進耳朵,俞敏洪把它聽成美麗的瀑布,不去想像裡面的內容。後來北大把他從「地下工作者」轉崗到地上,騰給他一間北大16樓的宿舍。地面的陽光讓俞敏洪感激得熱淚盈眶,決定把一輩子獻給北大。
當俞敏洪為房子而折腰時,他的同學和周圍朋友卻嗅到了國門敞開後美元的味道,並努力向著味道的方向進軍。「過了一段時間,我發現周圍朋友們都失蹤了,最後接到他們從海外發來的明信片,才知道他們已經登陸北美大陸。」
愛情時光
每一個成功男人背後都有一個偉大的女人。這句話的另一個意思是:男人要成功,背後先要有一個女人。俞敏洪是這個反推的實踐者和成功者。
俞夫人當年屬於「系花級」的北大校友,俞敏洪漫步校園時邂逅並一見鍾情,便死纏爛打,600本名著轉化為情詩,如滔滔江水不絕,終於把夫人搞定。
俞夫人出身軍人家庭,俞敏洪的岳父起初對他不太看好。老人家戎馬倥傯一生,習慣孔武有力之人。倒是丈母娘看女婿架著眼鏡文質彬彬比較順眼,平時愛護有加。結婚以前,俞敏洪每次去岳父母家,夫人先要面授機宜,去後掃地擦桌、燒火做飯自覺努力不輟,以博取感情分。
岳父最終認同俞敏洪,來自一件小事。岳父母家冬天沒有暖氣,入冬時要儲藏很多蜂窩煤球,因此要在房子後面搭一個煤池子。俞敏洪一個人認認真真、不聲不響把煤池子砌好,再把煤球整整齊齊碼在裡面,自己則一身漆黑。岳父自此覺得俞敏洪不怕臟苦、能屈能伸,是個干大事的人,從此再不許他做家務活,一到家就讓俞敏洪進房間讀書。
岳父把俞敏洪砌的煤池子保留了多年,逢人就說:「這煤池子是我四姑爺砌的。他就是新東方學校的校長。」今天俞敏洪在新東方新學員典禮上,時常講起這些如煙往事里的愛與感恩。
留學失敗
俞敏洪的愛情之花陽光燦爛時,越來越多的同學卻成功登陸北美。對俞敏洪本人而言,出國的誘惑很長一段時間不敵《三國演義》。可是,他此時已是個已婚男人。而且,俞敏洪不想出國,俞夫人想。
「一個女人結婚以後最大的能力是自己不再進步,卻能把一個男人弄得很進步或很失敗。」多年以後他如此總結。
1988年起,俞敏洪由「醉里挑燈看三國」,轉為夜戰TOEFL、GRE,並終於考過了TOEFL和GRE。雖然分數不算很高,但畢竟撬開了出國的一條門縫。
俞敏洪起初以為,自己至少能申請到一兩個學校的全額獎學金。「但美國教授一個個鷹眼犀利,一下子就看出來我是個濫竽充數的草包,連太平洋一個小小島嶼上的夏威夷大學,都對我不屑一顧。」俞敏洪自嘲。
終於,有幾所美國大學發來錄取通知書,但沒有獎學金。美國大學的學費一年最低也要兩萬美元左右,當年相當於人民幣12萬。俞敏洪在北大的月工資是180元。從理論上講,在美國讀書的4年學費,是俞敏洪222年的工資。
掙扎3年,千金散盡,俞敏洪出國留學的夢想又一次在絕望中破滅。
辭職下海
卡爾·馬克思有一句著名論斷:「歷史第一次重復是悲劇,第二次則是鬧劇。」俞敏洪三次夢斷留學路,被迫另謀生路。
此時,中國出國大潮正波瀾壯闊,「百萬雄師過大洋」。潮流浩浩盪盪之下,北京街頭各種TOEFL、GRE培訓班如雨後春筍出現,北大校里校外也不例外。
校內培訓班被老一輩教師把持,不願和前輩搶飯碗的俞敏洪只能校外覓食。結果由於影響到了校內培訓班招生,莫須有地被北大記了一個行政記過處分。青年知識分子臉皮嫩,俞敏洪一橫心,從北大辭了職。
離開北大的俞敏洪,也經歷了所有創業者必須經歷的「先寄人籬下,再自立門戶」的程序。不同的是,居無定所的動盪生活逆轉了俞敏洪的家庭地位,「妻管嚴」變成「夫唱婦隨」。為備課,俞敏洪背破兩本朗文現代英漢雙解詞典,俞夫人則體貼有加,燈下幫忙抄寫備課手稿,這便有了俞敏洪成名作《GRE詞彙精選》———GRE江湖寶典。
1993年,俞敏洪創辦新東方學校。寒冬夜晚,俞敏洪拎著糨糊桶靜待夜黑風高時尋覓電線桿張貼廣告。白天俞夫人正襟危坐等在電話旁,接待學生報名。
多年以後,新東方創業元老徐小平評論:「俞敏洪左右開弓的糨糊刷,在中國留學生運動史上,刷下最激動人心的一頁華章。」
永不言敗
多年以後,新東方已經上市了,俞敏洪也成為留學「教父」,成為中國富豪榜的風雲人物。但俞敏洪的形象,在新東方同事和學員的眼中依然如故。
「全世界誰最土?老俞———穿個背後印著『在絕望中尋找希望,人生終將輝煌』的新東方T恤去打高爾夫」;「不會用信用卡,提著一麻袋錢去度假」;「老俞最喜歡什麼?電線桿!老俞喜歡中關村每一根電線桿」。
俞敏洪自己說:「人分兩種,一種人有往事,另一種人沒有往事。」今天進入新東方的學員,在學習英語的同時,也在學習和傳播俞敏洪的往事,傳播其他新東方老師和學哥、學姐的往事,這些往事或平淡實在、或跌宕起伏、或感人至深,但所有往事都是關於真實與奮斗的故事,關於人生絕望與希望的故事,也是關於人生不言敗、不放棄的故事。
「我真心希望大家能從這些故事中,讀出一點人生的痛苦、一點掙扎、一點不屈、一點頑強、一點輝煌;我也真心希望,大家能從痛苦中讀出快樂,從絕望中讀出希望,從黑暗中讀出光明,從迷霧中讀出方向。」俞敏洪如此解釋新東方的校訓:在絕望中尋找希望,人生終將輝煌!俞敏洪認為這是新東方的精神力量所在。
正是這種精神,改變了俞敏洪自己的命運。
㈤ 關於俞敏洪,有哪些鮮為人知的故事
踢球的裝備要回收。由於山上生活單調,俞老師等同意我們組隊和附近的中學踢一場友誼賽。球鞋等裝備由新東方出。踢完球後,我們以為這些臭鞋汗球衣可以歸自己了,沒想到俞老師要求全部收回。據說是俞老師的母親親自幫我們刷鞋。晾乾後再給下一輪學員。雞湯故事太投入,經常忘了學生的問題。最後大家都忘了俞老師還有問題沒有回答。
㈥ 關於俞敏洪自信的故事
新東方這么多年來迎來又送走了很多人。從當年破舊的中關村二小到今天明亮的新東方教學樓,很多學員畢業了,很多「明星老師」離開了,甚至連徐小平、王強這樣的核心人物也漸漸淡出了新東方的管理團隊。那些被俞敏洪稱作「新東方精神」的東西卻始終都在。 「從絕望中尋找希望,人生終將輝煌!」 俞敏洪曾對著講台下成千上萬的學子振臂高呼。不知道它的創意是否來自馬丁·路德·金《我有一個夢想》中的名句,「我們從絕望的大山上砍下一塊希望的石頭」。 這是新東方口號式的校訓,也是一道「心靈雞湯」。它是徐小平編撰、幾乎每個新東方學員人手一本的《新東方精神》一書的主題。 俞敏洪說:「新東方精神就是這么一小塊磚頭,使得每一個學生,在他奮斗最艱難的時候,最疲憊的時候,我們給他墊上一塊磚頭,他不至於在一跳的時候掉到溝里去。我們就是這塊磚頭,這塊墊腳石,讓他們可以順利地跨過這個溝坎。」群星閃耀時:「牛人」與夢想家 不知道今天的俞敏洪會不會偶爾也感覺孤獨。他從前常感到孤獨,游說創業夥伴入伙前是一個人的孤獨。各路英豪被他盡收麾下後,擺不平各方的利益紛爭,在「人權」和「財權」中掙扎,是一種深陷窘境中更為深刻的孤獨。 在新東方與ETS為了知識產權到華盛頓打官司的時候;在「三駕馬車」中的兩駕元老「馬車」徐小平、王強遞交給他辭呈的時候;在新東方遭遇「非典」的經濟危機的時候;在他稱兄道弟的創業夥伴、明星教師一一離開新東方、另謀新生的時候;在計劃引入普華永道、完成新東方美國上市的資本運作而碰到種種麻煩的時候,俞敏洪說:「兩點之間最短的距離並不一定是直線。特別是在人與人的關系以及做事情的過程中,我們很難直截了當就把事情做好。我們有時需要等待,有時需要合作,有時需要技巧。」 曾經很長一段時間,俞敏洪家中原本熱熱鬧鬧、海闊天空的兄弟們的聚會不見了。那些往日出出進進、來來往往的新東方的「明星教師」、俞敏洪一手締造的全中國講課最值錢的「百萬富翁」、徐小平、王強、包凡一這伙創業核心團隊中的「北大人」都不來做客了。一班聚義的兄弟發財了,可以「共苦」,卻難以「同甘」,一群充滿了理想主義色彩的「藝術家」們與一個成熟的管理團隊之間的距離似乎很遙遠。 俞敏洪用手輕撫著家中空盪盪的椅子,無限傷感地嘆息:「這里落滿了灰塵,已經很長時間沒人來坐了。」徐小平理解這般情景:「友情永遠戰勝不了利益。」 2001年8月28日晚上,王強——這位北大才子,曾經在講台上用渾厚的男中音、淵博的學識征服無數學子的新東方的風雲人物,要辭去新東方董事會董事的職務,轉讓所持有的新東方股權,離開他5年前為之放棄一切從美國歸來的地方。「頂著跟個體戶合作的壓力,在中關村二小9平米的房間里,就是想證明我是對的。」王強艱難地表達他的不滿,「我不願意為一個家族犧牲。老俞不能超越他老媽,這是我離開的重要原因。」「為了給老俞敲響真正的警鍾,我也要走……」王強痛哭失聲,他希望俞敏洪成為柳傳志(柳傳志新聞,柳傳志說吧),成為一名真正的企業家,他奉勸俞敏洪,「立刻燒掉《三國演義》,寧願讀《水滸》,至少可以成為宋江」。在2000年-2004年,新東方歷史上最黑暗的歲月中,俞敏洪曾不止一次面對類似的困局。徐小平向俞敏洪遞交辭職書;曾經住在俞敏洪上鋪的兄弟包凡一要求退股、提出辭職;兩大支柱胡敏、江博相繼要出走。 訪問者:你怎麼平衡與創業夥伴的友誼與利益的問題? 俞敏洪:新東方的老一代人,我和我那些同學們,都是以講文學、哲學態度來搞新東方。而新東方現在新一代的管理階層,有商業意識的人相當多。 一個人領導一群人時,要維護大局的穩定,應該把每一個人放到恰當的位置上。有的時候在某種意義上,對個體來說會有不公平的措施。在一個集體中間是很正常的事情,但對個體就不是,像我覺得北大對我的處分我不可接受是一樣的。可是從北大整體來說,這是它的規則。否則的話,你這么一個老師都管不住,被全體北大老師知道了,還怎麼樣去管理別的老師呢?一個人一進新東方,融入了以後就明顯體現出新東方的特質來,變得跟我們一樣特別重義氣,也知道很規矩。大家在氛圍上比較平等,民主的、隨意的氛圍就會出現。好了,現在大家也都知道,規矩在什麼地方,規矩絕對不能破壞。 新東方的老師張亞哲曾說:「俞敏洪的最大特點是不露鋒芒。」俞敏洪是天秤座。星座書上是如此描述天秤座性格的特質:「天秤座的人外形優雅,親切善良,朋友緣極好,喜歡聽別人傾訴,溝通能力強。猶豫不決是天秤座的最大毛病。他們事事要求平衡,不喜歡做決定,與別人維持深入關系是他的人生目標,所以他們最容易感到寂寞。」與俞敏洪交鋒的都是知識分子,他們生活在強大的自我之中,他們為了新東方貢獻出無與倫比的智慧,同時也希望能保全自己的獨立和個性。「嚴格來講,新東方都不能算一個企業,盡管我們在用企業管理的模式來管理新東方。它是一個教育機構,所以必然帶有很多教育的特徵。進行教育這樣的事情,跟做企業家在很多方面是不同的。」俞敏洪說。「比如說,企業下端面對的是產品,上端面對的是客戶,我們的上端、下端全是人。我們的產品就是我們的客戶。我給大家培訓,變成另外一種人。所以難度上比較大,確實比較大。一年管著100多萬學生,管著四五千個老師。」那時在新東方,俞敏洪動不動就會挨一頓「集體批判」。所有症結最終指向的其實是新東方在公司化的進程中,友誼與利益始終糾纏不清。如果不能完滿地解決王強、徐小平的問題,制定出合理的企業組織結構、理順人事關系,新東方的土崩瓦解就迫在眉睫。逼到最後一步,必須作出選擇,俞敏洪終於出手了。殺伐決斷,小股東們臨陣「背叛」,徐小平出局。俞敏洪承認自己心軟,但他並不軟弱,天秤座在反復衡量之後作出了人生中異常艱難的選擇。「這個過程很痛苦。從原來梁山聚義的做事方式,變成按部就班、層次分明的做事模式;從原本激情狂熱的做事風格,變成冷靜而有判斷力的做事規則。這種改變,需要把自己個性中的一些東西丟掉。」訪問者:在很多新東方人身上都有強烈的藝術氣質和北大學人的情結,你怎麼看這些特質對新東方事業發展的利與弊?俞敏洪:王強、徐小平他們對音樂、文學、藝術這些比對做新東方感興趣多了。我是在某種意義上知道做新東方的重要性,它超過了我對別的感興趣的東西。如果我現在按照我感興趣的東西做的話,那新東方就垮掉了。在新東方具體操作的時候,我是比較冷靜地來做一些操作上的事情,所以新東方才得以留存。如果純粹是考慮理想主義,一味地追求跟現實脫離的、但是非常純粹的東西,新東方也干不下去。從本質上來說呢,我們都算是帶著理想主義色彩的人。徐小平的出國留學咨詢、王強的「美式思維口語教學法」、包凡一、何慶權從加拿大帶回超凡的英語寫作、「雅思王」胡敏編撰出中國第一套雅思教材、杜子華獨創的「電影口語教學法」、江博的「激情新概念英語」,新東方是一片群星閃耀的星空。留學耶魯的錢永強回來了,上海外國語大學國際新聞系的張亞哲來了,安徽教育學院的江博來了,北大德語系的楊繼來了,山東師范大學生物系的宋昊來了,連高中生羅永浩也站在了新東方的講台上。俞敏洪對新東方的老師很大方,多年前一節課他們就可以拿到上千塊的工資,一大把二十幾歲的百萬富翁。留下來講課賺錢的唯一標準是學生認可。北京大學英語系、正規科班出身的何其鋼就曾被學生毫不留情地從講台上攆下去。宋昊從GRE詞彙開始,一炮而紅。學生痴迷的是他的獨特詞彙,他把一群人叫做「一捆人」,找不著北是「找不到姥姥家」,某人了不起是「牛人」、「牛蛙」。「我來新東方的首要收獲是,突然之間它讓我過了一段平靜而充實的生活。上完課後,我就可能做我自己想做的事,我可以去什剎海喝茶,看看北海,思考自己喜歡的命題。這是新東方給我的以及其他真正的自由知識分子不能得到的生活。」張亞哲說。訪問者:新東方的前著名老師羅永浩在博客上寫過:「我當初剛來新東方的時候,新東方在社會上成功地製造了一個一群理想主義者創業的美好形象,我來的時候對新東方有很多很好的嚮往、期待這樣的東西。來了之後慢慢發現這其實就是一個100%的純商業機構。」你怎麼看待從新東方走出去的那些老師?俞敏洪:羅永浩是有理想主義色彩的人,包括他從新東方出去以後做的事情。現在他也發現方向不行了,所以也在回歸,回歸現實。他自己也在申請辦一個學校。所以,我覺得人總要有這么一個過程吧。我覺得像羅永浩來到新東方,待在新東方,從新東方走出去,自己開始去做自己的事業,是典型的一個人的成長過程。成長過程中間,人的進步一個就是能力的進步,另一個是心態的進步。如果沒有這兩個進步的話,那等於沒有進步。我覺得每個人都會經歷這種過程。很多離開新東方的老師到現在還跟我關系特別好,他們一直都把我當老師看。但是有很多老師在新東方待了這么多年,對社會依然是非常的隔閡,不理解。為什麼?因為這個地方相對來說是與真正的現實社會有所隔絕的狀態。他們在新東方領的工資也夠他們生活的,所以他們沒有必要跟社會上亂七八糟的人打交道。我覺得說一句話比較有代表性,就是希望新東方是一座山,希望每一個在新東方的人都有登高遠望的機會。他們做了什麼其實無關緊要。徐小平屬於比較張揚的,包凡一屬於比較散漫的,自由主義思想很嚴重,但是對很多事情的看法很獨到。羅永浩跟這幾個人完全不是同一個時代的人,他很有個性,很自信,願意隨時表達自己對這個社會的看法。我都挺欣賞他們。在今年的一個電視節目中,牛根生讓俞敏洪和馬雲從在《西遊記》中的唐僧四師徒中挑出最適合創業的兩個人。俞敏洪選沙僧和孫悟空,馬雲選擇了沙僧和豬八戒。馬雲解釋:「最適合做領袖的當然是唐僧,但創業是孤獨寂寞的,要不斷溫暖自己,用左手溫暖右手,還要一路幽默,給自己和團隊打氣,因此我很希望在創業過程中有豬八戒這樣的伴侶。」俞敏洪則說:「豬八戒更適合做一個成員,他是很輕松,但也不堅定,需要領袖帶著才能往前走。 豬八戒既然沒信念,哪好就會去哪,哪有好吃的就往哪去,很容易在創業過程中發生偏移。但孫悟空就不會,他有信念,知道取經就是使命,不管受到多少委屈都要堅持下去。也有忠誠,不管唐僧怎麼折磨他都會幫助他一路走下去。還有頭腦,在許多艱難中會不斷想辦法解決。有眼光,能看到別人看不到的機會和磨難。」俞敏洪堅持選孫悟空,一直沒有取代唐僧的猴子讓俞敏洪感覺無比安全。
㈦ 關於俞敏洪持之以恆的事例
來自俞敏洪的自述,根據這個縮短一些可以用到作文中,人稱改為第三人稱。
剛開始創業時,招生面臨很多困難。當時我就想必須讓學生們知道「東方大學的外語培訓部」是我辦的,但是那個時候並沒有新東方現在的聲譽,怎麼才能讓更多的學生接受我,認可我的培訓班呢?如果學生們能來聽我的課,我是十分有把握讓他們認為我是不錯的,而且會喜歡上我的講課。怎麼讓人知道呢?想來想去,我就開始四處貼廣告,但是這些廣告的效果不大好。
我基本上是上午和晚上出去貼廣告,下午都在中關村小學傳達室門外的小桌子邊守著,跟學生們說得口乾舌燥,有時候需要從早晨講解到晚上,效果卻十分差。看到一天的努力換來的成績卻異常得少,我心裡有一點兒覺得委屈,但是那個時候我確實沒有退路了。
我那個時候的想法是:第一,我有豐富的教學經驗,可以自謀生路。第二,我肯定不會再為別的學校教書了,因為無論在哪個學校教書,都要受他們管理,還是一樣的不自由。第三,我要為自己教書,自己管理自己,這樣我就得有自己的學生。
所以我就會琢磨,有時候心裡就很委屈,還會回想起在北大的日子,有的時候也有點後悔的感覺。也許大家就奇怪了,這是為什麼呢?有什麼後悔的呢?
我一說大家就明白了,如果我沒辭職,還是在北大教書,那麼在北大該多舒服呀。有上級組織,有領導,有自己的辦公桌,還有一個八平方米的宿舍,盡管小點,但是跟老婆住在一起,這八平方米的房子也感覺挺溫馨的。吃完晚飯在未名湖邊散散步,約幾個老同學在樓房下面打打羽毛球,跑跑步,晚上看看小說,偶爾還能聚在一起喝點酒。課基本上是不用備的,因為上過一學期之後,第二學期教的都是一樣的內容,連著這么幾年下來,已經駕輕就熟了。
所以,有的時候就很懷念在北大的那段日子,不過我也知道後悔也沒用了,也知道我那個時候是沒有退路了,因為我退一步的局面就會更加糟糕。我已經到了退無可退的地步了,身後已經是萬丈懸崖了,自從我離開北大的那一天起,就沒有什麼退路了。
因為我是不可能再退到北大的,既然退不回北大,又干不出名堂,北大的人肯定就會笑著說,你看,我們就知道俞敏洪出去也幹不成事兒的。我相信他們一定會這樣說的,因為我本身就是跟北大鬧別扭才出來的。如果說我再被他們扣上一個窮困潦倒的帽子,說俞敏洪他離開了北大就徹底沒戲了,註定是幹不成事業的,如果給別人留下這樣的印象我就覺得更沒面子了。因此,我骨子裡不服輸的性格還是佔了上風,盡管有些低調的不願意見到熟人,我還是努力地做著自己必須完成的事情。
那個時候我最怕見到北大的同學和北大的老師,我到北大去貼廣告都是半夜偷偷地進去貼,心裡還是有些不想被他們看見。想到他們衣著光鮮、夾著完備的上課資料,走在北大的校園或者教室裡面,一副躊躇滿志的樣子,我就退避三舍,敬而遠之。我是從北大辭職出來的,事情還沒有做成,還沒有底氣,再回到北大就很害怕被熟悉的人看到我來貼廣告的樣子。
這種害怕的心理大概到了1993年年底,1994年年初的時候就沒有了。每天都進步一點點,我重復著這些簡單的刷刷貼貼的工作,認認真真地做完每天都必須做的工作,不斷地充實著自己,我想總有一天會接近期望的。
當時我的希望就是堅持,堅持一百次可能都是失敗,但是也許堅持到第一百零一次可能就成功了。像我這樣的人就要養成持之以恆的習慣,死不買賬,我不信堅持下去明天就沒有結果,慢慢堅持下去,就會發現自己變了,變得有耐心了,變得更加沉著了。
有一次我突發奇想,自己能不能來一次免費講座,讓學生聽聽我的課,興許會有點作用。於是我就開始准備給學生做一場免費講座,在那之前我其實沒有對太多的學生做過講座,而且我也不是一個演講家。但是我相信,憑借我對托福教學的精深理解,那些想要參加托福考試的人一定會來聽聽看的,因為是免費的嘛。
那些免費的小廣告完全是我自己手寫的,寫的是毛筆字。我的毛筆字寫得很糟糕,但是還是有人看了這個廣告並且還來了,說明免費聽課是挺有吸引力的。
我記得應該是1991年的冬天,那個時候是最冷的。我去貼廣告的時候還穿了一個棉大衣,兜兒里放著一瓶二鍋頭,貼兩張廣告就喝一口二鍋頭。這一細節我記得特別清楚,一個是天氣寒冷,另一個原因是給自己壯膽。「酒壯英雄膽」,就是所謂的壯膽,喝了酒了以後就感覺瀟灑一點了,通天的大道任我走了,而且貼廣告的時候我心裡是非常快樂的。我騎著破自行車半夜裡在這幾所大學校園里貼廣告,當時我手下還沒有員工,只有我自己單槍匹馬地沖鋒,那個時候我老婆還在中央音樂學院上班,還沒有辭職過來幫我干。
後來有一個朋友,他的孩子在我這兒學英語,時間長了我們就變成朋友了。他的孩子有時候來我家裡上課,我當時還是有點家教色彩的成分。這個朋友當時在中國農業大學開車,他是中國農業大學的一個司機。他有一輛自己的車,車的牌子我已經記不起來了,就是那個年代最早的那種小轎車,挺破舊的一個小轎車。他知道我要出去貼廣告以後就說:「這樣吧,你老婆教我孩子英語,我開車送你去貼廣告吧。」所以就有了那麼幾次他開著小轎車,送我到各個校園里去貼廣告這樣的一個經歷。
我先後在北大、清華、人大、北師大貼了一些免費講座的廣告,當時我預計如果能來三四十個同學就是成功,所以就把聽課的地點放在了中關村二小的一個能容納40人的小教室,滿懷期待地等著講課時間的到來。
免費講座的廣告上我還特意標注了「原北京大學老師俞敏洪」的字樣。我從北大出來之後,有一段時間我依然沿用了北京大學的名稱。我沒有任何誇大欺騙的行為,北大也是沒有辦法過問的,事實上我就是原北京大學的老師嘛。我這是打了一個擦邊球,這不違反任何游戲規則。雖然我離開了北大,北大的聲望還是給了我很多無形的支持。這種支持在我前期創業的過程中還是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的,北大的無形資產實際上已經固化在我的身上了。即使不想刻意展現,這種底蘊基本上從言談舉止中就表現出來了。
第一次免費講座是1991年年初的時候,到了晚上,聽課的學生陸陸續續地到了,人數很快就超過了我的預計。到了晚上6點鍾開始講座之前,教室內外已經聚集了500多人,這樣小的一間教室很明顯就不行了。所以我就臨時決定轉移到這個小教室外面的小操場上,就這樣我在黑暗中給學生們講了一堂永生難忘的課。
當時我完全沒有料到會來這么多人,也沒想到那個免費小廣告的作用如此之大。因為大家一看是免費的托福講座,又一看是北大老師的,就願意過來了。那次來了500人之後,我就發現免費講座是招攬學生的一個好辦法。因為是免費講座,學生都願意來聽,聽我講了兩個小時他們就知道這個俞敏洪老師講課的水平還是不錯的,所以再招生的時候,說服學生就相對比較容易了。
但是我還是接著辦了一個免費的班,為什麼呢?因為500個學員來聽我講,我當場就收報名費,學生一般都不會報的,說不定還會把他們嚇跑。所以我就說,我來開一個免費的班,這個班一共40次課,前面20次課是全免費的,後面的20次課是要收費的。當你們聽完前面的20次課後,如果你們不想交費,就可以隨時從這個班離開,後面的20次課就不能接著聽了。但是我跟他們說,我一定會把最精華的內容在前面20次課講完。結果來了應該有80人吧,後來等到課時過半再收費的時候才走了兩個人,其餘78個人都留下來了。
免費講座的招生方式算是成功了,這個是我自己設計的模式。沒有人給我出主意,就是我躺在床上琢磨出來的方法。當時頭腦中還想過,就是這七八十個人還不足以傳播我的名氣,必須另找其他的辦法擴大招生。
我的免費講座沒有什麼神奇之處,我只是更加理解學生,知道學生想聽什麼,並且以恰當的方式把知識傳授給學生。其實所有的動力都來自學生,只有學生自己想學,才能夠真正學好,所以我就要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大學校園里的傳統教學講究照本宣科,我教學喜歡旁徵博引;中國的傳統教學以老師為中心,而我的講座是以學生為中心。講座不說廢話,而且內容豐富,切合主題,還非常有幽默感,這都是學生們喜歡聽我講座的原因之一。
免費講座吸引了大量的青年人來聽課,雖然是免費授課,我講的內容可都是實打實的,讓學生們聽得過癮,聽得解渴。這一標新立異的宣傳方法很快取得實效,大量慕名而來的學生迅速坐滿了我的教室。從這個時候起,我的宣傳才算有了堅實的依託,前景也開始光明了起來。
在北京圖書館的免費講座是我難以忘懷的一次經歷。1993年的12月,我租了能容納1200人的北京圖書館的報告廳進行免費的講座。那麼冷的天我穿著大衣都覺得冷,我想最多也就能來幾百人吧。沒想到一下子來了4000人,4000人只能進來1200人,北圖就把門關上了。進不去的學生就很憤怒,在外面又推門又砸玻璃,結果把整個紫竹院的幾十個警察全部給招過來。警察弄過來站成一排,學生根本就不買賬,把警察推開繼續推大門。
我想親自出去平息學生們的怨氣,警察說你出來學生就把你撕碎了。我沒有聽警察的勸阻,禮堂裡面的學生由其他的同事代講,我自己還是走出了大門,站在一個大垃圾桶上給學生們講起來。當時我的衣服全部脫在禮堂裡面了,只是穿了一件襯衫。我一揮手,我說大家不要鬧了,我就是俞敏洪。這時,所有的學生就安靜下來了,我在外面講了一個半小時。本來很多學生都憤怒地看著我,講著講著學生就很開心很高興。有的學生把他們身上的大衣脫下來給我穿。講完了以後,派出所二話沒說就把我帶走了,罪名是「擾亂公共秩序」。
我只要在北大、清華舉辦免費講座,來聽講座的人就能把聽課的禮堂擠得爆滿。因為當時考托福的都是各個學校的大學生,只在北大、清華校園的第一圈廣告就吸引一千多人來聽講座。北大和清華的學生文化底蘊非常好,學習風氣也好,因此,每次在這兩個學校舉辦免費講座都能為新東方帶來大批的生源。
新東方的成功和我設計的免費講座有關。前期創業的時候,因為招生和宣傳的需要,我經常舉辦一些免費的講座,這些免費講座就變成了我最大的殺手鐧。
㈧ 俞洪敏的創業經歷
俞敏洪[1]出生於1962年10月,在江蘇省江陰高級中學上高中。於1980年考入北京大學西語系。期間患病(肺結核)休學一年,1985年從北京大學畢業,留校擔任北京大學外語系教師。1991年9月,俞敏洪從北大辭職,進入民辦教育領域,先後在北京市一些民辦學校從事教學與管理工作。1993年11月16日,俞敏洪創辦了北京市新東方學校,擔任校長。從最初的幾十個學生開始了新東方的創業過程。截止到2000年,新東方[2]學校已經占據了北京約80%,全國50%的出國培訓市場,年培訓學生數量達20萬人次。同時,新東方在線[3]依託於新東方教育科技集團的強大師資力量與教學資源,擁有中國最先進的教學內容開發與製作團隊,致力於為廣大用戶提供個性化、互動化、智能化的卓越在線學習體驗。同時新東方在其他領域的發展也相當迅速,目前新東方學校的教育部門包括:國外考試培訓部國內考試培訓部基礎英語一部(聽說)基礎英語二部(新概念)實用英語部高自考培訓部少兒英語部小語種培訓部電腦培訓部等;新東方學校的服務部門包括:學生閱覽室學生信箱服務出國咨詢處公證處新東方目前在上海、廣州、武漢、西安、蘭州,天津、南京、徐州、成都、重慶、合肥、沈陽、深圳、長沙、濟南、杭州、哈爾濱、太原、石家莊、襄樊、株洲、蘇州,荊州,鞍山,青島等地設立了分校,將新東方的精神與教育理念在全國范圍內傳播。 在2000年為止,俞敏洪在教育過程中出版了數本英語教學與學術著作,其中包括:《GRE詞彙精選》(學生稱為「紅寶書」)《GRE詞彙逆序小辭典》《英語詞根詞綴記憶大全》《英語現代文背誦文選》等,俞敏洪勵志類著作包括:《永不言敗》 《生命如一泓清水》 《新東方精神》(策劃)等主編了《英語我愛背單詞》光碟、《英語GRE詞彙大突破》光碟、《GRE模考》光碟、《GMAT模考》光碟等。成為中國頗有名氣的英語教學與管理專家,推動了中國留學教育事業的發展,被社會譽為「留學教父」。俞敏洪的辦學事跡被中外眾多報刊及雜志報導。 2000年,俞敏洪及領導團隊成立了東方人投資有限公司,向教育產業化運作邁開了一大步。同年,新東方與聯想合作,由聯想注資5000萬,新東方出品牌資源各佔50%股份成立了聯東偉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專門從事新東方遠程教學。這是新東方與外界第一次的正規合作,新東方的教育理念與教育精神通過現代化科技以更快地速度滲透進社會。 2003年成立新東方教育科技集團。俞敏洪現任新東方教育科技集團董事長兼總裁、民盟中央委員、民盟中央教育委員會副主任、中華全國青年聯合會委員、中國青年企業家協會副會長。2006年9月7日,新東方在紐約證券交易所成功上市,開創了中國民辦教育發展的新模式,俞敏洪身價暴漲成為中國最富有的教師。報告顯示,新東方2007財年第一季(2006年6月1日到8月31日)凈營收為4.293億元,同比增長31.4%;凈利潤為1.651億元,同比增長100.8%。目前,新東方佔有全國60%以上的出國英語培訓市場。俞敏洪很早就起床。最近上班,他得比平常提前近兩個小時從家裡出發。他創辦的「新東方」學校,這幾天又到了招收暑假班的時候,由於報名的人太多,學校所在地、中關村一帶的主要交通路段常常為之堵塞,——這種「誇張」的場面,已經持續了好幾年。 俞敏洪將車停在北四環路旁的一幢普通白色四層小樓旁。這是「新東方」的總部,也是被媒體稱為京城最「熱」的地方—— 據說,在美國、加拿大的任何一所著名高校里,來自中國的留學生,70%是從這里走出來的。身為「新東方」校長的俞敏洪,經常到北美考察訪問,每次當他到附近的中餐館就餐時,剛一落座,就會有幾十個人站起來,同時稱呼他「俞校長」。在學校里,俞敏洪老師是個和藹可親的人。
㈨ 俞洪敏的早期經歷
人物經歷
1962年,出生於江蘇省江陰市夏港街道葫橋村的一個普通的農村家庭里,父親是一名木匠,母親則是當地生產隊的婦女隊長。俞敏洪還有一個姐姐,是一名赤腳醫生。
1976年,俞敏洪初中畢業,畢業後並沒有上高中,而是回農村去了。因為當時政策是貧下中農的子女一家只能有一個人上高中。俞敏洪的姐姐是高中畢業。
1978年,高中畢業於江陰市夏港中學,同年,參加高考落榜。
1979年,第二次參加高考再次落榜,之後俞敏洪上高考補習班,並報考北京大學。
1980年,第三次參加高考,順利考入北京大學西語系,這次高考的英語成績是93分。
1982年,俞敏洪患上肺結核,休學一年。
1985年,正式於北京大學畢業,之後留校任教。
1988年,俞敏洪計劃出國,同年參加托福考試考了663分。
1989年,由於美國開始對中國緊縮留學政策,留學生的人數大幅減少。環境變化之後,為了賺錢,俞敏洪約王強等同學在校外辦班開始賺課時費。
1990年,北京大學對俞敏洪的創收行為很不滿,給予了處分,在列舉處分理由中,其中之一是,打著北大的名義私自辦學,影響了教學次序。
1991年,俞敏洪從北大辭職,和女友租下一間農民房。女友給房東的孩子做家教,俞敏洪在社會上的培訓學校打工,隨後發現觀念相差頗大,於是萌發了自立門戶的念頭。
1993年,俞敏洪正式創辦北京新東方學校。
(9)關於俞敏洪的故事擴展閱讀:
人物軼事
高考
1978年,俞敏洪參加高考落榜,英語成績只有33分。俞敏洪的母親不甘心,在獲悉當地一所初中缺乏英語教師之後,硬是找上門去讓俞敏洪擔任了初中的英語代課教師,用意是既能獲得一些收入,還可以復習備考。
1979年,第二次參加高考再次落榜,這次英語考了55分。兩次落榜之後,俞敏洪決定放棄。但是俞敏洪的母親聽說縣政府正在辦一個高考補習班,四處找關系讓俞敏洪上這個補習班。俞敏洪本來的目標是考取江蘇當地師范學院的專科,但是高考補習期間成績直線上升,所以報了北京大學。
電影
2013年5月17日由陳可辛執導的青春勵誌喜劇《中國合夥人》上映,電影以新東方的創業故事為主線,以俞敏洪和徐小平、王強三人在新東方的共同奮斗、兄弟情誼為藍本創作的。成東青原型就是俞敏洪。
創業
1993年11月,俞敏洪選擇棄教從商,創建了新東方學校,在34個城市建立了英語學校和其它學習中心。俞敏洪之所以創辦新東方,是由於他沒能獲得美國大學的獎學金。為了籌到足夠的錢讓自己去美國留學,俞敏洪干起了業余語言家教,同時還在北京大學教授英語。最終,他放棄了這種兩班倒的工作方式,俞敏洪意識到,要花5年多才能籌到去美國的學費。
創立新東方學校最終使俞敏洪得以成行美國,他目的地是紐約證交所,而不是一所大學,2006年,新東方在紐約證交所正式掛牌上市,經過配售後,俞敏洪現持有新東方25%的股權,同時通過其它員工和同事持有的股份保留著投票控制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