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法的故事
Ⅰ 請問下面佛教故事的出處。謝謝!
第1315部~賢愚因緣經十三卷
元魏沙門慧覺譯
沙彌均提緣品第六十九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爾時尊者舍利弗。晝夜三時。恆以天眼。觀視世間。誰應度者。輙往度之。
爾時有諸賈客。欲詣他國。其諸商人。共將一狗。至於中路。眾賈頓息。伺人不看。閑靜之時。狗便盜取眾賈人肉。於時眾人即懷瞋恚。便共打狗。而折其腳。棄置空野。舍之而去。
時舍利弗。遙以天眼。見此狗身。攣躃在地。飢餓困篤。懸命垂死。著衣持缽。入城乞食。得已持出。飛至狗所。慈心憐愍。以食施與。狗得其食。濟活余命。心甚歡喜。倍加踴躍。
時舍利弗。即為其狗。具足解說微妙之法。狗便命終。生舍衛國婆羅門家。時舍利弗。獨行乞食。婆羅門見。而問之言。尊者獨行。無沙彌耶。舍利弗言。我無沙彌。聞卿有子。當用見與。
婆羅門言。我有一子字曰均提。年既孩幼。不任使令。比前長大。當用相與。時舍利弗。聞彼語已。即戢在心。還至祇洹。至年七歲。後來求之。時婆羅門。即以其兒。付舍利弗。令使出家。時舍利弗。便受其兒。將至祇洹。聽為沙彌。漸為具說種種妙法。心竟開解。得阿羅漢。六通清徹。功德悉備。
時均提沙彌。始得道已。自以智力。觀過去世。本造何行。來受此形。得遭聖師。而獲果證。觀見前身。作一餓狗。蒙我和尚舍利弗恩。今得人身。並獲道果。欣心內發。而自念言。我蒙師恩。得脫諸苦。今當盡身供給所須。永作沙彌。不受大戒
爾時阿難。而白佛言。不審此人。曩昔之時。興何惡行。受此狗身。造何善根。而得解脫。佛告阿難。乃往過去迦葉佛時。有諸比丘。集在一處。時年少比丘。音聲清雅。善巧贊唄。人所樂聽。
有一比丘。年高耆老。音聲濁鈍。不能經唄。每日出聲。而自娛樂。其老比丘。已得羅漢。沙門功德。皆悉具足。
於時年少妙音比丘。見老沙門音聲鈍濁。自恃好聲。而訶之言。今汝長老。聲如狗吠。輕訶已竟。時老比丘。便呼年少。汝識我不。年少答曰。我大識汝。汝是迦葉佛時比丘。上座答曰。我今已得阿羅漢道。沙門儀式。悉具足矣。
時年少比丘。聞其所說。心驚毛豎。惶怖自責。即於其前。懺悔過咎。時老比丘。即聽懺悔。由其惡言。五百世中。常受狗身。由其出家持凈戒故。今得見我。蒙得解脫。爾時阿難。聞佛所說。歡喜信受。頂戴奉行。
Ⅱ 尋幾個出自佛經的小故事
1,母鹿斷腸
晉朝許遜,字敬之,汝南人。(今河南省汝南縣)家住南昌,少年時代,喜武功,善射箭,愛好打獵。有一天到野外,射中一隻小鹿,鹿母痛憐愛子,奮不顧身,沖向小鹿,以舌舔傷痕,因箭深傷重,小鹿不救身死,鹿母慘痛徘徊悲鳴,也死在當場。
許遜見此情景,十分驚奇,當剖開母鹿腹部時,發現柔腸寸寸斷裂,惻隱之心,油然而生,只好就地埋葬。原先母鹿因哀憐兒子慘死,悲傷過度,以至腸斷。真君大生悔恨,感悟人畜雖然有別,愛子之心,天性相同,怨艾自己,竟然如此殘酷,傷害了天地骨肉之情。
於是折斷弓箭,從此不現畋獵。之後薦舉為孝廉,官旌陽縣令,感晉室朝政紊亂,棄官司歸隱,追隨仙人吳猛受三清法要,入深山潛修,證了仙道。
於是周遊江湖以道術為民除害。太康初年飛升成仙。因常顯靈跡濟世,宋帝追封為神功妙濟真君,也簡稱為許真君。
2,孫真人救龍子傳方
孫思邈,唐朝京兆華原人,七歲就學,便能日誦千餘字,弱冠善談庄老及百家學說兼好釋典。精於陰陽推步醫葯之學。
當他尚未成就仙道時,有一次外出遇見村童,捕捉一蛇,毆打戲弄,蛇身出血將死。孫真人憐憫蛇無辜遭受傷害,便向村童買回,用葯敷治救活,然後放生於草澤中。
經過月余,孫真人在靜坐間,見一位青衣少年前來邀請,真人跟隨,到了世人稱羨的水晶宮,見頭戴合帽,身穿絳衣的龍王出來迎接,延請上座並說:「小兒前日出遊,被人所傷,幸遇道人拯救,不勝感激。」
即召青衣小官出來,再三拜謝,並殷勤設宴款待,留住三天,臨行拿出奇珍異寶贈送,以表謝意。
孫思邈堅持不受說道:「久聞龍宮甚多醫病秘方,願能傳我,以救世人,遠勝金玉。」龍王為感激救子之情,便贈送玉笈三十六方。命仆護送真人到家。經過屢次試驗均有靈效,於是編入千金方中傳世,從此醫術更加精通,行醫救人無算。
之後證了仙品,活到一百二十歲,到了唐高宗永徽三年二月十五日早上起床,沐浴更衣,遺下形體,仙化而去。經過月余,形體顏貌不變,舉屍入棺,輕如空衣,時人都驚奇贊嘆!世稱為孫真人。
5,玄奘大師與心經的故事
有一天玄奘來到恆河岸邊,看見數千人聚集在一齊,就好奇地上前去看,原先是婆羅門外道在祭拜河神。按照當地傳統,為了供奉河神,每年都要選一個年輕男子扔進河裡。當天正好選中了一個,他的家人個性悲哀,與此男子哭作一團。
正在依依不捨之際,他們忽然看見來了一個外國和尚(玄奘大師),當即笑逐顏開、歡喜若狂,立即將玄奘捆了起來,准備讓他代替那個年輕男子。
玄奘告訴他們:「如果你們非要把我供神,我也沒辦法,但我作為一個出家人,可不能夠把這天的經念完等我念完經,你們怎樣處置都能夠。」那些人就同意了。玄奘隨即開始念《心經》,三遍過後,天空烏雲密布、電閃雷鳴。所有人都個性害怕,不敢得罪他,便把他給放了。
從此以後,玄奘對般若總集的《心經》更加重視。他所翻譯的《心經》,與藏譯、其他漢譯本相比,雖然較短,但卻受過觀音菩薩的特殊加持。
據說他從印度取經回來時,念及和尚所賜《心經》的恩德,准備好好報答一番。誰知當他到原先的地方,不僅僅是老和尚,連那個寺院也消失無蹤了。後人都說老和尚是觀音菩薩的化現。
Ⅲ 妙法蓮華是如來的弟子嗎有關於他的故事嗎
妙法蓮華是經書,非人名,關健詞,妙法蓮華,是佛陀,釋迦牟尼晚年所說,明示,世人不分貴賤皆可成佛,妙法,指一乘不二法,出遊泥而不染
Ⅳ 妙法的妙法故事
妙法嗜愛琴藝。曾有一位妙法前輩因得知北方山中生有佳木一株,是不世出的斫琴良品,便前往找尋。山中偶遇同尋此木的一名白衣男子,二者便以琴技相較,心下各生欽佩。一曲終了,妙法前輩飄然而去,唯留錚錚琴音不絕於山林。後數月,一對仙鶴受命銜來佳木所制之琴,奉至妙法前輩門下。
曾有妙法弟子見山下一村莊將將要被妖邪所侵,村民四顧惶惶。見此情狀,妙法弟子默祭手中鞭杖,一道法陣結成,覆於瓊宇,妖邪懾於其威,盡皆逃走。村中百姓卻只道是天降祥瑞,紛紛拜倒祈福。
Ⅳ 尋找一個因果故事。
現代因果實錄——金老闆和其妻子的孽緣
金老闆
有一次我們十幾個居士要去五台山拜見妙法老和尚,為我們開車的是一位居士的朋友,某印刷廠的金老闆。他雖然不信佛,卻是肯為朋友拚命的那種人。他開著自己新買的三峰轎車跑這么遠的路送我們,一是為朋友幫忙;二是曾聽過一些妙法老和尚的神奇故事,想來獵獵奇;三是他從未來過佛教勝地五台山。可惜的是,在第一天我們向妙法老和尚請法時,也許是開車勞累的緣故,他竟睡著了。第二天有幾位居士向妙法老和尚請教患病的緣故,師父竟把他們曾殺過什麼動物,甚至是如何殺法,怎麼個吃法以及過去某人曾偷過什麼東西,用了多少,還有多少放在一個什麼地方說得一清二楚。著實讓金老闆震驚不小,他兩個不大的眼睛瞪得溜圓。看得出他非常興奮、緊張,而且幾次欲言又止。
當天下午他找我商量,想晚上單獨拜見妙法老和尚問點事。礙於情面我事先徵得了師父同意後,於晚上七點帶他來到客房。只見金老闆恭恭敬敬地跪在妙法老師父面前,雙手合十,莊重地叩了三個頭。看來他已被師父折服,真的信服了佛法。(昨天我們初見妙法老和尚行禮時,他是站在門外的。)
落座後金經理滿面愁容的道出了苦衷:
我和妻子小梁結婚十二年了,有個十歲的男孩。在與小梁結婚之前,我一直與我的鄰居,同窗九年的小李談戀愛,可以說是青梅竹馬,並已開始籌備結婚的事,就在這時認識了小梁。她的長相、工作條件以及家庭環境都比不上小李,可是我當時也不知中了什麼邪,竟和小梁「一見鍾情」,在親朋的反對聲中硬是與小梁結了婚。新婚第三天,仍有親朋到家中來,我父母也忙前忙後地照應著。
此時又進來兩個我的朋友,一邊拱手賀喜一邊笑著對我說:「小金,你小子真不夠朋友,結婚也不告訴哥們,怕喝你的喜酒啊!」
我和小梁迎上前去笑著說:「對不起了,結婚倉促,都給忙糊塗啦,請多包涵!」這時小梁隨即遞上香煙和糖塊。
「喲!小金,我說你咋不告訴我們呢,原來嫂子長的這么漂亮,是怕我們搶走吧?」
我也笑著打趣:「漂亮什麼呀,長得夠丑的了,我都有點後悔了!」
話音剛落下,突然小梁一轉身,二目圓睜,兩記很重的耳光打在我的臉上,一時我兩眼金星直冒,所有屋裡的人全楞住了,新娘子又哭又鬧不依不饒。我先是被打蒙了,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隨即怒向膽邊生,真有把她撕碎了的心!可是我舉起的雙手又放下了,理智告訴我,一旦打起來,不但周圍鄰居會看笑話,我爹媽還不得氣死!在兩個朋友的道歉及眾人勸說下,我不得不強壓怒火,陪著笑臉忍了下來。
這十二年來,我們吵吵打打不斷,曾鬧過六次離婚,其中兩次連傢俱衣服她都拉走了。可是,每次在要辦離婚手續時,總會被親朋撞見而百般勸阻離不成。這件事在我心中一直是個疙瘩,倆人都想離婚,卻總也離不成,有點邪乎,能否請師父指點迷津?
在金老闆說話時,妙法老和尚微閉雙目,似乎在聽,又像在思索。
此時他抬眼望著金老闆說:「你帶孩子去動物園時,是否喜歡看白色的孔雀?」
金老闆說:「是,我覺得白孔雀開屏時素雅,好看。」
「前三世,你生在山下的一個村莊,是個男孩。你常上山砍柴,結識了一隻棲息在山上的白孔雀,每次都會給白孔雀帶一些吃食去,白孔雀也喜歡與你玩耍。你愛白孔雀,白孔雀也喜歡你,有愛即有情。來世你仍是男身,白孔雀則轉生為女孩,因前世情緣結為夫妻。但因女孩是畜類轉來,雖為人身但禽獸的習性仍有,所以夫妻時常吵吵鬧鬧。你發脾氣時未免要打她,她是女人打不了你,自然記恨於心。再轉世你又是男身,穿戴好像是練武之人。有一天你推著木輪車在山路上走,忽然山上撲來一隻狼,你從車上抽出條鐵鏈子,與狼打鬥起來,不大一會狼就被你打翻在地,你迅速用鐵鏈子繞在狼的脖子上,用力勒緊,狼掙扎了一會兒不動了。你把狼拖到路邊,推車走了。稍後,狼又蘇醒過來,但因傷著神經,造成四肢癱瘓。它的嚎叫聲喚來了其它的狼,將它拖回狼窩里,慢慢的死去了。」
妙法老和尚看出金老闆對他講的故事半信半疑,又問道:「你妻子小梁喉結上方,是不是有一道胎里帶的白色不規則印記?」
聞聽此言金老闆大驚失色地說:「有、有!」
妙法老和尚看著他變得蒼白的臉,溫和地說:「你不用緊張,每一個人的身形體態、五官面相,以及胎里帶的印記、手紋,脾氣秉性,甚至美與丑,白與黑,全與前一世造的業有關。我佛慈悲,因為你平時心地善良,樂於助人,自己雖不信佛,此次卻能幫助信佛的人進山禮佛聞法,故而今天與你說破因果。既然說破,便有破解之法,不要認為你身邊睡的是只狼,她是實實在在的人。我們每個人無始以來就在六道里輪回,哪一道都可能去過,就是佛祖往昔也曾作為鹿王而現身世間。我再問你一件事,你是不是曾幫助幾個女人買過進寺的門票啊?」
金老闆顯然又是一驚:「有,有。那是幾個下崗的女工,想進寺院拜佛祈福,又為四元錢一張的門票犯難。我因正巧路過,聽到她們幾個人的商議,就跑過去買了幾張票送給她們,怎麼這些小事您也知道啊?」
「要想人不知,除非已莫為。無論善惡皆同此理。」
「那我作過的壞事您也都知道了?」
「諸佛菩薩,天地鬼神,悉知悉見,所以佛才叫我們諸惡莫作,眾善奉行呀。」
「那我媳婦是不是以後還會要我的命呢?」
「等你四十幾歲的時候,有一天晚上,你回家後因瑣碎小事又與妻子吵了起來,並動手打了她幾下,然後你便躺下睡著了。你妻子在哭泣了一陣後,發了狠心,找到一節電線,把它雙起來,一頭栓在一側床腿上,然後把電線繞在你的脖子上,雙手抓住電線另一頭,用腳蹬住床幫,用力拉緊電線,你掙扎了一陣,不動了。她鬆手後安靜了一會,卻又嚇壞了,又去推你喊你,沒想到你又睜開了雙眼,可是脖子以下失去了知覺,從此高位截癱。」
聽到此,金老闆臉色變得煞白,他突然跪在妙法老和尚面前,恐慌地說:「師父救我!五六年前,有一天我逛百貨公司,臨出大門時,有一個人推著一輛輪椅進門。我吃驚地發現:怎麼車上坐的是我呀!可是年齡比我大,看上去有四十幾歲,定眼一瞧,又不是我,再看還是我。為此真讓我別扭了好幾天,我當時就想到:是不是預示我在四十歲時會高位截癱呀?真讓人百思不解。今天師父您這么一講就對上號了,看來我真有這么一難,求您救救我,收我作徒弟吧,我從今天起要皈依佛門了,不然我再掙多少錢又有什麼用呢?」
妙法老和尚笑著說:「你快起來,皈依的事等寺里通知你,至於讓你解除這一難,關鍵在於你自己。先要誠心懺悔前生吵架打人,及殺害狼的種種過失。你可以現在就到大殿里拜佛懺悔,回家後能在家中設個佛堂更好。若不方便不設也可以,佛在心中嘛,但每天要在你有時間時,為上一世被你傷害致癱致死的那隻狼念《觀世音菩薩普門品》,念一遍約需十幾分鍾,根據你的時間一天念幾遍都可以,但念時一定要靜心專注,誠心迴向那隻狼,幫助狼增加福報,與佛結緣,消除狼對你的嗔恨心。慢慢你就會發現你的妻子對你增加了愛心,家庭也會漸漸趨於和睦,本來註定要發生的悲劇就不會發生了。這叫著『境隨心轉』,你的心念轉變了,你家的氣氛環境也就隨之轉變了,化戾氣為祥和,轉煩惱成菩提,『萬法唯心造』嘛!你離開這里之後,要多親近善知識。過去的哥們朋友,你可以現身說法度化他們也走正道,閑暇時要深入經藏,增長自己的智慧。平常出門在外,或散步、或開車,閑話少說,讓『南無觀世音菩薩』的名號常在你心中升起,充滿耳根。在當今競爭性很強的社會中,不要謀取暴利,獲取不義之財,須知害人如害已。從今往後,決不要再做對不起自己良心的事,應如實、按時上交國稅,利國利民,你的工廠在商海中一定會立於不敗之地。這就是你拜我為師,我傳授給你的佛法,遵照實行,你才是真正的佛弟子,天龍衛護,諸菩薩加被。如果不守戒律,盡管你有了皈依證,也非佛門弟子,現在難得佛的庇佑,將來也會墮入惡道。你聽明白了嗎?」
金老闆一直在恭敬地聽師父教誨,聽妙法老和尚問,忙答到:「聽明白了,師父!我本來就不吸煙、不喝酒,連茶水都不喝,從今天開始我把雞鴨魚肉全戒了……」
後面的故事不需再講了。現在的金老闆,家庭和睦,工廠業務繁忙,成了名符其實的金老闆。
Ⅵ 妙法的妙法起源
太華觀開山鼻祖赤霞真人修為高深,修成仙身之後游歷人間,其交遊遍及五湖四海,是許多修仙者極為敬仰的前輩高人。她創立太華,廣收弟子,力求鎮服妖魔,應對危機。然而近年來一系列的因緣變故,卻讓門下弟子分為御劍與妙法兩支。
太華觀有著嚴明的等級輩分,觀中樓台殿宇宏大庄嚴,人才濟濟,尋常百姓常常前往上香祈福,數百年來香火鼎盛。太華山終年為積雪所覆蓋,松柏耐寒盡顯蒼勁,這里清氣鼎盛,更不時有仙鶴盤桓,可謂是一處人間樂土。
Ⅶ 佛教故事
這些都是來源於印度神話的內容,主要記載在婆羅門宗教的吠陀經典中,由於佛祖作為古印度的王子,從小就接受了這些教育,所以他的思想爭議即後來的佛法中,很多都是與印度文化有關,吸取了很多婆羅門宗教中的內容,重新加以演繹。
象天龍八部這些都是諸天界的護法神和天界的生命,許多大乘佛經敘述佛向諸菩薩、比丘等說法時,常有天龍八部參與聽法。
如果從最早的故事源頭去找,那麼建議找本《羅摩衍那》的書,主要講的都是古印度神話故事,有過中文的全譯和節譯不同版本,不過都是很早的了,也許只能去圖書館查。
有些佛教辭典中也有這些天神的解釋,比如《宗教辭典》等。古代有些經書的註解中也有。這些比較省事,但要是找源頭,還是去看印度的神話故事吧。
Ⅷ 獲得知識的絕妙之法的故事讓我們懂得了什麼
晉代的大文學家陶淵明隱居田園後,某一天,有一個讀書的少年前來拜訪他,向他請教求知之道,看看能否從陶淵明這里討得獲得知識的絕妙之法。
見到陶淵明,那少年說:「老先生,晚輩十分仰慕您老的學識與才華,不知您老在年輕時讀書有無妙法?若有,敬請授予晚輩,晚輩定將終生感激!」
陶淵明聽後,捋須而笑道:「天底下哪有什麼學習的妙法?只有笨法,全憑刻苦用功、持之以恆,勤學則進,怠之則退。」
少年似乎沒聽明白,陶淵明便拉著少年的手來到田邊,指著一棵稻秧說:「你好好地看,認真地看,看它是不是在長高?」
少年很是聽話,怎麼看,也沒見稻秧長高,便起身對陶淵明說:「晚輩沒看見它長高。」
陶淵明道:「它不能長高,為何能從一棵秧苗,長到現在這等高度呢?其實,它每時每刻都在長,只是我們的肉眼無法看到罷了。讀書求知、以及知識的積累,便是同一道理!天天勤於苦讀,也無法發現今天獻出昨天的知識要多,但天長日久,豐富的知識就裝在自己的大腦里了。」
說完這番話,陶淵明又指著河邊一塊大磨石問少年:「那塊磨石為什麼會有像馬鞍一樣的凹面呢?」
少年回答:「那是磨鐮刀磨的。」
陶淵明又問:「具體是哪一天磨的呢?」
少年無言以對,陶淵明說:「村裡人天天都在上面磨刀、磨鐮,日積月累,年復一年,才成為這個樣子,不可能是一天之功啊,正所謂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學習求知也是這佯,若不持之以恆地求知,每天都會有所虧欠的!」
少年恍然大悟,陶淵明見此子可教,又興致極好地送了少年兩句話:
勤學似春起之苗,不見其增,日有所長。輟學如磨刀之石,不見其損,日有所虧。
要想真正學到一點知識,決心、信心、恆心是必不可少的。學習猶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惟有持之以恆者,方有希望到達目的地。
Ⅸ 小故事《捕蟬的妙法》
駝背人捕蟬的故事 孔子前往楚國,行走在一片樹林中,看見一個駝背人在捕蟬,就像拾取蟬一樣容易。 孔子上前問道:「您真靈巧啊!有什麼訣竅嗎?」 駝背人答道:「我有訣竅啊,練習了五六個月,在竿頭上疊放著兩個泥丸,這兩個泥丸不掉下來了,然後再去粘蟬,那麼失手的概率就很小了。後來在竿頭上疊放三個泥丸,然後再去粘蟬,失手的機會只有十分之一,再後來在竿頭上疊放五個泥丸,這五個泥丸仍不掉下來,然後再去粘蟬,就好像在地上拾取一樣容易了。粘知了時,我的身子站定在那,就像沒有知覺的斷木樁子;我舉著的手臂,就像枯樹枝;雖然天地很大,容有萬物,而此時我就只知道有蟬翼。我不回頭不側身,不因萬物而改變對蟬翼的注意,這樣還有什麼得不到呢!」 孔子回頭對弟子們說:「運用心志不分散,就是高度凝聚精神,恐怕說的就是這位駝背的老人吧!」
Ⅹ 獅王和談有妙法這個故事給我們什麼啟示
這故事說明,平平安安地做百姓比膽顫心驚做國王好得多。
從前,狐狸和獅子住在一起。狐狸總是充當獅子的奴僕,常常去森林把野獸趕出來,然後再由獅子去捕捉。
他們倆總是按功勞大小來分配小來分配獵物。
然而,狐狸嫉妒獅子分得太多了,不願意再幫獅子追趕野獸,自己獨自去林中捕捉獵物。
當他正准備捕捉一隻羊時,卻先被獵人抓住了。
(10)妙法的故事擴展閱讀
寓言早在我國春秋戰國時代就已經盛行。是民間口頭創作。在先秦諸子百家的著作中,經常採用寓言闡明道理,保存了許多當時流行的優秀寓言,如:《亡鈇》《攘雞》《揠苗助長》《自相矛盾》《鄭人買履》《守株待兔》《刻舟求劍》《畫蛇添足》等,其中《莊子》與《韓非子》收錄最多。
漢魏以後, 在一些作家的創作中,也常常運用寓言諷刺現實。唐代柳宗元就利用寓言形式進行散文創作,他在《三戒》中,以麋、驢、鼠3種動物的故事,諷刺那些恃寵而驕、盲目自大、得意忘形之徒,達到寓意深刻的效果。中國近代作家也用寓言形式創作,特別是兒童文學作品更為多見。
中國民間寓言極為豐富。除漢族外,還有各少數民族寓言。各族人民創作的寓言,多以動物為主人公,利用它們的活動及相互關系投進一種教訓或喻意,達到諷喻的目的。反映了勞動人民健康、朴實的思想,閃耀著人民無窮的智慧和高尚的道德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