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水好故事
① 有關治水的故事(3個)
大禹治水
相傳在4000多年的前的堯舜時代,我國黃河流域連續發生特大洪水。「湯湯洪水方割,盪盪懷山襄陵,浩浩滔天」。整個民族陵入空前深重的災難之中。唐堯主持召開部落聯盟議事會議,專門研究水患問題。當時他們一致推薦有治水傳統的夏族首領鯀主持漢水。鯀採用「堙障」辦法,修築堤壩圍堵洪水。但是洪水如此這磊,所修築的堤壩頻繁地被大水沖垮。
李冰與都江堰
李冰,戰國時期秦國人,「能知天文地理」。昭襄王五十一年(公元前256年)任蜀郡守,在四川灌縣(含都江堰市)岷江上主持興辦了馳名中外的都江堰水利工程,有力地促進了當地農業主產的發展。
都江堰樞紐工程位於岷江由山谷河道進入沖積平原的地方,沿江自上而下,由百丈堤、魚嘴、金剛堤、飛沙堰、寶瓶口和人字堤等部分組成,其中主要是魚嘴、飛沙堰和寶瓶口。
荊江大堤
荊江大堤始建於東晉永和元年(345年),由荊州刺史桓溫陳遵主持修築,當時名金堤。五代後梁開平年間(907~911年)在東晉金堤的下游修築江陵寸金堤;北宋時荊州太守鄭獬主持築沙市堤; 南宋又修黃潭堤,並加築寸金堤。經兩宋的擴建和培修,荊江大堤 已初具雛形。
明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荊江北岸的郝穴被堵塞,這樣自堆金台 至茅埠長124公里的堤段連成一體,史稱萬城堤,後來又稱萬城大 堤。清代乾隆、道光年間,又延長寸金堤與沙市堤銜接來。1918年 ,萬城大堤改稱為荊江大堤
史祿修靈渠
史祿,亦叫監祿,名祿。秦朝人。史系官職,並非姓氏。祿的姓氏和生卒籍貫已不可考。歷史對史祿的記載極為簡略,只知道他受命在今廣西安縣主持興建了著名的靈渠工程,從而把長江水每次和珠江水系連接了起來,對祖國的統一、南北經濟和文化的交流,起過重要作用。靈渠的巧妙規劃和高超的建築技術,至今仍然受到中外人士的稱贊。
古代中國也有許多的洪水傳說,如共工治水、樸父治水、鱉靈治水等
② 古人治水的小故事
古人復治水的小故制事:
1、大禹治水
大禹率領民眾,與自然災害中的洪水斗爭,最終獲得了勝利。面對滔滔洪水,大禹從鯀治水的失敗中汲取教訓,改變了"堵"的辦法,對洪水進行疏導,體現出他具有帶領人民戰勝困難的聰明才智;大禹為了治理洪水,長年在外與民眾一起奮戰,置個人利益於不顧,"三過家門而不入"。大禹治水13年,耗盡心血與體力,終於完成了治水的大業。
2、李冰治水
李冰(生卒年、出生地不詳),戰國時代著名的水利工程專家。公元前256年—前251年被秦昭王任為蜀郡(今成都一帶)太守。期間,他征發民工在岷江流域興辦許多水利工程,其中以他和其子一同主持修建的都江堰水利工程最為著名。
3、王景治水
自古以來,黃河就在中原大地上不斷地決口和改道,給中原人民帶來了數不清的災難和痛苦。黃河泛濫不止,漢政府幾次堵決口都不成功,黃河還有個支流,從滎陽附近分出,叫做汴渠。發大水時,汴渠便被沖得一塌糊塗,漢明帝即位之前,黃河兩岸的百姓受水害已經長達60餘年了。到明帝劉庄在位時,出現一位叫王景的能人,他在治水方面頗有成果。
③ 關於治水的新故事
大禹治水:堯在位的時候,黃河流域發生了很大的水災,莊稼被淹了,房子被毀了,老百姓只好往高處搬。堯召開部落聯盟會議,商量治水的問題。他徵求四方部落首領的意見:派誰去治理洪水呢?首領們都推薦鯀。堯對鯀不大信任。首領們說:「現在沒有比鯀更強的人才啦,你試一下吧!」堯才勉強同意。鯀花了九年時間治水,沒有把洪水制服。因為他只懂得水來土掩,造堤築壩,結果洪水沖塌了堤壩,水災反而鬧得更凶了。舜接替堯當部落聯盟首領以後,親自到治水的地方去考察。他發現鯀事不力,就把鯀殺了,又讓鯀的兒子禹去治水。禹改變了他父親的做法,用開渠排水、疏通河道的法,把洪水引到大海中去。他和老百姓一起勞動,戴著箬帽,拿著鍬子,帶頭挖土、挑土,累得磨光了小腿上的毛。經過十三年的努力,終於把洪水引到大海里去,地面上又可以供人種莊稼了。禹新婚不久,為了治水,到處奔波,三次經過自己的家門,都沒有進去。有一次,他妻子塗山氏生下了兒子啟,嬰兒正在哇哇地哭,禹在門外經過,聽見哭聲,也忍著真心沒進去探望。當時,黃河中游有一座大山,叫龍門山(在今山西河津縣西北)。它堵塞了河水的去路,把河水擠得十分狹窄。奔騰東下的河水受到龍門山的阻擋,常常溢出河道,鬧起水災來。禹到了那裡,觀察好地形,帶領人們開鑿龍門,把這座大山鑿開了一個大口子。這樣,河水就暢通無阻了。
④ 古代治水的小故事
王景治水
初,平帝時,河、汴決壞,未及得修。建武十年,陽武令張汜上言:「河決積久,日月侵毀,濟渠所漂數十許縣。修理之費,其功不難。宜改修堤防,以安百姓。」書奏,光武即為發卒。方營河功,而逡儀令樂俊復上言:「昔元光之間,人庶熾盛,緣堤墾殖,而瓠子河決,尚二十餘年,不即擁塞。今居家稀少,田地饒廣,雖未修理,其患猶可。且新被兵革,方興役力,勞怨既多,民不堪命。宜須平靜,更議其事。」光武得此遂止。後汴渠東侵,日月彌廣,而水門故處,皆在河中,兗、豫百姓怨嘆,以為縣官恆興佗役,不先民急。永平十二年,議修汴渠,乃引見景,問以理水形便。景陳其利害,應對敏給,帝善之。
《後漢書 循吏列傳》
王景 約公元30年-85年左右,字仲通,樂浪郡謅邯(今朝鮮平壤西北)人。東漢建武六年(公元30年)前生,約漢章帝建元和中卒於廬江(治今安徽廬江西南)。東漢時期著名的水利工程專家。少學易,廣窺眾書,又好天文術數之事,沉深多伎藝,時有薦景能治水者,明帝詔與王吳共修浚儀渠,吳用景塢流法,水不復為害。
希望對你有幫助
⑤ 關於治水的小故事 一定要少!!而且還要全。 兩個 謝謝了 快快!!急急!
王景治水
初,平帝時,河、汴決壞,未及得修。建武十年,陽武令張汜上言:「河決積久,日月侵毀,濟渠所漂數十許縣。修理之費,其功不難。宜改修堤防,以安百姓。」書奏,光武即為發卒。方營河功,而逡儀令樂俊復上言:「昔元光之間,人庶熾盛,緣堤墾殖,而瓠子河決,尚二十餘年,不即擁塞。今居家稀少,田地饒廣,雖未修理,其患猶可。且新被兵革,方興役力,勞怨既多,民不堪命。宜須平靜,更議其事。」光武得此遂止。後汴渠東侵,日月彌廣,而水門故處,皆在河中,兗、豫百姓怨嘆,以為縣官恆興佗役,不先民急。永平十二年,議修汴渠,乃引見景,問以理水形便。景陳其利害,應對敏給,帝善之。
《後漢書 循吏列傳》
王景 約公元30年-85年左右,字仲通,樂浪郡謅邯(今朝鮮平壤西北)人。東漢建武六年(公元30年)前生,約漢章帝建元和中卒於廬江(治今安徽廬江西南)。東漢時期著名的水利工程專家。少學易,廣窺眾書,又好天文術數之事,沉深多伎藝,時有薦景能治水者,明帝詔與王吳共修浚儀渠,吳用景塢流法,水不復為害。
傳說在帝堯時期,黃河流域經常發生洪水。為了制止洪水泛濫,保護農業生產,堯帝曾召集部落首領會議,徵求治水能手來平息水害。鯀被推薦來負責這項工作。鯀接受任務後,採用堤工障水,作三仞之城,就是用簡單的堤埂把居住區圍護起來以障洪水,九年而不得成功,最後被放逐羽山而死。舜帝繼位以後,任用鯀的兒子禹治水。禹總結父親的治水經驗,改鯀「圍堵障」為「疏順導滯」的方法,就是利用水自高向低流的自然趨勢,順地形把壅塞的川流疏通。把洪水引入疏通的河道、窪地或湖泊,然後合通四海,從而平息了水患,使百姓得以從高地遷回平川居住和從事農業生產。後來禹因此而成為夏朝的第一代君王,並被人們稱為「神禹」而傳頌與後世。
在大禹治水的過程中,留下了許多感人的事跡。相傳他藉助自己發明的原始測量工具——准繩和規矩,走遍大河上下,用神斧劈開龍門和伊撅,鑿通積石山和青銅峽,使河水暢通無阻。他治水居外13年,三過家門而不入,連自己剛出生的孩子都沒工夫去愛撫,不畏艱苦,身先士卒,腿上的汗毛都在勞動中被磨光了。他是中國歷史上第一位成功地治理黃河水患的治水英雄。
⑥ 誰知道有關治水功臣的故事啊
大禹治水
相傳在4000多年的前的堯舜時代,我國黃河流域連續發生特大洪水。「湯湯洪水方割,盪盪懷山襄陵,浩浩滔天」。整個民族陵入空前深重的災難之中。唐堯主持召開部落聯盟議事會議,專門研究水患問題。當時他們一致推薦有治水傳統的夏族首領鯀主持漢水。鯀採用「堙障」辦法,修築堤壩圍堵洪水。但是洪水如此這磊,所修築的堤壩頻繁地被大水沖垮。
李冰與都江堰
李冰,戰國時期秦國人,「能知天文地理」。昭襄王五十一年(公元前256年)任蜀郡守,在四川灌縣(含都江堰市)岷江上主持興辦了馳名中外的都江堰水利工程,有力地促進了當地農業主產的發展。
都江堰樞紐工程位於岷江由山谷河道進入沖積平原的地方,沿江自上而下,由百丈堤、魚嘴、金剛堤、飛沙堰、寶瓶口和人字堤等部分組成,其中主要是魚嘴、飛沙堰和寶瓶口。
荊江大堤
荊江大堤始建於東晉永和元年(345年),由荊州刺史桓溫陳遵主持修築,當時名金堤。五代後梁開平年間(907~911年)在東晉金堤的下游修築江陵寸金堤;北宋時荊州太守鄭獬主持築沙市堤; 南宋又修黃潭堤,並加築寸金堤。經兩宋的擴建和培修,荊江大堤 已初具雛形。
明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荊江北岸的郝穴被堵塞,這樣自堆金台 至茅埠長124公里的堤段連成一體,史稱萬城堤,後來又稱萬城大 堤。清代乾隆、道光年間,又延長寸金堤與沙市堤銜接來。1918年 ,萬城大堤改稱為荊江大堤
史祿修靈渠
史祿,亦叫監祿,名祿。秦朝人。史系官職,並非姓氏。祿的姓氏和生卒籍貫已不可考。歷史對史祿的記載極為簡略,只知道他受命在今廣西安縣主持興建了著名的靈渠工程,從而把長江水每次和珠江水系連接了起來,對祖國的統一、南北經濟和文化的交流,起過重要作用。靈渠的巧妙規劃和高超的建築技術,至今仍然受到中外人士的稱贊。
古代中國也有許多的洪水傳說,如共工治水、樸父治水、鱉靈治水等
⑦ 關於治水的古代傳說故事謝謝了,大神幫忙啊
相傳距今約四千多年前,我國是堯、舜相繼掌權的傳說時代,也是我國從原始社會向奴隸社會過渡的父系氏族公社時期。那時,生產能力很低下,生活條件很艱苦,有些大河每隔一年半載就要鬧一次水災。有一次,黃河流域發生了特大的水災,洪水橫流,滔滔不息,房屋倒塌,田地被淹,五穀不收,人民死亡。活著的人們只得逃到山上去躲避。 部落聯盟首領堯,為了解除水患,召開了部落聯盟會議,請各部落首領共商治水大事。堯對大家說:「水災無情,請大家考慮一下,派誰去治水?」大家公推鯀去辦理。堯不贊成,說:「他很任性,可能辦不成大事。」但是,首領們堅持讓鯀去試一試。按照當時部落的習慣,部落聯盟首領的意見與大家意見不相符,首領要聽從大家的意見。堯只好採納大家的建議,勉強同意鯀去治水。 鯀到治水的地方以後,沿用了過去傳統的水來土擋的辦法治水,也就是用土築堤,堵塞漏洞的辦法。他把人們活動的地區搞了個象圍牆似的小土城圍了起來,洪水來時,不斷加高加厚土層。但是由於洪水兇猛,不斷沖擊土牆,結果弄得堤毀牆塌,洪水反而鬧得更凶了。鯀治水九年,勞民傷財,一事無成,並沒有把洪水制服。 舜接替堯做部落聯盟首領之後,親自巡視治水情況。他見鯀對洪水束手無策,耽誤了大事,就把鯀辦罪,處死在羽山(神話中的地名)。隨後,他又命鯀的兒子禹繼續治水,還派商族的始祖契、周族的始祖棄、東克族的首領伯益和皋陶(gao yao高搖)等人前去協助。 大禹領命之後,首先尋找了以前治水失敗的教訓,接著就帶領契、棄等人和徒眾助手一起跋山涉水,把水流的源頭、上游、下游大略考察了一遍,並在重要的地方堆積一些石頭或砍伐樹木作為記號,便於治水時作參考。這次考察是很辛苦的。據說有一次他們走到山東的一條河邊,突然狂風大作,烏雲翻滾,電閃雷鳴,大雨傾盆,山洪暴發了,一下子捲走了不少人。有些人在咆哮的洪水中淹沒了,有些人在翻滾的水流中失蹤了。大禹的徒眾受了驚駭,因此後來有人就把這條河叫徒駭河(在今山東禹城和聊城縣一帶)。 考察完畢,大禹對各種水情作了認真研究,最後決定用疏導的辦法來治理水患。大禹親自率領徒眾和百姓,帶著簡陋的石斧、石刀、石鏟、木耒等工具,開始治水。他們一心撲在治水上,露宿野餐,粗衣淡飯,風里來雨里去,扎扎實實地勞動著。尤其是大禹,起早貪黑,兢兢業業,腰累疼了,腿累腫了,仍然不敢懈怠。 據考證,當時大禹洽水的地區,大約在現在的河北東部、河南東部、山東西部、南部,以及淮河北部。一次,他們來到了河南洛陽南郊。這里有座高山,屬秦嶺山脈的余脈,一直延續到中嶽嵩山,峰巒奇特,巍峨雄姿,猶如一座東西走向的天然屏障。高山中段有一個天然的缺口,涓涓的細流就由隙縫輕輕流過。但是,特大洪水暴發時,河水就被大山擋住了去路,在缺口處形成了游渦,奔騰的河水危害著周圍百姓的安全。大禹決定集中治水的人力,在群山中開道。艱苦的勞動,損壞了一件件石器、木器、骨器工具。人的損失就更大,有的被山石砍傷了,有的上山時摔死了,有的被洪水捲走了。可是,他們仍然毫不動搖,堅持劈山不止。在這艱辛的日日夜夜裡,大禹的臉曬黑了,人累瘦了,甚至連小腿肚子上的汗毛都被磨光了,腳指甲也因長期泡在水裡而脫落,但他還在操作著、指揮著。在他的帶動下,治水進展神速,大山終於豁然屏開,形成兩壁對峙之勢,洪水由此一瀉千里,向下游流去,江河從此暢通。 大禹用疏導的辦法治水獲得了成功。原來,黃河水系有主流、支流之分,如果把主流加深加寬,把支流疏通,與主流相接,這樣就可使所有支流的水,都歸主流。同時,他們把原來的高處培修使它更高,把原來的低地疏濬使它更深,便自然形成了陸地和湖澤。他們把這些大小湖澤與大小支流連結起來,洪水就能暢通無阻地流向大海了。 大禹指揮人們花了十年左右的功夫,鑿了一座又一座大山,開了一條又一條河渠。他公而忘私,據說大禹幾次路過家門,都沒有進去。第一次他路過家門口,正好遇上妻子生孩子,大家勸他進去看一看,照顧一下,他怕影響治水,沒有進去;又有一次,他的孩子看見了父親,非常高興,要大禹到家裡看一看,他還是沒有進去。他把整個身心都用在開山挖河的事業中了。 治水成功之後,大禹來到茅山(今浙江紹興城郊),召集諸侯,計功行賞,還組織人們利用水土去發展農業生產。他叫伯益把稻種發給群眾,讓他們在低溫的地方種植水稻;又叫後稷(ji)教大家種植不同品種的作物;還在湖泊中養殖魚類、鵝鴨,種植蒲草,水害變成了水利。伯益又改進了鑿井技術,使農業生產有了較大的發展,到處出現了五穀豐登、六畜興旺的景象。 大禹因治水有功,被大家推舉為舜的助手。過了十七年,舜死後,他繼任部落聯盟首領。後來,大禹的兒子啟創建了我國第一個奴隸制國家——夏朝,因此,後人也稱他為夏禹。夏禹死後就葬在茅山,後人因禹曾在這里大會諸侯,計功行賞,所以把茅山改名為會稽山。這就是紹興大禹陵的由來。而今的禹陵背負會稽山,面對亭山,前臨禹池。1979年重建大禹陵碑亭一座,飛檐翹角,矗立於甬道盡頭。內立明朝人南大吉書寫的「大禹陵」巨碑一塊。亭周古槐蟠郁,松竹交翠,幽靜清雅。亭南有禹穴辨亭和禹穴亭,是前人考辨禹的墓穴所在之處。 大禹為民造福,永遠受到華夏子孫稱頌,大禹刻苦耐勞的精神,永遠為炎黃後裔懷念。人們來到紹興,總忘不了去市東南的大禹陵觀瞻。
⑧ 關於講治水好故事聽治水好聲音的比賽稿(1000字)
如今,「五水共治」成了我們時時刻刻都在談論的話題。你知道是那五水嗎?讓我來告訴你吧,它就是:治污水、防洪水、排澇水、保供水和抓節水。哦,水是生命之源;是生產之源;是生態之基。如果不好好保護水資源,那麼植物們便會慢慢枯萎;動物們便會一個個倒下;連我們人類都不能倖免。啊,「五水共治」迫在眉睫;「五水共治」人人有責。
那麼有的人肯定會問:「我們到底該如何去保護和改善我們的環境呢。」這很簡單,從身邊的小事做起:如,我呢常常會去河邊走走,順手就撿撿那河水中的垃圾,,掃掃那河邊的落葉。因為我牢記著:哪怕每天撿起一張廢紙、一個塑料袋,還有一些對河水有好處的事就是不忘河水中亂倒垃圾、不亂排污水,就是這些小事。哦,我們是小小的接班人,五水共治從我做起。
大禹,大家都認識吧,都聽過大禹治水三過家門而不入的故事吧!如果記不清楚了,那麼我來給大家講講大禹治水的故事吧!那是在很久很久的舜時代,黃河流域發生特大洪水,舜便派大禹去治理洪水。而大禹治水在外十三年,曾經三次經過家門,但他一次也沒進去看一看。
第一次是在四年後的一個早晨,大禹走近家門聽見母親的罵聲和兒子的哭聲,大禹硬想進去勸解,但又怕惹惱了母親,嘮叨起來,耽擱了治水的時辰,於是悄悄的離開了。治水六年後,大於第二次經過家門時事當天中午。大禹剛登上門前的小丘,就看見煙囪冒出裊裊炊煙,又聽見母親與兒子的笑聲,大禹放心了。為了治水大業,他還是繞過家門,趕緊向工地奔著。
又過了三四年,一天傍晚,大禹因治水又到家門附近。突然下起了傾盆大雨,大禹便來到自家屋檐下避雨,只聽見母親對兒子說:「等你爹爹治好了水就回家。」大禹聽了非常感動,更堅定了治水的決心,立刻又轉身上路了。就這樣大禹在治水中,三次路過家門也不進去看看,這些記載都是贊揚大禹一生為公,竭盡全力治理水,解除民眾受水患的崇高行為。
我們雖然不能像大禹一樣去治水,但是,在日常生活中,最容易做到的是節水。比如,放水不超過你所用的量;衣物集中洗滌劑,洗米的水可以用來洗菜,洗菜的水可以用來洗碗筷,洗碗筷的水還可以用來洗廁所、拖地等。這些都是日常生活所需要的細節。哦,五水共治從小事做起,從今天做起。
「五水共治」是為了保護日益匱乏的水資源;是為了保護我們的生存環境;更是為了讓我們更好的生存下去。五水共治從我做起,從小事做起。
治水,從身邊小事做起
⑨ 歷史上治水的故事
大禹他爹鯀,以堵的方式治水失敗被舜殺啦。
禹接班接著治用疏導的方式治水,成內功由此得到天容下擁戴後受禪讓做王。
春秋時代,有孫叔敖開發芍陂(安豐塘)和興修湖北沮漳河、雲夢澤水利,伍子胥在江陵開渠的說法。
後來是秦國的李冰治水,用竹筐裝鵝卵石做成世界上最早的活動水閘都江堰。
秦始皇挖「鄭國渠」使關中成良田——水利專家鄭國。
沈括參與太湖治理。
歐陽修、蘇轍對治理黃河。
白居易、蘇東坡先後大力整治杭州西湖,保證50萬人口城市的用水,留下白堤、蘇堤。
明代,海瑞治理太湖。
太多啦,中國歷來重視水利,皇帝再無道就算做樣子也要治水,治水才能興農才能國穩,治水幾乎就一直沒間斷過上面的這些只是有故事被傳播開了而已,喜歡你用這些關鍵字自己搜吧。
⑩ 關於古代治水的故事
大禹治水
堯在位的時候,黃河流域發生了很大的水災,莊稼被淹了,房子被毀了,老百姓只好往高處搬。不少地方還有毒蛇猛獸,傷害人和牲口,叫人們過不了日子。
堯召開部落聯盟會議,商量治水的問題。他徵求四方部落首領的意見:派誰去治理洪水呢?首領們都推薦鯀(音gǔn)。
堯對鯀不大信任。首領們說:「現在沒有比鯀更強的人才啦,你試一下吧!」堯才勉強同意。
鯀花了九年時間治水,沒有把洪水制服。因為他只懂得水來土掩,造堤築壩,結果洪水沖塌了堤壩,水災反而鬧得更凶了。
舜接替堯當部落聯盟首領以後,親自到治水的地方去考察。他發現鯀辦事不力,就把鯀殺了,又讓鯀的兒子禹去治水。
禹改變了他父親的做法,用開渠排水、疏通河道的辦法,把洪水引到大海中去。他和老百姓一起勞動,戴著箬帽,拿著鍬子,帶頭挖土、挑土,累得磨光了小腿上的毛。
經過十三年的努力,終於把洪水引到大海里去,地面上又可以供人種莊稼了。
禹新婚不久,為了治水,到處奔波,多次經過自己的家門,都沒有進去。有一次,他妻子塗山氏生下了兒子啟,嬰兒正在哇哇地哭,禹在門外經過,聽見哭聲,也狠下心沒進去探望。
當時,黃河中游有一座大山,叫龍門山(在今山西河津縣西北)。它堵塞了河水的去路,把河水擠得十分狹窄。奔騰東下的河水受到龍門山的阻擋,常常溢出河道,鬧起水災來。禹到了那裡,觀察好地形,帶領人們開鑿龍門,把這座大山鑿開了一個大口子。這樣,河水就暢通無阻了。
後代的人都稱頌禹治水的功績,尊稱他是大禹。
舜年老以後,也像堯一樣,物色繼承人。因為禹治水有功,大家都推選禹。到舜一死,禹就繼任了部落聯盟首領。
這時候,已到了氏族公社後期。生產力發展了,一個人生產的東西,除了維持自己的生活,還有了剩餘。氏族、部落的首領們利用自己的地位,把剩餘產品作為自己的私人財產,變成氏族的貴族。有了剩餘的產品,部落和部落之間發生戰爭,捉住了俘虜,不再把他們殺掉,而把他們變成奴隸,為貴族勞動。這樣,就漸漸形成奴隸和奴隸主兩個階級,氏族公社開始瓦解。
由於禹在治水中的功績,提高了部落聯盟首領的威信和權力。傳說禹年老的時候,曾經到東方視察,並且在會稽山(在今浙江紹興一帶)召集許多部落的首領。去朝見禹的人手裡都拿著玉帛,儀式十分隆重。有一個叫做防風氏的部落首領,到會最晚。禹認為怠慢了他的命令,把防風氏斬了。這說明,那時候的禹已經從部落聯盟首領變成名符其實的國王了。禹原來有個助手叫做皋陶(音gāoyáo),曾經幫助禹治理政事。皋陶死後,皋陶的兒子伯益也做過禹的助手。按照禪讓的制度,本來是應該讓伯益做禹的繼承人的。但是,禹死以後,禹所在的夏部落的貴族卻擁戴禹的兒子啟繼承了禹的位子。
這樣一來,氏族公社時期的部落聯盟的選舉制度正式被廢除,變為王位世襲的制度。我國歷史上第一個奴隸制王朝——夏朝出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