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故事大全 » 知青打獵抓魚的故事

知青打獵抓魚的故事

發布時間: 2021-03-12 12:23:11

『壹』 講的是知青下鄉遇見盜墓靈異事件的小說

我覺得你說的有點像茅山後裔。起因就是主人公作為知青插隊到內蒙還是東北那邊,在長白山的深山老林里遇到一些詭異的事情

『貳』 上山下鄉的一些小故事!超急!!一天

在共和國成立後,中國曾經多次組織大批的城鎮知識青年到農村和邊遠地區安家落戶,其持續時間之長、規模之大、影響之深遠實屬罕見。也正因為如此,「知識青年上山下鄉運動」在共和國的歷史上留下了深深的印記。
50年代中期,隨著中國城市就業壓力的增大,國家開始鼓勵部分城鎮知識青年支援農村和邊疆建設,共青團中央先後在北京、天津、上海等十多個省市組織了青年自願墾荒隊,到1957年底,城市上山下鄉青年已近8萬人。1958年,由於「大躍進」運動的興起,需要大量的勞動力,這項工作暫時停止。

60年代中期,中國再度組織知識青年上山下鄉。「文化大革命」開始後,中國各地的學校和工廠陷入癱瘓,到1968年,全國積壓的待分配就業的初、高中學生已達一千多萬。就在這年年底,《人民日報》發表了毛澤東關於「知識青年到農村去」的最新指示,從此,成千上萬的知識青年抱著極大的革命熱情,投身於中國幅員廣闊的農村和邊疆。

據統計,從1968年到1978年的十年間,中國參加上山下鄉運動的知識青年達1623萬人,主要集中在黑龍江、內蒙古、新疆、山西等邊遠省區。知青們把自己的青春年華獻給了農村和邊疆,在各自立足的土地上留下了艱苦奮斗的足跡。「上山下鄉」的故事曾經感染和激勵了無數的中國人。正是千千萬萬知青的無私奉獻,有力地支援了中國邊遠落後地區的建設,並向那裡輸送了知識和文化。

但是由於大多數知青都只有初、高中文化,「上山下鄉」運動使他們喪失了繼續深造的機會,也給中國帶來人才短缺的局面。從1977年開始,他們中的一部分人才有機會參加高等學校的招生考試,中國的高校由此出現了一批特殊的大齡學生群體。1979年後,大批的知識青年也陸陸續續返回城市,歷時20餘年的上山下鄉運動逐步結束。

『叄』 有沒有關於知青的故事

關於知青的電影,上世紀拍的比較多,比較有名的有<<牧馬人>>等。關於電視嘛《血色浪漫》算不算關於知青,要不你在網上查查吧。

『肆』 求書名,大概故事知青插隊草原

我記得我看過一本書叫(狼圖騰)也是講的一群知青插隊到內蒙古草原放羊,然後有一個知青收留了一隻狼崽,圍繞著小狼的成長而發生的一個個故事,和你所說的故事有幾分相似,不知道是不是你想要的書名。

『伍』 有一部電影,根據一部小說拍攝的,大概故事情節是,一個知青在農村結

出自電影《殺生》 《殺生》改編自陳鐵軍的中篇小說《兒戲殺人》,是由管虎執導,黃渤、任達華、蘇有朋、余男等聯袂主演的荒誕懸疑喜劇。該片劇情主打荒誕懸疑與黑色喜劇元素,同時黃渤與余男的情感線在極致瘋狂中蘊含深情。 該片講述了一群人如何聯手殺死了一個「不合規矩」之人的故事,折射了各種烏合之眾性的民族集體心理和潛藏的人性心思及人性復雜面目,甚是耐人尋味。該片於2012年4月28日全國公映。黃渤憑借本影片獲得第20屆北京大學生電影節最佳男演員獎和第4屆中國電影導演協會年度男演員獎

『陸』 我想知道文革期間下鄉知青到農村生活的那段真實歷史。

知青在農村下地干農活。沒有大鍋飯吃,有的是在老百姓家搭夥,有的在知青食堂買,更多的是自己做著吃。

掙工分!不掙吃什麼?工分是有等級的,男知青一般在8分以上,最高10分(當地最強的勞動力),女知青一般6.5分,最高8.5分。上工分三班(早中晚),記分員打遲到、缺席和早退。滿勤給足當天的工分,有遲到等考勤會扣分的。到年終決算,分給應得的糧食、蔬菜和食用油等農產品,還有結余的也有結給少數現金的。但一年工分沒有干足的知青,要倒貼錢的。

村裡的土地都是集體土地,歸生產隊所有。沒有哪一戶農民有屬於自己的土地。但是社員一般都有很少點自留地,用於種蔬菜等。知青入隊後,也分給平均數的自留地。

我們知青,是一個特定時期的特定人群。說知識青年簡稱「知青」,不等於是說凡是有知識文化的青年人就一定是「知青」。而是在「文革」時期從初中以上畢業的、在城鎮待業的、身體健康無傷殘沒有成家的青年人。成了家的青年人,在城鎮沒有就業一般作為「社青」,可以「上山下鄉」也可以在城鎮繼續待業。但也有在農村成家的知青。這樣的家庭,往往是知青之間成婚,也有知青與當地老百姓子女成婚的。他們都住在當地自蓋的農房。

只要有錢,那個時候自己可以私自買東西,比如買衣服、買書包。沒有現金也可以以糧食或農產品折算抵款購物。

「知識青年上山下鄉」是在文革期間城鎮就業壓力逼出來的,也是「以階級斗爭為綱」的政治產物。它的存在有兩面性。一方面埋沒了許多人才,對於知識是極大的浪費,推遲我國「四個現代化」建設的步伐。另一個方面,它讓一代青年人認識了社會、認識了我國還處於極端貧困的農村、農民群眾,城鄉之間建立了深厚的感情,認識了我們這代人身上的擔子有多重,也讓我們得到了鍛煉,讓我們真正懂得了什麼叫「折騰」。還有許多都是在學校和城鎮里學不到的。我們每一個知青都十分珍視那段經歷,懷念那些人、那些事。沒有什麼平反這一說!但不等於說作為社會現象「知青」就一定是必須的,定位在一個畸形社會的特定產物吧!

反映這段歷史的題材很好!祝成功!

『柒』 誰能給提供 1975年之前的描寫知識青年在西雙版納熱帶雨林的故事的長篇小說

紀實文學
<<知青40年>>:總得說的故事(知識青年上山下鄉的報告文學)
一本講述知識青年上山下鄉的報告文學集《知青40年:總得說的故事》剛剛由廣東花城出版社出版。
一群年輕的新聞工作者,遠赴北大荒原野、內蒙古大草原、西雙版納熱帶雨叢、海南島橡膠林、河南廣闊天地鄉和江西共青城,行程數萬公里重走當年知青走過的崎嶇路,探尋當年知青的生活、情感歷程;穿越時空的隧道記錄40年前那場聲勢浩大的上山下鄉運動中知青們的真實感受,在歷史的高度上審視特殊年代錘煉的「知青精神」。
真實的事件,真實的情感,真實的心靈震撼。

電影《青春祭》,描寫了一位美麗的姑娘在西雙版納的知青生活。

長篇小說<<奇案>>:發生在西雙版納密林中
羅學蓬著

故事梗概

一九七四年4月2日深夜,中國人民解放軍雲南生產建設兵團的頭號大明星、大美人、上海支邊女知青蘇雨萍,在前去與戀人馮中文幽會時神秘失蹤。

蘇雨萍失蹤事件初時並未引起領導重視,派人上山找一找,找不著也就算了。孰料,蘇雨萍的母親是張春橋的妻妹。張春橋得知外甥女失蹤,大發雷霆,此事立即升級為通天大案。雲南省革委火速組成了「蘇雨萍失蹤案專案組」,大打破案的「人民戰爭」,使倆千六百多名知青農工受到審察,遭到迫害。所用手段,極其殘忍,聳人聽聞。

馮中文,中日混血兒,是眾多女知青傾心的「白馬王子」。由於他和蘇雨萍系戀人,故而成為本案的重大嫌疑人,被折磨得九死一生,連自殺的權力也被剝奪。後被重慶女知青劉春碧與傣族丈夫岩龍冒死救出,逃往境外,又被引渡回國,關入摩嘎勞改農場。

白小斌,因仗其「高乾子弟」的特殊身份,驕橫跋扈,目中無人。他垂涎蘇雨萍的美色,向她發起狂熱的進攻。蘇雨萍失蹤後,他也成為重點審察對像,專案組內查外調,終於使他露出了「狐狸尾巴」……

『捌』 關於知青的小笑話小故事

大糞要緊

幾個早起積肥的知青各挑著一擔大糞匆匆地走著。忽然走在頭里那人不慎滑倒。擔著的東西潑灑一地。幾個同伴趕緊放下擔子, 上前去正要扶他起來。 跌倒者奮力掙開同伴的攙扶,手指著正滿地流淌的那物,慷慨激昂、鏗鏘有力 地說道:「同志們,不要管我,搶救公社的大糞要緊!」

知青書信

毛爺爺時代年青人不好好讀書,寫信回家時多有別字,鬧出很多笑話。
一女知青到邊遠山區插隊落戶,寫信回家說:親愛的爸爸,自從和貧下中農打 成一片以來,我已經愈混愈熟,晚上就和老大狼(娘)睡一個坑(炕),現在我的 肚(膽)子也越來越大了……
弟弟回信:家裡一切都好,不用擔心,媽媽上吊(調)了……春 耕 忙

貝多芬想念紅太陽

某知青點,插隊者是一批音樂學院學生,平時不聞絲弦聲. 忽一日,公社組織宣傳隊,廣大貧下中農對 "再教育" 對象表示信任,派他們登台表演.
幕啟,英姿颯爽的報幕員道: "下一個節目,小提琴合奏《貝多芬想念紅太陽》
全場掌聲雷動. 貝多芬既然想念紅太陽,準是個無產階級革命派. 音樂學院學生們堂而皇之演奏一段老貝的《 F大調浪漫曲》.
繼而,准備演奏比才的《鬥牛士之歌》.
報幕員介紹說: "下一個節目,《全世界貧下中農春耕忙》" .(

『玖』 七十年代的小說講的是知青下鄉到草原的故事,男主角是強小兵,求小說書名

就叫《強小兵》挺厚一本書,還有個角色叫趙大抗,就說這么多了,年頭兒太多了

『拾』 誰知道有本小說是講知青下鄉到三峽以後所經歷的靈異事件

應該是知青下鄉的詭異經歷——《知青筆記》,講述在重慶的故事

熱點內容
古代勵志的名言 發布:2021-03-16 21:50:46 瀏覽:209
形容兒孫繞膝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9:35 瀏覽:878
席慕蓉賞析印記 發布:2021-03-16 21:48:26 瀏覽:311
權力很大含有手的成語 發布:2021-03-16 21:48:22 瀏覽:584
能聽的兒童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8:15 瀏覽:285
關於足球的詩歌詞句 發布:2021-03-16 21:47:40 瀏覽:870
拖拉機的古詩 發布:2021-03-16 21:42:53 瀏覽:571
亮甜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2:00 瀏覽:831
廣東話生日快樂祝福語 發布:2021-03-16 21:38:55 瀏覽:409
噓的短句 發布:2021-03-16 21:38:07 瀏覽: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