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故事大全 » 有關忠義的故事

有關忠義的故事

發布時間: 2021-03-11 12:26:03

1. 忠義的故事二十四

忠 篇

一、【樊姬進賢】
樊姬進美。擇賢於己。虞邱未忠。聞之愧矣。
【原文】
周楚莊王好獵。夫人樊姬諫不聽。遂不食肉。王改過。勤於政事。王稱虞邱子之賢。姬曰。未忠也。妾事君十一年。求美女進於王。賢於妾者二人。同列者七人。今虞邱子相楚十餘年。子弟宗戚以外。鮮有所進。賢者果如是耶。虞邱子聞之大慚。乃薦孫叔敖而楚以霸。

呂坤曰。國家不治。妒賢之人為之也。樊姬不妒於宮。而推治於國。惟無我心故耳。故我心勝者。不能容人。其終也。反不能容其身。然而妒者卒不悟也。可嘆哉。樊姬女宗。可以訓矣。
二、【女婧諫槐】
婧恐父死。有害明君。趨告晏子。得以上聞。
【原文】
周齊景公有愛槐。使衍守之。令曰。犯槐者刑。傷槐者死。衍醉而傷槐。公怒。將殺之。女婧造晏子請曰。妾父犯令。固當死。第明君治國。不以物害人。今君以槐殺妾父。妾恐傷執政者之法。害明君之義。鄰國將謂君愛樹而賤人也。晏子惕然。乃請於景公而免之。

齊侯使衍守槐。令以傷槐者死。孰料傷槐者。即為守令之衍乎。知法犯法。勢難挽救。呂坤曰。勢之尊。惟理能屈之。是故君子貴理直。女婧之言。豈獨能救父死。君相能用其言也。齊國其大治乎。

三、【伯嬴守宮】
伯嬴死守。永巷持刀。闔閭慚退。女界英豪。
【原文】
周楚平王夫人伯嬴。昭王母也。吳伐楚。昭王出走。吳王闔閭盡妻其後宮。次及伯嬴。嬴持刀守永巷而言曰。近妾必死。何樂之有。若先殺妾。是弒國君之母。於汝又何益。闔閭慚而退。嬴與保母閉永巷之門。皆不釋兵。三旬。秦救至。昭王返國。

盡己之謂忠。伯嬴之守永巷也。先盡其力盡其言以守身。不成、則致命以殉國。理直氣壯。闔閭尚不敢犯之。至與保母閉永巷之門。三旬不釋兵。卒能保全其身。無慚國母。殊可敬也。


四、【鍾離陳殆】
齊鍾離春。容貌醜陋。自詣宣王。危言直奏。
【原文】
周齊鍾離春、無鹽邑之女。容貌鄙陋無雙。臼頭。深目。長壯。大節。卬鼻。結喉。肥項。少發。折腰。出胸。皮膚若漆。行年四十。無所適。乃自詣宣王。直陳君國四殆。正而有辭。宣王善其言。納為夫人。盡反舊時所為。齊國大安。

呂坤曰。無鹽色為天下棄。而德為萬乘尊。亦大奇哉。世之婦女。丑未必無鹽。而為夫所棄者。當亦自反矣。以無鹽之陋。出切直之語。而齊王猶尊寵之。狂惑之夫。不受婦人之諫者。當亦自愧矣。

五、【魏負匡君】
魏曲沃負。教子義方。如耳出使。自諫哀王。
【原文】
周魏曲沃負。大夫如耳母也。魏哀王為子娶婦。聞其美。將自納焉。負謂如耳曰。君亂於無別。汝胡不匡之。言以盡忠。忠以除禍。不可失也。如耳未得間。會使於齊。負乃面諫哀王。王然之。遂還太子婦。而賜負粟三十鍾。如耳歸而爵之。

曲沃負教子以忠。子未及言。挺身往諫。陳紀綱之大。正人道之始。全貞女之行。繩愆糾謬。使王不敢敗度。強鄰不敢加兵。君子謂其知禮。豈特忠也已哉。

六、【忠婢覆鴆】
衛有忠婢。主母貪淫。命進鴆酒。僵覆明心。
【原文】
周大夫主父、自衛仕於周。二年歸。其妻淫於鄰人。封葯酒待之。主父至。妻使媵婢取酒進之。婢知為鴆也。默計進之則殺主父。言之則殺主母。因佯僵覆酒。主父怒笞之。妻以他故。欲殺婢滅口。主父弟聞其事以告。主父遂出妻。欲納婢以代之。婢固辭。乃厚幣嫁焉。

呂坤曰。忠婢此舉。無一不協於善者。不彰主母之惡。厚也。不忍主父之毒。忠也。佯僵覆酒。智也。笞將死。終不言。貞也。不敢居主母之處。禮也。此可以為士君子之法。而況婦人乎。


七、【庄侄童諫】
庄侄年幼。持幟道旁。三難五患。直諫君王。
【原文】
周楚庄侄、縣邑女也。頃襄王好台榭。出入不時。行年四十。不立太子。諫者閉塞。屈原放逐。秦欲襲其國。使張儀間之。侄年十二。請於母。願往諫之。母以年幼不許。侄乃持幟伏道旁以見王。直諫三難五患。王奇之。載歸。立為夫人。乃為王陳節儉愛民之事。楚國復強。

庄侄、一十二齡之童女耳。忠愛性成。知國有三難五患。禍亂將作。乃竭誠諫阻。轉危為安。丈夫行有加於是乎。王以之為夫人。是得一女忠臣矣。國安得而不強。


八、【逐女愚辭】
齊孤逐女。憂國深思。為君為相。盡其愚辭。
【原文】
周齊孤逐女、即墨人。少孤。貌丑。會齊相婦死。逐女造襄王之門。見謁者曰。妾三逐於鄉。五逐於里。孤無所容。擯棄於野。願當君王之盛顏。盡其愚辭。左右以告。王輟食吐哺而起。與語三日。遂敬事國相。以逐女妻之。齊國大治。

呂坤曰。有道哉孤逐之女也。女子抱豪傑之識。田野懷廟堂之憂。比目之魚四語。可為萬世相鑒。明王用人數語。可為萬世任相之鑒。當與鍾離春並稱齊國奇女。


九、【馮妃當熊】
漢馮婕妤。事帝後宮。從觀斗獸。以身當熊。
【原文】
漢馮昭儀、事元帝為婕妤時。帝幸虎圈。觀斗獸。後宮皆從。熊逸出圈。攀檻欲上殿。後宮皆驚走。婕妤直前。當熊而立。左右格殺熊。元帝問何獨前當熊不畏。對曰。猛獸得人而止。妾恐熊犯御座。故以身當之。元帝嗟嘆。倍敬重焉。立為昭儀。

呂坤曰。婦人多畏。馮昭儀之當熊。忠義心切。遂不暇畏耳。傅後妒其獨立以形己之短。成帝立。以他事誣殺之。嗚呼。吾欲為善而善不可為。馮昭儀之謂乎。


十、【滂母無憾】
范滂之母。教子盡忠。死亦何憾。千古尊崇。
【原文】
漢范滂、字孟博。汝南人。初為清詔使。坐鉤黨系獄。既釋。朝廷復治鉤黨。督郵吳導不忍捕。抱詔書而泣。滂聞之。即自詣縣。縣令郭揖願與俱亡。滂以累令及老母力辭。其母就與之訣。曰、汝今得與李杜齊名。死亦何憾。既有令名。復求壽考。可兼得乎。滂跪受教。

呂坤曰。滂當亂世而高論以速凶。處小人而激清以樂死。狷介之流也。吾深惜之。惟是名壽不可兼得。妙合知足之旨。而慨然割愛。無兒女子之情。母也賢乎哉。

十一、【李秀忠烈】
李毅女秀。擐甲守城。擊破彝寇。代父統兵。
【原文】
晉南蠻校尉寧州刺史李毅女秀。綽有父風。五彝圍寧。毅以憂卒。救援莫至。眾推秀領州事。秀擐甲守城。糧食雖盡。志氣益歷。伺彝懈。擊破之。圍解。乃代父職。統三十七部。歷三十餘年。群彝懾服。秀卒於任。百姓如喪考妣。立廟歲祭。唐封明惠夫人。顏其廟曰忠烈。

李秀以一女子代父之職。統兵三十七部。歷時三十餘年。群彝懾服。州民安謐。卒於州任。百姓哀號。如喪考妣。相與立廟。歲時致祭。備受尊親。洵女界之錚錚。坤維之表表。廟號忠烈。有以哉。


十二、【卞裴何恨】
卞婦裴氏。義烈無垠。夫忠子孝。明祖封墳。
【原文】
晉卞壼、與二子眕、盱、皆戰死。壼妻裴氏撫屍哭曰。父為忠臣。子為孝子。復何恨乎。其墓在冶城。明太祖建朝天宮。欲平之。見一婦縗麻大笑。怪問之。曰。吾夫死忠。子死孝。吾忠臣妻。孝子母。又何戚焉。言畢。不見。太祖問於人。始知為卞墳。婦即壼之妻。乃建祠封其墓。

蘇峻之亂。卞壼督諸軍。力疾苦戰死。二子眕盱亦從之。裴氏為忠臣妻。又為忠臣母。生前無恨。歿後猶榮。相隔千餘年。英靈不泯。宜明祖之建祠封墓也。十三、【虞孫誨忠】
虞潭之母。命子捨生。又遣孫楚。忠孝從征。
【原文】
晉虞潭母孫氏。守節撫潭。潭為南康守。率眾討杜弢。母勉以忠義。傾資產以饗戰士。後征蘇峻。母戒之曰。吾聞忠臣出孝子之門。汝當捨生取義。勿以吾老為累。盡發家僮助戰。售服飾為軍資。又遣孫楚從征。務盡忠孝。潭後以功封侯。母九十五始卒。謚曰定夫人。

孫氏初傾資產以饗將士。至資產已罄。復售所服環佩為軍資。且盡發家僮以助戰。不特教子忠。而又教孫移孝以作忠。教子盡忠。吾聞之屢矣。教孫盡忠。如孫氏者。有幾人哉。十四、【朱韓新城】
朱母韓氏。登城履行。西北未固。率婢築城。
【原文】
晉朱序為梁州刺史。守襄陽。秦苻堅兵入寇。朱序之母韓老夫人。自登城履行。至西北隅。以為不固。率百餘婢、及城中女子。於其角斜築城二十餘丈。秦兵至。圍城。序固守。秦糧將盡。急攻之。西北角果潰。眾即堅守新城。秦兵遂引退。襄陽人因名新城曰夫人城。

登城履行。西北未固。率眾婢及民女。築斜城廿余丈。厥後全城均受女子之惠焉。後世受專城之寄。聞寇不為備。寇至莫展一籌。坐視城陷。不顧人民死生者。視朱序之母。兩間無容身處矣。


十五、【貴兒殉君】
貴兒宮女。忠烈超群。叛臣弒帝。大罵殉君。
【原文】
隋宮人朱氏、名貴兒。時宇文化及使司馬德戡等。於中夜率衛士。欲弒煬帝。宮人皆奔散。獨貴兒在帝左右。責德戡曰。三日前、帝慮侍衛秋寒。詔宮人悉絮袍袴。帝自臨視出賜。何遽負恩而反顏相向。及煬帝縊死。貴兒猶大罵德戡等不已。遂為亂兵所害。

煬帝荒淫無度。死固其所。而德戡等忘恩負義。亦全無心肝人也。觀貴兒責德戡之言。德戡等聞之。能無愧死。一宮人耳。尚有忠肝義膽。臨難不避。彼反戈相向者。視貴兒真不啻霄壤矣。十六、【長孫規諫】
長孫皇後。規諫良佐。國有直臣。為君慶賀。
【原文】
唐太宗後長孫氏。商榷獻替。每盡規諫。太宗或以非罪譴怒宮人。後亦佯怒。請自推鞫。俟上怒息。徐為申理。嘗在上前。稱魏徵為正直社稷之臣。並朝服立庭。賀太宗之容直言。病革。與帝訣。猶諄諄以國政為辭。後崩。太宗哭之慟。曰、此後入宮。不聞規諫。失良佐矣。

長孫後非女諫官耶。世傳婦言不可聽。顧其人其言何如耳。如後者、朝夕在側。隨時進言。彌留猶以親君子。遠小人。納忠諫。屏讒慝。省作役。止游畋為言。太宗且視為良佐。孰謂宮闈中無正人君子哉。


十七、【王母勉兒】
王義方母。勉子忠君。立名千載。死亦歡欣。
【原文】
唐王義方官侍御史。以宰臣李義府恃恩放恣。將彈之。告母曰。奸臣當道。懷祿而曠官。不忠。老母在堂。犯難以危身。不孝。進退惶惑。不知所從。母曰。王陵母殺身以成子之義。汝若事君盡忠。立名千載。吾死不恨。義方遂彈之。高宗以為毀辱大臣。貶萊州司戶。

義方之母。誠善學陵母哉。陵母知漢之當興。故對使伏劍。寧死以成子之忠。王母知君之不悟。故稱先則古。誓死以教子之忠。言雖無濟。而其母子之忠。亘古常昭矣。


十八、【高秦死報】
秦氏被執。忠告高叡。以死報君。瞑目待斃。
【原文】
唐高叡為趙州刺史。默啜攻陷其城。叡仰葯不死。與妻秦氏同被執。默啜示以寶刀異袍。曰、爾降。賜爾官。否且死。叡視秦氏。秦曰。君受天子恩。城不能守。乃以死報。分也。若受賊官。雖階一品。何榮之有。夫婦皆瞑目不語。默啜知不可屈。殺之。

呂坤曰。高叡仰葯。固慷慨殺身之志也。乃被執而迫以利害。有徘徊心焉。向非秦氏以大義決之。安知不失身二姓乎。不為威怵。不為利誘。此大丈夫事也。乃婦人能之。嗚呼、烈矣。


十九、【劉薛斬子】
劉妻薛氏。非不愛子。王法無私。並厲將士。
【原文】
南唐劉仁贍鎮壽春。周師攻城。仁贍誓死守。幼子從諫泛舟私出。冀得自全。仁贍按軍法斬之。監軍求救於劉妻薛氏。薛曰。妾非不愛子。然法不可私。若貸其死。則劉門為不忠。妾何面目見將士乎。趣斬之。然後哭成服。城陷。仁贍戰歿。薛氏絕粒而卒。

人莫不愛其子。亦莫不愛其身。忠臣既不愛身。何況其子。論者或謂子死不救。似傷乎仁。抑思仁以義行。此殺身所以成仁也。薛氏之言。非特全劉門之忠。且可厲將士之忠矣。


二十、【劉母教諍】
劉安世母。訓子捐身。諫官盡職。天子諍臣。
【原文】
宋劉安世初除諫官。白母曰。朝廷不以兒不肖。使居言路。如有觸忤。禍譴立至。若以母老辭。當可免。母曰。不然。吾聞諫官為天子諍臣。汝幸居此職。當捐身以報國恩。使得罪流放。無問遠近。吾當從汝所之。安世受命。正色立朝。面折廷爭。人目之為殿上虎。

人臣身居言路。自當明目張膽。以身任責。所謂在職言職也。不然。天子何貴有諍臣乎。安世之父。平生欲為之而弗得。安世豈不願為之。徒以有母在耳。安世之母。以捐身報國望其子。可謂知大義矣。


二十一、【李張救主】
李母張氏。獻替康王。舉薦宗澤。食足兵強。
【原文】
宋康王質於金。潛歸。道經李若水母張氏庄。索飲。偽言服賈。張曰。君非商旅。適有金騎來追。吾已紿其歸矣。因進酒食。王問姓氏。泣而不言。固詰之。曰。妾子李若水也。已死金軍矣。生子得為忠臣。妾可不恨。聞宗澤食足兵強。事尚可為。大王勉之。獻以金銀。泣而別。

男子貴有才。尤貴有器識。女子則不然。無才便是德。古語有之。雖然、女子可以無才。而不可以無識。若有德之才。亦何獨不可有耶。李母才識。迥異常人。勉王數語。簡明切當。有功宋室不鮮。

二十二、【趙雍從容】
趙妻雍氏。生死相從。池州城陷。雙縊從容。
【原文】
宋趙昂發妻雍氏。昌化人。昂發為池州通判。元兵渡江。守臣棄官去。昂發攝州事。繕壁聚糧。為固守計。元兵攻城。都統張林陰降。昂發知不可守。謂雍氏曰。我守土當死。汝宜去。妻曰。君為命官。妾為命婦。君為忠臣。妾獨不能為忠臣婦耶。夫妻冠帶雙縊於從容堂。

雍氏欲為忠臣之婦。昂發笑其非女子所能為。雍氏竟請先死。乃題書幾上。夫妻冠帶雙縊盡忠。何其從容若此耶。蓋視死如歸。命官命婦。各盡其忠。堂名從容。真人傑地靈矣。

二十三、【良玉破賊】
明秦良玉。奉詔勤王。轉戰千里。勛勒旗常。
【原文】
明馬千乘妻秦良玉。隨夫從戎。南川路戰功第一。口不言功。所部號白桿兵。軍令嚴肅。秋毫無犯。援遼左。救貴州。解成都圍。收復重慶。奉詔勤王。出家財濟餉。轉戰數千里。多所克捷。及張獻忠復入蜀。當道不能用其策。乃退保石砫。分兵嚴防。賊不敢犯。後以壽終。

以一婦人。殺賊廿余年。轉戰數千里。忠心報國。奉詔勤王。屢建奇勛。百戰百勝。置酒告遜之之語。單騎見捷春之言。尤非他人所能道。古今女將。當推良玉第一。豈特南川路戰功第一乎。

二十四、【周母含笑】
周遇吉母。勉子忠君。登屋射賊。矢盡自焚。
【原文】
明周遇吉母早寡。李自成反。遇吉總鎮代州。兵少食盡。救援不至。乃跪母前痛哭。母曰。此何如時。爾尚歸家作楚囚泣耶。遇吉曰。兒稍刻即捨身報國。惟母難舍。母怒曰。爾為忠臣。吾得為忠臣母。流芳千古。含笑見爾父於地下矣。麾使出。城陷。遇吉巷戰死。母自焚。

人當亂世。忠孝每不能兩全。周遇吉忠矣。而其母尤忠。城陷子死。猶與遇吉妻劉氏。率婦女同登山巔公廨屋上以射賊。矢盡乃縱火自焚。闔門盡忠。流芳千古矣。

【緒余】
忠者。所以盡心也。非專指忠君言也。凡忠於天。忠於國。忠於主。忠於友。皆忠也。食人一日之祿。必忠人一日之事。受人一事之託。必忠人一事之謀。故孔門一貫心法。忠先乎恕。曾子三省其身。首及於忠。若不盡心。便是虧心。虧心便是欺心。欺心便是欺天。天可欺乎。而女子之忠。當以夫為的。故曰。夫者、天也。天不可欺。夫自不可欺也。知忠於夫。則對於舅姑。對於家庭。對於教育子女。無時不隨分隨事。而各盡其心矣。

2. 關羽忠義的故事

掛印封金:

劉備在徐州被曹操打敗以後,跟關羽和張飛失散了,獨自投奔河北袁紹。曹操使用計策奪取了徐州的下邳,把關羽圍困在一座土山上,派遣跟關羽有一面之交的張遼來勸降。

關羽提出三個先決條件:一是只投降漢獻帝,不投降曹操;二是劉備的兩位夫人要受到贍養和尊重;三是一旦知道兄長劉備的下落,就立刻去投奔。三個條件缺一不可。曹操愛才心切,就答應了關羽的全部要求,漢獻帝還任命他當偏將軍。

後來曹操跟袁紹交戰,在曹操受到嚴重挫折的時候,關羽請戰,但曹操並不想用關羽,因為害怕關羽得了軍功後就會離開,但事出無奈,還是讓關羽出戰,關羽斬殺了袁紹的大將顏良,為曹操解圍,立了大功,曹操上表奏請朝廷、封關羽為漢壽亭侯,還專門鑄成一枚大印送給關羽。

在隨後的戰斗中,關羽又追殺了袁紹的另一員大將文丑,正是這次戰斗,劉備知道了關羽在曹操手下;不久,關羽也得知兄長劉備在袁紹那裡,並且收到袁紹部下送來的劉備親筆信,當時就寫了回信,由來人帶回。

關羽把劉備兄長的消息告知嫂夫人以後,就到丞相府向曹操告辭。曹操知道他的來意,在大門上懸掛了迴避的牌子,關羽一連去了好幾次,都見不到曹操。張遼也推託有病不接見。

關羽知道他們的用意,就寫了一封信,派人送到相府。然後把歷次所收受的金銀都封存起來,把漢壽亭侯的大印懸掛在大堂上,帶著以前的部將,護送著兩位嫂夫人,向著官道進發,去投奔劉備了。

(2)有關忠義的故事擴展閱讀:

在小說《三國演義》里將關羽塑造成為一個忠義仁勇的武將形象,出場時與劉備張飛桃園結義,打造兵器後參加鎮壓黃巾起義的戰爭中,而後雖然與劉備東奔西走,顛沛流離,但仍能斬將殺敵,大顯神威。

在十八鎮諸侯討董卓時,溫酒斬華雄,三英戰呂布。劉備徐州兵敗,約三事降漢不降曹,為曹操解白馬之圍,斬顏良、誅文丑。得知劉備下落後,千里走單騎,過五關斬六將,斬蔡陽兄弟釋疑,在古城三兄弟聚義。

赤壁之戰時在華容道又不忍殺害曹操將其放走。劉備稱王後,關羽官拜五虎上將之首,領兵攻取襄陽,水淹七軍,斬龐德、擒於禁。

樊城之戰時被毒箭暗算,刮骨療毒,後呂蒙白衣渡江襲取荊州,徐晃趁機奪了偃城,關羽腹背受敵,敗走麥城,後被殺,蜀吳魏三個國家都為其舉辦喪禮。死後曾經數次顯聖,追呂蒙之魂,罵孫權,驚曹操。

此外,《三國演義》中以旁白視角敘事時,通常稱關羽為「雲長」或「關公」,極少直呼其名,而整部《三國演義》中除了對皇帝稱帝號外,亦只有關羽、劉備、諸葛亮有此待遇。



3. 岳飛的忠義故事100字

岳飛的忠抄義故事

南宋愛國將領岳襲飛,善書法,也精琴棋。每當他心中煩悶的時候,總要彈古琴,以抒發心中的憂憤。公元1141年,岳飛抗擊金兵,連連取勝,兵進朱仙鎮,岳家軍將士們個個摩拳擦掌,決心打到金兀術的老窩黃龍府

當時,北方的金兵,常常攻打中原。母親鼓勵他報效國家,從軍之前,母親在他背上刺了「精忠報國」四個大字。岳飛不忘母訓,那四個字成為岳飛終生遵奉的信條。

拓展資料

岳飛(1103年3月24日-1142年1月27日),字鵬舉,宋相州湯陰縣(今河南湯陰縣)人,抗金名將,中國歷史上著名軍事家、戰略家、書法家、詩人、抗金英雄,民族英雄,位列南宋中興四將之首。

岳飛重視人民抗金力量,締造了「連結河朔」之謀,主張黃河以北的民間抗金義軍和宋軍互相配合,夾擊金軍,以收復失地。岳飛治軍,賞罰分明,紀律嚴整,又能體恤部屬,以身作則,金人流傳有「撼山易,撼岳家軍難」的評語。

4. 三國演義忠義的故事20個

三國演義忠義故事:桃源三結義、關羽溫酒斬華雄、三英戰呂布、過五關斬六將、馬謖失街亭、關羽約法三章、孔明三氣周瑜、草船借箭、借東風等等。

5. 一個有關忠義的小故事

關羽心在曹心在漢就是一個忠義的小故事啊

6. 體現關羽忠義性格的故事

關羽過五關,斬六將

劉備軍被曹操擊敗,劉、關、張失散。其中關羽被曹操軍包圍。曹操非常欣賞關羽才華英武,曹操希望招降關羽,遂派張遼(字文遠),游說關羽,

關羽出於對兄長劉備的結拜誓言,以及保護兄嫂不被侵犯和與張遼的情誼,同意暫時歸降曹操,但提出了幾點要求:一是降漢不降曹;二是要確保兄嫂安全;三是如有劉備消息要立即離去,曹操不能阻攔。

曹操愛才心切,只得同意,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影響關羽真心歸降。在關羽「歸降」曹操的日子裡,關羽受到了極高的待遇,被封為漢壽亭侯,上馬金,下馬銀,賜予「赤兔馬」。關羽也非毫無報答,斬顏良誅文丑,立下大功。

就當事情這樣順理成章的進行時,突然,關羽得到了劉備的消息,因此,立即向曹操請辭,但曹操避而不見,最後,關羽只能不辭而別。由於沒有得到曹操的手諭,因此一路之上遭到了層層攔阻,但關羽憑借一己之力,過了五個曹操所轄關隘,立斬曹操六員大將。

(6)有關忠義的故事擴展閱讀

關羽(?—220年),本字長生,後改字雲長,河東郡解縣(今山西運城)人,被稱為「美髯公」。早年跟隨劉備顛沛流離,輾轉各地,和劉備、張飛情同兄弟,因而雖然受到了曹操的厚待,但關羽仍然借機離開曹操,去追隨劉備。

赤壁之戰後,關羽助劉備、周瑜攻打曹仁所駐守的南郡,而後劉備勢力逐漸壯大,關羽則長期鎮守荊州。

建安二十四年,關羽在與曹仁之間的軍事摩擦中逐漸占據上風,隨後水陸並進,圍攻襄陽、樊城,並利用秋季大雨,水淹七軍,將前來救援的於禁打的全軍覆沒。關羽威震華夏,使得曹操一度產生遷都以避關羽鋒銳的想法。

但隨後東吳孫權派遣呂蒙、陸遜襲擊了關羽的後方,關羽又在與徐晃的交戰中失利,最終進退失據,兵敗被殺。

關羽去世後,逐漸被神化,民間尊其為「關公」,歷代朝廷多有褒封,清代奉為「忠義神武靈佑仁勇威顯關聖大帝」,崇為「武聖」,與「文聖」孔子齊名。《三國演義》尊其為蜀國「五虎上將」之首,毛宗崗稱其為《演義》三絕中的「義絕」。

7. 關羽忠義的故事(200字)

劉備在新野戰敗下落不明,關羽被困,文遠來勸降。當時關羽提了三個條件,一;降漢不降曹,是忠於漢;二;不要傷害劉備家眷,是義於劉備;三;如知劉備下落馬上去跟隨,是忠於劉備;

8. 關於忠義的事例(故事)五個

1、劉備在徐州被曹操打敗以後,跟關羽和張飛失散了,獨自投奔河北袁紹。曹操使用計策奪取了徐州的下邳,把關羽圍困在一座土山上,派遣跟關羽有一面之交的張遼來勸降。

關羽提出三個先決條件:一是只投降漢獻帝,不投降曹操;二是劉備的兩位夫人要受到贍養和尊重;三是一旦知道兄長劉備的下落,就立刻去投奔。三個條件缺一不可。曹操愛才心切,就答應了關羽的全部要求,漢獻帝還任命他當偏將軍。

後來曹操跟袁紹交戰,在曹操受到嚴重挫折的時候,關羽請戰,但曹操並不想用關羽,因為害怕關羽得了軍功後就會離開,但事出無奈,還是讓關羽出戰,關羽斬殺了袁紹的大將顏良,為曹操解圍,立了大功,曹操上表奏請朝廷、封關羽為漢壽亭侯,還專門鑄成一枚大印送給關羽。

在隨後的戰斗中,關羽又追殺了袁紹的另一員大將文丑,正是這次戰斗,劉備知道了關羽在曹操手下;不久,關羽也得知兄長劉備在袁紹那裡,並且收到袁紹部下送來的劉備親筆信,當時就寫了回信,由來人帶回。

關羽把劉備兄長的消息告知嫂夫人以後,就到丞相府向曹操告辭。曹操知道他的來意,在大門上懸掛了迴避的牌子,關羽一連去了好幾次,都見不到曹操。張遼也推託有病不接見。

關羽知道他們的用意,就寫了一封信,派人送到相府。然後把歷次所收受的金銀都封存起來,把漢壽亭侯的大印懸掛在大堂上,帶著以前的部將,護送著兩位嫂夫人,向著官道進發,去投奔劉備了。

2、1931年9月21日,矢志抗日的吉鴻昌將軍被蔣介石逼迫下野,到國外「考察實業」。船到美國,吉鴻昌就接二連三地遭到意想不到的刺激,如那裡的頭等旅館不接待中國人,卻對日本人卻奉若神明。

有一次,吉鴻昌要往國內郵寄衣物,郵局職員竟說世界上已經不存在中國了,吉鴻昌異常憤怒,剛要發作,陪同的使館參贊勸道:「你為什麼不說自己是日本人呢?只要說自己是日本人就可受到禮遇。」

吉鴻昌當即怒斥:「你覺得當中國人丟臉嗎,可我覺得當中國人光榮!」為抗議帝國主義者對中國人的歧視,維護民族尊嚴,他找來一塊木牌,用英文仔細地在上面寫上:「我是中國人!」

3、北宋詞人晏殊,素以誠實著稱。在他十四歲時,有人把他作為神童舉薦給皇帝。皇帝召見了他,並要他與一千多名進士同時參加考試。結果晏殊發現考試是自我十天前剛練習過的,就如實向真宗報告,並請求改換其他題目。宋真宗十分贊賞晏殊的誠實品質,便賜給他「同進士出身」。

晏殊當職時,正值天下太平。於是,京城的大小官員便經常到郊外遊玩或在城內的酒樓茶館舉行各種宴會。晏殊家貧,無錢出去吃喝玩樂,只好在家裡和兄弟們讀寫文章。有一天,真宗提升晏殊為輔佐太子讀書的東宮官。大臣們驚訝異常,不明白真宗為何做出這樣的決定。

真宗說:「近來群臣經常遊玩飲宴,只有晏殊閉門讀書,如此自重謹慎,正是東宮官適宜的人選。」晏殊謝恩後說:「我其實也是個喜歡遊玩飲宴的人,只是家貧而已。若我有錢,也早就參與宴遊了。」這兩件事,使晏殊在群臣面前樹立起了信譽,而宋真宗也更加信任他了。

4、魯達一次在茶坊吃茶,結識了史進,因久聞其名,便請他到酒樓喝酒。他們在途中又遇到史進的開手師父李忠,便邀請李忠一同前去。

三人來到潘家酒樓,剛剛開始喝酒,便聽到隔壁閣子有女子哭泣。魯達詢問原因,卻得知是民女金翠蓮被惡霸「鎮關西」強娶後拋棄。而所謂的「鎮關西」,卻是狀元橋下殺豬賣肉的鄭屠。

魯達不禁勃然大怒,當場便要去打死鄭屠,被史進、李忠苦苦相勸。他當即湊了十五兩銀子,給金老、金翠蓮父女做盤纏,讓父女倆回去收拾行李,准備次日離開渭州。三人又喝了幾杯,便離開潘家樓,在街頭分手,各自返回住處。

魯達次日一早便趕到金氏父女投宿的客店,安排他們安全的離開,直到金氏父女已經出城走遠,方才離開客店。他趕到鄭屠的肉鋪,並以經略府的名義讓鄭屠親自將肉切成臊子。鄭屠先切十斤精肉,又切十斤肥肉,整整忙活了一個早晨,卻被告知還要再切十斤軟骨。

鄭屠這才知道魯達是在戲弄自己,惱怒之下抄起刀便去和魯達拚命,結果被魯達一腳踹倒。魯達怒罵鄭屠,連打三拳,竟失手將其打死。

他見情勢不妙,一邊聲稱鄭屠詐死,一邊迅速離開現場。鄭家發現鄭屠已死,便到官府告狀。官府卻因魯達乃是軍官,先去請示了小種經略,這才派人去捉拿魯達。而這時,魯達早已逃出了渭州。

5、匈奴單於驕橫,借故扣留了他,並逼使歸降,但蘇武始終堅貞不屈。漢朝降臣衛律前去相勸,卻遭蘇武嚴辭痛斥。衛律回報單於,單於逼降的念頭反而更加強烈了,他把蘇武囚禁在地窖里,不與飲食。當時正值嚴冬,天降大雪,蘇武躺在窖中靠吃雪和氈毛維持生命,過了幾天居然沒有餓死,匈奴以為是神。

後又把蘇武轉移到荒無人煙的北海 (今蘇聯貝加爾湖) 一帶,讓他放牧公羊,並說只有公羊產羔才能返回。蘇武到了北海,匈奴不給口糧,只得掘野鼠、挖草根充飢,每日放牧時手持漢節,日夜不離手,隨著歲月流逝,節上的穗子全都掉了。

漢昭帝始元六年的春天,蘇武才回到漢都長安,昭帝使蘇武以最隆重的祭禮拜謁武帝陵廟,拜他為典屬國。蘇武在匈奴共十九年,出使時年富力強,歸來時已是須發皓白了。

9. 有關諸葛亮忠義的故事要簡單

劉備征討東吳,於猇亭之戰大敗而歸,在白帝城託孤。告訴諸葛亮,如果將來自己的兒回子劉禪沒有能力或者不忠義答,可以由諸葛亮取而代之。但是諸葛亮終其一生都忠於蜀漢政權,以克復中原為己任。正如他在《出師表》中所述,「先帝創業未半中道崩殂,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誠危機存亡之秋也。」在那樣急迫的環境下,諸葛亮守護劉禪,幫他處理好蜀漢政務,使得蜀國在三國時期有了穩定局面和恢復發展。諸葛亮還六齣祁山積極展開統一工作。當然最終因為實力不濟失敗了。 同時諸葛亮注意提拔有用人才,比如費禕,董允,姜維等等,使得在其死後,蜀漢政權又存續了多年。
總之其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為蜀漢政權的發展穩定貢獻了一生。而且絲毫沒有私心,沒有對劉備後人的江山有半點覬覦。

10. 古代關於忠義的故事

1、趙孝爭死

漢朝時候,有一個人姓趙,單名叫孝的,表字常平,和他的弟弟趙禮,很是友愛的。有一年,年成荒歉得很,一班強盜占據了宜秋山,把趙禮捉去了,並且要吃他。

趙孝就趕緊跑到了強盜那裡,求懇那班強盜們說道,趙禮是有病的人,並且他的身體又很瘦,是不好吃的。我的身體生得很胖,我情願來代替我的弟弟,給你們吃,請你們把我的弟弟放走了。強盜還沒有開口說話,他那弟弟趙禮一定不肯答應。

2、許武教弟

漢朝時候,有個姓許名武的,他父親是早已死了,剩下兩個弟弟,一個叫許晏,一個叫許普的,年紀都還很小。許武每每在耕田的時候,叫他兩個弟弟立在旁邊看著,晚上許武自己教他兩個弟弟讀書。如若弟弟不聽他的教訓,他就自己去跪在家廟里告罪。

後來許武舉了孝廉,但是他因為兩個弟弟都還沒有名望,就把家產分做了三份,自己取了最肥美的田地,和廣大的房屋,所有壞的統統給了弟弟。所以當時社會上的人,都稱許他的兩個弟弟,反而看輕許武了。

3、姜肱大被

漢朝時候,有個姓姜名肱的,表字叫做伯淮。和他的兩個弟弟,一個叫姜仲海,一個叫姜季江的,天性非常友愛。雖然他們兄弟三個人,各自娶了妻子,可是不忍分開了睡,所以他們做了很大的被,兄弟三個人一同睡著。

有一次,兄弟們一同到府城裡去,晚上碰著了強盜,就要殺他。他們兄弟三個人都搶著死,強盜也就把三個人都釋放了,只搶了一些衣服和金錢去。

4、繆彤自撾

漢朝時候。有一個人。姓繆單名叫做彤。表字豫公。他在幼小年紀的時候。早已沒有了他的父親。兄弟四個人。一同住在一塊兒。等到後來各自娶了妻子。

這幾個婦女們就要請求均分家產。已經有好幾次了。甚至於屢次有爭鬧的言語發生。繆彤聽見了很感憤嘆息。就關了門。自己打著自己說道。繆彤呀繆彤。你勤修身體。謹慎行為。

5、劉進束帶

南北朝時候,南齊朝有一個人,姓劉,單名是一個琎字,表字子敬,就是劉瓛的弟弟。他的做人,是很剛方並且很正直的,在南宋朝泰豫年間,曾經做過明帝的挽郎。

有一次,他的哥哥劉瓛,半夜裡在隔壁房間里,叫著他的名字,但是劉琎並不去答應他。等到下了床,穿好了衣服,到了哥哥床面前立正了以後,才答應了。

熱點內容
古代勵志的名言 發布:2021-03-16 21:50:46 瀏覽:209
形容兒孫繞膝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9:35 瀏覽:878
席慕蓉賞析印記 發布:2021-03-16 21:48:26 瀏覽:311
權力很大含有手的成語 發布:2021-03-16 21:48:22 瀏覽:584
能聽的兒童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8:15 瀏覽:285
關於足球的詩歌詞句 發布:2021-03-16 21:47:40 瀏覽:870
拖拉機的古詩 發布:2021-03-16 21:42:53 瀏覽:571
亮甜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2:00 瀏覽:831
廣東話生日快樂祝福語 發布:2021-03-16 21:38:55 瀏覽:409
噓的短句 發布:2021-03-16 21:38:07 瀏覽: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