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章小故事
⑴ 印刷術的故事
關於活字印刷的記載首見於宋代著名科學家沈括的《夢溪筆談》:公元1041~1048年,平民出身的畢升用膠泥制字,一個字為一個印,用火燒硬
,使之成為陶質。排版時先預備一塊鐵板,鐵板上放鬆香、蠟、紙灰等
的混合物,鐵板四周圍著一個鐵框,在鐵框內擺滿要印的字印,然後用火烘烤,將混合物熔化,與活字塊結為一體,趁熱用平板在活字上壓一
下,使字面平整,便可進行印刷。
用這種方法,印二、三本談不上什麼效率,如果印數多了,幾十本以至上千本,效率就很高了。為了提高效率,常用兩塊鐵板,一塊印刷,一
塊排字。印完一塊,另一塊又排好了,這樣交替使用,效率很高。常用的字如"之"、"也"等字,每字製成20多個字,以備一版內有重復時使用
。沒有準備的生僻字,則臨時刻出,用草木火馬上燒成。從印板上拆下來的字,都放入同一字的小木格內,外面貼上按韻分類的標簽,以備檢
索。
畢升起初用木料作活字,實驗發現木紋疏密不一,遇水後易膨漲變形,與粘葯固結後不易去下,才改用膠泥。
畢升發明活字印刷,提高了印刷的效率。但是,他的發明並未受到當時統治者和社會的重視,他死後,活字印刷術仍然沒有得到推廣。他創造
的膠泥活字也沒有保留下來。但是他發明的活字印刷技術,卻流傳下去了。
1965年在浙江溫州白象塔內發現的刊本《佛說觀無量壽佛經》經鑒定為北宋元符至崇寧(1100~1103)年活字本。這是畢升活字印刷技術的最早歷
史見證。
宋人周必大(1129~1204年)曾被封為濟國公,老年時從沈括那裡學來了畢升的方法,印了自己的著作。他也做了一點小改動,把鐵板改為銅板。
銅板比鐵板傳熱性好,易使粘葯熔化,但銅板比鐵板價格貴,這對一個公爵來說就算不了什麼。
元代的姚樞(1201~1278)提倡活字印刷,他教子弟楊古用活字版印書,印成了朱熹的《小學》和《近思錄》,以及呂祖謙的《東萊經史論說》等
書。不過楊古造泥活字是用畢升以後宋人改進的技術,並不是畢升原有技術。
清康熙六年翟世琪出任饒州推官,集磁戶,造青磁《易經》一部。所謂青磁(活字)據專家分析可能是以制青瓷的瓷土燒成的陶活字。
1718年山東泰安人徐志定製成陶活字,印《周易說略》。他將泥土煅燒後製成活字用以排版印書,採用的仍然是畢升用過的方法。
19世紀安徽涇縣的翟金生,因讀沈括的《夢溪筆談》中所述的畢升泥活字技術,而萌生了用泥活字印書的想法。他費時30年,制泥活字10萬多
個。1844年印成了《泥版試印初編》。此後,他又印了許多書。20世紀60~70年代在涇縣還發現了翟金生當年所制的泥活字數千枚的刻東西的印
章。這些活字有大小五種型號。他以自己的實踐證明了畢升的發明是可行的,打破了有人對泥活字可行性的懷疑。
1962年發現於安徽徽州的翟氏泥活字模。
與楊古同時代的王禎(1271~1368年)創制了木活字。王禎是山東東平人,是一位農學家,做過幾任縣官,他留下一部總結古代農業生產經驗的著
作--《農書》。王禎關於木活字的刻字、修字、選字、排字、印刷等方法都附在這本書內。他在安徽旌德請工匠刻木活字3 萬多個,於元成宗
大德二年(1298年)試印了6萬多字的《旌德縣志》不到一個月就印了一百部可見效率之高。這是有記錄的第一部木活字印本。
王禎在印刷技術上的另一個貢獻是發明了轉輪排字盤。用輕質木材作成一個大輪盤,直徑約七尺,輪軸高三尺,輪盤裝在輪軸上可以自由轉動
。把木活字按古代韻書的分類法,分別放入盤內的一個個格子里。他做了兩副這樣的大輪盤,排字工人坐在兩副輪盤之間,轉動輪盤即可找字
,這就是王禎所說的"以字就人,按韻取字"。這樣既提高了排字效率,又減輕了排字工的體力勞動。是排字技術上的一個創舉。元代木活字印
本書雖已失傳,但當時維吾爾文的木活字則有幾百個流傳下來。
明代木活字本較多,多採用宋元傳統技術。明萬曆十四年(1586年)的《唐詩類苑》、《世廟識余錄》、嘉靖間(約1515~1530年)的《璧水群英待
問會元》等都是木活字的印本。
在清代,木活字技術由於得到政府的支持,獲得空前的發展。康熙年間木活字本已盛行,大規模用木活字印書則始於乾隆年間《英武殿聚珍版
叢書》的發行。印製該書共刻成大小棗木木活字253500個。印成《英武殿聚珍版叢書》134種,2389卷。這是中國歷史上規模最大的一次用木活
字印書。
用金屬材料製造活字,也是活字印刷的一個發展方向。在王禎以前,已有人用錫做活字。但錫不易受墨印刷很困難,難於推廣。公元15、16世
紀之際,銅活字流行於江蘇無錫、蘇州、南京一帶。銅活字印刷在清代進入新的高潮,最大的工程要算印刷數量達萬卷《古今圖書集成》了,
估計用銅活字達100~200萬個。
1965年在浙江溫州發現崇寧年間的《佛說觀無量壽佛經》殘本,字體大小不一,有個別字被橫置,顯然是活字本。1907年,法國考古學家伯希
和在敦煌發現1300年的幾百枚全套維吾爾文字母活字。1928年中國考古隊在吐魯番地區發現帶漢字的維吾爾文活字印本。
1322年,浙江奉化縣尹馬稱德,用十萬木活字,排印《大學衍義》。
1490年,江蘇無錫印書家華隧,用銅活字排印書籍千餘卷。
1574年,銅活字排印《太平御覽》1000卷。
明代用木活字排印的印刷物包括《壁水群英待問會元》、《四友齋叢說》、《晏子春秋》、《小字錄》、《欒城集》等。
明代銅活字本包括《宋諸臣奏議》、《渭南文集》、《石湖居士集》、《曹子建集》、《蔡中郎文集》、《吳中水利通志》、《唐人集》、《
玉台新詠》等。
1725年,內府製造25萬枚銅活字,排印64套《古今圖書集成》,共32萬余卷。
1733年雍正詔令制木刻活字。二十五萬余木刻活字,在一年內全部完成,排印2300卷《武英殿聚珍版叢書》。
現存清代活字刊本還有〈常州府志》、《近台記聞》、《無錫縣志》、《精訂綱鑒二十一史通俗衍義》、《紅樓夢》、《萬曆野獲篇》、《續
資治通鑒長篇》、《學海類篇》、《南疆譯史勘本》、《仙屏書屋初集》、《音學五書》、《琳琅秘室叢書》等。
⑵ 求印章八個字是什麼意思非常感謝! 有無什麼故事。
能把這兩仿印章鈐印出來,重新上圖嗎?很難看清楚哦。
只看到左印為「清河伯子」。
⑶ 四大發明小故事
指南針
戰國時代,我國人民利用磁鐵造成了一種指示方向的工具,叫「司南」。「司南」就是指南的意思。
司南的形狀和現在的指南針完全不同。它是根據我國古代的勺子的形狀製成的,很象我們現在用的湯匙。
司南是怎樣製成的呢?古書上缺少詳細的記載,又沒有實物留下來,所以我們沒有辦法知道它的准確形狀。根據專家們的研究,司南大約是把整塊的天然磁鐵,輕輕地琢磨成勺子的形狀,並且把它的S極琢磨成長柄,使重心落在圓而光滑的底部正中。
司南做好以後,還得做一個光滑的底盤。使用的時候,先把底盤放平,再把司南放在底盤的中間,用手撥動它的柄,使它轉動。等到司南停下來,它的長柄就指向南方,勺子的口則指向北方。
司南的底盤是用青銅做的,有的是個塗漆的木盤,青銅和漆器都比較光滑,磨擦的阻力比較小,司南轉動起來很靈活。這種底盤內圓外方,四周還刻有表示方位的格線和文字。現在的出土文物中,就有這樣的銅盤和塗漆的木盤;還有東漢時候的一幅石刻,刻著一個小勺子放在一個小方台上,有人認為這就是司南。
司南是世界上最早的「指南針」。戰國時候,有人去采玉,怕在荒山中迷路,就帶上司南。
司南必須放在光滑的底盤上旋轉,底盤還必須放平,否則就會影響它指南的作用,甚至會使它從底盤上滑下來。因此,人們發明司南以後,又繼續不斷地研
究改進指南的工具。
⑷ 圖中印章所屬為誰他有著怎樣的故事
這方印章,是京劇大師梅蘭芳的,印章中的四個字是篆書的「梅蘭芳印」,其中的「蘭」字,是用的繁體。
梅蘭芳大師1894年出生於北京,祖籍江蘇泰州。他是我國著名的京劇旦角,是我國四大名旦之首,創立梅派。是中國京劇界最著名的表演藝術大師。
梅蘭芳8歲學戲,9歲拜吳菱仙為師學青衣,10歲登台。後又求教於秦稚芬和胡二庚學花旦。1915年4月至1916年9月,新排演了《宦海潮》《牢獄鴛鴦》《思凡》等11出戲。於1949年前先後赴日本、美國、蘇聯演出,並榮獲美國波莫納學院和南加州大學的榮譽文學博士學位。1950年任中國京劇院院長、1951年,任中國戲曲研究院院長,1953年,任中國戲劇家協會副主席,1959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61年8月8日,梅蘭芳因病在北京病逝。享年67歲。
梅蘭芳在50餘年的舞台生活中,發展和提高了京劇旦角的演唱和表演藝術,形成一個具有獨特風格的藝術流派,世稱「梅派」。其代表作有《貴妃醉酒》《天女散花》《宇宙鋒》《打漁殺家》等,並先後培養、教授學生100多人。
⑸ 此印章的內容!和關於印章的故事!
恤其居作而壽
⑹ 印章故事txt全集下載
印章故事 txt全集小說附件已上傳到網路網盤,點擊免費下載:
內容預覽:
印章故事
作者:邊打工邊打仗
印章故事之一 子鼠和申猴
更新時間2011-3-13 8:42:17 字數:907
我母親生前有一方小壽山石頭印章,印鈕是一隻機靈可愛的小老鼠,印面是母親的姓名。
我弱冠時開始學刻印,注意到了這方小印,母親告訴我小老鼠是我舅舅刻的,我在印側果然看到「柳文田刻」四個小而秀氣的署款。小老鼠雕的寫實,身體扭曲,瞪著兩個綠豆眼,背上淺刻出毛發,將鼠的警覺和靈活表現了出來,生動極了。我仿刻了印文,替換了這方印,當時母親偶爾還有用到印章的時候。若干年後,我才知道印文是刻字店刻的,而我起初以為也是我舅舅所為。母親屬雞,舅舅屬狗,難道刻鼠只是隨意所刻?詢問之下,原來還真有故事。
外公家當年是山東蓬萊城中的望門,外公與舅媽的父親張子寬是好友,兩人做主,包辦了這樁婚姻。舅媽娘家是商人,家境殷實。舅媽長的並不醜,但她沒有讀過什麼書,背也微駝,這年舅舅18歲,剛與畫友孫國楓、崔佑家、王希仁結成畫社,讓意氣風發的舅舅娶一個沒有文化的女子為妻,實在難遂其願,但父命難違,勉強成婚,感情可想而知。後來舅舅一家到蕪湖居住,雖然育有子女,但舅舅對舅媽的態度依然沒有改變。而這個時候舅舅遇到一位紅顏知己,這方印就是舅舅精心為她刻的。無疑這位女子是屬鼠的了。舅媽是位家庭婦女,經濟上沒有自主權,雖然心中惱火,但又沒有良策,便將這方印章偷偷拿走,送給我的母親。母親為他倆的和睦曾費了不少心思和口舌,舅舅……
⑺ 關於中國文字的小故事
甲骨文
甲骨文的發現是在一百多年前的清光緒,國子堅王懿榮得了大病,四處求醫找葯,無意中發現葯材中有一種刻了文字的龜甲,認為是很有價值的古物,於是便派人此處搜購,原來這些龜甲是河南安陽一帶農民拾獲後賣給中葯店的,後來經研究發現龜甲上的紋路應該就是古老的文字,這個發現轟動了學術界和文化界,從此,甲骨文受到許多學者、古董商和收藏家的重視。 甲骨文是我們目前所發現最早的中國文字,是殷商時代刻在龜甲或獸骨上面的文字,這些文字主要是用來卜斷吉凶的,占卜的過程先利用火燒灼龜甲,龜甲上便會出現裂痕,商代的人們便根據這裂痕卜斷吉凶,並將卜問的事情和結果記錄刻在龜甲上,而這些刻在龜甲或獸骨上的文字便稱為「甲骨文」。 例如:
口 米 龜 雨 耳
. 金文
在青銅器上鑄銘文的風氣,從商代後期開始流行,到周代達到高峰。先秦稱銅為金,所以後人把古代銅器上的文字也叫做金文,由於鍾和鼎在周代各種有銘文的銅器里佔有比較重要的地位,所以也稱金文為「鍾鼎文」。金文應用的年代,上至商代的早期,下至秦滅六國,約一千二百多年。 和現代的鑄鐵產品一樣,青銅器的鑄造一般也要使用泥制模型,叫做「陶范」,金文是預先雕刻在陶范上再鑄出來的,也有少數則是銅器鑄好後直接刻上的,因為陶范質地松軟,雕刻比龜甲、獸骨更為容易,所以早期金文比甲骨文的繪圖性質更強,更為接近原始文字。 例如:
口 米 龜 雨 耳
. 小篆
「篆」本是小篆、大篆的合稱,因為習慣上把籀文稱為大篆,故後人常把「篆文」專指小篆。小篆又稱秦篆,是由大篆省略改變而來的一種字體,產生於戰國後期的秦國,通行於秦代和西漢前期。戰國時代,列國割據,各國文字沒有統一,字體相當復雜,於是秦始皇便以秦國的文字篆體,施行「書同文」來統一天下的文字,廢除六國文字中各種和秦國文字不同的形體,並將秦國固有的篆文形體進行省略刪改,同時吸收民間文字中一些簡體、俗字體,加以規范,就成一種新的字體—小篆。
中國文字發展到小篆階段,逐漸開始定型〈輪廓、筆劃、結構定型〉,象形意味消弱,使文字更加符號化,減少了書寫和人讀方面的混淆和困難,這也是我國歷史上第一次運用行政手段大規模地規範文字的產物。秦王朝使用經過整理的小篆統一全國文字,不但基本上消滅了各地文字異行的現象,也使古文字體異眾多的情況有了很大的改變,在中國文字發展史上有著重要的角色。 除了小篆,包含甲骨文、金文,被統稱為中國字的古文字;古文字學的發展,對於促進中國古代歷史、哲學、經濟、法律、文化、科學技術的研究,都具有相當重要的影響。 例如:
口 米 龜 雨 耳
.隸書
小篆雖然是較整齊的長方形,結構由均勻圓轉的線條組成,但是書寫起來相當不方便,且字形繁復,由於種種缺點,故在民間很快地出現了一種新字體,將小篆的端莊工整、圓轉彎曲的線條寫成帶方折的,這種字體據說當時在下層小官吏、工匠、奴隸中較為流行,所以稱為「隸書」。到了漢代,隸書取代小篆成為主要字體,中國文字發展歷史就脫離古文字階段進入隸楷階段,漢代以後,小篆成為主要用來刻印章、銘金文的古字體。 隸書的形成使文字從隨物體形狀描書的字元,變成由一些平直筆劃所組成的簡單字元,這種改變大大地提高了書寫的速度。中國文字由小篆轉變為隸書,叫做「隸變」,隸變是中國文字發展上一個重要的轉折點,結束了古文字的階段,使中國文字進入更為定型的階段,隸變之後的文字,接近現在所使用的文字,也比古文字更容易辨識了。
.草書
草書,就是寫得草率、快速的字體。草書是輔助隸書的一種簡便字體,主要用於起草文稿和通信,在草書形成的過程中,因為官府的佐、史經常需要使用起草文書,因而影響了草書的流傳。進入東漢後,經過文人、書法家的加工,草書就有了比較規整、嚴格的形體,可以用在一些官方場合,稱之為「章草」,帶有一點隸書的味道,保留了隸書的撥挑和捺筆。草書由於字形太過於簡單,彼此容易混淆,所以無法像隸書取代小篆那樣,取代隸書成為主要的字體。 在楷書產生後,草書在楷書的基礎下進一步發展,不但筆劃之間可以勾連,上下之間也可以連寫,隸書筆劃的某些特徵也消失了,形成了另一種類型的草書,稱之為「今草」。
.行書
行書是介於楷書和草書之間的一種字體,不像楷書那麼工整,也不像草書那麼奔放;如果楷書像人的坐,草書人的跑,那麼行書就是人的行走,因為行書比楷書隨便些,可以寫得快,又不像草書潦草的讓人看不懂,所以最受到人們的喜愛。 行書大概在魏晉時代就開始在民間流行了,被稱為「書聖」的東晉大書法家王羲之,創作了大量的行書作品,長期以來價倍受人們的喜愛。行書沒有嚴格的書寫規則,寫得規矩一點、接近楷書的,稱為真行或行楷;寫得放縱一點、草書味道比較濃厚的,稱為行草,行書寫起來比楷書快,又不像草書那樣難以辨人,因此有很高的實用價值。
. 楷書
楷書在字體結構方面,與隸書差不多,但楷書將隸書筆劃的寫法改變了,且由扁形的隸書改為基本上呈現方形的楷書,即所謂的「方塊字」。楷書也稱為正書、真書,說明了楷書是提供人學習和運用的正規書體。最早的楷書書法家是東漢末年的鍾繇,從其流傳下來的作品中,還多少殘留著隸書的筆意。楷書在魏晉南北朝時期又經歷了不少變化,到了隋唐之後才基本定型,定型後的楷書,筆劃、結構都相當精緻、嚴謹,如唐朝著名書法家歐陽詢的作品就是範本之一。
中國文字進入楷書階段後,字形還再繼續簡化,但字體就沒有太大的變化了,做為我國四大發明術之一的印刷術,就是以楷書做為印書的主要字體,在宋朝刻印的書籍中,楷書被美術化,寫得更加規矩而漂亮,稱為「宋體字」,後來還有模仿宋體字而加以變化的,叫做「仿宋體」。我們今天閱讀的書籍、報刊上所用的字體,大致上是這一種風格的楷書變體。
⑻ 求一些文字小故事和小常識
一、對聯
因為愛好書法,曾拜一位老先生為師。老師見我有些毛草,估計也不會有什麼長性,就很隨意地說,先臨玄秘塔吧。
老先生說的玄秘塔,是唐代書法家柳公權書寫的玄秘塔碑文拓本。對學漢字書法的人來講,屬於小學生的級別——請別誤會,這里沒有輕視柳字的意思——我是說柳字在國人中的知名度很高,連小學生描紅模子都以之為範本。大凡有一點書法常識的人,無不知曉唐宋以來的四大名家——顏柳歐趙,而柳字尤其以形制規整、法度森嚴著稱。自然可以想像,早已不是描紅模子的年齡的我,怎麼能夠坐得住呢?因此終於沒有臨出個名堂,半途而廢是必然的結局。
也有收獲,從此我便喜歡琢磨這方塊字了。
一日,與一同事聊天,不知怎麼忽然就把話題轉向了書法。老實講,盡管自己沒有學出什麼名堂,但欣賞他人的作品還是有一點點感覺和品位的——正如做菜,自己是做不來的,卻並不妨礙品評人家菜餚的口味;而只要用心,也許就能成就一個美食家。同事很鄭重地說,最近認識一位書法家,字寫得很好。問我有沒有興趣替你求一幅墨寶?我稍作遲疑,便決定接受同事的這份美意。
但是,寫什麼字呢?在我看來,書畫作品要麼名家,可以用來收藏;要麼應時,可以作為裝飾。而作為裝飾的書畫作品是無須太挑剔的,只要有個不錯的內容和基本說的過去的章法就可以了。想不起他說的這位書法家有什麼名氣,或許是後起之秀也未可知。於是在寫什麼內容上舉棋不定。
忽然想到近來身邊人事管理的話題,不知怎麼又聯想到魯迅在什麼文章里提到過大寫的人字的話。何不出一與人有關的對聯?這時候我心裡已經有數了。但是,卻不知書家是年輕還是年老,是真有其名還是徒有虛名。萬一書家看出我有意為難他,豈不讓同事替我遭受白眼?
管不了那麼許多了。於是,工工整整寫了十四個字:
眾人從人人從眾,人從眾人眾人從。
我向同事說明,一定照原樣用簡體字書寫。他有些疑惑,我有些得意。
愛好書法的人知道,書聖王羲之曾在一篇文稿里寫過十幾個不同的之字——但那是穿插在文章當中,在上下文字不同的情況下尋求某種變化,客觀上是可行的。如果讓書聖通篇連續寫十幾個或者幾十個之字,我想如果不是憤怒地把筆摔掉,他一定也會冒出汗來。
他當然不會寫。連老道向他索一幅字,都要挖空心思養一池白鵝來討取他的歡心,更別想我等這無聊的把戲了。
但是在此後的某一天,我居然在同事那裡看到了那幅字。字是豎著寫的,似乎還題了跋,大意是說他本人對此聯的含義不置可否雲雲;而我看了那字,卻對那字也不置可否了。
不知為什麼,後來同事並未將那幅字送我;本就不屬於我,自然也無須索回。記此事,權當個故事給大家聽。
二、扇面
有一回,我在武漢書畫市場買了一幅扇面。清代的,很舊,還有些殘。扇面章法有度,書寫得當,字的大小界於小楷和中楷之間——大約是書者根據所書內容和扇面尺寸精心設計的,但內容絕不拘泥,且有些漫不經心,很是灑脫:
日月奔走無休,看來有甚麼滋味,倒不如一壺茶、萬卷書看他一看;倦來時,竹藤床睡他一睡;醒來時,對花酌酒醉他一醉;客來時,說笑話、猜野謎、塗幾筆松竹、寫幾句情詩、弄他一盤棋,玩他一會兒。爭不盡人間氣;謀不盡人間利;縱做到湯武征誅、五霸爭雄,終是一場戲。優游歲月,誰識其中趣。
文字寫得雖然秀美,但我主要的,還是欣賞他這段文字。落款和印章都有些模糊,兩者一結合,隱約可以辨認出的字跡是:張樹。
因為喜愛,便把內容記住了。這個扇面後來被我的好友徐先生強行拿走了,他也喜歡扇面里的字句。臨走前丟了一疊現金在桌上,也不問價。他或許是咨詢了有關行家的,依他當時的眼力,對這件東西實在很難給出准確的估價。
我後來也曾和幾個愛好書法的朋友提起過這個扇面,還把上面的內容背誦給他們聽。他們也大都很喜歡,有幾位朋友還囑托我把內容抄錄下來送給他們。
後來有個朋友開了間茶館,我建議請書家把這段文字寫下來掛在廳堂,一來可以裝飾;二來在品茶之餘也可以細細品味。朋友說,那就由你來請人寫吧。我哪裡認識什麼書家?剛巧,在朋友處遇到一個侃爺在侃大山(北京土語,口無遮攔聊大天),便說起此事,不想他竟滿口答應下來。我恭恭敬敬地抄錄了那段文字,並註明是清人遺墨,交給他。不幾天,字便寫好送過來了。
一看字,不太滿意,但我已萬分感激——總算可以向朋友交差了。求字的這個朋友並不懂字,看來也不懂文,但他卻樂於把所見所聞侃上一通。於是,我知道了那個書家自稱是個道人;或許還是個詩人——因為他說他可以把那段文字改得更好。
我愕然了。
我想,張樹若在清朝為官,官一定不大,大了我們應該有所耳聞;應該也不是什麼很有名的文人或書畫家,如果有名,一定會有作品傳世,那麼我們也就會有所目睹。而今,他只留這把破舊的扇面傳世,竟讓我等如何評價是好呢?
可我喜歡他那段文字,是詩也是文。仔細品味之後,如果用某些人的觀點去看,那些字似乎並不如何清麗和秀美;境界好象也不怎麼超邁和曠達,甚至還有一點點無奈、逃避和玩世不恭的情緒。
但是,那是張樹的文字,那是張樹的心境寫照——直書胸臆,毫不做作。
不知道這位叫張樹的古人有沒有別的什麼作品傳世。僅這尺牘扇面,已讓我品咂出不少人生況味了。
作為晚學,我怎麼敢品頭論足、指手畫腳呢?
⑼ 誰知道關於印章的歷史故事(答案滿意加分)
篆刻是一種特有的傳統藝術,從古至今已有二、三千年的悠久歷史。
篆刻,顧名思義,即是用篆書刻成的印章,是一種實用藝術品。它又稱為「璽印」、「印」或「印章」等,這些稱呼都因時而異。
早在殷商時代,人們就用刀在龜甲上刻「字」(即我們現在稱為甲骨文)。這些文字刀鋒挺銳,筆意勁秀,具有較高的「刻字」水平。在春秋戰國至秦以前,篆刻印章稱為「璽」。
秦始皇統一六國後,規定「璽」為天子所專用,大臣以下和民間私人用印統稱「印」。這就形成了帝王用印稱「璽」或「寶」,官印稱「印」,將軍用印稱「章」,私人用印稱「印信」。
(9)印章小故事擴展閱讀:
史上印文最多印章
陝西歷史博物館鎮館之寶——獨孤信多面體煤精組印是一件西魏文物,高4.5厘米,寬4.35厘米,1981年陝西省旬陽縣出土。
該印由煤精製成,球體八棱二十六面,其中正方形印面十八個,三角形印面八個。有十四個正方形印面鐫刻印文四十七字。
分別為「臣信上疏」、「臣信上章」、「臣信上表」、「臣信啟事」、「大司馬印」、「大都督印」、「刺史之印」、「柱國之印」、「獨孤信白書」、「信白箋」、「信啟事」、「耶敕」、「令」、「密」等。印文為楷書陰文,書法遒勁挺拔,有濃厚的魏書意趣。
獨孤信多面體煤精組印是中國印章印文最多的一枚。同時篆刻家在印章的方寸天地里,把方與圓、曲與直、柔與剛、光與澀等表現得淋漓盡致。
在字法、章法、刀法三種篆刻語音的交響中,將具有濃厚魏碑意趣的楷書陰文鐫刻在印章上,堪稱書法、雕刻的藝術佳品,更是研究北朝印璽制度的珍貴實物資料。
⑽ 下圖印章主人是誰Ta又有著怎樣的故事呢
這個印章的主人是陳師曾, 陳師曾(1876.3.12—1923.9.17),又名衡恪,號朽道人、槐堂,江西義寧人(今江西省修水縣),著名美術家、藝術教育家。
陳師曾出身書生門第,祖父是湖南巡撫陳寶箴,父親是著名詩人陳三立。1902年東渡日本留學,1909年回國,任江西教育司長。從1911年2月至1913年4月,他受南通張謇之邀,至通州師范學校任教,專授博物課程。1913年又赴長沙第一師范任課,後至北京任編審員之職。先後兼任女子高等師范學校、北京高等師范學校、北京美術專門學校教授。1923年9月為奔母喪回南京,不幸染病逝世,終年僅47歲。[1]
陳師曾善詩文、書法,尤長於繪畫、篆刻。其山水畫在承襲明代沈周、清代石濤技法的基礎之上,注重師法造化,從自然景觀中汲取創作靈感;寫意花鳥畫近學吳昌碩,遠宗明人徐渭、陳淳等大寫意筆法,畫風雄厚爽健,富有情趣;人物畫以意筆勾描,注重神韻,帶有速寫和漫畫的紀實性。其著作有《陳師曾先生遺墨》(10集)、《陳師曾先生遺詩》(上下卷)、《中國繪畫史》、《中國美術小史》、《中國文人畫之研究》、《染倉室印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