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故事大全 » 孔子的生平故事

孔子的生平故事

發布時間: 2021-03-09 02:59:26

A. 孔子一生的經歷

孔子的家族祖上曾經是殷商的後裔,原本是宋國的臣民,後來宋國出現內亂,孔子的父親逃到了魯國。孔子的父親名字叫做叔梁紇,在當時的魯國是出名的勇敢之士,叔梁紇先娶了施姓。

施姓女子為他生下九個女兒,只生下一個兒子,叔梁紇為兒子起名孟皮,但是孟皮先天殘疾,他的腳患有疾病。這樣一來,殘疾的兒子並不適合繼嗣,所以叔梁紇一直計劃再娶。叔梁紇果真在晚年的時候,續娶了一個女子顏氏,顏氏非常的年輕,叔梁紇老當益壯,兩人結婚後生下一個孩子,這個孩子就是孔子。

孔子之所以聰明,人們傳說是因為他的母親,因為他擁有母親年輕的基因,也擁有父親成熟的基因。孔子年幼時聰明好學,知識非常的淵博,孔子繼承父親的優點,生的非常的高大,而且不僅詩書禮儀精通,對於騎射音樂也都很有研究。孔子長大後曾經做過倉庫管理員,隨後憑借出色的能力,在仕途上一路升遷,最後坐到了宰相的位置。

但是當時魯國君主受到蒙蔽,孔子因此受到打擊,之後他選擇游歷諸國,但是所到之處其思想不被統治者接受。政治上遭受到了失敗,使得孔子將精力全部放到了教育事業上。孔子打破了公立教育的壟斷性,建立起第一個私利教育學校,使得許多貧窮子弟都受到了教育。

(1)孔子的生平故事擴展閱讀:

孔子開創了私人講學的風氣,倡導仁、義、禮、智、信。他曾帶領部分弟子周遊列國前後達十三年,晚年修訂《詩》《書》《禮》《樂》《易》《春秋》六經。相傳孔子曾問禮於老子,有弟子三千,其中賢人七十二。孔子去世後,其弟子及其再傳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語錄和思想記錄下來,整理編成儒家經典《論語》。

孔子的仁說,體現了人道精神,孔子的禮說,則體現了禮制精神,即現代意義上的秩序和制度。人道主義這是人類永恆的主題,對於任何社會,任何時代,任何一個政府都是適用的,而秩序和制度社會則是建立人類文明社會的基本要求。孔子的這種人道主義和秩序精神是中國古代社會政治思想的精華。

孔子晚年時期的最高理想稱之為「大同」,在大同的世界裡,天下的人,不止以自己的家人為親,不止以自己的父母兒女為愛,而是相互敬愛,愛天下所有的人。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孩子們都能獲得溫暖與關懷,孤獨的人與殘疾者都有所依靠,男人各自有自己的事情,女人有滿意的歸宿。

天下沒有欺詐,沒有盜賊,路不拾遺,夜不閉戶,人人講信修睦,選賢舉能,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

孔子道德教育的主要內容是「禮」和「仁」。其中「禮」為道德規范,「仁」為最高道德准則。「禮」是「仁」的形式,「仁」是「禮」的內容,有了「仁」的精神,「禮」才真正充實。在道德修養方面,他提出樹立志向、克己、踐履躬行、內省、勇於改過等方法。

「學而知之」是孔子教學思想的主導思想。在主張不恥下問、虛心好學的同時,他強調學習與思考相結合(「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同時還必須「學以致用」,將學到的知識運用於社會實踐。

B. 孔子的生平事跡簡短的

書》,即《尚書》,又稱為《書經》,是我國現存最早的古典文獻,是關於夏商等王朝的歷史檔案的匯編,漢代有今、古文《尚書》兩種,西晉永嘉之亂以後,今、古文都散佚。現在傳世的《尚書》是東晉梅賾所獻,計有五十八篇,包括漢代失傳的今、古文《尚書》兩種,據後世學者考證,其中有一半是偽造的。

《詩》又稱《詩經》,是我國最早的一部詩歌總集,所收作品上起西周初年(公元前11世紀),下至春秋中期(公元前6世紀)。據說西周時,專門設有採集詩歌的采詩之官,便於統治者了解和考察民情,評判政治得失。這些搜集起來的詩歌,最後由各諸侯國和周天子的樂官整理成冊,譜上曲子在宮廷演奏。這些詩歌之合集就是《詩》,這些樂曲就是另一部儒家典籍——《樂經》。

《禮》即後來的《儀禮》,又稱《士禮》、《禮經》,是周代禮儀的詳細記錄,共十七篇。是古代貴族子弟和一般士人必修的課程。

《春秋》是魯國的史書。記述了魯隱公六年到魯哀公十四年,共十二代君主,二百四十四年間發生的事情。

「六經」在孔子之前就已經存在,見《莊子·天運篇》。在孔子的言論集《論語》中,也有孔子多次引用「六經」的記載。孔子所引用的「六經」是否與傳世的「六經」完全一致,我們還不能確知。但「六經」之所以成為儒家永恆不變的真理,卻是因為孔子的緣故。據說,孔子對「六經」進行了整理加工。具體說來,孔子與「六經」的關系如下:

第一,孔子作《易傳》,即作「十翼」。

《史記·孔子世家》記載,孔子晚年喜歡鑽研《周易》,他詳細解釋了《彖辭》、《系辭》、《象辭》、《說卦》、《文言》等。孔子讀《周易》刻苦勤奮,以致於把編穿書簡的牛皮繩子都弄斷了好幾次。他還說:「再讓我多活幾年,這樣的話,我對《周易》的文辭和義理就能夠充分掌握理解了。」這里司馬遷所說的《彖辭》、《系辭》、《象辭》、《說卦》、《文言》正是《易傳》的主要內容。

第二,孔子「序《書傳》」。

《史記·孔子世家》記載,孔子的時代,周王室衰微,禮崩樂壞,《詩》、《書》也殘缺不全了。孔子探究夏、商、西周三代的禮儀制度,編定了《書傳》的篇次,上起唐堯、虞舜之時,下至秦穆公,依照事情的先後,加以整理編排。所以《書傳》、《禮記》都是孔子編定的。《三代年表》也說:「孔子根據史官記載……編定了《尚書》,而省略了年月。」《漢書·藝文志》也說:「《書》的存在已經很久遠了,至孔子……上斷於堯,下至於秦,共定為一百篇,並為之編排次序。」

第三,孔子刪《詩》。

《史記·孔子世家》記載,古代留傳下來的《詩》有三千多篇,到孔子時,他把重復的刪除掉,選取其中可用於禮義教化的,最早的是追述殷始祖契、周始祖後稷,其次是敘述殷、周兩代的興盛,直至記載周幽王、周厲王政治缺失的詩篇。而開頭的則是敘述男女夫婦關系和感情的詩篇,所以說「《關睢》這一樂章作為《國風》的第一篇,《鹿鳴》作為《小雅》的第一篇,《文王》作為《大雅》的第一篇,《清廟》作為《頌》的第一篇」。三百零五篇詩孔子都能將其演奏歌唱,以求合於《韶》、《武》、《雅》、《頌》這些樂曲的音調。

第四,孔子「綴周之禮」。

《史記·孔子世家》說:「《禮記》自孔氏。」《漢書·儒林傳》又說:孔子「綴周之禮」。

第五,孔子作《春秋》。

《孟子·滕文公下》說:「到了周的末世,世運衰落,王道微弱,邪僻的學說和殘暴的行為興盛起來,臣殺君的人出現,子殺父的人出現。孔子為之憂懼,刪定了《春秋》這部書。《春秋》作為記言、記行的史冊,本來是天子分內的事情。所以孔子說:『知道我的人全在這部《春秋》了,怪罪我的人也全在這部《春秋》了!』」又說:「孔子作成了《春秋》,亂臣賊子就害怕起來。」同書《離婁下》篇還說:「君王采詩的事跡消亡了,《詩經》也就不見了。《詩經》不見了,然後才有《春秋》問世。晉國的《乘》,楚國的《

C. 孔子的生平和主要經歷

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祖籍宋國栗邑(今河南夏邑),魯國陬邑人(今山東曲阜)。孔子是中國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他開創了私人講學的風氣,是儒家學派創始人。

孔子的理想是讓整個社會恢復到周朝剛建立時的狀態,復興周公姬旦創建的禮樂制度,從此天下太平,不再有戰爭,人民可以安居樂業。

但是在孔子的時代,周王的實力已經很微弱了,無法恢復權力和威信,幾十個大大小小的諸侯國為了搶土地年年征戰,這是當時的人都知道的,孔子也知道自己的理想恐怕是實現不了了,可他卻仍要「知其不可而為之」,也就是明知做不到卻還要去做。

孔子認為,天下的人只知道追逐利益,不再信奉道德,如果像他這樣的知識分子也隨波逐流,不去承擔應盡的社會責任,那麼天下將不會有光明的未來,雖然自己的能力很微小,可能改變不了整個社會,但是如果不去做,那就連最微小的希望也沒有了,因此孔子終其一生都懷著強烈的使命感。

孔子離開魯國後先去了衛國,子路妻子的哥哥顏濁鄒(zōu)就在衛國,孔子一行人就寄居在顏濁鄒家裡。衛國的國君衛靈公聽說孔子來了,便接見了他,並按照孔子在魯國的俸祿贈送給他同樣多的糧食。過了不久,有人向衛靈公說孔子的壞話,衛靈公就派了大夫公孫余假監視孔子。孔子害怕得罪衛靈公,只住了十個月,便離開了衛國國都。

孔子打算前往陳國,經過衛國一個叫匡邑的地方,也就是現在的河南省長垣(yuán)縣。因為孔子的樣子長得像魯國發動叛亂的大臣陽虎,而陽虎曾經殘害過匡邑的人,匡邑人就把孔子一行人拘留了起來。

弟子們對此感到十分恐懼,孔子說:「周文王死後,周朝的文化不就在我這里嗎?上天打算毀滅周朝文化,我這個後來人便不應該掌握周朝的文化。上天不想毀滅周朝的文化,匡人能把我怎麼樣!」隨後孔子派隨從的弟子到衛國國都,給一位很有權力的大夫做家臣,然後這位大夫便派人來解救了孔子他們。

孔子離開匡邑後經過衛國的另一個地方蒲邑(在現在的河南省長垣縣),一個多月後,返回了衛國國都,寄居在大夫蘧(qú)伯玉家。

蘧伯玉是一位很有學問且品德高尚的長者,孔子對他非常推崇,稱贊他是真正的君子。蘧伯玉和孔子一生為摯友,在孔子周遊列國的十四年中,有十年在衛國,其中兩次住在蘧伯玉家,前後達九年。二人無事不談,充分交流思想,蘧伯玉的政治主張、言行、情操對儒家學說的形成產生了重大影響。

衛靈公有位夫人名叫南子,長得美麗動人,很受衛靈公寵愛,但是名聲非常不好。南子常聽人說起孔子,便想找個機會見他,於是南子讓衛靈公去跟孔子說:「四方來的君子想與寡人結為兄弟的,必定會見我的夫人,我的夫人希望見到你。」這個要求在當時是不合於禮的,因此孔子推辭謝絕,然而衛靈公不斷的要求,孔子不得已只得去拜見了南子。

孔子的學生子路是個性情耿直的人,他對孔子去見南子這事很不滿,孔子說:「我原來不想見她,既然見了便以禮相答。」孔子又起誓說:「我如果不是所說的那樣,就讓上天厭棄我!就讓上天厭棄我!」子路這才不生氣了。

孔子在衛國國都住了一個月後,有一天,衛靈公和南子同乘一輛車出宮游覽,讓孔子乘第二輛車,車隊浩浩盪盪的招搖過市。孔子見衛靈公只貪圖享樂不講究道德,於是厭惡衛靈公,離開了衛國。

孔子經過曹國前往宋國,宋國的司馬名叫桓魋(huán tuí),司馬是掌管全國軍隊的官員,相當於現在的國防部長。桓魋為人貪婪殘暴,仗著國君宋景公對他的寵信,把持宋國的朝政,把宋國弄得民不聊生,他害怕孔子得到宋景公的重用,威脅自己的地位,便想要殺死孔子。

有一天,孔子和弟子們在路邊的大樹下演習禮儀。桓魋得到消息後馬上派兵過來,因為孔子名聲很大,他怕殺了孔子受到天下人的譴責,就命令士兵拔起了那顆大樹,逼迫孔子他們離開宋國。弟子們催促孔子快走,孔子發牢騷說:「上天把德行降在我身上,桓魋能把我怎麼樣呢?」話雖然這么說,但是孔子他們終究還是被趕出了宋國。

孔子他們從宋國逃到了鄭國,在路上孔子和弟子們走失了,孔子獨自站在鄭國國都外城的東門等候。孔子的學生子貢沿途尋找走失的老師,有個鄭國人告訴他,東門有個長得像聖人,瘦弱疲憊卻似喪家之狗的人。子貢到東門找到了孔子,把這番話告訴了他,孔子笑著說:「他說的長相那倒未必,但說我像喪家之狗,說的是啊!說的是啊!」

孔子一行人從鄭國到了陳國,寄居在擔任司城的公孫貞子家。正逢晉國、楚國爭霸,兩國輪番攻打陳國,逼迫陳國成為自己的附屬國,而東邊的吳國也不時侵略陳國,搶奪土地。孔子在陳國居住了三年,見陳國自顧不暇,沒有重用自己的意思,就和弟子們離開了陳國。

孔子他們路過衛國的蒲邑時,那裡正發生戰亂,蒲邑人扣留了孔子。孔子有個弟子叫公良孺,他不但有賢能,而且體形高大,有勇有力,帶著五輛私人馬車一路跟隨孔子。

公良孺對孔子說:「我之前跟著老師在匡邑遭遇危難,如今又在這里遭遇危難,這是命啊。我與老師一起再次蒙難,我寧可拚鬥而死。」公良孺率領自己的隨從和蒲邑人展開激烈的搏鬥,蒲邑人害怕了,對孔子說:「如果你不去衛國都城,我們就放了你。」孔子迫於無奈,和他們立了盟誓,蒲邑人便將孔子從東門放走了。

孔子離開蒲邑後,就讓大家往衛國都城走,他的學生子貢問:「盟誓可以背棄的嗎?」孔子說:「這是要挾訂立的盟誓,神是不會理睬的。」

孔子和弟子們來到了衛國都城後,衛靈公聽說了非常高興,親自到郊外迎接。可是衛靈公年老了,懶於理政,還是沒有任用孔子。孔子嘆氣說:「如果有人起用我的話,只需一年的時間就會有效果,三年的話就會大見成效。」孔子便和弟子們上路離去了。

晉國的佛肸(bì xī)發動叛亂,他派人來請孔子,孔子打算前往。子路跟孔子說:「我曾聽老師說過這樣的話:『那個人在做不好的事,君子是不會去加入的。』如今佛肸反叛,您卻打算前往,怎麼解釋呢?」孔子說:「我是說過這句話,但是真正的堅硬再磨也不會變薄,真正的潔白再染也不會變黑。

我哪能是匏(páo)瓜呢,怎麼可以掛在那裡而不能食用?」匏瓜是葫蘆的變種,古時有甜、苦兩種,苦的不能吃。孔子的意思是自己的本心不會改變,可是如果他不能從政,就沒有辦法推行他的主張,實現他的理想,那就像匏瓜一樣沒什麼用處只能當擺設。但是因為弟子們的反對,孔子還是沒有去佛肸那裡。

孔子在衛國得不到任用,打算西行去見晉國執掌大權的趙簡子。當他到黃河邊,聽說趙簡子在沒有得志掌權時,等待竇鳴犢、舜華兩個賢能的大夫從政,在掌權後卻殺死了他們的事,孔子便做了琴曲《陬(zōu)操》來哀悼被害的二人。孔子了解到趙簡子的人品後,怕自己去了凶多吉少,便又返回了衛國,還是寄居在蘧伯玉家。因為得不到衛靈公的任用,住了一段時間後,孔子他們又前往了陳國。

(3)孔子的生平故事擴展閱讀

《論語》由孔子弟子及再傳弟子編寫而成,至戰國前期成書。主要記錄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較為集中地反映了孔子的思想,是儒家學派的經典著作之一。以語錄體為主,敘事體為輔,集中體現了孔子的政治主張、倫理思想、道德觀念及教育原則等。

與《大學》《中庸》《孟子》並稱「四書」,與《詩經》等「五經」,總稱「四書五經」。全書共20章、492篇,首創「語錄體」。是中國現代傳揚並學習的古代著作之一。

D. 孔子生平事跡簡介

一、早年教育

孔子早年生活極為艱辛,他說:「吾少也賤,故多能鄙事。」孔子三歲時,叔梁紇去世,葬於魯國東部的防山,孔母未將墓的所在地告訴孔子。顏氏移居曲阜闕里,將其撫養成人。幼年的孔子常將祭祀用的禮器(俎豆)擺設起來,練習行禮演禮,作為一種游戲。

孔子的母親在他17歲時去世,孔子希望將父母合葬。為了打聽父親葬處,他將母親棺殯停於路口(五父之衢),向路人打聽。後孔母的鄰居曼父之母,告訴孔子叔梁紇的墓處,孔子這才將父母合葬於防山。第二年,孔子在為母親守喪時,季孫氏宴請士一級的人(饗士)。孔子前往,不想卻被季孫氏家臣陽虎訓斥並拒絕。但後世學者多懷疑此事有偽。

19歲時孔子為魯國貴族季孫氏做文書、委吏和乘田等小吏,管理倉儲和畜牧。娶宋人亓官氏為妻,第二年亓官氏生子。魯昭公派人送鯉魚表示祝賀,該子便名為孔鯉,字伯魚。孔鯉先孔子而死,有遺腹子孔伋,字子思。

23歲時孔子開始在鄉間收徒講學,學生有顏由(顏回之父)、曾點(曾參之父)、冉耕等。魯昭公十七年,郯國國君郯子訪魯[15]。郯子博學多才,27歲的孔子慕名拜見。韓愈《師說》有語:「孔子師郯子。」孔子先後「問禮於老聃,學鼓琴於師襄子,訪樂於萇弘。」

大約三十歲左右,最初的一些弟子來到孔子身邊。此後,孔子一直從事教育事業,他廣收門徒,相傳弟子三千,賢人七十二。他首倡有教無類及因材施教,成為當時學術下移、私人講學的先驅和代表,故後人尊為「萬世師表」及「至聖先師」。

二、適齊

三十五歲時,魯昭公被魯國掌權的三桓季孫氏、叔孫氏、孟孫氏擊敗,逃到齊國,孔子便離開魯國到齊國。孔子曾與齊太師談說音樂,聞習韶樂之盛美,三月不知肉味。齊景公問政於孔子,孔子說:「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齊景公說:「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雖有粟,吾得而食諸?」他日又問政於孔子,孔子說:「政在節財。」景公想封孔子為尼溪田大夫,遭齊相國晏嬰進言勸阻,晏嬰認為孔子會干擾齊國的文化。後來得知齊大夫想害孔子,景公沒有辦法,只好辭退孔子,孔子則重回魯國,聚徒講學。

三、初仕魯國

魯定公九年,51歲的孔子仕魯,初為中都宰(中都為今山東汶上縣),一年後做司空,再升為大司寇,期間亦行攝相事。

魯定公十年,魯定公與齊景公會於夾谷,孔子在此事件中「文功武備」,取得外交上的勝利,使齊歸還侵佔魯的汶陽等地。

魯定公十三年,孔子為重新確立魯公室的權威,策劃實施「隳三都」的政治軍事行動,希望能夠削減三桓的實力,於是先墮叔孫氏之郈,再墮季孫氏之費,但圍攻郕邑的攻勢功敗垂成。

魯定公十四年,孔子誅殺魯大夫亂政者少正卯;但有看法認為少正卯事件是受到法家思想影響的後世學者所杜撰。

由於孔子治下魯國頗有起色,引起齊人警懼,齊大夫黎鉏設計,向魯贈送女樂文馬使魯定公不問朝政,並讓孔子與魯定公、季桓子等人之間在道德與政策上的分歧難以彌合,最終孔子去魯適衛。

四、周遊列國

離開魯國以後,孔子率眾弟子周遊列國,輾轉於衛、曹、宋、鄭、陳、蔡、葉、楚等地,然而均未獲重用。其間,在匡、宋、蒲等地,孔子一行多次被困遇險。

五、留衛期間

孔子到了衛國,在前往陳地時,途經匡城,顏刻舉策指著郭外缺口說:「昔吾入此,由彼缺也。」因孔子身材高大,被匡人誤以為是魯國的陽虎,而遭圍捕。子路感到憤怒,奪戟准備交戰,但被孔子阻止。過程中孔子曾與顏回失散,一度以為顏回已死。

衛靈公提供孔子與仕魯時同等的俸祿。居住一段時間後,遭人誣諂而離開。

孔子在蒲城滯留幾個月後返回衛國。拜見衛靈公夫人南子時,孔子朝著北面,低頭俯地,不正視;夫人南子亦於帷幕中再拜孔子。子路得知後,為此事甚感不滿,表面上不說,但孔子心裡明白,孔子便對著子路向天發誓說:「我如果不對的話,就讓老天厭棄我吧!」數月後,衛靈公與夫人南子同車,孔子為次,其餘官員在後,招搖游市而過。孔子對此事引以為恥,顏刻問有何恥辱,孔子感嘆:「我從未見過像愛好美色那樣愛好道德的人啊!」便離開衛國。

六、過宋之危

孔子到了宋國以後,在大樹下和弟子習禮。宋司馬桓魋欲殺孔子,將大樹拔除。弟子打算盡速離去,孔子說:「天生德於予,桓魋其如予何?」

七、相失於鄭

孔子在鄭國時,與弟子失散,孔子獨自站立在郭東門。有人告知子貢,東門有人儀表像喪家之犬。弟子終把孔子尋回,並將此話告訴孔子,孔子欣然笑曰:「形狀,末也。而謂似喪家之狗,然哉!然哉!」

八、受困陳蔡

吳伐陳、楚伐蔡之際,楚昭王派人聘請孔子,孔子隨即出發。陳、蔡大夫懼怕孔子為楚國所用,便將孔子圍困在陳、蔡野外,孔子等人不得行,絕糧七日,許多弟子病倒不起。弟子中多有不快者,孔子仍舊講誦不絕。後來派子貢至楚,楚昭王興師迎接孔子。

九、晚年

顛沛流離凡十四年,前484年,年近七十歲的孔子被季康子派人迎回魯國尊為國老,但未受魯哀公的任用,這段期間孔子專注於教育和古籍整理。前483年,獨子孔鯉先孔子而死。前481年,顏回先他而去世。孔子有所感慨:「昔從我於陳蔡者,皆不及門也。」哀公十四年夏,齊國陳恆弒其君,孔子齋戒沐浴三天,向哀公懇請伐齊,哀公讓他「告季孫」,後孔子向季康子請求出兵,結果遭到拒絕。

前479年3月9日(魯哀公十六年四月己丑日,儒略歷3月9日,格里歷3月4日,夏歷二月十一),孔子逝世,終年七十三歲,被葬於曲阜城北的泗水岸邊。眾弟子為其服喪3年,子貢為孔子守墳6年。回首一生,孔子說:「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4)孔子的生平故事擴展閱讀: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魯國陬邑(今山東曲阜市東南)人。我國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學派創始人。相傳有弟子三千,賢弟子七十二人,孔子曾帶領弟子周遊列國十四年。晚年潛心致力於古文獻整理,修《詩》《書》,定《禮》《樂》,序《周易》,作《春秋》。

其思想以「仁」為核心,「仁」即「愛人」,倡導推行「仁政」,且應以「禮」為規范,「克己復禮為仁」;提出「正名」主張,以為「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都應實副其「名」;注重「學」與「思」的結合,所謂「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首創私人講學風氣,主張因材施教,「有教無類」,「學而不厭,誨人不倦」,強調「君子學道則愛人,小人學道則易使也」。

自西漢以後,孔子學說成為兩千餘年封建社會的文化正統,影響極其深遠。現存《論語》一書,記載有孔子與門人的問答,是研究孔子學說的主要資料。

E. 名人孔子的生平事跡

孔子(前551年9月28日~前479年4月11日)名丘,字仲尼。兄弟排行第二,所以也有人稱之為「孔老二」。春秋後期魯國人,漢族。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夏歷八月二十七日)生於魯國陬邑昌平鄉(今山東省曲阜市東南的魯源村);公元前479年4月11日(農歷二月十一日)逝世,享年72歲,葬於曲阜城北泗水之上,即今日孔林所在地。
他的祖先是宋國貴族,大約在孔子前幾世就沒落了。孔子年輕時做過幾任小官,但他一生大部分時間都是從事教育,相傳所收弟子多達三千人,賢人72,教出不少有知識有才能的學生,「桃李滿天下」就出自此處
。孔子為春秋末期偉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思想的創始人,任魯國司寇;後攜弟子周遊列國;最終返魯,專心執教。在中國五千年的歷史上,對華夏民族的性格、氣質產生最大影響的人,就算是孔子了。在世時已被譽為「天縱之聖」、「天之木鐸」「千古聖人」,是當時社會上最博學者之一,並且被後世尊為至聖(聖人之中的聖人)、萬世師表。因父母曾為生子而禱於尼丘山,故名丘,曾修《詩》、《書》,定《禮》
、《樂》,序《周易》,作《春秋》。孔子的思想及學說對後世產生了極其深遠的影響。姜廣輝認為,「面對春秋時期諸侯爭戰不休、人民困苦不堪的現實,孔子不是像宗教家那樣創造出一個外在的超越的全知全能的救世主——通過天啟和神諭來規范人們的思想和行為。而是回首歷史,到上古「聖王」那裡去尋找智慧。孔子自謂
「述而不作」,實際是以「述」為「作」,通過對歷史傳統作當代詮釋,來實現價值的疊加和轉換。他正直、樂觀向上、積極進取,一生都在追求真、善、美,一生都在追求理想的社會。他的成功與失敗,無不與他的品格相關。他品格中的優點與缺點,幾千年來影響著中國人,特別是影響著中國的知識份子。

F. 孔子的生平事跡簡介

孔子的生平事跡簡介:

魯襄公二十四年(公元前549年),孔子3歲時,叔梁紇病逝,葬於防。叔梁紇死後,顏徵在失去庇佑,被叔梁紇正妻施氏所逐,於是帶孔子庶兄孟皮與孔子至曲阜闕里,過著清貧的生活。

魯昭公十年(公元前532年),亓官氏生子。據傳此時正好趕上魯昭公賜鯉魚於孔子,故給其子起名為鯉,字伯魚。孔子自20多歲起,就想走仕途,所以對天下大事非常關注,對治理國家的諸種問題,經常進行思考,也常發表一些見解。是年孔子開始為委吏,管理倉庫。

魯定公十四年(公元前496年),孔子帶領弟子離開魯國來到了衛國。孔子在衛國被衛靈公夫人南子召見。孔子的弟子子路對孔子見南子這件事極有意見批評了孔子。鄭國的子產去世,孔子聽到消息後,十分難過,稱贊子產是從古代流傳下來的慈惠的人。

魯哀公十二年(公元前483年),孔子繼續從事教育及整理文獻工作。這一年冬天,孔子的兒子孔鯉去世。

魯哀公十六年二月十一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孔子患病不愈而卒,終年73歲,葬於魯城北泗水岸邊。不少弟子為之守墓三年,唯獨子貢為孔子守墓六年。弟子及魯國人從墓而家者上百家,得名孔里。孔子的故居改為廟堂,受到人們的奉祀。

(6)孔子的生平故事擴展閱讀:

人們經常把傳統中國的君主專制、愚忠、唯上等的源頭歸結於孔子,因為我們只關注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之後,孔子所享受的哀榮,卻忽略了他生前的不得志,如果他的主張真是以維護君權專制為特點,他又何須顛沛流離卻始終不得諸侯國君們的重用呢?

孔子之所以不見容於當時的權貴,就在於他提倡的無論是德治、禮治還是人治,對於為政者來說都算不上是什麼好的治理手段,因為他不僅沒有賦予為政者無限的權威,而且還要求掌握權力的人首先做一個有德之人、守禮之人及賢能之人。

若確實按照孔子的構想來治國理政的話,統治者無疑就把自己關進了籠子,而絕不可能成為專斷權力的享有者。

「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范疇,仁的基本涵義是「愛人」。作為一個人,首先要愛父母、愛兄弟,還要「泛愛眾」,行忠恕之道,「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同時「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值得注意的是,孔子所提倡的「愛人」的主體,包括一切人,上至貴族君王,下至黎民百姓,都要愛他人,行忠恕,沒有人可以逃避這項義務,對於君王來說,這項義務甚至比他人要重大得多,因為君王的「愛」還應及於所有的臣民。

孔子雖然認為「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但他並不否定人們對利益的追求,相反,他認為「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貧與賤,是人之所惡也」,「欲貴者,人之同心也」,甚至還說「富而可求也,雖執鞭之士,吾亦為之」,從事比較低賤的職業而獲得財富也是允許的。

既然從普通的人性來看,人們「貧而無怨難」,所以為政者的責任,在治國時就要首先讓百姓「富之」,要讓他們「足食」。

而要做到這一點,為政者必須要「節用愛人」,不應向百姓索取無度而自己過奢侈奢靡的生活,要「使民如承大祭」「使民以時」,不可過分地役使民力,並警告統治者「苛政猛於虎」。

G. 孔子的生平和主要事跡

孔子,子姓,孔氏[2],生於魯襄公二十二年農歷八月二十七日申時(儒略歷西元前551年10月4日,以今格里歷則為西元前551年9月28日、農歷八月二十七日,生辰八字為庚戌年、乙酉月、庚子日、甲申時),春秋末期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儒家思想的創始人,是漢文化與漢族的始祖之一,是儒家學派的代表人『世界十大歷史人物之一』。他的先祖是宋國人孔防叔。防叔生了伯夏,伯夏生了叔梁紇(hé)。孔子其七世祖先然父嘉在宮廷內亂中被華督所殺(存疑),其子木金父為避難逃到魯國鄒邑,從此以後木金父以其父親的字為孔我氏。原籍河南商丘,先祖是商朝開國君主商湯。相傳曾修《詩》、《書》,訂《禮》《樂》,序《周易》,撰寫《春秋》。他一生從事傳道、授業、解惑,被中國人尊稱「至聖先師,萬世師表」。孔子死後,其弟子及其再傳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語錄和思想記錄下來,整理編成著名的儒家學派經典的《論語》。
相傳他有弟子三千,賢弟子七十二人,曾帶領部分弟子周遊列國。孔子的思想對後世產生了極其深遠的影響。孔子和戰國時期儒家代表人物之一的孟子,被後世稱為「孔孟」。孔孟兩者思想的結合,形成了儒家思想中的「孔孟之道」。[3]
在現今,有孔子儒家思想在全球依舊風靡,孔子學府已經在全球多個國家開啟。
主要事跡:
周遊列國
孔子帶弟子先到了衛國,衛靈公開始非常尊重孔子,按照魯國的俸祿標准發給孔子俸粟6 萬,但並沒給他什麼官職,沒讓他參與政事。孔子在衛國住了約10個月,因有人在衛靈公面前進讒言,衛靈公對孔子起了疑心,派人公開監視孔子的行動,於是孔子帶弟子離開衛國,打算去陳國。
路過匡城時,因誤會被人圍困了5日,逃離匡城,到了蒲地,又碰上衛國貴族公叔氏發動叛亂,再次被圍。逃脫後,孔子又返回了衛國,衛靈公聽說孔子師徒從蒲地返回,非常高興,親自出城迎接。此後孔子幾次離開衛國,又幾次回到衛國,這一方面是由於衛靈公對孔子時好時壞,另一方面是孔子離開衛國後,沒有去處,只好又返回。
魯哀公2年(孔子59歲),孔子離開衛國經曹、宋、鄭至陳國,於是派服勞役的人將孔子師徒圍困在半道,前不靠村,後不靠店,所帶糧食吃完,絕糧7日,最後還是子貢找到楚人,楚派兵迎孔子,孔子師徒才免於一死。孔子64歲時又回到衛國,68歲時在其弟子冉求的努力下,被迎回魯國,但仍是被敬而不用。
孔子的家境相當貧寒。由於身處亂世,孔子所主張的仁政沒有施展的空間,但在治理魯國的三個月中,使強大的齊國也畏懼孔子的才能,足見孔子無愧於傑出政治家的稱號。政治上的不得意,使孔子將很大一部分精力用在教育事業上。孔子曾任魯國司寇,後攜弟子周遊列國,入東周向老子請教[5]。最終返回魯國,專心執教。孔子打破了教育壟斷,開創了私學先驅,弟子多達三千人,其中賢人七十二,便是著名的七十二賢士。七十二人中有很多為各國高官棟梁,又為儒家學派延續了輝煌。這「七十二賢士」中,又數顏回,是孔子最愛的弟子。

H. 孔子的生平故事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時期魯國人。是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學學派的創始人。
孔子3歲喪父,小時候家庭生活很艱難,在母親的教導下,從小就對禮教很感興趣。他虛心好學,拜過很多人為師,相傳曾向老聃學禮,向萇弘學樂,向師襄學琴。
30歲時,已博學多才,成為當地較有名氣的一位學者,並在家鄉收徒授業,開創私人辦學之先河。

孔子35歲時,因為魯國內亂而投奔齊國。為了接近齊景公,他做了齊國貴族高昭子的管家。第二年,齊景公向孔子詢問政治的事,孔子說:「君要像君,臣要像臣,父要像父,子要像子。」景公極為贊賞他,就要起用孔子時,卻因為齊國宰相晏嬰從中阻撓,於是作罷。孔子之後不久便返回魯國,繼續鑽研學問,培養弟子。
孔子51歲時,擔任魯國今汶上西,地方官。52歲時由地方官提升為魯國司空、大司寇。
孔子54歲時,他為了提
高國君的權威,提出「墮三都」、抑三桓(魯三家大夫)的主張,結果遭到三家大夫的反對,未能成功。55歲時,魯國君臣接受了齊國賄賂,孔子大失所望,放棄官位離開魯國,帶領弟子周遊列國,另尋施展才能的機會,但始終沒有的到機會。公元前484年(魯哀公十一年),魯國季康子聽了孔子弟子冉有的勸說,才派人把他從衛國迎接回來。

孔子回到魯國,雖被尊為「國老」,但仍不得重用。他也不再求仕。所以集中精力繼續從事教育及文獻整理工作。他一生培養弟子三千餘人,身通六藝(禮、樂、射、御、書、數)者七十二人。在教學實踐中,總結出一整套教育理論,如因材施教、學思並重、舉一反三、啟發誘導等教學原則和學而不厭、誨人不倦的教學精神,及「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和「不恥下問」的學習態度,為後人所稱道。他先後刪《詩》、《書》,訂《禮》、《樂》,修《春秋》,對中國古代文話進行了全面整理。老而喜《易》,曾達到「韋編三絕」的程度。

孔子69歲時,唯一的兒子孔鯉去世。71歲時,得意門生顏回病死。孔子悲痛至極。 72歲時,突然得知弟子仲由在衛死於國難,哀痛不已。第二年(前479年)二月,孔子離開人世。

I. 孔子的生平事跡

孔子(前551年-前479年) ,子姓孔氏[1],名丘,字仲尼,魯(今山東曲阜)人。他是中國春秋末期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他是自漢代起中華文化中的主流學說儒家的創始人,孔子和他創立的儒家思想對古代中國及朝鮮等周邊國家有深遠的影響,被後世尊為萬世師表。 家世與生平孔子是魯國人,其先祖乃宋國貴族,為商人後裔。如果把傳說與信史結合起來,子姓孔氏有著顯赫的世系。傳說中的五帝時代,有娀氏之簡狄生契。契的後裔湯建立了商王朝。周滅商後,封紂的庶兄微子啟於宋。微子啟傳位於其弟微仲。微仲後四世弗父何讓國於弟,為宋卿。弗父何後四世孔父嘉,「五世親盡,別為公族」,遂為孔氏。孔父嘉後三世防叔奔魯。防叔生伯夏,伯夏生叔梁紇(名紇字叔梁)。 叔梁紇居於魯昌平鄉陬邑(今山東曲阜縣東南),72歲時娶18歲的顏征在,生孔丘仲尼。傳說中在孔子出世前顏征在曾見到麒麟。孔子3歲時,叔梁紇去世,葬於防山。顏氏移居曲阜闕里,將孔子撫養成人,在他17歲時去世。孔子打聽到父親葬處,將父母合葬於防。 孔丘19歲時娶宋人亓官氏為妻。第二年亓官氏生子,魯昭公派人送鯉魚表示祝賀,該子便名為孔鯉,字伯魚。孔鯉先孔子而死,有遺腹子孔伋,字子思。 孔子生而首上圩頂[2],長成後身長九尺六寸(周時尺寸,大約1.76米,一說1.83米),被稱為「長人」。孔子早年生活極為艱辛,他說:「吾少也賤,故多能鄙事。」年輕時,他受過季氏家臣陽虎的欺侮,不過也做過季氏的委吏和乘田,管理倉儲和畜牧。 在艱難困苦中,孔子發憤好學,他遍訪名師,虛心求教,先後師事老子、郯子、萇弘、師襄等人。大約三十歲左右,最初的一些弟子來到孔子身邊。此後,孔子一直從事教育事業,他廣收門徒,相傳弟子三千,賢人七十二。他首倡有教無類及因材施教,成為當時學術下移、私人講學的先驅和代表,故後人尊為「萬世師表」及「至聖先師」 三千弟子和七十二賢人據《史記》記載,孔子有弟子三千,其中精通六藝者七十二人,稱「七十二賢人」。 在德行方面出眾的有:顏回、閔損、冉耕、冉雍。 在政事方面出眾的有:冉求、仲由。 在言語方面出眾的有:宰我、端木賜。 在文學方面出眾的有:言偃、卜商、顓孫師、曾參、澹臺滅明、原憲、公冶長、樊須、有若、公西赤。 孔子死後,「七十子之徒散游諸侯,大者為師傅卿相,小者友教士大夫。」這樣就在政治上打破了貴族壟斷的世卿世祿制,為專制君主自由任免布衣卿相的官僚體制創造了條件。 對古籍的整理編修相傳《春秋》是孔子所作(《孟子·滕文公下》:「孔子作春秋而亂臣賊子懼」),使用春秋筆法,微言大義,寄託孔子的政治理想。(現在一般認為《春秋》是孔子對魯國原始國家歷史材料進行編輯後寄託其政治理想的新作品,也有少數學者認為《春秋》非孔子所編撰。)《春秋》一書所載年代(前722年到前481年)就稱為春秋時代。孔子門人及其再傳弟子將其學說結輯成書,是為研究孔子思想最主要的文獻:《論語》。漢代定型的《禮記》一書中也有關於孔子思想的記述(如其中的《大學》 及《中庸》等),又有記錄孔門思想的《孔子家語》一書,傳統上被認為多偽撰之說,近年來,逐步得到學界重視。南宋時,朱熹將《論語》以及《禮記》中的《大學》、《中庸》兩篇與反映被稱為亞聖的孔丘之後最偉大的儒家代表人物孟子思想的《孟子》一書合在一起撰寫了《四書集注》,是謂四書。四書與《詩》(詩經)、《書》(尚書)、《禮》(禮記)、《易》(易經)、《春秋》五部經典合稱「四書五經」,乃儒家學說之核心經典。 孔子與中華文化秦朝以法家學說治天下,西漢武帝前推行道家理論,以「無為」治國。漢武帝時董仲舒提出「罷黷百家,獨尊儒術」後,中華文化從此和孔子緊密地聯系在一起,孔子也成為中華文化的代表人物。國學大師柳詒征以孔子為「中國文化之中心」,「其前數千年之文化,賴孔子而傳;其後數千年之文化,賴孔子而開;無孔子,則無中國文化」。 35歲時魯昭公被魯國掌權的叔孫、季孫、孟孫三桓大夫趕走,孔子便離開魯國到齊國,由於齊相國晏嬰的反對,孔子幾年沒有得到齊景公的重用,又回到魯國,聚徒講學。 魯定公九年至魯定公十四年,孔子仕魯,初為中都宰(中都為今山東汶上縣),又做司空,後以大司寇行攝相事,這是他政治生涯的巔峰。魯定公十年,魯定公與齊景公會於夾谷,孔子取得外交上的勝利,使齊歸還侵佔魯的汶陽等地。魯定公十三年,為重新確立魯公室的權威,孔子策劃實施了「墮三都」的政治軍事行動,希望能夠削減三桓大夫的實力,於是先墮叔孫氏之郈,再墮氏之費,然而圍攻成的攻勢最終功敗垂成。 孔子治下魯國頗有起色,引起齊人警懼,齊大夫黎鋤設計,向魯贈送女樂文馬,造成魯定公不問朝政。這使得孔子與魯公、季子等在道德與政見上的分歧難以彌合,孔子最終去魯適衛。其後,孔子率眾弟子周遊列國,輾轉於衛、曹、宋、鄭、陳、蔡、葉、楚等地,然而均未獲重用。其間,在匡、宋、蒲等地,孔子一行多次被困遇險;最嚴重的一次是在陳、蔡之間絕糧,但孔子仍講誦弦歌不衰。 顛沛流離凡十四年,前484年,年近七十歲的孔子被季康子派人迎回魯國,但未受魯哀公的任用。這段期間孔子專注於教育和古籍整理。孔鯉、顏回、子路皆先他而去。5年後,孔子離開了這個世界和他的弟子,被葬於曲阜城北的泗水岸邊。眾弟子為其服喪3年,子貢為孔子守墳6年。 回首一生,孔子說:「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J. 孔子的生平及主要事跡

孔子生而七漏,頭上圩頂(意為頭頂凹陷),而又因其母曾禱於尼丘山,故名「丘」,字「仲尼」。

魯昭公十七年(公元前525年),郯子來到魯國朝見,孔子向郯子詢問郯國古代官制。孔子開辦私人學校,當在此前後。

魯哀公二年(公元前493年),孔子由魯國來到衛國。衛靈公問陣於孔子,孔子婉言拒絕了衛靈公。孔子在衛國住不下去,離開衛國西行。

魯哀公十六年二月十一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孔子患病不愈而卒,終年73歲,葬於魯城北泗水岸邊。不少弟子為之守墓三年,唯獨子貢為孔子守墓六年。

(10)孔子的生平故事擴展閱讀:

主要成就

孔子建構了完整的「德道」思想體系:在個體層面主張「仁、禮」之德性與德行。[26]德道思想體系是以性善論為基礎;

以立人極(「三極之道」)為旨歸,以人道與天道、地道相會通,人道中庸又適時之變為方法論的完足思想體系。

孔子創立了以仁為核心的道德學說,他自己也是一個很善良的人,富有同情心,樂於助人,待人真誠、寬厚。

孔子的仁說,體現了人道精神,孔子的禮說,則體現了禮制精神,即現代意義上的秩序和制度。人道主義這是人類永恆的主題,對於任何社會,任何時代,任何一個政府都是適用。

熱點內容
古代勵志的名言 發布:2021-03-16 21:50:46 瀏覽:209
形容兒孫繞膝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9:35 瀏覽:878
席慕蓉賞析印記 發布:2021-03-16 21:48:26 瀏覽:311
權力很大含有手的成語 發布:2021-03-16 21:48:22 瀏覽:584
能聽的兒童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8:15 瀏覽:285
關於足球的詩歌詞句 發布:2021-03-16 21:47:40 瀏覽:870
拖拉機的古詩 發布:2021-03-16 21:42:53 瀏覽:571
亮甜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2:00 瀏覽:831
廣東話生日快樂祝福語 發布:2021-03-16 21:38:55 瀏覽:409
噓的短句 發布:2021-03-16 21:38:07 瀏覽: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