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故事大全 » 林語堂幽默故事

林語堂幽默故事

發布時間: 2021-03-06 21:25:41

1. 林語堂,《蘇東坡傳》里的奇聞逸事

作家楊大俠描述,兵荒馬亂的歲月,林語堂攜家人赴美,在遠離故園的大洋彼岸,他把寫《蘇東坡傳》當成最大的樂趣。

2. 體現出老舍風趣幽默的故事

1、怪味咖啡

當年老舍在山東齊魯大學任教時,有位教授常到他家作客聊天。老舍好在茶餘飯後說些小笑話,逗得朋友們笑得前仰後合。

一日,某教授又來他家閑談,老舍信手拈來,講了個小笑話。這位教授只顧哈哈大笑,竟誤把食鹽當作白糖放進咖啡杯里,發覺後又不願倒掉浪費,只得在咸咖啡中再放一次糖,於是好端端的一杯咖啡被老舍的幽默變成了一杯咸不咸、甜不甜的怪味咖啡了。

2、莫名湖畔的笑聲

建國之初,燕京大學校長陸志韋邀請老捨去該校講演,大禮堂中師生滿坑滿谷,座無虛席。

老舍經陸校長向與會者簡單介紹後,他慢條斯理地說:「想當初,我也投考過燕大,可是名落孫山,沒有被錄取。也許那時各位教授還沒有發現我的天才吧!」

這幾句開場白,惹得全場鬨堂大笑。

3、絞索的確有點繞脖子

五十年代初,某文藝單位在東長安街青年宮舉辦文藝講座,一次,請老舍主講。老舍在談及某些翻譯作品的問題時,試舉尤利烏斯·伏契克的《絞刑架下的報告》為例。

他說:「目前有些翻譯家譯文愛用外國語法,使讀者看了費勁。」他接著列舉有人把伏契克的小說題目譯成《絞索套著脖子的時候的報告》,說著,他一邊做了一個形象的手勢,一邊說:「實在有點繞脖子」,登時全場一片大笑,良久乃止。

(2)林語堂幽默故事擴展閱讀

老舍,原名舒慶春,字舍予,因為老捨生於陰歷立春,父母為他取名「慶春」,有慶賀春來、前景美好之意。上學後,自己更名為舒舍予,含有「舍棄自我」,亦即「忘我」的意思。

他是中國現代小說家、作家,語言大師、人民藝術家,新中國第一位獲得「人民藝術家」稱號的作家。代表作有《駱駝祥子》,《四世同堂》,劇本《茶館》。

老舍的一生,總是忘我地工作,他是文藝界當之無愧的「勞動模範」。1966年,由於受到文化大革命運動中惡毒的攻擊和迫害,老舍被逼無奈之下含冤自沉於北京太平湖。

老舍的作品大多取材於市民生活。他善於描繪城市貧民的生活和命運,尤其擅長刻畫浸透了封建宗法觀念的保守落後的中下層市民,在民族矛盾和階級搏鬥中,在新的歷史潮流沖擊下。惶惑、猶豫、寂寞的矛盾心理,和進退維谷、不知所措的可笑行徑。

他喜歡通過日常平凡的場景反映普遍的社會沖突,筆觸往往延伸到民族精神的挖掘或者民族命運的思考,讓人從輕快詼諧之中品味出生活的嚴峻和沉重。

在現代文學史上,老舍的名字總是與市民題材、北京題材密切聯系在一起的。

作為一位大家,他所反映的社會現實可能不夠遼闊,但在他所描繪的范圍之內,卻把歷史和現實,從一年四季的自然景色、不同時代的社會氣氛、風俗習慣,一直到三教九流各種人等的喜怒哀樂、微妙心態都結合濃縮在一起,有聲有色、生動活潑,自成一個完整豐滿、「京味」十足的世界。這是老舍在現代文學史上作出的特殊貢獻。

老舍的作品的另一個特點,是表現出鮮明的反帝愛國的題旨。

老舍的作品中往往直接揭露帝國主義侵略罪行,從不同側面描寫它們的經濟、文化、宗教滲透和種族歧視所給予中國人民種種傷害。他表現民族覺醒、表彰民族氣節,同時抨擊在這些侵略和滲透面前卑躬屈節、為虎作倀的洋奴漢。1960年是義和團起義的六十周年,於是寫出了話劇《神拳》,再現了北京居民抗擊八國聯軍的壯烈情景。

老舍的《茶館》、《龍須溝》奠定了北京人民藝術劇院獨特的風格,創立了北京人民藝術劇院演劇學派。《龍須溝》是北京人民藝術劇院演劇學派建立的奠基之作,劇本為演出建立了一個現實主義的,形象鮮明的,強調從生活中塑造一個鮮明形象的基礎。

這對我國的話劇事業和北京人民藝術劇院的成長起到了一個最基礎的關鍵作用,在此基礎上逐漸形成的北京人民藝術劇院的風格,被北京人藝的導演、演員所繼承並沿用至今。

3. 林語堂除了幽默閑適類的文章,還有哪些,請舉例說明

林語堂盡管深切體會到生命的悲劇意識,但對人生卻異常的熱愛和眷戀,除緊緊貼近人生本相以外,他更執著於如何使短暫而戲劇性的人生更豐富、飽滿、健全,更有意義。他的閑適散文也恰恰說明了這一點。林語堂愛說「人」和「自由」,這「人」與「自由」是表現自我主觀情緒與意志的,是近代以來自由主義人性論的要求。然而林語堂「從幽默的起點出發,從袁中郎的自適、適世說,到發現蘇軾性靈自由說,到老莊道家學說,終將閑適與幽默聯姻,這其中有著內在的邏輯聯系,蘊含著浪漫主義者主體精神自由的高度期許。」[26]可見,林語堂散文所開辟的新的審美領域,是以「閑適」和「幽默」為支撐點的。林語堂眼中的陶淵明,積極人生觀已經喪失了愚蠢的自滿心。玩世哲學已經喪失了尖銳的叛逆性,人類的智慧則達到了成熟,這正是他心目中的大幽默者。這種認識可謂與周作人的「漸近自然」異軌同途,有效地表達了現代審美情感的重構理想。「林語堂將個性與自我塑作骨架,閑適幽默轉為血肉,將幽默納入人生超拔態度來倡揚,當作個人心靈在失意世界裡的自我修復,並以遠離功利而獲得溫情、幽默、智慧、生命的悲憫等人類與宇宙的意識。」[27]受著中外幽默理論對於人性的補缺與救助觀的影響,幽默的作用上升到可以調救中國缺失的人心,企望人性的和諧統一,從來都是人類的理想,而在現代性的擴展中卻逐漸失落與被遺忘,林語堂等作家的幽默觀中便蘊含了人類對溫和、同情和憐憫的內在需求。他雖然對國人痼疾如懶惰、老滑、世故等都有批評,但他更執著於發現世界和人生的美。(一)是他的散文有很多是對自然和社會美景的描繪。他曾這樣概括我們居住的地球之美妙:「上面有日夜和早暮的交替,有熱有冷有暖有涼;上面有鮮美的花果,依季節更迭而變換;上面有晴朗的日子,與雲霧遮天交替;上面有春雨、夏雷、秋風、冬雪,點綴四季的風景;上面有無數的鳥兒,它們有美麗的色澤和清脆的歌喉;上面有各種動物,這是一個樂園;上面還有魚鱉蝦蟹,種類繁多;上面更有山水樹木,偉大雄奇。」[28]他說沒有比這更好的了。林語堂一生喜愛游歷名勝山川,在作品中也寫出那麼多自然美景。他這樣描寫蘭州夏日之美:「夏日的蘭州真是適合人們居住的好地方。它不僅環境特殊,北部及南部的叢山峻嶺,此刻盡是一片翠綠,景緻清爽宜人;還有一些不太容易明了卻更為直接的好處。」[29](二)是贊揚了人的美。在林語堂看來,人的美既表現在外貌漂亮,又表現在心靈的純潔和善良,還表現在性情的自然本色,簡朴天然,當然也表現在氣度風韻與雅趣上。林語堂筆下的人物有一個突出的特點,即是美的化身,這與許多中國現代作家塑造的形象是不同的。不僅如此,他還喜歡各種事物的本色之美。如談到衣食,他總是注重食物原味,反對調料烹飪藝術;他總是喜歡穿舒服而樸素的衣服。他把人、物、藝術等都看成是天造的。他寫人總注重有生命力的那些部分,他們無視刻板的禮法,富奇思妙想,率性任情,心情徐舒,極富風韻。(三)是對天、地、人和諧之美的贊佩。林語堂極其崇尚老北京的生活節奏及色調,認為「北京卻代表著古老中國的靈魂,代表著文化和溫和,代表著優良的人生和生活,代表著一種人生的協調,使文化的最高享受能夠跟農村生活的最高美點完全和諧。」[30]人生是一曲動人的交響樂,其中當然可有激越有狂逸,甚至有粗礪,以便催人醒悟,但其主旋律仍當是和諧,在充實、寧靜與平和中有著對世界永恆的感受。林語堂是如此熱愛這個世界和它的美,我想正是因為以上三個方面的內容,和著他那顆平和、愛美的「心」才能寫出那份「閑適」,才能獨樹一幟,開辟新的散文審美領域。

4. 林語堂的作品有哪些

1、《剪拂集》

《剪拂集》,林語堂著,1928年12月初版,1929年5月再版,上海北新書局發行,毛邊本。書前有作者寫於1928年9月13日的《剪拂集序》。序的第一段,開門見山,說明此集的宗旨:「文集是文人的韻事。」這是林語堂的一本雜文集,也是他第一本文集。收錄雜文28篇。

2、《吾國與吾民》

《吾國與吾民》一書,又名《中國人》,是林語堂先生的代表作,同時也是他在西方文壇的成名作。原書是作者用英文創作的,書名為"My Country and My People"。後來經郝志東、沈益洪二人將全書翻譯為中文,由上海學林出版社出版。

這部全譯本《吾國與吾民》補上了原著中的一些重要而頗有爭議的篇章,有《蔣介石其人其謀》、《收場語》(初版)、《我們的出路》、《領袖人才的要求》等。在保持原著原有風格的基礎上,又增添了譯者的附記、索引等內容,使得整部書的思想及內容更為完備。

3、《生活的藝術》

《生活的藝術》林語堂代表作品之一,是林語堂旅美專事創作後的第一部書,也是繼《吾國與吾民》之後再獲成功的又一部英文作品。

林語堂在書中談論了莊子的淡泊,贊揚了陶淵明的閑適,誦讀了《歸去來兮辭》,講解了《聖經》故事,以及中國人如何品茗,如何行酒令,如何觀山,如何玩水,如何看雲,如何鑒石,如何養花、蓄鳥、賞雪、聽雨,吟風、弄月等等,被譽為中國現代休閑文學的代表作品。

4、《孔子的智慧》

《孔子的智慧》完整地表達了林語堂的孔子觀,也系統地向西方介紹了儒家學說。不僅從《論語》,更從《禮記》《孟子》《中庸》和《大學》等古籍中精緻而妥當地擷取儒學經典的智慧哲思,以詩意雅緻的文字,於風趣睿智中,為我們解讀經典,對孔子思想進行了完整而系統的論述。

5、《優遊人間》

《優遊人間》是2007年陝西師范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林語堂。該書講述了從人類觀念,人生態度,直到種種的具體問題,如婚戀、家庭、日常生活、大自然,以及文化方面的享受,無論巨細,都有著酣暢的議論,切當的批評,哲趣的感悟。

5. 林語堂幽默故事

一、幽默的話語非凡的智慧

林語堂的幽默,並不是單純的搞笑,他的幽默,折射出他的機敏與睿智,同他深厚的文學修養和深刻的思想凝結而成的哲理密切相關。

一次,林語堂應邀參加一所學校的畢業典禮,在他前面有不少人做演講,都講的冗長乏味。輪到他演講時,時間已經過了正午,學生們已經開始不耐煩了。林語堂走
上講台,開口就說:「紳士的演講,應當像女孩子穿的裙子一樣,愈短愈好。」此言一出,全場鬨堂大笑,聽眾們精神為之一振。林語堂的這句幽默語,對那些「懶
婆娘的裹腳布」似的演講,提出了中肯的批評,緊緊抓住了聽眾的心理。這句話就成為演講界知名度極高的名言,廣為流傳,至今不衰。林語堂曾經應美國哥倫比亞
大學的邀請,去做關於中國文化的演講。他在演講中大談中國文化的優越性,認為無論是衣食住行還是人生哲學,中國的都比西方的好。美國學生既覺得耳目一新,
又覺得頗為懷疑。有一位女學生實在忍不住了,舉手發言,問:「林博士,您好像是說,什麼東西都是你們中國的最好,難道我們美國沒有一樣東西比得上中國的
嗎?」林語堂略加思考,樂呵呵的回答:「有的,你們美國的抽水馬桶要比中國的好啊!」這機智的回答,引起滿堂鬨笑和議論。林語堂在這里幽默的指出美國人追
求物質享受的特點,是大實話,但似褒實貶,發人深思。

二、幽默的故事深刻的道理

林語堂在演講中善於講一些幽默故事,講的繪聲繪色,妙趣橫生。

有一次,他到一所大學去訪友,校長得知名人林語堂來了,認為這是一次難得的機會,就臨時請他給學生做演講,林語堂很為難,無奈之下,就講了一個笑話:

古羅馬時代,皇帝常派人將活人投到斗獸場中給野獸吃掉,皇帝就在活人撕心裂肺的喊叫中、在淋漓的鮮血中觀賞取樂。有一天,皇帝命令將一個人扔進斗獸場,讓一頭獅子去吃。這人見了獅子,並不害怕,他走近獅子,在它耳邊輕輕說了幾句話,只見那獅子掉頭就走,不吃他了。

皇帝見了十分奇怪,他想,大約是這頭獅子肚子不餓,胃口不好,見了活人都懶得吃。於是他命令放出一隻餓虎來。餓虎兩眼放著凶光撲過來,那人依然不怕,他又走到老虎近旁,向它耳語一番,那隻餓虎竟也灰溜溜地走了。

皇帝目睹這一切,覺得難以置信,他想,這人究竟有什麼法術令獅子、餓虎不吃他呢?他將那人召來盤問:「你究竟向那獅子、餓虎說了些什麼話,使它們掉頭而去
呢?」那人不慌不忙地說:「陛下,其實很簡單,我只是提醒它們,吃掉我當然很容易,可是吃了我以後,你得開口說話,要做演講的。」

說罷就坐下了。聽眾想了一會兒,才響起熱烈的掌聲和笑聲,校長被弄得啼笑皆非。

林語堂在這里既委婉的用故事表露了對校長強人所難的不滿,也用這個幽默故事說明了演講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而且巧妙的告訴同學們:練好口才、善於說話還可以使自己逢凶化吉,遇難呈祥呢。

紐約某林氏宗親會邀請林語堂去演講,希望藉此宣揚林氏祖先的光榮事跡。這種演講出力不討好,因為不說些誇贊祖先的話,同宗會失望,若是太過吹噓,又有失學
人風范。只見林語堂不慌不忙,娓娓道來:我們姓林的始祖,據說是商朝的比干,這在《封神榜》里提到過……英勇無敵的林氏祖先,有《水滸傳》里的林沖,……
我們姓林的旅行家、航海家有《鏡花緣》里的林之洋……詩人、才女有《紅樓夢》里的林黛玉……另外還有美國大總統林肯……獨自駕機飛躍大西洋的林白……我們
林氏家族可說是人才輩出、光宗耀祖啊!

林語堂這一段精彩的演講,令台下的宗親雀躍萬分,禁不住鼓掌叫好。然而我們仔細體會他的話,就會發現他所談的許多是文學作品中虛構的人物,甚至是與林氏毫
無關系的美國人,並沒有對本姓祖先進行無原則的吹噓。這個演講既滿足了林氏宗親的要求,又不失學者嚴謹求實的風范,而且以幽默故事的方式諷刺了那種務虛
榮、好誇飾的世風。

林先生講學從不正襟危坐、拿腔拿調,他喜歡在講台上踱來踱去侃侃而談,有時會走到聽眾中間與大家直接對話,從不念、不看講稿。他第一次到東吳大學法學院講
課,登上講台後,不慌不忙的打開皮包,裡面竟是一包帶殼的花生。他把花生分送給學生享用。自己就從吃花生講起:「吃花生必吃帶殼的,一切味道與風趣,全在
剝殼,剝殼愈有勁,花生愈有味道。」同學們饒有興趣的邊剝邊吃邊聽。林先生繼續說:「花生又叫長生果,諸君請吃我的長生果,祝諸君長生不老!我講課從不點
名,諸位吃了長生果多長記性,不要逃學,則幸甚,幸甚!」全場活躍,熱烈鼓掌。

三,半截演講留美談

在法國蒙頓舉行的世界筆會第36屆年會上,輪到林語堂發言時,他向主席要求講15分鍾,但主席拒絕了,說別人發言都是5分鍾,不可破例。林語堂表示,5分鍾他不講,經過商量,主席終於答應了,而大會秘書長答應說先安排10分鍾。

林語堂登台後,全場鴉雀無聲,他講的也很投入。不知不覺10分鍾已到。主席說時間已到,請林語堂結束發言。林語堂二話不說,徑直走下台。與會者正聽得入神,於是熱烈鼓掌,希望林語堂繼續講下去。但林語堂卻說什麼也不講了,於是便留下了這次半截子的精彩演講。

林語堂此舉,並非生氣,而是借這種幽默的做法,,讓他的演講與眾不同,這是林語堂在演講史上留下的又一段佳話。

6. 有關林語堂的事例

兩腳踏東西文化
一心評宇宙文章——《我的話》
徹悟與痛苦
一個人徹悟的程度,恰等於他所受痛苦的深度。——《吾國吾民》
稀罕
人類之足引以自傲者總是極為稀少,而這個世界上所能予人生以滿足者亦屬罕有。——《吾國吾民》
倘無幽默
沒有幽默滋潤的國民,其文化必日趨虛偽,生活必日趨欺詐,思想必日趨迂腐,文學必日趨乾枯,而人的心靈必日趨頑固。——《一夕話》
倘無女子
沒有女子的世界,必定沒有禮俗、宗教、傳統及社會階級。世上沒的天性守禮的男子,也沒的天性不守禮的女子。假定沒有女人,我們必不會居住千篇一律的弄堂,而必住在三角門窗八角澡盆的房屋,而且也不知飯廳與卧室之區別,有何意義。男子喜歡在卧室吃飯,在飯廳安眠的。——《金聖嘆之生理學》
人之渺小
人生在宇宙中之渺小,表現得正像中國的山水畫。在山水畫里,山水的細微處不易看出,因為已消失在水天的空白中,這時兩個微小的人物,坐在月光下閃亮的江流上的小舟里。由那一剎那起,讀者就失落在那種氣氛中了。
——《蘇東坡傳》
悠閑的情緒
享受悠閑生活當然比享受奢侈生活便宜得多。要享受悠閑的生活只要一種藝術家的性情,在一種全然悠閑的情緒中,去消遣一個閑暇無事的下午。——《生活的藝術》
快樂哲學
只有快樂的哲學,才是真正深湛的哲學;西方那些嚴肅的哲學理論,我想還不曾開始了解人生的真義哩。在我看來,哲學的唯一效用是叫我們對人生抱一種比一般商人較輕松較快樂的態度。——《生活的藝術》
筆和錐
作家的筆正如鞋匠的錐,越用越銳利,到後來竟可以尖如縫衣之針。但他的觀念的范圍則必日漸廣博,猶如一個人的登山觀景,爬得越高,所望見者越遠。——《生活的藝術》
與古人面談
一本古書使讀者在心靈上和長眠已久的古人如相面對,當他讀下去時,他便會想像到這位古作家是怎樣的形態和怎樣的一種人,孟子和大史家司馬遷都表示這個意見。——《生活的藝術》
警醒遲鈍
藝術應該是一種諷刺文學,對我們麻木了的情感、死氣沉沉的思想,和不自然的生活下的一種警告。它教我們在矯飾的世界裡保持著朴實真摯。——《生活的藝術》
可憐的世界
……如果我們在世界裡有了知識而不能了解,有了批評而不能欣賞,有了美而沒有愛,有了真理而缺少熱情,有了公義而缺乏慈悲,有了禮貌而一無溫暖的心,這種世界將成為一個多麼可憐的世界啊!——《生活的藝術》
最美的時候
一個女子最美麗的時候是在她立在搖籃的面前的時候;最懇切最庄嚴的時候是在她懷抱嬰兒或攙著四五歲小孩行走的時候;最快樂的時候則如我所看見的一幅西洋畫像中一般,是在擁抱一個嬰兒睡在枕上逗弄的時候。——《生活的藝術》
乘船的旅客
人生真是一場夢,人類活像一個旅客,乘在船上,沿著永恆的時間之河駛去。在某一地方上船,在另一個地方上岸,好讓其他河邊等候上船的旅客。——《生活的藝術》
熱情加智勇
人生是殘酷的,一個有著熱烈的、慷慨的、天性多情的人,也許容易受他的比較聰明的同伴之愚。那些天性慷慨的人,常常因慷慨而錯了主意,常常因對付仇敵過於寬大,或對於朋友過於信任,而走了失著。……人生是嚴酷的,熱烈的心性不足以應付環境,熱情必須和智勇連結起來,方能避免環境的摧殘。——《生活的藝術》
死了三次
凡是談到真理的人,都反而損害了它;凡是企圖證明它的人,都反而傷殘歪曲了它;凡是替它加上一個標識和定出一個思想派別的人,都反而殺害了它:而凡是自稱為信仰它的人,都埋葬了它。所以一個真理,等到被豎立成為一個系統時,它已死了三次,並被埋葬了三次了。——《生活的藝術》
曠達的幽默家
那些有能力的人、聰明的人、有野心的人、傲慢的人,同時,也就是最懦弱而糊塗的人,缺乏幽默家的勇氣、深刻和機巧。他們永遠在處理瑣碎的事情。他們並不知那些心思較曠達的幽默家更能應付偉大的事情。——《生活的藝術》
刻板
一般人不能領略這個塵世生活的樂趣,那是因為他們不深愛人生,把生活弄得平凡、刻板,而無聊。——《生活的藝術》
想做另一個人
一位現代中國大學教授說過一句詼諧語:「老婆別人的好,文章自己的好。」在這種意義上說來,世間沒有一個人會感到絕對的滿足的。大家都想做另一個人,只要這另一個人不是他現在的現在。——《生活的藝術》
老年之美
古教堂、舊式傢具、版子很老的字典以及古版的書籍,我們是喜歡的,但大多數的人忘卻了老年人的美。這種美是值得我們欣賞,在生活是十分需要。我以為古老的東西,圓滿的東西,飽經世變的東西才是最美的東西。——《生活的藝術》
不近人情
我所以反對獨裁者,就因為他們不近人情。因為不近人情者總是不好的。不近人情的宗教不能算是宗教;不近人情的政治是愚笨的政治,不近人情的藝術是惡劣的藝術;而不近人情的生活也就是畜類式的生活。——《生活的藝術》
旅行家
一個真正的旅行家必是一個流浪者,經歷著流浪者的快樂、誘惑,和探險意念。旅行必須流浪式,否則便不成其為旅行。旅行的要點在於無責任、無定時、無來往信札、無嚅嚅好問的鄰人、無來客和無目的地。一個好的旅行家決不知道他往那裡去,更好的甚至不知道從何處而來。他甚至忘卻了自己的姓名。——《生活的藝術》

一個學者是像一隻吐出所吃的食物以飼小鳥的老鷹;一個思想家則像一條蠶,他所吐的不是桑葉而是絲。——《生活的藝術》
和土壤相親
讓我和草木為友,和土壤相親,我便已覺得心滿意足。我的靈魂很舒服地在泥土裡蠕動,覺得很快樂。當一個人優閑陶醉於土地上時,他的心靈似乎那麼輕松,好像是在天堂一般。事實上,他那六尺之軀,何嘗離開土壤一寸一分呢?——《生活的藝術》
溫飽黑甜
我曾經說過,中國人對於快樂概念是「溫暖、飽滿、黑暗、甜蜜」——即指吃完一頓豐盛的晚餐上床去睡覺的情景。一個中國詩人也曾說:「腸滿誠好事;余者皆奢侈。」——《生活的藝術》
過客
我們對於人生可以抱著比較輕快隨便的態度:我們不是這個塵世的永久房客,而是過路的旅客。——《生活的藝術》
美人魚
如果我自己可以自選做世界上作家之一的話,我頗願做個安徒生。能夠寫美人魚(The Mermaid)的故事,想著那女人魚的思想,渴望著到了長大的時候到水面上來,那真是人類所感到的最深沉最美妙的快樂了。——《生活的藝術》
所有科學的進步,都在乎這好奇心.好奇心,就是趣.科學發明,就是靠這個趣字而已。

7. 林語堂小故事

林語堂說,一提到蘇東坡,總會引起人親切敬佩的微笑。在蘇軾的身上,彌漫著一股專令人著迷的氣息。《Thy Gay Genius》,屬這是《蘇東坡傳》的英文書名。如果直譯過來,應當叫作《歡樂的天才》,簡直是個頗具喜劇色彩的名字。(楊大俠)

8. 古代有哪些幽默故事

古代幽默故事一,沒人磨墨一個富家之子去考試,父親事先考了他一下,成績很好,滿以為一定能錄取了,不料榜上竟沒有兒子的名字。父親趕去找縣官評理。縣官調來卷查看,只見上面淡淡一層灰霧,卻看不到有什麼字。父親一回家便責罵道:「你的考卷怎麼寫得叫人看也看不清?」兒子哭道:「考場上沒人替我磨墨,我只得用筆在硯上蘸著水寫呀。」



古代幽默故事二老太念佛,有個老太,手裡拿著數珠,一邊念著阿彌陀佛,阿彌陀佛,一邊大叫:「二漢、二漢,鍋上螞蟻太多,我討厭死了,快拿火代我把它們燒死。」然後又念道:「阿彌陀佛。」接著又叫道:「二漢、二漢,你代我把鍋底下的火灰扒掉些,簸箕不要用自己家裡的,因為要燒壞的,只問鄰居家借簸箕得了。切記,切記。阿彌陀佛,阿彌陀佛」

9. 林語堂的散文的幽默性體現在什麼地方

林語堂是復中國現代文制學史上著名的作家。他在20世紀30年代,一反前期「浮躁凌厲」的文風,而試圖開創現代散文幽默、輕松的文學道路,形成了引人注目的「林語堂現象」。林語堂大力提倡幽默小品文,他認為一個作家的智慧是其創造幽默作品的決定性的主體條件,其幽默散文創作指導思想基於以性靈為命脈,以閑適為格調,以謔而不虐的手段,表露人生的滑稽相,體現出作家莫大的智慧。幽默觀是把握林語堂文學活動、特別是其散文理論和創作的關鍵要素之一,並且林語堂的這種散文創作觀對現代雜文與散文的發展產生過較大影響,所以對林語堂散文散文幽默觀的研究有極大的學術價值。對林語堂幽默觀的研究是比較充分的,本文將站前人的肩膀上,立足作家留世的有代表意義的散文作品,並在與中西方幽默理論的比較中,試圖全面闡釋林語堂的幽默觀,並呈現其幽默觀的得失。

10. 魯迅與林語堂之間的故事

人生不如意者,十之八九。

就在《論語》大獲成功的同時,林語堂和魯迅近十年的革命友誼卻出現了裂縫。

《語絲》時期,一場浩浩盪盪的打狗運動把愣小子林語堂推到了文壇盟主魯迅的麾下。

兩人馳騁筆端,打得古都京城的叭兒狗們滿地找牙。然後是遠走廈門的相互扶持。林語堂和魯迅在以筆戰斗的崢嶸歲月中結下了深厚的情意。

然而,武漢的6個月徹底摧毀了林語堂的思路。

官場如戰場。他不願意再相信任何的政治和謊言,「對革命感到厭倦」,這些都是吃人的司芬克斯,會吞下一切鮮活的生命。

他只想做個好人,用一顆童心去辨別美醜善惡。他說:

我不夢見周公,也很久了。大概因為思想日益激烈,生活日益穩健,總鼓不起勇氣,熱心教育,熱心黨國。不知是教育黨國等事不叫人熱心,還是我自己不是,現在也不必去管他。從前,的確也曾投身武漢國民政府,也曾親眼看見一個不貪污,不愛錢,不騙人,不說空話的政府,登時,即刻,幾乎就要實現。到如今,南柯一夢,仍是南柯一夢。其後,人家又一次革命,我又一次熱心,又在做夢,不過此時的夢,大概做得不很長,正在酣蜜之時,自會清醒過來。到了革命成功,連夢遂也不敢做了,此時我已夢影煙消,消鏡對月,每夜總是睡得一寐到天亮。這大概是因為自己年紀的緣故,人越老,夢越少。人生總是由理想主義走向寫實主義之路。語雲,婆兒愛鈔,姐兒愛俏,愛鈔就是寫實主義,愛俏就是理想主義。這都是因為婆兒姐兒老少不同的關系。

來上海後,林語堂高談幽默,表現性靈閑適,曲折地表示自己的不滿。魯迅也是失意而來,卻選擇直面慘淡的人生,把文學當作「匕首」和「投槍」,刺向敵人。

林語堂和魯迅各有一枝筆,走向卻不同了。

分化從一件小事開始。

魯迅和北新書店的老闆李小峰鬧版稅官司,郁達夫作「和事佬」。調解後,李小峰在南雲樓擺酒吃飯,為了活躍氣氛,除了當事人之外,林語堂夫婦和其他文界好友也在被請之列。

林語堂愛說話,人際關系卻極為糊塗。應這種飯局是吃力不討好,翠鳳反復提醒:「堂,待會少開口。」林語堂不理解,覺得大家都知根知底,犯不上小心翼翼的,再說了,既然坐下來吃飯,就算有干戈,也化成玉帛了。他吃得坦然。

李小峰挺有手腕,幾句玩笑話下來,眾人就放開了懷抱,話題也越扯越遠。突然有人提起了張友松的名字,語堂也沒細想前情因果,連連點頭附和。

這下子撞在了槍口上。

張友松是魯迅的學生,曾經請魯迅和林語堂吃飯,說也要辦一個書店,並以李小峰為誡,決不拖作者的工資。魯迅擔心順得哥情失嫂意,沒有答應。但這話傳到了李小峰的耳朵里,李小峰當時就很不痛快。後來,魯迅要和他對駁公堂,李小峰本能地覺得是張友松在從中使壞,幾次在背後攻擊張友松。

魯迅很忌諱這件事,聽語堂一說,疑心話中有話,譏諷自己受了張友松的挑撥,當即臉色發青,從座位上站起來,大聲喊「我要聲明!我要聲明!」那時,魯迅已有幾分酒意,他一拍桌子,「玉堂,你這是什麼話!我和北新的訴訟不關張友松的事!」

語堂站起來辯解,「是你神經過敏,我沒有那個意思!」

兩人越說越上火,像一對雄雞一樣,你瞪著我,我瞪著你,對了足足兩分鍾。

郁達夫見形勢不對,趕緊站出來。他一手按下魯迅,一面拉著林語堂和廖翠鳳趕緊離開。

筵席不歡而散。

這本是件小得不能再小的事,照郁達夫的說法,是「因誤解而起的正面沖突」,可卻是一個警示,林語堂和魯迅的友誼亮起了紅燈。

不久,林語堂辦起《論語》,做了「幽默大師」,魯迅更不能理解,他認為在血與火的斗爭中,是沒有幽默可言的,「只要我活著,就要拿起筆,去回敬他們的手槍。」

雖然思想上出現分歧,但在私下的場合,兩人還是有經常碰面的機會。

有一次《自由談》的編輯黎烈文做東,送郁達夫和王映霞去杭州的「風雨茅廬」。郁達夫是個風流倜儻的人物,和號稱江南第一美人的王映霞被譽為「富春江上神仙侶」,這次遷往杭州,郁達夫自述說是為了躲避他人對王映霞的追求。

無奈「風雨茅廬」不遮風雨,兩人轟轟烈烈地戀愛,又轟轟烈烈地分手了。

林語堂和廖翠鳳來得最晚。一落座,語堂就笑著問魯迅:「周先生又用別的筆名了吧?」

魯迅的文章常被新聞檢查處槍斃,為了省下不必要的麻煩,只能不停地換筆名。他先後共用過150個左右的筆名,署名魯迅的文章反倒不常見了。林語堂等人都知道這一點,常以猜魯迅近來又有什麼新的化名為樂。

「何以見得?」魯迅反問。

「我看新近有個『徐懋庸』,也是你。」語堂自信滿滿地說。

魯迅哈哈大笑,他指著一個20出頭的青年說,「這回你可沒有猜對,看,徐懋庸的正身就在這里。」徐懋庸當時正青春年少,來上海不久,文風辛辣老練,與魯迅有幾分相似。 那青年不好意思地起身,向語堂打了個招呼。

眾人見幽默大師當場被拆了西洋鏡,鬨堂大笑。語堂則點燃煙斗,也咪咪地笑了起來。

飯後,大家不約而同地抽起煙來,一時間,煙霧繚繞。

語堂也好兩口煙,翠鳳逼著他戒,可他戒了幾回都不成功,就放任自流了。看著眾人吞雲吐霧的樣子,語堂腦中光亮一閃,有了!

「周先生,你每天都抽幾只煙?」他興致勃勃地問魯迅。

「大概很多吧,沒有統計過。」

語堂一臉興奮,正准備接著問。

「你是不是在替《論語》找材料?」魯迅的口氣突然冷起來。

語堂在最近的一期《論語》上發表了《我的戒煙》一文。魯迅公開批評語堂盡拿些吸煙、戒煙之類的生活細節做文章,是退回去了,今時今日之中國是不適合這種西洋式幽默的。

「我准備廣播一下!」語堂沒有留意魯迅口氣的變化,老老實實地回答了。

「這其實很無聊,」魯迅有些不快,很不客氣地說:「每月要擠出兩本幽默來,本身便是件不幽默的事,刊物又哪裡辦得好!」

《論語》就像是語堂的孩子,他頗以此為榮,這么一大盆冷水猛地潑下來,他氣得發昏,連辯解都忘了。

旁人都停止了說話。鬧哄哄的屋子裡一下子靜悄悄的,氣氛緊張得可怕。

黎烈文看到這光景,趕緊打岔,「達夫,此次你去杭州,不知何時才回來?來,敬你一杯!」

眾人連忙舉起杯子,爭相敬郁達夫酒。郁達夫也有意緩和氣氛,一口一杯,喝得暢快。王映霞看不過眼,發話了,「達夫近來身體不好,遵從醫生囑咐,不能喝酒!」

有人打趣道:「這禁酒令到底是太太的命令,還是醫生的命令呢?」

這句玩笑話來得正是時候,大家哈哈大笑,一觸即發的緊張氛圍被酒精一攪和,總算是平復下來了。

在座的兩位女士,林夫人和郁夫人不失時機地交流起管理家政的經驗,氛圍越發地輕鬆起來。

林語堂恢復了常態,海闊天空地瞎扯起來。他談起歐洲中世紀時,貴族和騎士在出征前用鐵制的「貞操帶」鎖住女子下部的奇聞軼事,他還談起雍正皇帝,滿族的婚禮,妙語連珠,如天女散花,眾人應接不暇。

臨別前,黎烈文說出了請客的真正目的,就是請諸位文壇健將來年多多為《自由談》寫稿。向來嚴肅的魯迅開起了玩笑:「你要是能登罵人的稿子,我可以天天寫!」

「罵誰呢?」

「該罵的多著呢!」

「怎麼罵?」

「罵法也多著。」

「魯迅罵的,終不壞。」

又是一陣鬨堂大笑。

王映霞也來湊熱鬧,「盡管周先生會罵人,卻罵不過他兒子!」

周海嬰當時還不滿5歲。

林語堂早忘了先前的尷尬,接過話頭說:「魯迅的公子終不會忠厚的。」

因為是談孩子,魯迅聽了也不生氣,笑著說:「是的,我的孩子也罵我。有一次,他嚴厲的責問道:『爸爸!你為什麼晚上不睡,白天困覺!』又有一次,他跑來問我;『爸爸,你幾時死?』意思是我死了之後,所有的書都可以歸他;到了最不滿意的時候,他就批評我:『這種爸爸,什麼爸爸!』我倒真沒有辦法對付他。」

又是一次誤會。

1932年底,蔡元培和宋慶齡有感於外籍人士牛蘭夫婦絕食抗議、陳獨秀被捕等一系列政治事件,成立了中國民權保障同盟,專門營救被政治迫害的文化名流,爭取言論、出版、集會等自由。

林語堂是蔡元培的英文秘書,宋慶齡又是他敬佩之人,他理所當然地擔任了宣傳主任,是僅次於蔡、宋和楊杏佛的第四號人物。林語堂曾說過「決不做政治家」,但是民盟只是民間組織,乾的又是營救生命之事,與他的宗旨不沖突,他的土匪心又復活了,干勁十足地投入了民盟的日常工作。他拿起筆來,諷刺嘲笑中外法西斯,連希特勒也不例外。

胡適是民盟北平分會的會長,發文反對「釋放一切政治犯」的要求。林語堂認為他違背了民盟的章程,不顧與胡適的私人交情,堅決贊成把他開除會籍。

魯迅也是民盟的積極分子,兩位語絲戰友又並肩站在了一起,為人道公義而奔走。

由於蔡元培和宋慶齡的國際影響力,民盟的工作備受世界矚目。每次開會,都有外國記者在場,林語堂說英文,魯迅說德語,是民盟通向世界的耳朵和眼睛。

蔣介石反革命政變後,加大了對文化領域的控制。民盟的活動,讓南京當局很惱火,想暗地裡除之而後快。蔡元培和宋慶齡在國際上有很高的名望,殺掉他們,波動太大,他們選擇了向楊杏佛下狠手,殺雞給猴看。

1933年6月18日,楊杏佛乘車剛駛出中央研究院的大門,就響起幾聲沉悶的槍聲。楊杏佛即刻伏住身邊的少年,背部中了好幾槍,當場死亡。研究院隸屬的法租界明令不準許有政治暗殺的行為,南京政府居然膽敢在這里下手,足見他們鎮壓民盟決心之大。

慘案一出,世界震驚,所有的輿論都傾向於同盟一邊。可殺人的政府是不會管這些的,特務機關「藍衣社」放話出來,說他們有一張五六十人的暗殺名單,民盟主要領導人都榜上有名。 上海的空氣霎時間緊張起來,人人自危,就怕和民盟扯上關系。

宋慶齡向記者指出,楊杏佛被暗殺是有計劃的政治性暗殺,他的死不會影響民盟的發展。但實際上,民盟被迫停止了所有活動。

林語堂作為民盟的宣傳主任,受到的沖擊可想而知。荷槍的便衣每天在林家門口晃來晃去,他只要邁出大門一步,就會有人前來鬧事。廖翠鳳時時刻刻坐立不安,非得林語堂進了家門才會松一口氣。這種情況足足持續了兩個星期。

門禁解除後,語堂還得接著到中央研究院上班。可他心裡實在堵得慌,每次路過楊杏佛罹難的地方,總不忍走過。林語堂和楊杏佛都是中央研究院的英文編輯,語堂貪閑,總是把具體的要務推給楊杏佛做。楊也是好本事,一目十行,常常一邊和語堂閑聊,一邊不停地寫信,居然還能出不少佳作。每次想到這些,林語堂只能用力地拍拍胸口,一句話也說不出來。

一個月後,林語堂寫了篇《談女人》,聲稱「只求許我掃門雪,不管他媽瓦上霜,」「我們要談女人了!」

這當然只是一時氣話。他把心裡的悶氣憋了幾個月,最終還是忍不住,奔瀉而出,這就是著名的《論政治病》,他字字譏諷地寫到:

做了官就不吃早飯,卻有兩頓中飯,及三四頓夜飯的飯局。平均起來,大約每星期有十四頓中飯,及廿四頓夜飯的酒席。知道此,就明白官場中肝病胃病腎病何以會這樣風行一時。所以,政客食量減少消化欠佳絕不稀奇。我相信凡官僚都貪食無厭;他們應該用來處理國事的精血,都挪起消化燕窩魚翅肥鴨燜雞了。據我看,除非有人肯步黃伯樵、馮玉祥的後塵,減少碗菜,中國政客永不會有精神對付國事的。我總不相信,一位飲食積滯消化欠良的官僚會怎樣熱心辦公救國救民的。他們過那種生活,肝胃若不起了變化,不是奇事。我意思不過勸勸他們懂一點衛生常識,並提醒他們,腎部操勞過甚,是不利於清爽的頭腦的。

這篇文章通篇沒有一個字提到楊杏佛,可讀者看到南京政府的荒淫無恥和丑惡嘴臉,誰不會哀嘆楊之死何其無辜?這可以說是別具一格的寫給楊杏佛的祭文。

好友的故去讓林語堂悲痛欲絕,更讓人難過的是,他和魯迅又產生了誤會。

6月20日,舉行楊杏佛的入殮儀式。林語堂正在被嚴密監控,出不得門。魯迅去後沒有見到語堂,很生氣,「這種時候就看出人來了,林語堂就沒有去,其實,他去送殮又有什麼危險!」

事實上,據《申報》報道,林語堂參加的是7月2日楊杏佛的出殯下葬儀式,也是冒著生命危險去的。那一次,魯迅沒有去。

林語堂沒有向魯迅解釋。他覺得清者自清,沒有必要自我辯護。

然而,魯迅對林語堂的印象就此大打折扣,兩人的裂縫朝著不可避免的方向越拉越大。

1934年,林語堂和章克標意見不和,一氣之下離開《論語》,另起爐灶,辦起了《人間世》。

誰也沒有料到,這竟是林語堂和魯迅友情的終點。

在《人間世》之前,語堂和魯迅鬧過誤會也好,分歧也罷,但始終還是朋友。

據當時另一知名文人陶亢德回憶,《人間世》創刊前,語堂請文壇好友來家裡吃飯。客人來得差不多了,就差魯迅。大家都知道語堂和魯迅最近鬧得不太愉快,有人好心提醒他,要不要催一催。語堂擺擺手,很有把握地說,不必,他一定會來的。話音剛落,魯迅就拖著膠皮鞋,嘀嘀嗒嗒地走進來了。

《人間世》走的是《論語》談幽默的老路子,只不過取法晚明的公安派,更強調「閑適」和「獨抒性靈」,林語堂在發刊詞上說:「宇宙之大,蒼蠅之微,皆可取材,故名為人間世。」

照理說,借著《論語》的大熱,又是幽默大師親自操刀,《人間世》一炮而紅是可以想像的。但林語堂1933年的鴻運似乎走到了盡頭,《人間世》從創刊之日起,就在各路人馬的夾攻中搖搖欲墜。

首先引起軒然大波的便是周作人的五十自壽詩。

為了給《人間世》造聲勢,林語堂把周作人的自壽詩抄給相熟的文化名流,再索取和詩,同時刊發在《人間世》創刊號上,並佐以周作人的巨幀照片。這一番精心渲染,周作人的詩作和《人間世》果然轟動一時,滿城傳誦。

一些小報也來湊熱鬧,爭相轉載,唱和者就像滾雪球一樣越滾越大。

周作人的詩作隱晦曲折,表現的是自由主義的兩難心境。他們拋棄了「主義」的信仰和追求後,卻不能忘懷現實的殘酷,所以,閑適中滿是說不盡的苦味。但唱和者多是文才平庸之輩,哪裡讀得懂背後的真意,一樁文壇雅事竟慢慢變成了肉麻的互相吹捧。

左盟早就看不慣林語堂提倡幽默的那一套,而自壽詩事件又確實有使文藝界庸俗化之嫌,一些血氣方剛的革命小將帶頭造反了。野容(廖沫沙)寫了《人間何世》,指著林語堂的鼻子罵了一通。自此,左翼聯盟系統地開罵了。盟主魯迅罵得最凶,攻擊林語堂文學上的趣味主義和自由主義,說幽默文學是「麻醉文學」。

先前,《論語》的幽默雜文開罪了不少右派作家,右翼分子也一哄而上,惡言惡語地聲討起來了。 林語堂前半生罵人罵得多,這么被罵還是頭一次。可他就是叛逆心理,別人越罵得凶,他越要堅持,號稱「欲據牛角尖負隅以終身」。
其間,又發生了幾件小事。

在一次飯桌上,幾個廣東籍作家兀自講粵語,說得興致盎然,其他人聽不懂,想插嘴都插不上。林語堂故意講一口流利的洋涇濱英語,表示是雞同鴨講,逗趣一番。

沒料到魯迅厲聲到:「你是什麼東西!難道想用英語來壓中國的同胞嗎?」林語堂啞口無言。以前據理力爭,因為爭得起。現在的景況,是沒有必要了。有人說,他是怕了魯迅;也有人說林語堂聰明,明知爭不過,不如裝「氣量、風度」,輸也光彩。

魯迅曾寫信勸告語堂不要搞這些小品了,多翻點英文名著才是正途。語堂回信,「等老了再說」。時過一年多,魯迅給曹聚仁寫信,提到了這件事:「這時我才悟到我的意見,在語堂看來是暮氣。但我至今還自信是良言,要他於中國有益,要他在中國存留,並非要他消滅。他能更急進,那當然很好,但我看是決不會的,我決不出難題給別人做,不過另外也無話可說了。」語堂聽說後,無奈地解釋道:「亦近挑撥呢。我的原意是說,我的翻譯工作要在老年才做。因為我中年時有意思把中文作品譯成英文。……現在我說四十譯中文,五十譯英文,這是我工作時期的安排,哪有什麼你老了,只能翻譯的嘲笑意思呢?」

文學立場的涇渭分明,再加上一次又一次的誤會,魯迅不再把林語堂當朋友了。

徐在上海大觀樓補擺婚宴,魯迅來得晚,一看見林語堂夫婦在座,二話不說抬腿就走。而他的《天生蠻性》一文,只有三句話:

辜鴻銘先生贊小腳;

鄭孝胥先生講王道;

林語堂先生談性靈。

辜鴻銘是前清遺老,鄭孝胥是偽滿總理,把林語堂和他們相提並論,魯迅的鄙夷之情可以想見。

兩年之後,林語堂遠赴美國,終此一生,兩人再沒有相見。

1936年10月19日,魯迅因肺結核不治而亡。4天後,林語堂寫下了這樣的文字:

魯迅與我相得者二次,疏離者二次,其即其離,皆出自然,非吾與魯迅有輊軒於其間也。吾始終敬魯迅;魯迅顧我,我喜其相知,魯迅棄我,我亦無悔。大凡以所見相左相同,而為離合之跡,絕無私人意氣存焉。

熱點內容
古代勵志的名言 發布:2021-03-16 21:50:46 瀏覽:209
形容兒孫繞膝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9:35 瀏覽:878
席慕蓉賞析印記 發布:2021-03-16 21:48:26 瀏覽:311
權力很大含有手的成語 發布:2021-03-16 21:48:22 瀏覽:584
能聽的兒童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8:15 瀏覽:285
關於足球的詩歌詞句 發布:2021-03-16 21:47:40 瀏覽:870
拖拉機的古詩 發布:2021-03-16 21:42:53 瀏覽:571
亮甜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2:00 瀏覽:831
廣東話生日快樂祝福語 發布:2021-03-16 21:38:55 瀏覽:409
噓的短句 發布:2021-03-16 21:38:07 瀏覽: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