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故事大全 » bbc紀錄片中國故事

bbc紀錄片中國故事

發布時間: 2021-03-06 18:00:17

❶ 如何評價bbc的紀錄片《中國故事

挺好的。反應的理念就是中國現在學術界的廣泛共識。

❷ 如何評價BBC紀錄片《the story of China》

這個問題太大了,可寫論文,所以我側重幾個點回答。

第一 故事教育
敘事的基礎是故事本身。
對於國內紀錄片來說,由於多年的教育體系灌輸,我們的第一思維是中心思想(這個詞好熟悉),而不是個體。在國外的電影中,經常看到父母在床頭給小孩子讀故事,因為故事是兒時教育最基本的載體,但我們小時候這方面熏陶相對薄弱,以至於中國人總體上缺乏講故事的能力,這不僅僅是紀錄片人,銷售、老師、設計師等各行各業基本如此。
紀錄片裡面有一個很重要的環節——提案,其中一個內容就是要在短短幾分鍾內講清楚你的故事。前年參加一個提案會,中國紀錄片人的提案,可以說是完全不知什麼是故事。
一個從小缺乏故事熏陶的群體,如何能有較高的敘事水平。

第二 敘事法則的工業化
是的,你沒看錯,敘事技巧也可以工業化,流水線化,是有一套完整而詳細的標准。就和好萊塢的電影一樣,開場怎麼設置,每個段落不超過多長,每個采訪多少秒以內,宏觀和個體如何處理,什麼長度是觀眾忍受的極限,bbc會請專門的機構做觀眾的心理分析,數據分析,精確到哪個情節,多少分多少秒觀眾開始流失了,所以,bbc的敘事,都是按照觀眾的心理感受,有科學依據而制定出的標准,而且是工業化的標准,比如在他們系列片中,就算再好看的一段情節,也不可以超過8分鍾,8分鍾一過,必須要出新的內容!
但是,國內紀錄片作品往往是導演的個人作品,我是大爺,我想給你看什麼你就看什麼,沉浸在自己的世界裡,我是上帝。比如一個一兩分鍾的長鏡頭,一個人在畫面里走啊走啊走,多tm有韻味,多tm深沉,你們這些傻逼觀眾就按照我的節奏走吧,哇哈哈哈......
對於大多數的國內紀錄片者,bbc這樣的標准,是天方夜譚。
不過近兩年改觀了很多,大家開始學習bbc,最典型的就莫過於《舌尖上的中國》。這部紀錄片敘事,每一個主人公篇幅長度,怎麼開篇,怎麼設置懸念,如何結構,一集多少人,多少個故事......都是按照bbc的標准製作。
實際上題主問拍攝水平高低,也是因為他們有一套完整而細致的標准,當然,還有其他因素,比如藝術的基礎,也就是對美的感受能力。

第三 藝術基礎
拍攝水平的差異有很多原因,比如設備、經驗、標准、流程、金錢等等,國內紀錄片拍攝往往講究好看,卻忘記了最重要的畫面敘事,就像一雙空洞無神的大眼睛。
如果說上面這些這都可以在短期內模仿追趕,那麼下面這一點,是bbc甩開我們幾萬光年的核心——藝術基礎,對於國內紀錄片拍攝者,無論導演還是攝像,這是決定他們的天花板——再精緻漂亮的畫面,也只具有匠氣,卻無法打動心靈。
這個點實在太大了,有興趣可以看看《藝術中的精神》。

第四 價值觀
這是最令人絕望的一點。
還記得老謀子導演的奧運會開幕式嗎,網上流傳的bbc切換版和國內切換版,或許就能看見一斑了——同樣地內容,絕不相同的效果。
這是價值觀導致的。就像看鳳凰衛視一樣,這個剪刀+口水的台,大部分節目製作簡單粗糙,但是,就是好看,為什麼?
價值觀決定了看待事物的角度理念全然不同。
國內紀錄片從業者,在某種教育體制下長大,思維固化,看待事物的角度單一,非黑即白,加上宣傳體制,也不可能有更多的表達。

所以,我悲哀地目測,未來相當長一段時間,我們不可能超過bbc。
但是我們還是會努力。

———————————————————————————————————————分割線
答案受到了很多人的關注,在這里向大家表示感謝。
@打飛船提出了奧運會不同國家版本的疑問。我的例子舉得不是很恰當,非常感謝您的細心。實際上我想表達的是,無論nbc、bbc,nhk......讓我感受最深的是,他們會關注個體,這些個體是和我們一樣的人,平等而具有真正的人文關懷始。

另外我也沒有責怪體制之意。短時間改變不了社會,但可以改變自己。故事基礎、敘事技巧、藝術熏陶,都可以通過自身學習來提高,慢慢地,就起了變化。
近幾年,央視9套頻繁地與國外機構合作,學習外面的經驗,然後通過與國內電視台和製作機構一起合作的方式,把這些經驗傳回國內,並且一改以往央視老大哥的姿態,平等待人,在這種帶動下,全國各台和製作機構也開始以此為突破口主動尋找學習機會甚至改革,已成為一種暗流。除了央視,還有雷禾,三多堂.....都在做著類似的事。其實,也是我們這個行業的人自身學習進步的結果。
當然,如何防止紀錄片生產的大躍進,是一個值得警惕的問題。

最後,「題主說國內紀錄片水準的幼兒級別的,我說著是對的」,呃,這個,欠妥。差距很大,但前面的說法也太誇張了,畢竟我們能看到的bbc的紀錄片,都是經過了精心篩選選具有一定品質的,而國內的紀錄片,不管哪個檔次的,大家都隨處可看,不好比呀。

❸ 中國通史紀錄片100集與英國BBC的《中國故事》相比怎麼樣

和英國BBC的《中國故事》相比,那麼該片在學術水平和相關史實的准回確性方面有很大優勢答,畢竟受眾不一樣,《中國通史》是給中國人介紹自己國家的歷史。但感覺像是一個歷史老師在給學生上課,灌輸各種歷史知識,特邀嘉賓說話的時候說教氣也比較重。對非歷史專業人士來說,可能比較枯燥,不像《中國故事》以記者來中國采訪的形式展開,受訪者的參與度很高,很有活力。



❹ 英國bbc紀錄片中國故事主角叫什麼名字

你是指主持人嗎 邁克爾•伍德(Michael Wood)

❺ bbc最近拍了一個紀錄片,說的是中國老師在英國教學5周的故事,在哪裡可以看

網路 bbc 中國式教育
大結局已出

❻ BBC有關中國的紀錄片

1.《中國故事》:

Michael Wood探索了世界上最新超級大國的歷史,從古代到現在。從無錫開始,Michael 加入秦氏家庭的團聚會,300個親戚聚集在一起膜拜他們的祖先秦觀。為了尋找中國國家的起源,他參觀了二里頭的發掘,看到了公元前2000年精美的綠松石龍杖。

2.《中華的故事》:

英國廣播公司(BBC)二台2016年1月21日起開播關於中國歷史與文化的最新系列紀錄片《中華的故事》。該片從普通中國人的視角追溯中國過去4000多年的歷史,講述中國從古代夏商周到改革開放時代的巨大歷史變遷。

4.《中國新年系列》;

影片分成三部,分別是《回家》、《團圓》、《歡慶》。第一集《回家》從北京的交通開始,從計程車的抱怨中對於北京的「堵車」真的是可見一斑。緊接著來到北京各個交通樞紐,以北京西站和北京首都機場為例,春運時期每天都要承載成千上百萬甚至更多的客流量。

4.《美麗中國》:

是第一部表現中國野生動植物和自然人文景觀的大型電視紀錄片,是中國中央電視台(CCTV)和英國廣播公司(BBC)第一次聯合攝制的作品。影片從長江以南的稻米之鄉開始,到酷熱的西雙版納雨林,極寒的珠穆朗瑪峰,中國的標志長城,中華文化發源地黃河流域等。

5.《你所不知道的中國第三季》

2017年6月3日,由中英合力打造的紀錄片《你所不知道的中國》第三季在江蘇衛視和英國廣播公司世界新聞頻道(BBC WorldNews)同步播出。

《你所不知道的中國》第三季(共6集,每集23分鍾,定於北京時間每周六晚6時播放一集。6集紀錄片包括了24個故事,囊括了世界最長的高鐵網、全球最大網購狂歡節、世界最快超級計算機、世界最大單體光伏電站和世界第一高橋等多個「世界之最」。

❼ BBC紀錄片中國新年思維導圖怎麼寫啊,介紹一集就可以。謝謝謝謝!!!

2016年春節,BBC推出的《中國新年》三集紀錄片,先是在英國國內獲得了較高的收視率,3月12號登陸央視後,迅速引起了中國觀眾的注意。《中國新年:全球最大的盛會》在憑借巧妙的敘事和嚴謹的製作獲得較高的評價同時,角度和思維的180度轉變也讓不少中國人感到意外。近幾年,中國的經濟發展以及國際地位的提高,讓越來越多的外國工作室選擇中國話題。「中國形象」在國際媒體中出現的頻率有所增加,這在側面上增加了中國的話語權力。拓展了表達的平台,之前一些負面的形象也得以局部扭轉。但是我們仍然可以看到,在資本主義體制下的文化產品,依然遵循著一定的「現實主義風格」,通過好的故事和文化符號,繼續扮演著「再造現實」的意識形態功能。人們通過這些好的故事和文化符號來審視世界和人們自己。

什麼是「現實主義風格」,這里要做一個概念上的界定。這里的「現實主義」不是指文學運動的或者是思想運動中所提到的「關注現實生活,反映現實生活」的寫作手法,而是專指將反映現實生活的文本進行藝術加工後使其接近「現實真實」的媒介表現手法。它通過一系列媒介傳播手段來隱匿傳播者的主觀性,呈現一種「真實再現」的神話。作為一套可以接受的或習慣的媒介符碼,不管它所表現的內容是現實的還是虛構的,在現實主義風格的粉飾下,人們都不由自主的相信了。

每一種媒體形式都按照不同的現實主義模式來進行敘事,而紀錄片同樣有自己的現實主義風格。本文主要從敘事學和符號學的角度來詮釋BBC紀錄片的現實主義風格。

一、講述的方式:「中國新年」故事之再現

敘事學把人看作是「講故事者」,認為感情、美學、價值觀構成了我們行為和信仰的基礎。因此人們更容易被一個好故事打動而不是一個簡單的事實。傑拉德普林斯在著作《敘事學:敘事的結構與功能》中強調敘事學是研究各種敘事採取何種敘事手段以及想要達到何種目的。因此不同作品的敘事會因為其目的的不同呈現出不同的特徵。筆者試圖從敘事結構、敘事視點、敘事邏輯、敘事節奏等角度來分析BBC對於「中國新年」故事的呈現。

(一)立體感:空間和時間結構的雙重運用

敘事的定義指出敘事是對時間序列中的一系列(虛構或者真實的)事件或者狀態的講述[1]。因此時間的結構在敘事中較為常用,大多數的故事習慣按照編年的形式講述時間的緣起,發展、高潮與結尾。每一段故事的發生都會局限在一定的空間范圍內,這是因為在書面和口頭表達中,地點的轉換需要給予交代。得益於電視畫面的直觀,電視敘事可以輕松地實現時空的同時轉換。《中國新年:全球最的盛會》為了展現中國新年的盛大將兩種敘事結構融合到了一起:該片分為《回家》《團圓》《歡慶》3集,每集時長一小時,記錄了五位英國主持人體驗中國新年慶祝活動的旅程。從每一集的標題可以明顯地看出整個故事的時間結構,分別表現了春節前准備回家,春節中家人團聚以及春節後人們歡慶的內容,這是嚴格的按照時間的發展來進行組織的。但在每一集的講述當中,又可以發現明顯地空間轉換,第一集中圍繞「回家」這一個主題,重點介紹了春運和摩托車騎行等春節回家的場景,故事中的人們從工作和學習的地方返回到自己的家鄉,這里涉及到多處地點的轉換,其中兩位英國主持人戴夫和賽親身體驗了農民工摩托車騎行回鄉的過程,故事實現了從北京到湖南的地點轉換。同樣,故事在講述中國傳統的時候,也多次運用了空間的結構,講述煙花時從香港到湖南,講述白酒時從北京到山西,講述捕魚時從香港到吉林。

這種雙重敘事結構並沒有產生太多的雜亂感,而是產生了一種立體的感覺,春節這個故事在中國各地「同時在上演」。空間的結構彌補了時間敘述中故事的講述順序而產生的時間錯覺,因為人們通常會把後敘述的事情當做是後發生的。因此,在時間結構的基礎上加入空間結構的方法,在展現「中國新年」過程的同時,也體現出了其規模的巨大,涉及的地點之廣,人口之多,就如同他們預設的一樣「全球最大的盛會」。

(二)多重敘述:自由變換的內視角

敘述視點,也就是人們所站的角度或者說是代表的人物身份。法國的熱奈特將它稱作「敘事聚集」,並給出了三種分類:全知視角、內視角和外視角。內視角(敘述者=人物)往往是從一個或者幾個人物的角度出發,來講述整個故事,可以是故事的主人公,也可以是故事的參與者,這種視角既包含了見證者對他人的外部客觀描寫,也允許對其自身的心理描寫。這種角度更加接近於人們的生活現實。

《中國新年》採用的是復合內視角的手法,故事由五個英國主持人來進行講述,他們都使用了第一人稱。在《回家》當中,核心故事主要在哈爾濱,主要有三位主持人分別講述;《團聚》聚焦在背景,由戴夫和賽共同講述。《歡慶》地點集中在香港,主要由凱特和安特主導講述。故事的開始,主持人站在地標性建築物面前,開始交代故事的發生。畫面發出的是主持人的真實聲音,他們用「我」這個人稱代詞,強調了敘述者的在場。故事的真實客觀性在他們的親歷過程中展現。首先,他們都是以一種對「春節」不太了解的態度來進行調查和發現,並表達自己的主觀感受。凱特和安特體驗了冰長城的滑道,戴夫和賽直接進入到中國百姓的家庭,體驗品酒、包餃子、看春晚等一系列事件。女主持人陸思敬也跑到河北暖泉鎮去探尋「打樹花」的奧秘。人們經常會在節目中聽到這樣的主觀評價「Remarkable」「amazing」。當敘事採用這種內視角時,人們對這類主觀詞語並不會感到奇怪。這種「直接引語」的使用,增加了敘述者可以解釋和闡述的空間。真正的作者被完美的隱藏於話語之後,在減少介入性的同時,最大化表達的空間。

除了五個主持人之外,會發現有許多中國人也作為第二敘述者或者是第三敘述者的身份出現。他們講述關於自己的個體故事。在第一集《回家》中,九年沒回家過年的李桐瑜踏上了歸家之旅。作為農民工摩託大軍的成員,永賢和冰靈日夜兼程趕回老家團聚。第二集《團聚》中,江燕一家給人們展現了中國傳統家庭的年夜飯。《中國新年》顯然呈現的是「關於中國人的故事」,並且還面向部分的中國觀眾。人們通常會認為直接敘述的事情會比轉述的事情可信度更高。當這些中國敘述者出現時,敘述者和受述者的身份就出現了重疊。中國的敘述者在身份上更加接近中國觀眾,因此會被認為可信度更高,他們共享一種文化或者語境,傳達的信息也更容易被理解。另外這種暫時賦予話語權的做法,也能傳達出一種客觀公正的印象。

❽ 誰有BBC的紀錄片《中國的故事》

http://www.360kan.com/va/YsQlbHNu7pU3ET.html

給你網址

❾ 如何評價BBC紀錄片

這個問題太大了,可寫論文,所以我側重幾個點回答。

第一 故事教育
敘事的基礎是故事本身。
對於國內紀錄片來說,由於多年的教育體系灌輸,我們的第一思維是中心思想(這個詞好熟悉),而不是個體。在國外的電影中,經常看到父母在床頭給小孩子讀故事,因為故事是兒時教育最基本的載體,但我們小時候這方面熏陶相對薄弱,以至於中國人總體上缺乏講故事的能力,這不僅僅是紀錄片人,銷售、老師、設計師等各行各業基本如此。
紀錄片裡面有一個很重要的環節——提案,其中一個內容就是要在短短幾分鍾內講清楚你的故事。前年參加一個提案會,中國紀錄片人的提案,可以說是完全不知什麼是故事。
一個從小缺乏故事熏陶的群體,如何能有較高的敘事水平。

第二 敘事法則的工業化
是的,你沒看錯,敘事技巧也可以工業化,流水線化,是有一套完整而詳細的標准。就和好萊塢的電影一樣,開場怎麼設置,每個段落不超過多長,每個采訪多少秒以內,宏觀和個體如何處理,什麼長度是觀眾忍受的極限,bbc會請專門的機構做觀眾的心理分析,數據分析,精確到哪個情節,多少分多少秒觀眾開始流失了,所以,bbc的敘事,都是按照觀眾的心理感受,有科學依據而制定出的標准,而且是工業化的標准,比如在他們系列片中,就算再好看的一段情節,也不可以超過8分鍾,8分鍾一過,必須要出新的內容!
但是,國內紀錄片作品往往是導演的個人作品,我是大爺,我想給你看什麼你就看什麼,沉浸在自己的世界裡,我是上帝。比如一個一兩分鍾的長鏡頭,一個人在畫面里走啊走啊走,多tm有韻味,多tm深沉,你們這些傻逼觀眾就按照我的節奏走吧,哇哈哈哈......
對於大多數的國內紀錄片者,bbc這樣的標准,是天方夜譚。
不過近兩年改觀了很多,大家開始學習bbc,最典型的就莫過於《舌尖上的中國》。這部紀錄片敘事,每一個主人公篇幅長度,怎麼開篇,怎麼設置懸念,如何結構,一集多少人,多少個故事......都是按照bbc的標准製作。
實際上題主問拍攝水平高低,也是因為他們有一套完整而細致的標准,當然,還有其他因素,比如藝術的基礎,也就是對美的感受能力。

第三 藝術基礎
拍攝水平的差異有很多原因,比如設備、經驗、標准、流程、金錢等等,國內紀錄片拍攝往往講究好看,卻忘記了最重要的畫面敘事,就像一雙空洞無神的大眼睛。
如果說上面這些這都可以在短期內模仿追趕,那麼下面這一點,是bbc甩開我們幾萬光年的核心——藝術基礎,對於國內紀錄片拍攝者,無論導演還是攝像,這是決定他們的天花板——再精緻漂亮的畫面,也只具有匠氣,卻無法打動心靈。
這個點實在太大了,有興趣可以看看《藝術中的精神》。

第四 價值觀
這是最令人絕望的一點。
還記得老謀子導演的奧運會開幕式嗎,網上流傳的bbc切換版和國內切換版,或許就能看見一斑了——同樣地內容,絕不相同的效果。
這是價值觀導致的。就像看鳳凰衛視一樣,這個剪刀+口水的台,大部分節目製作簡單粗糙,但是,就是好看,為什麼?
價值觀決定了看待事物的角度理念全然不同。
國內紀錄片從業者,在某種教育體制下長大,思維固化,看待事物的角度單一,非黑即白,加上宣傳體制,也不可能有更多的表達。

所以,我悲哀地目測,未來相當長一段時間,我們不可能超過bbc。
但是我們還是會努力。

———————————————————————————————————————分割線
答案受到了很多人的關注,在這里向大家表示感謝。
@打飛船提出了奧運會不同國家版本的疑問。我的例子舉得不是很恰當,非常感謝您的細心。實際上我想表達的是,無論nbc、bbc,nhk......讓我感受最深的是,他們會關注個體,這些個體是和我們一樣的人,平等而具有真正的人文關懷始。

另外我也沒有責怪體制之意。短時間改變不了社會,但可以改變自己。故事基礎、敘事技巧、藝術熏陶,都可以通過自身學習來提高,慢慢地,就起了變化。
近幾年,央視9套頻繁地與國外機構合作,學習外面的經驗,然後通過與國內電視台和製作機構一起合作的方式,把這些經驗傳回國內,並且一改以往央視老大哥的姿態,平等待人,在這種帶動下,全國各台和製作機構也開始以此為突破口主動尋找學習機會甚至改革,已成為一種暗流。除了央視,還有雷禾,三多堂.....都在做著類似的事。其實,也是我們這個行業的人自身學習進步的結果。
當然,如何防止紀錄片生產的大躍進,是一個值得警惕的問題。

最後,「題主說國內紀錄片水準的幼兒級別的,我說著是對的」,呃,這個,欠妥。差距很大,但前面的說法也太誇張了,畢竟我們能看到的bbc的紀錄片,都是經過了精心篩選選具有一定品質的,而國內的紀錄片,不管哪個檔次的,大家都隨處可看,不好比呀。

以上補充。再次致謝,歡迎交流。

熱點內容
古代勵志的名言 發布:2021-03-16 21:50:46 瀏覽:209
形容兒孫繞膝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9:35 瀏覽:878
席慕蓉賞析印記 發布:2021-03-16 21:48:26 瀏覽:311
權力很大含有手的成語 發布:2021-03-16 21:48:22 瀏覽:584
能聽的兒童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8:15 瀏覽:285
關於足球的詩歌詞句 發布:2021-03-16 21:47:40 瀏覽:870
拖拉機的古詩 發布:2021-03-16 21:42:53 瀏覽:571
亮甜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2:00 瀏覽:831
廣東話生日快樂祝福語 發布:2021-03-16 21:38:55 瀏覽:409
噓的短句 發布:2021-03-16 21:38:07 瀏覽: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