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故事大全 » 中國航海故事

中國航海故事

發布時間: 2021-03-06 17:20:10

Ⅰ 有關航海的故事

克里斯托弗·哥倫布(約1451—1506年),早年經歷不詳,大概是熱那亞人,世世代代從事毛紡織業生產,生活不富裕。1469年,18歲的哥倫布成為水手,經常在地中海和北海航行,隨船隊到過西班牙、葡萄牙、法國、英國和冰島一帶,熟悉地中海和東大西洋沿岸的航路。他讀過《馬可·波羅行記》,相信義大利地理學家托斯堪內里的地圓說,認為從歐洲向西航行同樣可以到達盛產黃金、香料的中國和印度,萌發了西航思想。1476年8月,哥倫布為一支熱那亞船隊護航,但在葡萄牙的聖維森提角附近海域遭葡萄牙和法國聯合艦隊的襲擊,哥倫布負傷落水,輾轉去里斯本。在葡萄牙期間,他與森特島(馬德拉群島)總督、著名航海家佩列斯特列勞的女兒結婚(1479年),得到岳父的手稿和海圖,又隨船訪問過黃金海岸的葡萄牙要塞米那。1484年,哥倫布向葡萄牙當局提出西航印度的建議,很快遭到拒絕,因為他們正忙於尋找繞道非洲南端通往印度的新航路。1486年,哥倫布舉家遷往西班牙,希望西班牙國王支持他的西航計劃。經過許多周折,到1492年4月17日,即西班牙人攻陷格拉納達之後3個月,終於與西班牙國王簽訂著名的「聖大菲協定。」協定規定:西班牙國王是一切新發現土地的宗主和統治者,任命哥倫布為上述地方的總督、欽差大臣和海軍司令,有權獲得當地總收入的1/10。「聖大菲協定」的簽訂使哥倫布的西航計劃有了實現的可能。

Ⅱ 歷史上教有名的航海家的故事

迪亞士:1487年7月,葡萄牙航海家迪亞士奉葡萄牙國王之命由非洲西部海岸線南下開辟一條通往印度的航道.但出人意料的是,在一次暴風雨中,他們繞過了非洲南端,在返回途中,他們再次遇見暴風雨,並發現了非洲南端的海角,迪亞士命名為"風暴角".覲見國王後,將事情告之,國王將之更名為"好望角".
哥倫布;義大利人哥倫布在讀到馬可波羅的<<馬可波羅行記>>後,也像商人們一樣作了"黃金夢",欲叢歐洲向西航行到達印度,中國,日本.起初受到英國和葡萄牙的拒絕.但在1492年,受西班牙國王之命前往亞洲.8月3日,哥倫布起航,在10月20日到達美洲,他以為自己已到達印度,但因當地貧窮,並沒有獲得什麼財寶,遂返回.此後的幾次,他都以為自己到了印度,但都沒獲得什麼.終於在貧窮和飢餓中死去.但在此之後,人們才知道,哥倫布發現了新大陸.
達.伽馬:葡萄牙航海家達.伽馬奉葡萄牙國王之命沿著迪亞士的線路繼續東行,1497年,他起程,於11月饒過好望角,次年3月抵達莫三比克,4月經過了印度洋,5月20 日地帶印度的卡里庫特,9月,帶回了相當於船費60倍的黃金,寶石,香料等.
麥哲倫:1519年9月20日,麥哲倫率眾從西班牙的聖羅卡港出發,越過了大西洋,12月13日,抵達里約熱內盧;次年11月,穿過了南美洲與火地島之間的海峽(後人為了紀念這次航行,稱為麥哲倫海峽),進入南海,因風平浪靜,麥哲倫稱其為太平洋.然後從智利北上,因天氣惡劣,糧食不足,只得吃牛皮,木屑.1521年,抵達菲律賓群島,因干涉麥克坦島上居民的內訌被殺,其他船員繼續西行,此時只剩一艘船,他們穿越印度洋,繞過好望角,於1522年9月6日返回了西班牙,僅18人生還,而去時共5艘戰艦,265名水手.這是人類歷史上第一次環球航行,證實了地圓說.
羅阿爾德·阿蒙森是最早飛越北極的兩位探險家之一。1926年,他和義大利探險家烏姆伯托·諾畢爾乘飛艇繞行北極兩圈。在兩年後另一次北極上空的飛行中,諾畢爾的飛艇與另一飛行物相撞失事,阿蒙森則在尋找諾畢爾的過程中失蹤。
張騫;公元前139年,漢武帝派張騫前往大月氏國。他的使 命是幫助該地區人民起來抵抗侵略者。張騫被匈奴族捉去囚禁了11年,但他獲釋後再度前往中國以西的地方探險。他的旅行路線經過阿富汗。當時尚無人到過中國以西這么遠的地方。因此,張騫給皇帝帶回了中國第一次聽到的關於印度、中東以及歐洲諸國的消息。
張騫是第一位橫穿阿富汗旅行的中國人,後來是中國商人帶著絲綢和玉石,沿張騫所經過的路線,翻山越嶺來到中國西北並穿過了戈壁沙漠。這條路線後來被稱為「絲綢之路」。

Ⅲ 有什麼關於航海的故事

哥倫布(145l-1506年)是西班牙著名航海家,是地理大發現的先驅者。哥倫布年輕時就是地園說的信奉者,他十分推祟曾在熱那亞作過監獄的馬可.波羅,立志要做一個航海家。

他在1492年到1502年間四次橫渡大西洋,發現了美洲大陸,他也因此成為名垂青史的航海家。

哥倫布是個義大利人,自幼熱愛航海冒險。他讀過《馬可 波羅游記》,十分想往印度和中國。當時,地圓說已經很盛行,哥倫布也深信不疑。他先後向葡萄牙、西班牙、英國、法國等國國王請求資助,以實現他向西航行到達東方國家的計劃,都遭拒絕。一方面,地圓說的理論尚不十分完備,許多人不相信,把哥倫布看成江湖騙子。一次,在西班牙關於哥倫布計劃的專門的審查委員會上,一位委員問哥倫布:即使地球是圓的,向西航行可以到達東方,回到出發港,那麼有一段航行必然是從地球下面向上爬坡,帆船怎麼能爬上來呢?對此問題,滔滔不絕、口若懸河的哥倫布也只有語塞。另一方面,當時,西方國家對東方物質財富 求除傳統的絲綢、瓷器、茶葉外,最重要的是香料和黃金。其中香料是歐洲人起居生活和飲食烹調必不可少的材料, 求量很大,而本地又不生產。當時,這些商品主要經傳統的海、陸聯運商路運輸。經營這些商品的既得利益集團也極力反對哥倫布開辟新航路的計劃。哥倫布為實現自己的計劃,到處游說了十幾年。直到1492年,西班牙王後慧眼識英雄,她說服了國王,甚至要拿出自己的私房錢資助哥倫布,使哥倫布的計劃才得以實施。

哥倫布的遠航是大航海時代的開端。新航路的開辟,改變了世界歷史的進程。它使海外貿易的路線由地中海轉移到大西洋沿岸。從那以後,西方終於走出了中世紀的黑暗,開始以不可阻擋之勢崛起於世界, 並在之後的幾個世紀中,成就海上霸業。一種全新的工業文明成為世界經濟發展的主流。

啟示:只有不畏艱險用於探索的人才能發現異樣的光芒

Ⅳ 關於航海的故事

葡萄牙人在非洲西海岸的航行和擴張,促使西班牙人積極尋找另一條通往東方的新航路。他們資助哥倫布一行從歐洲向西航行,結果到了美洲,開辟了通往美洲的新航路。
克里斯托弗·哥倫布(約1451—1506年),早年經歷不詳,大概是熱那亞人,世世代代從事毛紡織業生產,生活不富裕。1469年,18歲的哥倫布成為水手,經常在地中海和北海航行,隨船隊到過西班牙、葡萄牙、法國、英國和冰島一帶,熟悉地中海和東大西洋沿岸的航路。他讀過《馬可·波羅行記》,相信義大利地理學家托斯堪內里的地圓說,認為從歐洲向西航行同樣可以到達盛產黃金、香料的中國和印度,萌發了西航思想。1476年8月,哥倫布為一支熱那亞船隊護航,但在葡萄牙的聖維森提角附近海域遭葡萄牙和法國聯合艦隊的襲擊,哥倫布負傷落水,輾轉去里斯本。在葡萄牙期間,他與森特島(馬德拉群島)總督、著名航海家佩列斯特列勞的女兒結婚(1479年),得到岳父的手稿和海圖,又隨船訪問過黃金海岸的葡萄牙要塞米那。1484年,哥倫布向葡萄牙當局提出西航印度的建議,很快遭到拒絕,因為他們正忙於尋找繞道非洲南端通往印度的新航路。1486年,哥倫布舉家遷往西班牙,希望西班牙國王支持他的西航計劃。經過許多周折,到1492年4月17日,即西班牙人攻陷格拉納達之後3個月,終於與西班牙國王簽訂著名的「聖大菲協定。」協定規定:西班牙國王是一切新發現土地的宗主和統治者,任命哥倫布為上述地方的總督、欽差大臣和海軍司令,有權獲得當地總收入的1/10。「聖大菲協定」的簽訂使哥倫布的西航計劃有了實現的可能。
1492年8月3日,哥倫布帶領87名水手,分乘聖瑪麗亞號(130噸)、平塔號(90噸)、尼尼亞號(60噸)3隻船,從巴羅斯港出發。為避開逆流和風暴,船隊先向西南方向航行,9月初抵達加那利群島之戈梅臘島。9月8日,又從戈梅臘島出發,先向西後向西南航行,進入茫茫的大西洋。經過34晝夜的艱苦航行,終於在10月12日凌晨到達巴哈馬群島東南方的薩馬納島(當地人稱「瓜納哈尼」)。哥倫布當即以西班牙國王的名義將其佔領,命名為「聖薩爾瓦多」(意為「救世主」)。他認為他所到的地方就是印度,稱當地居民為「印第安人」,即印度人,並向他們查詢黃金產地。哥倫布一行繼續南下,於10月28日到達古巴。他們誤認為古巴是中國的一個貧瘠地方,那它的東方就是日本。哥倫布的船隊掉頭轉向東方,12月7日到達海地,見其山川秀麗,有如西班牙,遂命名為「小西班牙」(「厄斯巴紐拉」)。聖誕節那天,旗艦聖瑪麗亞號在海地北岸觸礁擱淺,哥倫布利用船體修建第一個殖民據點取名「聖誕城」,留下39人駐守。1493年1月16日,哥倫布率兩只船出發返航,3月15日回到巴羅斯港,受到隆重歡迎。5月底,西班牙國王頒布命令,任命哥倫布為新發現地方的海軍司令、欽差大臣和總督,正式頒發授銜證書。
遠航歸來半年以後,哥倫布組織第二次更大規模的西航。1493年9月25日,哥倫布率領1500多人,其中有傳教士、官員和想去海外發洋財的貴族,帶著槍只彈葯、家畜、種子和生產工具,分乘17艘船,離開加的斯港。他們到加那利群島後立即西南行,經20個晝夜到達小安的列斯群島的多米尼加島、瓜德羅普島和維爾京群島的波多黎各島,進行大規模的殖民掠奪。11月27日,船隊駛抵海地,發現他們建立的殖民據點已被印第安人夷為平地,留下的39人全被消滅。哥倫布率領西班牙殖民者開始向海地的印第安人徵收人頭稅,甚至加以屠殺或擄為奴隸。1496年3月,哥倫布從海地回到西班牙,由其弟巴塞羅繆代理總督職務。巴塞羅繆在海地南岸修建聖多明各城,作為西班牙殖民者統治西印度群島的首府。1498年5月,哥倫布組織第三次西航到達特立尼達島和委內瑞拉的奧里諾科河口,望見南美大陸。不久,他與西班牙政府發生齟齬,特權被取消,本人被逮捕押解回國。哥倫布獲釋後,又於1502年開始第四次西航,到達宏都拉斯、哥斯大黎加和巴拿馬,1504年回到西班牙。
就在哥倫布西航期間,佛羅倫薩人阿美利哥·味斯普奇於1499—1502年間幾次去哥倫布到達的地方考察,回歐洲後出版一部游記,斷定那根本不是印度,而是「新大陸」。1507年,德國學者瓦爾茨·米勒按照阿美利哥的說法,稱新大陸為「阿美利加」洲。哥倫布的錯誤糾正過來了,但加勒比海諸島至今仍稱西印度群島,美洲的原有居民一直被稱為印第安人。哥倫布的遠航開辟了從西歐通向美洲的新航路,結束了美洲的與世隔絕狀態,並為西班牙的海外掠奪和殖民統治奠定了基礎。

Ⅳ 航海家的小故事

鄭和出生於明洪武四年(1371年),原名:馬三寶。,洪武十三年1381年冬明朝統一雲南戰爭後,鄭和給帶到南京,受閹,做了宦官後被分到北平,在燕王府服役。1433年(宣德八年 癸丑) 62歲 鄭和於歸國途中,積勞成疾,在古里(今印度卡利卡特)病逝。七月船隊回國,宣宗賜葬南京牛首山南麓。位於南京南郊牛首山麓,經修整後完全保留了原有的歷史特徵和穆斯林葬儀的習俗、規格與風貌,墓園下有28級台階,象徵鄭和航海28年,每個平台7級台階,象徵他七下西洋,此外還建有碑亭和「南京鄭和墓史料陳列館」。牛首山鄭和墓是一個衣冠墓。南洋華僑傳說,鄭和葬在印度尼西亞爪哇三寶壟。
令人遺憾的是鄭和下西洋的檔案《鄭和出使水程》原存兵部。明憲宗成化年間,皇上下詔命兵部查三保舊檔案,兵部尚書項忠派官員查了三天都查不到,已被車駕郎中劉大夏事先藏起來。項忠追問官員,庫中檔案,怎麼能夠失去?當時在場的劉大夏說「三保下西洋,費錢幾十萬,軍民死者萬計,就算取得珍寶有什麼益處?舊檔案雖在,也當銷毀,怎麼還來追問?」。《鄭和出使水程》應當包括大量原始資料,如皇帝敕書、鄭和船隊的編制、名單、航海日誌,賬目等。大批鄭和檔案究竟有沒有被劉大夏銷毀,至今仍然是個謎。大批鄭和檔案失蹤,給鄭和研究帶來很大的困難和限制。
在2002年出版的暢銷書《1421年:中國發現世界》中,前英國皇家海軍潛水艇指揮官加文?孟席斯提出鄭和船隊的分隊曾經實現環球航行,並早在西方大航海時代之前便已發現美洲和大洋洲的論點。2006年1月16日,北京和倫敦的格林威治國家海事博物館同時展出一張1763年繪制的附註有永樂16年(1418年)的中國航海地圖。該中國航海地圖有詳細的航海區域,以及繪畫美洲、歐洲、非洲的的輪廓。除此以外,該圖更附有對美洲土著(膚色黑紅、頭和腰戴羽毛),以及澳洲土著(膚色黝黑、赤身、腰部戴有骨製品)的描述。唯一缺憾是該航海地圖中沒有不列顛島的記載。根據該地圖的收藏家中國律師劉剛稱,他是在2001年以500美元從一個上海商人處購得該地圖,並且因為讀過上文提到的《1421年:中國發現世界》而得知該航海地圖的歷史重要性及意義。鄭和航行前後達28年,他訪問了30多個國家和地區。每到一地,鄭和贈給各國國王厚禮,以示友好,船隊帶去絲綢、瓷器、銅鐵器、金銀和其他手工業品交換當地特產。隨行官員隨時記錄見聞。回航時,各國派使同來,贈珍寶特產給明皇帝,並與中國商人交換。友好的交往,擴大了貿易,也增進了了解。鄭和出色地完成了他的使命,南洋等地的人民一直紀念這位和平友好的使者,在一些城市裡,至今還保有紀念鄭和的寺廟和勝跡。鄭和七次遠航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壯舉。歐洲航海家哥倫布、華哥達·伽馬的海上活動,都比鄭和晚得多,他們幾次航行,人數在100人左右,船隻三、四艘,噸位最大的僅120噸。在航程、規模、組織等方面,鄭和都超過這幾個歐洲航海家。在鄭和下西洋的船隊中,最大的船,載重量八百噸。摺合現今長度為151.18米,寬61.6米。船有四層,船上9桅可掛12張帆,錨重有幾千斤,要動用二百人才能啟航,一艘船可容納有千人。(南京鄭和造船廠的船塢寬可容20丈。游記中早已紀錄中國巨大的12張帆可載千人的海船。白圖泰的紀錄可作為12帆載千人的寶船的旁證。質疑派認為木材強度有限,過大的船體無法保證水密性,難以做長時間的航行。根據南京靜海寺鄭和所立殘碑記載,鄭和首次出海寶船為「兩千料」,根據他們推論,摺合長約為長十五到二十丈,寬六到八丈左右。載重量約為五千噸)
根據《鄭和航海圖》,鄭和使用海道針經(24/48方位指南針導航)結合過洋牽星術(天文導航),在當時是最先進的航海導航技術。鄭和的船隊,白天用指南針導航,夜間則用觀看星斗和水羅盤定向的方法保持航向。由於對船上儲存淡水、船的穩定性、抗沉性等問題都作了合理解決,故鄭和的船隊能夠在「洪濤接天,巨浪如山」的險惡條件下,「雲帆高張,晝夜星馳」,很少發生意外事故。白天以約定方式懸掛和揮舞各色旗帶,組成相應旗語。夜晚以燈籠反映航行時情況,遇到能見度差的霧天下雨,配有銅鑼、喇叭和螺號也用於通訊聯系。
鄭和下西洋的歷史意義,還有有許多超出於航海之外的解讀。「鄭和時代的中國,則是真正承擔了一個文明大國的責任:強大卻不稱霸,播仁愛於友邦,宣昭頒賞,厚往薄來。

Ⅵ 航海的故事--------------------中國的短短的

1405年7月11日(明永樂三年)明成祖命鄭和率領二百四十多艘海船、二萬七千四百名士兵和船員組成的遠航船隊,訪問了許多個在西太平洋和印度洋的國家和地區,加深了中國同東南亞、東非的聯系。每次都由蘇州劉家港出發,一直到1433年(明宣德8年),他一共遠航了有七次。最後一次,宣德八年四月回程到古里時,在船上因勞累過度過逝。民間故事《三保太監西洋記通俗演義》將他的旅行探險稱之為三保太監下西洋。 鄭和曾到達過爪哇、蘇門答臘、蘇祿、彭亨、真臘、古里、暹羅、阿丹、天方(阿拉伯國家)、左法爾、忽魯謨斯、木骨都束等三十多個國家,最遠曾達非洲東海岸,紅海、麥加(伊斯蘭教聖地),並有可能到過今天的澳大利亞。 下『西洋』的定義:明朝初期以婆羅(Borneo)/汶萊為界,以東稱為東洋,以西稱為西洋,故過去所稱南海、西南海之處,明朝稱為東洋、西洋,且暹羅灣之東海,稱為漲海。 從1405年到1433年,從劉家港出發,最遠到達非洲東海岸和紅海沿岸 鄭和下西洋的條件和前提: 1.中國唐宋元朝以來領先世界的先進的航海技術和發達的造船技術; 2.永樂帝朱棣宣揚大國國威,出於政治目的的需要。 3.中國的元朝的遠洋貿易傳統,元朝時中國的遠洋貿易非常發達[1],[2]擁有當時世界上貿易量最大的幾個港口和世界上最強大的海軍和大量的民船和商船,為後來的明朝航海奠定了基礎。 4.明朝的封建中央集權制度能夠調動力量辦大事[3],能提供經濟上的支持和軍事力量保障; 5.鄭和船隊上的海員、明朝軍隊士兵、翻譯官等人的共同努力。 鄭和是世界歷史上的偉大航海家。英國前海軍軍官、海洋歷史學家孟席斯(Gavin Menzies)出版了《1421年中國發現世界》 ,認為鄭和船隊先於哥倫布發現美洲大陸澳洲等地。1405年之後的28年間,鄭和七次奉旨率船隊遠航西洋,航線從西太平洋穿越印度洋,直達西亞和非洲東岸,途經30多個國家和地區。他的航行比哥倫布發現美洲大陸早87年,比達伽瑪早92年,比麥哲倫早114年。在世界航海史上,他被開辟了貫通太平洋西部與印度洋等大洋的直達航線。600年前,從1405年開始,在28年間,鄭和率領中國大明皇朝的200多艘船航行在世界海域上,造訪各國。據英國著名歷史學家-哈佛大學的李約瑟博士估計,1420年間中國明朝擁有的全部船舶,應不少於3800艘,超過當時歐洲船隻的總和。今天的西方學者專家們也承認,對於當時的世界各國來說,鄭和所率領的艦隊,從規模到實力,都是無可比擬的。 鄭和下西洋的目的: 主要是宣揚明朝國威,還有一說法是,明成祖為了尋找可能流亡海外的建文帝(軍事目的); 鄭和下西洋的意義: 1.展示了明朝前期中國國力的強盛,中國的海軍縱橫大洋,雖然在國土面積上遠遠比元朝小,但至少實現了萬國朝貢,盛世追跡漢唐; 2.加強了中國明朝政府與海外各國的聯系,散財之舉給南洋,西洋各國帶來了經濟實惠; 3.這是中國古代歷史上最後一件世界性的盛舉,從此,鄭和之後,再無鄭和。 4.由於鄭和下西洋的政治目的大於經濟目的,沒有發動民間的商業貿易,全部的開支都依賴明朝強大的國力來支撐,沒有對中國帶來什麼經濟實惠,於是,明朝全盛時期過後,再也沒有雄厚的經濟實力來支持這項龐大的工程了,下西洋隨之停止。
編輯本段鄭和簡介
鄭和(明洪武四年1371年—宣德八年1433年),原姓馬,小字三保,雲南昆陽(今昆明市晉寧縣)人,回族。中國明代航海家、外交家、武術家 明初入宮為宦官,又稱三寶太監 鄭和六世先祖賽典赤·贍思丁(Sayyid Ajjal Shams al-Din Omar)是元初來自中亞的色目貴族,是布哈拉國王穆罕默德的後裔,世奉伊斯蘭教。曾任雲南行省平章,追封為咸陽王。馬姓是漢化的阿拉伯語「Mahmud」。 鄭和出生於1371年。1381年冬,明朝軍隊進攻雲南。馬和被擄入明營,被閹割成太監,之後進入朱棣的燕王府。在靖難之變中,馬和在河北鄭州(在今河北任丘北,非河南鄭州)為燕王朱棣立下戰功。永樂二年(1404年)明成祖朱棣認為馬姓不能登三寶殿,因此在南京御書「鄭」字賜馬和鄭姓,改名為鄭和,任為內官監太監,官至四品,地位僅次於司禮監。宣德六年(1431年)欽封鄭和為三保太監。 宣德八年(1433年)四月鄭和在印度西海岸古里去世;賜葬南京牛首山。 鄭和的父親與祖父均曾朝拜過伊斯蘭教的聖地麥加,熟悉遠方異域、海外各國的情況,鄭和本人也在航海時進入麥加朝覲。從父親與祖父的言談中,年少的鄭和已對外界充滿了強烈的好奇心,而父親為人剛直不阿、樂善好施、不圖回報的秉性也在鄭和的頭腦中留下了抹不去的記憶。
編輯本段第一次下西洋
永樂三年(一四零五年)六月,鄭和第一次下西洋,順風南下,到達爪哇島上的麻喏八歇國。爪哇古名闍婆,今印度尼西亞爪哇島,為南洋要沖,人口稠密,物產豐富,商業發達。 鄭和下西洋
當時,這個國家的東王、西王正在打內戰。東王戰敗,其屬地被西王的軍隊佔領。鄭和船隊的人員上岸到集市上做生意,被佔領軍誤認為是來援助東王的,被西王麻喏八歇王誤殺,計一百七十人。鄭和部下的軍官紛紛請戰,說將士的血不能白流,急於向麻喏八歇國進行宣戰,給以報復。 「爪哇事件」發生後,西王十分懼怕,派使者謝罪,要賠償六萬兩黃金以贖罪。鄭和第一次下西洋就出師不利,而且又無辜損失了一百七十名將士,按常情必然會引發一場大規模戰斗。然而,鄭和身負永樂皇帝的秘密使命,怕一旦大開殺戒,沿路西洋各國恐懼明朝前來侵略,之後又得知這是一場誤殺,鑒於西王誠惶誠恐,請罪受罰,於是稟明皇朝,化干戈為玉帛,和平處理這一事件。明王朝決定放棄對麻喏八歇國的賠償要求,西王知道這件事後,十分感動,兩國從此和睦相處。 爪哇島三寶壟紀念鄭和六百周年活動組委會成員向記者談及此事,都十分敬佩,說鄭和對各國不論強弱親疏,平等對待,一視同仁,即時兩國發生沖突,仍能保持極大的剋制,委曲求全,以理服人,表現出對鄰國的和平共處,睦鄰友好,使中國和印尼兩國人民的傳統友誼源遠流長,我們定居在這里也感到臉上有光,我們以鄭和為驕傲。 印尼的學者認為,鄭和艦隊是當時世界上最強大的海上特混艦隊。而鄭和七下西洋的二十八年中,真正意義上的對外戰爭僅有錫蘭(今斯里蘭卡)一次,而且是在被迫無奈的情況下的防衛性作戰。鄭和在處理「爪哇事件」中,不但不動用武力,而且不要賠償,充分體現了鄭和是傳播和平的使者,他傳播的是「以和為貴」的中國傳統禮儀,以及「四海一家」、「天下為公」的中華文明。
編輯本段第二次下西洋
永樂五年九月十三日(1407年10月13日)。鄭和回國後,立即進行第二次遠航准備,主要是送外國使 鄭和下西洋地圖
節回國。這次出訪所到國家有占城、渤尼(今汶萊)、暹羅(今泰國)、真臘(今柬埔寨)、爪哇、滿刺加、錫蘭、柯枝、古里等。到錫蘭時鄭和船隊向有關佛寺布施了金、銀、絲絹、香油等。永樂七年二月初一(1409年2月15日),鄭和、王景弘立《布施錫蘭山佛寺碑》,記述了所施之物。此碑現存科倫坡博物館。鄭和船隊於永樂七年(1409年)夏回國。 第二次下西洋人數據載有27000多人。
編輯本段第三次下西洋
鄭和在滿刺加建造倉庫,下西洋所需的錢糧貨物,都存放在這些倉庫里,以備使用。在錫蘭,鄭和又另派出一支船隊到加異勒(今印度半島南端東岸)、阿拔巴丹和甘巴里。鄭和親率船隊去小葛蘭、柯枝,最後抵古里,於永樂九年六月十六日(1411年7月6日)回到了祖國。1405年7月11日(明永樂三年)明成祖命鄭和率領二百四十多艘海船、二萬七千四百名士兵和船員組成的遠航船隊,訪問了許多個在西太平洋和印度洋的國家和地區,加深了中國同東南亞、東非的聯系。
編輯本段第四次下西洋
永樂十年十一月十五日(1412年12月18日)朝廷令鄭和進行規模更大的一次遠航。永樂十一年(1413年)冬開航。首先到達占城,後率大船隊駛往爪哇、舊港、滿刺加、阿魯、蘇門答臘。從這里鄭和又派分船隊到溜山——今馬爾地夫群島。而大船隊從蘇門答臘駛向錫蘭。在錫蘭鄭和再次派分船隊到加異勒,而大船隊駛向古里,再由古里直航忽魯謨斯(今伊朗波斯灣口)阿巴斯港格什姆島。這里是東西方之間進行商業往來的重要都會。鄭和船隊由此啟航回國,,途經溜山國。後來鄭和船隊把溜山國作為橫渡印度洋前往東非的中途停靠點。鄭和船隊於永樂十三年七月八日(1415年8月12日)回國。這次航行鄭和船隊跨越印度洋到達了波斯灣。第四次下西洋人數據載有27670多人。
編輯本段第五次下西洋
永樂十四年十二月十日(1416年12月28日)朝廷命鄭和送「十九國」使臣回國。鄭和船隊於永樂十五年五月(1417年)冬遠航,首先到達占城,然後到爪哇、彭亨、舊港、滿刺加、蘇門答刺、南巫里、錫蘭、沙里灣尼(今印度半島南端東海岸)、柯枝、古里。船隊到達錫蘭時鄭和派一支船隊駛向溜山,然後由溜山西行到達非洲東海岸的木骨都束(今索馬里摩加迪沙)、不刺哇(今索馬里境內)、麻林(今肯亞馬林迪)。大船隊到古里後又分成兩支,一支船隊駛向阿拉伯半島的祖法兒、阿丹和刺撒(今葉門民主共和國境內),一支船隊直達忽魯謨斯。永樂十七年七月十七日(1419年8月8日)鄭和船隊回國。
編輯本段第六次下西洋
永樂十九年正月三十日(1421年3月3日),明成祖命令鄭和送十六國使臣回國。為趕東北季風,鄭和率船隊很快出發,到達國家及地區有占城、暹羅、忽魯謨斯、阿丹、祖法兒、刺撒、不刺哇、木骨都束、竹步(今索馬里朱巴河)、麻林、古里、柯枝、加異勒、錫蘭山、溜山、南巫里、蘇門答刺、阿魯、滿刺加、甘巴里、幔八薩(今肯亞的蒙巴薩)。永樂二十年八月十八日(1422年9月3日)鄭和船隊回國,隨船來訪的有暹羅、蘇門答刺和阿丹等國使節。
編輯本段第七次下西洋
寶船從龍江關出水宣德五年六月九日(1430年6月29日),明宣宗朱瞻基命鄭和再次出使西洋。同年閏十二月初六,船隊從龍灣(今南京下關)啟航,2月3日集結於劉家港。在劉家港,鄭和等立《婁東劉家港天妃宮石刻通番事績碑》。船隊到達福建長樂太平港,在南山三峰塔寺立《天妃靈應之記》石碑。兩碑都記下了他們六次出航的歷程。宣德六年十二月九日船隊從五虎門出洋。這次遠航經占城、爪哇的蘇魯馬益、蘇門答刺、古里、竹步,再向南到達非洲南端接近莫三比克海峽,然後返航。當船隊航行到古里附近時,鄭和因勞累過度一病不起,於宣德八年(1433年)四月初在印度西海岸古里逝世。死時僅62歲 鄭和下西洋地圖
.他的家人為他舉行了隆重的葬禮.船隊由正使太監王景弘率領返航,經蘇門答刺、滿刺加等地,回到太倉劉家港。宣德八年七月初六(1433年7月22日)鄭和船隊到達南京。 第七次下西洋人數據載有27550人。 第1次下西洋 第2次下西洋 第3次下西洋 第4次下西洋 第5次下西洋 第6次下西洋 第7次下西洋
1406年6月(永樂四年) 1407年10月13日(永樂五年) 1409年10月(永樂七年) 1412年12月18日(永樂十年) 1416年12月28日(永樂十四年) 1421年3月3日(永樂十九年) 1430年6月29日(宣德五年)

Ⅶ 世界名人的航海故事!急!

麥哲倫.全名:費迪南德

Ⅷ 中國古代航海的故事

航海是人類在海上航行,跨越海洋,由一方陸地去到另一方陸地的活動。 在從前是一種冒險行為,因為人類的地理知識有限,彼岸是不可知的世界。
人類在新石器時代晚期就已有航海活動。當時中國大陸製造的一些物品在台灣島、大洋洲,以至厄瓜多等地均有發現。公元前4世紀希臘航海家皮忒阿斯就駕駛舟船從今馬賽出發,由海上到達易北河口,成為西方最早的海上遠航。公元前 490年,在波斯與希臘的海戰中,希臘就曾以上百英尺長的戰艦參戰。中國漢代已遠航至印度,把當時羅馬帝國與中國聯系起來。唐代為擴大海外貿易,開辟了海上絲綢之路,船舶遠航到亞丁灣附近。在當時的科學技術條件下,航海是靠山形水勢及地物為導航標志,屬地文航海;而以星辰日月為引航標志的,則屬天文航海技術之一種。指南針是中國歷史上的一大發明,宋代將其應用到航海上,解決了海上航行的定向,也開創了儀器導航的先例。現代船上使用的磁羅經,是12世紀船用磁羅經傳入歐洲後,由英國人開爾文改進了的海軍型磁羅經。助航設施燈塔很早就已使用。公元前280年在埃及亞歷山大港建造了高60多米的燈塔。1732年英國在泰晤士河口設置了燈塔。1767年在美洲特拉華設立了浮標。
公元15世紀是東西方航海事業大發展時期。1405~1433年,中國航海家鄭和率船隊七下西洋,歷經30多個國家和地區,遠航至非洲東岸的現索馬里和肯亞一帶,成為中國航海史上的創舉。1420年葡萄牙創辦了航海學校;船長迪亞士在1487年航海到非洲最南端,命名該地為好望角;1497年伽馬率船隊從里斯本出發繞好望角到印度。此後葡萄牙人又到達中國、日本。1492年10月義大利航海家哥倫布發現了美洲大陸。1499~1500年,義大利航海家亞美利哥2次登上美洲大陸考察,證實這片陸地是一片新發現的陸地,而不是哥倫布當年認為的印度島嶼,故命名新大陸為亞美利加洲,簡稱美洲。16世紀始,航海技術迅速發展。1569年地理學家墨卡托發明的投影成為現代海圖繪制的基礎。進入20世紀後,現代航海技術取得重大成就,60年代出現奧米加導航系統,隨後又出現和應用了衛星導航系統、自動標繪雷達等。
航海要求船舶迅速而安全地行駛,在現代條件下,需採用現代導航設備,了解國際水運法規,世界各國海上交通管理制度。為保證人身、船舶、貨物和海洋環境的安全,船舶上還需設置救生、防火、防污染設備和航海儀表及通信設備等。
[編輯本段]歷代航海技術介紹
一、先秦時期
殷商與西周時期,人們除了會製造船舶之外,已能製成帆而利用風力航行。甲骨文用「凡」通假「帆」字,說明殷人行船已經使用帆,不過,這時的帆一般主要用在陸地江河航行中。而隨著春秋戰國時期各國的海上活動興起,人們航海的地理知識逐漸增加,將中國東部外測的不同水劃成「北海」(今渤海)、「東海」(今黃海)、「南海」(今東海)。人們已了解到「百川歸海」並一開始在沿海巡航。同時,人們在江河和航海過程中,逐漸認識了風,並利用風和帆航行。
先秦時期,人們在認識風的同時,也對一些雲雨氣象有所了解,如《尚書·洪範》「月之從星,則從風雨」等都是人們在航行中注意天氣變化而總結出的經驗規律。
這一時期,人們對海洋水文特別是潮汐有一定的了解。如《尚書·禹貢》「朝夕迎之,則遂行而上」等,說明當時人們已知知道趁漲潮出海,利用海洋定向潮流,順流而下。
值得一提的是,春秋戰國時期,海上導航技術已與天文學聯系起來。戰國時期人們已經對二十八星宿和一些恆星進行了定量觀測,並取得了可喜成果,並把海上航行與天文學相結合,利用北極星為航行定向。戰國時期,磁石「司南」已發明。但其用途主要用於陸上定位。英尺,春秋戰國時期主要以太陽和北極星為海上導航標志。
總之,先秦時期的航海技術已有一定的基礎,人們對海洋的認識逐漸深刻,對洋流、風力、潮汐,和海上天文、氣象知識有一定的認識,利用太陽和北極星為海上導航標志,並發明了海上測天體高度的儀器。
二、秦漢時期
秦漢時代的遠洋航海,人們已開始自覺使用季風航海。中國人已掌握了西太平洋與北印度洋的季風規律,並已應用於航海活動。實際上,東漢應勛在《風俗通義》已經提到:「五月有落梅風,江淮以為信風。」,「落梅風」意即梅雨季節以後出現的東南季風。兩漢時期人們只有利用季風,才能做遠洋航行。
在先秦時期天文導航的基礎上,秦漢時期的導航技術有了進一步的提高。據《漢書·藝文志》載,西漢時海上導航的占星書已有《海中星占驗》十二卷,《海中五星經雜事》二十二卷等有關書籍總計達一百三十六卷之多,可能是中國航海人員載航海過程中總結出來的天文經驗和規律。其內容應是記錄航海中對星座、行星等位置判定以確認航線。
除天文導航外,地文導航與陸地定位在航海中也佔十分重要的地位。
漢時,人們已能利用「重差法」精確測量海上地形地貌。唐代李淳風《海島精算》記載了這種利用矩或表進行兩次觀測,可求得海島之高度和與船的距離,這對後世航圖的測繪及航程的推算具有深遠的影響。
漢時,人們對潮汐已不僅局限與水面的漲落,而能找出其中的原因。王充在《論衡·書虛篇》第一次科學地將潮汐成因與月球運動聯系起來,反映了人們對潮汐認識的進步,同時對人們航海借海潮流向進出港灣有一定的幫組。
總之,秦漢時期造船業發達,已能利用季風航行,天文和地理導航幾時進一步提高,並能對潮汐現象做出科學合理的解釋,航海技術的進步,使中國已步入了世界先進航海國家的行列。
三、魏晉南北朝時期
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造船業發展的同時,航海知識與技術得到了進一步的充實和提高。
三國王震《南州異物志》對當時航行於南海水域的海船風帆駛風技術有所描述:「其四帆不正前向,皆駛邪移,相聚已取風吹,邪張相取風氣」這段記載說明了當時中國南海航行者已擁有增減隨宜的四帆帆船,掌握「邪張相取風氣」的打偏駛風技術,並在印度洋上的航線,也是利用七帆帆船駛風而航行的。
隨著三國以後的航海活動增多,對西太平洋和印度洋的信風規律已有所認識和利用。
這一時期航海技術有所進步,還表現在人們已對航行所經海區的海岸地形有了初步了解,如對今南海的珊瑚已有所認識,同時天文導航技術也已採用。
四、隋唐五代時期
隋唐五代時期航海技術趨於成熟,人們已能熟練運用季風航行,天文、地理導航水平都有明顯提高,對潮汐也能進一步正確解釋。
唐代,人們已能認識到北起日本海,南至南海的風有規律德到來和結束,這種與航行有關的季風成為「信風」。在利用這些信風航行的同時,人們已能正確地歸納和總結出這些信風的來去規律。如義凈正是借著對南海季風、北印度洋及孟加拉灣的季風和洋流規律的認識和利用而乘船到達東南亞室利佛逝國而還歸中國的。同時唐代人兒你們對海洋氣象有了進一步認識,已能利用赤雲,暈虹等來預測台風。
唐代天文定位術的發展,集中體現在利用仰測兩地北極星的高度來確定南北距離變化的大地測量術。開元年間天文學家憎一行已可以利用「復矩」儀器來測量北極星距離地面的高度,雖與實際數字有一定的差距,但這是世界首次對子午線的實測,而且這種測量術很可能已經在航行中使用。唐代航行者已掌握利用北極星的高度而進行定位導航。
與天文定位術一樣,隋唐地文導航技術也有一定提高。「廣州通海夷道」中對航海方向、距離、時間已相對具體,對某些地區的地理位置或地形特徵已有明確的地文定位描述,並且對遠洋航行中的人工航標也有記錄。特別是隨著數學的進步,航海家已經能在勾股定律相似關系的原理基礎上,運用兩次觀測計算的「重差法」來測量陸標,大大提高了海岸測量術的水平。
在《海濤志》中,作者竇叔深入研究了潮汐運動與月亮運動的同步規律,對潮汐運動中的形成原因、大小潮出現的時間、計算方式、潮汐循環的周期等做了詳細的論述。而稍後的封演,也對一月之中潮汐逐日推移的規律做了非常清晰的論述。
五、兩宋時期
兩宋時期航海技術的提高,最突出的是指南針的廣泛應用。
宋以前的航海指引,一般是憑天象、天體識別方向,夜以星星指路,日倚太陽辨向,至北宋時期,航海技術開始了重大的突破,已能利用指南針航行。而指南針的應用,在南宋時期發展成羅盤形構,隨著精確度不斷提高,應用越來越廣泛海上航行已逐步依靠指南針指示方向,比北宋時期更為進步。也促進了中外海上交通的發展。指南針應用於航海,是世界人類文明史上的重大突破,對世界文明文化的發展作出了重大的貢獻。
在兩宋時期,有關海圖的記述已十分明確,如徐兢的《宣和奉使高麗圖經》和劉豫獻於金主亶的海道圖等,都說明了當時海圖的發展。海上交通航線的發展,為海道圖的產生創造了條件。海道圖的產生出現,是人類海洋知識不斷積累的結果,為人類進一步征服海洋,發展海上交通事業,提供了更多的技術工具與技術知識。在海洋地理識別探測方面也有較大進步。根據天氣變化確定方位,判斷環境。並已懂得利用長繩系砣測量海深,並從砣底所粘附的海底泥沙判斷航行位置及情況。而且還能利用季風航行,其駕馭風力的技術也具有相當水平。在海上航行安全方面也有一定的保障措施。利用信鴿作為海上交通工具。並已能進行水下修補船隻,防止滲漏致沉。由於航海技術不斷提高,令兩宋時期的對外海上交通更具安全,航向更為穩確,航行時間也大為縮短,有利於中外海上交通貿易的進一步發展。
六、元朝時期
元代指南針的應用更為普遍,也更為精確,已成為海舶必備的航海工具。元代航海中,把指南針許多針位點連結起來,以標明航線,稱之為針路。指南針應用的技術進一步提高。以天干、地支和四卦(乾、坤、 、艮)作為航海羅盤上編排的航路方位,這樣,海船航行更能精確地確定航向,把握航線。
元朝航海技術的提高,還表現在對海岸天象與規律的認識與掌握,以保證海船航行的安全與穩定。元朝海上交通,已能熟悉地掌握與利用季風規律。元朝航海家在長期的海上交通實踐中,總結經驗,編成有關潮汛、風信、氣象的口訣。
而有關的口訣據稱「屢驗皆應」,說明了元朝對海洋氣象變化規律,已有相當程度的認識與掌握,有助於進一步駕馭海洋,促進海外交通貿易的進一步發展。
七、明朝時期
明朝的航海技術主要表現在對海洋綜合知識的運用以及航行技術方面有較大的提高與進步。
1、關於航路航向
明代指南針的應用更為普及與精確。過去指南針的運用,主要是單針與縫針之法。但明人《順風相送》中已經有「定三針方法」、「定四針方法」。雖然不詳其具體應用方法,但應該可以肯定其航路航向必然更為清晰准確,幾個指南針一齊運用於確定航向,還必須有計量單位,確定航程。至遲在明代已經以「更」作為計量單位運用於航海之中。明清時期,一更約為六十里計。因此,「更」並非是一個單純的計時單位,而是指一更時間內,船舶在標准航速下所通過的里程。以「更」用於航海,也是明代航海技術發展的一個標志,它與指南針結合,可以推算船位航速,令航行路線方向更為精確,明代「針」、「更」結合的航海方法已十分普遍,反映了明代航海技術所具有的先進性。
2、關於地形水
大海航行,必須了解航路的地形水勢,掌握航道的水深及暗礁淺灘,才能安全可靠地進行海上交通活動。
明人測量水地深淺名為打水,以托為單位。明人在航海圖繪制方面也作出了很大的貢獻。雖然宋元時期已有航海圖樣問世,但只是以沿海為主,遠洋航海似未能備及。直至明代,航海圖的繪制已有很大的進步,具有很高的水平,不僅沿海地區,海外遠洋地區也有掌握,最典型的是明人茅元儀所輯《武備志》卷二百四十附圖上所載的《鄭和航海圖。該圖自南京繪圖,一直至東非沿岸,航圖遍及廣大西太平洋與印度洋海岸地區,記載了五百多個地名,並繪有針路,各處星位高低。對於航行途中的山峰、島嶼、淺灘、礁岩、險狹用的海圖,顯示了明人對掌握航路地形水勢的必要性與重要性,具有深刻的認識。在實際應用中更反映了明代航海技術的發展水平。明代航海者對海外航路的地形水勢已有相當的掌握。明代類似對航路地形水勢的具體指南,趨於綜合化與形象化,反映了明代航海技術的提高。
3、關於航海天象
觀天象,包括星位、信風及海流潮汛的變化規律。
牽星術來確定船舶的航行位置。牽星術,乃是當時一種利用天文狀況進行測位的航海技術。即在船上利用牽星板來觀察某一星辰的高度,藉以確定船隻所在的地理位置。特別是在深海中,地形水勢難以提供有效的識別,無所憑依,往往以天象來確定航位。《鄭和航海圖》中就附有《過洋牽星圖》,記錄在印度洋地區的牽星航海。
對信風的利用。明人費信《星槎勝覽·占城圖》中雲:「十二月,福建五虎門開洋,張十二帆,順風十晝夜至占城國。」又明人馬歡《瀛涯勝覽·滿喇加》中謂,歸航,「等候南風正順,於五月中旬開洋回還」。表明明人對季風規律的掌握與運用,已經十分得心應手。
明人對海上風雲氣候、海流潮汐的變化規律也十分熟悉。《順風相送》和《指南證法》中就記載了許多關於這方面的氣象記錄和歌訣,說明了明人對航海天象的認識與重視,如《順風相送》中「逐月惡風法」,「定潮水消長時候」,「論四季電歌」,「四方電候歌」等。按農歷月日,對海洋氣象的風雨規律作了詳盡的記述。
八、清朝前中期
清朝前中期的航海技術雖然沒有很大創新,但是對於海洋地理的重要性還是具有充分的認識與總結。航海圖的繪制也有相當的水平。清陳倫炯《海國聞見錄》中就有附圖六幅,這些圖較前人的地圖詳備、精確。陳氏《海國聞見錄》中的《天下沿海形勢錄》,更對中國東北、東南沿海的海洋地貌、水文航運都有詳細的說明。這些都具有重要海上指南價值。
在航海應用技術中,基本上繼承前人的傳統方式。但也有一定程度的發展。指南針的應用,普遍使用三針法,對航海天象觀察、航海地形水勢都有系統的掌握。並且開始以沙漏計時。比起傳統的焚燒更香以及日月位置估算時間更為精確。清前期沙漏的運用,說明了當時在吸收外國航海技術的基礎上,不斷提高航海工具的技術性能與技術水平。
「中國洋艘,不比西洋呷板,用混天儀、量天尺,較日所出,刻量時辰,離水分度,即知為某處。」相形之下,中國的航海技術已開始落後於西方。

Ⅸ 要三個航海家的故事

鄭和下西洋
鄭和下西洋是指明朝初期鄭和奉命出使7次下西洋的航海活動。鄭和下西洋時間之長、規模之大、范圍之廣都是空前的。它不僅在航海活動上達到了當時世界航海事業的頂峰,而且對發展中國與亞洲各國家政治、經濟和文化上友好關系,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哥倫布
哥倫布是個義大利人,自幼熱愛航海冒險。他讀過《馬可·波羅游記》,十分想往印度和中國。當時,地圓說已經很盛行,哥倫布也深信不疑。他先後向葡萄牙、西班牙、英國、法國等國國王請求資助,以實現他向西航行到達東方國家的計劃,都遭拒絕。一方面,地圓說的理論尚不十分完備,許多人不相信,把哥倫布看成江湖騙子。一次,在西班牙關於哥倫布計劃的專門的審查委員會上,一位委員問哥倫布:即使地球是圓的,向西航行可以到達東方,回到出發港,那麼有一段航行必然是從地球下面向上爬坡,帆船怎麼能爬上來呢?對此問題,滔滔不絕、口若懸河的哥倫布也只有語塞。另一方面,當時,西方國家對東方物質財富需求除傳統的絲綢、瓷器、茶葉外,最重要的是香料和黃金。其中香料是歐洲人起居生活和飲食烹調必不可少的材料,需求量很大,而本地又不生產。當時,這些商品主要經傳統的海、陸聯運商路運輸。經營這些商品的既得利益集團也極力反對哥倫布開辟新航路的計劃。哥倫布為實現自己的計劃,到處游說了十幾年。直到1492年,西班牙王後慧眼識英雄,她說服了國王,甚至要拿出自己的私房錢資助哥倫布,使哥倫布的計劃才得以實施。 1492年8月3日,哥倫布受西班牙國王派遣,帶著給印度君主和中國皇帝的國書,率領三艘百十來噸的帆船,從西班牙巴羅斯港揚帆出大西洋,直向正西航去。經七十晝夜的艱苦航行,1492年10月12日凌晨終於發現了陸地。哥倫布以為到達了印度。後來知道,哥倫布登上的這塊土地,屬於現在中美洲加勒比海中的巴哈馬群島,他當時為它命名為聖薩爾瓦多。 1493年3月15日,哥倫布回到西班牙。此後他又三次重復他的向西航行,又登上了美洲的許多海岸。直到1506年逝世,他一直認為他到達的是印度。後來,一個叫做亞美利加的義大利學者,經過更多的考察,才知道哥倫布到達的這些地方不是印度,而是一個原來不為人知的新的大陸。哥倫布發現了新大陸。但是,這塊大陸卻用證實它是新大陸的人的名字命了名:亞美利加洲。
麥哲倫
橫渡大西洋
1519年9月20日,麥哲倫率領五條船和270名水手的船隊出發了。船隊在大西洋中航行了70天,11月29日到達巴西海岸。由於這里是葡萄牙的領地,所以麥哲倫告訴船員們一定要小心,不要被葡萄牙人發現,因為根據1494年雙方簽定的《托爾德西里亞斯條約》規定誰也不得進入和佔領對方分的領土。第二年1月10日,船隊來到了一個無邊無際的大海灣。船員們以為到了美洲的盡頭,可以順利進入新的大洋,但是經過實地調查,那隻不過是一個河口,即現在烏拉圭的拉普拉塔河。 3月底,南美進入隆冬季節,於是麥哲倫率船隊駛入聖胡安港准備過冬。由於天氣寒凍,糧食短缺,船員情緒十分頹喪。船員內部發生叛亂,三個船長聯合反對麥哲倫,不服從麥哲倫的指揮,責令麥哲倫去談判。麥哲倫便派人假意去送一封同意談判的信,並趁機刺殺了叛亂的船長官員。 不久,麥哲倫在聖胡安港發現了大量的海鳥、魚類還有淡水,飲食問題終於得到解決。麥哲倫還發現附近還有當地的原住居民,這些人體格高大,身披獸皮;他們的鞋子也很特別,他們把濕潤的獸皮套在腳上,上至膝蓋。雨雪天 就在外面再套一雙大皮靴。麥哲倫把他們稱為「大腳人」,並以欺騙的方法逮捕了兩個「大腳人」,並戴上腳鐐手銬關在船艙里,作為獻給西班牙國王的禮物。 陽春8月,麥哲倫率領船隊繼續出發。 [1]
穿越美洲
1520年8月底,船隊駛出聖胡安港,沿大西洋海岸繼續南航,准備尋找通往「南海」的海峽。經過三天的航行,在南緯52°的地方,發現了一個海灣。麥哲倫派兩艘船隻前去探察,希望查明通向「南海」的水道。當夜遇到了一場風暴,狂飆呼嘯,巨浪滔天,派往的船隻隨時都會有撞上懸崖峭壁和沉沒的危險,如此緊急情況,竟持續了兩天。說來也巧,就在這風雲突變的時刻,他們找到了一條通往「南海」的峽道,即後人所稱的麥哲倫海峽。 麥哲倫率領船隊沿麥哲倫海峽航行。峽道彎彎曲曲,時寬時窄,兩岸山峰聳立,奇幻莫測。海峽兩岸的土著居民,歡喜燃燒篝火,白日藍煙縷縷,夜晚一片通明,好像專門為麥哲倫的到來而安排的儀仗隊。麥哲倫高興極了,他在夜裡見到陸地上火光點點,便把海峽南岸的這塊陸地命名為「火地」,這就是今日智利的火地島。 經過20多天艱苦迂迴的航行,終於到達海峽的西口,走出了麥哲倫海峽,眼前頓時呈現出一片風平浪靜、浩瀚無際的「南海」。後來,在兩個月在他們兵分五路四處巡邏尋找小島或陸地時,裝載糧食最多的「聖安東尼奧號」逃走並返回西班牙。 [2]
進入太平洋
歷經100多天的航行,一直沒有遭遇到狂風大浪,麥哲倫的心情從來沒有這樣輕松過,好像上帝幫了他大忙。他就給「南海」起了個吉祥的名字,叫「太平洋」。在這遼闊的太平洋上,看不見陸地,遇不到島嶼,食品成為最關鍵的難題,100多個日日夜夜裡,他們沒有吃到一點新鮮食物,酒早已被喝光,只有麵包干充飢,後來連麵包干也吃完了,只能吃點生了蟲的餅干碎屑,這種食物散發出像老鼠屎一樣的臭氣。船艙里的淡水也越來越淺,最後只能喝帶有臭味的變質黃水。為了活命,連蓋在船桁上的牛皮也被充作食物,由於日曬、風吹、雨淋,牛皮硬得像石頭一樣,要放在海水裡浸泡四五天,再放在炭火上烤好久才能食用。有時,他們還吃了木頭的鋸末粉。 1521年3月,船隊終於到達三個有居民的海島,這些小島是馬里亞納群島中的一些島嶼,島上土著人皮膚黝黑,身材高大,他們赤身露體,然而卻戴著棕櫚葉編成的帽子。熱心的島民們給他們送來了糧食、水果和蔬菜。在驚奇之餘,船員們對居民們的熱情,無不感到由衷的感激。但由於土著人們從未見到過如此壯觀的船隊,對船上的任何東西都表現出新奇感,於是從船上搬走了一些物品,船員們發覺後,便大聲叫嚷起來,把他們當做強盜,還把這個島嶼改名為「強盜島」。當這些島民偷走系在船尾的一隻救生小艇後,麥哲倫生氣極了,他帶領一隊武裝人員登上海岸,開槍打死了7個土著人,放火燒毀了幾十間茅屋和幾十條小船。於是在麥哲倫的航行日記上留下很不光彩的一頁。 船隊再往西行,來到現今的菲律賓群島。此時,麥哲倫和他的同伴們終於首次完成橫渡太平洋的壯舉,證實了美洲與亞洲之間存在著一片遼闊的水域。這個水域要比大西洋寬闊得多。哥倫布首次橫渡大西洋只用了一個月零幾天的時間,而麥哲倫在天氣晴和、一路順風的情況下,橫渡太平洋卻用了一百多天。 麥哲倫首次橫渡太平洋,在地理學和航海史上產生了一場革命。證明地球表面大部分地區不是陸地,而是海洋,世界各地的海洋不是相互隔離的,而是一個統一的完整水域。這樣為後人的航海事業起到了開路先鋒的作用。[3]

熱點內容
古代勵志的名言 發布:2021-03-16 21:50:46 瀏覽:209
形容兒孫繞膝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9:35 瀏覽:878
席慕蓉賞析印記 發布:2021-03-16 21:48:26 瀏覽:311
權力很大含有手的成語 發布:2021-03-16 21:48:22 瀏覽:584
能聽的兒童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8:15 瀏覽:285
關於足球的詩歌詞句 發布:2021-03-16 21:47:40 瀏覽:870
拖拉機的古詩 發布:2021-03-16 21:42:53 瀏覽:571
亮甜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2:00 瀏覽:831
廣東話生日快樂祝福語 發布:2021-03-16 21:38:55 瀏覽:409
噓的短句 發布:2021-03-16 21:38:07 瀏覽: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