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動石的故事
『壹』 我國的自然奇觀風動石是什麼
望夫雲滇西洱旁的蒼山頂上,每至夏秋季節便會出現一片灰黑色的雲朵,它一出現便狂風大作,連洱海底一塊像騾子似的巨石也會被吹露出來。當石騾一露面,風勢便減弱消逝。蒼山頂那片灰黑雲就是望夫雲,又叫「玉帶雲」,與它同時出現的大風便是有名的「下關風」。關於這個景象,在當地白族人民中流傳著一個故事,說古南昭國時,有一個宮女與一個獵人相愛,但遭到國王和法師的迫害,結果獵人被沉入洱海,變成石騾子,宮女悲憤而逝,化作了興風作浪的望夫雲。
武當疊形——在武當山上天柱峰上,有一座我國最大的鎏金殿。金殿四周常有流雲飛霧,遠看活像天宮神闕一樣。就在這恍如仙境的天幕上,偶爾出現與金殿一模一樣的虛影,不大不小,不飄不移,恰好疊映在金殿上方,形成物影兩重的奇觀。據說,這種疊影為武當所獨有,所以稱為「金殿疊形」或「祖師映光」。它只在雨後初晴,或既有陽光又有雲霧的特殊天氣出現,平常日子則不易看到。
黃山雲海——黃山雲海既有蒼蒼浩渺之廣,又有翻湧騰躍之勢;儀態萬千,而又變幻無常,有海、湖、潮、瀑之像,有時像含情的少女,有時又像仙姑的舞姿,有時則像大海咆哮。尤為綺麗的是,黃山的奇峰、怪石、蒼松,在茫茫雲海中沉浮,恍惚天上的瑤池仙境。
『貳』 塔山風動石的傳說是什麼
答--什麼叫傳說?傳說就是人們在述說這一件事情,一傳十十傳百。
『叄』 黃山奇石「風動石」的由來和傳說
風動巨石聳立在陡崖上,高4.37米,寬44.47米,長4.46米,重約200頓,上尖底圓,狀似仙桃專,巍然擱在一塊卧地凸起且向屬海傾斜的磐石上,兩石的接觸面僅為十餘平方厘米。狂風吹來時,巨石輕輕搖晃不定,人若仰卧盤石上,蹺起雙足蹬推,巨石也搖晃起來,但又不會倒下。人們站在風動石下面,有一種驚險的感覺,嘆為天下奇觀,故名風動石,詩曰;風吹一石萬鈞動
風動石上有明永曆戊子(1648年)秋巡撫路振飛題刻的銅山三忠臣:黃道周、陳瑸、陳士奇。盤石右側有明代霞山居士題寫的東壁星暉四個大字,左邊豎起石碑由明水師提督程朝京題詩。
風動石還有一段美麗的傳說,明朝嘉靖年間,海上倭寇侵擾東山島,企圖搶走這奇異的風動石,用了數艘兵艦,套上繩索,拚命拉它,可是倭寇費盡了力氣,只聽到嘣了幾聲,繩索全斷了,倭寇紛紛掉落海里,十分狼狽,風動石卻依然屹立在原地。關於風動石,歷代名人吟唱甚多,如明代文三俊詩曰:是石是星麗太空,非風搖石石搖風。雲根直締槐杓上,月館堪梯小八鴻是故,遊人一見此石,總嘆為觀止,心領神會其美之時,留一影以為快。風動石與周圍景色交相輝映形成。難怪,文人墨客會在此留下這里風景獨好的贊嘆
『肆』 除風動石外,你還知道那些有關石頭的故事
望夫石
禹娶了塗山氏女,婚後不久便離家治水去了,一別十三年不回家園。禹採用疏導的方法治水,他開渠排水、疏通河道,把洪水一路引向了黃海。為了疏通淮河,禹劈開荊、塗二山,從此這兩座山便夾淮河而對立了。而此時他的妻子塗山氏也生 下了兒子啟,嬰兒正在哇哇地哭,禹從門外經過,聽見哭聲,也狠下心沒進去探望。「三過家門而不入」的千古佳話就此流傳。
塗山氏女日夜向丈夫治水的方向遠眺,但望穿秋水,也不見禹的歸來。她朝思暮想,最終精誠所至,化作一塊望夫石,端坐在塗山的東端,後人把它叫做啟母石。而塗山氏女這一望,就望了4000多年。
望夫石傳說2
望夫石,在廣東茂名市電白縣望夫鎮與陽江市陽西縣新圩鎮交界之地有一座山,頭望南海,叫「望夫石」,民間流傳一首歌謠:「石作佳人在山崗,又無枕席又無床,千秋未見親夫面,萬年不換舊衣裳。」 唐代詩人王建路經此地看後,為《望夫石》作詩:「望夫石,浪悠悠,化為石,不低頭,山頭日日風復雨,行人歸來不應語。」
望夫石曾留有一段美麗的傳說:古代,有一對居住在山下的恩愛夫妻,務農為主,膝下無男,只有一女。因戰亂,丈夫被征守疆,妻子盼郎早回,每天早晚兩次帶女兒上山向南遙望,等待,年復一年,仍無音訊。後來,盼夫心切,與女兒上山向南遙望,期盼,茶飯不進。一夜,忽電閃雷鳴,暴風驟雨,母女倆變作大小兩座岩石,屹立山上。望夫石的優美傳說吸引著很多遊人,凡古今到電白的文人墨客,大都登臨望夫山,或留有墨跡,明朝電白縣尹劉元隆曾賦詩贊頌:
堂堂挺出一天貞,左右無親石作鄰。
雲鬢懶梳千歲髻,月眉常鎖四時春。
霧為膩粉憑風抹,霞作胭脂向日勻。
莫道面前無寶鏡,一輪明月照夫人。
何代征夫去不還?相思變化在青山。
萬年遺像應無賽,千古離情尚未闌。
雲錦漫鋪螺髻上,月梳斜插翠眉間。
久傳岩畔多珍異,幾欲登臨恨路難。
『伍』 石頭的故事,比如風動石。
三生石
『陸』 東山島風景名勝,故事傳說
東山島風光機具南國海濱特色,主島七個月牙形的海灣首位相連。綿延30多公里,是全版國唯一長度最權長,月牙形海灣最多的島嶼,風景名勝銅山古城,鄭成功屯兵遺址,大學士黃道周故居,特別是號稱(天下第一奇石)銅山風動石,石僧拜塔。和微妙微肖的海上自然風景。還有東山獨特的海上體驗活動。東山島垂釣之家海上娛樂服務中心一家專營海上娛樂活動的公司還不錯哦
『柒』 黃山奇石「風動石」的由來和傳說
這風動巨石聳立在陡崖上,高4.37米,寬44.47米,長4.46米,重約200頓,上尖底圓,狀似仙桃,巍然「擱」在一塊卧地凸起且向海傾斜的磐石上,兩石的接觸面僅為十餘平方厘米。狂風吹來時,巨石輕輕搖晃不定,人若仰卧盤石上,蹺起雙足蹬推,巨石也搖晃起來,但又不會倒下。人們站在風動石下面,有一種驚險的感覺,嘆為天下奇觀,故名「風動石」,詩曰:「風吹一石萬鈞動」。
風動石上有明永曆戊子(1648年)秋巡撫路振飛題刻的「銅山三忠臣:黃道周、陳瑸、陳士奇」。盤石右側有明代霞山居士題寫的「東壁星暉」四個大字,左邊豎起石碑由明水師提督程朝京題詩。
風動石還有一段美麗的傳說,明朝嘉靖年間,海上倭寇侵擾東山島,企圖搶走這奇異的風動石,用了數艘兵艦,套上繩索,拚命拉它,可是倭寇費盡了力氣,只聽到「嘣」了幾聲,繩索全斷了,倭寇紛紛掉落海里,十分狼狽,風動石卻依然屹立在原地。
關於風動石,歷代名人吟唱甚多,如明代文三俊詩曰:「是石是星麗太空,非風搖石石搖風。雲根直締槐杓上,月館堪梯小八鴻」。
是故,遊人一見此石,總嘆為觀止,心領神會其美之時,留一影以為快。風動石與周圍景色交相輝映形成。難怪,文人墨客會在此留下:「這里風景獨好」的贊嘆
『捌』 誰那有泉州講古的故事啊
開元寺的傳說 東西塔的故事 洛陽橋的傳說——蔡端蔡端,本府為官 洛陽橋回的傳說——觀音媽助橋錢 洛陽答橋的傳說——誰人下得海 李五重修洛陽橋 清源山——老君岩 清源洞通洛陽橋 清源山——天侶呈瑞 清源山——俞大猷練膽石 清源山——狀元石 清源山——連心石 仙公山的傳說——何氏九仙 仙公山的傳說——掌上功名 仙公山的傳說——梅花深處 仙公山的傳說——仙鹿除蚊 仙公山的傳說——出米岩和仙腳跡 安平橋的故事 東並橋的傳說姑嫂塔聖墓與風動石 聖墓前的阿訇墓 天後宮的龍柱承天寺景物崇福寺大鍾泉州南少林寺俗語編阿公不值一個錫夜壺 小時偷拿針,長大偷扛杉 無糧思上樑,無米打和尚 人中進士,你拔死羊母 揀啊揀,揀著一個賣龍眼三人五目,過後沒長短腳話地名編武林編笑林編民間傳奇人物編歷史名人編
『玖』 關於風動石有哪些故事
1918年2月3日,東山島發生7.5級大地震,天搖地動,無數房屋倒塌,可這塊風動石只晃了幾內晃,安然無恙。容
據說,抗日戰爭時期,日軍用鋼絲繩將風動石捆住,與日艦「太和丸」連在一起。當「太和丸」開足馬力企圖拉動它時,隨著「嘣、嘣」幾聲巨響,鋼絲繩斷成幾截,風動石仍在原地未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