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故事大全 » 戲曲界故事

戲曲界故事

發布時間: 2021-03-02 18:46:51

『壹』 收集戲曲名家的經典故事

戲曲名家名旦學藝經典小故事

京劇大師梅蘭芳摔盆學藝
梅蘭芳以塑造各種婦女的舞台形象名聞遐邇,他為此可謂嘔心瀝血。最初,他對表現女人的吃驚老覺得不夠理想,盡管他多次揣摩,反復試驗,總不能將女人猛然吃驚的神態恰如其分地表現出來。
一天,他回到家中,看到妻子正在聚精會神地整理衣服,忽然想到,如果冷不防地發出一聲巨響,她必然會大吃一驚,一個女人吃驚的神態不就自然而然地表現出來了么?於是,他隨手抄起身旁的一隻蘭花瓷盆,狠狠地往地上一摔。「咣當」一聲巨響,妻子被嚇得驚叫了一聲:「哎呀!」將手中的衣服擲了老遠,半晌才說出話來。
在這一瞬間,梅蘭芳准確地捕捉住了妻子的神情、動作。他據此反復琢磨、練習,將女人受驚後那種驚叫的神情、動作,恰當而又巧妙地融進他有關的表演中,將人物刻畫得更加活靈活現。

京劇大師程硯秋學藝簽下「賣身契」
家道敗落,缺衣少食,給幼小的程硯秋的心靈留下創傷。他很懂事,不大愛說話,能體諒母親的難處。因為窮,他只念過一年私塾。
母親動了讓兒子學戲的念頭,又怕兒子太小受不了學戲的苦,就同兒子商量。程硯秋既懂事又倔強,知道自己不是梨園世家,人家要能收做徒弟已是萬幸,家裡就能少一個人吃飯。至於受苦,他倒不怕,說:「人家受得了,我也受得了。」此外,他小時候看過不少名角的好戲,從心眼裡喜歡,也真想去學戲。
一天,母子倆換上干凈的衣服,湊錢打了送禮的蒲包,跟著花臉鄰居從天橋經虎坊橋來到騾馬市魏染胡同榮蝶仙家中——這是給程硯秋找的學戲的師父。
榮蝶仙是唱花旦、刀馬旦的,在清末陸華雲先生辦的長春科班坐科學藝,與故去不久的「活關公」李洪春是同門師兄弟。此時,榮蝶仙二十多歲,正搭班唱戲,同時也帶幾個徒弟。他見了程硯秋,上下打量了一下,覺得模樣不錯,是個唱戲的坯子,就說:「這孩子還不錯,我收下了,讓他家裡人立『文書』吧。」
母親在猶如賣身契的「文書」上畫了押,含著淚叮囑兒子:「要孝敬師父、師娘,要好好學戲,記住,說話要謹慎,不要佔人家便宜,尤其在錢財上,更不能這樣。」硯秋邊聽邊點頭,母親忍淚一狠心扭頭走了。

京劇大師荀慧生幼年被賣到戲班學戲
荀慧生幼年曾隨父母流落天津,由於生活所迫,被賣給天津小桃紅梆子班學戲,後又轉賣給河北梆子花旦龐天啟老藝人作為手把徒弟。1910年荀慧生隨師父到北京,使他有機會接觸一些戲曲名家。1913年荀慧生由於嗓音倒嗆,由唱梆子改唱皮黃。1917年荀慧生十七歲正式出師,第二年開始專門演出京劇,並與梅蘭芳、程繼先首次合演。

豫劇皇後常香玉學藝艱苦
1923年秋天,常香玉出生在河南鞏縣一個貧苦人家,父親是當地有名的豫劇藝人,但後來因為嗓子出了毛病,就在戲班裡打雜。常香玉小時候跟著母親要飯度日。1932年,父親為了讓她不做童養媳,把9歲的她領上了戲台。
父親認定「戲是苦蟲,非打不成」這句話,經常把常香玉打得皮開肉綻。經過近乎殘忍的磨練,常香玉沒有讓父親失望,最終在舞台上嶄露頭角。1935年臘月,常香玉隨戲班闖盪開封,不久便在戲班裡唱起了壓軸戲。為讓香玉積累舞台經驗,父親讓年幼的她參加各種演出,什麼角色都演:小生、武生、丑角……就這樣,年僅12歲的香玉已小有名氣了,用她自己的話說:「那時候我就有身價了,一個月能掙8塊大洋。」
常香玉原唱豫西調,後在演出中逐漸融合豫東、祥符各調,並吸收曲劇、墜子、山西梆子、河北梆子、京劇等一些唱腔,別創新腔,成為豫劇中的一支主要流派,被譽為「豫劇皇後」。

越劇名家呂瑞英歷經坎坷 「三考」出身
呂瑞英童年從藝,迄今已有四十年舞台生涯。早年,她曾經歷坎坷艱難,飽嘗過人間辛酸。1932年,她出生在上海。萬惡的舊社會造成她家庭的不幸,迫使她從小離失父母,成了孤兒。八歲那年,她兩次被賣,後來落腳在一戶姓呂的人家。養父是做跑鄉生意的小本經營者,養母也是苦出身,當過童養媳。由於生活拮據,呂瑞英只讀了半年書,九歲就和姐姐惠英一起,被送去學藝。她們的開筆師傅是越劇男班老生蓋月棠。由於呂瑞英聰慧,機靈,耳音好,板眼准,加上她勤奮好學,因而深得老師的贊賞。
根據呂瑞英寬亮甜潤的嗓音和雍容端莊的扮相,師傅開始要她學小生,而讓她那身材比較瘦小的姐姐惠英唱旦角;可是後來考慮到惠英嗓音偏沙,不宜唱旦,於是又改成姐唱生,妹唱旦,拼作姊妹檔。「串紅台」時,不少學生聽到開場鑼不敢上場,有的硬是被老師撩起門簾推出去的。可她們姐妹倆人小膽大,思想沒有負擔,再加平時練得熟了,所以,她倆的《十八相送》演得十分逗人喜愛。從此,兩姐妹被正式收留在戲班裡,開始邊學邊演。這期間,呂瑞英學會了《武家坡》,《梅龍鎮》,《玉蓮環》,《投軍別窯》等不少戲。為了練好扎實的基本功,她一早就起來練武功,吊嗓子,以廟里的廊柱作支撐練習拿頂.豎起拜墊練飛腿。象搶背,小翻,倒撲虎等許多武招,她都曾一絲不苟地學過,練過。
呂瑞英從小性格倔強,有股子銳意進取的毅力。進科班學戲後,她養母曾不止一次地對她說:「要好好學,學勿(不)好再賣脫(掉)儂(你)!」這話對呂瑞英刺激很大,在她幼小的心靈上留下了極深的創傷。她既感到屈辱,也感到有壓力,非爭這口氣不可。她決心學好一技之長,藉以自立,養家糊口。為了把技藝學到手,她不但文武兼學,而且隨處比別人多長一副心眼,隨時留心看,注意聽,用心學,用功記。如《玉蓮環》中「白賽花祭夫」那段三上香,就是她分幾次一節一節偷學採的。
呂瑞英十一歲那年養父病故,家庭負擔全部落到她們姐妹身上。從此,她們母女跟著劇團輾轉在杭嘉湖一帶演出。在幾年草台班、水路班游藝生涯中,她嘗盡了舊社會藝人的艱難辛酸。當時,雖然她和姐姐惠英已經擔任了團里的主角,但是待遇卻很低,除了一家人吃飯,每月只能領到一點兒肥皂,草紙錢。有時水路班船開出去,沒有地方演出,一天就開一頓飯,她養母只好上岸到鄉下去討飯,討著後端回船上一家人分著充飢。那年月,她一件棉襖要穿四季——冬天禦寒風,春采做夾襖;兩三年穿下來,棉絮所剩無幾,夾衫拼補成單衫,單衫再改作短袖夏衣,短衣破得不堪再補丁,就縫製成鞋墊。那年月,她們經常要熬通宵唱「兩頭紅」,睡的是破廟祠堂,茅棚柴房,地鋪上的被子往往潮得能滲出水來。幾個月不洗澡是常有的。因此,戲班裡的姐妹們幾乎不是手腳生瘡,就是害眼病。有一次,呂瑞英接連十個月患「紅眼病」,不但無錢醫治,還要每天堅持熬夜演出。手腳生著瘡流著膿上台開打,傷處疼痛鑽心,也不許皺一下眉或哼一聲。還有一次,她患了好幾個月的瘧疾,每天打一陣「擺子」發一陣熱。可即使這樣發著高燒,她為了生活,依然必須每天咬著牙化妝登台!正是在這樣艱難困苦的環境里,呂瑞英磨練出奮發向上的不屈意志,磨練出一身過硬的本領。
十四歲那年,呂瑞英輾轉回到上海,先後參與幾家小劇團,在邊緣小劇場演出。1947年,她進了竺水招為台柱的雲華越劇團,擔任三四肩花旦。由於她埋頭苦學,技藝日進。有次,頭肩花旦戚雅仙嗓子失潤,她一夜之間就把戲背熱,頂上了角色。從此,這位毛頭姑娘逐漸在上海嶄露頭角。1949年,她轉到了東山越藝社。范瑞娟,張桂鳳等幾位大姐一談起她這段經歷,都說忘不了她第一次到來時那怯生生端坐在角落裡的文靜端莊,淳樸可愛的形象,雖然說她當時人還小,演出《劈山救母》時,她扮演的王桂英撲倒在范瑞娟扮演的劉彥昌身上,兩人足足相差半個頭,可是這位聰慧、內秀,不多講話的小姑娘,以其良好的表演氣質和一絲不苟的勤學精神,贏得了大姐們的信任。她很快由三肩旦升到了二肩旦,並在觀眾中逐步擴人影響.贏得聲譽。這期間,她除了舞台演出,還頻繁地到電台播唱,聽眾點什麼戲,她唱什麼戲。袁雪芬,尹桂芳,范瑞娟,傅全香,徐玉蘭,戚雅仙等眾多流派,她都學都唱。這為她博採眾長豐富自己的演唱技巧打下了牢固的基礎。
由此可見,呂瑞英從學藝到登台,從初出茅廬到嶄露頭角,正是一步一個腳印從舞台上「滾」出來的。所以,有人說她是「三考出身」,這話很有道理。

錫劇泰斗王彬彬無奈學藝求生存
王彬彬小時候家裡窮,父母身體都不好,後來姑媽把他帶到上海,11歲那年,花了幾塊大洋他拜了先生。從那以後,他就和錫劇藝術結下了一輩子的緣分。
當時王彬彬拜的這位老師是蘇州人朱仲明,是上海先施公司(私人劇團)的灘簧藝人,王彬彬跟他學了6年藝。在這段學藝歲月,唱念做打樣樣要學,老師非常嚴格,只要稍微不滿意就會拿起「傢伙」打人。在舊社會,藝人只有吃苦才能出頭,王彬彬深深明白這個道理,也把這個道理落實到每一天。
那時候,不論寒暑,王彬彬天天到湖邊或者空曠的地方喊嗓子。憑著不懈的努力,王彬彬在6年時間里練就了扎實的基本功,也就此拉開了他輝煌的演藝生涯。
親歷錫劇的黃金年代王彬彬19歲紅遍滬上,在江浙滬一帶有了很強的影響力。當時他演到哪裡,那些戲迷們就跟到哪裡。
那個年代,錫劇還被稱作灘簧,形式上採取的還基本是幕表戲,當年一出戲可以像今天的連續劇那樣,一唱十天半個月,沒有固定的台本,導演跟演員說好戲之後,演員就要靠自己的發揮來把戲演下去,有時候演員唱著唱著就把台下的給唱哭了,那一代的人,即使沒本子,也照樣鎮得住場,而王彬彬就是其中的代表。
錫劇的黃金時期一直延續到解放後的二三十年間,直至上世紀八十年代初,錫劇市場依然相當旺盛。

北方崑曲劇院當家花旦王瑾六年學習艱苦路
1982年的秋天,經過一個暑假的嚴格考試,王瑾考上了北方崑曲劇院學員班,和她一起入學的共有40個11歲左右的孩子,學習崑曲是一個艱難漫長的過程,是體力意志心靈的磨礪和鍛煉。那時學習條件很艱苦,15個女生住在一間大屋裡,層層疊疊的上下鋪幾乎占據了宿舍里的所有空間,而就是在這間狹小局促的宿舍,王瑾整整生活了六年。除去艱苦的生活條件,真正學習起崑曲,對於這些根本不知道崑曲為何物的孩子們,才是更大的挑戰。小時候在少年宮也只知道京劇,但崑曲真的沒聽過。也就是從進入北昆劇院學員班的這一刻起,緊張、忙碌的六年學習戲曲藝術的生活開始了。他們每天六點練早功,上午學習腿工課,身訓課,下午學習把子功,晚上學習文化課,那時沒有雙休日,每周六天學習,只有星期天才能回家。一開始學習的時候她們15個女生圍坐在一個長條桌邊,由李倩影老師、沈世華老師分別帶著大家拍曲子,就是這樣她們用了整整兩年的時間拍曲子,學身段,練毯子功、腿、把子功等為以後學戲打下了扎實的基礎。轉眼到了第三學年開始學習崑曲劇目,她學習的開蒙戲是李倩影老師教授的《西遊記·胖姑學舌》,後來又陸續學習了花旦戲《孽海記·思凡、下山》、《牡丹亭·春香鬧學》、《釵釧記·相約、相罵》等花旦劇目。
到了第四學年,就在王瑾一步步朝優秀的花旦演員這個目標邁進的時候,遭遇了她戲曲表演生涯的一個關口——變聲期。如果不能成功地度過這個關口,王瑾很可能就要被迫放棄花旦這一行當。一般來說女孩子的變聲不太明顯,而且時間短。可她不一樣,她說當時說話都是「劈」音,嗓子總是啞的,這時就有老師提議叫她改行學習老旦,已故的劉征祥老師聽到這件事就找到班主任說:「你們這不是誤人子弟嗎?她哪點像唱老旦的,不能說孩子在變聲期就胡亂改行。」也就是劉老師的一席話王瑾才又繼續在花旦組學習。她說現在想起此事也是一種痛苦,那時她天天盼著嗓子能盡快好轉,並且加倍的用功學習。功夫不負有心人,她沒有白白努力,期末的時候她的嗓子好了,並且還向文化局領導匯報了本學年的學習劇目。第五、六兩年,她與張毓文老師學習了《青冢記·昭君出塞》、《漁家樂·刺梁》、《爛柯山·痴夢》等青衣劇目。1988年王瑾以優異的成績畢業,揮別了那痛並快樂著的難忘學習時光。

滬劇王派創始人王盤聲學藝「無意栽柳柳成蔭」
人們總以為,創造自己藝術流派的那些著名演員,即使不是天才,也是天資聰明,才高八斗。其實不然,創造了滬劇王派藝術的王盤聲當初學藝時不僅不顯山露水,而且給人感覺木訥寡言,干什麼都慢吞吞的,一點也沒有那種機靈勁兒。學了幾個月,一天先生想考考他,讓他隨便唱幾句。誰知他漲紅了臉,扭捏了半天,連一句也沒唱出來。先生嘆了口氣,說:「算了」。他把胡琴收起來,不要求王盤聲唱了,從此也沒有再教過這個學生一句戲。團里一個拉琴先生看在眼裡,說我算是看死他學不出山,要出山除非民國八十八年(即五十年後)。那時不要說別人,就是好脾氣的先生也對他失去了信心。別人學生意三年,王盤聲學戲學了六年,也沒有學出來。只能演演小角色,跑跑龍套,連比他後進山門的幾個師弟也大步流星,一個個超過了他。
實際上王盤聲並非傻孩子,他不多開口,心裡有自己想法。過去申曲小生分施派和文派兩大系列,他先生陳秀山是施派傳人。演唱高亢清亮,完全是施派風格。王盤聲對這樣的唱腔不是很喜歡,他跟隨先生長期泡在文濱劇團,文濱劇團是由著名申曲藝人筱文濱領導的劇團,他的演唱師承邵文濱風雅糯軟的風格,講究韻味。王盤聲耳熏目染,打心裡喜歡這種風格的唱腔,便偷偷地學,自己不斷地摸索,慢慢地唱得有點味道了,連筱文濱聽了也說不錯,有時也點拔他幾句。真是有心插花花不開,無意栽柳柳成蔭,年輕的王盤聲沒有學自己先生的本事,倒是走了另一條路,他日後創始的王派唱腔很明顯是與邵文濱、筱文濱的文派唱腔一脈相承的。筱文濱成為王盤聲沒有舉行過拜師儀式的第二個恩師。

『貳』 中國戲曲故事

《竇娥冤》
元代雜劇,關漢卿撰,也是元雜劇四大悲劇之一。它通過竇娥含冤而內死的故容事真實而深刻地反映了當時的社會現實。劇中的窮秀才竇天章因借了蔡婆婆二十兩銀子,無力償還,被迫把女兒賣做童養媳,反映了殘酷的高利貸剝削。賽盧醫在光天化日之下陰謀害命,張驢兒父子蠻橫地強行霸佔婦女,反映了強梁橫行的動亂的社會現實。楚州太守貪贓枉法,草菅人命,使無辜的竇娥死於屠刀之下,則反映了官府的黑暗和政治的腐敗。當然,作品最重要的成就還是通過竇娥形象的塑造反映了勞動人民的悲慘命運、善良品質、反抗精神和有冤必伸的願望。

『叄』 在戲曲界,你都知道哪些動人的故事

孟姜女哭長城,非常的感動…這是一個悲情的故事…

『肆』 著名一些的戲曲故事

1、《宇宙鋒》

秦二世時,趙高、匡洪一殿為臣且是兒女親家。趙高專權,匡洪不滿。趙高遣人盜匡家所藏「宇宙鋒」寶劍,後持劍行刺二世以嫁禍。二世震怒,抄斬匡門。

匡洪子匡扶逃,其妻趙艷容回趙家獨居。秦二世胡亥見艷容貌美,欲立為嬪妃。艷容既恨父親誣陷匡家,又恨二世荒淫無道,斷然拒絕。在使女啞奴(有劇為啞乳娘)的幫助下,趙艷容假裝瘋癲,以抗強暴。

2、《長坂坡》

劉備自燒屯新野之後,棄樊城,阻襄陽,一路率引軍民,流離敗走,窮促萬分。關羽、諸葛亮,已先後遣往夏口,乞救於劉琦未返,劉備等往投江陵暫駐,中途經過當陽,駐扎景山之下。

忽然曹操大兵,漫山遍野追至,夤夜廝殺,劉備眾大敗,及天明檢點隨從只余百餘騎,劉備家眷及趙雲、簡雍、二糜等將,均不知下落,其餘百姓,亦均散失殆盡。

此時趙雲因於阿斗及甘、糜二夫人等失散,遂單騎沖突,四處找尋主眷,沓無下落。往回三數次,遇見簡雍被創卧地,始略知失蹤處所。

趙雲先救出簡雍,令回,再往軍中及百姓中搜訪,先救甘夫人於難民隊,同時又救糜竺,親自護送至長坂坡,令糜竺保甘嫂先行,折身再回,覓糜嫂及阿斗。

途中刺落夏侯恩,收獲青釭寶劍,七次沖入重圍,方得百姓指引,得見糜夫人抱阿斗坐於坍牆枯井之旁啼哭。夫人身受數創,不能行走。

趙雲叩見,極力請夫人上馬,欲保護而出。夫人深知大義,惟以阿斗為托,己則以願死報主,免累趙雲,趙雲再三安慰催行,力任無妨,夫人再三不可,亦促趙雲速行。

繼見趙雲堅待不去,恐且遲延遇寇,乃跳身入井,以速趙雲之行。趙雲大驚,尚躊躇設法營救,則曹軍人馬已至,不得已推牆掩井,解甲藏阿斗於胸前,忽忽上馬,廝殺奪圍欲出。

此時曹操大兵雲集,群矢於趙雲一身,趙雲在核心,東斬西殺,雖不敗辱,而屢瀕於厄。幸曹操愛勇將,賴徐庶乘間說曹操,以生擒勿傷,傳令全軍,始得完膚而返。

3、《天仙配》

《天仙配》敷演董永行孝遇仙事。原本寫秀才董永賣身傅家為奴,以所得銀錢葬父,孝行感天。恰七仙女有思凡之意,玉帝乃命七仙女下凡,與董永配合百日夫妻。

董永於上工之日,在槐蔭樹下與七仙女結為夫妻。後七仙女一夜織成十匹錦絹,傅員外將三年長工改為百舊。

又收董永、七仙女為義子、義女。百日期滿,夫妻二人辭工回家,途中七仙女告知董永實情,並贈羅裙、白扇寶,約定來年二月十五日送子相會後,在槐蔭樹下重返天庭。董永進寶得官,歸途又逢七仙女送子下凡,董永後與傅員外之女結為夫婦。

4、《女駙馬》

湖北襄陽道台之女馮素貞與李兆廷自幼相愛,由母親作主訂親。後來李家衰落,素貞母也去世。素貞繼母嫌貧愛富,竟逼李兆廷退婚。素貞被逼女扮男裝進京尋兄馮少英,又冒李兆廷的名字應試。

不料竟中狀元,被招為駙馬。洞房之夜素貞將真情告訴公主。皇帝迫於形勢只好赦免素貞,命李兆廷頂狀元之名並與素貞完婚。公主也與改名做了八府巡案的馮少英成親。

5、《牛郎織女》

牽牛星與織女星暗生情愫,但兩人的戀情觸怒了王母,王母要懲罰牽牛星。金牛星出來替牽牛星說明,王母非但不予理會,反將金牛星一同貶下凡間。織女星求情不成,被王母鎖進雲房不得自由。

落入凡間的牽牛星和金牛星化身為牛郎和老牛,織女星則終日獨守雲房寂寞孤苦。一日,趁王母出巡,織女星為散心解憂,與眾仙女前往人間的碧蓮池戲水。

化身老牛的金牛星將牛郎引到池邊與織女重逢,二人歡喜無比結為夫妻,在凡間開始了男耕女織的幸福生活,並生了一對兒女。

王母出巡迴來發現此事,立刻命天將捉回織女,牛郎痛不欲生。老牛安慰牛郎,犧牲自己幫牛郎乘上牛角船,帶著兩個孩子上天去追織女。

牛郎追到織女後,二人決心要長相廝守,永不分離。王母不肯成全,氣急敗壞拔下頭上的金釵,在兩人腳下劃出一道銀河,讓他們兩兩相望,僅在每年農歷七月初七才可相會。

從此,每年農歷七月初七,銀河上空便飛滿喜鵲,鳥兒用自己的身體搭出一條鵲橋,讓牛郎織女能夠相會。

『伍』 中國戲曲家的故事

1、我國較出名的戲曲家有「元曲四大家」(關漢卿與馬致遠、鄭光祖、白樸)、湯顯祖、王實甫等。
2、簡介
戲曲是中國一種古老的藝術,有著豐富的文化底蘊,專指中國傳統戲劇。戲曲家就是指研究戲曲的人。

『陸』 戲曲界有哪些動人的故事

(父親給4歲的女兒的遺書) ---可愛的女兒:再吃十次蛋糕 就可以找爸爸了.. ---爸爸和你玩了好多次躲迷藏,每次都一下子就被你找出來。 ---不過這一次,爸爸決定躲好久好久。你先不要找, ---等你十四歲(還要吃完十次蛋糕)的時候, ---再問媽咪,爸爸躲在哪裡,好不好? ---爸爸要躲這麼久,你一定會想念爸爸,對不對? ---不過,爸爸不能隨便跑出來,不然就輸了。 ---如果還是很想爸爸,爸爸就變魔法出現。 ---因為是魔法,不是真的出現,所以不犯規,爸爸不算輸。 ---爸爸的魔法是:趁你睡覺的時候,跑到你夢里大玩游戲; ---在你畫圖畫爸爸的時候, ---不管好不好看,你覺得是爸爸,就是爸爸; ---當你拿爸爸的 照片看時,爸爸也在偷偷的看你…… ---要記得,爸爸一直都陪著你! ---你已經是四歲的大姐姐了。 ---爸爸要拜託你一件事,要你照顧和孝順爺爺、奶奶和媽媽, ---看你是不是比爸爸以前做得好?有多好,媽媽會告訴你的。 ---爸爸猜想,我們這一次玩躲迷藏要玩這麼久, ---爺爺、奶奶、媽咪有時候看不到爸爸,他們一定會偷哭。 ---偷哭就是犯規、就是失敗。 ---他們偷哭,你就要逗他們笑, ---不然游戲輸了以後,他們一定會哭得更厲害了 ---好不好,寶貝?你們是同一國的,來比賽看你們厲害,還是爸爸? ---准備好了嗎,比賽就要開始了…… (十年後的女兒給爸爸的信) ---愛玩的爸爸,你躲在哪裡? ---你不是說我吃過十次蛋糕後,就可找到你的嗎? ---這十年來,我很聽爸爸你的話,為了不犯規,害怕游戲輸掉再看不見你, ---我努力地照顧爺爺、奶奶、媽媽,他們哭,我逗他們笑。 ---爸爸,他們終於笑了!我贏了!游戲結束了,你該回來吧,對嗎? ---原來…不對的! ---我期待爸爸你的回來,再和我玩躲迷藏的時候, ---媽媽卻告訴我,我再也看不到你, ---原來十年前的我已失去了你這個愛玩的爸爸… ---爸爸,你為何忍心騙你最愛的女兒? ---十年來,每吃一次蛋糕,我對你的思念愈累積, ---對我們十年後的再會也就愈期盼。 ---十年的累積實在令我輸得更慘痛! ---十年前,若你讓我選擇的話, ---我寧願爸爸不要騙我,你該相信你的女兒吧! ---我會堅強,我會更努力逗爺爺、奶奶、媽媽笑。 ---又或…來騙我一輩子,和我玩一輩子的迷藏,讓我贏回一輩子的你… ---爸爸,十年後的我知後覺沒有減輕失去你的震撼, ---雖然痛,但我會努力我的人生,不會辜負你的愛, ---不會辜負你和我玩十年躲迷藏的苦心。

『柒』 在戲曲界都有哪些動人的故事

梅蘭芳尚小雲荀慧生的故事,戲曲界其實就是娛樂圈一部分。

『捌』 有關戲曲的故事

戲曲是中國傳統的戲劇形式。是包含文學、音樂、舞蹈、美術、武術、雜技以及表演藝術各種因素綜合而成的。它的起源 歷史悠久,早在原始社會歌舞已有萌芽,在漫長發展的過程中,經過八百多年不斷地豐富、革新與發展,才逐漸形成比較完整的戲曲藝術體系。雖說它的淵源來自民間歌舞、說唱、滑稽戲三種不同藝術形式,但區別一個劇種所顯示的最大的特色,首先仍表現在它來自不同聲腔系統的音樂唱腔。這些音樂唱腔則是以所產生地區的語言、民歌、民間音樂為依據,並兼收其他地區音樂而產生的。各個劇種的劇中人物大部分由生、旦、凈、丑等不同臉變化的角色行當充任。表演上著重運用以生活為基礎提煉而成的程式性動作,和虛擬性的空間處理。講究唱、念、做、打等藝術,表演運輸和富裕舞蹈性,技術性很高,構成有區別其他戲劇而成為完整的戲曲藝術體系。

據不完全統計,我國各民族地區的戲曲劇種,約有三百六十多種,傳統劇目數以萬計。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又出現許多改編的傳統劇目,新編歷史劇和表現現代生活題材的現代戲,都受廣大觀眾熱烈歡迎。比較流行著名的劇種有:京劇、崑曲、越劇、豫劇、湘劇、粵劇、秦腔、川劇、評劇、晉劇、漢劇、潮劇、閩劇、祁劇、河北梆子、安慶黃梅戲、湖南花鼓戲……等等五十多個劇種,尤以京劇流行最廣,遍及全國,不受地區所限。

中國古代戲劇因以「戲」和「曲」為主要因素,所以稱做「戲曲」。中國戲曲主要包括宋元南戲、元明雜劇、傳奇和明清傳奇,也包括近代的京戲和其他地方戲的傳統劇目在內,它是中國民族戲劇文化的通稱。

『玖』 關於戲曲的歷史故事,民間傳說

「陳三五娘」是一個廣泛流傳於閩南文化圈的美麗傳說。傳說始於歷史故事,後來演化為戲曲,戲曲故事又使民間傳說更富傳奇色彩,是閩南文化的重要載體。
歷史上的陳三是泉州河市人,五娘是廣東潮州人,傳說中的陳三五娘最後回到泉州。在陳三的家鄉河市一帶,至還流傳著與陳三五娘有關的風物和故事。
據清潮陽人鄭昌時《韓江見聞錄》記述,泉州書生陳三隨兄嫂廣南赴任,路經潮州,邂逅黃九郎之女五娘,一見鍾情,決意求婚,與當地武秀才林大閟(諧稱林大鼻)發生糾葛,幾經曲折,終成眷屬。從歷史故事--民間傳說--明代泉州傳奇文言小說《荔鏡傳》(祖本)--明代嘉靖前《荔枝記》演出本--明代嘉靖《荔鏡記》演出本,到現代形成膾炙人口的梨園戲《陳三五娘》演出本,陳三五娘傳說不斷充實,後來又成了多項文學藝術創作的泉源,衍生了曲藝、舞劇、話劇、長篇小說以及電影戲曲片、故事片等文藝形式,並且成為學術界一個研究課題。
陳三五娘傳說具有文學價值、人文價值和民俗價值。與中國四大民間傳說白蛇傳、天仙配、孟姜女、梁祝等愛情悲劇不同,為追求美好愛情,陳三以一介書生,隱瞞身份,甘心為奴三年,黃五娘敢於與封建禮制決裂,與心愛的人私奔,有情人終成眷屬,以另一種形式表達與命運抗衡的精神,寄託對美好愛情的嚮往,符合「人民群眾已經形成固定的認知定位和心理期待」,給人以美的享受。
陳三五娘傳說是中國文學寶庫中的一份瑰寶,其思想內容同人民大眾的情感相通,在海內外,尤其是包括港澳台在內的閩南文化圈,有廣泛影響。梨園戲《陳三五娘》取得巨大成功之後,陳三五娘傳說幾乎被定格在銀幕和舞台上,有關研究成果也鮮為人知。但在外來文化沖擊下,戲曲文化遭到嚴重擠壓,陳三五娘傳說及其歷史文化內涵正漸漸被淡忘。

『拾』 戲曲有關的感人故事

「陳三五娘」是一個廣泛流傳於閩南文化圈的美麗傳說。傳說始於歷史故事,後來演化為戲曲,戲曲故事又使民間傳說更富傳奇色彩,是閩南文化的重要載體。
歷史上的陳三是泉州河市人,五娘是廣東潮州人,傳說中的陳三五娘最後回到泉州。在陳三的家鄉河市一帶,至還流傳著與陳三五娘有關的風物和故事。
據清潮陽人鄭昌時《韓江見聞錄》記述,泉州書生陳三隨兄嫂廣南赴任,路經潮州,邂逅黃九郎之女五娘,一見鍾情,決意求婚,與當地武秀才林大閟(諧稱林大鼻)發生糾葛,幾經曲折,終成眷屬。從歷史故事--民間傳說--明代泉州傳奇文言小說《荔鏡傳》(祖本)--明代嘉靖前《荔枝記》演出本--明代嘉靖《荔鏡記》演出本,到現代形成膾炙人口的梨園戲《陳三五娘》演出本,陳三五娘傳說不斷充實,後來又成了多項文學藝術創作的泉源,衍生了曲藝、舞劇、話劇、長篇小說以及電影戲曲片、故事片等文藝形式,並且成為學術界一個研究課題。
陳三五娘傳說具有文學價值、人文價值和民俗價值。與中國四大民間傳說白蛇傳、天仙配、孟姜女、梁祝等愛情悲劇不同,為追求美好愛情,陳三以一介書生,隱瞞身份,甘心為奴三年,黃五娘敢於與封建禮制決裂,與心愛的人私奔,有情人終成眷屬,以另一種形式表達與命運抗衡的精神,寄託對美好愛情的嚮往,符合「人民群眾已經形成固定的認知定位和心理期待」,給人以美的享受。
陳三五娘傳說是中國文學寶庫中的一份瑰寶,其思想內容同人民大眾的情感相通,在海內外,尤其是包括港澳台在內的閩南文化圈,有廣泛影響。梨園戲《陳三五娘》取得巨大成功之後,陳三五娘傳說幾乎被定格在銀幕和舞台上,有關研究成果也鮮為人知。但在外來文化沖擊下,戲曲文化遭到嚴重擠壓,陳三五娘傳說及其歷史文化內涵正漸漸被淡忘。

熱點內容
古代勵志的名言 發布:2021-03-16 21:50:46 瀏覽:209
形容兒孫繞膝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9:35 瀏覽:878
席慕蓉賞析印記 發布:2021-03-16 21:48:26 瀏覽:311
權力很大含有手的成語 發布:2021-03-16 21:48:22 瀏覽:584
能聽的兒童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8:15 瀏覽:285
關於足球的詩歌詞句 發布:2021-03-16 21:47:40 瀏覽:870
拖拉機的古詩 發布:2021-03-16 21:42:53 瀏覽:571
亮甜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2:00 瀏覽:831
廣東話生日快樂祝福語 發布:2021-03-16 21:38:55 瀏覽:409
噓的短句 發布:2021-03-16 21:38:07 瀏覽: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