覓城故事
Ⅰ 成都送仙橋的故事
送仙橋:相傳農歷二月十五日是李老君壽辰,青羊宮每年於此時辦廟會,會期過後,眾仙經此橋西去,因此得名送仙橋。
送仙橋的另一神話傳說,「有位學士清晨漫步於摸底河橋時……一遊人駐足凝視之,驚呼曰『此乃天上上八洞金仙呂洞賓也來觀燈賞花也』……從此遇仙橋、送仙橋傳說天下傳遍。」據了解,此段文字是出自四川大學一名家之手。
送仙橋距青羊宮不到300米,有三月三(二月十五日)各路神仙到此與民同樂趕廟會的傳說——有人在迎仙橋看見何仙姑笑口微露,撒下五彩斑斕的鮮花;有人在遇仙橋碰見騎驢的張果老與呂洞賓在觀賞蜀人的蜀綉竹編……時辰到了,神仙們離去時,站在亘古不變的送仙橋頭,向橋下的河中拋撒萬千珍寶。
千百年來,人們就在送仙橋的「摸底」河畔,尋覓觸摸歷史留下的厚重積淀,送仙橋成為川西壩子一處最具地方民俗的景觀。
成都有不少關於橋的傳說,有的是史實,有的是虛構,有的真偽參半。司馬相如是西漢時期成都著名老子,寫了著名的《子虛賦》等文章,受到皇帝欣賞,召他進京。赴京之時,其妻卓文君送他到成都北門城外升仙橋,依依惜別。相如豪情萬丈地說:「不乘赤車駟馬,不過汝下」。果然,他在長安受到皇帝的重用,任命他為中郎將,全權代表朝廷處理西南地區事務。他真的乘著四匹馬拉著的紅馬車回成都了。此後升仙橋就改名為駟馬橋。三國時期,蜀國大臣費禕出使東吳聯吳抗魏,諸葛亮送他到一座橋邊。費禕上船時,諸葛亮一語雙關地說:「萬里之行,始於此矣。」即指費禕開始了漫長的旅途,又指費禕肩上責任重大。從此,該橋得名「萬里橋」。其實遇仙橋(散花樓)、送仙橋和望仙橋是一體的,用現在的語言就是同一個傳說故事的不同發展階段吧~
傳說在三月三的時候,民間趕廟會,八仙到此與民同樂。在今天青羊宮散花樓附近,人們看見何仙姑在散花樓上撒下五色鮮花,如今的百花大橋地址就是當年的遇仙橋的位置;隨後人們同八仙一起賞蜀人的蜀錦竹編等等,沿浣花溪(今天的青羊上街)一路走到送仙橋,時辰到了,八仙在送仙橋頭凌雲而去並撒下無數珍寶,人們追趕著歡送八仙,於是跑到離送仙橋不遠的望仙橋,目送凌雲而去的八仙。
Ⅱ 城南舊事中孟珠的旅程的故事簡介
敘述一個名叫孟珠的少女的人生旅程,徐蚌會戰,失去了父親,母親帶著兩個女兒來到台灣,卻在磨難中逝世。孟珠只好利用她美麗的容顏和甜美的歌喉去歌廳上班,用賣唱的錢養活兩張口,同時送妹妹讀中學、上大學。
台灣歌女的悲苦生活,是眾所周知的,孟珠經受了好友雪子的慘死,目睹蓓麗大姐、路斯、白瑩瑩等歌女的不幸,卻能始終自尊自強,力拒娛樂場中歪風邪氣的腐蝕,最後在大同鄉劉專員的幫助下,與心愛的人許午田結了婚。
(2)覓城故事擴展閱讀:
作者簡介:
林海音(1918年-2001年),原名林含英 ,女,1918年出生於日本大阪,台灣苗栗縣頭份鎮人,祖籍廣東蕉嶺,著名作家 。1921年林海音隨父母返回台灣。1923年隨父母遷到北京,定居城南。1948年回到台灣,開始文學創作。曾擔任《世界日報》記者、編輯,主持《聯合報》副刊10年。
一生創作了多部長篇小說和短篇小說集。其自傳體長篇小說《城南舊事》,於1999年獲第二屆五四獎"文學貢獻獎",德文版獲瑞士頒贈"藍眼鏡蛇獎"。
孟珠
是個可憐的人,很小就帶著妹妹出來獨立,沒有高學歷的她只能在歌廳里唱歌,以此來維持生活,供養好學的妹妹。唱歌這個職業在當時是不被人尊重,甚至是遭人鄙棄的,所以孟珠只能遠離妹妹,她只告訴妹妹她會負擔學費,甚至自己的未來,孟珠沒有多想,或者也不容她多想。
雪子
原是一個美麗純朴的人,可以在家鄉做個安安靜靜讀書的女孩子,就因為她的太過成熟,大膽地和一個大學生逃離家鄉,可下場卻是被遺棄,倔強的她不再回家鄉,是慚愧也是為了報復。雪子的人生因此而轉變,她看似倔強,好勝,其實內心無比脆弱,她拿固執來掩飾她內心的懦弱。
一旦崩潰,她就更不能自已。她不相信任何人,別人的友好對她是同情,是嘲諷,也就是這樣的心情使她最終選擇了逃避,她用死亡來表示對這個世界的不滿與憤恨。就這樣,她還是回到了不願回去的家鄉,帶給他們的,是無限的遺憾和痛苦。
Ⅲ 寫孟姜女的詩詞有哪些
民歌《孟姜女》
正月個里來是新春
家家戶戶喜盈盈
人家夫妻團圓聚
孟姜女的丈夫去造長城
夏夜裡銀河飛流星
那是牛郎織女點燃的紅燈籠
孟姜女望長空
淚眼霧蒙蒙
我與杞良哥何日能重逢
九月里來九重陽
菊花煮酒空相望
空相望
落葉飄秋風涼
窗前月如霜
我給親人做衣裳
線是相思針是情
針針線線密密縫
密密縫
再把心口一絲熱
絮進寒衣伴君行
大雪紛飛北風急
孟姜女千里送寒衣
從秋走到年關過
年關過
不知丈夫在哪裡
在哪裡
聲聲血淚聲聲喚
天也昏來地也暗
哭倒長城八百里
只見白骨滿青山
Ⅳ 成都的傳說故事和風俗
1、龜化城
傳說一:秦漢時期,成都經濟文化發達。
公元前316年,秦國吞並巴蜀。公元前311年,當時鎮守成都的張儀、司馬錯著手修築成都城牆。傳說張儀築城時屢築屢垮,後來「有大龜浮於江」,張儀根據巫師的指點,沿著龜爬行的路線築城,果然成功,所以成都又叫龜城。出自晉代干寶《搜神記》卷十三「秦惠王二十七年,使張儀築成都城,屢頹。忽有大龜浮於江,至東子城東南隅而斃。儀以問巫。巫曰:『依龜築之。』便就。故名『龜化城』」。
傳法二:張儀修築成都城牆時,最初是按照秦咸陽城來修的,但屢築屢垮,後來有大龜浮於江中,張儀受到烏龜龜背上的圖案的啟示重修設計成都的城牆,後來就沒有垮過了。
龜在我們國家傳統文化中一直是吉祥,長壽的象徵,是四靈之一,四神中的玄武也有龜的形象。雖然被某地網痞曲解了意思,不過反而暴露出某地部分網友集體性的無知,當然,故意的曲解也和個人素質掛鉤。幾千年的文化沉澱是你們所不能及的。——出自《太平御覽》卷九百三十一·鱗介部三·龜~4272~ 《華陽國志》
2、鎣華寺
相傳彭縣鎣華山有一個學佛的人,心極慈悲,乘驢行而不施鞭策。成正果後,善男信女為他立廟,號「鎣華祖師」。成都亦立了廟,在東較場附近。清末,該廟被軍隊占為兵營,哥老會眾又在外東三官堂街購地新建一廟,石柱為楹,以為奉祀。成城中學創辦時,租其殿為禮堂,至今如故,這就是現在的成都第十九中學。——出自《什邡縣志.人物》
3、花牌坊
相傳明朝朱元璋為振邦興國開科取士羅織人才。居住在成都市西門一條街上的秀才花如春上縣、府應考,均名落孫山,便灰心喪氣。一日他在茶鋪吃閑茶,見一叫化婆伸手行乞,心生憐憫之心,遂將身上僅有的五文錢送與她買饅頭。
叫化婆隨即謝過他,說,你是將相之才,可要努力考取功名。花如春受到叫化婆的激勵,便重拾書卷,日夜攻讀。
一天夜裡,他讀書睏倦在幾案上趴著睡著了,夢中見叫化婆點化他,到了京考,花如春一看試卷,試題果在《春秋》范圍內,便提筆揮就一篇恤民安國的錦綉政論類文章,深得主考官大悅,呈上朱元璋,欽點花如春狀元,並批示花如春打馬遊街,以顯示皇恩浩盪。
花如春在省親期間,深入百姓之中,了解百姓疾苦,上奏減輕賦稅徭役,勸導農耕惜民等治國安邦之策,深得朱元璋嘉許並施行之,取得非凡效績。於花如春功勞赫然,成都府尹上奏朱元璋修建一花姓牌坊,彰顯花如春。朱元璋准奏,因而得名。——出自《畢節縣志》
4、風俗:
打草鞋:或許在某些景區,你能看到一些老婆婆。她們在路邊擺上一個小簍子,簍子里裝著打好的草鞋,手裡拿著一個半成品,也不叫誰買,就自顧自的坐著,等待客人主動上門。
老成都時代,買草鞋的繁多。自古糧倉之都的成都,穀草麥草秧草席草甚多,打草鞋,蓋草房、編草帽、捆貨物、編草席的原料是不缺少的。往往天沒亮,就端著個凳子坐在家裡的小院壩中,男人們出去種田,女人就留在家裡打草鞋。特別是在鄉場上,人們就地取材,直接就手用草編織鞋子,傳承了許多打草鞋的手藝,甚至開起了專門的鋪子。男士的、女士的、各種碼子,他們心裡都清楚的很。
代客冒飯:除開上面的修竹器的,補水桶的,打草鞋的......老成都的服務可謂是細致入微,賣水人、磨刀匠、拾瓦匠,你以為你能想到的就是所有,其實還有很多服務讓人拍手叫好,比如說這個「代客冒飯」。
這可以說是很多成都人都沒聽過的新奇玩意兒。館子不收取任何費用,把顧客帶來的冷飯用湯冒熱,方便他們就餐。若是顧客帶了錢,就買他們幾份小菜來下飯。
這種生意通常是為那些缺乏生計的成都貪民,其中裹藏的人情味才是真正暖人肺腑。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產業,而「代客冒飯」在當今的成都,可是見也見不到,早已銷聲匿跡了。
5、蓉城
蓉城是四川的成都,成都又名錦官城,錦城,蓉城。因為後蜀皇帝偏愛芙蓉花,命令老百姓在城牆上遍植芙蓉,所以成都又稱為了「蓉城.一說「龜畫芙蓉」,即初建城時,地基不穩,屢建屢塌,後來出現一神龜,引路建成此城,而神龜指引的路線就是一朵芙蓉花,蓉城乃由此而生。
一說「芙蓉護城」,即五代後蜀主孟昶為保護城牆,命人在成都土城上遍植芙蓉,每當九月芙蓉盛開,遠遠望去如錦如綉,滿城生輝,名之曰芙蓉城。
最為人們接受,流傳最廣的版本是這個:從唐時起,每年的農歷二月,成都都有盛大的花市舉行。相傳農歷二月十五日是百花的生日,稱為「花朝」。成都花市便於花朝前後舉行,以「花朝」為花市的正期。每到二月,成都都會成為花的海洋。百花齊聚花城,競相開放,爭奇斗艷,把整座古都打扮得妖嬈富麗。
這樣的花容盛事的確令人眼花繚亂。這時候,五代後蜀國蜀王妃花蕊夫人從百花叢中回過身來,她從百花之中發現了芙蓉。芙蓉如天上彩雲滾滾而來,這情景讓花蕊夫人驚喜不已。她喜歡上了這種美麗的花,這花讓她感到很開心。然而花開總是短暫的,美麗也會很快逝去,在成都陰濕的天氣里,花蕊夫人常常很憂郁。
秋天來到了,花蕊夫人為排遣心中的寂寞,帶著隨從去踏青。走到農家小院前,她驚奇地發現,在這霜氣襲人的秋天,即使堅毅的菊花也已凋零,卻有這樣一叢叢一樹樹的繁花在開放。她想起來這就是花朝時看到的芙蓉,花蕊夫人的臉上盪漾出從未有過的喜悅。
身邊的隨從把這一切看到眼裡,回去報告給蜀王孟昶,孟昶大喜,遂命百姓在城苑上下遍植芙蓉樹。
於是待到來年花開時節,成都便四十里芙蓉如錦綉,從此也落得了芙蓉城的美譽。
後來,後蜀國滅亡了,花蕊夫人被宋朝皇帝趙國胤掠入了後宮。花蕊夫人常常思念著孟昶,偷偷珍藏著他的畫像,以述思念之情。趙國胤知道後,逼迫她交出畫像。但是花蕊夫人堅決不從,趙國胤一怒之下便殺了她。後人敬仰花蕊夫人對愛情的忠貞不渝,尊她為芙蓉花神,稱芙蓉花為「愛情花」。
成都人對芙蓉花的喜愛,多少與這個古老的傳說有關。他們屏棄「龜畫芙蓉」和「芙蓉護城」說,而津津樂道於花蕊夫人的傳說,足以說明成都人追求忠貞愛情的浪漫情懷
(4)覓城故事擴展閱讀:
成都的歷史沿革:據史書記載,大約在公元前5世紀中葉的古蜀國開明王朝九世時(公元前367年)將都城從廣都樊鄉(雙流)遷往成都,構築城池,截至2018年,已有2385年歷史;但依據現實挖掘的金沙遺址看來,成都建城史可以追溯到距今3200年前。
早期為百濮地,據《華陽國志》載: "越嶲郡會無為濮人居地,有濮人冢",《史記 · 楚世家》說:「(楚武王)於是始開濮地面有之,建寧郡南有濮夷,濮夷無君長總統,各以邑落自聚,故稱百濮也」。
關於成都一名的來歷,據《太平寰宇記》記載,是借用西周建都的歷史經過,取周王遷岐,一年而所居成聚,二年成邑,三年成都而得名蜀都。蜀語成都二字的讀音就是蜀都。成者畢也、終也,成都的含義就是蜀國終了的都邑,或者說最後的都邑。
公元前316年,秦國先後兼並蜀國、巴國,並設置蜀郡於成都。秦張儀、司馬錯築太城(府南城),次年,張儀在太城以西築少城(府西城)。
公元前256年,蜀郡太守李冰,吸取前人的治水經驗,率領當地人民,主持修建了沿用至今著名的都江堰水利工程,並造石人作測量都江堰水則,是中國最早水尺。公元前141年,蜀郡太守文翁在成都建立了中國最早的地方官辦學堂「文翁石室」。
秦末、漢初,成都取代關中而稱「天府」。
Ⅳ 求劍三npc的故事
我提供了六個故事,一共11個人物,你看看夠不夠
五毒教主曲雲和孫飛亮的故事,很感人的。
曲雲是當年名揚天下的七秀之一,正所謂「歌罷楊柳樓心月,舞低桃花扇底風」。迷倒當時無數名門子弟,少年才俊,但是曲雲卻早已將一顆芳心繫到藏劍山莊二莊主,石中劍葉暉的身上。葉暉當時正值青春年少,意氣風發,與曲雲真正是郎才女貌,比翼雙飛,羨煞多少旁人。
然而天有不測風雲,就在兩人正在憧憬美好未來,一個神秘老人的到來打斷了他們的美夢。
老人不是別人,正是五毒教右長老艾黎與一個苗族中年婦女,長老艾黎告知曲雲的真實身份,讓兩母女重聚,並說明教內混亂,五位聖使彼此毫不相讓,都欲爭奪教主之位,赫赫一時的五聖教此時已有分崩離析之象,危急之時,艾黎靈光一現,想到教主還有一個私生女,於是拿著魔剎羅預先寫好的遺書來找到曲雲,要她繼任教主之位,光大五聖教。
這個消息對曲雲來說無疑於五雷轟頂,從小以孤兒身份長大的孩子突然得知自己是有母親的,而且這個母親還是江湖人士唯恐避之不及的五毒教教主,不但如此,還要讓自己去接任這個教主。
剛開始去曲雲是堅決不願意回去的,畢竟她和這里的一切都有了感情,更何況葉暉也在這邊,她怎麼捨得離開。無奈之下,艾黎只有將真相告訴葉暉。
葉暉知道真相以後,受到的刺激並不比曲雲少多少,葉暉從小接受儒家教育,是藏劍五俠中對正邪對立看的比較重的一位,所以在曲雲來找自己商量之際竟然閉門不見。
曲雲對葉暉不肯見自己感到傷心欲絕,認為葉暉是介意自己的出身,一時間萬念俱灰,覺得感情這種東西實在是遠沒有親人可靠,自己最愛之人其實一點也不愛自己,一念之下,跟隨艾黎長老回到苗疆,接任了五聖教教主之位。
學習了五聖教至上心法的曲雲外貌開始慢慢變化,由一個風情萬種的妙齡女子竟然變成了一個小女孩般模樣,這種變化就連五聖教三朝元老艾黎也不知道什麼原因,只能猜想是五聖教和七秀坊這兩種同為陰柔的內功心法在一起相沖的結果吧。
曲雲為葉暉所棄,失意之下,不在信任任何人,尤其是瀟灑的少年男子,即使修煉五毒武學令她身形變小,也從未後悔。直到孫飛亮為她跳下萬蠱血池,她眼見自幼愛護自己俊美形容的師弟在血池中皮開肉綻,面貌盡毀,全身筋肉膨脹,裂開,他的雙目由清澈轉為痛苦最終變為迷茫、狂熱,但卻始終沒有離開她一刻,曲雲便知道,她再也忘不了這一刻和這個人了,那個名為葉暉的男子從此已經從她腦中淡去,她發誓要花費一生的世間陪著這個打小敬她愛他的師弟,即使他再也無法感受到什麼了。
曲雲與高絳婷同為七秀,年紀又相若,感情十分要好,曲雲得知高絳婷遭遇之後,驚駭天下竟有如此殘忍之人,發下五毒掌門令諭,要活捉康雪燭,令他遭受萬毒殘身之痛。
曲雲從小身世孤獨,她接受魔剎羅便是她的母親這個事實之後,同母親見面的心情尤為迫切,五毒弟子出教,多同時負有尋找前教主的職責。
經過了孫飛亮一事,曲雲感到被天一教煉製成屍人的塔那人都是值得同情的苦命之人,他們變成這種樣子,五聖教實在有難以推託的責任,但依照塔那人的心理,放任他們四處流落一定會成為禍患,曲雲命五聖教弟子將塔那一族困於五毒潭中,冒著腹背受敵的危險,也不將他們鏟除和趕走,曲雲也同時命門下弟子加緊尋找救治屍人之法。五聖教弟子煉屍之法本是禁術,流落於外,五毒弟子也深感愧疚,他們大多非常贊同教主的做法。
素手清顏 惡人谷康雪燭的故事
他曾是當年萬花雅士,他雕的俊俏郎君能讓女子夢縈十年,他隨手刻的小玩意都被工畫中人奉為聖物。
「高絳婷無骨驚弦引,康雪燭素手著清顏」說的是兩個驚才絕艷,並稱當世的人物。
中唐以來,歌舞琴棋,書畫工筆的技藝之多之精,遠遠超越歷代。宮廷之中有玄宗李隆基一手栽培的梨園子弟,有安祿山、楊玉環的胡旋疾舞;武林之中更有高士輩出,公孫一脈的劍舞,吳公道子的書畫,掌上乾坤的雕鏤,酒中仙人的詩句,件件皆是一時無兩。但天寶以來,風華最著的卻始終是他兩人,江湖人稱「無骨驚弦,素手清顏」。
當年高絳婷雙手天生軟韌,柔若無骨,在箜篌演奏之技藝上傲視群芳,可與七秀坊公孫劍舞並稱。而康雪燭一雙妙手,一把小刀,手下雕塑,號稱可令死物重生,石龍睜眼。
康雪燭本是出身隱居東海之武學世家,他家學淵博,尤愛人物雕塑,三旬之前,其所雕之人,男女老弱皆是惟妙惟肖。他與妻子文秋伉儷情深,恩愛非常,不料文秋紅顏薄命,竟然芳齡病逝,康雪燭用情之深,人所難及,經此一事竟至神智恍惚,竟然一病經年。待身體好轉,心中苦痛卻仍是半分不減,遂決意為妻子雕琢一舉世無雙之遺像。不料窮盡心思雕琢之作,竟然無法合乎其心意,只因在他心中,妻子無異世間最為美好溫婉女子。他無法窮盡人像之美好,只是責怪自己技藝未精,於是離家遠赴中原,修習技藝。
康雪燭整日尋找美貌女子為其塑像,正所謂百尺竿頭,難盡一步,一直未能成功,煩惡難忍之下,他終於想出一個法子: 他捕捉山中走獸,以利刃入之,逐個而解。刃入蹄腿肌理之時,他手上便感悟其筋肉質地;鮮血流出之際,他便觀之色澤明淡;刃貼骨骼之時,他便察其體格壯弱,待有所感悟之後,再以刻刀雕之,果然大有進境。
於是康雪燭另起一念,他別離深山,出入江南煙花之地,看到中意女子便設法掠去,與走獸一般逐個而解,細細研究,康雪燭聞聽萬花谷中人才鼎盛,遂投奔萬花,待聲名廣播之後,行事更是方便,四處尋找各部位完美之人,攜來谷中琢磨,以他家傳武學,竟無人發現。如此數年,他所雕女子,已是神容並似,腳腿胸臀各種優異部位之骨骼皆已被他尋覓,現如今只唯有一雙妙手尚無著落,只因康雪燭自認自己的妙手要比天下女子更加無缺無憾,想要找到更佳之手實在太過困難,幾次欲引刀入之,又唯恐手上筋肉散盡,只余骨骼後無法再現絕世工藝,躊躇反側,始終難決。
因此待到康雪燭得見高絳婷引弦輕柔的無骨之手,慨嘆上天果然不負他這般苦心。欣喜若狂之下,生怕天下再無此等機緣,於是當即引高絳婷入谷,以手中之刀生生廢去高絳婷一雙玉手!大功告成之後,飄然遠去……….待眾人發現之時,卻見高絳婷被縛於床頭,早已痛暈多時,雙手筋肉已盡為利刃所下,鮮血淅瀝滴下,眾人盡皆駭異無比,霎時間驚叫之音此起彼伏,不絕於耳。床旁卻另立有一女子,正舉步迎客,她白衣素裙,形容溫婉,雍容含笑,在這樣情景之下卻是詭異無倫,細看竟是一具雕像,卻半點也不似高絳婷。
床旁遺有康雪燭手書,書到末頁仍墨跡芳香,儼然是剛剛書就,「真水無香」四字赫然其上,緣來緣去,盡在書中。床旁所雕便是康雪燭亡妻文秋之貌,他解離天下美貌女子,終於大徹大悟,方知文秋其美在情,而不在形容。此像寥寥數刀,粗刻淺劃,卻能盡現文秋之容,真耶假耶,卻是冷暖自知了
那一日,萬花谷百花齊放,卻掩不住康雪燭手上的血腥之氣,他手中的刻刀,第一次不為雕塑而揮舞。自此康雪燭被江湖通緝,五毒教教主曲雲與高絳婷同為七秀,年紀又相若,感情十分要好,曲雲得知高絳婷遭遇之後,驚駭天下竟有如此殘忍之人,發下五毒掌門令諭,要活捉康雪燭,令他遭受萬毒殘身之痛,康雪燭最終被逼逃入惡人谷。從此,世間少了位大名士,惡人谷中多了個大惡人。
七秀坊琴魔高絳婷的故事
高絳婷,劍俠情緣中的三魔之一,琴魔。同時也是揚州七秀坊的七秀之一,琴秀。擅彈箜篌,技藝傲壓群芳, 有「無骨驚弦」之名。
【知音說與知音聽,不是知音莫與談。 】
七歲那年,高絳婷從家鄉山窮水惡的赤貧,來江南揚州垂柳揚花的富庶。
時近傍晚,且綿綿地下著雨,她在船頭抬起眼,看到遼闊的江,半面霞光,半面比肩緊挨的精緻畫舫。七秀坊碼頭苔染的石,纏住絲滑的流水。暮靄中遠遠近近的屋頂,其間莫名驚起的鳥兒,振翅飛向天際。
當師父公孫摸著她的頭,悲憫又篤定地斷言她天資所限,體質柔弱,無法將《霓裳羽衣》身法修習到高妙境界,失望滅頂而來。
於是日日苦練琴技,坊中一把七十六弦的箜篌,終有日素手翻飛弦間,游刃有餘。
她盡邀名士,在揚州七秀坊內獻奏一曲,曲消音散良久之後,眾人仍是呆若木雞。在場之人不乏見識廣博之輩,如此音色竟是無人可以形容,更有多人數日流連於七秀坊不忍離去,但求再聞一曲,無骨驚弦之名遂天下皆知。自此之後,廟堂江湖,高門名士爭相入坊,往往求一曲而不可得。
江湖勝傳「無骨驚弦,素手清顏」,她聽聞了,也只是淡笑。她的世界如澄潭月影,除了指尖的弦,再無其它。
倘若不是那次相見,世間是否能多個快樂的孩子?
那日,萬花名士康雪燭不遠千里,來坊中求她一曲。只一個照面,她便沉淪。
他眼中有那麼深的執念,隱忍、肆意,她知道,自己遇到了同類。一曲既罷,康雪燭驚為天人,喃喃言道:「天下再無如此妙手。」欣賞與傾慕的神情,看進她眼裡,眉間心上都是蜜糖融化了似的絲絲的甜。
他邀她回萬花谷,說要給她雕刻舉世無雙的像,哪怕那尊貂蟬拜月也無法蓋過它的風采。
她不在乎,但是她歡喜。
高絳婷對萬花名士康雪燭暗許相思,但怎料之後卻發生慘絕人寰之事。那慘絕人寰之事正是由康雪燭一手策劃並實施,他竟然毀去了琴秀高絳婷的雙手!
而他為何做此殘忍之事,這里就不得不提到康雪燭這個人的過去。
康雪燭本乃萬花名士,以雕琢美貌女子聞名於世。天寶元年七月初五(公元742年),康雪燭初履萬花,以落星湖中之水和湖底泥沙揮手雕就了萬花谷如今馳名江湖的「貂蟬拜月」,從此聲名響徹天下。卻道七月初五那日,康雪燭從晨間開始雕起,及至晌午,身形乃成,只觀其形,周遭眾人目光皆已無法旁移,待到康雪燭手中刀工入顏,揮手之間,面目明了,眾人更是顛倒。待到定睛看時,那秀目依稀傳情,神色渾然迷離,身姿隨和風微動,眉眼之間,竟似有無數厚意輕愁未曾言出。盛夏之際,晴晝海萬花盡皆盛開,竟也無法掩住那泥沙所為之人的絕世風華。旁觀諸人無不目眩神迷,眾人皆言若是西子復生,只怕也不過如此了。工聖觀後,久久無言,唯留有四字評語:「雪燭素手,境入微毫」。
從此康雪燭入住萬花,每日閉門研究雕工。
康雪燭一雙手修長圓潤、細膩光滑,他每日都要以秘制葯膏浸漬雙手數次,膚色白皙異常,手上筋脈清晰可見,全然不似男子之手,工聖言之「素手」,就是緣於此處了。康雪燭另有一樁怪癖,琢磨之時從來不喜有人在旁觀看,於是東方宇軒特開放一隱蔽居室供其鑽研。他每出一作,必然名動江湖,萬金難買。
時過不久,江湖之上將兩人並提,勝傳「無骨驚弦,素手清顏」之名。康雪燭聞聽此事,不解何等絕佳技藝竟能凌駕自己之上,遂出谷赴七秀坊一會高絳婷。一曲之後,驚為天人,據說當日康雪燭曾緊盯操弦高絳婷之手,喃喃言道:「天下再無如此妙手」,後人聞之,無不嘆惋。他更將高絳婷邀入萬花谷中,要為她專雕一像。此作若成,可說是江湖之上技藝聲名最勝的兩人合力所為。此事經好事之徒口傳,半日之間無人不知,於是六月初四康雪燭攜高絳婷回谷那日,萬花谷中佳人名士雲集,其中不乏江湖豪傑、大派高手、名門公子、深閨佳麗,眾人齊集萬花谷康雪燭屋前,以待一觀絕世無雙的高絳婷之像。
眾人苦等至夜,盡皆不耐之際,只聞屋中高聲長笑之音,音中悲傷與愉悅之意皆有,矛盾之處,難以言表,眾人好奇之心更甚。稍頃之後,康雪燭推門步出,不答眾人之問,縱身倏忽遠去,眾人這才知康雪燭武學之技竟也極為深湛,觀其輕功,只怕不在谷主東方宇軒之下。 卻問康雪燭所雕人物之精細,已至不可思議之境,但為何只雕女子,不雕他人,世人只以為他偏愛美人,但實乃另有別情……
康雪燭本是出身隱居東海之武學世家,他家學淵博,尤愛人物雕塑,三旬之前,其所雕之人,男女老弱皆是惟妙惟肖。他與妻子文秋伉儷情深,恩愛非常,不料文秋紅顏薄命,竟然芳齡病逝,康雪燭用情之深,人所難及,經此一事竟至神智恍惚,竟然一病經年。待身體好轉,心中苦痛卻仍是半分不減,遂決意為妻子雕琢一舉世無雙之遺像。不料窮盡心思雕琢之作,竟然無法合乎其心意,只因在他心中,妻子無異世間最為美好溫婉女子。他無法窮盡人像之美好,只是責怪自己技藝未精,於是離家遠赴中原,修習技藝。
世人多愛美厭丑,本乃人之常情,康雪燭更是追求完美之人,他想要所雕之像美好至難以增減半分,但此等技藝,世間從來未現。康雪燭整日尋找美貌女子為其塑像,正所謂百尺竿頭,難盡一步,一直未能成功,煩惡難忍之下,他終於想出一個法子: 他捕捉山中走獸,以利刃入之,逐個而解。刃入蹄腿肌理之時,他手上便感悟其筋肉質地;鮮血流出之際,他便觀之色澤明淡;刃貼骨骼之時,他便察其體格壯弱,待有所感悟之後,再以刻刀雕之,果然大有進境。如是經年,康雪燭所雕走獸飛禽幾可亂真,但人物雕塑仍然進境甚微,蓋因鳥獸之筋絡骨骼,畢竟與人差異甚大,所謂失之毫釐,謬以千里,何況他是如此要求完美之人。
於是康雪燭另起一念,他別離深山,出入江南煙花之地,看到中意女子便設法掠去,如走獸一般逐個而解,細細研究,以他家傳武學,竟無人發現。如此數年,他所雕女子,已是神容並似。 此時康雪燭又尋一法,他四處尋找世間相貌完美的女子,但人體部分出眾已是難尋,身體各部位盡皆無可挑剔之人實在罕有。康雪燭聞聽萬花谷中人才鼎盛,遂投奔萬花,待聲名廣播之後,行事更是方便,四處尋找各部位完美之人,攜來谷中琢磨。數年之內眼耳口鼻,腳腿胸臀各種優異之部位皆已被他尋覓,唯有一雙妙手尚無著落。只因康雪燭自認自己的妙手要比天下女子更加無缺無憾,想要找到更佳之手實在太過困難,幾次欲引刀入之,又唯恐手上筋肉散盡,只余骨骼後無法再現絕世工藝,躊躇反側,始終難決。
待到康雪燭得見高絳婷引弦輕柔的無骨之手,慨嘆上天果然不負他這般苦心。欣喜若狂之下,生怕天下再無此等機緣,於是當即引高絳婷入谷,大功告成之後,飄然遠去…… 此時屋外眾人湧入屋中,卻見高絳婷被縛於床頭,早已痛暈多時,雙手筋肉已盡為利刃所下,鮮血淅瀝滴下,眾人盡皆駭異無比,霎時間驚叫之音此起彼伏,不絕於耳。床旁卻另立有一女子,正舉步迎客,她白衣素裙,形容溫婉,雍容含笑,在這樣情景之下卻是詭異無倫,細看竟是一具雕像,卻半點也不似高絳婷。床旁遺有康雪燭手書,書到末頁仍墨跡芳香,儼然是剛剛書就,「真水無香」四字赫然其上,緣來緣去,盡在書中。原來床旁所雕便是康雪燭亡妻文秋之貌,他解離天下美貌女子,終於大徹大悟,方知文秋其美在情,而不在形容。此像寥寥數刀,粗刻淺劃,卻能盡現文秋之容,真耶假耶,卻是冷暖自知了。
經此一事,世人多以為箜篌妙技從此絕跡人間,無不嘆息。不想高絳婷身子雖弱,卻是外柔內剛的女子,她經醫聖孫思邈精心救治之後,忍痛苦練,半載之後,箜篌之音竟然復現人間,技藝更有精進,只是那琴音之中多了殺伐之氣,聞者心驚魂動。她和康雪燭在小室究竟經過了何等驚心動魄之事,外人莫知,至於無骨秀手,高絳婷復出之後以袖掩之,卻是無人再有機緣得見了。
現高絳婷居於七秀坊內,屬七秀之琴秀,終日在七秀坊湖中的琴秀亭中彈琴,除了貼心弟子外任何人靠近琴秀亭都會被她的琴音劍氣彈出亭外,輕者氣海翻湧,重者內傷。
慕容追風的故事
因為王遺風的屠城,
因為天一教研製屍毒,造就了這個僵屍遍布,死氣沉沉的小城。
慕容追風一家(他和他的妻子、孩子)都中了屍毒,妻子早已死去,孩子成了毒屍無常鬼,他自己也成了半人半屍的「怪物」。
在洛道村落間,飽經滄桑的悲情英雄慕容追風孤身一人游盪在風塵飛揚的大路上,步屣蹣跚卻依舊英姿颯爽。
他身後背著棺材,上面插滿寶劍,鋒芒逼人。
慕容追風不是人,卻比大多數人更有人性。
身為半個僵屍,他有自己的意識和感情,以消滅僵屍為己任。終日以僵屍為獵,為的是保護活著的人。他身後背著的是棺材,棺材裡是他已經變成僵屍的妻子,這簡直懸在頭頂的一柄利劍,時刻提醒著他要保持警惕。
因為愛,要時時刻刻背著亡妻;因為職責,要時時刻刻看著這棺材,防止自已妻子從棺材裡跳出來危害人間;
慕容追風才是真英雄。
如果他已經徹底轉變成了冰冷的僵屍,留給世人的或許僅僅只有同情。但他偏偏是一個深情的人,這等人,這等事,帶給江湖的何止是震撼啊?
「棺材裡是我的內人,但我已經不能再放她出來了。」
身為僵屍,天則卻是消滅僵屍。即使面對的是他的兒子。
你還記不記得那個任務:慕容追風叫你去殺一個叫做無頭鬼的精英怪,他說,我打不過他,請你去為民除害;當你千辛萬苦摘下這個精英怪的頭顱時,他終於開口了:
「那是我的兒子,夫人,現在你可以安息了吧。」
非不能也,是不忍也。瑣碎言語之間,卻飽含著對逝去人生的渴望與深情。
一個男人,自己已經被毒素感染成半人半鬼,卻艱難的活在這個世界上,發誓除世上一切屍人,解脫他們的痛苦。
一個男人,在自己摯愛被天一教變成了已經冰冷毫無情感的屍人,卻還將之放於棺材中,背在肩上不離不棄。
這才是一個真正的男人!
人們都怕這個男人,因為這個男人正慢慢死去,變成毒屍。
屍人都怕這個男人,因為這個男人他還堅強的或者,成為獵人。
他被所有人排斥著,只能孤獨的行走在滿是毒屍的洛道上,唯一陪伴著他的,就是背後棺材內那「死去已久「的妻子。
「屍人未絕之前,我慕容追風絕不可以死。」這句平淡而沙啞的話讓我想起了佛教那位發下宏願的地藏王菩薩:
」地獄不空!誓不成佛!「
李復的故事
其父親是長安首富,師傅是九天的上代鬼謀羅宇,鬼謀的繼任者,國家的重擔,社稷的安康,這些都從李復開始學習讀書寫字時,逐漸背負在他的身上。李復五歲時就已經開始學習《九天兵鑒》,比起其他九天,鬼謀所需要知道的事最多,但是失去的也最多。與其說李復從小就失去了自己,不如說他從來就沒有發現過自己。
李復的童年幾乎都在學習中度過,稍微長大了一些之後,師傅又帶著李復跋山涉水,大唐天下,南北十五道,東西五十關,都留下了李復的足跡。等到李復二十歲時,整個大唐以及周邊的地圖都印在了李復的腦海中,何處有天險,何處有關卡,何處宜正攻,何處可奇襲,這些都早已被李復爛熟於心。但是,年輕的李復並沒有明白,為何他需要知道這么多?他之所以沒有發出一絲疑問,是因為他已經習慣了。從小開始,他就照著別人安排的路行走著,「真是好孩子」「真是乖孩子」,年幼的他隱隱約約中明白,只要他照著別人的安排去做事,就可以得到大家的誇獎。
年輕的李復也正是這樣,在二十歲以前,他沒有自己,他都是為別人在活著,在意別人對他的看法,希望自己能夠讓別人開心,直到二十歲的到來。天寶二年,李復的師傅病故,李復正式成為九天鬼謀。巨大的地位反差使李復難以接受,失去師傅之後更是讓李復無所適從,上代鬼謀是個好師傅,卻不是個好的撫養人,他教會了李復用兵治國之道,卻沒有教會李復做人之道,地位突然的提升以及失去了管教,都使李復感到迷茫和困惑。
也正因如此,面對多年跟隨他的女子,秋葉青,李復未曾發現她對他深切的愛意。直到二人在南屏山,昔日的佳人久病不起,李復慌了,至此而後才明白自己的心意。睿智如他,卻自亂陣腳,被籍籍無名的江湖郎中所騙,差點耽誤秋葉青性命。關心則亂,一向淡然的他終究是怒了,雖然只有那麼一瞬。可是於榻上安然躺著,恍若仙子的秋葉青而言,一切就已經足夠。當秋葉青悠悠轉醒,李復上前,卻換來一句「你是……」。
縱是如此,亦不棄不離。李復不願放下了啊。與這個女子,攜手踏江山。
「紅顏易凋零,相知得常青。願得一心人,白首不相離。」
於睿&卡盧比
於睿和卡盧比於睿是呂洞賓四弟子,雖出巾幗卻不讓須眉。心地善良,貌美傾城,睿智過人。「天下三智,唯遜一秋」,於睿便是這三智之一。
開元元年秋,天還未亮,純陽掃地老道照常早起,打掃門前落葉,忽聞嬰孩啼哭,便撿入觀中。純陽子見這嬰兒眉宇間透著幾分靈氣,甚是喜愛,遂起名於睿。於睿打識字起,就很喜歡讀書,吃飯睡覺書不離手。十歲時便把觀中所有書籍讀熟。那年,玄宗到純陽祭天,跟在純陽子旁邊的小於睿,趁玄宗參觀道觀時巧妙地獻上一詩,表面是贊美這景色,實是把玄宗大大誇了一番,惹得玄宗十分喜愛這女娃兒。於睿趁勢提出,觀中書籍太少。玄宗哈哈大笑,當即命人賞賜給於睿很多書籍,並允諾於睿隨時都可去國子監讀書。
於睿精通計略。看不慣的人說她城府過深,老謀深算,將來恐怕弄得天下大亂。於睿完全不在乎,在她心裡,僅僅是對這計謀感興趣--僅此而已。純陽於其他幫派勢力的交往,都歸於睿管。出了什麼大事,大家也都願意聽於睿的安排--因為她總是對的。
但是,於睿也有自己不滿的地方。過於聰明的人,難免會覺得孤單,自己思維過快,常人難以跟上,在觀里平常沒個人說話。小時候她聽師傅和師兄談論最多的是大師兄:謝雲流,但是一直沒機會見他。於睿常在夜裡偷偷想像大師兄的樣貌:他一定很強,誰都打不過他,只要他願意,進出皇宮都是如鷹般自由。於睿甚至想像得出大師兄當上觀主之後那威嚴瀟灑的身影。她一直在等著大師兄回來,然後她要嫁給他,這個想法即便在她長大之後都沒有消失,甚至越來越深刻,因為她覺得她認識的男人都比不過大師兄。
於睿愛好甚多,老是坐不住,常往外面跑,遇見稀奇古怪的事總會探個究竟。一次於睿聽說在歌朵蘭大漠,有人聽見從地下傳出吶喊聲、軍號聲,似乎地下在發生戰爭,但是人們深挖進去卻只有沙。開元二十二年,於睿准備好一切隻身前往歌朵蘭調查。在歌朵蘭她遇見了從地底出來的卡盧比,於睿開始只是為了研究他,才悉心照料;後來他們之間更可以溝通交流,但是卻隱隱發現自己似乎愛上了卡盧比。她開始慌了,卡盧比和大師兄完全不是同一類型的人,她已經發誓要嫁給大師兄了,現在卻又喜歡上了別人。於睿無法忍受自己竟是如此水性楊花,於是她逃走了,不留下任何信息便離開了卡盧比。她又怎麼知道她的心已經留給了卡盧比。
慕雲&郁清公主
李慕雲當年年少有為,因一隻風箏而與公主相識」,兩人一見鍾情。但是禍福難料,武則天被逼退位之後,唐王朝進入了一個短暫的混亂期,故事的起因也跟宮廷的斗爭有關。
當年李暮雲與楊葉中年少結交,同入羽林,但後來楊葉中卻貪圖陞官發財,蓄意栽贓陷害李暮雲全家,以致李家被滅門。
郁清公主到了純陽躲避紛亂,但還是沒能躲過野心派的陰謀,神策軍要殺掉公主,這時李慕雲也來到純陽欲與公主見面,遭到神策的圍追堵截,幸虧有公主護衛羽林軍將領也是李慕雲結拜兄弟的陳玄禮幫忙,先後打破了神秘刺客和神策軍的追殺,終於兩個有情人走到了一起,但是結局竟然是一個悲劇……
公主在山崖種下花種思念慕雲後以為等到了李慕雲,當時外面已是天策兵圍山了,公主怕拖累李慕雲以唱歌「笑問情緣,新劍俠主題曲」為由,讓情人閉眼聽歌,曲終之時,公主毅然跳下懸崖,然後李睜開眼睛發現郁清跳崖當然也跟著殉情,奮不顧身跳下去
任務台詞:
公主:「花兒啊花兒,你既名絕情,一定看透這世間所有的愛恨情愁吧?可惜我不行。我天天惦記著雲哥,希望他平安無事。他一定不要犯傻,不要冒險來這里看我。那樣他非送命不可!」
李暮雲:「我真沒用,本來想親自來見你,不想卻身受重傷。多虧了潮音前輩....」
公主:「你真傻!這里已經被神策軍重重圍住,你為什麼要來送死?」
李暮雲:「家已經不再是我的家,國也不愛是我的國。只有你,清兒,我不能失去你。就算丟掉性命,我也要來見你。」
公主:「不,你不能這么傻!你要好好活著,我會一直等你的,十年,二十年,我會永遠等下去。」
李暮雲:「不!這不應是我們的命運!我們沒有做錯人和事,我們為什麼要承受這樣的痛苦?」
李暮雲:「清兒,跟我走吧。別躲在這里了。天上天下,將沒有人能拆散我們。」
公主:「不可以!你已經受了重傷。再帶上我這個累贅,你出不去的。」
李暮雲:「出不去又如何?我們一起死了,好過受這種煎熬。」
公主:「不!雲哥,你不能為了我是。如果是這樣,那我寧願先死!!」
公主:「雲哥,你還記得以前我唱給你聽的小曲嗎?」
李暮雲:「記得,當然記得。」
公主:「我唱得好聽嗎?」
李暮雲:「好聽,清兒唱的都好聽!」
公主:「雲哥,你閉上眼睛,清兒現在就唱給你聽。」
訣別!!!!!!這段最悲切,郁清公主邊唱邊退到懸崖邊,縱身而下,李暮雲也相隨而去·········
Ⅵ 天空之城的故事介紹
古老帝國拉比達是一座漂浮在空中的巨大的機器島,傳說那裡已經無人居住,蘊藏著巨大的財富。因此,無論軍方還是海盜,都在找尋著這座傳說中的飛行島。
礦工帕克這天偶遇拉達比繼承人希達,兩人一見如故。因為希達身上有找尋拉比達帝國的重要物件飛行石,軍方和海盜兩幫人馬都在追殺希達。帕克帶著希達一起逃亡,最終都沒有逃出軍方的手中,希達被軍隊擄走了。
為救朋友,帕克只能選擇與海盜合作。帕克與海盜成功救出了希達,同時,他們也發現了軍方的邪惡計劃。為了阻止軍方邪惡計劃的實施,他們和海盜一起踏上了尋找拉比達之旅。
(6)覓城故事擴展閱讀:
角色介紹
1、希達——配音 橫澤啟子
全名羅希達·多耶魯·烏魯·拉普達。希達是一位身世不明的少女。因為特務頭領穆斯卡以調查拉普達為理由,而要求帶她回總部協助調查,但在運送途中遇上空中海盜,雙方因為爭奪希達的飛行石而在飛船上發生槍戰,希達為了逃避空中海盜及特務的追捕,因而從飛船上墜落地面,但幸好由於身上佩戴飛行石,所以平安降落地上,也因此被巴魯發現。後來兩人成為軍方及空中海賊追捕的對象。
2、巴斯——配音 田中真弓
是一位住在有礦坑的小型城鎮附近的少年,本作品的男主角,於礦山中擔任實習的機械工人一職。本身個性直接且豪爽,因從事礦工的因素而身強體壯;且具有超出一般同年齡小孩的運動細胞,亦有著優秀的眼力。每天早上起床後的例行公事則為放出自家樓頂飼養的鴿子及吹奏小喇叭。在本作品的最後,和希達一同前往希達的北方故鄉肯德亞山谷。
3、羅穆斯卡——配音 寺田農
斯卡·保羅·烏魯·拉普達。拉普達的王室另一支後裔,同時也是政府的情報機關特務,軍階是大佐,很有野心且了解拉普達的秘密,手槍射擊技術相當出色。保羅在希臘語有從屬的意味,所以他的名字有可能有暗示著「拉普達的副王」。最後自己被巴魯和希達以毀滅的咒語解開飛行石時所產生的強光弄瞎了雙眼,墮海身亡。穆斯卡是一個道貌岸然的偽君子,外表對人謙和有禮,實際上心狠手辣,心中暗藏邪惡的野心。
4、朵拉——配音 初井言榮
空中海賊的首領,旺盛的行動力與年齡不太搭調。從海賊船上的肖像得知,她年輕時十分漂亮。朵拉是個面惡心善的老海盜,精通天文地理和密碼破解,做事雷厲風行。
5、查爾斯——配音 神山卓三
朵拉的長男。有著豐厚鬍子的大男人,是個有無與倫比的力氣的人。可以把胸部鼓起到衣服的扣子彈出去的人。喜歡的食物是布丁。
6、路易——配音 安原義人
朵拉的次男。留有一小撮的鬍子,喜歡希達。喜歡的食物是肉餡餅。
Ⅶ 求 青玉案·元夕 的背景與整個故事內容及賞析
青玉案.元夕
宋·辛棄疾
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 寶馬雕車香滿路。 鳳簫聲動,玉壺光轉,一夜魚龍舞。 蛾兒雪柳黃金縷,笑語盈盈暗香去。 眾里尋他千網路。 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譯文] 東風彷彿吹開了盛開鮮花的千棵樹,又如將空中的繁星吹落,象陣陣星雨。華麗的香車寶馬在路上來來往往,各式各樣的醉人香氣彌漫著大街。悅耳的音樂之聲四處回盪,職如風蕭和玉壺在空中流光飛舞,熱鬧的夜晚魚龍形的彩燈在翻騰。美人的頭上都戴著亮麗的飾物,晶瑩多彩的裝扮在人群中晃動。她們面容微笑,帶著淡淡的香氣從人面前經過。我尋找她千百次,都見不到,不經意間一回頭,卻看見了她立在燈火深處。
【評解】
此詞極力渲染元宵節觀燈的盛況。先寫燈火輝煌、歌舞騰歡的熱鬧場面。花千樹,
星如雨,玉壺轉,魚龍舞。滿城張燈結綵,盛況空前。接著即寫遊人車馬徹夜遊賞的歡
樂景象。觀燈的人有的乘坐香車寶馬而來,也有頭插蛾兒、雪柳的女子結伴而來。在傾
城狂歡之中,詞人卻置意於觀燈之夜,與意中人密約會晤,久望不至,猛見那人卻在
「燈火闌珊處」。結尾四句,借「那人」的孤高自賞,表明作者不肯同流合污的高潔品
格。全詞構思新穎,語言工巧,曲折含蓄,餘味不盡.
【集評】
彭孫遹《金粟詞話》:稼軒「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秦、周之佳境也。
譚獻《譚評詞辨》:稼軒心胸發其才氣,改之而下則擴。起二句賦色瑰異,收處和
婉。
王國維《人間詞話》:古今成大事業、大學問者,必經過三種境界:
「昨夜西風凋玉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帶漸寬終不悔,
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眾里尋他千網路,回頭驀見,那人正在,燈火闌珊
處。」此第三境也。此等語皆非大詞人不能道,然遽以此意解釋諸詞,恐晏、歐諸公所
不許也。
《唐宋詞選析》人們稱贊辛棄疾的豪放沉鬱的詞作,也贊美他婉約含蓄的詞作,這
首《青玉案》詞就是這後一方面的代表作之一,歷來多有美評。它的好,在於創造出了
一種境界。
【鑒賞】
古代詞人寫上元燈節的詞,不計其數,辛棄疾的這一首,卻沒有人認為可有可無,因此也可以稱作是豪傑了。然而究其實際,上闋除了渲染一片熱鬧的盛況外,並無什麼獨特之處。作者把火樹寫成與固定的燈彩,把「星雨」寫成流動的煙火。若說好,就好在想像:東風還未催開百花,卻先吹放了元宵節的火樹銀花。它不但吹開地上的燈花,而且還從天上吹落了如雨的彩星——燃放的煙火,先沖上雲霄,而後自空中而落,好似隕星雨。然後寫車馬、鼓樂、燈月交輝的人間仙境——「玉壺」,寫那民間藝人們載歌載舞、魚龍漫衍的「社火」百戲,極為繁華熱鬧,令人目不暇接。其間的「寶」也,「雕」也「鳳」也,「玉」也,種種麗字,只是為了給那燈宵的氣氛來傳神來寫境,大概那境界本非筆墨所能傳寫,幸虧還有這些美好的字眼,聊為助意而已。
闋,專門寫人。作者先從頭上寫起:這些游女們,一個個霧鬢雲鬟,戴滿了元宵特有的鬧蛾兒、雪柳,這些盛裝的游女們,行走過程中不停地說笑,在她們走後,只有衣香還在暗中飄散。這些麗者,都非作者意中關切之人,在百千群中只尋找一個——卻總是蹤影難覓,已經是沒有什麼希望了。……忽然,眼睛一亮,在那一角殘燈旁邊,分明看見了,是她!是她!沒有錯,她原來在這冷落的地方,還未歸去,似有所待!發現那人的一瞬間,是人生精神的凝結和升華,是悲喜莫名的感激銘篆,詞人竟有如此本領,竟把它變成了筆痕墨影,永志弗滅!—讀到末幅煞拍,才恍然大悟:那上闋的燈、月、煙火、笙笛、社舞、交織成的元夕歡騰,那下闋的惹人眼花繚亂的一隊隊的麗人群女,原來都只是為了那一個意中之人而設,而且,倘若無此人,那一切又有什麼意義與趣味呢!
此詞原不可講,一講便成畫蛇,破壞了那萬金無價的人生幸福而又辛酸一瞬的美好境界。然而畫蛇既成,還須添足:學文者莫忘留意,上闋臨末,已出「一夜」二字,這是何故?蓋早已為尋他千網路說明了多少時光的苦心痴意,所以到了下闋而出「燈火闌珊」,方才前後呼應,筆墨之細,文心之苦,至矣盡矣。可嘆世之評者動輒謂稼軒「豪放」,「豪放」,好像將他看作一個粗人壯士之流,豈不是貽誤學人嗎?
王靜安《人間詞話》曾舉此詞,以為人之成大事業者,必皆經歷三個境界,而稼軒此詞的境界為第三即終最高境界。此特借詞喻事,與文學賞析並無交涉,王先生早已先自表明,吾人在此無勞糾葛。
從詞調來講,《青玉案》十分別致,它原是雙調,上下闋相同,只是上闋第二句變成三字一斷的疊句,跌宕生姿。下闋則無此斷疊,一片三個七字排句,可排比,可變幻,隨詞人的心意,但排句之勢是一氣呵成的,單單等到排比完了,才逼出煞拍的警策句。